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会计:文化软实力与人的生活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32:55

文化软实力与人的生活方式  —陈学明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但文化的内容毕竟十分丰富,那么,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要增强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该如何入手?今天,我想从人的生活方式的视野切入,谈点粗浅的看法。

  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说: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被社会公认为更高雅、更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生活方式。按照这一说法,生活方式无论高雅还是粗俗,都属于文化的范围。高品位的生活方式与高雅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低级的生活方式则与粗俗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但我认为,唯有与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相一致的高雅文化才能赋予人以人的本质,以至于使人能够超越本能的要求而设立行动的目标,进而揭示其价值、理解其意义。

  文化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文化复合的有机系统,不仅包含了那些人类活动的创造物,还包括着文化创造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性的历史过程。而在某种意义上,就文化而言,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方式本身与这种活动的结果这两者相比较,更重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而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和能力的总和,那么文化的实质就是生活方式。确实,一定的文化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即文化往往以其深层的底蕴,潜移默化地规范、导引着一定群体的生活意向和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把文化与人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研究“文化软实力”离不开对人的生活方式的研究。考察一个特定的社会究竟有多大的“文化软实力”,也就是说,考察一个社会文化究竟展现出多大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是要探究生活在这一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意向和生活方式如何。隐藏在生活方式背后的生活境界、生活品位、生活质量直接显示着“文化软实力”。相应地,增强一个社会的“文化软实力”,关键也在于提升这一社会的人的生活方式,使其更有境界、更呈品位、更具质量。

  反思当下人的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和科学主义是当今人类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现在的问题是,人类跨入21世纪以后是否应当继续在这五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生活下去?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每一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那么人类跨入了21世纪以后它所面临的最大的课题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发展的问题,即人类社会究竟应当如何发展。我认为,还有着比发展更深层的问题,这就是人类究竟如何生活,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实际上,人类社会究竟如何发展取决于究竟如何生活。发展道路的选择实际上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一定的发展模式。

  当今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指出,人类不能像现在这样活下去了,人类必须换一种活法。这是基于对当今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所得出的结论。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人类总是在某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生活着,也就是说,人类总要把自己生活的实际目的提升,普遍化出生活的“绝对目的”。这种人的生活的“绝对目的”,就是人活动的终极依据或全部生活之意义。那么当今人类主要是在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下,即以什么作为自己的“绝对目的”而生活呢?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人类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基本上是在以下五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生活着:

  消费主义———把最大限度地进行消费作为生活的宗旨,不是商品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而是人类为了消费商品而存在;

  享乐主义———追求通过感官刺激及时行乐,声色犬马醉生梦死;

  现实主义———只关注眼前的切身利益,告别崇高和理想;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不惜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科学主义———把人类的命运寄托在科学的发展上,凡是“符合”科学的人类都必须去做,在科学面前完全放弃人类的主动权。

  或者可以这样说,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和科学主义是当今人类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现在的问题是,人类跨入21世纪以后是否应当继续在这五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生活下去?是否应当继续坚持这种特征的生活方式?

  我认为,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全部取决于对以下两点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其一,以消费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类在消费主义等支配下生活得真的十分幸福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这种生活方式,但倘若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那就得思考一下是否需要对这种生活方式加以某种改变了;其二,退一步说,即使以消费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确实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幸福,确实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那种理想生活,那么目前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家园地球有条件允许我们继续这样过下去吗?地球能提供足够多的能源和资源让我们继续像现在这样活下去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地坚持目前的生活方式,但倘若我们只能做出否定的回答,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即使非常美好且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我们也得加以改变。

  目前国内外许多思想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用其富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感受到,我们对这两点只能做出否定的回答。一方面,实际上目前这种在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念支配下的生活方式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是使人日益陷入异化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地球也绝不允许这样的生活方式再继续下去,地球作为我们人类的家园,它的资源和能源都是有限的,人类要真正地在这个家园继续生存下去,就不能突破它的生态容量的底线。

  欲知以消费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只要看一看目前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就一清二楚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实际上正是这种以消费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的危机。正是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充满着物欲的“经济动物”,获得最大限度的物质享受似乎已成了当今大部分的美国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和最高享受。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也顺从地从“生产型资本主义”调整为“消费型资本主义”。所谓“好”完全与“多”与“奇”联系在一起,即消费得越多越好,消费的东西越“稀奇古怪”越好。须知,进行这种穷奢极欲的消费,是要以拥有金钱和财富作为基础的。那么金钱和财富如何获取呢?又正是在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等价值观念的驱使下,人们走上了以下途径:其一是赌。人们不顾一切地到“赌场”上去赌,完全成了一个投机者,企图通过投机手段使自己在短时期内暴富。资本主义就这样又成了“赌场型资本主义”。整个社会一旦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了。其二是借。人们为了让自己在今天就能尽情地消费,就想方设法用明天的钱,“寅吃卯粮”,也就是说向别人向银行借钱。“明天的钱”就是还没有挣到手的钱,而其中大多数实际是“根本不可能挣到手的明天的钱”。资本主义于是又成了“借贷型资本主义”。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我们上面所说的当今流行的生活方式的典型形态,可以简单地把这种典型形态描述如下:通过“赌”和“借”去进行“超前的消费”,去满足永无止境的“物欲”。我们在这里更看到了这种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典型后果,无论对个人来说还是就社会而言,它都将会引向危机和灾难。

  如何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我们反对消费主义,但不反对消费。必须分清“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加大文化消费活动在整个消费活动中的比重,让文化消费成为呈现在人们内心的一种精神快感与情绪体验。  

  看来,创建新的生活方式刻不容缓。那么我们应当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创建新的生活方式呢?为了找到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的正确原则,我们需要求助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更应当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得启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确立了一个意义世界。确实,马克思曾反对“人的意义”的提法,但马克思反对的不是对人与意义的关系的探讨,而是要说明:除了是人的,难道还有其他什么东西的意义吗?他说:“好像人除了是人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似的!”所以,马克思把对人的本质、对人的生活的意义的研究作为自己理论活动的宗旨,他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就是为人类构建了一个“意义世界”,换句话说,他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就是告诉了人们:人究竟是什么?人究竟应当如何生活?符合人的本性的生活方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下面我们就根据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西方文化,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所提供的思想资源,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下我们具体该如何构建新的生活方式。

  第一方面:劳动。首先必须明确,人之所以要从事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谋取物质生活资料,而主要是为了实现和确证自己的内在力量。劳动是人的本质之所在,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做到自我实现。劳动不仅能满足人的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而且能满足人的享受的需要。我们要改变把劳动视为一种手段,而要使劳动成为目的本身,从而在劳动中获取最大的快乐。人类对自己的最大的误解在于只是在消费领域而不是在生产领域寻求满足,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逐步地在劳动领域获取自己的快感。我们要把“劳动”(work)与“工作”(job)或“就业”(employment)区别开来,让人们不仅仅具有“挣钱”的权利,更要具有“劳动的权利”,真正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工作着。

  第二方面:消费。消费主义是要反对的,但消费是不能或缺的,不能把生活直接等同于消费,但消费肯定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必须分清“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不能被“虚假的需求”牵着鼻子走,尽量使自己满足的需求确实是自己的,而不是商品社会所强加的需求。必须全面地满足自己的需求,特别是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应当加大文化消费活动在整个消费活动中的比重,让文化消费成为呈现在人们内心的一种精神快感与情绪体验。必须在物质消费领域打断“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结,使“更好”与“更少”联系在一起。关键在于要改变那种多买、多用、多扔的消费模式。要提倡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实际上是从“由量的标准向质的标准”的转移。单纯量的增加并不能必然改善整个人类的命运,而只有注重质的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获取幸福的问题。这是一场改变人的需求结构的革命,即要建立一种把消费的质、生活的质放在第一位的需求结构。唯有如此,我们即使很富贵,但没有“富贵病”。

  第三方面:交往。交往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了。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当下的人的交往方式,把倡导相互关注、信任、依存的人际关系,作为创建新的生活方式的关键性的措施。必须充分注意到人际交往中的“高楼效应”,即由独门独户的“公寓房”代替“石库门房”、“大杂院”所带来的邻里相识度低从而互助意识淡薄的负面效应。另外还必须注意到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际交往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在的商品社会之中,商品的普遍交换产生和发展着普遍的交往与联系,由于人们在进行这种交往时必须遵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又不可避免地使这种交往染上浓重的功利色彩。社会交往变成了社会交换。我们一方面要把这种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要造就能滋生和谐、共生、互利的人际关系的新的社会环境。必须不断地铲除世态炎凉、无情无义的土壤。我们一定要按照联合国所提出的建立“相互关照的社会”的目标,建立起一种对别人表现出爱心和体贴之情的新的生活方式。

  第四方面:休闲。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如何让人们充分地享受休闲所带来的生活之快乐,越来越尖锐地摆在人们的面前。闲暇时间的增多为我们建立新生活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现实告诉我们,人整天劳作而没有休闲时间是可悲的,但一旦有了休闲时间却使休闲丧失文化含量,即休闲根本没有情趣那也是可悲的。一方面我们要守住来之不易的休闲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尽量使自己通过休闲活动获取美的享受的愉悦。我们要建立起娱乐型和发展型休闲活动、主动参与型和被动接受型休闲活动、体能型和精神型休闲活动、家庭内和社会场所休闲活动型之间合理的休闲结构,千方百计地提高休闲活动的层次和品位。当我们真正能享受到休闲所给予我们的无穷的快乐之时,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就形成了。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生活方式

  改变目前这种以消费主义等为主要内容,以“占有”为主要特征的人的生活方式,是当今人类为了使自己能进一步生存下去必须要解决的难题,而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本身要服从和服务于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为发展而发展,其核心正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在探讨如何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务必要密切关注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我看来,科学发展观正是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把科学发展观的深远意义仅仅停留在使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社会究竟如何发展以及发展成什么样子,而应当更加深入到使我们明确了我们人应当怎样活着,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只有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存在模式的存在论高度,才能更加深入地揭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关于人类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体现了一种辩证的实践精神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意识,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如前所述,改变目前这种以消费主义等为主要内容,以“占有”为主要特征的人的生活方式,是当今人类为了使自己能进一步生存下去必须要解决的难题,而科学发展观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倘若我们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好,从而率先构建出一种新的人的生活方式,那么这将是对人类历史的划时代的贡献。

  与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的基本命题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只要我们结合科学发展观解析一下这些命题的含义,一种新的人的生活方式的前景就马上呈现于前。“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马克思主义把追求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批判现代资本主义导致人的物化,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渊源。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现代自由主义的人本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抽象的人本主义,它只是在政治的层面理解人的自由、平等、权力,将人看成是政治公共生活中同一的没有差异的抽象“个人”,忽视或掩盖了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存在异化。“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突破了这种抽象主义,不再只是一种价值上的诉求和预设,而是要求实际地促进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个性人格等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发展本身要服从和服务于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为发展而发展,甚至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个性、自由为代价换来冰冷的物的增长,带来“带血的GDP”的不断翻番。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要构建的人的新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吗?“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的原则,既从社会的横向上,也从历史的纵向上提出了发展的基本要求。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进步,推动人的生活方式、存在模式的全面变革,而不是把人看成仅仅具有经济需求的动物。所有这一切难道不正是建立新的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吗?而“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自身的各种功能之间的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显然,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占主导的社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实际上也是把构建一种新的美好的生活方式作为了世博会的主题。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数千万的人涌入上海参观,我们向他们首先展示什么呢?我认为,最有意义也最可能对他们产生吸引力的,就是展示我们美好的生活方式。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外国人到那时,在上海穿街走巷,在中国的上海发现了人间最美好的生活方式,那对他们来说将是一种多么深刻的感受啊!由此说来,对世博会的筹划与准备,最重要同时也最艰难的是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设计。筹备世博会的过程一定是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也一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又一定是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