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艾可吃后多久能喝酒:与张中晓对话---北风行读《无梦楼随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21:36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一)
 
全部哲学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几乎都提出了一个中心课题(道德原则),即:哲学的任务是在于使人有力量(理性)改变外来压迫和内在的冲动。这在康德为自我,在黑格尔为主观自由,在斯宾诺沙为理性力量,在狄德罗为约束原点的统治,在费尔巴哈为爱和节制--理性力量的不同形式,提高人的灵魂,超越现实而走向更高尚的境界。他们的价值,就在这里。
无梦楼(中晓)按:康德例外,他对这力量本身怀疑。(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1)——哲学
哲学是什么?是哲人对人生本质的明示。千奇百怪的哲学理念标示出千奇百怪的人生模式,从模式走向理念的过程是缤纷缭乱和不自觉的。
张中哓说的哲学史上的思想家,其实就是在探讨这不自觉和缤纷的过程中的规律,从中找到正直的出路。
乐观的看到希望,悲观的走向绝望。希望与绝望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由趋向于乐观或趋向于悲观的过度色彩构成丰富的色调。
于是,哲学便从人的精神活动中脱颖而出,越高深便越莫测越远离过程本身。
所谓“道德原则”,应该是指这过程的规律?是通向正直出路的途径。(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
哲学的具体原则,应当是对于自然力量或精神力量有意义的认识。它使人们有力量锻炼自己的心灵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因之,真正的人、名副其实的人是作为精神实体来完成的。
无梦楼(中晓)案:如果物质生活提高,而心灵空虚,精神萎缩,那么,精神就不足养活肉体,必然流为放纵和狂荡。(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2)——“人”是“谁”?
“人”只不过是一个概念。是广义的具有思维意识情感的生物的载体。“精神”不仅附着于人,而且可以附着于自然中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有趣的是,这些“附着”的界定都是“人”的创意。当“人”是“谁”时,才有具体的意义。哲学的具体原则,当然该用来约束具体的“谁”了。这是人的觉悟和自醒。(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
在黑格尔的概念的威力面前,任何逻辑思考都软弱了,空疏了,任何理智都僵化了,干枯了,只有感性的语言不失其鲜艳性和生动性,道德格言还有一定的人生价值和思辨的形式,因为,道德格言本身同时是一殊相。(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道德格言”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认识存在的逻辑正是人思考的结果。理性和感性永远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伙伴。感性的鲜活和理性的透彻是人体验和思考中追求的极致。
“道德格言”是“哲学”思考的定势与法则。是人追求真善美的理想的抽象,抑或“殊相”?
在今天,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生活在媒介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或者是在媒介环境中生活的时间更多一些,因而钝化着鲜活而美好的审美的感性体验。
“道德格言”成为人的口号而不是行动时,人便走向浮躁和空虚。(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
懂得哲学要有一定的抽象思考能力。而报纸的一般性质是: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导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是灰色的
抽象的能力?精神性?“真正的人”是精神意义上的?只有有了抽象的能力,人才可能有精神上的成长。其实我更觉得,所谓哲学应该在生活之中,任何背离生活的哲学上的所谓抽象,最后也可能把人的思维引向另一种歧途,从概念到概念,从理性到理性,远离生活的肌理和血肉。不是有一句话吗?“生活是常青的,理论永远是灰色的。”任何哲学意义上的抽象如果远离了现实本身,就变成无意义和经不推敲检验的假象,就成了理念的空壳。没有用。抽象的东西,不应该是空洞的东西。
因为精神是具有活力的。具有活的精神的实体,才是活的人。
精神是活的,理论也是活的,哲学也该是活的。只有是活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延续,升华,可以派生……
不要被所谓抽象的能力吓倒。假如对于现实热点的思考中自然融入理性的成份,融进哲学的思考,无疑的是能更深刻地认识事情的本来面目,其目的是为了人们少走弯路,而不是单纯的哲学思考。所以呢,绿茶就从《“扔”出来的美丽》中抽象出了哲学的意义。哈哈!今天做的“思维体操”名曰“自由式”,很舒展。我也自我欣赏一番!(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
一个纯粹形式的范畴可以应用来指谓许多异常不同的事物。因此,人们有时不知他们所攻击的种种见解与他们所坚持的见解为同一之物,他们的互相攻击,或树敌门外或操戈室中,实在由于空洞字面的区别。例如,信仰的直接知识说,主观直观上帝的人格,在对本身具有普遍性的人格直观之中,建立信仰和确信。主观说者以为间接知识即有限知识(知性)的基础上,不可能寻到上帝(无限之内的表现)。然信仰或直接知识,在别处亦名灵感或内心启示,天赋予人的真理(良知?)、人的健康或常识。凡此种种形式,皆同以一个真理之直接呈现于意识为基本原则。
无梦楼(中晓)案:直接信仰说并非否认事实与思想(真理),而是将它们作为唤起、推动信仰的东西,而不是作为本身。
(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我悲观,所以我成长
所谓纯粹形式范畴正是哲学家所热衷的“抽象”。所以这句话应该改为:“所谓纯粹形式范畴可以涵盖许多不同事物的本质”。
用最浅显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方法,从矛盾中发现问题,从矛盾的相互转化和对立统一的规律中寻找答案,会使浅薄变为深刻,客观改变主观,主观变成客观。抽象的“主义”可以指导具体的实践,使信仰和知性和谐同一。
但是,人常常过于相信自己的惰性而疏忽方法。
方法是走向认知世界的桥梁。拆掉桥梁,过河就可能更艰苦一些。当然造桥更难。有幸的是先人给我们已经造了很多桥--走向未知和彼岸的桥。
赵洲桥的古朴,长江大桥的伟岸,颐和园16孔桥的诗意……
可是原来世界上并没有一座桥。
我们还能造出超过前人的桥吗?但我们必得走向彼岸。
以有限的知性去渡无限永恒的信仰之河,所谓真理(知性)的阶段性和所谓信仰(未知)的永恒性纠结了人的全部思索范畴。
哇,我把信仰当作一种未知,因其未知性才给了人探讨的永恒兴趣,才使信仰的永恒成为可能。也正是信仰的未知所自然天成的模糊性使信仰带上神秘的光环。
所以真正虔诚地笃信着自己的信仰的人是真正的宇宙之子,如特雷沙修女。
宇宙的孩子太少太少了,人只是一粒粒尘埃。
我学会了悲观,我成长。
(一点疑惑:张中晓这一段话说得很拗口。也许他的思路还未理顺,但我自以为聪明地懂了。其实“聪明”有时是误人的。)(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
抽象思考总是和当前现实问题矛盾。正如必然性和偶然性,本质和现象之间的矛盾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在他死后许多年才被理解,这是因为同时代人的目光总是被当前现实纷乱和成见的铁壁所阻挡的缘故。(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6)——我乐观,所以我生活
思想家的思考是纯粹理性的思辩活动。在他们的思维意识中,所谓抽象并不存在。概念应该是鲜活的事物的本质。他们因这种透视的能力变得深刻。
普通人群,则更需要红的西红柿和绿的黄瓜,他们不需要抽象的红色和绿色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意义。
有趣的是,精神性和物质性都是人的本性。思想家并不会因为同时代人的不理解而消失。而且,思想家更不应离开人群而存在。
昨天我说,“我悲观,所以我成长。”今天的我却真心想说,“我乐观,所以我生活。”
这就是人。(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七)
永恒--当前现实的否定,而现实--历史永恒的否定。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只存在一时的东西,而不存在永恒的东西。
与张中晓对话(7)---永恒
此时就是永远;此刻就是永恒!
瞬间即永恒。尤其在人的情感体验上,拥有无数真实短暂的瞬间即是令人欣羡的永恒。(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八)
人创造着历史,人类的行动和斗争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内容。历史的道路不是预先规定的,不是先验的途径,相反,它是既往的人类行动的结果和将来的人类行动的开始。走到哪里算哪里,--实验主义历史观也。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说明历史,而我们却应当以历史说明迷信,否定迷信。作为对生活最高目的的合理的和合乎伦理的解释,是今日道德哲学的工作和责任,也是历史哲学的道德性和战斗性。(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8)——活人的哲学
不得不承认,我和张中晓有很多相通的认识。(口气好大!)所以我的诠释和回应或许是多余的,但这的确激发了我的思考,让我乐衷于这很有趣的“思维体操”。
生活最高目的是让人活得更好一些,更精神一些。生活得好,只有在精神的领域才能接近无穷和无限。所以哲学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人找到通向好的目标的途径,这是人的哲学,活人的哲学,人要活的哲学。
我喜欢哲学的实用性,或实用的哲学。任何把人引向孤独和苦闷的深刻的“哲学”不过是那些哲学家对于“哲学”的无奈,真正的人生哲学应该有解,而不是无解。
哲学应该是我们手中的武器,而不是挂在墙壁上的毕加索的油画。
(这么浅薄真不像是哲学家。哲学家该是什么样子?)(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九)
历史有情,不是人事无常,正如历史无情,不是因果报应。因为世界并不是裁判所,而是生活的地方。必然性可以休矣。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的丰富性,它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做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概念的、抽象的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历史不是把人当作达到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9)——符号与历史
张中晓先生讲的这个道理其实是很浅显很明白的。但是人们常常忘记。
界定历史这个定义含意的是人。当人类有了文字这样的符号记录自己的活动以后,人们给这些符号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虽然这些符号随着历史的演进也在发生变化,但每一个文字符号在相应的历史阶段都会因人们的共识构成特定的意义。
然而,人的惰性决定了在很多时候人对符号的过分依赖,被符号“异化”,那时,人们就会陷入符号之中不能自拔。本末倒置由此而生。
正如张中晓先生所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历史”因人生的不可逆性,不能重复,也不能假设。
任何对于“人”自身的不自觉和忽视都可能使人迷失。既可以迷失在机器中,也可以迷失在符号之中,这大约就是张中晓先生这段议论的初衷吧?(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
机械论者所强调的最简单前提本身,重复一千遍也不足以使我们认识任何存在的事物。因为认识,首先必须肯定思想者的心灵力量,它外在表现为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它的成果是独创见解和具有科学价值的著作,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意义在此。(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10)——辨证法的要义
我想,任何过于强调主观或过于强调客观的认识论都是背离辨证法原则的。“我思故我在”固然强调了人的主观的力量,人的精神的力量,但是绝对的主观并不存在。绝对的脱离客观的主观意识会导致人走向歧路。
独特的见解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人掌握了大量直接或间接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见识。
“我思”看似唯心,其实唯物。因为“我思”的前提是人的各种意识知识情感的积淀。有些积淀早已经融入人的潜意识,是不自觉的。这些很容易被忽视的“积淀”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是“我思”
这个绝对主观得以成立的前提。
任何简单化绝对化地对待客观及主观的态度都不可取。辩证法的要义即在于此。
当然,“我思故我在”,给了一切思想者乐观的想象和心灵的自由,然而,所有思想者并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白丁”。(北风行)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一)
独断主义的方法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命题把这个或那个原则说成规定性。这种原则总是有条件的,因而它具有辩证法,即在自我中对自身的破坏。(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11)——解析辩证法
所谓辨证法不是“在自我中对自身的破坏。”因为方法不是存在,它只是对存在的透视,所以它不会具有破坏力。
辨证法是对存在及存在之间相互关系的透视。正是因为人们有了这样的“透视”能力,即把握了辨证法,人们就有了观察事物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本领。形而上的“彻悟”才有了可能。形而下的“聪明”才会水到渠成。(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二)
任何精神工作,在任何时候,所面对和所从事的,不是现成存在的世界,而是尚待发现的世界。每一个人所说明的东西,与其说是确定的存在,不如说是并不确定的想象,他们所得的不是相同,而是小同大异。普遍性(真理)是相同的一面,特殊性(个人风格等)却构成了重要的,而且完全不同的另一面。
(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12)——我“发现”,所以我快乐
对于现存世界的认识是“描述”,对于未知事物即“尚待发现的世界”的认识是“发现”。对于每一个思想者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
所谓“并不确定的存在”,正是发现的对象。普遍性是大家的共识,接近客观真理,特殊性是独到的见解,即普遍“发现”之中的特殊的“再发现”。
普遍的“发现”可以造就人类社会道德伦理意识或自然界中的各种法则;而特殊“再发现”是超越普遍发现的洞见(原因不只是性格因素,而且包括智慧因素)是社会发生变革和人类认识得以进步的基因。
对于精神性的工作来说,两者都不可或缺。因为在宇宙规律中,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
我“发现”,所以我快乐!(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三)
只要成为你自己的,才能从外在的变成内在的。任何对于人的事物都是如此。
与张中晓对话(13)——“自己”与“自己的”
有一位很古老的哲人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说人常常是不自觉不理性的。换句话说,人在自觉和理性(自觉使用用科学的方法)的时候,世界上的未知可能会更多地成为已知,变成“自己的”。由客观的存在变为主观的认识,即由“外在的”变成“内在的”。
“自己”与“自己的”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强调的是对主观的自觉,后者强调的是主观对存在的认识或发现。
这个“自己的”应该是人思维运动中的结晶。
“自己的”价值还得回到实践中检验和充实,否定或升华,这是因为宇宙不断运动的规律所决定的。
因而,滞持于“自己”和“自己的”都不是聪明的作法,也不是科学的态度。(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四)
少年时期,真理使我久久向往,真实使我深深激动。但后来,我感到真实像一只捉摸不住的萤火儿,真理如似有实无的皂泡了,康德的阴影逼近我。
康德看到了真理的矛盾(二律背反),但把它归咎于主观认识能力的缺陷。
真实是存在的,真理也是存在的,但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它都是有限的东西。只有在全人类和全历史中,它才接近无限和绝对。个人应当随着生活的发展而改变他对真实和真理的看法,但是,这改变却为人类接近真理的活动作出了贡献。(远处传来了康德的声音:不,只说对了一半,人类对真理是不可知的。)(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14)——时空观对认识真实与真理的影响
真实是形而下的存在,比如说液体的水,固体的冰,和气体的气,它的本质都是水。真理则是形而上的存在,是揭示出类似水这三种状态的真实存在的结论。
真实是运动着的形象的过程等等存在,真理是对真实存在的内在规律的概括、提炼和升华。
真实总在变化之中,由于时空概念确立,真实的变化瞬息万变,丰富多采。真理具有在一定时空中的绝对性。但面对无穷的宇宙和不断变化的时空,它又是相对的,真理一般来说是对形而下的真实所作的形而上的规范。
康德说,“真理是不可知的。”不对,真理是可知的。因为人会不断“发现”。人对真理的认识的局限并不是如同康德所说是受主观认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的时空观所决定的。(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五)
真理是矛盾的统一,而不是可以抓住不放的东西,是活的不是死的东西。(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15)——真理的相对与绝对性
真理并不是矛盾的统一,而是在绝对时空中的相对稳定。它的活性因之也是相对的。(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六)
真理存在你心中,心中的真理是无限的,生活中的真理是有限的。(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16)——生活中的真理是无限的我
和张先生上面这段观点正好相反,我认为生活中的真理的无限的,有待人们不断发现,而人心中的真理是极其有限的。
真理是人类智慧地认识了客观存在的本质,而不是心中的主观意想。真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但真理的客观性受人类时空观的制约。(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七)
人之感觉、情绪与思考,在人的心灵中是并存之物,互相影响之物(即:心灵诸力)。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认为理智思考高于感性感受者,乃是一种错觉。其实,它们之间不过互相影响、互相生发而已;互相帮助、互相形成而已。(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17)——感性与理性之外
在人的心灵中还有一种不为我们认知的感性与理性高度统一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人危机和紧要之时发挥极强有力的威力,是感性所不及,理性所不能的能力。比如说,这种能力在乔丹不可思议的球技中常常有瞬间的出色的表现。(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八)
又是一种误会。即把哲学性的自我反思与一般理智思考混淆起来了。前者是思考自己,即把自我的全部心灵,作为思考的对象,后者是逻辑推理和分析(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18)——逻辑的应用和自我反思
逻辑的应用是张中晓上段话中所说的“后者”。逻辑的应用是人们在生活中基本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因此它是浅层的,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种逻辑思考的结果是为了解决当前的一些问题。
而其“前者”所说的哲学性的自我反思,则是具体的人在吸收各种文化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观点和观念以后,重新从宇宙观的角度对这些“人”心灵深层的储藏进行思考。其目的常常是为超越过去。(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十九)
凡人之情,己处其乐,不知人之忧,己处其忧,但见人之乐。范仲淹之忧乐,乃理性之公,非人情之私也。
与张中晓对话(19)——天下需要大忧患意识
看来张先生已经从认识论的探讨上转向更具体的人文关怀了。
人情与理性实质是不矛盾的。人情与理性在大范围中有大统一,这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所以也就有如范中淹先生这样的“大人”——大写的人,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大忧患意识。(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
人们口中越是说绝对、完美、伟大……,大吹大擂,则越应当怀疑那种神圣的东西。因为伟大、神圣之类东西在人间根本不存在。欺骗性与冒险性是狼狈为奸的。当然,对于幼稚者来说是存在的,对于别有用心者来说,也是存在的。前者因外表而迷惑,后者于利用而挥舞。但是,对幼稚者来说,也是不存在的,因他仅是爱而不是理解,他还站在外表。别有用心者根本不以为存在,仅是昧心用之罢了。因之,神圣的东西在这绝望的人间本来是没有的,正如康德的理念那样。(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20)——“绝望”的激情与我的乐观
读张中晓这一段话,可以感受出张先生内心澎湃着一种深沉的“绝望”的激情。象每一个“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一样,以为清明的月夜会没有一丝云翳。而当他看到其实明媚的月亮时时被浮云遮住之时,就彻底地失望,甚至还要从伟大的哲人那里找到理论的根据,于是,他这种激情因“绝望”而显得悲壮。那么张中晓也就象一个深沉的青年思想家一样会被更多后来的青年引为知音和领袖就不足为奇了。
而我对于伟大、崇高、完美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心。
伟大相对于委琐,永远是伟大的。崇高不需要你仰视,因为崇高只是境界。残臂的维纳斯千百年来就向人们昭示着一个亘古永恒的真理:残缺即完美!
所以与其为张中晓这种“绝望”的激情叫好,我则更欣赏伟大的艺术家罗曼罗兰对这个世界的态度:看透它,而仍热爱它!
所以,我还是相信人世间的一切理念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它因存在而被人描述和表现,比如:伟大、崇高和完美。
注:读过两遍上段话后,我开始写我的感受,我体会到了张先生的悲观。但我准备发出去的时候,我又读一遍张先生的原话,我又从中体会出另一种东西:压抑着的某种倾向和情绪?不知为什么会这样?
但我以为和张中晓“对话”的确是我的乐趣(这样感谢绿茶的精心整理),他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的思路。但我坚持的原则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一)
物竞天演,优胜劣败,并没有错,不过只是社会学的一个极端而已。正如道德互助的原则,是另一极端那样。反对者企图全盘否定,终于不能自圆其说。赫婿黎此说,可说明科学对于人类,如果没有道德的照耀,可以流于多么残酷。
与张中晓对话(21)——人精神世界的元素
张中晓思想清明透彻,我其实是很喜欢的。在人类社会,强者恒强,弱者无助,那就无异于“动物世界”了。
道德准则永远是人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二)
流氓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相隔不是万重山而是一张纸。
存乎其人,存乎其心而已。如果没有道义的标准,两者实际上是无区别的。(后73字略)
与张中晓对话(22)——“假”“大”“空”的由来
流氓者,唯我是大,无关乎他人。流氓哲学,唯我而用,无关乎真理,无关乎客观。
我想哲学就是哲学。哲学可为开明的政治提供依据,但所谓“政治哲学”只不过是对滥用哲学的一种讽刺。
张先生所讽刺的“流氓哲学”或“政治哲学”正是现实中一切“假”“大”“空”的由来。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三)
社会生活(政治)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所能说明或解决的。它的行为取决于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的中和。在某个人所感到痛切的时弊、在某个人感到某种不合理性,但在整个政治生活中,却并不如此,却是合理的,势所必至。东方世间的王道(政治道德)之所以虚伪,就是在人的经验(特别是感情)中投下道德者的假象,形成温柔性,而把实际政治中的残酷性掩盖了。它形成了人们对统治者的幻想。
与张中晓对话(23)——开明的政治是最大的善
“开明的政治是最大的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年轻人手中拿着一本书,我问他什么书?他递给我,原来是《尼各马科伦理学》。我说借我先看吧。于是我看了一个星期。但上面这句话,我还是想不起来,是不是在这本书里提到的。
那大约是1993年的时候。
其实,时代在进步,青年们在觉醒,中国人不再睡觉了。
“开明的政治是最大的善。”是我最愿意送给从政的朋友的一句话。不过,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市长要是能在处理完政务后,也去干干自己的老本行——比如说通管道,当医生,那我们离开明的政治就不远了。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四)
真正的政治道德是以实际政治中的合理性为基础的(无此基础,则温柔性又是单纯的主观感情)。这就是诚实与负责。
与张中晓对话(24)——切近生活的政治
有了人的社会,就有了政治,谁也回避不了。政治的目的是改造社会,政治道德是在高层次上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
“实际政治中的合理性”其一,它必须是客观的。其二,它应该是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共识。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五)
诚实与负责---现代政治道德;仁慈---中土政治道德(恩赐与奴役)中土王霸---统治者的品格如何?仁慈还是残酷,好心还是邪恶?
仁慈是上对下的恩赐,容忍是人对人的关系。仁慈是对统治者的幻想,容忍是对人的尊重。一出于奴隶的道德,一出于自由心情。
与张中晓对话(25)——阵痛与觉醒
我说政治道德是更高层次上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自觉,自发而非强加时,人才能有真正自由的心情。也只有这时人才是自觉的,自知的,自愿的。
从“王霸”(王者霸权)到“人性”(对于人的尊重)的回归,从对恩赐的乞望到真正宽容的实现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必然要经历的走向成熟的阵痛。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六)
一种思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可起完全不同的作用。这对于思想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口头虽为人们所常诵,在实际分析中每被忘却。主要者,以其不理解此中曲折之途径与实际之情况之故也。
与张中晓对话(26)——动态的世界
世界是动态的,思想是静止的。对动态世界的认识却离不开用静止思想的过滤。没有这种过滤,人的认识就上升不到理性的高度。
用静止的思想过滤动态的世界之时,思想之中就充实了新的内容,认识不到这新的内容,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思想必然要落入僵化的窠臼。
思想相对于现实有一定的稳定性,思想分析现实时产生新的灵动,人的认识才会向前发展。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七)
从诚实、良心等等道德眼光来看,道德的确是行为---不仅是行是而且是思想、学问等等精神工作的中心。日常生活中的虚伪,在精神工作中就流为欺骗,流为说谎,流为把真理当商品等等。
与张中晓对话(27)--观念的沉淀
道德是对人行为的规范,也是人思想观念意识的深层的沉淀。它们之间的关系,既道德意识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思想行为实践的道德观念不过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也即是张先生所说的虚假。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八)
在真理嘴中所说的是真理,在虚伪嘴中就变成了谎言,话,一说出口可以得到如此不同的待遇。
与张中晓对话(28)——谎言与真理
谎言当作真理而不自觉时,是悲哀的,是人的弱智的悲哀。
谎言当作真理而得意时,也是悲哀的,是人的智力膨胀道德沦落的悲哀。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二十九)
许多东西实质是旧物,古已有之的,换了另一种语言、口气来讲,仿佛变成了新东西,当然,其中有的是在新的形式下的斗争武器,但有的却是陈旧的东西的改头换面。借尸还魂,使传统的东西获得新的生命,固属必要,但揭穿真相,挖除老根,也是必要的。明乎此,可掌握旧的标准了。
与张中晓对话(29)——新与旧
新与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所有的新都是对旧的超越。所有的新都是未来的旧。
其实人们迈向“新”的步伐总是很小很小,就象人走路一样,必须有个交替的过程。所以人需要明智的思想和锐利的眼光。
如果把“旧”当作“新”则无法前进。也就是说在传统中不能注入新的血液,则无生命力,不管它会以什么新颖的形式出现,也摆脱不了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富人是仇视的,美德与财富成反比。对穷人是轻视的,他把穷人比作雄峰,他说有两种雄峰,一种是有尾针的,另一种是没有尾针的,没有尾针的雄峰为乞丐,有尾针的雄峰为犯罪。
与张中晓对话(30)——贫穷和富有
我的理想国中,要富有智慧和德行,富有知识和财富,富有健康和仁爱,我不喜欢贫穷。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一)
古罗马的一个经济学者郭鲁美拉(公元一世纪人物)说:
“我们把土地交给坏的努力去耕种,简直等于交给刽子手。”他竭力论证小农经济的稳固性。(与现代小农经济稳固论不同)(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1)——动荡岁月:人类社会青春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维持了几千年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的平衡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被打碎了。这同时意味着人类社会走过了自己的幼年。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是古人没能预测也想象不到的。就象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一样,人类青春期的躁动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动荡。世界在动荡之中迎接着社会的进步。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有时,动荡所导致的结果是倒退。(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二)
奥古斯丁虽然承认奴隶制度是人的利益,而不是神的制度,但他并不主张废除奴隶制度,而要求奴隶安于做奴隶,他说过:“教会的任务不在于解放奴隶,而在于使奴隶善良。”(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2)——不可思议:血腥的奴隶制度曾经是合理的存在!
奴隶之为奴,在于剥夺了他的自我意识,即:他作为人的权力。从奴隶制的形成到最后被摧毁,人类走过一个漫长而血腥的过程。
制度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是一种社会的约定俗成,是一种社会的共识。所以1500多年前,正处于奴隶制社会中的古代思想家奥古斯丁认为奴隶制的合理(即:使“奴隶善良,而不是解放奴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后来的人们认识不到奴隶制的血腥,而一味寻找古代思想家的所谓“合理的思想”将是可怕的,这其实是社会倒退的根源。(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三)
假文件,一贯是用来排挤异己的手段,罗马教会在五世纪时曾倡建过“二剑论”,说上帝把宝剑交给使徒彼得,一把是教剑,另一把是俗剑,二剑并不同样重要,教剑是主剑。(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3)——权力与民主
“教剑”可不可以理解为“权力”?“俗剑“可不可以理解为”民主“?权力和民主在历史上一直是一对针锋相对的矛盾,正因为过去权力的基础不民主。然而在教会统治时期,可能连“权力”和“民主”都谈不上,那时有的只是教会所标榜的“神”的意志,根本没有“人”的存在。(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四)
在中世纪,权威最有力。在近代,事实最雄辩。培根说过:
“真理的标准在古代是能否自圆其说,在中世纪是能否和圣书相一致,在近代是能否和事实相符合。”(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4)——真理的进程
培根的解释演义了人类追求真理的在不同时期所达到的层次。如此说来,我们还没有迈出新的脚步呢!(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五)
中世纪社会生活中最刺目的矛盾,教会宣扬博爱、温和和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的残酷和践踏。一方面宣扬禁欲和不贪婪,另一方面放荡淫迭和残酷榨取。(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5)——难解的悖论
中世纪是西方教会统治的鼎盛时期。统治层和社会都存在不可解释的“悖论”。说得好,做起来难。口上说的一套,实际做的却是另一套,这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人是复杂的生物,精神和意识,生理和心理,相互制约又相互抵触。
人类发展就是在寻找消除“悖论”的途径。(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六)
关于艺术理论,(一)普通的对于艺术诸问题的见解,例如作家书简、作家笔记、语言;(二)美学(艺术哲学)理论,例如康德、黑格尔。这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前者只是经验、现象和问题的一鳞半爪,后者是纯理论范围内的思考。(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6)——艺术与艺术哲学
其实我更看重前者。作家书简和作家笔记、语言,当然是指针对艺术而言的书简笔记,这些常常是心灵最直接的对艺术表达的认识,所以质朴而富有生命力——真知灼见。
而后者,提炼的纯度越高,“工艺制作”的讲究就越精,也就难免“高纯度”的“匠气”。弄不好就成了学者背离艺术思考的开始。哇——可敬的“形而上”呀!(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七)
艺术是表现人的悲观喜爱的事物。他的心灵所观照的事物。
离不开人的自己的经验的东西。由于这些东西同时是客观存在,所以我说艺术是现实的反映。(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7)——艺术
艺术是美地再现人的悲愁别绪和喜欢热爱的事物。艺术是对现实的美的即艺术的反映。(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八)
在哲学家的心灵中保持人类理智的清醒,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保存人类感情(爱)的温暖和意象的欢乐。(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8)——“画蛇添足”
在明智的哲学家心灵中保持着人类理智的清醒,在有德行的艺术家心灵中保存着人类感情(爱)的温暖和意想的快乐。艺术家常多情而会爱。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三十九)
把浪漫主义弄成飞上天,把现实主义做成按之入地,舍本逐末之争吵了。人站着、爱着、恨着,正是两结合也。何必他求;人感受、创作、正是两结合也,何必往学也。
禁欲超尘出世,不是浪漫主义。人不是神,正如人不是兽。(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39)——先生说得极好
最高的艺术是质朴天成的,需浪漫时自然浪漫起来,需现实时没有刻意做作,为至高至美境界。(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
文章写就搁置一时后,换一种心情来读,写时的心情,与后来读时的心情迥然不同,因此可能别出新义以补充增删旧说使之完整。(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0)——文章做法:待炉火纯青时
写过之后一遍一遍去读,直到不改一个字时,文章就成了。可是我和先生的对话,写过之后,都只读过一遍,最后通稿时,一定会有改动,不过不会多,不会大,因为这不是做出来的文章,而是心里流出来的心血,大概不会变质。
当然做文章不在改多少遍,而关键在那读了多少遍时都不再想改一字--正是炉火纯青时。(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一)
为文最难(也最忌)做大题目,盖人之认识与精力有限,事之变化与内容变化无穷。从小处,从已有所得,从有把握处,从独得之秘处,从与人无争(无涉)着手,亦避短就长,以长掩短之道也。(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1)——作文之道
做大学问,作小文章。抒独家之言,辟人见之鲜。有话则长,无话不言。(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二)
区别抄袭与采用,前者如偷儿,后者如蜜蜂(花粉变蜜的过程)。
抄袭不可有,采用不可无,但必须以己之语言(个人的形式)最为重要,盖普遍性(共性、真理)乃为人人之共有财产也。
如能加以己之烙印,即为己之创造矣。
抄袭者精华糟粕并存,无能区别,采用者去其糟粕,采用精华。
(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2)--抄袭与采用
张先生这段话说得极妙,很形象,很直观。其实人的创见总是很有限的,站在巨人的肩头,我们才能稍梢看得远一点。人需要交流,读书是一种交流,写作也是一种交流,然而把别人的当作自己的拿来交流,最根本的是缺乏了诚恳,缺乏了创作最独到因素:个性。
“抄袭”还有一种说法,叫作”剽窃”,和“偷”无异。让人不了理解的是:偷者不会脸红。
创作者和思想者都有阅读的嗜好,甚至离不开阅读。但他们的阅读却是一种劳动,劳动就有收获,就能得到果实,这种果实就是思想和创作技巧的成长。抄袭者是名利之徒,不值一提,他是不会领会阅读的真正乐趣的。也就是说小偷决然不会理解蜜蜂们的快乐。(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三)
庄子——消灭了人生的庄严感,彻底的虚无主义,市井主义和厌世主义。
无是非--无情操,精神萎缩,彻骨的冷谈,冷酷的理智。庄子哲学是无情的世界哲学。对于尘世的一切,完全理解,但完全不感兴趣。迁就,取消,不负责任,一幅死相,以苟活为得计。
是非真理与谬论,善与恶,庄严与丑恶,最高贵的与最卑劣的等量齐论(齐物论)。中国人灵魂的无行为,无限制的一方面彻底发展。人类精神的三个方面(人道观念,人生义务和人生情感)是毫不存在的,只有封建的放纵。(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3)——关于庄子(1)
庄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庄子重新为世人认识,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庄子无疑是中国文化中值得一提的一部分。在物欲膨胀的时候,有些人从庄子中找到逃逸的避风港,幸哉悲哉?
对比起孔子的“谨慎”,庄子的“潇洒”中多少有点和伊壁鸠鲁相类似的东西。不过我想起一位在大学里教文学理论的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搞文学的人不能不读庄子。”他说庄子丰富的想象瑰丽有趣。
庄子奇异的想象是否也是一种“逃逸”呢?
既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就不能排斥,只有去好好认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了。(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四)
孔子执著一种僵硬的、漫无边际的区别,庄子是消灭这区别。
在庄子看来,这秩序是太混乱、太痛苦、太可悲了。他从现实中缩回了视线,而把自己的心灵活动转向了一个不着边际的世界,在这个无根而不沾红尘的世界中失去了自己。陀斯妥耶夫斯基式的顺从,在中国并不存在,因为人民总以为他们的邪恶的情欲,求生的要求来反抗抽象的“礼”的。
(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4)——关于庄子(2)
孔子的“礼”,是一种秩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约定俗成”。
庄子的“逃逸”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秩序”的无言的背叛。
孔子是中华文明的声音,庄子也是中华文明中的声音。中华文明在悖论中生成,成长,背叛和超越,社会在矛盾中进步。
但是,中国好象更重视“社会”,而不重视“心灵”。孔子关注的也是“社会”的“秩序”。那么,庄子的“潇洒”是不是试图寻找心灵?而触及了“心灵”深处--人的本质时,人会发现很多不敢面对的东西,避之不及,于是便更努力地“逃逸”。
“秩序”总是在不断地被变更,于是才有了进步。“逃逸”总会有新的发现,于是拓开了更大的想象的空间和自由。
“有”生于“无”,“无”中生“有”。无为便成了无不为。(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五)
庄子看到了人的软弱(役于物),而没有看到人的坚强,或者说,他只看到不幸的强力。他从“两忘”中以求人矛盾的解脱,即放弃道德,马虎了事。申韩的残酷的功利原则是毁灭道德性的,但庄子的下贱的原则从另一形式放逐了道德性,瓦解了道德性。(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5)——关于庄子(3)
道德意识既是天理又是人伦。天理者恒长不变,人伦者背离不得,人性灵中既有的德行与兽性永远相互交织,让天理人伦扭曲变形又时时舒展。庄子是或看透而回避,或不自知而无知。
无知者无罪。最可怕的是“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倡。”无知者的大知提示人面对吧:面对人性中那些可怕的德行。如果是以牺牲自己的德行昭示人们认识德行,也是这牺牲者的悲哀。所以,我宁愿庄子是无知的。这样,不必为他悲哀了。(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六)
观念上的是非是有的,但人世间的是非淆乱。
庄子并非认为无是非,而是是非难明,因之任之两行(是非均可)。
庄子的无是非,是对他的误会。庄子心中的是非是存在的,否则,他也就不会对是非问题大作文章了。只是,由于人间的是非淆乱,由于心灵的消极,所以在实践上采取了无是非的态度。
(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6)——关于庄子(4)
庄子曰:“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如是,庄子并非无是非,不是无知,而是无知之知,即大知。天而不人,而顺应天。
观念是人制定的,观念是左右人间是非的标准。观念一旦形成,便不易更改。更改观念有时要付出血的代价;但如不更改观念,有时人也难活下去。
观念上的是非历来传统的,人世间的是非总是现实的,是变动着不易判定的。因为新与旧并没有明白的界限。
以庄子说,天而不人,不为人左右时,顺应天,并非消极,某种程度上是智慧的。因为对于人来讲,生是主要的,顺应则生。(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七)
在庄子哲学中厌世主义成分很少,他只是把生活的重要当作不可卸免的负担,因此,无味地苟活着罢了。自我欺骗,糊涂苟活,是他的人生态度。在机会主义(人生态度的虚无主义,市井主义),为真理而牺牲和为私利而死去是一样的,自我牺牲和自我毁灭是一样的。(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7)——关于庄子(5)
也许正是庄子“无味地苟活”启迪了活着的人们的大智慧,庄子的苟活便有了意义。明白地承受,不是自我欺骗,更不是糊涂的苟活。也许有一种活比死更难受,他活着,他就具有真理的光彩,也许有一种死比活着更快活,但他的死也是一文不名。
庄子的意义在于他昭示了他的“虚无”的存在,否则,芸芸众生中的苟活者和懦弱者何止“芸芸”呢?(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八)
先秦诸子的内容,老练的世故哲学,道德教训,逻辑与心理学就人生来说,申韩残酷,庄子下贱;申韩没有心肝,庄子没有热情。就思想来说,申韩严峻,庄子虚无,申韩固执,庄子圆滑。
人们珍贵如珠玉的一东西,庄子看来却一文不值,人们认为重要与下贱的区别,在庄子眼光中却是一样的。(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8)——关于庄子(6)
我不知道思想清明的张中晓为何对庄子存在这么大的偏见?所谓古人的道德教训不过是今人以自己的思想观念来认识总结出来的“为我所用”,庄子的生成于他的当时,他只不过过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以辨证的观点看庄子,他不失为智慧之人。所谓智慧不是苟活,是承受,在承受过程中改变。宇宙中变动是绝对的,因此没有不变的承受。
因此你所承受的东西,在你承受之时就在变动之中了,那么,在你没有的时候,在你不用它的时候,那些“珍贵”得如“珠玉”
般的东西,一钱不值又有什么关系!(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四十九)
中国人由于长期停滞所产生的人生哲学,主要集中地表现在老子的“静”和“俭”中。这两种思想“盐静而戒动,言柔而毁刚”
与人性中的发展和欢乐的因素对立,它的本质是厌世主义,是鬼魅和幽灵的世界观,是禽兽的哲学。当时超越情欲,取其扼杀情欲之法,而非以合理地处理情欲之法。老子哲学,人生之另一极端也(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49)——关于老子(1)
关于老子,以《道德经》为论,我以为更应悟读其中的智慧,而不是领会其中的哲学。在我看来,智慧是广博的宇宙,而哲学是其中的山峰。有了老子的智慧,才有了国人以柔克刚的耐性和韧性,在生命生长及至人生风雨的过程中,谁能说这是消极的呢?(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
老子哲学的主要内容是:抓住事物的消极的方面,作为评价事物否定事物的积极方面的理由。例如,他只看到智慧是社会变化的武器之一,而没有看到智慧是社会发展动力之一。他把相对的东西绝对化,例如,柔弱胜刚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的,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如此的。他强调相对想象成为绝对原则,在相反的方式上成为杀人灵魂的软刀。(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0)——关于老子(2)
非常高兴的是看到张中晓先生在这一篇里提到了“柔弱胜刚强”
而我在上篇谈老子时说到了“以柔克刚”,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交流”?
张中晓是以批判的眼光对待老子的。这种眼光是学者必须具备的,没有批判的眼光无法发现不足,也就无法研究。
但我认为老子“哲学”正是透视了事物的规律,从消极中生出积极来,而非以事物的消极方面否定事物的积极方面。
刚直者自有刚直的风骨,大写的“人”有山峰般的伟岸;如烈士之死,这死就凝聚成了山峰,所谓刚直者易折。但是“柔弱”
如“水滴石川”般的韧性也是人类所必须的。比如智士之活,可举司马迁受辱而不死。这“柔弱”就犹如大海般博大了。
我认为,老子有的只是智慧。“智慧是宇宙”。他本身并不具备任何能力。而有这种能力的人是后来者,是后来者对老子思想的认识和取用。(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一)
人情率始勤而终怠,易发而难收,此言软弱的意志与无意志也;坚忍不懈,能放能收,坚强的意志也。锻炼一个坚强的意志来统治无数软弱的意志,是中土哲学的中心,也是政治学的基础。
而老子以无意志对抗坚强的意志,他的哲学是无赖的哲学,拆烂污的哲学。老子以撒赖取胜,以扫帚战术取胜,然学者只可学为一时之手段,不能成为全部战事的基础。盖这种哲学虽可收一时之效,然终败于刚韧者。(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1)——关于老子(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能深谙老子“哲学”的人会知道老子有的只是洞悉宇宙的智慧,而非所谓哲学。
智慧不派生意志,但能够升华意志。没有智慧的意志无疑于飞蛾扑火。
“无赖”是什么?无所依托,没有“信仰”也。无能“洞悉”
何谈“信仰”。所以称老子“哲学”是无赖哲学,我难以接受。
但说老子“哲学”,我也难以认同。我只是从这个智慧的老人留下来的文字当中,感受了他在2000多年前封闭的社会中坐知“天下”的那一份潇洒和惬意。(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二)
每一个个人都有所创见的思想系统,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和发挥见解的。独创性是精神工作的首要条件。除了才能和智慧之外,独创性是一种尤其使人珍重的品质。
彻底性,正如独创性和尖锐性,永远使思想产生吸引力。永远反对冗长、平庸、枯燥、无味和空洞。反对思想的模糊,摸棱两可。
吸引力,打动人的心弦,使人的感官刺激和兴奋,而不疲倦。
必须用热烈的感情,多彩的语言来写,即使是纯粹学术的著作,也必须使人读来产生一种纯真的乐趣。
时代精神,不仅是时代的色彩,而且也包含时代的美感和兴趣。
新鲜感,投合人的心理和趣味的许多感觉中重要的一种。其他如习惯,常识,多样化,反对单调,重复,枯燥无味等等(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2)——独创的活力
这段话是张先生流动着的思索,他在思维流动之中,攫住的思絮,得之边思考,边记录。因为它的随意性,这大约就是随笔的特点。这种随意常常会给思索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独创固然可贵,然而独创的前提是积累,所谓厚积薄发。这种积累绝不是照猫画虎,生搬硬套,或者大刀阔斧“剽窃”“拿来”,而是伸展思维的触觉,吸收思索的材料反馈到思考者的大脑和心灵,生发而出的创见。
没有明确的观点时,无法进行精致的思考,而明确的观点常常来自对概念的透彻领悟。
学者的思考应该是鲜活的,因为他解释的根本是现实世界,而非教条。古希腊哲人并不以学问来养活自己,而是在闲暇时探讨学问。现代分工的细密,使一些学人专事学问,由于“专事”,反倒失却了观察的兴致,以至现在越来越少智者,而多的却是书虫。我想张先生一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希望“热烈的感情”和“多彩的语言”,而“热烈的感情”正来自学者对现实的热爱,否则就是矫情和做作;“多彩的语言”绝不是杜撰可出的,因为色彩正在现实中。
确实,时代精神,包括时代的美感和新的情趣。美感使人“进化”,情趣激发热爱。都是不可或缺的。
新鲜感是独创性的果实。这种果实要靠美感和情趣来培育和滋养。(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与坏人作战之中,才能发展自己。
与张中晓对话(53)——对手与坏人
与坏人作战,莫如说与对手作战。因为好与坏对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尤其从“形而上”的角度看问题。
但在“形而下”的现实中,以普遍的良知来说,好与坏的标准是异常鲜明的。谁都知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没有这种鲜明态度,根本找不到“他山之石”。(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四)
爱默生说过:“在薄冰上滑动,速度就是安全。”这与古中国的教训“如踏虎尾,涉于春水”是一个很好的比较。(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4)——活的智慧
我非常喜欢爱默生,喜欢他那种亲密自然的悟性和富有诗情的哲理。我读过的爱默生,因为我的喜爱而蒙厚笔墨,画得条条道道。但上面这句话只是一条经验,不含哲理。愈简单理解愈好,愈直接去做,愈可证明。
张先生所作的比较中,可看出中国人更重视“谋略”,攻于心计。虎似不会浮水,所以人把自己的后路都想好了?(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五)
过去曾奇怪为何教会医院的护士都必须信仰基督教,今天才知道并不是由于那些枯燥和怪癖的教士们对于少男少女的垂怜,而企图拯救同赴天国,而是可以借上帝之名义而加以惩罚和诱骗。明乎此,则政教之关系若揭矣。(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5)——关于宗教(1)
张先生一定是一位无神论者。我欣赏无神论者的大无畏风采,积极的一面是自己拯救自己;消极的一面是可能因为“无惧”
而非为。在没有教养的时候。(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六)
对于无知的生灵来说,神的爱护和惩罚比人的爱护和惩罚来的更温暖,更无可怀疑,更有力。(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6)——关于宗教(2)
关于宗教,我想“敬而远之”为好。(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七)
在颠倒的世界和混乱的时代中,人们的言论和行为的道德违反人性,是当然的现象。他们是牺牲者,道德上的失败者。他们干出了最蠢的事,像陷于一场噩梦那样,恐怖疲劳,两眼失神,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的矛盾和不安的。他们的不负责任和不诚实,常常是违反本质的。(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7)——真正的人性是什么?
世界总在风云变幻之中。“颠倒的世界”,应该指那些“恐怖”
横行的时期。世界象在顷刻间毁灭一样,比如对那些惨死的犹太人来讲。
人性究竟是什么?生之本性为人性。没有生存就谈不上人性。
但人的生存又要靠良知和道德来支撑,我把它称为天理人伦,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违逆的。即便人类社会在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人仍然在为维护人性和升华人性不断地努力着。
“人”们在漫漫的文明积累中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人。(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八)
小人畏刑,君子畏天,恐惧和畏惧,是中国道德实践的基础。
(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8)--小人和君子
畏刑者委琐,畏天者凛然。委琐者小人,凛然者君子。
刑,人间的惩罚。可是小人因为惩罚便不小人了吗?未必。
天,宇宙之奥义。奥义当有戒律,君子都知道吗?也未必。
(写完上段话后,我去查了字典,一本《汉语词典》对小人的解释是这样的,小人,指平民,不屑的人。而后我又查了“屑”,不怎么样之意。君子呢,指有才德的人,也指在位的人。在位当是和平民对应的。)(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五十九)
谨慎,由于恐惧。斯宾诺沙说:“那受恐惧的支配,去作善辟恶的人……”恐惧的另一端是盲动。一种拼命主义,但是同样由于缺乏内在的独立性。中国人的行善,同样由于恐惧,恐惧外在生存(肉体)的消失和世俗目的的丧失,而不是由于荣誉、负责、诚实和良心。中国人的善心与善行,实际上是一种粗野的唯物论和荒谬的神秘主义的结合。(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59)--道德的基础
如果什么都讲基础的话,那么道德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张先生对中国人“行善”认识的来源,就可以找到依据了,从他对老子的评价,对庄子的认识,不难理解什么是“粗野的唯物论”
和“荒谬的神秘主义”了。
但是,张先生是矛盾和痛苦的,因为他的无神论。他是不是深切地感知着如“中国人”般的“粗野”和“荒谬”?我这诘问其实很残酷,但我也是中国人,我想先生会原谅我的。
但是我实在欣赏张先生笔下的这几个字眼:“荣誉,负责,诚实和良心。”这些作为道德的基础足够了。(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
中国的古文化,不管它如何智慧和高超,归根结蒂,没有通过个人(即思维的自由)反思的心情,因此,对人是陌生的、僵硬的、死相的。(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60)——自我的觉醒
说到这儿,我和张先生又达成了默契。张先生承认了我一向推崇的中国人的智慧。而我认同张先生对“人”的醒悟。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来,即便是那家喻户晓的《红楼梦》中,有多少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呢?没有心理活动的人的心灵该如何去认识?
自我意识该是“人”的觉醒。(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一)
中国人的理论,学术著作,读来如一批命令,缺乏纯真的乐趣(美学上的享受)。没有精神参加进去,没有精神(个性)的活动。或者是抄袭,或者是枯燥的理智,或者是宫廷语言的堆积。而思想,却需要普遍性和个人情感(风格)的结合。普遍性必须在个人的心灵中取得它的生存,必须具有人间的形式和血肉的存在,必须表现为一个自由的、理智的心灵的内心倾诉,即个性和人格。(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61)——纯真的乐趣
我最早读到的一本“文艺理论”著作是秦牧先生的《艺海拾贝》,那时我15岁吧?刚经过“革命烽火”的洗礼。对能借到手的书,都如饥似渴。那时我本质上仍是一个傻乎乎爱较真,把人们说的话都当真(其实到现在还是这样,这或许是本性难移。)充满求知欲的孩子。
艺海是什么?我全然不懂,让我饶有兴趣地看下去的那书中写着金鱼是由鲤鱼进化而来,它们的进化是中国人的智慧。我想到在北京动物园里见过摆动的小金鱼,那是极美丽又在很少在北方小城市里能见到的。还记得书中说到了菊花,也是由于人的参与,它才有这般的千姿百态。母亲喜欢养花,虽然她没有多少时间弄花,但我的家里总是不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菊花是妈妈喜欢的,她告诉过我,在我生日的季节菊花才会开。书上说原本菊花也没有这么美,它们也是人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培育出来的。
人是多么聪明!那本娓娓道来的《艺海拾贝》让我的十分投入,十分向往。
向往美。
严格地说那不是一本文艺理论著作,而是一本随笔,是作家即兴的感悟。但懂事以后,我还是很看重作家的这些看是随意,而极富个性的感悟。所有的灵性、个性其实就在这样的感悟之中。你可以从这种感受能力中体会写作者敏感真诚的心灵。
这样的心灵才能赋予文章以生命和血肉。
有一种文章是从人心灵中萌发的,而有很多文章是从文字堆中挑拣出来的。
文字其实也会有生命。放下书本,读读自然这本大书,你的文字和文章中就会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有如张中晓所说的,你的笔下才会是“自由的、理智的心灵的内心的倾诉。”(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二)
对于古中国的遗产,可以做文章的,(一)对于古籍,搜集各家旧解释,加以比较,别立新义。(二)搜集各处材料,加以考证别立新解。以上二者属于学问。(三)摘引数段,结合现实,借题发挥,则属于杂文也。然杂文并不简单,使今日现实(作家的感情)和过去的精神发生联系。这需要精神的绳索,必须发掘沉遂的历史精神和火热的现实精神,使历史和现实统一。发掘历史材料的思想力量和感受现实生活的战斗精神的结合。
与张中晓对话(62)——学问与精神
作学问者离不开古籍,但最忌的是为了学问而失却了精神,埋头故纸堆。真正的学问家,不是一身的故纸味道,而是能从故纸中推演到过去,体验过去时代的气息,让它在自己的思想中生发出生命来。对于古籍的注解,只有学者进入这样的境界,才能让它们发散出生命馨香,这么做出来的才是真学问。
精神的绳索?是什么?是一种沉淀在人类意识中的一脉相承下来的文化,弥漫在社会现实中的文化。古遗产中可以找到它们的出处,但现实不会完全复原其所有真实。完全的复原就是停滞,而在人类历史中,任何停滞都意味着死亡。唯有精神绳索使人类文明从古到今紧紧相连,滋养着真正的学问之精华——文明之根。
呼一口现实清新的空气,让思想沉淀在古遗产的浩瀚智慧中。
却是学者们该有的专一精神。用张中晓的话说,对古中国的遗产(他好象专指古籍文献),我以为,要忽视其中的“虚词”,跳过那些“之乎者也”,寻觅其真正的生命。关键的是在这寻找中,你不要忽略了现实的明媚阳光,关注一下市场上的时令菜蔬的价格,也许你就会为正迷惑不解的问题顿悟。
学者的思想应该是鲜活的流动的深邃的,因为他担负着人类文明的提炼的升华的责任和使命。所以他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有一种东西是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只要有人类,就有它的生命,这就是人之精神。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三)
凡在学术史上创一说,成一派者,其人必为热情而偏狭。性格上的特点使他的思想向一个片面发展,完备,极端的发展而成为一个系统。后人但以宗派非之,非确认也。当体其热爱真理之斗争之情,当汲取其在特定条件下所思想的真实也。
与张中晓对话(63)——咫尺之遥
疯狂与独创之间只有咫尺之遥,比如哲学家尼采;比如画家梵高。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四)
智慧的和谐(生活道德的合适、恰当、节制),处世哲学的基础。
感情洋溢,但很难控制。
保持高傲的天性,但同时能适应社会,赢得世人的好感。
感情深厚,但同时过于镇静和理智。
智力清明而锐利,善于掌握人们的趣味和达到成功的方法。(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64)——做人的极致
这样做人,可以说诗意生活了。其中最不可少的是,童心和敏感。(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五)
中国人不接受一种彻底的思想方式,不习惯一种彻底的生活方式,而安于空浮、马虎、四平八稳、得过且过、自我欺骗、折中妥协的方式下过活。这种生活方式的理想化和理论(思想)形式,就是中庸。
中庸并不是和谐。不是智慧的和谐,而是平庸的折中,和一种自然性的并列。这种和谐的基础,是自然性,而不是精神自由。(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65)——中庸与人类智慧的成长
人类在成长。人类的智慧也在成长。张中晓对“中国人”锐利的批判就是一种成长。
我前两天读到北宋二程关于中庸的一段语录:“‘极高明而道中庸’,非二事。中庸,天理也。天理固高明,不极乎高明,不足以道中庸。中庸乃高明之极。”不是很意思吗?北风行曾在此前的对话中提到“天理”,当然不是这“中国人”(儒家)祖上所说“天理”,而是宇宙的正在被人认识或者还没有被人认识的规律。因为是“规律”所以不可违逆。“天理”不可违。
违者必着“天谴”。看来我没有张先生那样彻底摈弃祖上遗训。
没有背离中国人最根本的“天人合一”的“信仰”。
然而,我也曾在另一种场合用另一种“身份”(马甲)说过“人生如同走钢丝。”的确,我现在还是这么看。“走钢丝”
需要一种平和和技巧。其中任何做作都成就“走钢丝”这样的艺术。这里要保持平衡。平衡就要“削足适履”,就要吸收新的,送走旧的。知道新旧更替是宇宙间永恒。
什么是“中庸”?“走钢丝”和“顺天理”高度完美的结合。
就会找到张中晓所希冀的和谐。这种和谐是真正的大智慧。
我欣赏张先生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我无奈人类智识的有限。我常常处于乐观与悲观之中,凝视现实的“过去”,瞻望人类智慧的成长。(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六)
古中国的伦理学(封建首先)大致有两个方面:(一)僵化了人生关系;(二)迎合了的弱点(为封建秩序所要求的)。前者是:“凡发皆中节”,后者是:不伤家长制的自我感情。前者,僵化了中庸(不是生命的和谐),后者,专制顽固萎缩、肆无忌惮的感情。
宋儒的“天理”实际上就是客观化、绝对化了的封建道德原则。
作为前提,“天理”皆为僵化原则,作为工具,僵化原则皆为“天理”。(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66)——僵化的是静止地看待事物
古中国的伦理学,以张扬“天理”的朱熹讲,南宋离现在有多少年?还不到2000年,古中国还太年轻了点。我看过朱老先生的只言片语。的确,现在能讲忠君吗?忠君者必狭。我们吃够了苦头。一个“君”的头脑不足以洞察世界。何况人们不再是一群“乌合之众”了。但僵化了的不是张中晓所说的“天理”,而是有人希望这种“朱熹的秩序”(天理)成为“天定之理”
而不可违,这怎么可能呢?
朱熹的片言之语中我看了一种智慧,一种维系当时的社会秩序的精神力量,有些涉及人的自身涵养的思想在今天作为个人修养来说,仍不失为一个过来人好的经验和体悟。中国人的聪明昭然若显。
但是时代在变,在朱老先生的语录流行于世之时至今,每时每刻都在变,聪慧者由于教养之过,越来越多;自主的人,有思想和心灵的人越来越多,这时,朱老先生的秩序就成了对人们自由思想的禁锢。
生发出今日之新思想来,总比怒斥古人的思想更具积极的意义。
然而,当古人的旧思想为一些卫道士和懒人把持不放的时候,棒喝和警醒也是必要的。
我乐观地认为,当旧的秩序不再适应新的生活时,它必然要被淘汰。但人类是需要秩序的,我们慢慢地往前走吧。
这么看,还有比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更先进的思想吗?起码我不知道。所以我说,真正僵化的是用静止的观念看世界。(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七)
父母的慈爱,是一种恩赐,实际上是经儿女的人格作为交换条件的。长者赐不敢辞,君亲有日月之过,而无犯颜之谏等等一类实际内容,就是如此。如果儿女要求独立的人格,那就必然造成父子关系的质变,而成为乱臣贼子了。即使在社会秩序上已不是如此,但在感情态度上仍是如此。(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67)——正视现实
在传媒不发达的古代,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教师,他们不仅养育子女,也教育了子女。于是,子女便成了父母天然的“隶属”,不容一点违抗,这种“隶属”直接维系了古代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在传媒发达的现代,“后喻文化”的形成使父母和子女处于很尴尬的状态。今天这种矛盾冲突更为明显。如果一味以古代的观念来面对现代的现实,其实是不可能找到真正出路的,惟有正视今天的现实,做父母者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对待养育后代这样的大事。而且,对于人的尊重,应该从他的童年开始。这其实是人类面临的极为重大的问题——如何建立起新型友爱的家庭关系,也是人类伦理面临的新考验。(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八)
奴隶主和封建主义的服从感完全以一种优越的权力,随时准备逼迫它们服从的直接意识为依归的。因此,只要胁迫一去,就破坏信誓,背弃诺言,出迎三千里,实行变节和叛乱。(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68)——“绝对服从”
奴隶的服从是绝对的服从,也是不情愿的服从。自由人沦为奴隶和奴隶自我意识的觉醒,都是摆脱这种服从的决定力量。
权力制约与人的诚信是一对尖锐的矛盾时,动荡就是必然的了。
(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六十九)
心中的是非全无,但是对现实的是非是分明的。倒是那些生活的独断主义者,他们以顺逆作为是非的标准,顺我者是,逆我者非,是我非彼,均出一心。既无理想的是非观念,人间也就是非截然了。举之而加诸膝,抑之而堕之渊,便是是非独断论的实践。(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69)——人格建设与理想信念
其实,张中晓在这里说的是个人人格建设与社会理想信念问题。
评判是非的标准没有理想信念作为准绳时,个人人格以“顺我者是”,“逆我者非”为评判标准,势必“心中的是非全无”。
而心中没有是非标准的人,就难以自省,难以明断,当然也难以建构伟岸的人格大厦。
儒家崇尚诚信,道家主张无我,释家希望渡人。而现代马克思主义者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依附于一,真诚执著,而不是口是心非者,才有希望不成为张先生所说的“独断主义者”。
(北风行)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七十)
理性主义不切实际,实际主义缺乏道德标准。僵硬的人生关系的另一极端是一盘散沙的纷乱和敌对。(绿茶整理)
与张中晓对话(70)--“知”与“行”的矛盾
其实这是一对亘久存在的矛盾。张先生之所以说“人生关系”
而不是“人际关系”,正是因为“知”和“行”,“理性”和“实践”的关系不单单表现在“人际”方面,而且表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于是我这样理解“人生关系”,而不去修正它为“人际关系”。(北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