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注射玻尿酸丰下巴:林风眠 中国现代美术创始人的悲剧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38:43

林风眠 中国现代美术创始人的悲剧人生(画册)  

2011-07-20 03:48:22|  分类: 【名画赏析】 |  标签:林风眠  现代美术  创始人  悲剧人生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现代名家 >>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冠中蒋兆和陆俨少 林风眠 黄宾虹 李可染 关山月 黄胄 赵国经 >>更多


林风眠.jpg

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2)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出身石匠世家,18岁赴上海,1919年与徐悲鸿、张道藩同期赴法国留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学习西画。1924年在巴黎与同学林文铮等组织霍普斯会,并举办中国美术作品展览。1925年回国,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1927年任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8年,创杭州国立艺术院并任校长。抗战时曾一度潜心创作。1945年后,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后复回杭州艺专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杭州艺专教授,1952年退休后居上海,任上海美协副主席等职。文革中遭受迫害,自行将作品交付潘其流撕毁,并化成纸浆倒掉。1972 获释 1977 获淮出国探亲暂寓香港。1979 个展于巴黎塞尔努亚博物馆 ,1986 于东京日本西武集团展出 ,1987 上海文化局举办林风眠从艺七十週年学术研讨会 ,1989 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回顾展 ,中国美协主办林风眠艺术研讨会,并于北京举办林风眠画展 ,1990 再度应邀至东京展出, 1991 台湾文建会授予美术特别贡献奖及文艺奖章, 八月病逝于香港。


早年创作以油画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30年代后,致力于变革传统绘画的探索,历经多年,探索出一条中西融合的道路,并吸收了民间瓷绘的意匠。其画多方形构图,线钩色染,水墨淋漓,多画秋骛、白鹤、枫林、睡莲、瓶花、仕女等,别具一格,在现代变革中国画的探索中,他的创造性劳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代表作品有藏于上海画院的《鹭》、《静物》等。受其影响的人很多,如吴冠中、黄永玉等


林风眠作品特色有四:一是块面与线弦的二重唱。 二是採用方纸构图。三是融合西方绘画光、形、色技法。四是对立和谐的统一。


林风眠画选




蓝衣仕女 1980年代初期 彩墨纸本 香港三槐堂收藏

仕女 1940年代 彩墨纸本 35 x 35 cm

少女

仕女弹阮图 1950年代末或1960年代初作

仕女图

三喜图

伎乐 50年代 纸本设色 67cm×67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敦煌仕女图 设色纸本 116.5×38.5cm

游春图 纸上墨水粉 68×68cm

仕女 (八开)

裸女 设色纸本 47×42cm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作。1977年赠与王泽良

女人体 镜心 设色纸本 68×64cm

裸女

裸女 设色纸本 67×66cm

裸女 设色纸本 41×50cm

渔村

丰收 油彩 60.5 x 72.5 cm
此画为林风眠赠予在监牢中给予多方照应的厦门陈先生

憩息图 设色纸本 46.2×57.2cm

憩息图 设色纸本 46.2×57.2cm

憩息图 设色纸本 46.2×57.2cm

憩息图 设色纸本 46.2×57.2cm

瓶花图 1960年代 彩墨纸本 35 x 35 cm 香港三槐堂收藏



仙人掌 1980年代 彩墨纸本 35 x 35 cm 香港三槐堂收藏



戏剧人物

霸王別姬

南天門

捉放曹

人物

青衣

人物

花间仕女 约1940年代 彩墨纸本 69 x 67 cm 香港三槐堂收藏

林风眠 松下听泉 1943年作 74.5×36.5cm

风景

花鸟

校园

风景

翠岭乡居

静物

冬景

鸬鹚渔歌图

菜农

风景

雪景

清晨的街道 纸本 彩墨

绣球花

睡莲

渔夫与鱼鹰

人物

收获

牧马图

风景

风景

西湖风景

桌台

静物

芦雁

风景

 

林风眠的悲剧人生


  林风眠其艺术足迹横贯了整个二十世纪。1900年,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他的母亲嫁入林家时年纪尚轻,而林风眠的父亲已年迈并在儿子出世几年便去世。林母后与一男子有了恋情,遂被宗法家族施予祠堂家法,原要“沉塘”而后改为将她远卖他乡作奴婢。
  此类泯灭人性的惨剧在童年林风眠的心灵留下了极深的创伤。母亲传下来的唯一财产就是教过他丹青技艺,林风眠后来选择的人生道路可谓对母亲永恒的纪念。

  二十年代,尚在弱冠之年的林风眠孑身独往巴黎留学,自他归国办学及至成为名满天下的丹青大师,都不曾重履故土,家乡旧事对林风眠来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故此,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之一,林风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与思想充满著对人性人道的终极关怀,他代表的是一种个性解放的自由精神。

  林风眠与徐悲鸿、张道藩同期在法国留学,而林与徐、张鸡犬相闻,老死不相来往,当时留法的周恩来、叶剑英则和林风眠过从甚密。林和叶剑英同为梅县客家人,林乡情虽泯,人情却浓;至于周恩来曾在林的巴黎寓所投宿,也接受过林的米饭与钱物接济。

  当时的西欧画坛的古典现实主义已走完它的历程,连印象派也臻达自己的成熟期,当时正是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米罗及抽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等现代艺术活跃的年代。
  徐悲鸿坚执古典现实主义的理念,从来就未曾接近过现代艺术,他连印象派也不喜欢,并明言自己“讨厌塞尚”,塞尚之后,更不足论。徐的个人好恶,旁人无从置喙,然而由于徐悲鸿日后的命运跌宕,他的审美情趣对中国美术的路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林风眠选择了不同的路,他在留欧求学期间,兼容并蓄,视野开阔,受到现代艺术的薰陶。林、徐先后归国,都成为了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先驱人物。而林风眠的画风及其观念超前,不及徐悲鸿的写实主义那么接近普罗大众,加上林先生性格散淡,不事权贵,他在国民党时代已被当局冷落。
  更为关键的是,他和注重美育的大贤蔡元培气味相投,并联手创办了杭州西湖艺专。蔡因持反蒋立场,最招蒋介石憎厌,后终被蒋所逐,连同林风眠的艺专校长之职也一并递夺,改由张道藩出任。

  张道藩原与徐悲鸿情同手足,殊不知后来张道藩拐走了徐妻蒋碧薇(张后晋升为国民党政府的文化部长),悲愤莫名的徐悲鸿遂彻底投向共产党,随著内战中的结束,徐俨然已是新中国美术领域的座上嘉宾,连延安“鲁艺”出身的、披过八路军军装的艺术工作者都要敬他一尺。不消说,徐悲鸿的现实主义艺术观念也被中共视为革命文艺的不二法门。

  按说与共产党的大人物更有渊源的林风眠,却并未因江山易帜而时来运转、风云际会,他只致志于画斋,无意攀附权贵,加上他前卫的艺术观念和美术教学方针均与新时代不合,遂再度被打入冷宫。
  美术界中人多晓得,新中国建都北京,原华北艺专升格为中央美术学院,将杭州美专收编为中央美院的华东分院,形同降格。诚然,这些艺坛恩怨只是附加因素,关键还在于林氏美学体系断断无法被官方意识形态所容纳,于是殃及林风眠的满门桃李,他的弟子在全国艺术院校都被视为另类,一脉香火几乎不继!
  然而林风眠门下调教出赵无极、吴冠中这样的大画家。徐氏学派自也不乏能工巧匠,但似乎更多的是培养出了艺术院校与美协的各层领导,他们的重量致令徐悲鸿写实画风的主流地位益发稳固。

  文革时,林风眠以“间谍罪”陷狱五年,经周恩来施援手而获救,1979年林风眠申请移居香港,经叶剑英亲自批准,林得以离开大陆,在香港定居至1991年去世。

  林风眠作品的美学思想及其艺术价值,随著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八十年代始,画坛新生代重新温习被割裂的传统,他们为林风眠艺术理念的超前及其博大精深而折服,林的声望扶摇直上,宛如文坛后辈重新认识了被历史尘沙所湮没的沈从文。
  抽象美的价值,永远无法用任何具象来衡量。这一点,没有人能比林风眠明白得更透彻了。 

本文来源:华夏收藏网http://news.mycollect.net/info/119683.html

 

中国绘画简史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十大传世名画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180)| 评论(1)| 引用 (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