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的颜色:见性成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33:53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句话的全文应该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开讲之前,我先从一个故事说起。传说释迦牟尼佛,有一天召集所有弟子,说有无上妙法要告诉他们。所有弟子于是聚集在灵鹫山,等待释迦佛开讲无上妙法。但释迦佛却静坐很久都没讲话……之后,眼睛微张,突拿起一朵花,并将花轻轻地拈转了一下;当时座下有一位迦叶尊者,望着佛陀微笑了一下。于是释迦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今咐嘱摩诃迦叶’--听说禅就这样传下来了。

  当然,经现代佛教学者的研究,据说这则‘拈花微笑’的故事,是禅宗后人的创作,并非史实。只是对修行者而言,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的故事,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些人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中所寓含的哲理──不管怎么说,禅就在拈花微笑之间,传下去了。

  接着我们谈什么是‘教外别传’?‘教’就是教理,也可以说是经典;‘教外’就是教理经典之外。何谓‘别传’?别传就是教理经典之外,另有传承、传授的方法,合称为‘教外别传’。学佛不是必须谨依经教吗?怎么会有教理经典之外的别传呢?原来东汉末年安世高、支谶、支谦以及稍后的鸠摩罗什,他们这些大师为中国翻译了很多很多的佛经,由于他们宏伟的贡献,使中国大约在晋朝末年时,佛学教理便已相当盛行了,当时出现很多有真实证悟的人,并且也逐渐孕育出中国禅宗。

  这里须先说明,为什么经典义学盛行以后,才有禅宗兴起,并出现许多有修证的人呢?这首先表示佛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佛经传来中国,中国人要体验禅是很难的。佛陀灭度之后,经典等同佛的法身,具有无比的重要性。但初学者研究经典,并不容易贯通经意,须待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能在浩瀚经典中体得‘了义教’。

  什么是了义教?经典虽有很多,但实际上表达的义理只有几句而已。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同样的,三藏经论虽然部帙繁多,但用一句话来说只是‘无我智’或‘无我悲’而已。不过,要确认这项精义,若没有花费长时间的摸索、反覆思惟,是办不到的。而倘能掌握这一大要,并以这个大要为修证的准绳,则能避免盲修瞎炼,且进入实修的阶段。研习经典的重要性及意义,可说在于使我们掌握佛法大要,并根据佛法大要去修行。

  佛教初期,在汉土是没有佛法的,只有孔孟、老庄之道;直到两晋、隋唐佛学盛行了,才有大量的中国禅师出现。达摩祖师虽是西天印度人,但慧可、神光、僧璨、道信、弘忍、六祖,均是东土中原人。当时有修证经验的人多了,于是自然产生‘教外别传’。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之前的修行,一定要以经典、义学为中心,假使一个人没有浸习过《般若经》《法华经》《楞严经》《维摩诘经》《地藏经》《金刚三昧经》《金刚顶经》……则几乎不可能会有开悟的一天──这情形我认为是没错的──但是当很多有修证的禅师出现之后,情形就不同了;除了传统的闻般若正见、思般若正见、修般若正见、现证般若正见这一修道次第可以使人开悟之外,也有不必读佛经不必研究义学,仍可开悟见性的方法了!

  释迦佛祖灭度后,当然要以经典佛语为中心;但试问:佛祖在世时,佛祖会不会叫你去看经书呢?──应该不会!因为只要你对佛祖有信心,佛祖直接教你就可以了,释迦佛在世时,正是以口传面授来教的。而后来之所以变成以经典为中心,是绝对有必要的,因为佛祖已灭度了;可是到了隋唐,中国有很多禅师出现的这时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禅师也是觉悟者──佛!禅师固然可以继续以经典来指导学人,但并不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禅师是有能力和住世时的佛陀一样,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导学人明心见性的──这叫‘教外别传’,也就是经典之外另有传授第一义的法门。可惜的是,有些研究佛学的人常轻视修行者,认为既然没有佛学素养,那有资格谈修行呢?

  以前有位比丘尼,欲向六祖请教经意,六祖说‘字我看不懂,你念给我听。’那位尼师便以不太相信的口吻说:‘字既不懂,如何懂得义理呢?’六祖答道:‘诸佛妙旨,非关文字。’不过不仅是古人曾有这种误解,即使现在台湾都还有人存有这样的误解,认为修行必以研究教理哲学为基础,否则根本不可能开悟。事实上,先研究教理哲学,继之再来修行,当然是一条很稳当的路,但你不可偏执地说:‘除了这条路,其余的都不可能有成。’所谓‘教外别传’是说种田的人、挑葱卖菜的人、不认识字的人均可修行──这才是来自灵山的福音。如果修行一定先得研究佛学,那么对佛学没有兴趣,或者缺乏哲学细胞的人,解脱岂不是要等下辈子了!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是说超离经典之外,直接传授的修证方法是不立文字的。为什么?什么叫不立文字?首先,‘不立’的意思是指不执着、不依赖。但有人误解,认为禅宗是不必看书、不必读经典的,这话有失中道。禅宗的意思,并非完全不要文字──其实语言也是文字。禅宗只是不执著文字、不依赖文字而已。这是‘不立文字’的第一个意思。

  ‘不立文字’的第二个意思是,不必透过文字,也可以指导学人。这句话怎么说?禅宗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就像喝水,冷暖自己知道,不必说明。只要禅师牵你的手,让你拿起茶杯,喝下茶,你自己就知道了,就像‘眼横鼻竖’是多么明显的事,何必多言。

  宋朝时,日本道元禅师,来中国学禅数年,在他获得禅门心法返回日本时,一些日本贵族及宗教师,请他说看看,到底他在中土学到什么?道元回答说:‘双手空空回来,只懂得一件事而已。’大家问:‘懂得何事呢?’他说:‘眼睛是横的,鼻子是竖的。就这件事而已!’这些修行人听罢都哈哈大笑,笑他呆, 这种人尽皆知的事,何必去学数年呢?道元禅师当时受这班人的嘲笑,正如中国老子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哈哈大笑。’又说:‘不笑不足以为道。’若是如此简单就让凡夫俗子给听懂的话,就不足以为大道了。古代修行人,为了解这一平凡的道理,释迦佛祖花了六年的苦行;六祖要五祖特别的传授;甚至也有人‘三十年枉作风尘客’最后才知道:原来头从本以来,一直在自己头上!

  其实你和我、我和佛祖、佛祖和你,在本质上是完全平等没有丝毫差别的。只是觉醒的人自觉到自己并没欠什么,所以安心自在、悠游任运;而迷昧的人,则庸人自扰,竞走奔驰。这是一件真实的事,千万不要以为你不是佛。空海大师说:‘若有人言,我是众生,即是谤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是众生因为没有自觉,所以狂心不歇,枉受诸苦罢了。有一次《禅心杂志》访问我:‘什么是涅槃?能否说明?’我说:‘你从进来到现在,一直没看到吗?’访者问:‘是否可另用言语说明?’我说:‘当然可以,问题是:既然用眼睛都看不到了,用耳朵怎能听得见呢?’

  古代有人到深山参访禅师,向禅师请教‘什么是佛法第一义谛?’禅师就问他说:‘你进来时是否看到山坡?’他说:‘有!山坡很陡。’‘是否听到溪声?’‘有!溪声很大。’禅师说:‘那就是了!’

  又有一位香严禅师,他与师父沩山在一起,三年都没有开悟,他问师父是否可以为他说破,他师父说:‘我如果告诉你,你以后一定会埋怨我。你还是自己去体会吧!’因此他离开师父,到处行脚。一天,见到一个佛寺荒废破旧不堪,他看了很不忍,就住下来加以修建整理,且一住就好几年。有一天,当他在扫地时,无意地丢了一块瓦片,使竹干发出声响──竟因此而开悟。他笑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那一声响打破香严的分别意识,让他了解原原本本皆是佛。

  有人问赵州禅师:‘什么是道?’他答:‘你吃饱了没?如果吃饱就去洗碗!’道就是如此平常。

  你们是否留意,庙寺屋顶脊角大都挂有风铃,为什么庙寺屋角均悬挂风铃呢?有一个‘风铃偈’蛮有意思,如能了解风铃偈,大概也就了解佛法了。那首偈是说:‘浑身似口挂虚空,不论东西南北风,一律为他说般若,叮叮咚咚叮叮咚。’‘叮叮咚咚’原来都是在为人们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呢!只是一般人并未了解。

  使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那一颗苹果,并不是专为牛顿而掉下的,但为何别人没能发现地心引力,牛顿却可以呢?可见这是人的问题。真如遍周法界,在在处处皆涅槃,这是多么明显的事,何必另透过文字说明呢!这就是‘不立文字’所蕴含的第二层意思。

信戒无基不可闻空

  自古以来佛教所说的是‘福慧双修’,如果只重智慧不重福德,或是只重智慧不重悲愿,都不是中道的佛教。佛教在学人未修福德之前,通常并不授以明心见性之道,如果这样,佛教就有缺点。所以诸佛菩萨都以四悉檀为众生说法,对初入佛门者说‘世间悉檀’;继之再说‘为人悉檀’‘对治悉檀’;最后在观察学人的福德因缘已具足了,才令他悟入‘第一义谛悉檀’。

  修行必须先修福德。什么是福德?福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而刚才所说的智慧就是般若。般若不可离开这些福德,如果不修福德,而偏修般若,那并不是正统的般若。‘信戒无基而妄取空是邪空’,诸佛菩萨绝不会为这样的人说空法的。虽然待会儿要为大家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但在此先提醒各位:除非你们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基础,不然我今天所说的直指人心的方法,对你们不会有多大的益处,你的疑根会继续存在的。就像一个漏底的杯子,即使将玉液琼浆倒下去,也会很快流失──就像我为大家说的直指人心的心地法门,也会流失的。但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已有基础的人,却可能一言之下破三关。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现在我就来说直指人心的心地法门。这法门说来其实没有几句话,就像喜马拉雅山高有八千多公尺,而山顶上却只是一点点而已,越下面地坪才越大,土堆才越多。而真正微妙的道理,反而是没有几句话的。

  六祖说:‘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能达。’又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觉即是佛。’修行本来只在于觉不觉,迷不迷而已。但有人因不解经文真义,硬说解脱成佛,一定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行;并且认为如果真的有开悟的人,身上一定会有香味、背后一定会有圆光……由于这种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已经很深,所以有时候,左脚明明已经踏进涅槃门了,却因想到我身上怎么没有香味?后面怎么没有圆圆的光?咦!不对!赶紧将脚抽回──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当面错过!’其实,‘化鱼为龙不改其鳞,转凡成圣不改其面’,修行只是消除根本烦恼,清净三业而已呀!这些修行人真是可惜。

  六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由于不了解清净本心,所以才会心外求法、盲修瞎炼;如果能认明每一个人原本皆有的清净本心,则不难解脱成就菩提。也就是说,所有的佛法都是从‘见道’开始的,在你尚未见道时,就好像还没有见到牛,是无法骑牛、牧牛一样,一定要先见牛才能骑牛、牧牛──正如修行一定要先见到清净本心,才能保护清净本心、坚固清净本心。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先认明清净本心。

直指清净本心

  在说明清净本心之前,我先说一个故事:

  六祖刚得到五祖衣钵时,很多人都要抢他的衣钵,六祖便一直跑,当时有一位名叫陈惠明的和尚,当过四品将军,武功很好,他首先追到六祖。六祖见已被陈惠明追赶上了,就躲在草丛中,并将衣钵的信物──袈裟放在大石头上。陈惠明追到时,看见袈裟,就朗声道:‘请您不用躲,我并不是为了抢袈裟而来,我是专程向您请教佛法的。’六祖听后知道他是诚心诚意的,于是从草丛中现身说:‘你既然为法而来,那么就先屏息诸缘,勿生一念,我将为你直指。’

  现在请大家也和陈惠明一样,先屏息诸缘,静坐片刻之后,我再继续说。(静坐一分钟)

  古人说:‘江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何谓清净本心呢?我先引六祖为陈惠明说的那一段话:‘在你不思善、不思恶之时,心空如洗,完全无起无灭,没有善念、没有恶念、没有贪念、没有嗔念,就在这无善无恶时,当下的心,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在座如有研究佛经的人,或许会指正我说:‘你说得不对!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乃是用探索、询问的语气。换句话说,六祖的意思应该是“哪一个是陈惠明你的本来面目呢?”──这句话,应该是不确定的问句,为什么你却改采肯定式的语气说“这就是清净本心”呢?’

  我想,世上有修证、体悟的人应有很多,相信若有大修行者听到我的演讲录音带,一定会为我作证,我的解释是契合祖师密意的!每个人都有清净本心,只是凡夫会退转,佛不会退转。众生就像患癫痫的病人,平时正常,但等一下忽然又发作了──生起许多颠倒想。但是阿罗汉和佛菩萨们就永远不再起无明,他们终日吃饭没有咬到一粒米,宴坐水月道场,广度如幻众生,他们就是这样而已。如果你们宿世善根萌发,对最上乘的禅宗有信心,则底下的话,将超过你长期的修行。

  什么叫清净本心?我举示给你们看(手拿起茶杯,送到嘴边,喝了一口茶…)你们是否看到了?──这就是清净本心!在这中间不必增加什么,也不必减少什么。但是这工夫却必须坚固才行。如果你能认明它,并且能在生活中绵密地长养它,不摇不动,不忘不失;那么最慢在七天之内,如果没有大彻大悟的话,就算我当众妄语了,他日倘你作鬼作神轮回于三界,尽管夜半来抓我好了!(除非于清净本心未得真知灼见的确认,缺乏汇归点、总持门,导致工夫使不上力,如此则需寻觅善知识为行者抽钉拔楔。)

  佛法本无多,真正可以超生了死渡出苦海的并没有几句话。学问在于广博,要学要读的很多,但修行却是愈少愈好。中观般若那么多,但说起来,只是‘缘起’二字而已。如果有人能深信深解缘起的精义,那么,当下便可远离戏论了。过去有人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而饮。’一瓢饮就能解渴了,但如果站在河边,细数流水三千而不取饮,那就只好渴死河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