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理环境:泉州千年端午古民俗(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43:32

泉州千年端午古民俗(组图)

【字体:  】 2011-05-31 15:21:51   来源: 泉州晚报  

又是一年端阳至。除了包粽子、划龙舟、水上捉鸭、海上泼水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民俗活动,福建泉州端午节还有许多独具特色、意蕴深远的古民俗,有的历经千年而不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已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尽管民俗活动的主题均为驱邪除祟,祈福求安,但许多做法至今看来,仍具有科学和现代的意义。


泡、饮雄黄酒

泡、饮雄黄酒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饮雄黄酒,且噀于房角及床下,云去五毒,小儿则擦其鼻。”

取少量雄黄泡于酒中,少量饮服;或加入少量朱砂,再用毛笔涂于小孩的手心、脚心,并在小孩额头上书写“王”字;或用黄纸染湿,再粘贴于门后。因雄黄有杀菌功效,酒有挥发性,不论饮用、涂抹或让其慢慢挥发,都有一定杀菌效果。小孩皮肤幼嫩,涂抹手心脚心,可以消毒杀菌。至于额上“王”字,与送虎仔帽含意同,即盼望小孩能成长得像生龙活虎一般。

“律垢浃”

所谓“五月节,律垢浃”,这在民间诸多节日之中,可谓别具一格。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沐兰汤。”

沐兰汤之俗,由来久矣。《大戴礼》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泉州府志》虽有载,但泉州早已把它简化为一般沐浴了。端午节时令已由深春转人仲夏,地气渐温,家庭主妇于中午之时,汲取井水或烧煮蒲艾汤,为儿童沐浴洗涤。而青少年及壮年男子,也于是日齐赴江河湖海之中游泳洗浴。据云此日沐浴,夏天不生痱子。

续命缕和香袋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小儿以五色丝系臂,曰长命缕。又以通草象虎,及诸毒物插之。”


续命缕

泉州旧俗,长辈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股,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端午节时,还特用绸缎为小孩缝制鸟兽瓜果形状的“香袋仔”,内装香料及雄黄,让小孩挂于胸前,以驱除瘴气,有益健康。

煎堆补天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谓之堆。唐·《开元遗事》云:“宫中端午造粉团、角黍贮盘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粉团”应即为“堆”,可知煎堆风俗起于唐之前。


煎堆

“堆”,即麦粉,或米粉,或地瓜粉,以及其他配料调成糊状,下油锅煎成一片一片的圆形软饼;有甜堆(配料用红糖)和咸堆(配料用绿豆芽、韭菜和小白虾或海蠔煎)两种。

农历五月初,正是南方梅雨季节,经常淫雨霏霏,难得放晴。民间传说是远古女娲补天时遗漏了一条缝,天空“漏了”所致,应设法予以弥补。因此,到了五月节这天,泉州人家家户户煎堆,用以敬奉神灵,目的是为了堵住裂缝的天。反映了惧怕久雨成灾,期盼夏季农作物有个好收成的心理。而端午节这一天,也往往是晴天,所以百姓益信煎“堆”确有补天之效。

贴午时联

旧时,泉州民间在端午节有贴午时联的习俗。

午时联之设,不同于春联。午时联的形制较短小,不是磨墨书写的,而是用黄色的雄黄酒或黄枝水书写的。贴联的位置仅在厅门上,张贴的时间在正午。午时联的主题思想指向两个方面:一是祈祥避邪,二是怀念爱国诗人屈原。如“海阔中天节,江城五月春”、“门高无碍齐公子,海阔难寻楚大夫”、“蒲剑冲天皇斗现,艾旗拂地鬼神惊”等。

挂“五瑞”


挂蒲艾

闽南侨乡于端午节在大门、房门的门楣之上悬插五种植物,即榕枝、艾叶、菖蒲、柳枝和大蒜头,俗称“五瑞”。这些多为芳香科植物,能发出一定气味,可以杀菌并驱除蚊蝇。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悬蒲艾及桃枝于门,贴符及门帖。”

炒午时盐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合百药。”到了端午节中午十二点前后,家家主妇常取茶叶和盐少许,人锅热炒,炒至盐色发乌为止,然后趁热包好收藏,作为家庭药茶。每逢盛暑肠胃发生毛病,取午时盐茶冲泡饮服,颇能见效。

刺“五毒”

以红纸印“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图,贴于屋中,再用五根针分别刺于“五毒”之上,以避免“五毒”侵害。

“唆”驱邪


泉州千年端午古民俗

亦称“采莲”,乃古越族人的遗风,歌唱中的“唆啰”据说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又说是古越族人呼龙舟为“氵页滤”,所以才有“唆啰”这种音词。是一种诙谐风趣的驱邪消灾习俗。举行活动的时间,旧方志载为五月初一,而新编方志则记为端午节这天,均有。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载:“五月初一日采莲,城中神庙及乡村之人,以木刻龙头,击鼓锣,迎于人家,唱歌谣,劳以钱或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