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兰佳人图片:中国教育当真“一无是处”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2:54
中国教育当真“一无是处”了吗? 2006-08-04 21:37:40 21CN教育  
 

  笔者有一点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对中国的教育提出质疑,嘲讽,甚至唾骂。难道如今的教育体制真的是你们茶余饭后消遣的对象?笔者对这些个文人的做法和思想相当不满,中国的教育真的到了“一无是处”的境地?

  笔者才疏学浅,然上大学并不只是去拿着父母的辛苦钱去打发四年的无聊时光,更不是为了追求某种虚荣的心理去混个烫金的毕业证书。16年,整整 16年,我还是被所谓的该被遗弃的中国式的教育环境灌输了应有的知识,文化素质也得了明显提高。难道那些讽刺教育的人,就是混沌地过完了数十个年头,如果 真如笔者所说,都成了中国教育体制下压榨出来的废物,那无话可说——至少在摆弄文字的时候,别忘记就是这“迂腐”的教育让你们认识了汉字!


  笼统地说去,中国的教育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弊端,这都是社会形式下的产物,说错也错,说对也是错,所以笔者不做深入探讨,想说的是这些弊端。

  片面的“应试教育”里确实有值得肯定的因素或手段

  “应试教育”是曝光频率相当高的词汇,也是被批判的一个词汇,一种模式。的确,“应试教育”的确是个贬义词,这种模式是偏离了人和社会发展的实 际需要,是单纯为了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但是,笔者认为,“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中国教育的概括,它不是对现行教育中存在的、单 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应试教育”其中不免有成就方面的,有问题方面的,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消极的大家都研究并且讨论过, 那为什么这成就的方面就避而不谈?

  目前的教育主流还是所谓的“应试教育”,试想,芸芸学子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总该找到个标准也就是介质去衡量,这就必然产生 了考试,因为再也找不到其他任何的方式去分辨去舍取,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此社会并不单单指国内,远至国外,岂不是同等对待?那薄薄的一张纸上还是可以反 映出不一样的人文色彩的。

  笔者再次强调,在这个问题上只有认识统一了,才能理解才能克服“应试”的倾向,摆脱其影响。如果这个问题都认识不到,有什么权利去批判中国教育,有什么理由去讽刺当今社会,根本就是不对等的,是没意义的,说到底也就是没结果的。所以不要只知道去一味地讥讽教育!

  素质教育一直是大家所提倡的学习和教育模式,一直推崇的理想教育

  中国教育还有个亮点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正确办学思想上的,着眼于长期的社会效应,是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和学生发展多样性的体现,应该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全面的得到发展。这方面笔者不愿意花太多的口舌去解释大家熟知的。

  目前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将“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说实话,这样的转变,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工程,是一个要经历N代人的共同努力,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

  挫折教育也应该值得继续保持下去,因为这也是教育的理想分支

  中国教育还有一个闪光点就是挫折教育,这在笔者身边确确实实发生过,笔者也参加过此类“自找苦吃”的夏令营活动。当然,吃苦并不是目的,关键在于能通过适当的挫折,使孩子能明白暂时受挫和怎样如何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社会是多样化的,行行出状元。

  笔者认为那些卖糖葫芦的,那些卖猪肉的,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是有一定原因的。为什么不在自身找出病因?为什么不谈他们在学校的表现?

  以为上了大学,或者上了名牌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就可以饭碗在握了!所以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集体中,慢慢地松了口气,以至于懒懒散散,松松垮垮,没有在心理上准备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意识到学习中主体的关键,会读书与不会读书就区分在此。

  学校里如果整天沉迷于非学习类的物质或精神上,混个文凭出来当然是无所是事!然,这些例子毕竟还是片面的,总不能为了几个卖猪肉的大学生就将中国教育一闷棍打死!

  笔者对此类报道、评论算不是嗤之以鼻,心态应该算是淡然!中国教育当真一无是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