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产品有效果吗:人类历史塑成的最先进的语言文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5:07:17

人类历史塑成的最先进的语言文字

——摘自流波《皇皇中华》之第十七章

汉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起源到生长成熟盛开的文明之花,是人类上万年历史发展的信息链,是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最优秀的语言文字。

汉字是人类、自然发展的解码符。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包括提)、竖、撇、折、点(包括捺)五种。这五种基本笔画按照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组合关系,构成成千上万的汉字。它美观大方,表述的信息宏大、丰富、准确。汉字所蕴藏的人类、自然发展的内涵这个层面是它后来所滋生的字母文字完全不能比拟的。现分析几个汉字来说明其对人类、自然发展的美妙表白。

下面参考《唐汉解字》来分析汉字所包涵的历史信息:

“国”(guo),会意字。国的古字是口与戈构成的“國”字,戈是兵器,象征武力;口是人口,合起来就是用武力管理和保卫人口,这正是国家的的职能。这个字的出现,朴素地反映了国家产生的社会背景。

“晨”(chen),会意字。古文的“晨”字,上部为“辰”,是天边的云雾和桑林,下边是一个“日”,表示太阳。意思就是太阳就要从天边的扶桑林破云而出,旭日东升。这与中华先民的太阳东起扶桑观念完全一致。只是到了小篆时,将在下的“日“、放到了“辰”的上面,更合乎了本意,楷书缘此。

“朝”(zhao),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边的上、下是“木”,中间是太阳“日”,两形会意,表示太阳初升,照在树间;右边则是一轮弯“月”,表示残月仍隐现天际。到金文,“弯月”变成“河川”,一轮朝晖洒红山野田川,多富诗意。到小篆,“河川”变小舟,增加人文美景,更显人类进步。不过,历史车轮的转动,到楷体时,右边的小舟又变回成月亮了。

“服”(fu),会意字。甲骨文的“服”是右边一只大手抓住了一个人,向左边的舟上强行推。这种强迫、屈服的意义显而易见。到小篆时,字形右边跪跽的人形演变为“尸”,楷书在隶变过程中,将左边的舟讹变为“月”,人形和手合体为今天“服”字右边部分。

“霍”(hub)字的甲骨文是“雨”下三只“隹”(鸟),像一群小鸟在雨幕中飞翔。“雨”和“隹”会意,表示群鸟的突然起飞。“霍”字的构形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再到楷书的演变,一脉相承,但每次的变化雨之下“隹”减少一只,成了今天“雨”下一只“隹”(鸟)了,但表示群小鸟起飞的词义未变。

“丧”(sang),会意字。甲骨文“丧”字中间是一棵桑树,树上的几个“口”,表示众多蚕食桑叶的蚕。上古先民们将蚕直接放养在桑树上让其自生自灭,只待收取蚕茧。而一旦放养过多便会出现桑叶食尽,整树的蚕也因无叶可食而死亡的惨景。先民忧虑使人想起今天的科学发展观。

……

你能说汉文字不是人类文明文化的活化石么!

汉语汉字是人类有史以来效率最高的语言文字。古代汉字字音四声和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不尽相同,但不管是古是今,这种声调变化(加上轻声也可讲是五声)与大量同音字的使用,使汉语的单音节能够表达几个、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不同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和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麻烦抛个精光”,最后“只留下几千个单字和若干条效率极高的排字规则”。对汉字来说,我们查字典时有一个经验,查一个拼音读音,然后从第一声到第四声众多的只在于音调有点变化的同意字,多的达几百个。如手头一本1983年商务印书馆第九次修订重排本《四角号码新词典》,查它后面的音序检字表,“jī”,第一声有繁简共55字、第二声有繁简共33字、第三声有繁简共12字、第四声有繁简共45字,共计145字。有学人查“xī”,翻开《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1980年8月第一版,第一声是115字、第二声是37字、第三声是42字、第四声是65字,共计近259个字。而换成字母文字,如英文,表达起来就是115个、259个读音完全不同的单词,相比起来,后者实在太可怕了。据有关统计,现代汉语以高达近97%的比例使用单音节与双音节表达思维中的绝大多数的概念,只有3%多点的极小部分的三音或三音以上的多音节表达思维中的极少概念。那么,同一音节表达不同概念容易产生误解吗?中国文化的相声专门有想让人产生误会的“绕口令”,但你只要稍加注意,想混淆还不容易混淆哩。相比起来,在英语等字母文字中,却主要是由三音或三音以上的多音节来表达人类思维中的绝大多数概念。据统计,在现代英语的6万基本词中,单音节与双音节词约占10%左右,而三音节词或含有三音以上音节的词则占到90%左右。相同内容的一段文章,用汉语来表达所使用的音节数仅为用英语来表达所使用的音节数的1/3左右。相同内容的一段文字,如果用英语连续说出假设需要3个小时的话,那么,用汉语连续说出仅需要1个小时。更糟糕的是,英语等语言对新事物必须造新的字母组合——单词来表达,词汇越来越多,成为堆积性的垃圾语言;而汉语则好象祖宗造的字已经足够我们应对今天和明天的任何事物似的,目前连祖宗已造的好些字词反而闲置废弃不少。现代汉语通过使用“苏永全中文电脑速记技术”,可以每分钟100~180字的速度和100%的准确率,将自己的“脑语”或他人的口语实时、同步、快捷、准确、完整、高效地记录在电脑中。而现代英语与其他的现代语言目前尚无有效的技术做到这一步。汉语汉字由于使用了最基本的语音单位来表达不同概念和同一最基本语音单位能表达大量不同的概念,包容量大,有利于口译和计算机处理,是世界上消耗最低、效率最高的人类唯一首择的最优秀语言文字。有人戏说,盲人都能简单的从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本中摸出汉语文本,因为汉语文本必定是那最薄的一本。

汉字组词灵活多变,规律性强,信息量大。汉字能最大限度地组合成新的词语以表达新的概念和新的思想,能从容面对和容纳信息和知识爆炸的冲击,自古至今无疑是人类发展最优秀的语言。我们以大家常举的“车”为例来比较一下汉语与英语在组词表意方面的优劣。汽车→Automobile、火车→Train、客车→Bus、小汽车→car、出租车→Taxi、自行车→Bicycle、赛车→racing car、三轮车→Tricycle、独轮车→monocycle、板车→Wooden handcart、马车→equipqge等等。上面列举了11个有关车的词,用汉语和英语分别写出来,我们看到,虽然是车,英语却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单词,每个单词需强行记忆才知道是什么车;汉语就不一样了,因为组词极为简捷方便,以车为主,在前面加定语的字就可以了。而且从定语中马上告诉了大脑认识区分车的概念:汽车是烧汽油的车,火车是烧煤的车、客车是乘客的车、马车是用马拉的车,等等,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给人启迪、富有规律。英语也有少量的单词的组合词,如上面列举的“赛车”,是用“racing”(比赛)和car(小汽车)组合而成,但英语如果按这条规律造词的话,又会形成一个词成为多个单词组合其实就类似成了一句话了,而用这样的组合词来组成句子,岂不又成了一段文章了。如此,不得不制造繁杂冗长的新词。而汉字创造新词以适应新的发展随意入时,词汇无穷无尽。有学者统计,目前汉字最常用字560个,常用字807个、次常用字1033个,总共为2400个,这2400个字占一般书籍报刊用字的百分之九十九,你可想象汉字有多精妙。汉语常用词条44000多,只用3700多字构成。集中华几千年文字大成,包括所有疑难、繁体、异体字在内的《康熙字典》字典总共收字共47035字。世界上还能寻找到这样简练的语言文字吗?而英语呢?常用单词字2万,次常用单词4万,共计6万,相当于汉字的25倍。目前的英语单词包括各种生物名称及专利发明的新术语已经超过了数百万,如果考虑到英语中有一些可以推导和联想的成份,比如前、后缀和复合词等,它所需要记忆的基本单词也近百万个。语言学家们对于英语单词的要求是:一个受过教育的英语使用者应该掌握五万到二十五万单词,相比较汉字,真是折杀人类自己了。

汉语的思维速度比任何一种字母文字都快得多。汉语是单音,符合言简意赅,多快好省的效益原则。到甲骨文时已具“六书”之功于一体,即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使汉字或神形可意、或类比联想、或依声托事、或同意相授、或互借转注,让思维风行于水,四通八畅,相比起与字母文字的呆板无趣,沮滞思维,岂止迥乎不同,实有天壤之别。另外,从发音来说,同一思维概念,英语是用多音节来表达,汉语是用语音的最基本单位来表达,显然,汉语的速度要大大快于英语。学者们从音的角度来研究汉语与字母语言的假劣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现代汉语普通话有21个声母、35个韵母和四声加上轻音,可组合成近3000个声音种类,英语有20个元音和20个辅音,声音种类最多不会超过400个,汉语的发音种类是英语的8倍略少。为什么声音种类多,思维速度就可能越快呢?这主要还是由音节的多少来表示同一个概念来决定的。比喻有400种事物需要表达,英国人正好可用400个音中的一个来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种;假设有一个民族仅会发两种声音a和b,就不得不用a和b组合成发音不同的组合体来区别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种,这就不只是思维慢快的问题,而且只能说从理论上可以推理。因为2的9次方才大于400,也就是说,要表达清这后一种事物需要a、b两种发音的这个组合体本身的音节需达400个,想想看,这样的组合在实际上表达起来是不可以想象的。举这个例特是想说明本是英语强项的音类方面其实也大大逊色于汉语。

该是到了人类共同选择一种最佳语言文字的时候了,人类也必将选择一种最先进最具效益的语言文字——这就是——历史铸就成的人类最悠久、最先进、最稳定又最具活力的语言文字——汉语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