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和百多邦哪个好:中医诸方妙治肠易激综合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40:29
最终编辑 名医名方工作室

中医妙治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属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此病以学生、公务员、白领、知识分子等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高发,女性比男性更常见。它的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排便后有所缓解),并伴有便秘或腹泻,排便次数和大便外观改变,排便后有不尽感,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有时可能会被误诊为慢性肠炎、肛周隐窝炎、痉挛性结肠炎或黏液性结肠炎等,而使用对症药物过后又无明显效果。预防此病要遇事豁达、不钻牛角尖,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此病的临床表现与特征,可归属到中医“泄泻”、“便秘”病证范畴,与“郁证”也有一定的联系。可给予:柴胡12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脾虚加党参15克、茯苓15克;便秘者加生白术30克、川朴10克、莱菔子10克;腹痛加延胡索15克;腹泻加木香10克、焦山楂15克、黏液便加黄连10克、秦皮15克。要避免过冷过热、刺激性食物,还可增加蛋白质的含量以抑制结肠收缩而减轻腹痛,便秘时多进食纤维素多的食物、蔬菜。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牛学恩  戴秀娟      河南中医学院教授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慢性腹泻常见病因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20岁~50岁为多,工作忙碌、精神紧张容易诱发本病,属于职业人士高发的疾病。本病的特点是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黏液便,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有效的疗法,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此病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我运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此病,效果满意。

      基本方:炒白术20g,白芍、陈皮、防风、香附、厚朴、苏梗、山药、扁豆、云苓各10g,元胡8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个月为1疗程。加减:泄泻加柴胡、升麻各3g,炙黄芪15g,五味子5g,诃子8g;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者,加黄芩、柴胡、山栀各10g;便秘者加栝楼仁、麻仁各15g,肉苁蓉10g;泄泻久不愈,腰膝酸软属肾阳虚者加补骨脂、煨肉蔻各10g。在治疗中应劝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多参加适宜的劳动和文娱活动。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泄泻、便秘范畴,多属肝气不舒,横逆乘脾,脾虚气机壅滞,升降失常所致。痛泻要方为经典治肝木克脾土所致泄泻成方,方中以白术为主药,功能健脾燥湿,白芍能柔肝缓急止痛,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防风能散肝郁,陈皮理气疏肝健脾,诸药合用,起到疏肝健脾之功效。再加以厚朴、苏梗以调肝理气和中,香附解肝郁,云苓祛湿健脾,山药、扁豆健运脾气,元胡理气止痛,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中之功,气机升降正常,则腹泻、便秘自消。可见上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效果。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腹痛、腹泻有1年余,大便夹有黏液,日34次不等,便后腹痛稍缓解,伴疲乏,背痛,性格内向,多虑。其钡剂、X线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及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均无异常。西医诊为肠易激综合征,曾服西药多塞平、曲美布汀及止泻药后,其症状无明显好转,来诊时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为泄泻,证属肝脾不调,肝失健运。治宜疏肝健脾。投以基本方加柴胡3g,升麻3g,炙黄芪15g,五味子5g,诃子8g,水煎服,日1剂,5剂后腹痛减轻,大便次数减少,10剂后腹痛缓解,大便日12次,基本成形,黏液减少。原方去炙黄芪、五味子、诃子,并稍加减后继服20天后,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心情愉快,随访半年未复发。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民生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 

 

 


                       宁肠汤应对肠易激综合征

                                                                                      发布日期:来源:健康报 

                                                                             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杨江升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发作但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多次粪便常规培养均为阴性。该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它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征即心身性疾病,西医缺乏理想疗法。

  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其发病与情志变化密切相关,当属心神失宁。根据中医脾胃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认识,笔者自拟宁神疏肝运脾的“宁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并立课题进行临床验证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宁肠汤”基本方:灵芝30克,钩藤15克,柴胡10克,酒白芍15克,当归6克,茯苓15克,炒防风10克,陈皮10克,炒川连3克。上述方药以心神失宁、肝郁脾虚为基本适应症,肝气偏旺者加广郁金15克,佛手片10克;脾气偏虚者加炒党参10克,炒苡仁15克;腹痛甚者加芍药至30克,炙甘草10克;腹胀甚者加腊梅花10克,川朴花6克;腹泻甚者加炒升麻6克,煨玉果8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课题组将门诊就诊的68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人和对照组33人,分别服用“宁肠汤”和“补脾益肠丸”,两组均以6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统计结果为: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腹泻、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宁肠汤”针对心神失宁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特点,组方中除采用疏肝理脾药物,还选用安神、镇静的灵芝、钩藤等为主药。为探讨宁心安神的“宁肠汤”的作用机理,课题组继续开展了“宁心安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宁肠汤”能抑制腹泻型模型组大鼠亢进的小肠蠕动,并对大鼠血清胃肠激素有明显调节作用。

  (孙  毅  章关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