女生spa居然是男技师:破玄:老子的密码(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7:21:18

四、正道若反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砚池堂本《老子》第四章(40)

  【释要】

  《老子》这一章的内容,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文约意丰的典范。主要阐述了道的运动规律、运用之妙,以及有生于无、有无相生的大智大慧。因为老子的这些看法观念和一般人的观念常识是背道而驰的,笔者姑且称之为反常识讲座。这一章的内容,即是老子反常识讲座的知识大纲。

  【通解】

  循环往复、不断走向自己的反面,是道的运动规律。柔弱、微妙,是道的运作特质。天下的万物皆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消逝的字符】

  本章在今本《老子》里为第40章。今本此章文字删去帛书本里的两个“也”字。

  “反也者,道之动也。”

  在此,“反”通“返”,返回、循环,引申为转化。《老子》“混成”章:“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里的“反”亦“返”,可以互证。《老子》“不强”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这里的“还”,也是相同的意思。

  顺带提一句,行可反、往可复,反复有常,被古人视作为政之要。而为政最忌讳的就是反复无常、没有规矩。

  “弱也者,道之用也。”

  《周易》上有句话:“乾刚坤柔”。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乾是天,坤是地,按常识应该讲地是坚实的,天是虚空的,何以颠倒言之?老子也爱这样反常识颠倒说话,柔弱胜刚强,“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老子》“柔弱”章)

  道教的“四大天王”之一列子,在《列子o黄帝》里说,“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列子说,这两者的道理很明显,但人们往往不理解。(按:呵呵,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明道如昧”的现成的例证。)列子说,上古的时候有这样的谚语:“强,先不己若者(刚强之道,可以战胜不如自己的人)”;这个是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常识。玄机在后面这几句,“柔,先出于己者(柔弱之道,可以战胜超过自己的人)。”“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倚强胜人者,遇到同自己差不多强的,那就危险了。而以柔克刚者,则没有这样的危险。

  所以,老子爱说,强者易折,弱者长生。而不是弱者死,强者生。

  也顺带提一句,列子的“柔,先出于己者”,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超限战”军事思想。强大是一种状态,而并非价值,更不能持久。“暴雨飘风不终朝”,天地都没有办法让暴雨强风持久,何况人呢?“弱者道之用”的思想,亦可用于指导今日企业之商战。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都是无中生有,又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这都是道在背后运行变化、悄悄地起作用啊。就好比人身上的皮肤、指甲、头发等,随时都在生长、脱落,有生有掉,每一天都在变化,只是我们没有察觉而已。

  【砚池堂夜话】

“老子化胡”与江湖传说的《四十二章经》

  我们在前面谈到过道家和儒家其实并不对立,而是和谐相处,相互影响,分工合作(儒外道内),一同致力于古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一章解经之前,我们先来讲的是道教和佛教的复杂关系,历史长河中分分合合的恩怨情仇。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际。当时社会上最具影响力和流行力,占据“准执政”地位的是道教。两汉魏晋南北朝,那是中国道家思想“革新开放、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道教创意飞扬、做大做强的一个大时代。直到唐朝,这种长期执社会思想之牛耳的道教“奇迹”,达到了辉煌的顶点:道教正式升格为国教,取得了在儒、佛之上的法定地位。“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从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先老后释诏》)但正如道教的祖师爷老子所云:“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就是在唐朝,道教遇到了来自佛教的强有力的挑战,作为当时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道教,竟动用了国家权力来对付正在兴起的佛教。结果,还是搞不定佛教。其“国教”地位被佛教事实“轮替”掉了。

  一个弱小的外来宗教在与强大的本土宗教的对决中,居然以弱胜强。道家“四大天王”之一的列子的名言:“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居然应验在了自家后人身上,岂非命哉。

  要说清楚佛道为什么会在唐朝出现对决,得从佛教初入中土时所采取的一种特定的“打市场”的营销战略说起。我们前面说到两汉时期,在大中华地区,雄据市场份额第一的那是道教,总店、分店、直营店、连锁店、加盟店等等,可以说是各种业态应有尽有、大中华境内无缝隙覆盖。佛教如果要抢滩进入这个已被道教高度开发过的市场,遭到的排斥与困难就可想而知。于是,佛教在“打市场”初期,采取了一种为大中华市场定制的营销战略:就是将佛教包装成道教最新推出的一种加盟产品、合资产品,即“老子化胡”的产物,最新一代的神仙道术。当时的佛教人士在中国社会到处以这样的话术进行市场营销,“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过西域,至天竺教胡,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就是说佛教是“老子化胡”而来的,是出口转内销产品,有的甚至讲老子即佛陀。为了拿下市场,那是什么都敢绉。就这样,佛教披上了道教的外衣渐渐在中国落地生根,传播开来。

  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正值道家思想以及道教思想迎来了革新开放、高速发展、创意飞扬、做大做强的战略机遇期。道家和道教这两者其实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道家以老子为创始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老庄学派(内圣之道);黄老学派(外王之道)与魏晋玄学(内圣外王合一)。而道教是以道家创始人老子为教主,奉《老子》《庄子》《列子》《文子》为四大经典,并在其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儒家的思想以及古代的鬼神观念与神仙方术。这就是说道教思想不仅仅是道家思想,而是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神道思想的杂糅并蓄。所以当佛教入土中原时,道教的这种广泛拿来、为我所用的“吸星大法”,在其思想体系里再吸收一点佛教思想,是做大做强的生意,更是革新开放的创意。“老子化胡”,对道教而言在当时是一种赞美之辞,也是其开放胸襟之体现。

  到了西晋惠帝时(公元290─306),天师道的道长王浮写了一本《老子化胡经》,将本来是佛教为“打市场”不得已放出的风声,形诸文字并在文字中抑佛扬道,溯源正宗。这时已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佛教,不得不出面反击。同时佛教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必须从借助黄老道术的战略定位,转入逐步摆脱黄老道术而独立的战略部署。于是,一个要“清教”(清理门户),一个要“自清”(自立门户),佛道争斗遂起。争斗的方式就是佛教要求就“化胡”问题与道教进行公开大辩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PK”。而且是真刀真枪的“PK”(PlayKill):如果佛教辩赢了,那就要求政府机构应佛教之请,查禁《老子化胡经》。

  据资料记载,佛道之间的大辩论从民间开始,很快就斗到了朝廷。在唐朝,尽管道教已被定为国教,但佛教不止一次地要求最高层召开“御前会议”。唐太宗时佛教出了个法淋和尚,在一次御前辩论大会上,法淋和尚口才给便,嘴似悬河。道教代表根本不是对手。于是劳唐太宗出手,捏了法淋和尚一个把柄,打了他的屁股,还把他流配远方。到了唐高宗,再开御前会议,佛、道再进行激辩,这回道教又辩不过。于是唐高宗不得不承诺:“搜天下《化胡经》焚弃,不在道经之列。”但诏令归诏令,执行归执行。《老子化胡经》依然在民间流传。搞得佛教很是恼火。到了中宗时代,佛教再度告御状,要求彻底执行。于是朝廷再度明令禁止,把《老子化胡经》列为国家永禁之书。而佛教也借助这样的一次一次地与道教的“PK”大会,迅速坐大,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起,在统治者上层就几乎将道教的“国教”地位事实“轮替”了。唐皇室先后七次恭迎供奉佛指舍利,每次都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热点大事件。最有名的是唐宪宗时期的第六次迎奉。唐代大文豪韩愈因激烈反对这一“举国盛事”,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韩愈以《论佛骨表》一文犯颜上谏,得来的结果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但斯文斯诗,因此千古流传。“文章憎命达”,苦难出诗人,是耶非耶?

  佛教赢得了市场,赢得了辩论,也赢得了统治者的心。但它禁绝《化胡经》的努力却始终未能如愿。《化胡经》一面是被诏令禁止,一面却依然在民间继续流传。不仅如此,《化胡经》还由当初的一卷,逐渐繁衍增加为十卷,流传至今,成为道士的必修经典。“反也者,道之动也。”《化胡经》的遭遇,又岂不是老子此言的一个最好的注解。

  说了“老子化胡”、佛道斗法,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就是江湖传说的道教《四十二章经》。与道教《四十二章经》相对应的,就是佛教《四十二章经》。而与佛教“四十二章经”有关的“汉明帝求法”一事,在王浮撰《老子化胡经》里有记载。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个晚上,汉明帝做了一个梦,他看到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像朝霞一样闪闪发光,身上有日光环绕,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大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众大臣,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我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空中,全身环绕着日光,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汉明帝对傅毅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便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蔡愔和秦景跋山涉水,到达了天竺国。天竺国的人听到中国派来使者求佛经,表示欢迎。天竺有两位沙门(就是高级僧人),一位叫摄摩腾,另一位叫竺法兰,帮助蔡愔和秦景得到了一些佛教的义理。后来在蔡愔和秦景的邀请下决定前来中国。三年后,他们一同来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相传就是如今的《四十二章经》。同时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成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其实,在佛教积极打中国市场时,道教也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印度市场。

  有文献记载,唐太宗时,唐僧陈江流到印度留学,去了十四年,在天竺很受尸罗逸多王的优待。因为唐僧屡次在国王面前陈说中国如何强大,天子如何英武圣明。唐僧回国时,带回佛经六百五十部。尸罗逸多王派遣了使节随唐僧东来,谒见太宗,奉上表文。太宗遂派梁怀儆持节往抚。到了天竺,尸罗逸多王说:“中国是摩诃震旦,今有使节到来,理当出迎。”于是出郊恭迓,膜拜受诏,顶在头上。更遣使同梁怀儆入朝,献上入火珠、郁金香、菩提树等礼物。太宗也厚赏来使,遣令西归。

  贞观廿二年,太宗令王玄策为使、蒋师仁为副,出使天竺。到了边境,竟突然有印度兵来袭。王大使只有从骑数十人,且战且走。与副使脱身逃到了吐蕃,从骑全部阵亡。吐蕃赞普弄赞派兵千人出援玄策,并檄召各部落共讨天竺。泥婆罗国遣七千骑来会。当由王、蒋二人率领,兼程南下,猛攻三月,胜了又胜。原来尸罗逸多王去世,大臣阿罗那顺篡位自立为王,怕唐廷问罪,所以发兵拒绝唐使。自是阿罗那顺大败亏输,最后只有束手就擒。王玄策打下了印度五百八十余城,执送阿罗那顺一家,献俘阙下。太宗责他谋国篡位,拒绝天使,罪应加诛。到底皇恩浩荡,特开法网,恕他不死。惟阿罗那顺身边站立着一个人,庞眉皓首,鹤发童颜。太宗问他名字,他俯伏金阶,自称名叫那逻迩娑婆寐,现已二百余岁,素奉道教,得老子真传,所以长生。太宗闻言,益加礼遇,令他改居宾馆,早晚请教。后来不久,他以年老,不服中国水土,请求回国,太宗遂下令,礼送他回印度。

  从这段史实来看,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而同时道教也由中国传到印度。不然那逻迩娑婆寐,如何能“素奉道教,得老子真传,以得长生”?他德高望重,并无所干求,又何必说谎?他鹤发童颜也不能是装腔作势。老子“化胡”之说,由此为证,应不是空穴来风。至今,原是印度的佛教,在印度已经没落,而在中国经过道化和儒化后的佛教,成为“中国式的佛教”,亦已化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扯完背景故事,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两个《四十二章经》。佛教的《四十二章经》一般被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仅一卷,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经文。而道教的《四十二章经》更少,内容仅一章,就是我们下一章要进入讲解的德经第五章:“三生万物”(该章在今本《老子》里的位置为第四十二章)。

  >>>超级大链接>>>

  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淮南子o原道训》)

  道无形,故言生于无也。此言本胜于华,弱胜于强,谦虚胜于盈满。

  (汉o河上公)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

  (魏o王弼)

  且说阴极了就阳,乱极了就治,是宇宙互为循环的公例。就像十一月天气寒到极点,和暖大相反的。然而此时一阳来复,渐渐回春,阳和温暖的气,反从此动出。天时是这样,人事也是这样。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正是和他相反的。然就因和他相反,才能教他“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是没有反对的,没有敌国外患,国还要灭亡哩。

  看到这里,凡提倡道德、救正天下的人,遇着阻力,不但不可生烦恼,并要欢喜。不但不可生退懈,并要精进。虽是要精进,却是柔弱自处、与人无争,求于内尔不求于外,求诸无而不求诸有。然有内就有外,有无就有生。自然不求而得,无为而成。大道自然能行,天下自然能太平。

  (民国o江希张)

  本章的“有”是指“有形有名”,“无”是指“无形无名”。

  (傅佩荣)

五、强梁者不得其死

三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人之所教,我亦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砚池堂本《老子》第五章(42)

  【释要】

  本章就是江湖传说的《四十二章经》。经文精义类似西方《圣经》的开篇“创世记”。佛经有说,无明震动,忽有山河大地。天地万物,皆是大道所生。这里老子说的“一”、“二”、“三”,乃是道创生万物的过程。

  【通解】

  道恒无名,强名为“一”。一分为二,则是有了阴阳。阴阳和合则有了天、地、人。天、地、人共生世间万物。天下万物身上都背负着阴,怀抱着阳。阴阳激荡而形成和气。

  天下所厌恶的,就是那些用来表示缺阴少阳、不够和谐的所谓孤、寡、不毂等名字,可是王公们却非常喜欢用它们称呼自己。究其原因,万物的发展规律或许是先得益而后遭损,或许是只有先损才后有益。下面这句话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也把它传给你们:“强横霸道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我将以强梁之人为教戒之始。

  【消逝的字符】

  本章在今本《老子》里为第42章。其文字作:“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与我们校订后的经文相较,今本《老子》本章里消失、变化的字符语汇主要有:帛书本中的“中气以为和”被改成了“冲气以为和”。

  红楼女儿家斗嘴“阴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这几句经文,要解释清楚其中的一、二、三,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在前面说过,道就是一,一就是道。这里却出来个“道生一”,是怎么回事?这不与《得一》章的内容相抵牾了吗?有专家推断,这里的“道生一”三个字,可能是后人衍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道立于一”。这个是说得通的。“一”和“道”原本就是一回事,哪有谁生谁的问题。

  “一生二”。什么是“二”?一般认为“二”指阴阳。但也有学者对此有异议。

  “二生三”。这个“三”,就分歧争论更多了。基本上不少注家对此的解释,是各把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笔者认为,“二”为阴阳,“三”是“三清”。“三清”是道家思想以及道教教义里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太始之初,阴阳一体的混沌世界里产生的三种元气:太阳、太阴、中和。《太平经o和三气兴帝王法》:“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三清”落实对应到具体的实物形态上就是天、地、人。

  “一者,形变之始也。轻清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中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列子o天瑞》)列子的这几句话很关键,说的就是“一”,开始形变。清而轻的元气上升浮为天;浊而重的元气沉凝为地,得中和之元气的便成了人。天地含精,就是说人类是天地之间的精气,有了天地人,万物得以化生。

  但你这不是“一生三”吗,怎么解释“二生三”呢?很简单,一分为阴阳,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中和之气,谓之人。人是精神与形骸的综合体,然“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列子o天瑞》)人的精神是属于天的一部分,形骸是属于地的一部分。属于天的部分清澈而散开,属于地的部分浑浊而凝聚。精神和形骸分离,各自回复原来的状态,就不是人了,是鬼。鬼者,归也,意思就是精神和形骸各自归回到老家。人一死,精神上天,形骸归土。这就是天地人三气的阴阳变化。

  道教后来就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又称“天宝君”;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即老子。在国内不少道教名山宫观,都建有三清宫、三清阁或三清殿。

  “万物负阴而抱阳”。天下万物身上都背负着阴,怀抱着阳。负阴抱阳,也就是阴阳相抱,阴阳一体。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切事物身上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对立。有刚就有柔,有动就有静,有冷就有热,有快就有慢,有黑就有白……用阴阳可以解释自然万物的消长对立,相生相制。

  中国人是最爱说阴阳的。阴阳怪气,阴错阳差,不阴不阳,其实这些成语都来自道教的术语。比如“阴阳怪气”,其中的阴气、阳气(“鼻吸清气为阳,口吐浊气为阴”),是道教养生术的专有名词;“阴错阳差”,其中的阴错、阳错是道教占星术计算时辰的专业用语。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其中有一段女儿家关于“阴阳”话题的斗嘴,写得颇为传神--

  ……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好说。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翠缕听了,笑道:“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着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湘云笑道:“阿弥陀佛!刚刚的明白了。”翠缕道:“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难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湘云道:“怎么有没阴阳的呢?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那边向上朝阳的便是阳,这边背阴覆下的便是阴。”翠缕听了,点头笑道:“原来这样,我可明白了。只是咱们这手里的扇子,怎么是阳,怎么是阴呢?”湘云道:“这边正面就是阳,那边反面就为阴。”

  翠缕又点头笑了,还要拿几件东西问,因想不起个什么来,猛低头就看见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来问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湘云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怎么没有呢!”翠缕道:“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翠缕道:“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湘云照脸啐了一口道“下流东西,好生走罢!越问越问出好的来了!”翠缕笑道:“这有什么不告诉我的呢?我也知道了,不用难我。”湘云笑道:“你知道什么?”翠缕道:“姑娘是阳,我就是阴。”说着,湘云拿手帕子握着嘴,呵呵的笑起来.翠缕道:“说是了,就笑的这样了。”湘云道:“很是,很是。”翠缕道:“人规矩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得?”……

  --曹雪芹妙笔生花,湘云的沉稳和翠缕的憨直,跃然纸上。两个小姑娘斗嘴说“阴阳”,把一个原本是属于哲学家的枯燥话题,侃得摇曳多姿。这是我见过的解释中国哲学“阴阳”思想的文字中最生动的,也是最好看的。

  你知道什么是“中”吗?

  “中气以为和。”

  注意,是“中气”,不是“冲气”。通行本《老子》此处为“冲气”,应是传抄中搞错。《列子》中曰:“中和气者为人”。笔者认为列子的这句话很可能就是老子的原文。与上文连起来即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中和气以为人。”说的就是天地阴阳,万物与人。阴阳在此都做“气”解,对应天地。阴阳交会,天地含精。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中”字,从字形上来看,是一个圆中央有一根棒子穿出,棒子将这个圆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表示阴和阳。“中”,就是取得阴阳平衡的最佳位置。不阴不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谓之“中”。“中”的表现形式就是“和”,调和,和顺,和谐。中和,就是中正平和,阴阳平衡,自然和谐。

  列子讲过这么一则故事:舜治天下,渴望得道。他问大臣烝,“我如何能够得道,并使它成为我的?”烝答曰,“你的身体都不是你的,更别说道了。”舜又问,“我的身体不是我的,那是谁的?”答曰,“那是天地把形体托付给你的。生命也不是你所有,那是天地把中和之气托付给你的。”

  烝答舜的后一问的原文是:“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列子o天瑞》)人的身体,只不过是天地委形;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天地委和。

  所以,中正平和,顺乎自然,保持身心的平衡。这就是中的精神,和的精髓。

  其实,“中和”的思想,不光道家讲,儒家也在讲。《礼记o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如果合乎规范,恰到好处,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就会天地有条不紊,万物发育生长。

  顺带再说一句,我们在生活中常讲的“一脸和气”、“和气生财”,其中的“和气”就是“中和之气”。“文明化合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唐o刘商《金井歌》)“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宋o王安石《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有和气者必有愉色。”(《礼记o祭义》)

  “三缄其口”背后的故事。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人之所教,我亦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跟着我们一路过来的看官,这段经文中从“天下之所恶”到“或损之而益”,应该都能解了。这几句经文所要表达的思想,老子在前面的《得一》章、《反动》章,都已经有体现和阐述。在这里老子再叨叨一遍,是强调这是习道的重点、要点,值得反复领会其精义。

一般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毂”,然而王侯却用这些不好的字眼来称呼自己。究其原因,万物的发展规律或许是先得益而后遭损,或许是只有先损才后有益。其实中国民间的很多习俗,也都是暗合老子的这个讲法。比如,新生的小孩要取一个贱名作小名,这样才好养活,才有福分。谦受益,满招损。月圆则亏。

  所以,古代的王侯懂得这个道理,自谦为孤家、寡人,其实是希望臣民满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o小雅o北山》)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自谦为不毂(不是核心、中心),其实就是希望“天下英才尽入吾毂中矣”(唐太宗语),紧密地团结、进入以王侯为中心的统治集团,得到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支持。

  “人之所教,我亦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在这里劈头劈脑地冒出一句,“人之所教,我亦教人”。难倒了多少学人。加之世间流传的多个《老子》文本在这八个字上,出入颇大。更是众说纷纭。加之下文劈头劈脑的话,是一句接一句,“故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不知道铃铛怎么打上结的,要强为解铃人。只会忙乱成一团,不得其解。对于这三句经文,笔者见过的牵强通解何其多也。现仅举两例代表之:

  “侯王在为政过程当中对于民众的教导,经过民众的评议,能够进一步的指导、教导侯王如何为政。所以,强自认为自己贤良的(侯王)不得好死,(这一点)我将作为对(侯王)教育的开始。”

  “前辈教导我的,我也将教导晚辈:能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其英名将长存于世。我将把这句话视为施教的最高宗旨。”

  各位看官也可以去查查手边的书,或去查查网上众多的白话《老子》对此的翻译,估计可以让你叹为观止: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但请不要在用餐时间去查,小心喷饭。

  各位看官可能要问了,难道解铃人就非系铃人不可?我们又不能把老子从九泉之下请出来,采访一下他,让他开示一下。是的。但我们可以从地下挖出的文物、古书里去寻找蛛丝马迹,来考证老子的铃铛是怎么系上去的。

  我们先从“三缄其口”这个成语说起。“三缄其口”典故出自《孔子家语o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现在通行的理解是讲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像,但嘴被贴了三道封符,在这个铜像的背面刻了长长的一段文字,“我是古代的慎言人也……”

  通行的这个理解对不对,我们暂时按下不表,但在这段长长的《金人铭》里,我们可以找到一句话,这句话对理解《老子》劈头劈脑的三句经文太关键了:“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我们知道老子当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对周朝的文物典籍那是相当的熟稔。周太庙里的国家一级文物金人,以及这篇国家重点文献《金人铭》,焉有不熟识之理。于是,老子在著书立说,写到“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时,将《金人铭》里的名句“强梁者不得其死”顺手拈来,故曰,“人之所教,我亦教人”。老子说,下面这句话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也把它传给你们:“强横霸道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争强好胜的人最终必将碰到死敌)。”

  “吾将以为教父。”有人将“教父”解为“师傅”,老子会自封为教父?笑话,显然不可能啦。“父”在这里是“开始”之意。注《老》的古代高人河上公曰:老子以强梁之人为教戒之始。这个是说得通的。

  最后补充一句,在五千言的《老子》里,老子在多处引用或化用了《金人铭》的观点。以《金人铭》对照《老子》,即可知其为《老子》的重要思想源头。在后面的篇章里我们会展开来讲。

  【砚池堂夜话】

“孔子观周”:老子是儒家的教父?

  我们前面讲过一段佛道的隐秘往事:“老子化胡”。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儒道的一段隐秘心路:“孔子观周”。“老子化胡”的纷争,是佛教与道教在历史上结下的一道梁子。而“孔子观周”的故事,却可能是儒家突显儒道一家亲的美好传说。

  还是得从“三缄其口”这个成语说起。

  《孔子家语o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於此?江海虽左,长於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

  《金人铭》的全文真够长的了。我们暂时按下《金人铭》的全文内容不讲,先提几个问题:一、神秘的金人是何人?二、你见过哪个宗庙的铜像嘴巴上贴封条的?三、你见过哪个雕像后背整这个大一篇文字的?岳飞背上也只刻有“精忠报国”四个字。四、孔子观周,入太庙见金人,在《孔子家语》浓墨重彩的这么重要的行程怎么不见《史记》有记载呢?

  一般来说,背铭的文字性质相当于“座右铭”,也称箴铭。座右铭、箴铭的特点,就是文字简练,就像“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之类,最长估计也不大可能超过今日的一篇“微博客”(微博以70个字为限)。而这篇《金人铭》全文长达300余字,不大可能是背铭。

  在其他的一些古书里,我们很容易找到大量与《金人铭》相关的片段记载,但显然有别于《孔子家语》的叙述。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是孔子,而是周武王。说的是周武王向姜太公求教,姜太公引黄帝语,而带出金人箴铭。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四段相关的文献记载--

  唐o马总《意林》卷一《太公金匮》二卷。“……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馀在民上,揺揺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尧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舜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居民上,栗栗如恐不满;汤居民上,翼翼惧不敢息……”

  《太平御览》卷593引《太公金匮》曰:“武王曰:‘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居民上,揺揺恐夕不至朝,故为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群书治要》卷31引《太公阴谋》:“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戒可闻乎?'尚父曰:‘黄帝之时,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摇摇恐夕不至朝。尧之居民上也,振振如临深川。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栗栗恐不满日。汤之居民上,战战恐不见旦。'王曰:‘寡人今新并殷居民上,翼翼惧不敢怠。'”

  《太平御览》卷590引《皇览记o阴谋》:“黄帝金人器铭曰:‘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诫可得闻乎?尚父曰:黄帝之诫曰:吾之居民上也,揺揺恐多,故为金人三封其口曰:古之慎言,尧之居民上也,振振如临深渊;舜之居民上也,栗栗恐夕不旦。武王曰:吾并殷民居其上也,翼翼惧不敢息。尚父曰:德盛者守之以谦,守之以恭。武王曰:欲如尚父言,吾因是为诫,随之身。'”

  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这四段记载的来源均出自失传的《太公金匮》。注意第二段与第一段比较,在“故”下多了一个“为”字,“故为金人三缄其口”。而在第三段中,这句话不见了。在第四段中,除了在“故”下多了“为”字外,居然出现了“黄帝金人器铭曰”等字样。注意哦,这四段记载中没有一段提到是“背铭”,反倒有一处提出是“器铭”。

  我们将这三段记载与《孔子家语o观周》比较,还会有一个大发现:孔子读“背铭”的《金人铭》后,引《诗》感慨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这里是“器铭”《金人铭》内容正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细心的看官可能留意到了,笔者在引述上面有别于《孔子家语》的四段文献记载时,在“故为金人三缄其口”处,没有加点断开。这又是为什么呢?

  元人李冶曾经猜测说:“‘三缄其口’,谓缄其口者凡三处也。故今人多以‘三缄’连言之。或曰,有金人焉三断句,则指三人也,亦通。”(《敬斋古今黈o逸文二》)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给了我们一个启迪:或确实是为“金人三,缄其口”。金人不是一个,而是三个。“缄其口”,是描述其缄口不言的样子。“周庙金人,缄口以慎。”(汉o蔡邕《铭论》)而不是嘴上贴封条,这多难看啊,还放在太庙里。

  但这三个金人是谁呢?我先来解《金人铭》男主角“换人”疑云,稍后再来解这三个入周太庙的金人之谜。

  我们一直讲“孔子观周”,他“观周”是去干正事去了呢?还是闲逛旅游去了(太庙一日游乎)?按《史记》的记载,夫子是入周采风写作去了。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襃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史记o十二诸侯年表序》)。

  孔子观周而作《春秋》,这是《史记》的记载。但由孔门弟子编撰的《孔子家语o观周》中,却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反倒是改头换面了《太公金匮》里的“周武王问姜太公”的故事,变成“孔子见金人”的故事。而且,故事的主题也变了。《太公金匮》里讲的是帝王治国临民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孔子家语》里强调的是要慎言,要执雌持下,“强梁者不得其死”……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金人铭》与《老子》思想的渊源关系,那《孔子家语》制作这样的故事,莫非是暗示孔子与老子的传承关系,有点类似佛教兴起之初编的“老子化胡”说。

  孔子观周,入太庙祭拜金人,诵记《金人铭》,这一举动怎么让人联想到台湾的中国国民党大佬一来到大陆,就要去拜祭南京中山陵。讲究的就是这个一脉相承。如果笔者的臆测站得住脚的话,这么说来,老子还真是儒家的“教父”?不过,不管怎么看,儒家和道家的师承关系确实是存在的,儒道的学说颇多相融相通之处。或许,“孔子观周”的故事,反映的就是那个大时代下,儒道一家亲的一段隐秘心路。

  我们现在先来回顾一下当年周武王是怎么革了商纣之命,建立起西周王朝的。

  周武王知道商纣的暴政必归灭亡,但一直认为时机不成熟。因为商殷从开国传到殷纣时,已经近六百年了。其根基相当雄厚,不容易一时崩溃。后来战国时期的著名时事评论员孟轲对当年的殷商国运也有详细的分析,“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孟子o公孙丑》)

  所以,尽管商纣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倒行逆施,又迷恋女色,唯当时的中国第一美女妲己之言是听,比如搞什么酒池肉林啦(西方人今天玩的“天体营”是我们这位荒淫无度的老祖宗玩剩的玩意),发明什么炮烙酷刑啦(商纣也算是发明满清十大酷刑等人的祖师爷)。但他的政治资本雄厚,经得起折腾。仍然又维持了六十几年的国运。反而是他身边那些向他进言“不折腾”的贤辅忠臣们,被他折腾得疯的疯、死的死、逃的逃。

  西边的周武王随时都在打听东方商朝的最新时事形势。最初报告的人说,“殷朝要完蛋了。”他问,“怎么说?”报告的人说,“坏人在朝,好人在野。”周武王说,“这还不到时机。再探!”不久,报告的人又汇报:“现在好人都跑光了!”周武王说,“这还不行。再探!”最后报告的人又回报说,“现在殷朝的百姓都敢怒不敢言,没人敢批评殷王!”周武王大喜,“这是时机了。”于是和军师姜太公商量。姜太公说,“贤人逃亡,叫做崩;百姓不敢说话必是被严刑峻法所压制,叫做刑胜。一个国家搞到刑胜的地步,就接近灭亡了。我们可以出兵伐纣了。”这是《吕氏春秋》里的记载。

  我们前面提到的《意林》卷一《太公金匮》二卷里还有另外一则记载。周武王问姜太公:“殷已亡其三人,今可伐乎?”太公曰:“臣闻之,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非时而生,是为妄成。故夏条可结,冬冰可释,时难得而易失也。”

  这段文字非常精彩。周武王对姜太公说,“殷商已经失去了最有威望的三位贤人了,现在可以出兵讨伐了吗?”姜太公说,“我听说过,了解天命的人不怨上天,了解自己的人不怨别人;谋定而后动者,必然昌盛;先动而后谋者,必然败亡。上天给予你而不受取的,反遭其害;时机到了却不行动的,反会遭殃;错过时机而妄动,将一事无成。因为夏天伸展的枝条可以盘结,冬天凝结的坚冰可以消融。时机是多么的难得而又易失去啊。”

  于是周武王大会诸侯之兵于孟津,作了篇伐纣宣言《泰誓》,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给自己找到了讨伐的政治正当性:天意就是民意,我这是人民的军队,是正义之师。牧野一战,殷师不战而溃。商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对于殷王朝覆灭的前车之鉴,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时事观察员孔丘有一个独特的人文视角,“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o微子第十八》)被孔子称为“三仁”的微子、箕子、比干,也就是周武王作为是不是出兵时机到了的重要观察指标:“殷已亡其三人”中的三人。这是怎样的三个人呢?

  箕子、微子的“子”,在殷商时代是王族称呼;在商朝灭亡后,他们仍被后人称为“子”,就具有敬仰之意。其中箕子尤为传奇。他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可考著作传世的第一位思想家。也是箕氏朝鲜的开创者。箕子当年因纣王无道,气得他披发佯狂,被纣王囚禁。及至武王伐纣,将箕子从大牢里救出。但箕子不肯为周臣,率领了殷朝遗民几千人,辗转流亡到朝鲜,建立了“箕氏侯国”,定都平壤,史称“箕氏朝鲜”。箕子入朝鲜,带去了大量青铜器,教当地的朝鲜人民礼仪、耕织农耕及养蚕,促进了朝鲜地区的文明开化。关于箕子入朝鲜一事,在朝鲜的史书里也有记载。直到现在朝鲜还有箕子墓的存在。

  微子,殷纣王的庶兄,周代宋国的始祖。殷商末年,纣王暴虐嗜杀,导致众叛亲离,国势日衰。微子多次亲谏纣王,纣王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他见“纣终不可谏”,便谋于族叔比干、箕子。箕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微子便逃走了。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就去世了,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封微子于商族发祥地商丘,以示不绝殷商之祀,国号为宋,爵位为公,准用天子礼乐祭祀祖先。微子成为宋国国君、始祖。

  比干,是纣王的叔父。他见微子去,箕子狂,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以“有过则谏,不从则死”的勇气,多次犯颜直谏。有一次,比干在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道:“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比干死。后人称比干为“亘古第一忠臣”。

  微子、箕子、比干,其三人在殷朝覆亡的最后岁月,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选择,但同出于至诚恻坦之心。也获得了世人普遍的尊敬。周武王都把这三人的动向,做为伐纣时机成熟与否的重要观察指标,这何尝不是向中国最早的这三位仁人致敬。

  所以,笔者大胆猜想:作为周朝先人设立为警微慎始的三个铜像,很可能就是微子、箕子、比干三人。而作为周朝先人代代相传的警世劝人之语《金人铭》,其内容很可能就是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叙事,即周武王问姜太公,“上古五帝之戒”。引出设立劝喻后人的“金人三”,并皆为“缄其口”的造型,以示“慎言语也”。后半部分为析理,以格言的形式排列了许多类似帝王家训的至理名言。也就是《孔子家语》中记载的那长段文字。

  而且《孔子家语》的记载提及,铜像在太庙的设立位置是在“堂右阶之前”。这就否定了今天有些学者所猜测的三个金人或为舜、禹、汤(另一种说法是黄帝、舜、禹)。“堂右阶之前”的位置不可能是供奉上古三皇五帝的,若如是将是大不敬。

  顺便解释一下“缄其口”。类似我们今天说的有权保持沉默,用沉默表达抗议。我们今天的成语中就有“缄口不言”、“缄默不言”。《宋书o范泰传》:“泰又上表曰:‘……深根固蔕之术,未洽於愚心,是用猖狂妄作而不能缄默者也。’”清代钱泳《履园丛话o臆论o谨言》:“遇富贵人切勿论声色货利,遇庸俗人切勿谈语言文字,宁缄默而不言,毋驶舌以取戾。”

  在本书最后附上了笔者从多本古书中拼图、还原而成的所谓足本的《金人铭》,并与《老子》一书约略做一整理比较。

  >>>超级大链接>>>

  万物之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和气潜通,故得长生也。

  (汉o河上公)

  守柔弱者生而不匮,怀谦抑者高而不危,所以柔弱为保生之元,谦抑为全高之本。故大国者宜为下,崇台者固其基,此守道之常,立身之要,但人不能行之耳。

  (唐o杜光庭)

  “三”的意蕴很广。认同“三”是“三清”的解读--人吸天之清,纳地之浊,原来是个浑浊的尤物。死后魂魄归天,皮囊还地,“鬼”即“归”,神形具无没什么可怕的呀。

  (鲁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为无极,二为太极(阴阳),三为三才。二,阴阳是纵向的原因,因为基本构成的元素是“二”,是“阴阳”,它不仅是构成万物的具体的“阴阳”,还是构成“万物之所以能生老病死的一系列必要的条件”。而三,是横向的环境。“三”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每一项都是由“阴阳”构成的。

  (国学论坛:《庄子误导的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