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蟹男分手后会难受吗:和田玉的交易故事与货币创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9:27:23
韦森

──“探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理”话题之三

现代金融和银行体系极为复杂,当代经济学和金融学所运用的分析工具和手段更为复杂,这模型,那计量,令我们这些外行们常常是雾里看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加上这年头,各行各业天天收集、报出各种数据,做出各种各样的计量和数学模型来说事,也渐渐使经济学家们把问题想得更复杂、更周全,但也因而往往迷失在纷纭陆离的现象中而难以得到一些基本的判断。

 


最近偶然被拖入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的思考,便发现一些最简单的数据不知是如何出来的。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我这里试编造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童话故事,来映照一下信用货币时代的钱到底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还是二者兼有之。我们也希望从这篇童话中,能否理出这多年来后凯恩斯的货币内生理论到底讲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他们讲的故事是否符合当今世界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运作。

首先,假设在西北某地区有一个封闭的山寨,在山寨中生活着一群人。这山寨中,唯一能进行交易的物品是一种同质或者说完全同样的和田玉。这山寨也有一个慈善、中立、宽容、大方的好心寨主,他没有任何个人利益追求,上帝交给他唯一的天职和任务,就是使山寨的所有人幸福。我们也假定这寨主相信市场,促进市场交易,故他让一个叫“国银”的大叔来分管这山寨内部贸易的货币流通事宜。但这国银没有任何钱,而寨主发现市场交易发生国银需要钱玩转市场交易时,就按需求给他一种叫“货币”的数字玩意。

假设设定好了,就让他们来玩第一个市场游戏吧!在交易的第一个回合,假设一个叫“卖一”的人挖掘出了一块和田玉,他要出售,而正好遇到一个叫“买一”的主,经讨价还价,卖一和买一同意以10元价格来买卖。但是,买一没有一分“钱”,于是他找到了国银,国银也没钱,就向寨主要来“10元”的钞票,并接着把这个钱贷给了买一。于是,买一就拿来这贷来的10元“外生的钞票”给了卖一,卖一接着则把这10元卖出和田玉的钱存入了“国银”那里。这样,第一轮交易就结束了,结果是:买一得到了一块和田玉,国银贷款给买一10元,卖一卖出的10元钱又存入了“国银”手中。到最后,国银竟然把他给出的10元数字或10元钱收了回来,没多,没少,但却使市场交易发生了。

第二轮,有个叫卖二的人也发掘了一块完全同样的和田玉,也恰好遇到了一个叫买二的人要出10元的价买他这块玉,但买二仍然没钱,也跑到“国银”那里去贷10元钱,而国银手中恰好有卖一刚存来的10元储蓄钞票,于是就把这钞票贷给了买二。买二贷到款,立即给了卖二,卖二又立即把卖玉的收入存到“国银”那里。交易结束了,买二得到了玉,卖二得到了10元钱,但在国银那里却积累出了20元的储蓄数字。

第三轮,一个叫卖三的人也发现了同样的一块玉,又卖给了买三,买三也从国银那里贷了10元,卖三又把这卖出的10元存在国银那里。这三轮交易发生后,结果是:买一、买二、买三各得到一块玉,但各欠国银10元贷款;卖一、卖二、卖三各在银行里有10元储蓄,这30元储蓄,用现在经济学的时尚术语来说,就是“M2”,且是由交易过程所“内生出来的”广义货币,但“国银”那里最后是个什么格局呢?有30元的负债(卖一、卖二、卖三的储蓄),他同样有买一、买二、买三的贷款债权。用现在的时尚术语来说,在国银大叔那里积累下来了30元的M2广义货币。结果,寨主只给了国银10元钞票,但大家玩了一圈生产货币游戏,竟玩出来30元存款的“广义货币”!更奇怪是,在国银那里,仍旧有10元的现钞,虽然内在于30元的存款中,但可以再随时贷出去。

上述故事只是第一幕,只是描述了一个没有任何“通货膨胀”的和田玉市场交易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再来编一个带“通货膨胀”的市场交易故事吧!

假如第一轮交易还是如旧:买一从卖一那里买得了一块玉,但从银行借了10元贷款;卖二得了10元钱且随即又把钱存在国银那里,在国银那里积有卖一的10元储蓄。但是,从第二轮交易开始,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物价要上涨了。如果卖二坚持认为他的和田玉值20元,非此价不卖,买二也同意了,想买,没钱,还是要得从国银那里去贷款,但这次却要贷20元了,但国银手中现在只有卖一的10元储蓄,没有办法,他必须再向寨主要出10元的钞票来,加上卖一的10元储蓄现钞,贷20元给买二,以完成其交易。买二贷到了款,把20元给了卖二,买到了第二块玉。卖二还是把20元钞票存在国银那里,第二轮交易又完成了。在第三轮,假如和田玉的交易价格又要上涨了,卖三挖掘的那块玉现在要价30元,买三来了,觉得也值,要买。这次他要从国银那里贷款30元了,但国银仍然只有卖二刚存来的20元钞票,他还得再从寨主那里再10元钱钞票,加上卖二的20元存钞,贷30元给买三。这一轮又成交了,买三从国银那里贷款买到了物有所值且可能会在涨价的一块和田玉,卖三则又把钱存到了国银手中。这三轮交易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在国银那里有卖一、卖二、卖三的总计60元存款,买一、买二、买三手中各有同样一块玉,但共欠国银60元贷款。国银自己呢?说是他那里有60元存款的广义货币M2,但他也贷出去了60元,因而在国银大叔的平衡帐户上,正好60元卖一、卖二、卖三的60元存款总额等于买一、买二和买三的贷款存量。蹊跷的是,寨主三轮给他的30元钱的“货币投放”像鬼影一样的内在于这60元存款中,仍然可以随时再贷出去。

故事我们还可以往下编。假如卖四、买四、卖五、买五……又出来交易了,会发生什么?假如这和田玉市场的价格还是每轮涨10元,寨主为了促进大家的交易还是不断外生地给国银大叔那里加钞票,那第四轮交易后会在国银那里积累100元的M2了,第五轮交易后则会在他那里积累150元!再想下去,如果这和田玉的价格不是每轮10元10元地涨,而是翻倍、再翻倍地涨,用多少块和田玉交易,总能在国银大叔的总帐中积存下来个“73万亿”的M2来?

当然,这还不是最危险的。如果这山寨的交易也电子网络数字化了,像当今社会这样使用电子货币转帐记帐的方式来进行市场交易了,那就连现钞也不用了,这样一来,广义货币创造会更便捷、更快,当然也会更危险。在此情况下,如果寨主不给国银大叔设个“准备金”制度,或国银大叔对寨主的任何指令都阳奉阴违,那国银大叔可能会想,既然短期卖一、卖二、卖三也不会来取回他们的储蓄,我把所有储蓄全贷出去不会有多大风险。这样一来,只要寨主初始注入我的账户中一定量的“货币数字”,国银大叔就会在一轮又一轮的交易环流中生出无限多的作为储蓄的“数字M2”来!

平时想来,这现代金融系统这么复杂,这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大师们的理论个个那么深奥难懂,那么是非难辨,但在后凯恩斯主义者看来,原来是大家都是在玩这种和田玉市场交易般的游戏。

你说这和田玉的童话故事,是解释了凯恩斯和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内生说”?是又印证了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永远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著名论断?不管你认为支持了哪一家的理论,但用这个货币内生说来解释这两年25万亿货币的内生创生,似乎还行。因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相信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中是贷款创造了储蓄,是市场交易需求“内生”出来了基础货币(当然前提是要受制于“寨主”要不要给市场需求“加水”),看来没有多大逻辑问题,也符合中国这两年经济运行的实际。下一篇专栏我们将继续讲述在开放山寨的条件下,货币创生与和田玉的交易故事。            在上一篇和田玉的童话故事中,我们假想出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山寨内部(即不与寨子外边发生任何贸易行为)和田玉市场交易的故事,想以此展示并弄清在一个经济体中的货币到底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通过对这个简单故事的推演,我们得出了这样一种初步判断:在信用货币时代,已经不能像古典政治经济学中那种用商品货币(如贝壳、金银)的产生理路来演绎和分析当今世界的货币银行和金融体系的运作了。

       在演绎和田玉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也慢慢醒悟到,在信用货币尤其在是当代的“电子货币”时代,广义货币并不完全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数字所决定的,一国的货币与通货膨胀,尤其是广义货币总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过程所内生的,因而,后凯恩斯主义流派的货币内生说在理论上基本成立。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法治健全且良好运作的国家中,若有独立的货币当局(周其仁教授认为中国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货币当局仍然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货币的内生过程受制于银行体系的制度安排和央行作为独立的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但却不是完全由货币当局控制得了的。

上一篇专栏文章显然还没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因为,在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和货币流动均全球化了的当今世界中,我们故事中所假想的那种完全封闭山寨式的“国度”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因而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总量,都不完全由本国政府或央行的货币政策所决定,也不完全是本国经济活动和市场交易的一个内生结果,而是受与其有贸易关系(经常性账户)和资本流动关系(资本账户)的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活动所影响。一个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越高,资本账户越开放,受这种影响就越大,一个国家的广义货币存量就越不是自个儿国家的央行和经济活动所全部决定的。现在,我们要继续演绎的故事是,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货币的外生和内生机制及其运作原理又是怎样的?

由于当今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及其运作极其复杂,加上各种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均甚为深奥难懂,在各门学科中又是学派林立,诸家观点不但不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这往往致使各学科专业内部的研究者和学生想弄懂任何一个流派的理论和见解都非常困难。这种现实的格局和理论的现状中,我们这些外行人更是难能凭感觉和学到的一些粗浅经济学教科书的知识来理解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和真实情景了。单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认为,自近代以来,人类诸社会自生自发地逐渐演变出来了一些到目前为止任何人都无法完全理解和认识其运作机理的现代经济与金融体系,更谈不上谁能完全驾驭和掌控它们的运作了。正是由于当代人类社会的经济与金融体系极其复杂,令一些身在其中的乃至处在一国决策层的经济学家们都眼花缭乱,这里须得用一些最基本和最简约的故事,来展示其基本运作原理,也许能理解个概要。这种讲童话故事的推理,虽然不敢企求说服他人,但至少在理清我们自己的认识。

让我们还是接着上一篇专栏文章中的和田玉交易故事讲起。读者或许还记得,那个封闭山寨内部和田玉市场的三轮交易的结果是:在实行纸币制且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买一、买二、买三共欠国银60元贷款,卖一、卖二、卖三共在国银那里有60元的存款,其中内含着寨主三次所增发的30元纸钞,而这30元纸钞又可以随时再贷出去,并随之会留下一个仅在国银的平衡账户中存在的储蓄数字的影子。如果只有寨主印发且带有他的签字的纸币才能流通和存贷,即使没有现在流行的“银行准备金”制度,只要寨主不再向国银大叔那里注入新的钞票,这30元钞票不管循环多少次,在循环中创生出来多少存款和M2,都不再会有任何通货膨胀了。我想这大概是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复杂的货币主义理论的最深层的逻辑链条吧!但是,如果假设这个山寨内部的和田玉已经“产能过剩”了,玉的挖掘者须向另外山寨“出口”玉了,那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

如果卖一再挖掘出一块玉,现在要以30元的价格卖到另一个山寨,而另一个山寨的买者支付给卖一的是由其所属山寨寨主签了名且与本寨寨主完全同质、币值对价并在两个寨子中大家都认可的纸币的话,那么,第四轮交易的结果是,卖一新获得了30元的外(寨)币,又把它存入国银大叔那里,那国银大叔那里就会积累有90元的存款了,并且其中了有60元现钞可以再贷出去;如果卖二也用样的价格和支付方式向外边的寨子出口了一块玉,交易的结果是在国银大叔那里就有120元的存款了,其中有90元的现钞可以再贷出去;如果卖三再加入这和田玉的“出口”,那结果是国银那里会有150元存款,其中有120元再可以贷出去。

由此看来,在开放山寨的条件下,随着山寨内部和田玉市场的交易的扩大和对外边寨子“出口贸易”的继续增加,国银大叔账户中存款会不断增加,他能贷出去的现钞也会越来越大。在此“产量增加”、“市场扩大”、“出口增加”和“贷款创造存款”四重贡献因素的作用下,在山寨内部会不断外生注入和内生地创生越来越多的“广义货币”。更为危险的是,如果不是用纸币,而是用电子记账式的信用货币来交易,加上国银大叔相信仍短期存款者不来取回自己的钱因而会有把全部储蓄再贷出去的冲动,因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又增加了一个货币供给的乘数效应,那还得了?那能用多久就可以创生出它个73万亿、730万亿来?

以上所讲的只是一些小学生都能演算的童话故事,但是这里所含的简单道理,也许澄清了许多极其聪明且头脑极其复杂的经济学家们所常常忽略或常言“转不出来”的现代金融体系运作的最最基本的逻辑:没有央行外生注入的货币,现代市场经济就不能初始运转;但央行“外生地”向市场注入货币后,市场交易本身会不断通过贷款和存款“内生地”创生新的“广义货币”。如果经济是开放的,外汇流入(不管是通由“经常账户”还是通过“资本账户”的渠道净流入)会增加基础货币,并通过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

通过上述讲上下两集的和田玉交易故事,我们大致可推知,20世纪末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市场化,土地和房产进入市场交易并价格不断飙升,以房地产为主体的资本资产头寸的快速增加,以及企业的巨量上市融资,这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货币化不断加速,反映在银行体系中则是广义货币的不断膨胀;而近些年中国对外出口的高速增长,外汇储备的不断攀高,央行不得不增发基础货币(尽管2007年之后实行了先发行央票,然后再来购回外币,以求短期不增发基础货币),又加速了这些年中国经济体内的“通货”(M2)的膨胀。这样一来,在中国银行金融体系内部就生成了一个功率强大的“通货膨胀”(不一定是物价上涨)“粒子加速器”式的装置。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中广义货币急遽增加,只不过是在在政府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促动下猛轰这一“粒子加速器”油门而导致其超高速运转的一个自然和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