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饰品店加盟:趣说月经与月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5:56
《红楼梦》第10回,儒医张友士为秦可卿诊治“月经不调症”。他在口述的脉案里,将秦氏患月经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辨证、治则以及疾病的预后等作了详尽的阐述,开了一剂完整的汤剂处方“益气养营补脾和肝汤”。在此之前,进出贾府的医生曾预言,秦氏的病冬至前后可能危重。而张友士也推测说,“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书中还有关于冬至前后,贾母屡次派人去探视秦氏病情的描写,连秦氏自己也说,过了冬至,便可望痊愈。这些描写屡屡言及疾病与阴历节气的关系,其中包含着现代时间医学和气象医学的内容。
月经与月相的关系如何?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即阐述了“天人相应”的学术观点。《灵枢?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就是说,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机体与所处环境、自然气候等,不断地相适应而生存,从而与自然界确立了生物节律同步的关系。《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中医学认为:太阳影响人体同属阳的物质,如气、腑、督脉等:月亮则影响人体内属阴的物质,如血、脏、任脉等。中医的子午流注学说指出,人体在一天内经脉气血的运行、穴位的开阖、经脉的交接、营卫的运行等,与自然界具有同步的规律性周期变化,气血盈日寸而至为盛,过时而去为衰;穴位逢时为开,过时为闭,这就为临床诊断,针灸和服药治疗疾病,预测疾病的转归、预后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月亮阴气对人体影响最明显的,莫过于妇女的月经了。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海有潮夕,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现代医学也认识到这一点,即太阳黑子的变化和月亮的盈缺,与地球的气候异常、疾病的流行、症状的发生等关系密切。美国科学家认为:月亮对占人体80%的体液的影响,是因为其化学成分与海水相类似的缘故。西德学者比宁在《生物钟》一书中说:“月光显然地控制了内生太阴节奏的周相。”认为人为地干扰了这个周相关系,就会使人体换去平衡,而使人体的生物钟紊乱,变生出各种疾病。
人们已经知道月球绕地球一周是29.53天,而女性的月经周期平均为29.5天。在生命的月生物节律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妇女的月经周期:28天准时来,其时间正好在“恒星月”周期(27天7时43分11.23秒)和朔望月周期(29天12时44分2.78秒)之间。妇女的黄体的形成,正好为半月节律,时间为14±2天。因此,不论是体力、环境、气候、情绪、饮食等各方面的原因,影响到妇女的太阴节奏,都可使月经周期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各种月经疾病,如痛经、经闭、崩漏、月经先期或后期等。
根据古老的中医子午流注学说理论,结合现代的时间医学,广州中医学院的研究生调查了国内3800多名北京、广州两地的女大学生的正常月经与月相的关系,发现以朔月(新月)附近月经来潮的人最多。他们根据《黄帝内经》所说的“月生无泻,月满无补”的原则,用中药治疗200多例肾虚型闭经的患者。在月相由虚渐盈时,用滋肾养血之法;而月相由盈渐亏时,则用活血行气通经法,总有效率达85%。
不仅是妇科疾病,子午流注学说在养生、用药、护理等方面也有指导意义。按照经气运行的规律,心的经气午时(11—13时)最强,子时(23一1时)最弱;肾的经气酉时(17—19时)最强,卯时(5—7时)最弱。临床统计也表明,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和死亡多在夜间,而肾气虚的肾炎患者,以早晨时浮肿最明显。这就为临床用药,提供了获得最佳疗效的时机。清代名医徐大椿曾指出,服药“早暮不合其时……不惟无益,反而有害”。这足以说明,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择时服药的重要性。在临床上,扶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消肿的药物,应该早晨或上午服用;滋阴补血、镇静安神的药物,宜午后或傍晚服用,才能收到最好的疗效。就连中药的质量都与采集时间有关,故有“地道药材”之说。除了产地的要求外,要根据药性和使用部位来决定采集的时间。以附子为例,唐朝就记载其质量与“采收时月”有关。
按照中医的整体观念,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顺其自然,颐养保健,是人类健康长寿的方法之一。作为妇女,更应该节情志、慎起居、调饮食、和阴阳,合体同生物钟节律规则。避免太阴周相的紊乱。体内的激素周期性地、有条不紊地分泌,就不会发生各种月经疾病了。近些年来,生物钟养生法被人们所推崇。根据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节律,采用运动、饮食、气功、按摩等养生方法,对健康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