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中药药性析 【临床药学讨论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1:01:32

中药药性析 【临床药学讨论版】

                          山东半岛中医药协会 谢在佩
1949年出生,18岁学中医,从事中医中药40年,主任中药师,山东长岛中医药研究所总工。

  中医中药是祖国医药学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广大劳动人民和先贤们的经验总结。古人在运用中草药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根据中药的临床功效概括为中药药性,大致归结为:性、味、归经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有四气、五味、阴阳、归经、升降浮沉、五行征象等。这些只是临床上的一种概念认识,是一套说理工具,这些理论是朴素的、模糊的、当然也是深奥的。囿于科学条件,找不到直观的证据,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提速,逐步揭示了它们的奥秘。中医药学理论其神、其奥,主要在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为什么中药有四气五味之分?为什么有升降浮沉之说?┅┅ 总而言之,中药药性在功效,功效又在于成分。中草药的化学成分、或经炮制变性、或配伍化合、或进入机体的代谢反应,决定了它们的药理功能,也就决定了它们的药性。在原始时代,人们只能以浅显的认识来归纳、整理。比如古人“蔓荆独升、旋复独降”的说法,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的个例。到了今天,人们从直观的、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所谓“独”就是与其同类的化学成分不同,而决定了其功效之异。再如:“有情之品可以互补”、“以脏养脏”等说法,有其科学性,但也有臆断之嫌,象形之物并非皆通,不同之品不定不谐。关键是其化学成分以及体内反应和代谢,是否相同。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然药物其功效具有多样性,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甚或矿物,其化学成分很复杂,其功效亦多有偏颇。例如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这是化学药品所不可能达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中药化学及其药理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起码能了解中药的主要成分,甚至是微量活性成分及其功效。为进一步弄懂古人所谓的性味归经与现代药学的关系,创造了条件。本文拟就中药药性所涉及的有关方面,进行一点探讨,望同仁们指正。

一、中药的四性(四气):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中药的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系古代医家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和获得的疗效概括出来的。寒和凉,温和热,属性相同而程度有异,热是大温,凉即微寒。因此,所谓“四气”,实质上可以看作是寒凉、温热两个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重要原则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从而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病症的寒热和中药的四气均涉及机体活动的诸多方面。譬如:植物神经的功能状态、内分泌调节、机体代谢、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等等。

1、对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等影响:中医将发热口渴、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数等症状归之为热证。现代临床发现:热证患者,心率加速,呼吸加快,口腔温度升高,唾液分泌量减少,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增多。——显示患者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亢。与之相反,中医将形寒肢冷,舌淡苔白,口不渴,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等列为寒证。而这类病人心率减慢,基础体温偏低,血压偏低,尿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显示交感—肾上腺功能偏低,而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用反映植物审计系统功能活动的六个定量指标——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唾液分泌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制定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发现热证者,平衡指数偏高;而寒证者偏低。

典型的热药——附子、干姜等,医籍贯称其: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能回阳救逆,助火壮阳。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温热药对机体5-羟色胺的合成与降解有促进作用。实验动物出现心率加快,饮水量增多,尿儿茶酚胺,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血液、肾上腺及部分脑区中参与合成肾上腺素的多巴胺β-羟化酶(DβH)活性增强。同样,寒凉药如三黄等,有促进5-羟色胺合成作用,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与释放;临床表现为:心率减慢,尿儿茶酚胺,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减少,耗氧量降低,DβH活性降低。

研究证明,温热药和寒凉药可通过两种方式从相反两方面影响β-受体的活动。其一是激动或抑制β受体,其二是影响受体蛋白的生物合成。

2、对代谢功能的影响:临床证明:寒证患者基础代谢偏低,热证患者则偏高。实验表明:热性药可使耗氧量明显升高,而寒凉药其耗氧量明显降低。说明热药可增强能量代谢,寒性药能抑制能量代谢。

线粒体是细胞产热的主要部位,温热药可纠正阳虚证的能量代谢低下,可提高肝肾组织的耗氧量,促进糖分解。如人参、黄芪等温性药,均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耗能。

3、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寒凉药有抗惊厥、镇静等中枢抑制作用。矿物药中的钙Ca,对神经有抑制作用。人体内Ca浓度增高时,肌肉和神经的应激性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相反,温热药则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病原微生物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热性症状,大部分清热解毒和清热燥湿药,均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及抗毒素、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从而能控制微生物感染,减少机体对病原物质的反应,使体温下降,产热减少。

总之,中药的四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上述关系外,还与其无机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关,中药中无机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也是决定中药四气的物质基础之一。
二、中药的五味:
中药的五味即:辛、酸、甘、苦、咸五种药味。也是根据临床功效归类而成的,并不完全是真实的酸甜苦辣咸味觉反应。古人将有补益作用的中药都认为是“甘”味,有发表作用的则视为“辛”味;固敛收涩的都“酸”,软坚化痰的都“咸”。因而,药书所载之药味与实际口尝不符。现代药理研究揭示:不同的化学成分是中药药味的物质基础。中药的味与其化学成分的分布,有一定的平行性和规律性。中药通过其五类基本物质基础(五味),作用于疾病部位,产生固有的药理作用,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固本驱邪,解除病痛。

1、辛:辛味药主含挥发油,再就是甙类及生物碱。“辛入肺”,辛可发散、行气、活血。“肺主气”,气机通畅则腠理开,病邪除。辛味药多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扩张皮肤血管,促进微循环以及兴奋汗腺使汗液分泌增加,从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同时,辛味药还有理气健胃功能。

2、酸:酸味药主含有机酸、鞣质。“酸入肝”,“能涩能收”。酸能收敛固涩,住肝止痛;还有止泻止血,抗菌消炎作用。有机酸和鞣质,能与蛋白质结合,凝固于粘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减少有害物质对肠粘膜的刺激,起到收敛止泻作用,同时,与出血创面接触,蛋白质和血液凝固,能堵塞小血管,使局部血管收缩,起止血和减少渗出作用。

3、甘:甘味药多含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甙类等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甘入脾”,“甘缓益元”,“能补能缓”。常用的补气药黄芪,主含糖类和皂甙,故有补气生肌,利尿托毒之功。甘草中的有机酸能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能缓解平滑肌和骨骼肌痉挛。

4、苦:苦味药以含生物碱、甙类成分为多。“苦入心”,“能坚能降”。苦味药多寒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大黄含蒽醌甙,能刺激大肠而致泻;杏仁含杏仁甙,能止咳平喘、降气平逆。三黄能清热燥湿,皆因其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而行其能事。

5、咸:咸味药以含钠、钾、钙、镁等无机元素为主。“咸走肾而软坚”。咸味药能软坚润下,散结化痰,多用于消瘿瘤、散积聚。

总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药的五味学说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非能散能行的药都是辛味,能缓能补的都是甘味┅┅ 也就是说,相同的药味其功效不一定雷同。
三、中药的归经:
归经是祖国医学根据脏腑经络学说,将药物作用的部位进行的归纳。包含了中药作用的趋向和归属两个涵义。中医认为:凡能治疗某一脏腑、经络病变的药物,就为其相应的归经。如竹叶入心经,故可清心除烦。竹茹归肺经,则偏于清热化痰。事实上,不论五味还是归经,都是人为的理论概括,并非现代药动学的真实趋向。
现代药理研究,主要是从中药对经络所属脏腑功能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以及受体学说和对环核苷酸的影响等方面进行。
1、归经与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和归经,两者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联系。且这种相关性与中医理论基本相一致。如现代研究证明具有抗惊厥作用的全虫、天麻等,入肝率100%,这与中医“肝主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相吻合。同样,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黄、芦荟等,入大肠率也是100%,且与大肠为传导之腑的中医理论相一致。

2、归经与有效成分:通过对药物归经与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进行比较证明:大多数药物的有效成分,在归经所属的脏腑中分布最高。如川芎中的活性成分之一——3H-川芎嗪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胆囊,与川芎归肝、胆经的传统观点相符。

3、归经与微量元素:学术界有微量元素的归经假说,认为中药归经是以微量元素的迁移、富集和亲和运动为其重要基础。如:壮阳药肉苁蓉、菟丝子等,含有较多比例的锌Zn、锰Mn络合物。根据Zn、Mn等微量元素与人体生殖、发育具有密切关系,并在性腺、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等器官内富集,以及机体缺Zn、Mn能导致酶活性降低、蛋白、核酸代谢障碍等,与中医肾虚之说一致。

在归肝经的中药中,发现大多富含铁Fe、锌Zn、铜Cu,而肝脏是微量元素Fe、Cu、Zn最富集之处;并对造血、肝组织的保护、视力等起较大作用。因此,“肝藏血,开窍于目”的理论与中药的归经、微量元素的生物学作用较为一致。

4、归经与受体学说:受体存在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首先与药物、递质、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药物与受体结合,使其发生构型和构象改变,继而产生效应。发生此效应的机理就是药物与相应受体有很大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的存在就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如:细辛含有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兴奋β1受体作用,而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肠壁组织中,所以细辛可用来治疗心脏疾病及虚寒性腹痛;还能温经通阳、祛阴散寒。因此证明了细辛归心经的理论是正确的。

5、归经与环核苷酸:环核苷酸cAMP和cGMP是细胞内调节代谢的主要物质,二者具有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生物学效应。在正常情况下,二者须维持一定的比例,否则会引起机体功能失调而致病。这与中医的阴阳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验表明:每一种药物对不同脏器组织中cAMP和cGMP水平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它们在浓度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药物对某脏器组织的选择性作用。其浓度及比值有显著变化之相关脏器与中药归经的关系非常密切。

另外,在对中药的炮制研究中,炮制的方法及所添加的辅料,能影响原药的归经或改变其归经。这足以说明:“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住肝而止痛;童便制除劣性以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汁制滋润回枯,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至令平和┅┅”(陈嘉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有实验表明:中药在体内代谢过程,无论是吸收、分布、排泄等药物动力学方面,还是脏腑系统的血药、尿药浓度,均与中药归经有密切关系,其相关性十分显著。

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性,还不能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归经的实质。

四、中药的升降浮沉:

中药药性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于机体产生的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作用趋向。升是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为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则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浮的作用趋向是向上向外属阳,沉降的作用趋向是向内向下属阴。升降浮沉是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也就是人体环境里药物作用的部位。一般来说:向上向外的作用称为升浮,向下向内的作用称为沉降。具有升阳、散寒、开窍、催吐等功效的称为升浮药。具有清热、泻下、利水、降逆、平喘、潜阳等功效的称为沉降药。

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质与性味有关,主升浮的药物大多温热性、辛甘味;主沉降的药物大多寒凉性、酸苦咸味。还与药材质地和生长特性有关,凡花草、叶及质地轻松的大多有升浮作用。凡子实、根茎、金石等质地重浊的,多有沉降作用。其实,这也是中药本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大凡花叶之类多含芳香挥发性成分,自然属升浮范畴;根茎子实多重浊入里,当属沉降范围。古人在总结临床经验中发现:有些药材有其特殊性,故有“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之说。这就是因为旋复花主含甙类,具有解痉平喘及抑菌消炎作用。因其降逆故列为降药。而蔓荆子主含挥发油,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因长于治头痛目赤,所以列为升药。再如:根茎类药材多属沉降之品,而升麻、藁本,其主要成分为芳香挥发性萜烯类,能发表透疹、升举阳气,故为升药。还有一类具有双重功能的药材,中医称之谓“引经药”。象川芎,本为根茎类且质地重浊。其主要成份除挥发油外,还有川芎嗪及生物碱。因其能上行巅顶,下通血海,走窜12经络。所以有升降两方面的功效。

中药的升降浮沉与炮制加工也有密切关系。实验证明:中药经过炮制加工,有改变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这说明“酒制则升,盐制则降,姜制则散,醋制则敛”的古训是有道理的。

五、中药的活性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中药的活性成分以及含量与其医疗功能也有很大关系,这在中医药医籍中频频出现:解表药有解表、发表、解肌、散风、疏风、祛风、发汗、散寒等提法;活血药活血、行血、破血、化瘀、散瘀、祛瘀、破瘀等说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的用词或用字并非随意摘拮,而确实是咬文嚼字。从而说明古人对中药的功能作用是有区别的,那么这种区别的实质就是其所含的成分及质量。例如:解表药麻黄主含麻黄碱、伪麻碱等多种生物碱,特别是在处于高温状态的人体,能促进汗液分泌,所以有发汗之说。而桂枝主含桂皮醛酸、桂皮酯等挥发油,有降温解热作用,故而言其解肌。《本经逢原》:麻黄外发而祛寒,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桂枝上行而散表,透达营卫,故能解肌。古人从经验中得知中药的作用程度和层次,所以有此字义之差别。同样,活血药中的行、活、化、散、破以及其他类药材中的用字区别,亦是对其作用程度或部位的区划而已,并以此来指导临证用药。

我们对于中药药性的研究,既是传承和弘扬古人的经验,同时也是对传统医药学的评判。通过中药化学、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的研究,通过现代药学与传统药学的磨合,就能找到一条中西结合的有效途径,走上中国医药学与国际医药学并进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