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而不畅是可以怀孕吗:女人的痛经、带下病及经期口腔溃疡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11:25

女人的疾病:痛经、带下病等

一、肝郁引起的痛经【月经前和经中痛】:

    症状:月经前和经中,小肚子发胀、发痛,有下坠的感觉,乳房胀痛;有时连累着大腿内侧和肛门都痛,严重时恶心反胃;月经颜色深,有血块;平时心情不舒畅,老郁闷,爱叹气。

治疗:月经一周前,每天敲打两侧胆经5分钟,睡前按揉两侧太冲穴和血海穴各两分钟。月经来后停止按揉血海穴。加服:加味逍遥丸。痛经厉害加按合谷穴。

食补:橙子【疏肝解郁】和桃子【活血止痛】。玫瑰花或月季花加红糖,熬水喝或煲粥。

二、气血虚引起的痛经【经中或完后】:

症状:经中或完后,小肚子隐隐作痛,按后舒服,睡眠不好,难入眠,老做梦,月经量少,色偏淡。面无色。

治疗:气海【按揉】、足三里【艾灸】。

三、受凉引起的痛经【寒凝血淤】

症状:月经前吃了凉东西或者淋浴或接触凉水后小幅剧痛,浑身发冷,月经量少,颜色深,夹着血块,脸色青白,嘴唇发紫。

治疗:关元【姜片+艾灸,】,痛重+揉合谷3分钟+擦腰骶发热+按揉小腹或热水袋悟,多喝热的白开水。

四、虚寒引起的痛经

症状:月经来时怕冷,小腹持续疼痛【能忍受】,喜欢用顶着,后腰酸痛怕凉,舌、脸淡白。

治疗:每晚睡前艾灸关元穴、肾俞穴。

食补:多吃红肉。生姜、葱、茴香、花椒。穿着保暖,多晒太阳。

五、月经无规律【肝郁肾虚】 (经水出诸肾)

症状:月经没有规律,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平时腰酸腿软,走路没有力气,经前乳房胀痛,心烦,看什么都不顺,爱发脾气,睡觉不踏实。

治疗:太冲穴和期门穴。关元和三阴交。

方法:每天下午3-5点先按太冲穴3分钟,再按期门穴2分钟,三阴交2分钟,点按关元穴2分钟。做腹式呼吸【手掌心放在关元穴】。

禁忌:寒冷食品。

六、经期发热【肾阴虚】

症状经期时发低热、手心脚心发烫,心浮气躁,嗓子发干,爱喝水,月经偏少。舌红少苔。

治疗:每天下午5——7点按揉两侧太溪穴和照海穴各3分钟,从太溪穴推到照海穴10次。

食补:枸杞泡水喝。牛奶冲阿胶粉,或阿胶粉汤化炖成果冻服用。

药疗:百合鸡子黄汤:1个柴鸡蛋黄【滋阴清热】,7枚鲜百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掰成一瓣一瓣的,用清水泡一夜,等出了白沫,把水倒掉。放入锅里,加清水烧开后,用慢火少30分钟,然后倒入搅均的蛋黄,再次沸腾以后,放点冰糖调味。【润肺美容】。

七、经期血虚【心血不足】致情绪不好

    症状:经期时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地伤感、白天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晚上失眠多梦。

治疗:中午11点——1点按揉两侧神门穴2分钟,艾灸或按揉心俞穴2分钟。

药疗:甘草大枣汤:20克小麦【养心液】,9克甘草【泄心火和胃】,5枚大枣【补血调胃】放在砂锅里熬。每天早晚各一次。治经期情绪不好,对抑郁症也有效。

禁忌:太咸食物。

八、经期口腔溃疡【阴虚火旺】

    症状:经期口腔溃疡,心烦热、口干咽干,失眠多梦,舌红。

治疗:太溪穴和大钟穴。【滋阴降火】。

药疗: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强】。如胃不好、拉肚子,可以用10克菊花、10克金银花,3克甘草代茶饮。

禁忌:熬夜。辛辣。

食补:梨、百合、山药、麦冬。 鲜百合银耳糖水:鲜百合30克,银耳30克,雪梨一个,燕窝10——30克,加些冰糖,炖冰糖水,养阴凉血。

九、经期头痛【气血亏虚、经络不畅】

症状:每次来月经就会头痛,特别是前额和眉棱骨疼得厉害,浑身无劲,有时感觉心怦怦乱跳,提不上起来,这种情况要持续七八天才好。慢慢煎熬,隐隐作痛 是虚的表现。为气血亏虚、经络不畅。

治疗:按揉或艾灸足三里。额头分抹法。点按太阳穴和印堂穴。

禁忌:寒凉食物。

十、经期头晕【体内痰浊】

症状:平时不想吃饭,肚子胀,月经一来就头晕犯恶心,头很重,胸闷,经量少、色淡,经周期变长,37或38天一次,舌苔厚腻。【体内痰浊,影响了冲任气血运行】。

治疗:丰隆穴【7——9点艾灸】、百会穴【早起】和膻中穴【晚7——9点按揉】。

十一、经期腹泻【脾气虚】

症状:每次来月经都会腹泻,一天好几次,有时脸也会肿肿的,月经量多,颜色淡。

治疗:脾俞【每天早7——9点艾灸或拔火罐5分钟】。

药补: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泻】。

十二、人流后腹泻【肾阳虚】

    症状:做过人流后,月经期要会痛,全身没有力气,怕冷,而且总是会小肚子揪着痛,拉完肚子六好了,尤其是早上。

治疗:肾俞穴、京门穴【治肠鸣洞泄,水道不利】。【在下午5——7点艾灸或把火罐】。

食补:莲子,冬季羊肉。芡实、百合各60克煮稀饭,加山药,脾肾双补。

注意:流产后不要受凉,喝姜枣红糖水,多食鸡蛋、肉类。

十三、月经提前【脾气虚】

症状:月经提前一个星期,血很稀,颜色淡,常感觉疲乏,饭后胃胀。

治疗:血海穴【健脾益气】、三阴交穴【调理肝肾】、足三里穴【治疗胃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以上三穴每晚睡前按揉3分钟。月经前七天至月经结束。

食补:少吃油腻食物,不可暴饮暴食,甜食少吃【甜多易伤脾】。

十四、月经行经长【肾虚】

   症状:月经一次十多天,经量少,色淡,有时头晕,耳朵鸣腰腿常感酸软无力。为肾虚。

   治疗:关元穴、肾俞穴、太溪穴。

十五、月经提前【阳盛血热】

   症状:月经提前半月,经量多,血色深红而粘稠,常感心烦,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并且便秘。

   治疗:经期按揉血海穴、行间穴【泄血中之热】、地机穴【治血症】。

   食补:多水果、清淡食品。少吃辛辣、高热食品。

十六、月经提前伴有手脚发热【阴虚血热】

   症状:月经提前一个多星期,量很少,血稠,手脚心发热,口干。是阴血不足引起的虚热。

   治疗:按揉三阴交穴、然谷穴【可泄热】。

   食补:多食清淡,少吃辛辣、文藻的食物。

   禁忌:熬夜。

十七、月经提前伴有情绪失控【为肝郁化热引起的】

   症状:月经提前十天,血色很深,粘稠有血块,来月经前乳房和小腹部胀痛,情绪总不好,很烦躁,容易生气。

   治疗:月经期按揉血海穴、太冲穴、行间穴【条肝气、泄热】。

   注意:排泄情绪。

带下病

一、白带多【为脾阳虚】

   症状:带下量多,绵绵不断,颜色偏白或者淡黄,质地比较稀,没有什么臭味。双脚浮肿,平时食欲不好,大便偏稀,舌淡苔白腻。

治疗:每天早7——9点按揉或艾灸足三里、脾俞。下午艾灸带脉穴、隔姜灸关元穴【姜:健脾利湿】。

药方:白扁豆用淘米水浸泡后去皮,加红糖、淮山药一块煮,一天两次,连续服用。可治脾虚带下。

二、水样带【肾阳不足,寒湿内盛】

   症状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淋漓不断,小腹发凉,有下坠的感觉,腰酸痛,头晕,耳鸣,夜尿多,大便稀,平时手脚发凉。属肾阳不足,寒湿内盛。

   治疗:下午3——5点先艾灸带脉穴和关元穴,再艾灸命门穴【补肾培阳】和肾俞穴。

   食补:猪腰子、韭菜【别名壮阳草】、刀豆。

白果莲子炖乌鸡:为补肾止带的菜谱。乌鸡补虚,白果收敛,莲子补肾,糯米补气。

用100克白果,100克莲子,50克糯米,一只乌骨鸡,还有食盐、黄酒、葱白、生姜等作料。乌鸡去毛和内脏,用开水烫烫备用,白果去壳,莲子去心,糯米淘干净,一起装进乌鸡肚子里,放锅里加清水和作料,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炖烂即可。

三、黄带【湿热损伤任带二脉引起】

   症状:带下量多,颜色发黄,粘稠,有臭味,胸闷心烦,食欲不好,口发苦,嗓子冒火,排尿困难。

   治疗:每天下午3——7点按揉 中极穴【治肝热脾虚】、关元穴和次髎穴【清热利湿,主妇人赤白带下】。

加揉带脉、八髎穴效果更好。

         心情不好,肝气淤滞,加揉太冲穴和行间穴。

   禁忌:辛辣、油腻和甜食。

食补:荞麦炒焦研成末,用蛋清调成小丸,每次吃50丸,一天三次,可治赤白带下。

四、脓样带【为湿热之毒损伤任、带二脉】

    症状:带下是黄绿色,跟脓似的,有时夹着血丝,有难闻的臭味,小腹灼热疼痛,腰骶酸痛,小便困难、灼痛。

以上症状为西医所说的宫颈糜烂。

    治疗:体质偏寒:艾灸关元穴和带脉穴。

         体质偏热:按揉关元穴和带脉穴。

    药方:五味消毒饮   蒲公英15克,金银花10克,野菊花10克,紫花地丁10克,天奎子10克,加一碗半水煮,煮到剩半碗水时倒出,再加一碗半水煮,把两次的药兑一起喝。然后药里多加水,煮后洗阴部。每天晚上一次。

五、阴部干痒【属肝肾阴虚】

   症状:带下变少,阴部发干,奇痒难忍,跟小虫子在爬似的,甚至裂了一个个小口子,心情烦躁,手脚心发热,两颧红红的,腰酸腿软,色红。西医叫:外阴瘙痒或阴道炎。【阴中痒…瘦人燥痒属阴虚】。

   药方: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六味地黄丸  三补三泄)。

六、阴部痛痒【属肝经湿热下注】

   症状:阴部瘙痒,灼热,红肿疼痛,带下多,带稠有臭味,嘴里发哭,咽干,晕头晕脑,心烦不宁,大便干,小便黄。

   治疗:牙签刺激蠡沟穴【泄肝经湿热、治阴痒要穴】和中极穴。疗程:一周。

   食疗:莲子薏米煮蚌肉  莲子去皮去心,薏米洗净,蚌肉切薄片,放入砂锅里,加水,用小火炖一个小时即可食用。每天一次,7——10天。

   药方:龙胆泻肝丸或龙胆泄肝颗粒。疗程:二周。

         中汤药外洗:蛇床子、地肤子、鱼腥草、黄柏各30克,川椒15克,生贯众、虎杖。百部、苦参各20克,熬水后,上、下午各洗一次,五天就能好转。

六、阴部痛痒【属肝经气血不畅】

   症状:生气以后,觉得阴处抽痛,连着小肚子、两侧肋骨下、乳房也痛。为肝经怒则气上。

   治疗:每天下午3——5点按揉太冲穴和阴包穴【膝盖内侧上四寸】。痛得厉害,改牙签刺激。

   药疗:逍遥丸  早晚各一次,一次一袋。

   刮痧:正午 背部  膀胱经*2+督脉,痧连成片。

七、乳腺疾病【为肝经郁结】

   治疗:按揉太冲穴3分钟和膻中穴2分钟,是治疗一切乳腺疾病的要穴。

   食补:橘核或玫瑰花泡水喝。

   ㈠、乳腺炎【乳头凹陷】P415.【人体经络使用手册】。

八、乳腺增生【为肝郁化热】

   症状:每次月经前一周左右乳房就开始发胀,快来的那两天胀得最厉害,穿内衣或触摸都会痛,到月经干净了胀痛就没有了,月经量很多,颜色偏深,带血块,心烦易怒,睡觉不好。

   治疗:月经前七天开始按揉行间穴和膻中穴。从行间穴往太冲穴方向推【顺经推】。膻中穴从下往上推【顺经推】。

九、乳腺癌:太冲穴、膻中穴+逍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