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针疗仪sdz ii:《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11:42
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世界2010-03-29 10:03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精神》,(美)约翰·罗贝尔著,成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48.00元。

  独眼

  □媒体人士,北京

  现代建筑史上,路易·康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建筑师。他改变了现代建筑由其几何形体带来的生冷感,在静谧和光明之间寻求道(Or-der),赋予普普通通的材料触感和视觉效果,建筑在光影之间产生了令人愉悦和惊奇的诗意,却反而像是它们已经恰如其分地在那里很久了。他要比他之前的现代建筑师们更强调“人性”,更全力表达人性,留下为数不多的建筑也都验证了这一点。

  路易·康,这个4岁随父母从爱沙尼亚迁居美国的犹太人,其貌不扬,年幼时脸上烫伤的疤痕伴随他终生,加之不善交际,致使他没有通过杰奎琳·肯尼迪的“面试”,在大项目上败给了衣冠楚楚、善于交际的贝聿铭;大器晚成,五十岁以前,别人都认为他只会纸上谈兵,年届六十,他为宾州大学设计的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忽然被人奉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佳作;命运多舛,虽然成了名,却因工作缓慢项目寥寥,印度、巴基斯坦客户的毁约又导致他背负重债,不久,他在纽约中央车站的洗手间里,死于心脏病突发,而他的尸体两天无人认领。当一切似乎都画上句号之后,2004年,他的私生子纳撒尼尔·康拍摄了名为《我的建筑师:一个儿子的追寻旅程》这样一部纪实电影,人们才知道,路易·康,长时间地,在三个家庭之间周旋……作为建筑师的康,作为父亲的康,重新在公众的视野里出现。

  当然,这些生平轶事,并不是《静谧与光明——— 路易·康的建筑精神》着重讲述的内容,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话”大部分来自于他身故前几个月在纽约普拉特学院建筑系所做的演讲,简单、明了、诗意而神秘,从中可以推想出路易·康说话的状态;第二章“建筑即精神”是作者约翰·罗贝尔的论述,他基于现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路易·康的建筑观点和他的建筑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谈的是作者的理解,却给人严谨稳重的印象;第三章“路易·康的建筑”介绍了他的八座建筑,简洁的说明,配上尽可能大、尽可能多的图纸和照片;第四章则是附录,介绍了康的生平,列出了详尽的参考文献,其中有一些,是作者在2007年全书再版时增补的。

  这本最初问世于1979年的书,几十年来都是研究路易·康的重要文献。作者罗贝尔,是康在宾州大学的师弟和学生,同时也是普拉特学院建筑系的教授,他不仅与路易·康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接触到第一手资料。

  可在罗贝尔的笔下,路易·康的建筑精神仍然显得深奥而神秘。他的建筑脱胎于现代建筑形式,没有一点儿复古的、历史的、折中的味道,可康“挑战现代建筑”,比如,他的建筑大量使用了红砖,这种材料在被玻璃和钢取代之后,二十年没有出现在现代建筑上。他“把理性主义推到了极限,当他的所需已超过理性主义所能给予,他便进一步探索,走向所谓的道。”所谓的“道”,康自己也没有办法准确描述,他用了隐喻,只是说:“道存在。”(Order is.)就不再解释了。他将“尚未存在的事物为静谧,已经存在的为光明”。建筑物就“存在于静谧的国度里”。“建筑师的任务是先将它从静谧带到光明,也就是将它带到领悟,然后再从光明带进物质,也就是从领悟带进实际的建筑物。”

  这些让人云里雾里的句子,当身处路易·康的建筑之中或是仔细翻看那些照片,才会明白。他建筑中那种体量与光的游戏,构成了一种绝妙的体验,纷繁却有着韵律的光影交错之下,巨大的建筑归于和谐,带人重新回到了静谧……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当下,全球的建筑界都流于浮华,建筑师像娱乐明星一样炒作自己,制造爆点,于是,哲学、世界观成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标签,剖析社会的怪异,以此为噱头去设计怪异以致恐怖的建筑,将刺激代替了美。几年以来,被人谈论最多的建筑无不张牙舞爪,巨大的结构、扭曲的结构,带出神飞魄散之感,建筑的外形和色彩也逐渐趋向于依赖夜间的LE D灯制造不可靠的幻梦。这些建筑,不再存有任何“静谧与光明”的可能。设计者追求的,不再是建筑精神,而仅仅是一种流行的形式。道,破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