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婷维生素e乳成分:“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理念”等6则 董学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21:00

董学文: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理念

  我们宣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目的就是要寻求在文化建设中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把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文化自觉,指的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功能有深刻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有正确的把握,对发展文化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有主动的担当;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和坚守。从事文化建设,只有具备了自觉和自信,才能有探索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坚持正确的航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定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回顾近百年中国新文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自信来把握方向、凝聚力量、推动进步,是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与改革时期,我们党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紧密结合时代条件,阐明自己的目标和纲领,制定切实的政策和策略,为伟大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社会的发展最终是要以文化的进步来体现的,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标尺。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首先表现为文化上的力量。只有占据了文化高地的民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以向往高尚和追求文明为旨归,以主体自身的强壮和健旺为特点,自然会成为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思想基础与先决条件。(《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3日)

  郭建宁: 始终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保持和增强文化的主体性、原创性,扩大文化话语权,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政治、特别是文化发生重要影响,向我们提出许多必须正视和需要解决的新课题,需要认真研究,积极应对。二是以文化自觉为前提。1997年以来,费孝通先生多次论述了“文化自觉”的理念,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与认同,成为当前文化研究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之一。三是以文明对话为途径。进行文明对话,从态度上看,对其他文明既不能“俯视”,也无需“仰视”,而应“平视”,平等交流;对固有文化既不能“自大”,也无需“自卑”,而应“自信”,有自知之明。从趋向上看,对话的目的是缓解冲突点,缩小分歧点,扩大共同点。四是以文化创新为核心。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创造既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精神,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4期)

  辛向阳:中国奇迹的政治动因

  探讨中国发展的奥秘,离不开对中国政治的研究。中国之所以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奇迹,从政治的角度讲,有三方面的动因。一是中国的政治体制能够确保我们的发展有一个长远战略及实施规划。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实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二是中国的政治体制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制度供给。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律制度的供给满足经济发展的制度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有利的稳定的政治与社会基础。三是中国的政治体制能够使我们敏捷地捕捉到重大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抓住了三次大的机遇。一个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一个是苏东剧变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经济连续20年快速增长;第三个机遇是21世纪初期,提出“二十一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正是切实用好了这一机遇期,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史蒂芬·罗奇:中国成功的十大理由

  有的怀疑论者认为中国很可能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牺牲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对中国经济走向的推断在一定程度上是错误的。中国通过一种过渡框架体系的安排来解决自己所要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约束的问题,而且有条件实现这个策略。一是战略。中国通过“五年规划”制定宏大目标,并有达到此目标所用的政策措施。二是保证。“稳定压倒一切”使得中国免于遭到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附带损害。三是财力。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经济活力,展示了其有着能很好的从过往危机中学习的能力,并且在必要时有所作为。四是储蓄。国内的高储蓄给投资提供资金,并且加强了外汇储备的缓冲能力。五是城市化。在未来20年中,将有3.16亿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为设施投资、商业和住宅建设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六是消费。到2015年,消费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致提升5个百分点。七是服务业。它是中国向消费型经济转变的重要策略之一,是下一阶段所需要发展的类型。八是外国直接投资。这给中国带来了能加速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系统。九是教育。中国在筹建人力资本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正朝着知识型经济稳步前进。十是创新。中国在国际专利申请方面排名世界第四,到2015年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2.2%。(《公共外交季刊》2011年秋季卷)       

  张  建:“占领华尔街”凸显美国制度危机

  “占领华尔街”行动是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领域长期累积的矛盾的爆发,凸显了美国当前正面临的深层次的制度性危机。首先,凸显了美国的经济制度危机。参加抗议活动的美国民众认为,华尔街的大银行、大财团贪得无厌,只求私人获利而让社会承受损失,造成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致使普通民众生存在高通胀和高失业率的重压之下。其次,凸显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危机。从“占领华尔街”升级为“占领华盛顿”,民众开始将矛头指向美国的政治体制,民众呼吁“清理与资本相联的政治体系”。据统计,平均每5个美国人中就有4个对政治制度不满,认为当前的制度在处理经济等国内问题时表现不力。面对抗议活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却仍在互相推诿,将政党争斗置于经济安危和国家利益之上,损害了美国的声誉。第三,凸显了美国的社会制度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逐渐向社会运动演变,暴露了美国社会领域中存在的诸多矛盾。收入不平等正在折磨中产阶级,美国社会可能出现一个由有能力和意志、却没有工作的群体构成的下层阶级。金融危机加速了社会福利减少、失业人口增加、生活水平下降、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爆发,从而激活了美国社会的诸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解放日报》2011年10月14日)

  单仁平:资本妨碍美国政府倾听民声

  资本主义是一个由资本特别是大资本或金融资本说了算的社会,资本处于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的支配位置,资本家们对国家路线的控制权高于社会的任何群体。美国是这样的国家,而且这样的重要性顺序,在美国被推向极致。美国的总统和议员们都是选举出来的,但每一位成功的政治家,都必须同资本结盟,谁有能力获得最大多数资本的支持,谁就有可能走向政治的最高位置。这是美国政治的常识,成为同美国宪法一样强大的潜规则。在美国,质问资本是需要很大的道义勇气的,因为这很容易被看成与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对抗。美国两党的领导人眼睛盯着占美国人口1%富人的脸色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让美国政府真正代表大多数美国民众是困难的,因为政府和民众之间隔着资本的强大利益。美国的普选制度对资本虽有一点钳制,但资本对选举力量的反钳制工具更多。在美国没有一个真正的穷人能够不经资本支持进入政坛,已经进入政坛的人如果和资本过不去,他就是政治自杀。热衷监督的美国舆论,唯独对资本家们网开一面,丑闻遍及社会各界,只有资本家的丑闻最少。美国资本在其社会中的特权形成了资本主义的标准模板。(《环球时报》2011年10月13日)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zxdk/2011/201122/201111/t20111111_123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