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长癣用什么药物:如何减少错别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18:24
如何减少错别字                 文字能力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电视新闻工作者较重视画面和声音,但是对字幕却重视不够,造成错别字现象不断。由于观众多,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不小,出了错别字负面的影响也就很大。    早在2004年1月14日,海军某部观众张正龙就给时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的徐光春同志去信,对中央电视台屏幕出现的一些错别字现象提出批评。信中指出2003年12月9日19点02分,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字幕将“像”字错用为“象”。对此,总局领导和台领导十分重视,徐光春局长批示:“所提意见很好,我也发现一些错别字,需认真抓一下。应进行资格考试,不及格者不能上岗,工作中出错的要重罚。” 胡占凡副局长批示:“请中央电视台认真落实徐部长要求,把字幕问题切实管好,体现国家台水平。”赵化勇台长批示:“请总编室主动与张正龙联系,感谢他的关心。对字幕差错要严格处罚。”     由于错别字现象严重影响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台的声誉,因此我们应当努力把握造字规律,研究如何减少屏幕错别字。下面是本文对记者近一两年常用错别字的分析。     一、常用错别字揭秘     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差错是错别字,错别字里使用最多的是别字。为什么记者经常使用一些错别字呢?主要原因在于错用同音字。把字义不同的同音字混用就是别字。    汉字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字是形声字,许多形声字的字音相同或相近,读起来难以发现用错,加上记者急着赶播出,就很容易用混,体现在屏幕上就是错字。要消灭错别字,首先应该从形声字入手,了解形声字大都有声同义不同,由字形的不同来区别字义的特点。例如,“像”与“象”声符相同,但是一个有形符一个没有,而形声字常由形符象征字义,抓住形符的不同来辨别字义,就可以揭开写错别字的秘密。  “象”字是名词,也是电视新闻中字幕和字版里常易误用为形容词的别字,记者以为是简化字,经常错用。如“象蔬菜”、“象以前”、“象在家里”、“象亲家一样”、“它象一只小船一样”、“象这样的状况”、“很象太极的线”、“就象龙卷风”、 “好象给了他”、“好象回到了北宋时期”、“好象都是高楼大厦”、“好象覆盖着”等等,后期编辑把这些作形容词的“象”字全部改为“像”字后播出。    其实记者只要像编辑一样注意一下,认识到“象”与“像”两个字音虽同,而形、义并不同。“象”字是名词,不宜用作比喻。而“像”字左侧形符有个单立人,可以用作形容词,比照人物形成的形象。明白汉字的造字规律,我们不为同音所惑,只从字形入手来了解字义,就可以分清同音字的区别。只要通过字形弄懂了准确的字义,就会明白正确的用字方法,自然就会少写错别字了。     二、常用错别字辨析     下面我们从一些常用错别字入手,继续研究怎样分辨错别字。   1、“帐”与“账”有别    从字形上看,“帐”是“巾”字旁,“巾”与纺织品有关,如蚊帐。而“账”是“贝”字旁,古代曾用贝壳做货币,“贝”与钱有关。汉字义随形走,因此,与钱有关的字我们看字形就应该选用“账”字。    下面例举一些记者常错用的别字,如“帐户”、“记帐式国债”、“话帐单”、 “水电的帐单”、“不到帐”、“环保欠帐”、“台帐制度”、“取消用帐外客户”、“资金不入帐罪”、“算了一笔帐”、“餐桌上的节能帐”等等。以上的“帐”字记者使用时都想表示内容与金钱有关,但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却是与纺织品有关,这就误用了别字,词不达意,应该使用“账”字。因此,编辑总是把记者打的那些与钱有关的“帐”字全部改为“账”字。我们要认清那些虽然发音雷同而字形却有区别的字,准确把握字义,规范用字,今后就可以避免再错。     2、“签订” 不是“签定”    “签订”,指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订”,需要经过研究商讨。“定”,则是已经确定、不可改变的。    错用如,《中、柬、缅等六国签定联合反拐宣言》、“签定协议”、“没有及时签定”、“签定劳动合同”等等。编辑一律改“签定”为“签订”后播出。同样,对“包厢基本预定完了”、“制定企业年金方案”等,编辑也改“定”为“订”。      3、“纪录”与“记录”不同    “纪录”,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从形符上看,“纪”字左侧形符是绞丝旁,与丝线有关,象征运动员冲开线绳破纪录。“记”字形符是言字旁,则表示与语言有关,象征用语言作记录。    记者把打破“纪录”常错用为“记录”, 如“首开记录”、“刘翔破赛会记录”、 “创造新记录”、“创下海上测量新记录”、打破“全国记录”、“世界记录”等等。编辑改上述“记录”为“纪录”。而对“不良纪录”则改为“记录”。      4、“做”与“作”用法有别    “做”与“作”两个字都有从事某种活动之意。一般认为,“做”表示具体的动作,“作”表示抽象的动作。具体准确用法应看词典规范。    错用如,“做为这一点”、“ 做出新部署”、“做出取消资格处罚”、“叫做”、 “制做”、“做弊”等等。编辑改以上“做”为“作”后播出。而对于“都要按最好的规范来作”、去“作客”、“大家共同作出努力”等等,编辑则改“作”为“做”后播出。    经查,词典中并没有“作出”及“做出”这两个词,怎么用目前似无本本具体规范。有的词典对“做客”和“作客”也通用。只要是国家有关部门最新版本的词典,记者持之有据应该不算错。       5、“在”与“再”不应混用   “在”字多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 “再”字多用来表示又一次。  以下是记者混用的例子,如“重新在认定”、“累,不想在出国”、他又“在往南走”、“不在办理护照延期”等等。编辑改以上的“在”字为“再”。而对“南极考察队首次再格罗夫山地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再”字, 编辑则改为“在”字后播出。     6、“泄漏”与“泄露”用法应规范    “泄漏”,两个字都是“水”字旁,指液体或气体漏出。“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从“漏”和“露”这两个同音字的字形来看,都和“雨” 有关系,不同的是一个字表示与房屋漏水有关,另一个字象征与马路透露消息有关。有的词典二者通用,但从造字规律来看应该规范化。    以下是记者混用,如“大型罐车翻倒泄露”、“北京—居民家燃气泄露发生爆炸”、“罐体还没有泄露”、“八吨盐酸泄露”、“电池放久了也容易泄露造成污染”等等。编辑把以上“泄露”全部改为“泄漏”后播出。     三、“的”、“地”、“得”音同,用法不同     字幕里最常混用的别字是“的”、“地”、“得”,三个字读音相同,使用位置不同。“的”字多用于名词前;“地”字多用于动词前;“得”字多用于动词后。     1、“的”字,用在作定语的词或词组后面    错用如,“更多地是接待功能”、“都有很好地帮助”、“在和平双赢得架构下”、 “真得没想到”、“深入地理解”、“海上漂得都是遇难船上的木材”等等。编辑分别改以上各句中“地”和“得”为“的”后播出。而对“他跑得姿势和速度得够专业”一句中第一个“得”,编辑也改为“的”。              2、“地”字,用在作状语的词或词组后面    错用如,“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高”、“努力的去成长成才,努力的去提高自己”、“一篇篇的看”、“清楚的看到了”、“迅速的传达到”、“迅速的造成”、 “不断的建立村里规章制度”、“规模化的开发了城镇文化广场”、 “他们非常的高兴”、 “百分之百的投入工作”、“进一步的进行调查”、“陆续的深化”、“轻轻的咬你”、 “很好的参加比赛”、“坚强的树立生活信心”、“系统的了解”、“放心的进行洗浴”、“自发的起来”、“非常的了解”、 “及时的发现”、“进行相应的分流”、“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慢慢的冻成冰”、“非常准确的把握”等等。编辑分别改以上各句中“的”字为“地”字后播出。     3、“得”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可以;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怎么怎么样    错用如,“增加的也会更快”、股票“涨的不错”、狗“叫的特别凶”、“照顾的挺周到的”、“玩的更开心”、“用的上”、“方便的很”、“现在路修的这么平”、价格“鸡蛋降的多”、“他在脱脂和消毒方面做的还不够”、 “我觉的这无论是”、“我觉的大点”、“丰富和精彩的多”、头发“您染的频繁吗?”等等。编辑改以上各句中所有“的”字为“得”字后播出。      四、注意形近字的细微区别     错字中有一些是形近字,字的笔画只有细微的差别,不仔细看就容易弄错。  如“时侯”、“那时侯”、“那个时侯”都应为“时候”;人名“候德才”应为“侯德才”;导演“候咏”应为“侯咏”;“珍惜侯鸟”应为“珍稀候鸟”;“白发的捐款”应为“自发地捐款”;“也挺奢移的”应为“奢侈”;“翻天履地”应为“翻天覆地”;“个人首先货款”应为“贷款”等等。编辑将以上字形相近的错字全部改正,避免了张冠李戴。     五、常用别字曝光     后期编辑经常为前期记者改正一些字幕或字版错别字,常用错别字主要有以下一些,曝光以避免再错。  “图象”应为“图像”;“录象”应为“录像”;“雾淞”应为“雾凇”;“登陆网站”应为“登录”;“发贴子”、“贴子”应为“帖子”;“揭密”应为“揭秘”;“布署”应为“部署”;“嫦蛾”应为“嫦娥”;“主人工”应为“主人公”; “白暨豚”应为“白鳍豚”;“桔杆”应为“秸秆”;“塑料带”应为“塑料袋”;“限受股”应为“限售股”;“天燃气”应为“天然气”;“响誉”应为“享誉”;“销脏”应为“销赃”;汽车“压断”因为“轧断”;“峨嵋山”应为“峨眉山”;“木板年画”应为“木版年画”;“年青人” 应为“年轻人”;“引申登录”应为“隐身”;“眼界更开扩”应为“开阔”;“出奇不意”的“奇”应为“其”; “挺历害的”应为“厉害”;“截止目前”应为“截至”;“重建工作有绪进行”应为“有序”;“大蓬车”应为“大篷车”;“大姆指”应为“大拇指”;“多记费”应为“多计费”;“倍受观众欢迎”的“倍”应为“备”;“收集十七大精神的材料”的“收集”应为“搜集”;“双方对驳公堂”的“驳”应为“簿”;“负作用”应为“副作用”;“跟黄金有一种情节”应为“情结”;“做地铁”应为“坐地铁”;“坐椅”应为“座椅”;“在坐的”应为“在座的”;“挺暖活的”、“比较暖活”应为“暖和”;引起“心里恐慌”,应为“心理恐慌”;“心理话”应为“心里话”;“焦碳”、“雪中送碳”应为“炭”;“赢利大户”、“保证赢利”应为“盈利”;“律师事物所”、“法律事物”、“广西博览事物局”的“事物”应为“事务”;“那怕多付点钱”、“交到那里”、“我也不知上那儿找去”的“那”应为“哪”;“这样的点在你们哪算是最难的吗?”的“哪”应为“那”;“参于”应为“参与”;“在监管予发展中”应为“在监管与发展中”;“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应为“反映”;“市场的反映相对来说” 应为“反应”。     后期编辑和播音员在节目播出前发现记者有错字都及时指出并改正,但由于新闻中的许多同期声字幕和字版是前期记者自己加的,有时因播出时间紧编辑虽然发现有错也来不及改。所以对以上归纳的一些常用错别字,需要提醒前期记者特别注意,避免以后再错。    只要我们认真把握汉字的造字规律,认识到我们用错字的主要原因,对同音的别字注意加强校对,同时注意电脑的文字纠错提示,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屏幕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