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丸图片:乌油伞的前世今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35:37

乌油伞的前世今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仇怨的姑娘。

西子湖畔,断桥边,绿树红桃,天雨 ,云卷  ,许仙撑开一把油纸伞,伞下,白蛇姑娘心猿意马………

清幽的韵味,绵长的记忆  ,一把温州的油纸伞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又有多少文人雅士,仍在追寻古城石板路上远逝的风情。今日老夫索性也来凑一下热闹,讲一讲,就是当年占我国伞业半壁江山的温州乌油伞。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江南多雨,没有雨伞这还真没办法上路。温州是我国纸伞的重要产地,在北宋的“清明上河图”上就有温州伞的倩影。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朝廷批准温州为浙东对外贸易口岸时,当时温州伞就已名闻全国,至明清两代更是产销两旺。温州伞因为品种多,质量好,男女老少各取所需。达官贵人,淑女小姐,引车卖浆者流都能按身份及经济承受能力买到所需的伞。当时家里有一把好伞其贵重不亚于今天家中小电视机 。温州伞远销国内及南洋诸岛国,深受国内外人士热捧。

自宋元明清以来,制伞是温州主要的手工业,民国时期从事制伞业技术工人有二千人余人,因制伞涉及20个行业,如桐油、棉纸、竹行、颜料等,还有辅助工3万余人。

不管是花团锦绣的绘画伞,还是素雅大方的小圆盘,这种淑女们  最钟爱的花伞,可以晴雨两用。小圆盘工艺精湛,轻巧宜人,绘画伞或素雅或绚丽,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一把伞到制骨、辅纸、上油共需72道工序,那绘花伞上的画可都是画工们一笔一笔画上去,无论是西湖十景还是春夏秋冬,画风都不俗,最有名的还是西郭“福禄林”的产品。

绘画伞价格肯定不菲,大户人家的淑女们每人都备有几把。那时,鹿城人少、桥多,路窄,家家傍河,户户垂杨,美女们撑一把绘花伞到哪都是一道风景。骨感的身材,裹着旗袍,撑一把绘花伞在小石桥上,袅袅婷婷地走过,那是何等的风花雪月,又是何等的风情万种。

清嘉庆(1796)年,那时鹿城就有“潘聚锦”、“源得利”雨伞的专卖店。温州雨伞种类多,有高斗(这种伞粗大,伞骨粗,桐油厚,直柄头上有一铁帽为下层百姓所喜欢)、文明伞(下带弯把,收拢可作文明棍)、欧阳(棉纸三层或两层半)、四 0 大、大小天津等。

一,专业一条街,香飘百里坊

制伞业是鹿城当时主要的手工业,明清时内外销都达到鼎盛期。抗日战争前,每年生产达735万把。若时光倒流80年,你如走进这条街,那时百里坊整条街鳞次栉比,两边的店铺大都是与伞有关系的生意,真是十步一店,五步一坊,有做伞柄、伞顶、藤丝、伞圈、伞钉、伞绒、伞顶布、伞套等,稚童、妇女、壮汉各干各的,好不热闹。

制伞需72道工序,手工  劳动量很大,当时没有一家制伞作坊能做到进行全过程生产,装搭活大都是分给妇女、儿童在家里干,类似今天的计件工,如穿伞线、装伞柄等活。你试着计算一下,当时鹿城区人口11万余人,而制伞工人有2000余人,辅助工和家庭工多达3万余人,也可以说一把伞保住市区四分之一人口的饭碗。温州人喜欢称榕树为榕伞,莫非其意义也有相似之处。

制伞业其庞大的人群,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皮鞋作坊。其制作方法为流水线。在高度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成群式的小作坊作业,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我们的老祖宗真是聪明,有钱大家赚。看着今天的温州模式,我们大多数的企业都是以低成本在国内外市场独领风骚,在高质量的前提下实行低价格竞争,而低价格则是建立在产品低成本的基础上。其实今日温州的产业链的运作方法,我们老祖宗早已试过了,温州之所以会成为经济改革的发源地。作为后人我们应当感谢先人的大智大勇。他们的预演给后人准备了实战的经验。

二、一伞独秀,远销东南亚

“玉骨玲珑妙翕张,

乌油伞盖制精良。

晴遮炎日阴遮雨,

好送行云伴客装。(瓯江竹枝词)

温州人好客,制伞精良,遐迩闻名。所以乌油伞也是馈赠的贵重礼品之一。

温州制伞历史悠久,但大部分产品  属于低档货即本销纸伞(单档伞),清末民初,纸伞生意已扩大到山东烟台、牛庄、河北天津、福建厦门等地。像天津帮、福建帮、广东帮都是直接派商人来温进货。由于温州是侨乡,出国的侨民将温州伞带出去,引得泰国、新加坡、印尼华侨们青睐。于是,他们便通过福建、广东等行家向温州订货,汇款也由两处银行与温州结算。

真是:剪纸蒙竹,技惊爪洼岛;

脱胎换骨,艳夺巴黎城。

外贸生意一红火,便彻底改变温州制伞业的格局。百里坊纷纷改弦易帜 ,从低档跃向高档,当时除了西门青龙殿 前还有几家在做三档伞,鼓楼下有几家在做单档伞,其余的一呼百应,全部改为做外销伞。单档伞逐渐让位给平阳人,就是后来温州百姓人家所称的平阳伞。主要销售给温州,丽水两地。

清光绪年温州伞业很发达,许多穷人家都把孩子送到店里当学徒,当学徒也是有名堂的,进店一月内,得备两桌敬师酒,学徒三年作坊除了管饭,就是白干。有钱人家的孩子,认识几个字,就送钱庄学生意,三年学成,可到钱庄当职员。这就是当时的白领、黑领之分。

后来,有些店家为了多赚钱,便多收徒弟,引起同行不满,便告到衙门,因此,县官召集伞业工头,立下《永嘉县伞业重整条规》规定一家店三年只许带一名徒弟,出师后,方可带新人。并勒石为铭。那是清光绪三十二年的事。

    外销提高了温州伞的档次,如朱寿记、施顺发、林生昌、许东兴专做南洋诸国、广东生意,潘聚锦、陈合利、源得利、陈春成专做天津生意。

新加坡人最爱文明伞,那伞外形文雅,显得特有文化,而天津、山东烟台等地最喜欢欧阳伞,爱其牢固大方。绘花伞远销欧洲,为洋妞所钟爱,那东方特有的神韵,更显洋妞的妩媚。

作坊靠牙郎,牙郎靠伞商。

大鱼吃小鱼,伞商还得靠钱庄。—民谣—

温州伞的产业虽然不大,但作坊林立,工人众多,大都是店小,资金少。潮涨吃鲜,潮落点盐。解放前,这一产业工人活得相当辛苦。

1931年统计,温州伞商有107家,有1000银元资本的仅11家,200银元的30家。还有几百家小作坊,根本没有资金,仅靠手艺吃饭。

当时有一副店联写得颇为文雅:

志在济人,帡幪广被;

功成御暴,晴雨皆宜。

由于温州制伞业很难一家独大,他是由作坊,伞商,山货、行、油行、画工组成的产业链,所以互相盘剥的现象相当严重。温州制伞小作坊大多资金薄弱,平时向竹行、油行、棉纸行赊原料,到三节(端阳、中秋、腊月)时还账,而还债时近,手中周转不灵,作坊主只得向伞商告贷。利息按民间利息计算,还要以货物作抵押。伞商与作坊之间的借贷、定货一般都通过“纸伞牙郎”,当时市区这行业的牙郎大约有30余人,个个能说会道,俨然也是一个专业人才。所以作坊将牙郎当恩人,伞商将牙郎当脚手。有时小作坊一时手紧,不得不把油漆未干的伞贱价拿去抵债。于是就上演了黄世仁与杨白劳的故事。

与作坊相比,伞商就活得滋润多了。他们利用纸伞季节性强的特点,对作坊进行盘剥。而外地对客商每年十月来订次年三月的货,都要付一部分定金,等三月伞起运时,还可以向钱庄作押汇,所以手头比较灵活。等到淡季时,他又可做柑桔、草席等传统外销生意。类似今天的批发商。俗话说:蛇有蛇路,蟹有蟹洞。牙郎、伞商干得活,手艺人还真干不了。

作坊业主受到高利贷盘剥,那么手艺人更是雪上加霜,或拿不到工钱、或被解雇走人。那时的制伞工人晚婚、不婚的很多,甚至有的两人娶一个老婆,就是太穷了。

八年抗战,温州伞业步履维艰,三次沦陷,许多店家纷纷歇业。勉强维持的也是质量差,作坊粗制滥造竟用牛血、龙牙菜代替柿漆,以致被人称为“滥竽伞”,三年内战,内外销大为减少,伞业每况愈下,熬到1949年,有资力的店商纷纷停业。1951年政府开始组建公营温州纸伞厂,制伞业逐渐加入社会主义改造。

解放后,温州伞经过风风雨雨,几次大起大落,1976年8月重新成立温州市制伞厂,1977年开始制伞。1979年,批量生产克杆布伞、涤纶伞,销势良好,1980年共生产10万把。1981年推出克杆梅花骨伞与手开式缩折伞。1982年,由于受走私伞的冲击,销售萎缩,企业濒临倒闭。7月,66名职工联名上书主管部门,推举一个叫邵奇星的年轻人担任厂长,以挽救企业。邵走马上任后,从推行“计划成本,承包到人”的管理方法到企业实行个人租赁经营,并获准注册“海螺”牌晴雨伞商标。浙江日报于1983年2月1日头版以“年轻厂长承包企业,‘从此,温州伞凤凰涅槃,重新走向辉煌。咽气’工厂起死回生”。2004年4月,经温州市政府批准,集团公司实行整体改制与进行资产重组,更名为温州海螺集团有限公司。9月,集团公司参股的上海五角世贸商城。从几把小小的雨伞起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这个集团迅速地建立起包括晴雨伞、调味品、生物制品在内的三大生产基地。从家庭作坊走向颇具规模的集团公司,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它的产品走进海内外的千万百姓家,从此,温州伞凤凰涅槃,重新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