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同同志兴趣部落:中国第一本小人经《荣枯鉴》,防小人者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55:41

冯道的《荣枯鉴》

    也许本人冯姓,对冯道早年就结识了。从前有点面对冯道愧姓冯。年轻时见识浅,实在以他大为耻。

    人至中年,多了些坎坷,多了些教训,回头再识冯道时,却多了些另外的想法。便在《历史是棵歪脖子树》(见本博)中论述过他。现又在《中国官场第一大滑头》(见本博)较全面地论述。冯道此人,令人感慨多多。

    冯道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生处乱世,时局怎么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高位不败。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葬礼达到万人空巷,纸钱飞扬使道路两旁树枝染成灰色。后周世宗罢朝三日以示悼念。最后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

    先看他的自我的评价。三不欺:“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而且是“贱如是,贵如是,长如是,老如是” 称自己“上显祖宗,下光亲戚”。冯道称赞自己“盖自国恩,尽从家法,承训诲之旨,关教化之源,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这使人无法把他的经历和这种自我评价联系起来。

    与冯道同时代的人对他赞誉有嘉。冯道去世正好是七十三,与孔子同寿,故“时人皆共称叹”。宋初的名臣范质对冯道的评价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资治通鉴》卷二九一引)

    欧阳修以春秋笔法点评冯道:“(冯)道视丧君亡国亦未尝以屑意。”他还对冯道的《长乐老自叙》斥责:“当是时,天下大乱,戎夷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道方自号‘长乐老’,著书数百言,陈己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司马光更与之趋同:“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大节如此,虽有小善,庸足称乎!”(《资治通鉴》卷二九一引)。

    南宋刘因诗形象地讽刺了《冯道》:“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唐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明清时期的王夫之、王鸣盛、赵翼等人认为冯道之作为,亦表示不同程度的蔑视和批判。

    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则是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声音(王安石与司马光两大政治集团阵营,对历史人物评价,也大有不同)。认为冯道之所以忍辱负重,乃是接济天下苍生为念的行为,是真正的儒者。王安石这样评价:“(冯)道在五代时最善避难以存身。”清人王士禛在《五代诗话》中称:“王荆公(安石)雅爱(冯)道,谓其能屈身以安人,如诸佛菩萨行。”明代李贽评价:冯道之所以“历事五季之耻”,是因为“不忍无辜之民日遭涂炭”(《焚书-卷五》)。

    到了当代,两种相反的声音依然交替出现。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历史的暗角》这样写道:“身处乱世,冯道竟然先后为十个君主干事,他的本领自然远不止是油滑而必须反复叛卖了。被他一次次叛卖的旧主子,可以对他恨之入骨却已没有力量惩处他,而一切新主子大多也是他所说的信奉‘事当务实’的人,只取他的实用价值而不去预想他今后对自己的叛卖。因此,冯道还有长期活下去不断转向、叛卖的可能。我举冯道的例子只想说明,要充分地适应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一个人的人格支出会非常彻底,彻底到几乎不像一个人……”就是说,冯道是典型的小人。

    而当代历史学家葛剑雄在《乱世的两难选择-冯道其人其事》中认为,他为了天下苍生而“以人类的最高利益和当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不顾个人的毁誉,打破狭隘的国家、民族、宗教观念,以政治家的智慧和技巧来调和矛盾、弥合创伤,寻求实现和平和恢复的途径。”这似乎是典型的把历史人物观念当代化,我看有些牵强附会了。

    冯道所处的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为频繁的时代。他一生除篡唐的后粱帝国外,所侍奉四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加上契丹。十一帝(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晋高祖、出帝,汉高祖、隐帝,周太祖、世宗,辽太宗耶律德光、辽主兀欲)。八姓皇帝。

    冯道著《荣枯鉴》,曾国藩认为:“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实乃二千年不二之异书也。”

    此书被谓为“小人必读”。今天推荐给我的朋友们,应该是“防小人必读之书了”呵呵。

《荣枯鉴》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也。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解厄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佘庆弗绝。       
    上下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交结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阳不制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节仪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明鉴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变则存矣。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谤言卷七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攻其人忌,人难容也。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示伪卷八        
    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上宠者弗明贵,上怨者休暗结。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荣枯鉴》  
(未定稿,谬误很多,会随时修改,请勿转载)
冯道 著
东东枪 译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    【译文】善恶这种事儿都有个定义,但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理会。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译文】世上什么事儿都有个规律,真正的明白人不会随意视而不见、自以为是。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译文】是不是合乎道理,顺应变化的人根本也不关心这个。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    【译文】珍视名声者,名誉易损,爱惜自己者,保全自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译文】名利不是坏事,追名逐利也不是罪过,以此为恶是人的主观想法而已。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    【译文】君子没什么可自以为尊贵的,小人也没什么低贱的,尊贵还是低贱都是虚名,不足以称道一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    【译文】君子不一定就能得到什么,小人也不一定会失去什么,得到、失去,跟思想境界也毫无关系。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译文】名誉都是虚的,利益才能真正诱人,是人就难以抗拒。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    【译文】事成显贵的,有可能会被传颂为君子;身败落魄的,必定会被当作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    【译文】因此,君子永远是少数(因为即使成功也不都是君子),小人永远是多数,多数人的力量,无可抗拒。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译文】名誉容易转变,思想境界可以变化,但事情的成败、人生的命运,却难以更改。反正君子小人不是根本问题,你觉得当君子受苦没有什么不好,当小人来享福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反正名誉根本都不靠谱。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    【译文】做官不做官,升职不升职这类事情,根本不是以善还是恶、君子还是小人来作为判断标准的。悦上者荣,悦下者蹇。    【译文】让上边的领导高兴的,日子必定好过;让下边的群众高兴的,碰到的困难却会更多。君子悦下,上不惑名。    【译文】君子让下边的群众高兴,可上头的领导并不觉得你在群众里的好名声有什么意义。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译文】小人讨好上头的领导,下边的群众可能会反感,但是,这样的反感并不能对你有任何损伤。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    【译文】下边的群众以道德高尚刚正不阿为美德,上头的领导会把谄媚顺应当做忠诚。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    【译文】道德高尚,但是毫不顺应领导,上头就该不信任你了;顺应领导,但是让下头人觉得你不地道,下头人就该反对你了。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译文】可是,上头不信任你,你就完了——这是根本,下头反对你,顶多是给你来个坏名誉——无所谓的事儿。因此,那些功成名就大富大贵的人都难免被人称作小人,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保住根本,顾不得那些没有意义的名誉了。富贵有常,其道乃实。    【译文】想富贵么?规律很简单:一切从实际出发。福祸非命,其道乃察。    【译文】祸福其实并非命运注定,也有规律可循:看你是否善于观察和判断。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    【译文】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别受那些毫无实际意义的虚名的束缚。善于观察判断,就别老以坏人坏事为耻辱,那会搞得很不客观。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译文】没有名誉的羁绊,没有耻辱感的束缚,你离显贵发达也就不远了。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    【译文】要是真想追求名誉,你就别去当官,好名誉不是当官儿可以当出来的。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    【译文】要是真想当官,你就别管什么名誉了,道德高尚跟富贵荣华是两码事儿。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译文】君子讲的是道德、理念,小人则专门对付这种道德理念,价值观不同,行为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解厄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    【译文】什么都不操心,你就离倒霉不远了。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    【译文】不过,操心根操心不一样。为国家操心的人,只能把自己搭上;为自己操心的人,却能乐享安然。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    【译文】祸事是人不想要的,但也是人自找的,人人都讨厌有祸事,但人人都难免碰上。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译文】君子不做坏事儿,但倒霉事儿一个接一个,小人不干什么好事儿,却能够常年乐乐呵呵。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    【译文】让上头领导对自己完全放心,不是小人就难以做到;让下头群众不怨恨自己,不是君子您就别想了。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译文】上头要找别扭的时候,只有装孙子认罪才能保全自己;要是下头起了负面意见,就只有抢先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装好人,才能免去责任。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译文】君子不爱拉帮结伙,所以,真有了祸事,没人会帮助君子。小人有一大帮酒肉朋友,成事解围,全都靠这帮人帮助。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译文】不讲道义不会造成什么实际的恶果,有了祸事没人帮可就必然倒霉。做君子倒了霉只能束手无措,所以,大家选择做小人,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交结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    【译文】真正的聪明人不拒绝好人,也不疏远坏人,这两款都有用。  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译文】都是拿顺应自己的人当朋友,拿反对自己的人当敌人——敌人朋友是随时可以转化的。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    【译文】用尊重的态度看待别人的人,日后将发达显贵,用轻贱的态度对待别人,日后难免潦倒。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    【译文】显贵的人不自重,不知道摆出个尊贵的样子来,而潦倒的人不做轻贱别人的贱事儿,贵贱就该掉个儿了。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译文】显贵的人永远不轻视别人,潦倒的人永远不尊重别人,贵贱就这么一直下去了。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    【译文】人盼着别人傻自己聪明,但还是成天装傻给人看,这是真正有主意的人。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    【译文】不乐意别人机灵自己傻,就玩儿命抖机灵,这就纯属作死。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    【译文】聪明的人不接触傻子,接触傻子不会让聪明人变得更聪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译文】有智慧的人不跟人结仇,仇人不会因为你聪明就怕你。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    【译文】君子人用仁义与人交往,生怕自己不够仁义;小人满怀阴损与人交往,生怕阴损的不够,达不到目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译文】君子注定吃小人的亏,就是因为这个。 ·节仪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    【译文】外表君子作派,内心小人肚肠的,这是真小人。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    【译文】行事手段并不比小人差,内心却有君子情怀的,这才配称真君子。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以道德高自居,就不太知道保重自己,看重仁义的人太重仁义,总是忽视自己面对的危害。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    【译文】人们满嘴说的都是仰慕君子,办出来的却还都是小人事儿,那谁要真当君子,谁就该倒霉了。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    【译文】人们口口声声憎恶小人,实际上做事情还是不仁不义,也就是说,做小人其实是没有任何阻碍的——憎恶全是空喊。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译文】可谁也不愿意当倒霉蛋,因为倒霉蛋比别人倒霉,谁都愿意没有任何阻碍,因为没有任何阻碍就比别人牛B,所以,所有人就都成了小人了。位高节低,人贱义薄。    【译文】社会阶层越高,气节越低——因为要装孙子;人越贫贱,义气越是狗屁——因为先要活着。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    【译文】君子最受不了的是精神屈辱,小人最受不了的是身体上的困苦。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译文】所以,一有乱子,君子就躲起来自保高洁去了,小人却常能当上国家领导。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    【译文】气节比不上金钱实在,所以,人一穷了,就做不成君子——因为讲不起气节。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    【译文】义气也不如生命重要,所以,身处危困就没办法不当小人,因为活命更重要。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译文】不管别人如何夸奖或批评,只管自己的利益存亡,这不是追求气节仁义的道理,却是能让你安身立命、生存下来的道理。
·明鉴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    【译文】有福气,可你自己不知道,这就白费。有祸事,你自己不能预先避免,那就准得倒霉。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译文】要是福祸都能提前预知,那就牛B了。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    【译文】偶尔装装实在,大阴谋就能得逞;多偷偷看看细节,大的决策就能搞定。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    【译文】做事情要留后路,说话要留半句,纵然是亲爹也得防着点儿。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    【译文】心里头有火儿也要憋着,假装畏惧,心里头满是仇恨也得藏着,假装恭敬,您要能这么办,坏心眼儿再多的人也得上当。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变则存矣。    【译文】知道克制自己的表现、学会迷惑人,就可以少惹事儿、多成事儿了——反正就是得会变化、会掩饰,您就放心大胆的活着吧。私人惟用,其利致远。    【译文】只跟用得上的人套近乎,讲交情,这是可以长远地对你有利的。天恩难测,惟财可恃。    【译文】别指望领导的保护,包括领导在内的一切都是钱的孙子。以奸治奸,奸灭自安。    【译文】用坏人治坏人,坏人被整死了,整人的那位自己也知道了厉害,也就老实了。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译文】别干什么坏事儿,但也别傻了吧唧干什么好事儿,这样就能永远不惹事儿。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译文】计策不牛逼,就别一条道走到黑;要是知道谁傻B,就别跟丫商量事儿,珍惜生命,远离傻B——如果您自己脑子就不怎么好使,那就更得注意以上这两条儿。
·谤言卷七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    【译文】职位低贱的人,没必要老给他提意见帮助他成长,真没什么本事的那些货,也别到处瞎推荐,推了也没用——该整的要整,该毁的要毁。攻其人忌,人难容也。    【译文】攻击一个人,就找他最遭人羡慕嫉妒恨的那一点,大伙儿就都帮你毁他了。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    【译文】或者把他推到一个进退两难怎么办都只有难办的境地,别人就会替你开始戳他脊梁骨了,这是简易诽谤法。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    【译文】好好对待那些跟他有仇的人,他们早晚会跳出来毁他,而别人又不知道跟你有关系,这就又上一个层次,算是奇招了。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    【译文】把别人不知道的他干过的各种小事儿揪出来,挑出毛病公诸于世,这是实在有效的毁谤法。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译文】把关于他的种种坏话全给散播出去,真真假假的谁也分辨不了,这算直接毁谤成功了。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    【译文】被人毁谤,要是不争辩,只等事实慢慢儿冒出来,旁人的厌恶或许还能稍微减少一些。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译文】可要是他非争辩不可,只能是越描越黑,纯属找死。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    【译文】上头对谁印象不好了,你看着吧,很快下边的人也该开始毁他了。同样,要是下头的人对谁不满意了,上头很快也将对这人产生怀疑。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译文】借助上头的意见打压别人实现自己的目的,或者借助下头的舆论来说事儿讨取上头的信任,任谁都得上当。
·示伪卷八 无伪则无真也。    【译文】没有虚假,也就没有真实。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译文】真的不怕假的,因为假的无论如何也真不了,怕的是真真假假掺合一块儿分不清楚。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    【译文】虚伪却又虚伪的不够,那就会给自己惹祸;真诚要是真诚到毫无忌讳,那就是缺心眼儿。顺其上者,伪非过焉。    【译文】顺应上头的意思,哪怕是装的,也不是什么过错。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译文】悖逆上头的意思,哪怕是真诚,也是找倒霉。求忌直也,曲之乃得。    【译文】要求什么东西,别说的太直了,用点技巧含蓄点,才容易成功。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译文】拒绝什么东西,也别有什么说什么,委婉点儿,照样能达到目的。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    【译文】“忠”往往会指向“仁”,仁厚的人不忍弃旧,自然也就忠了;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    【译文】“仁”往往就要起而行之,君子知道通过行动来感恩,这就是仁,而小人就不会这样。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译文】君子落魄了也不会骗人,小人一发达了就开始在主子背后耍花活,这是因为君子不虚伪、小人虚伪,跟发达不发达毫无关系。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译文】如果是虚礼俗套,一副浑不吝偏不服就跟别人不一样的姿态,也不算什么虚伪,明明是坏事儿,还说一不二一条道走到黑的,也算不上什么实诚,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    【译文】用智慧来管理下属,智慧什么时候枯竭了,那些人也就都背弃你了。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译文】改用攻心,让他们从心里、从灵魂深处被慑服住,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他们也不会改变方向了。上宠者弗明贵,上怨者休暗结。    【译文】被上头宠信的人,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儿;被上头瞧不上的,也别私下解党与上头作对。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    【译文】权谋手段,隐蔽的好才能成功,要悄悄地来,打枪地不要。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    【译文】君子的弱点在于他们珍爱亲属,拿他们亲属做人质相要挟,也就从了。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译文】小人的弱点在于害怕比他们更狠的,你就比他们更恶毒,他们就服了。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    【译文】说理、劝谏不一定是有什么说什么或者跟人争辩,别遭人恨才能达到目的。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译文】有什么态度、做什么事情,也没必要先弄得天下人都知道,顺应形势该藏着就藏着才能成功。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    【译文】仁义二字,能够拖累死君子,却灭不掉小人,还是不要滥施仁义,适度才好。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译文】施好处别忘了那些你以为不喜欢好处的好人,惩罚措施也别忘了给那些谄媚的坏人来点儿,好事儿坏事儿得掺合者来,得让吃肉的也挨挨板子,挨板子的也来点儿肉尝尝。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    【译文】善于观察,就能了解人,善于思考,你才能理解人。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译文】了解了他们,你就不会怕他们了;理解了他们,你就已经能搞定他们了。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    【译文】智慧别让别人看见,让别人看见就会惹祸。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    【译文】偷偷地猜度、揣测,不让他们知道,人们对你的嫉恨就会消除掉。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    【译文】君子总是在大事儿上明白,小事儿上糊涂。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译文】小人总是在眼前事儿上考虑多,未来的事儿上考虑少。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    【译文】掌握了这个规律,制造些问题给他们,看看他们的反应,你就知道谁真诚谁虚伪,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了。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    【译文】然后认准你觉得有前途的、能富贵的,攀附一下,以后的祸事就可以避免了。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    【译文】结交各路朋友,留神各路的消息和反映,那就什么事儿也瞒不过你了。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译文】常如身处险境般心存忧患,抛掉无关的累赘想法——恭喜您,您已经神光护体,攻无不克了。  
《荣枯鉴》作者简介    「长乐老」冯道在五代时期,有自称「长乐老」的人,从后唐明宗李嗣源撑地开始出仕宰相,前后二十多年共仕后唐、后晋、契丹(即辽)、后汉、后周五朝,八姓,十一帝,「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在五代风云瞬息万变、帝王易位如走马之时,此公却始终官运亨通,富贵长乐,成为官场上的一个不倒翁。他就浑身媚骨奴颜,一生取容于乱世君王的冯道。
    唐朝末年,冯道出生于瀛洲(今河北省河间县)一个小康人家,「为农为儒」的家风,使他自幼养成了「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的良好习惯。成年之后,他凭着自己的才学和本事,投奔到河东监军史张承业麾下谋职。张氏虽为一介武夫,却很器重冯道的「文章履行」,遂将他留在身边,委以使府「东院巡官」。张承业则是前河东节度史、晋王李克用的「托孤之臣」,此时正在辅佐继承父志的李存勖谋求帝业,到处网罗人才。他见冯道前程有望,便竭力向李存勖推荐,使冯道进入晋王府当上了掌书记。李存勖灭掉后梁创建后唐称帝,是为庄宗,冯道又被拜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李存勖死,明宗李嗣源即位,急于同「文学之士」共事,便拜冯道为端明殿学士,不久,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使冯道从此开始了宰相生涯。 冯道当上高官之初,也曾做过一些好事。譬如,庄宗李存勖兴兵与后梁末帝朱友贞逐鹿时期,双方艰苦鏖战,隔着黄河拉距对峙,史称「夹何之战」。在这段征战的艰苦岁月中,冯道刻苦俭约,与士足同干共苦,在驻地栖身茅舍,不设床席,只铺柴草。所得俸禄,全部用来与童仆同器饮食。遇有部将向他赠送在兵荒马乱中掠来的民间美女,他就暂时安置住处,然后派人寻访他们的亲人下落,逐个遣送还家。    又如,冯道出任宰相的初期,比较注重用人唯贤,不问门第,「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引用。」这一进步措施,当时曾遭到衣冠子弟攻击。传说,有一日冯道下朝归来,听说工布侍郎任赞在背后对他进行讽刺,说什么「宰相如果快走,肯定会从腰间掉出一本『兔园策』来」。任赞心目中的『兔园策』,是一部乡校俚儒教习田夫牧子之书,达官贵人是不屑一顾的。搭讲此话的目的,是在讽刺冯道出身寒微,用人低贱。冯道因此招见任赞,对他反唇相讥:「你可知『兔园策』都是名儒所集,文章言之有物,脍炙人口,我经常背诵。遗憾的是,如今朝中士多热心于文场秀句,以此为业,沽名钓誉,窃取公卿,此被小儿该是何其浅薄耶!」任赞听罢,自感惭愧。    再如,明宗天成、长兴年间,冯道见连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便提醒皇帝居安思危,他语重心长的对李嗣源说:「臣当年为河东节度使府掌书记时,曾奉命出使中山地区,途经井陉一带险路,生怕马失前蹄,格外用心操持衔辔,结果反而平安无事。等到进入平川行路,臣却掉以轻心,不想竟从马背上跌了下来,险些送命。臣说的虽是小事,但却能以小见大。如今天下清晏丰熟,陛下万不可因此高枕无忧,未雨绸缪,励精图治,才是臣等的厚望啊!」明宗听后,深以为然。另有一次,明宗问冯道:「天下大比,百姓生活如何?」冯道回答:「?贵饿农,?贱伤农,此乃常理。臣记得近世举子聂夷中【伤田家】诗云:『二月卖新丝,五月耀新?,医得明眼疮,剖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不照绮罗延,偏照逃亡屋。』这也正是臣的心愿。」明宗接着说:「此诗说的好。」遂侍臣录以备诵。    不幸的是,冯道未能善终。宫廷中的恶习逐日腐蚀他的灵魂。为了保住头上的那顶乌纱,常享荣华富贵,他不再思考利国利民之事,而将全部心血用到了钻营投机为官上面。他在一首无题【偶作】诗中披露了这种心态: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狱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读其诗,观其行。下面就来考察一番冯道是怎样不顾廉耻,在「虎狼丛中」「立身」的。    后唐明宗死后,宋王李从厚即位,是为闵帝。明宗义子、潞王李从珂不服,迅即自凤翔起兵东进谋取帝位,闵帝闻风出逃。身为宰相的冯道,于此危难之际,不仅不设法为闵帝救驾,反而看风使舵,全衡利害,投靠新主,招集百官布置「上书劝进」和「班迎」李从珂登基。李从珂攻占京师洛阳之后,做了后唐末代皇帝,冯道因奉迎劝进有功,仙逝外放充任同州节度使,后又擢为司空。    两年以后,明宗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又与李从珂反目成仇。石敬瑭为了夺取帝位,派部将桑维翰去契丹向太宗耶律德光求援,以自称儿臣、割让燕云十六州等屈辱许诺,藉外力灭掉后唐,建立后晋,做了遗臭万年的「儿皇帝」。石敬瑭称帝后,将都城从洛阳移到汴梁(今河南开封)。仍以冯道为相,并派他出使契丹,作为「儿皇帝」的宰相和册礼使,去向「父皇帝」耶律德光贡献尊号,自然是个极为难堪的差事。石敬瑭恐怕冯道推托,便好言相劝:「卿官崇德厚,不宜跋涉沙漠,然而此行事关重要,又非卿莫属。」不想冯道竟面无难色,欣然应允:「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岂有不去之理?」甚至他都未向妻儿告别,就匆忙上路北去。    石敬瑭死后,无子即位,冯道又与侍卫亲军事都指挥使景延广等受顾命,拥其侄石重贵为帝,是为后晋出帝。耶律德光趁后晋新帝登基、政局未稳之时,率兵大举南下直捣汴梁,灭掉后晋,穿起汉服,直接做了中原王朝的皇帝,并改称辽朝。冯道不敢怠慢,主动前来拜谒。耶律德光发问:「何以来朝?」冯道回答:「无兵无城,安敢不来?」耶律德光又问:「尔是何等老头子(老汉)?」冯道厚颜无耻的回答:「无才无德,痴顽老子。」耶律德光再问:「天下百姓遭难,如何才能得救?」冯道阿谀奉承说:「此时此刻,即使如来佛出世,也难普渡众生,只有陛下方能解民倒悬。」耶律德光听了冯道自贱的问答和对他的恭维心中大喜,随后便用其为太傅。    耶律德光入主汴梁,统治没有多久,便痛感内外交困,四面楚歌,不得不率部北归。当年后晋的军国重臣、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隙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以汉为国号,史称后汉,不久又到汴梁定都。刘知远称帝后为了陇络后晋朝。遂用冯道为太师。    后汉末年,朝内倾轧,互相杀戮,隐帝刘承佑死于乱兵。镇守邺都(今河北大明县东北)的枢密使间天雄军节度使郭威,挥师进入汴梁收拾残局。外镇军将报称辽兵南犯,郭威率军北上迎战。军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将士哗变,把撕裂的军中黄旗披在郭威身上,山呼万岁,拥戴他为皇帝,改国号为周,是为后周。随后返回汴梁,接受百官藩拜谒,正式登基。冯道又因带头上表劝进有功,位居宰相。四年之后,结束了他曲意逢迎、攀龙附凤的一生。 冯道对于自己这令人冷齿的一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晚年,他写过一篇题为【长乐老自序】的奇文。在这篇令人作呕的自传中,他首先津津乐道地一一列举了意在「上显祖宗,下光亲戚」的诸多「阶勋官爵」;接着又冠冕堂皇的表白,他平生「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立身行事「以三不欺为素」,即所为「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最后他感到心满意足的是:「有庄、有宅、有群书,有二子可以袭其业。于此日五盥,日三省,尚犹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师长、为夫、为父,有子、有犹子(侄子)、有孙,奉身即有余矣。」「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耶!老而自乐,何乐如之!」这是何等的绝妙的自我讽刺画!他人无须再加勾勒,一个没有脸皮、没有心肝的「长乐老」形象就已呼之欲出了。 历五朝事十帝的冯道官场履历     五代十国时有名的不倒翁冯道在未出仕时的咏志诗:
    莫为危时便怅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冯道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形势极不安定的乱世。唐朝灭亡后,中国北方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共历时五十四年。最长的后梁延续了十七年,最短的后汉只存在了五年。在这期间,后晋被契丹人所灭,契丹人也曾对中原实行过短暂的统治。     在这个动荡混乱的时代,我们实在无法忽略冯道这位历史上少有的奇人。说他是奇人是因为他的仕途经历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是绝无仅有的。冯道一生,历经五朝,三入中书,担任宰相、三公、三师等职位近三十年,前后俸事八姓十帝,终身享受“国家高级领导人待遇”。冯道处乱世而历巨变,政权和皇帝走马灯似的轮替不休,他的官运却一路亨通,长兴不衰,不但长年位极人臣,死后更被追封瀛王,五代末年其声望一度达到顶峰,实为历代所罕见。     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唐末投刘守光作参军,刘守光败后投时任河东监军的宦官张承业,被命为巡官。张承业以其“文章履行”为由,将冯道推荐给晋王李克用,冯道遂被命为河东节度掌书记。后唐庄宗李存勗即位后拜冯道为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后来兵变,夺取了李存勖的皇位,即为后唐明宗。冯道转而奉迎李嗣源,因“劝进”有功拜为宰相。长兴四年(933年)明宗死,继续担任愍帝时期的宰相。不久潞王李从珂在凤翔反,愍帝出逃后冯道率百官迎潞王入京,潞王登基,即唐末帝,冯道继续担任宰相一职。后晋灭后唐后,冯道又事后晋,任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后又加封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石敬瑭死后,冯道任后晋出帝石重贵之宰相。契丹灭晋后,冯道事契丹,被封为太傅,跟从辽太宗耶律德光北归至常山。后汉建立后,乃归汉,以太师职奉后汉。后周灭后汉后,又事后周,被拜为太师兼中书令。冯道死于954年,死年七十三岁。冯道死后,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 
    看完《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中的《冯道传》,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冯道的政治做为,而是他的一系列“耀眼”的官职。根据冯道自己写的《长乐老自叙》一文,冯道在五代时期担任和接受过大量的官、阶、勋、爵等职位俸禄。 
    冯道历任中央和地方官职为幽州节度巡官、河东节度巡官、掌书记、摄幽府参军、试大理评事、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师兼侍中、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行台中书舍人、户部侍郎,转兵部侍郎、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右仆射、司空、在中书、司徒兼侍中、太尉兼侍中、太傅,太师等等达四十余种之多。 
    冯道的历次散阶为仕郎、议郎、朝散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他的武职勋位自柱国至上柱国。历次爵位为开国男爵、开国公、鲁国公、秦国公、梁国公、燕国公、齐国公。食邑自三百户至一万一千户,食实封自一百户至一千八百户。 
    冯道的这封从政履历表在历史上非常少见,这几乎是历史上最强的一份做官履历表。《旧五代史-冯道传》不惜笔墨介绍了冯道在历朝的官位升迁过程,并举了一些例子介绍冯道在厚德亮行方面的事迹,而且全文收录了冯道的《长乐老自叙》。《旧五代史-冯道传》用了近五千字的篇幅介绍了冯道的一生,但其中缺乏与宰相一职相匹配的实质性内容。传记中很少提到他在五代乱世的政局变迁中发挥过什么具体的作用,以及他和一些重大事件有什么具体的关联。因而,冯道虽长年位居高位,似乎对时局并无重大影响力,很难用“政声卓著”来评价他。因而,他是一个很专业”的官员,却非一个有做为的政治家。于是后来欧阳修编修《新五代史》时,删除了不必要的粉饰内容,将《冯道传》减至不到两千字。      《荣枯鉴》又名《小人经》,原典※五代●长乐老。冯道,号长乐老,先祖务农,他靠令人惊讶的智慧,历经四朝,服侍过九位君主,在宰相位二十余年,创造了官史上罕有奇观,真正做到了“久居禄位,八面玲珑,上显祖宗,下耀亲朋”。使宦海后来者常扼腕叹息:“奇哉,长乐老!” 
    “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 
    “文化的深处未必是谋略,谋略的深处一定是文化” 
    “治人必须讲究方法,讲究方法就是智谋,就是权术” 
    “小人惹不起,躲得起” 
    1、小人从不怕麻烦,又基本上不犯错误; 
    2、找到利益的最短线路,打破一切规则,为我所用,是小人的不二法门; 
    3、小人具有极高的智慧(从适者生存的角度); 
    4、小人具有两面性:摇尾乞怜与穷凶极恶; 
    5、被小人伤害是被伤害者自己的错(与小人的蜜月期、小人的撒泼期); 
    6、对小人应以毒攻毒、以恶制恶; 
    7、小人的生存与存在是有条件的(对上位者的人身依附关系,是产生小人的沃土)。

鬼谷子制小人的招数 
    1、破小人勾结方法:分而制之(在小人之间挑起事端,使之互斗,各个击破,不战而胜(著名的案例:晏婴二桃杀三士); 
    2、破小人先告之法:以攻为守 
    3、破小人中伤之法:握其把柄 
    4、破小人谋算之法:以饵为诱 
    5、破小人匿迹之法:假以推理 
    6、破小人报复之法:善凿三窟 
    7、破小人叛乱之法:以柔克刚 
    8、破小人好色之法:以缓制急 
道统之外 情理之中石 地 《 博览群书 》( 2011年03月07日)   一
    道义是社会生活的必须,否则,“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但道义绝不是仅仅靠说教就能建立的,这也是人类文明已然得出的常识。休谟就剖析过“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差别,并明确宣称“道德之善不是靠理性发现的”。塞万提斯的名言更是广为人知:“凡有忌妒的地方,美德是存在不了的;卑鄙所在的地方,慷慨是站不牢的。”罗素说得更明白:“延绵了许多世代的动荡不宁,尽管能够容许少数人有着极高度的圣洁,但它确乎是敌视体面的公民的平凡的日常德行的。”也就是说:如果世风日益浇薄,应该从社会动荡而不是到个人修养中去找原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我们也很容易接受这些西方哲人的观点。

    在儒家文化和皇权专制的交相作用之下,中土的道德说教多是指向个人的修行,强调人心对世道的补苴或抗衡,而关于世道对人心的决定性作用却语焉不详。不同的声音当然也有,上起《道德经》的“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下到《增广贤文》对人情世故的冷峻总结,不绝如缕,但或被视为官家禁脔,或被判为洪水猛兽。无数的“潜规则”被肉食诸公奉为诀窍,对民间的训导却总是那么冠冕堂皇,看似言说崇高宣明大义,实则蒙蔽民智以驯羔羊,这是史官文化训导“集体无意识”的一大特色,也是专制皇权愚民政策的组成部分。渊源“国粹”,流弊至今:小说家想要“逃避崇高”,顿成千夫所指;中学老师对学生说:“只有升学才有希望升官发财娶美女”,马上就饭碗不保;经济学家说了句“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被揪着前半句骂得狗血淋头;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实中概括出“潜规则”,就成了“歪曲历史、误导大众”——如果“精神文明”要靠这样地掩盖真相去建设,谁还敢来挑明皇帝穿没穿衣裳呢?当此之际,有人来出《荣枯鉴》,把史官文化筛子下的这条漏网之鱼放归生活,真是恰逢其时。

    在我读到的这个《荣枯鉴》版本中,封底上附录了晚清曾国藩、当今余秋雨两位大人物的评议。曾国藩说《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余秋雨则批评《荣枯鉴》作者冯道“人格支出非常彻底,彻底到不像一个人”。但在我看来,《荣枯鉴》不过是一个身处乱世又透视了礼教的无情和无用的传统士子,秉持顺时应变的睿智,将自己在乱世中远害全身的生存要诀和处世心得记录下来。我细细体会《荣枯鉴》的感情色彩,觉得多是白描一般的陈述,虽然没有愤激慷慨的批判,却也并没有对所谓“小人秘技”的赞赏褒扬,甚至都没有为之辩解正名,哪里就值得正人君子们那么鄙夷不屑、必欲恶贬而后快呢?这种做法,至少可以让后人知道历史上曾有过什么样的世道,这与那些位高权重、誉满天下的伟人的临死缄口、讳莫如深相比,对于推进人类文明的意义恐怕要积极得多。


    《荣枯鉴》的作者为著名的“四朝元老”冯道,他生活的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时期之一。他出身寒微,也曾仕途坎坷:坐过牢,打过仗,遭过权贵之嫉,三遇亡国之祸,还替“儿皇帝”石敬塘出使契丹,帮那些得罪不起的当家人背了千古骂名。但他终能履险如夷,得以善终,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都官至宰相,位极人臣。《旧五代史·冯道传》说“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新五代史·杂传·冯道》也承认“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可以想见其当年的官声很是不错。《新五代史》还说:冯道死后,“时人皆共称叹,以为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冯道也自命“长乐老”,在《长乐老自叙》中对一生颇为自得。从以上所述来看,他似乎有骄傲的理由。

    而皇权治下的史官评论,对“长乐老”却颇为不利。《旧五代史》的作者薛居正就冷冷地指责冯道“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编《新五代史》的欧阳修更将冯道贬为“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贬薄冯道:“人莫测其喜愠,滑稽多智,浮沉取容……依违两可,无所操决。”在这些史官大人们看来,冯道多变无节的政治表现,是不可饶恕的品格问题。但葛剑雄教授在其著《乱世的两难选择》中说得好:

    冯道一生所事四朝,合计不过三十一年,如果他生在康熙、乾隆时代,他的一生仕途,刚刚超过皇帝享国时间之半,不用说换代,还等不到易君……冯道除非住进桃花源,或者悠游林下,否则总得为这些皇帝效劳。

    换句话说,是皇帝们自己不争气,没法让身为宰辅的人尽忠。不幸而伴上了这些目不识丁、鲜廉寡耻又杀人不眨眼的皇帝,不愿像王子比干、范滂、李膺那样的愚忠,有何不可呢?唐末帝、晋出帝、汉隐帝这些末代君王自己守不住私家江山,干臣子们何事?从现代政治文明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从政者并没有在为政中荼毒生灵、残民以逞,没有在朝堂上营私舞弊、坑害忠良,仅仅是易朝为相,有什么值得谴责的呢?

    与史官们大义凛然的苛责不同,冯道同时代的人多赞誉他的品行修养和从政才能,这从流传下来的有关冯道的许多故事就能窥见端倪:冯道“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行军时与士卒同吃同住,领俸禄便与随从和仆人共享;同僚抢了个民女送给冯道,要他纳以为妾,他却把民女送还其家长;大军俘获了敌国的女眷,他把她们保护在尼姑庵中;归家居丧时不仅亲事稼穑,倾家赈灾,而且悄悄替人家耕种荒地,还不受谢——这些是说私德。在仕途中,他第一次坐牢就是因直谏刘守光不要称帝而获罪,临死前又因力阻周世宗劳师远征而被贬职,可见其并非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所说的“观望形势,计算利害,谋而后动,丝毫不差”。在长达30余年的官宦生涯中,除了对矜骄的安重诲不予提醒任其惹祸身亡、替造反的郭威诱骗后汉王族刘贇之外,并无其他恶行,多的是劝君勤政、讽君悯农、谏君勿行轻躁的“直臣”所为;而且自其担任宰相后,提拔重用的多是“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对那些品行不正、办事浮躁的世家显贵则多有抑制。这样的人,究竟是一个“无所不取、无所不为”的“无廉耻者”(范文澜语),还是一个慈怀内敛、履薄临深的智者呢?


    《荣枯鉴》一开卷就直截了当:“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把“原则”的“不拘”和“变易”视为当然,以这样直言不讳的“义理解构”开宗明义,奠定了全部言说的基调。全书约三千言,分为十卷,依次名之谓“圆通”、“闻达”、“解厄”、“交结”、“节义”、“明鉴”、“谤言”、“示伪”、“降心”、“揣知”,其中言说大多离经叛道,除了“君子”、“小人”这两个名词似源儒学本义外,几乎于礼教无涉。

    它言说“圆通”,不批“圆通”,只说“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说法是空的,利益的诱惑是实在的;说法变来变去,人们该怎么办还怎么办——揣诸生活常识,你说是耶非耶?

    它透视“闻达”,不作褒贬:“悦上者荣,悦下者蹇。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一个人是受上峰赏识还是受下民拥戴,其命运就大不相同;看重名节毁誉的君子与看重利害得失的小人,其生活遭遇否泰悬殊——在一个权力本位且由最高权力者“口含天宪”的社会结构中,这是不是事实?

    它试图“解厄”,冷峻异常:“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关注国家大事的人不如只考虑自己的人活得好,而注重道德操守的“君子”容易招灾惹祸,善于搞利益交换的“小人”却每每如鱼得水——古往今来,这样对比鲜明的事例,难道还少吗?

    它剖析“结交”,不留情面:“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弗止。”——多附和人家就广交朋友,说人家的不是则容易树敌;装傻守拙容易谋得利益,而显得聪明了往往要吃亏——以此衡量各自接触过的种种“圈子”,把“对不对”的判断暂时放到一边,你说这些话准还是不准?

    它拆解“节义”,坦率清晰:“位高节低,人贱义薄。……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爬得高的人肯定付出了道德上的代价,地位低的人很难追求什么崇高目标;多算计利害而少一些道德顾忌,或许不合什么风范,但这是过好日子的窍门——我们如果冷静地打量一下现实社会阶梯的上下人众,或者看看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的以非规范竞争谋利成功的无情史实,还能说它是瞎话吗? 

    像这样冷峻、客观、低调、切实的陈述和分析,《荣枯鉴》中比比皆是,如果一一引述,这文章就太长了。为免累赘而又不惹下以偏概全的嫌疑,我从该书后五卷中各摘了一句罗列于后,是良药还是毒饵,请各位自品——

    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明鉴卷六)

    失于上者,下必毁之;失于下者,上必疑之。(谤言卷七)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示伪卷八)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降心卷九)

    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揣知卷十)

    《荣枯鉴》的许多总结,实有所指,其言不虚,对世道人心的透视和总结虽没有老子的精深博大,但比之《道德经》更为贴近生活、贴近凡人。这种归纳、剖析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言说方式,与揪着人离地的说教大唱反调,在我们这个崇尚“文以载道”的文化中,真是难得一见呢!


    在我看来,冯道言论的出格之处,不过是从动乱无已、祸福横飞的现实出发,将道义的教条悬置,从而流露了对圣贤说教的大不恭敬;而其最大的不足,则是抽空了人类文明进步所必须的“审视-研判-改进”的思考维度和价值理性,缺失了抗争的勇气和挑战的姿态。但是,面对社会和生活,面对巧取豪夺能够乐享追捧而无序竞争正导致道德失范的现实,我们有几个人能踏实践行那些凛然大义、高头讲章?又有几个人能公开坚持高蹈的价值理性,敢去做不怕天谴人忌、不怕背时倒灶的思想者和超越者呢?

    时风务实,趋利避害的思忖让人们觉得说真话常如犯险。但空洞的教义无助于严酷的生活,轻信高调甚至是打拼人生时的美丽陷阱,这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早已是心照不宣的常识。缄口不宣易,而违拗常识难,于是就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昧良心说假话成了迫不得已的选择,反而从根本上摧毁了道德底线,使道德成了伪装的外衣:大家不在乎它到底美不美,而是关心你穿没穿在外面。口是心非于是成了社会常态,从而导致越来越普遍的道德沦丧。李贽批评明朝士大夫们“阳为礼教,阴为富贵”;严复感慨“华风之敝,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验之于当今,历史的积弊到底是在减少还是在增加呢? 

    从俗世的、个体的人生着想,适应比超越更为要紧,贤明比刚强更为实用。如果生逢盛世,固然不妨像周国平先生所说的那样,去费尽心力地“守护好人类和人生的那些永恒的基本价值”;但如果生而不幸遭遇乱世,连道德底线的持守都成了大众的生存难题,畅通无阻的是种种“潜规则”,连起码的“认真”和“负责”都显得不合时宜……当此之际,作为“思想超市的供货者”的公共知识分子,在言说、坚守文明底线的同时,放下身段去辨析、研讨、总结那些绕避碍难的方法,是否也是对社会的回报和贡献呢?这或许少了一点高瞻远瞩的追求,却多了一些对芸芸众生的亲切,且能凸显关心当下、关注民生的热忱,从而更易获得现实的回应和肯定——这样的言说和写作,对于至今生活在民主法治还有待完善、全民素质还有待提高的社会现实中的我们来说,难道就没有现实的意义吗?

    以儒教正统自居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骂冯道是 “奸臣之尤”;到了20世纪,范文澜先生写《中国通史》时仍不胜鄙夷地说:“想到冯道,就会想到官僚是多么可憎的腐朽物。”持论如此一致,不禁令人慨叹:千载倏忽,一脉相承!

    但年复一年、代复一代的树榜样、唱高调,效果又如何呢?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生,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样的吊诡,正是实践的回答。 
中国官场第一大滑头(2007-05-20 22:20:50)

                      

一、中国官场第一大滑头
    农民黄巢使了个不大的绊子,使伟大的唐帝国跌了一跤。跌出了一个五十四年的历史浅洼。因此,伟大的帝国产生了五个短命的王朝十个国家(五代十国)。有了三个值得一说的男人:柴荣、李煜、冯道。柴荣、李煜早有历史定论,只有冯道,似乎一直在历史的毁誉参半中,被后人喋喋不休。
    冯道(公元882—公元954),何许人也。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唐末时于唐哀帝天佑年间入仕。投奔父亲的恩人,占据幽州的刘守光作参军。这个刘守光曾有过如此豪言壮语:“我地方三千里,带甲三十万,直作河北天子,谁能禁我?”(《资治通鉴》卷268)。五代十国时期,遵循的完全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游戏规则。比如后晋安重荣一言道破天机:“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邪?”(《旧五代史"安重荣传》),刚出仕的冯道,饱读圣贤之书,应该是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对这位自封的燕帝,以书生意气行事,欲用先贤的微言大义规劝刘守光止戈息兵、尊道勤王,却被打入牢笼。险些丢了性命。
    这次厄运给冯道很大的打击,可谓痛定思痛。身处乱世,一介书生想以圣人的安身立命、兼济天下的理想而有所成为,估计比登天还难。燕帝兵败,冯道改投奔时任河东监军的宦官张承业,被任命为巡官。由于他广博的才学,在这些军阀横行霸道的年代,不管他们是附庸风雅,还是真心地求贤若渴,书生们倒是有些用场的。冯道由宦官张承业推荐给晋王李克用,亦被任命为河东节度掌书记。
    这个李克用,乃是今山西境内的沙陀部酋长,曾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唐昭宗封他为晋王,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朱温灭唐,他和众多节度使拥兵自立,均以拥护大唐王朝为名,发难于 “出了头的椽子先烂”的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其子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即位,是为庄宗,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
    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后梁灭。李存勖称帝后。因冯道工作尽职,深得李存勖的信任,便屡被升迁,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正在他仕途得意之时,其父去世。尽管李存勖刻意夺情留用,但冯道依然丁忧还家。这期间,北地契丹之主耶律德光因慕冯道声誉,试图把他虏走为其己用。因边防军防守严密,未能得逞。
    等冯道归来,已经改朝换代。李嗣源继位,即后唐明宗。李嗣源有次询问起丁忧的冯道,感叹道,这是我期盼的宰相。这个半文盲的军阀,果真精通几分用人之道,对冯道言听计从,使战乱频繁的五代十国,出现了暂短七年的休养生息的局面。
    长兴四年(公元933年)明宗死,李从厚愍帝继位。冯道继续担任宰相。唐应顺元年(公元934年)二月,李嗣源养子李从珂打着“靖难”的旗号,起兵造反。类似明建文年间起兵“靖难”的永乐皇帝。只是前者与后者有天壤之别,前者只不过是一个无安邦治国之能的野心家,后者却历练成一代雄主。
    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他趁后唐内乱。以幽蓟十六州为代价,并拜比自己大十一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引狼入室换取契丹人支持。时为主将的刘知远极力反对,石敬瑭一意孤行。不久灭了后唐政权。
    中国历朝历代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筑长城之举就是为了抵挡这种侵扰。石敬瑭割地,可以这样认为,将中国的北方屏障,为这一已之私利,毫无保留地送给了北方侵略者,使之古代中国屏障成为他们的后花园。其实得到的只不过是委曲求全的儿皇帝梦想。为了回收这一天然屏障,大宋帝国在这三百余年间亦无能为力。直至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北征才得以回归中原,时已过了四百三十年。
    石敬瑭这种双开先河的大汉奸,于清泰三年(公元936)十一月。契丹之主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瑭为帝,是为后晋,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七年,石敬瑭死,侄子石重贵继位,即为出帝。他对契丹称“孙”而不肯称臣,遂使契丹南侵。契丹人攻下开封。后晋出帝被北人虏去,后晋灭亡。
    耶律德光称帝,建国号为辽。契丹灭晋。辽太宗耶律德光入开封。冯道曾以六十高龄出使契丹。凭着耶律德光对他的礼遇,拜见辽太宗(一说应召)。辽主讥讽他所侍奉的晋帝国那里去了,他口诘不能言。又问他为何入朝,他回答倒也直率机智:“无城无兵,怎么敢不来?”耶律德光辱骂他:“你是什么老子(老东西)?”冯道答:“无才无德,痴顽老子。”耶律德光认定此人徒有虚名又不构成任何威胁,亦可为辽帝国发挥其余热。任命他为太傅。
    有一次又问政于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鉴于辽兵对中原杀戮太甚,中原人有灭绝种族之忧。冯道委婉规劝:“现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皇帝救得。”《新五代史"冯道传》认为:“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这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契丹人的残暴。
    耶律德光死后,汉人乘机反抗契丹军队。驱逐了辽将麻答。冯道等到战地慰劳士卒,军心大振。失地收复后,推举冯道为主帅,冯道以自己是一介儒生为由拒之,选择军事将帅。
    石敬瑭主将刘知远为后晋的河东节度使。辽人北撤时,他于开运四年(公元947)二月在太原称帝,是为后汉高祖,仍沿用天福年号,史称后汉。刘知远死,乾皊三年(公元950)冬,隐帝刘承皊不甘受将相所制。杀权臣,又派人去谋害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郭威,谋杀败露,激起兵变。郭威起兵灭了后汉,见冯道,试探可否称帝。冯道似无任何表示。郭威打发他接刘崇的儿子来继位。没等冯道回,郭威已在开封称帝。冯道回到京城,郭威依然拜其任宰相。
    冯道所处的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为频繁的时代。他一生除篡唐的后粱帝国外,所侍奉四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加上契丹。十一帝(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晋高祖、出帝,汉高祖、隐帝,周太祖、世宗,辽太宗耶律德光、辽主兀欲)。八皇帝。
    冯道的一个为官的特点就是因“劝进”有功被拜为宰相。在易代之际,冯道会适时劝进。李嗣源时,率百官为李嗣源献上《上唐明宗徽号册》。李从珂推翻唐愍帝时。冯道命火速递上劝进文书,书呆气甚重的中书舍人卢导称应等待太后之命。冯道则说:“事当务实。”于是,冯道以后唐帝国九千余名大小官员对李从珂“劝进”,并献上《唐末帝即位册书》。石敬唐灭后唐建立后晋。冯道献上《请上尊号表》,尊石敬瑭为“圣明文武恭孝皇帝”。几年后,又献表《请徽号内加广道法天四字表》,为这个历史上最无耻的割地敬供的“儿皇帝”在原尊号上再加 “广道法天”。郭威灭后汉后,身为后汉太师的冯道亦如从前,率百官献《请上尊号表》,为郭威献上“圣明文武仁德皇帝”的尊号。迎奉郭威时,对这个过去的同僚,现在的新主子,感叹道他全族遭屠杀而夺权之不易,一句话弄得郭威百感交集。

二、毁誉参半贯古今
    黄仁宇先生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五代十国》中,这样评价冯道:“五代史中的冯道,是一位相当离奇的人物。他历事四朝,三入中书。不管主子是沙陀人、西夷人或汉人,也不管他们是创业或守成之主,他都能够怡然作首相,左右如意。他也能出使契丹,与“戎王”论道而使之心折。冯道所作《长乐老自叙》,一篇简短的自传,内中列举他的官衔,倒占满一面。他被封公爵五次。既为鲁国公,也被封为梁国公、燕国公、秦国公和齐国公。可是保全原始史料的人都一致承认冯道并非因谀见宠,而他在朝野生活之中,先已造成了一种贤良的名誉。《旧五代史》说他‘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镇俗为己任’。《新五代史》也说‘道既卒,时人皆共称之,以谓与孔子同寿,其喜为这称誉如此’。而且新旧两史一致认为契丹之没有夷灭中国人,冯道之力为多……”
    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冯道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生处乱世,时局怎么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高位不败。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葬礼达到万人空巷,纸钱飞扬使道路两旁树枝染成灰色。后周世宗罢朝三日以示悼念。最后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
    他自我的评价三不欺:“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而且是“贱如是,贵如是,长如是,老如是” 称自己“上显祖宗,下光亲戚”。冯道称赞自己“盖自国恩,尽从家法,承训诲之旨,关教化之源,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这使人无法把他的经历和这种自我评价联系起来。
 与冯道同时代的人对他赞誉有嘉。冯道去世正好是七十三,与孔子同寿,故“时人皆共称叹”。宋初的名臣范质对冯道的评价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资治通鉴》卷二九一引)
    欧阳修以春秋笔法点评冯道:“(冯)道视丧君亡国亦未尝以屑意。”他还对冯道的《长乐老自叙》斥责:“当是时,天下大乱,戎夷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道方自号‘长乐老’,著书数百言,陈己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司马光更与之趋同:“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大节如此,虽有小善,庸足称乎!”(《资治通鉴》卷二九一引)。
    南宋刘因诗形象地讽刺了《冯道》:“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唐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明清时期的王夫之、王鸣盛、赵翼等人认为冯道之作为,亦表示不同程度的蔑视和批判。
    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则是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声音(王安石与司马光两大政治集团阵营,对历史人物评价,也大有不同)。认为冯道之所以忍辱负重,乃是接济天下苍生为念的行为,是真正的儒者。王安石这样评价:“(冯)道在五代时最善避难以存身。”清人王士禛在《五代诗话》中称:“王荆公(安石)雅爱(冯)道,谓其能屈身以安人,如诸佛菩萨行。”明代李贽评价:冯道之所以“历事五季之耻”,是因为“不忍无辜之民日遭涂炭”(《焚书-卷五》)。
    到了当代,两种相反的声音依然交替出现。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历史的暗角》这样写道:“身处乱世,冯道竟然先后为十个君主干事,他的本领自然远不止是油滑而必须反复叛卖了。被他一次次叛卖的旧主子,可以对他恨之入骨却已没有力量惩处他,而一切新主子大多也是他所说的信奉‘事当务实’的人,只取他的实用价值而不去预想他今后对自己的叛卖。因此,冯道还有长期活下去不断转向、叛卖的可能。我举冯道的例子只想说明,要充分地适应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一个人的人格支出会非常彻底,彻底到几乎不像一个人……”就是说,冯道是典型的小人。
    而当代历史学家葛剑雄在《乱世的两难选择-冯道其人其事》中认为,他为了天下苍生而“以人类的最高利益和当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不顾个人的毁誉,打破狭隘的国家、民族、宗教观念,以政治家的智慧和技巧来调和矛盾、弥合创伤,寻求实现和平和恢复的途径。”这似乎是典型的把历史人物当代化,我观有些牵强附会了。

三、古今为官第一人
    我们评论历史人物,往往会犯两种错误。一是把他们把包装打扮后为我所用,借历史人物之言行为已所用,支解历史人物,对他们多会断章取义,甚至是妄自猜度;另外一个则是脱离历史人物的时代和环境,不考虑当时的复杂因素,轻率加以定论。
    五代十国是个非常荒唐的时代,短短的五十余年,居然藩镇各行王事,甚至可以把条阴沟两头一堵,就成就了一番帝王大业。这就是唐代“藩镇之患”遗害。因为这个时期的节度使能拥兵自重,有条件在自己战区实现军事管制。今天你杀过来,明日我杀过去,成亦王,败亦寇。大小军阀如走马灯地上演着一幕幕闹剧。
    中国有句古话,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圣人也有名言,即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身处这样的时代,便是大大的不幸了。冯道早年是一个书呆子型的儒生,“大雪封门,尘埃满座”也要读书。是以书虫之名薄誉本地。被刘守光看中。因几句大胆之言,犯了牢狱之灾。对于他的处世,取到了关键警醒的作用。我们难以定论,冯道的《偶作》是牢狱之灾前,还是释放之后,这首自叙诗,对于他今后的生存行为有了充分的诠释。
    对冯道最大的非议,是关于他的“大节有亏(乾隆帝《贰臣传》)”,即对君王不忠。当冯道劝进末帝李从珂时,李从厚尝未被害,是三天后被人毒死。晋高祖石敬瑭病重托孤于冯道,有个很是感人的场面,他让宦官把自己的幼子抱到冯道怀中。石敬瑭死后,冯道作为顾命大臣,却听凭石敬瑭的侄子继位。从这两件事来看,冯道缺忠信之人,乃无耻之尤。
    从古代中国的忠君思想出发,对冯道自然要大加鞭挞,所以司马光先生可以说做到一言九鼎。他认为冯道“大节如此,虽有小善,庸足称乎。”
    经历了唐代大帝国以来的明君圣主的冯道,自然一眼就可以分辩侍奉过的五代十国君主的成色了。这些平均不到三年一换的君主。如唐庄宗李存勖通过兵变夺权、明宗李嗣源还算有几分作为,只能世人几年安稳,却埋了可怕的隐患。愍帝懦怯无能、被明宗养子末帝打着“靖难”旗号夺了权。说到晋高祖石敬瑭,乃是千古无耻之徒、出帝自以为有几杆枪,轻易夺了侄子的王位。后汉高祖、隐帝均为短命君王。周太祖灭了后晋,周世宗又被赵宋代之。辽太宗耶律德光残暴滥杀无辜……我们暂且不说这些君王个人操守和德行。按照儒家的标准,这些帝王多是是乱臣贼子或昏君暴君,稍有作为者,也洗刷不清其罪孽深重。
    纵观冯道在这些短命王朝的作为,他并非一味阿谀逢迎于君王。曾多次被排剂被外派,出使人人惧怕的契丹。即使身居高位,往往是虚有其名,奉行“无为而治”也是不得已的策略。后唐明宗还算小有作为的君主,值得为其效劳,也只有七年之痒。就算他忠心于王朝,捍卫于王朝,这些短命的王朝,往往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人人自危,又能有何作为么?他从仕三十一年,为相二十余年。如果他遇上三国时代,也许混不下去,恐怕拉去杀头;如果他生于康乾王朝,他的入仕也只有一半时间。所以他感叹自己没有遇到明君,不能天下一统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人曾在《历史是棵歪脖子树》中,也谈及过冯道,并试图从文化上来对冯道们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孟子的思想激励了千百年来的仁人志士们艰苦卓绝地奋斗精神。我们不禁要想,他的思想是不是还可以给人另外一种思维途径呢?比如他有一个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有多种诠释的途径。
“他的著作在洪武三年被删改几十处。朱元璋用十足流氓腔辱骂他。如果这个老东西生在今天,必定把他废了。到了他儿子朱棣时代,他也亲定孟子的删节本。既然统治阶级如此反感亚圣,这种文化却得以成活,必须是活在人民心中的。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
    “这些贰臣有如冯道者,从孟夫子“君为轻”获得了心理基础,从而得出不管谁做皇帝,只要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就有功于国家社稷了。于是,男权统治的中国,曾绽放出一团烈焰的花朵,就是武氏王朝,生活在武氏淫威之下的狄仁杰们不也是基于这种心理得以生存而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么?”
    冯道是饱读经典学说的儒生,又是中国官刻经典的首创官僚。他不会不反省的言行,是否合大义,讲气节,忠君利国。但他处在这样的时代,无法给予他这样的土壤。他并非那种酸儒,腐朽而又不知变通。我认为他选择了一条即可以自保,又可以利国利民的途径。你们谁来做君王,请由你们的“拳头”说话,请把你们的政权交给我,由我来为你们治理。
    我相信从孟子的“君为轻”为冯道的行为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儒家知识分子,十分讲究“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之修养。对于冯道,他的安身立命就显得异常重要了。连司马光也不得不认为处在乱世的冯道,个人操守是不错的。正如冯道自己总结的那样。“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唐庄宗时,丁忧在家,因为故乡闹饥荒,把自己的财产一散而尽,救济灾民。住在草棚,面对地方官僚送来绸缎和美食,并不为之所动。绝不贪财敛财。
    随耶律德光北行,遇到被契丹人虏走的中原女子,用钱赎回,或寄放于尼姑庵里。他一生娶一妻一妾,不贪恋美色。身居相位,往往会接收到奉送的美女,会遣返回家。对美色如此节制,就是当代,也不是多少人可以做到的。
    在动乱年代,身先士卒,常与兵士打成一遍。投奔晋王李克用时。住草棚睡在草堆上,冯道与随从、仆人一起吃喝,并不在意。
    遵循为臣之道,采用灵活委婉的讽谏、规劝皇帝。如唐明宗时,冯道曾谏明宗“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关心民间疾苦,向明宗推荐《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冯道期盼皇上居安思危,以天下苍生为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两次与契丹周旋的过程中,他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和外交家的风范。一是六十岁出使契丹,面对滞留北地险境,顺利脱身。耶律德光灭晋南下,占住开封一带。冯道尚在南阳,以他之高位和影响,随便去那个地方政权就可以如鱼得水活着。却赴开封见辽主,风险系数很大。以他的一贯明哲保身,何致于冒如此风险?他的行为完全是邱处机之于成吉思汗。正如后世所誉“如诸佛菩萨行”。至于他在后汉时所作的《长乐老自叙》,属于个人经验和感悟,拿出来鞭挞和嘲讽,似乎有些过份了。
    一个人总处在国将不国的状态下生存,重个人操守不仅是自律,还是向这个乱世的一种显示节操。
    如上所述,他是中国对儒家经典的首创官刻者。处在这样的乱世,做出于后代功莫大焉的大事,这是要大书特书之事。当时计划刻印九种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雕印工作,从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开始,到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才全部完成,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共印经书十二部。除《九经》之外,还包括《论语》、《孝经》、《尔雅》,同时还刻印了《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两部字书。自此,这一历史上最早的、由冯道组织实施的大规模雕印工程完成。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他只用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向后世表明。他之所以能历经五代而不败,其精神支柱是什么了?
    一个朝不保夕的时代,会产生一种风气。比如明未清初之时,一会李自成打进北京来,百官谁不是争先恐后迎奉新主。努尔哈赤的子孙进京,又有几具硬骨头呢?五代十国如果用被叛和变节来衡量,估计找不到半个完人了。
    宋初名相范质对冯道的评价很高,人们认为他如此赞誉自有原因。因范质本人也有侍奉二朝、侍奉二主。他先在后周任宰相,后任北宋开国宰相。宋初一批名巨如赵普之流,又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
    说到时代风气,我还可以举几个例子:当时有一个叫张全义的人,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张全义先效忠藩镇势力,后降唐。唐昭宗赐“全义”名。唐被朱温灭,张全义请求朱温遂赐名。后梁被后唐灭。张全义归降后唐,请求恢复原名。这完全是一副小人嘴脸,不可以与冯道同日而语。但他一样官运亨通,后梁时他曾被封魏王,后唐时被封为齐王。
    杨凝式。字景度。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据说他是隋朝越国公杨素的后代,祖辈均为唐朝的宰相重臣。朱温纂唐,要时任宰相的杨父给朱温送传国玉玺。杨凝式当时年轻气盛,认为父亲杨涉此举尽管保住了荣华富贵,必遗骂千年。斥责完后,却后怕起来。只好装疯。朱温登基,依然请杨涉担当后梁的宰相。他亦在后梁任职,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改姓之王的齐王张全义两次提拔他。后梁被后唐灭,杨凝式以“疯”名升了官,当上知制诰,起草皇帝诏书。后唐明宗在位,封其中书舍人。后唐末帝李从珂封杨凝式为兵部侍郎。有次末帝阅兵他“疯病”大发,使阅兵无法进行。也没有被惩罚。后唐灭。后晋立。杨凝式被封太子宾客。后唐灭,后晋建立,杨凝式又做了太子宾客。后周世宗继位,又下诏让杨凝式回朝任职,升为左仆射,另加太子太保之衔。
    从唐末到后周。杨凝式经历了五个朝代,如加上唐代,应是六个。他比冯道还要多任职一个中原王朝。据说杨凝式活了八十二岁的高龄,甚至有史称他活了八十五岁。与冯道相类似的经历,为了躲个灾祸,装疯行事。历五朝而不倒,善终八十二岁,堪称奇迹。
    五代十国产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石敬瑭割取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石敬瑭的行为只是让守城之军一些零星抵抗外,却没有当时朝野对这件事情太多的记载。如此大事,未曾遇到太大阻力,天下舆论似乎平静,令人匪夷所思了。从另一角度看,短短的几十年,中国人的血气淹没在军阀混乱之中。
    还是这位司马光先生,面对五代十国这样的历史,着实大有难处。他认为 “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才算得上忠。可是在“自唐室之亡,群雄力争,帝王兴废,远者十余年,近者四三年”,不能要求群臣都应殉国。但又对冯道说三道四,横加指责。
    当我反复吟读冯道的《偶作》时,“莫为危时便怅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我看出冯道的实用主义精神,也看出了他“虎狼丛中也立身”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