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山脉分布图:历史上的奇趣帝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3:10:03
 一、一辈子处于女人之下的皇帝。

  唐中宗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中宗李显的身世、经历之奇特,在唐朝诸帝中无出其右,在中华所有封建帝王中也属罕见。李显一生两次被立为储君,两次被废又两次登基,为君之路波折起伏,李显一家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儿是皇帝,更要命的是母亲也是皇帝,简直可组成一支皇帝梦之队去打蓝球,但在这支超级显赫的队伍中,李显却是个最差第六人,他不仅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在家庭生活上也是窝窝囊囊,糟糕透顶。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是何人,当然是老妈、老婆和女儿,但李显一生中的这三个重要女人却把他害惨了,都视其如玩物,都曾起了干掉他的心思,李显一辈子都身处三个女人的淫威之下受尽迫害,却无处藏身也无处申冤,你是皇上啊,只有别人向你感冤,怎么自个也申起冤来。
  首先是来自老妈的迫害。李显的老妈就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则天大帝的皇位正是从儿子手上抢来的。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在洛阳死去,遗诏中命令太子柩前即位,这位太子便是李显,李显个性是遗传自老爸的胆小懦弱,本来轮不到他当太子,但不幸的是他的两位同母哥哥李弘和李贤,相继被立为太子又先后被老妈干掉,这位子只好传到他了,鉴于之前已有三位太子被废(还有一位异母哥哥李忠),天生胆小的李显在当太子期间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唯老妈是从,总算干满期限,熬到老爸归天,自已登基。
  即位后的李显与当太子时判若两人,翻身农奴成主人了嘛,他一反常态,开始严肃起来,
  有一天,中宗准备提拔自己的丈人韦玄贞当待中,也就是宰相之一。诏书发出去后,另一个宰相裴炎却坚决不同意,固执地对中宗说韦玄贞没有经过考核和公示,所以暂时不能晋升。中宗一听就火了,严肃地对裴炎说道:“我让他当宰相怎么了,我一高兴还要把江山让给他!” 裴炎显然并未被这康慨大义的言语给吓倒,他清楚地知道谁才是说了算的人,一转身就把中宗的话原封不动传给了武则天。武则天一听也火了,这孩子算白生了,娶了媳妇忘了老娘,要把皇位让给外人,她立刻以天后的名义召众大臣召集到乾元殿,并下令羽林将军程务挺等带兵入宫。高宗归天时曾有遗诏中明确指出:“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处分。”这其实是说,凡是军国大事,设官任职,出征和戎等都要听的武则天意见,李显忘了,大臣们可没敢忘,于是大伙齐集乾元殿,武则天当众宣布了废黜中宗的命令。李显被这阵势吓傻了,再也严肃不起来,他万分委屈地问老妈:"我犯了什么罪?"武则天怒斥道:"你想把天下交给韦玄贞,这难道是小罪吗?"于是李显被贬为庐陵王,送往房州监视居住,此时李显当皇帝尚不满两个月,大臣都还没认全,说废就给废了。老婆开始出场了。李显被废黜发配到房州刚刚5天,又被转到了均州,来年三月,他又被迁回到了房州,然后就开始熬年头,一直在房州苦苦地熬了近15个年头。在这些年中,朝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被废后,由弟弟李旦继位为君,不久,李旦上表逊位,母后武则天走出幕后,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一代女皇,在这期间,李唐宗室子弟被杀戮者不可胜数。李显闻听后心惊胆颤,这才直正认识到老妈实力超强。接着,扬州徐敬业以及宗室琅玡王冲、越王贞等人也相继起兵。他们都打出了反对武则天、匡复中宗的旗号。李显得知后,非但没燃起复位的希望之光,反而吓得四肢冰凉,他担心心狠手辣的老妈会借此杀掉他,事实上老妈也确实正有此意,只是这些判乱迅速被扑灭,李显才得以拾了一条命。多年来李显一直惶惶不可终日,寝食难安,噩梦连连,想死的心都有了。但终究是没死成,原因是有个坚强的老婆支持他,李显的老婆韦氏因为李显蒙难,皇后也当不成了,跟着李显落难房州,但韦氏是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女人,这点倒是与婆婆蛮象的。每当李显因为看不到前途而长嘘短叹时,韦氏就及时站出来大声斥责李显没有出息,训斥完了,又温言相劝,给他分析道路是曲折的,而前途是光明的道理。在韦氏的不断打气鼓励下,李显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在对老婆的感激之余,李显心里明白,他又给自已找了个老妈。公元698年的一天,李显接到了武则天的诏书,诏书宣称庐陵王有病,需来神都(洛阳,武周都城)治疗,着其即刻启程,这诏书把李显吓得不轻,以为老妈终于要动手了,这个念头使得他立刻就得了软骨病,瘫软在地呈烂泥状,关键时刻又是韦氏站出来,扶起烂泥领旨谢恩,并立即起程。到了洛阳方才知晓,原来不是杀头,而是又要立他当太子,这个情况让李显恍然如在梦中,世事难料啊,这十五年来的经历似乎是在下飞行棋,由太子而皇上进一步,再由皇上贬为庐陵王退两步,如今又立为太子又进了一步。情况是这样的,武周帝国在立储问题上刚刚发生了一场宫廷争斗,李显被从新立储正是这场争斗的结果。
 武则天从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亲手杀了两个儿子,软禁了两个儿子,相对于皇位而言,母子亲情不值一题,相对于李氏皇族而言,她更愿意武家人继承她的皇位。武则天打算从侄子们当中选一个当太子(实际上应该叫皇太侄子),其中武承嗣和武三思是呼声最高的人选。这两位也表现出了当储君的强烈愿望,搞了一些联名上书,万人签名之类的把戏,但大臣们的心里却是向着李氏家族的,他们在替意识里始终把自已当作是李氏王朝的人,武则天以高宗老婆的身份晋位为皇帝是可以接受的,但要他们效忠于武承嗣或武三思却是万万不能,李显虽懦弱无能,必竟是李氏一脉,于是重臣们极力反对由武承嗣或武三思当太子而力挺李显重新出山。这场的激烈太子PK赛使武则天陷入了焦急和茅盾之中,在这关键时刻,有一人挺身而出,寥寥数语说服武则天,导致李显最终上位,这人便是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道:选侄子当太子当然可以,但这世上还没听说做姑妈能得享太庙的,倘若陛下选侄子继位,陛下千秋后恐难进宗庙受祭祀,但如果让儿子即位,即使他们对陛下再有怨恨,也不会把她这个母亲怎么样的,而母亲得享太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番话显然说中了武则天的要害,以她当时的认知程度,对享受死后的荣耀是十分看重的,于是下定决心召回李显,重新立为太子。到了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而这时在身边常陪侍她的是男宠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俩,一切政令均由面首兄弟负责传递,就是宰相们和太子李显也很难见到武则天。宰相们害怕武则天一旦病逝面首兄弟借机作乱,于是,宰相张柬之联合其他大臣以及羽林军将领,领兵五百前去请太子李显即位。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李显恢复了他的烂泥本色,他先是拒绝了大臣们的好意,表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后来在大家以死相逼之下只得免强同意,却又四肢瘫软,连马都骑不上去,张柬之等人心里直呼所选非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就被要万箭穿心,只得命令士兵强行将烂泥抱到了马鞍上,向皇宫进发。
 这场政变因为谋划得当,拥李派大臣取得了全胜,张氏面首被杀,然后,张柬之、崔玄暐进宫对武则天说张易之兄弟要谋反,已经被诛杀,请求她让位给李显。重病中的武则天只好同意了,直到此时,李显才战战兢兢地在武则天面前出现,他趴跪在老妈跟前,极力辩白自已是被迫来的,既然来了就不得不进来拜见圣上,主要是叙叙君臣、母子之情,只字不提让位一事,在老妈面前,李显永远处于绝对弱势,无论武则天是否处于重病之中。难而武则天已经明白禅位一事大局已定,无可更改,也许在女皇的内心深处也是这么想的。一天后,李显复位称帝,武则天让出了皇宫,自己搬到皇城西南的上阳宫养病,李显则给母亲上了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不久,武则天病逝,她与高宗合葬一处,以一个妻子的身份。
  超级老妈终于离去,李显压力骤失,信心立刻暴棚,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之前不就是因为任用丈人而倒台的吗,现在我就要用集体任命干部来加倍过瘾,他先把弟弟相王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封赏有加。就在李显发狠过皇帝瘾时,又一个女巨人的阴影已消然逼近,这个女巨人便是韦皇后。在十余年的落难生活中,婆婆武则天说一不二的气势,至高无上的权势以及神圣威严的气度都让韦皇后这个儿媳妇羡慕不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原本就权欲极强的她也梦想着有一天也像婆婆那样做个高高在上,呼风唤雨的女皇帝,如今这个梦想已接近实现,重登大宝的李显还不如他的父亲高宗,而自己显然与婆婆不相上下,要想成为第二个女皇完全有可能,当然还不可操之过急,要先做一番布置,于是在韦皇后的安排下,韦氏家族的人进入了中央的政府机构,堂兄韦温当上礼部尚书,其他的人也有的做了将军。自家人安排妥当后,韦后又作了一个惊人决定,她打算给李显找顶绿帽子,要知道哪怕是武则天也只是在高宗去世多年之后才使用面首,看来韦后是想在这项指标上率先超过婆婆,韦后要找的绿帽不是别人,正是储君候选人之一的武三思,武则天的亲侄子,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困惑,武三思是李显的表兄弟,却成了韦后的情人,这种亲上加亲的关系显然会造成一些伦理上的混乱,然而当事人却似乎并不在意。武三思是武则天之兄武元庆之子,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成为女皇心腹,先后担任夏官尚书、春官尚书,并封为梁王,食邑千户,此人虽小有文才(全唐诗中录有其诗作),但性情狡诈,性格残忍,权欲极重,武则天时期即以专权跋扈闻名,李显复位后,武三思却能低首奉迎,对李显大表忠心,初登皇位的李显见先前跋扈异常的表兄此时如此温顺听话,大为高兴,竟引为知己,视为心腹,因此,武则天病逝后,武三思反而权势更大,被李显封为司空,进开府仪同三司。但武三思志不在此,作为曾经的皇位继承候选人,他打心眼里瞧不起李显,但此时朝野上下人心思唐,武三思只得暂时按下野心,积蓄力量,以图日后。就在此时,韦后却找上门来,两方各怀野心,各取所需,很快就组成了一对政治情人。作为皇帝的表兄、知己,皇后的情人,武三思时常进宫“探望”李显与韦后,三人围座谈心,其乐融融。李显不在宫中时,武三思照样入宫“探望”韦后,两人围被交心,其情切切。倘若武三思三天不进宫,李显(注意不是韦后)便坐立不安,就要与韦后一道微服私访,去到武三思的住处家访,三人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以至于韦氏与武三思调笑戏谑,对饮亲狎,李显亦视以为常,甚或在武三思、韦后互讲“荤段子”调情时陪着傻笑。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韦后的安排下,武三思次子武崇训娶了李显之女安乐公主,三思、李显成了亲家,情人韦后成了武三思的亲家母(瞧这关系乱的)。从此以后,亲家武三思出入后宫更是家常便饭,一次,武三思进宫与韦后玩纸牌赌博游戏,赌桌就设在李显的龙床上,两人都上了龙床,一边摸牌,一边摸手,笑声连连,欢语阵阵,我们的李显皇上此时也没闲着,正兴致勃勃地坐在一旁小凳上给两人记牌分,加减乘除,好不忙碌。
  凭借着亲家三人组的特殊关系,武三思肆无忌惮地扶植党羽,安插亲信,不臣之心日显,朝中有反对他的大臣如宰相张柬之等,皆为武三思陷害而死,一时之间,武三思把握朝政,气焰熏天。但武三思能够如此得势专权,除了有亲家母加情人照顾之外,还有一个女人给予了他莫大的帮助,这个女人就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当看这个名字便能令人浮想连翩,而她确实是位非凡的女子。上官婉儿是太宗、高宗时代的重臣上官仪的孙女,高宗时,上官仪因忤逆武则天而被杀,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随母亲一道作为犯官家属没入后宫带罪执役,上官仪以文采闻名天下,上官婉儿继承了祖父的天分,而身处困境的状况非但没有埋没天分,反而使得上官婉儿在逆境中迅速成长,她跟随着宫中女官读书识字,未及十四岁便能下笔千言,文采斐然,更难得的是她的相貌和她的文采一样出众。武则天很快便得知了小才女的存在,不顾其犯官家属身份将她调到身边担任机要秘书,性格艰忍的上官婉儿心里十清楚,想要恢复家族的荣耀与辉煌,就得趁早收起复仇之心,死心塌地追随武则天。她从最初从事一些文书佐理工作起,后逐渐参予撰拟诏书,参决奏章,慢慢地百官奏牍都由她先行过目,并加拟签,武则天只要在上面批一个字就颁行天下,上官婉儿成了领袖最信任的身边人,成为除武则天以外最具权柄的女人,这时她还只是个19岁的小姑娘。上官婉儿从少女时代起便长伴武则天周围,与李显、李旦等皇子自小相识,皇子们没有理由忽视这位聪慧而又美丽的女子的存在,他们都对上官婉儿起了爱慕之心,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李显。然而历经身世巨变又经武则天亲手调教的上官婉儿早就不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相较于男人本身而言,她更看重于男人的权势,她周旋于诸皇子之间,长袖善舞,谁也无法得到她的全部。在跟随女皇二十余年后,上官婉儿被指定负责修订周史,武三思此时则成了她的同事,在朝夕相处之中,武三思强悍熟男的外形与如日中天的权势吸引住了上官婉儿,两人迅速陷入“办公室爱情”之中,武则天也有意成全,将上官婉儿许配给了武三思。但武三思最终未能争得太子之位,老相识李显“王者归来”,并最终登基,上官婉儿迅速认清了形势,她要求武三思切不可灰心也不可妄动,而是要亲近李显,保住权力,积蓄实力,待羽翼丰满之时,天下自然归之。武三思一一照办,顺带还亲近了亲家母,上官婉儿却并不为意,反而与韦后打成一片,亲如姐妹。
  李显始终对上官婉儿未能忘怀,但总是不能如意,当皇子时,他争不过兄弟,第一次当皇上时,他也想学父亲高宗,找个由头把自已心爱的女人弄进后宫,但龙椅尚未做热就被老妈赶下台,自身尚难保,第二次当皇上倒是自由了,但人家已是武三思的老婆,自个与三思既是亲家又是兄弟,怎能给他戴绿帽子,李显满怀惆怅,只好给上官婉儿封官以求自慰,李显封上官婉儿为昭容,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使得其重掌大权。上官婉儿对韦后想当女皇的心思洞若观火,她便想利用韦后的野心使自已获得更大的权力,两个权欲女人的联合使得大唐的妇女解放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武则天时代,以女主君临天下,着实让天下女子扬眉吐气,则天大帝又多重用女官,谢瑶环、上官婉儿等皆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唐女权运动初兴,到了李显时期,天下被女人统制的惯性尚未消失,李显为君又黯弱无能,以李显亲姐姐太平公主为首的公主系和以韦后为首的后宫系都想当女皇,上官婉儿表面与太平公主和韦后关系都不错,但实际上却想鱼翁得利,最终由武三思夺得天下,自己再通过控制武三思来掌控天下。为此,她不断向韦后进言提高手下心腹女官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声称这些姐妹将成为未来成为女皇的得力干将。上官婉儿还不断请求提高公主们的地位,这既笼络住了诸公主的心又分散了太平公主的权力,上官婉儿让李显女儿安乐公主坚信她也是能够继承皇位的,尽管李显还有两位皇子,但他们并非韦后所生,这将给韦后所生的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提供了极大的可能,这些言论点燃了安乐公主的野心。在上官婉儿和韦后的极力推动下,在皇上李显的大力支持下,各类公主们异常活跃,活动能力和权势都大大增强,相反皇子们却无声无息,她们打着李显的旗号,纷纷卖官鬻爵,竟相建造豪华宅第,并广纳男宠淫乱。李显深陷在自己老婆、姐姐、女儿、老相识等各色权欲女人的包围之中无法自拨,他完全放弃了抵抗,任由她们胡来,皇权已转化为女权。李显对大权旁落可无动于衷,有一人却坐不住了,这人便是太子李重俊。李重俊是李显的第三子,公元706年被立为太子,立储虽早,却注定是个悲剧人物,虽有太子之名,而无太子之实,他的悲剧性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他的男性身份,李显一家是一个女权极度膨胀的家庭,祖母武则天是五千年不世出的强势女皇,姑妈太平公主是有史以来最有权势的公主,对皇位觊觎已久,母后韦氏想学婆婆当女皇不是一天两天了,同父异母妹妹安乐公主是有史以来最有权欲的公主,早存有当皇太女挤掉他这个皇太子的野心。第一家庭这种阴阳失调的状况让李重俊无法得到太子应有的权力,而父亲李显早期为祖母所制,如今被姑妈、母后架空,无力支持太子,他为此极其郁闷,却毫无办法。其二,他非韦后亲生,韦后看他不顺眼,想废掉他,安乐公主从没当他是哥哥,反视之为绊脚石,就连武三思父子也仗着韦后与安乐公主欺侮戏弄他。其三,他的性格缺陷,李重俊性格刚强,但性情急燥,容易意气用事,无法戒急用忍,受了几回气之后就控制不住了,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打算奋起反抗了。促使李重俊起事的导火索是:附马爷武崇训劝安乐公主请求李显废掉李重俊,而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而上官婉儿则利用职务之便及时地将这种心怀叵测的意见列入朝议之中,并串连武三思的亲信党羽成功地在朝堂制造出吁请废黜太子的舆论,李重俊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打击,怒火使他失去理理智,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将武氏、韦氏、安乐公主等排挤、欺侮、陷害过他的人通通杀掉。李重俊曾担任左卫大将军、杨州大都督等武职,虽未打过战,却是带过兵,有一批忠于他的军队将领,于是,在公元707年7月的一天夜里,李太子便率左羽林大将军李多诈,右羽林军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讳之,沙吒忠义等,“矫诏”集合了左右羽林军三百余人,李重俊先领兵杀向武三思府邸,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正在府中饮酒作乐,羽林军杀入府中,两人卒不及防,倾刻间便被砍为数段。武三思父子毙命后,杀红眼的李重俊还不过瘾,命令士兵向皇宫进发,想学太宗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只可惜命运不济,他的对手是上官婉儿。
  此时,李显、韦后、安乐公主正与上官婉儿一道在宫中玩游戏,闻报太子领兵杀来,三人皆吓得魂飞魄散,只有上官婉儿镇定如常,她指挥若定,先让待从领着李显和妻女们登上了玄武门以避兵锋,又请李显调派右羽林军大将军刘景仁速调两千羽林兵士屯于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当叛军来到宣武门下,李显便依照婉儿的指令登上城楼向叛军喊话,李显喊道:你们都是忠于我的人,如今为什么要叛乱,如果你们能够及时改正错误,斩杀掉领头的人,将有享不尽的富贵。乱军见皇帝亲自现身,太子“矫诏”之事穿帮,加上李显登楼一呼极具诱惑力,立即倒戈,斩李多诈、李承况、独孤讳之、沙吒忠义于玄武门前,李重俊率部属百余人出肃章门向终南山方向逃奔,见兵变平息,李显来了精神,马上派人追杀儿子,同时厚葬武三思父子。不久,李重俊被部下杀死,并把首级献于朝廷,李显用儿子的头祭了武三思、武崇训的灵柩。经此一役,武氏算是被消灭了。但韦后与上官婉儿这两个女人的势力更大了,安乐公主此时也不安分起来,想利用储君暂缺的时机,实现她的皇太女之愿。安乐公主是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小叫名李裹儿,是李显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的,因当时情况窘迫,李显匆忙中撕下所穿襟袍的一部分做襁褓裹其身,遂有此名。李裹儿是李显与韦后在患难状况中抚养长大的,三人感情特别深,李显与韦氏对李裹儿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所以安乐公主从小就养成了骄横任性的脾气。待李显重回东宫后,李裹儿己十多岁了,长得是姿性聪慧,容貌美艳,武则天看见李裹儿,也格外欣赏她的秀外慧中,遂封为安乐公主,此时,李显、韦后、安乐公主是吉祥的一家。
  但李显登基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母后韦氏权欲高炽,幕后操纵李显,并有最终当女皇的念头,姑妈太平公主权势极大,呼风唤雨,原本就骄横任性的安乐公主看在眼里,顿起效仿之心,加上上官婉儿、武崇训的串唆,安乐公主愈发觉得这皇位她也有份。一次,安乐公主缠着李显半开玩笑地要李显封其为皇太女,李显抚着公主的脖子笑着说:等你母后做了女皇帝,再立你为皇太女也不迟。这虽是玩笑话,安乐公主听起来却象是打了强心剂,当储君的愿望更为强烈。太子事变中,安乐公主的老公武崇训被杀,但她却毫不伤心,因为她早就与武崇训的堂弟武延秀有了私情,武崇训之死正好给两人创造了由地下情人转正为公开夫妻的机会,从此武延秀公然出入公主府,与安乐公主夫妇一般同起同卧,李显见到女儿很快就从“丧夫之痛”中恢复过来,也乐见其成,干脆就把武延秀配给了安乐公主。但对于女儿要求立为皇太女一事,李显却始终未有明确答复,也许他觉得此事太过惊世骇俗,安乐公主可不答应了,她天天跑到李显那胡搅蛮缠,李显不胜其烦,只得让她参与中枢决策,分享皇权,同时,在生活腐化上对她更加加纵容。
  安乐公主在李显默许下,插手朝政,势倾朝野。她把国家官爵按品级明码标价,公开兜售,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为他人当奴婢的人,只要纳钱够数,便可由公主授官,一时所授官职竟有五六千人。安乐公主还常常自写诏书,拿进宫去,一手掩住诏书上的文字,一手却捉住了李显的手在诏书上署名,一千年后的大清康熙朝初期,权臣鳌拜也常常捉住小皇帝的手强签诏令,就是跟安乐公主学的,但李显与康熙不同,他是自愿的,竟然也不看到底写些什么,就签名了事,当是宰相以下的官员多出其门。常有一些有案底的劣徒,因走了安乐公主的门路,忽然诏书下来拜了高官,不但吏部衙门不知,李显也莫名其妙。安乐公主在生活享受上的腐化堕落更是登峰造极,公开以骄奢淫逸为荣,艰苦奋斗为耻,她大兴土木,广建宅第,并进行豪华装修,不仅在建筑规模上完全模仿皇宫,甚至精巧程度上超过了皇宫。长安有一个昆明池,是西汉武帝时开凿的,安乐公主嫁出宫后心中常记念昆明池畔的风景,便仗着李显宠爱,请求把昆明池赏给她,李显可怜怜吧吧地说:这万万不可,昆明池自从前代以来,从不曾赏人,你爹不能违背祖宗成例。况且池中鱼每年可卖得十万贯,后宫中花粉之资,全依靠它了。今若将这池赏给你,会使妃嫔们失去颜色。李显不肯给,安乐公主也自有办法,她强夺民田,开凿了一个大池,取名为定昆池,池边草木风景,全照昆明池一样,沿池造着许多亭台,并拆迁移民了许多渔户、猎户住在那里,公主自己也常常打扮成渔婆猎户的样子在池畔大开化妆舞会。尽管有了新欢武延秀,安乐公主仍然觉的需要补充男人,便引诱绑架了一批俊美少年充作面首,日日狂欢,夜夜笙歌,好不快活。安乐公主还与生母韦后,“好姐妹”上官婉儿交流淫乐经验,交换男宠使用,诺大后宫竟成了三人的淫乱俱乐部。安乐公主的干政揽权、恣意妄为已经使得另一个女人感到了威胁,这个女人就是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李显的小妹妹,杀起儿子来不眨眼的武则天却对这个女儿从小就十分喜爱,因为女皇认为太平公主从长相到性格都与自己十分相象,在她身上可以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而太平公主也同样带有这个家族女性成员的显性基因,“多权略,喜参政”。成人后的太平公主与武则天除了母女身份之后,还兼任着秘书与智囊的职责,参与到有关天下安危的国家大政中来,后来太平公主还无微不至地为母亲物色男宠,自己试用满意后再呈献母亲。至此,太平公主与武则天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母女、君臣的界限,进入了亲密朋友的范畴,但在公元705年的李显复位事变中,为获取更大权力的太平公主却与另一个哥哥相王李旦联合参与了迎立李显复位的政变行动,并最终因拥立有功而获得了极大的权势。在太平公主看来,这不过是她登上皇位的第一步,因为李姓皇族的男性成员皆不堪用,无法对她成为新一代女皇造成太大的威胁,但问题是她忽略了其他女人。由韦后、太平公主以及上官婉儿三个女人领军组合成新的强势权力集团,已有与太平公主分庭抗礼的味道。面对气焰嚣张的韦后、安乐母女,深韵权术的太平公主并未主动出击,针锋相对,而是与她们虚以委蛇,一方面以议政公主的身份牵制、滞缓她们势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暗中联合相王李旦以及李旦之子侄儿李隆基,培植力量,以待时机。
  此时的皇上李显已完全超脱于家里女人的明争暗斗之外,他终日清闲,因为国家政务老婆、女儿、姐姐已经帮他处理完了,个人生活则由于老婆、女儿都有数不尽的面首要打理,没空搭理他。一些忠于李唐的大臣见到李显自甘堕落,个个心急如焚,有个许州参军叫燕钦融的向李显上书道: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安乐公主武延秀等,朋比为奸,谋危社稷,应亟加严惩,以防不测。李显见书后急召燕钦融诘问:你一个外人怎能这样离间我们夫妻、父女的感情,是何居心?燕钦融以头叩地高声应答,将韦后母女种种恶行秽事一一阐述,神色毫不屈服,李显听后默然不语。燕钦融退出朝门后,立即被韦后的手下宗楚客派人逮捕,把他用锁链拿回,掷于殿庭石上,折断颈项,立即毙命。李显得知燕钦融遇害后,大为动怒,查清此事为宗楚客所为后,不禁恨恨地对左右说:“你等只知有宗楚客,不知有朕么?”宗楚客听说后十分恐惧,怕皇上会杀了自己,立即入宫告诉韦后说皇上态度已变,韦后早已摸透了李显的脾气,起先并不在意,但陆续不断有人报告李显怒气难消,韦后开始有些担心了,而安乐公主则希望韦后临朝后自己能做皇太女,就不断地劝说韦后要当机立断,母女一合计,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毒死李显,说干就干,于是韦后亲自下厨制饼,把毒药放入馅中,待饼已蒸熟,听说中宗在神龙殿查阅奏章,便令宫女携饼去给李显。实际上李显只是一时气恼,并不想真把韦后如何, 见到老婆送夜宵来,十分高兴,伸手取了便吃,一连吃了八九枚,还满口称赞饼味甚佳,不料过了片刻,腹中大痛,倒在榻上乱滚。内侍急报韦后,韦后徐徐漫步入殿,假意惊问:老公你怎么了?,安乐公主也赶到殿中,摇着李显大放悲声,李显已说不出话来,用手指口,身子不能动弹,又延挨了数刻,两眼一翻,龙驭上宾了。李显在痛苦中结束了他那窝囊壮阔的一生,他虽是史上罕见的两次登基的帝王,但在各方面都是个失败者,在主要事业上,第一次当皇上当得毫无意义,第二次当得毫无主见。在家庭生活上,老妈管制了他二十几年,老婆给他批发了无数绿帽子,乖女儿联合老婆喂他吃毒饼。李显这一辈子一直处于各类女人的控制之下,他主政期间,牝鸡司晨,后、妃、公主等强势女人干政的程度达到顶峰,甚至超过武则天时期,这些女人不仅主外,在后宫也能说了算,有看不顺眼的就算是皇族成员也要置于死地,连李显本人最终也栽在她们手里。为何这些皇家女人能够强势到这般地步?李显窝囊懦弱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家风传统使然。李唐皇室虽自称源自老子一脉,郡望陇西,但史家多不认同,认为其先世不过是普通庶族,最多只算是中产阶层,在礼法门风方面并没有真正的豪门大族那样讲究,封建礼教也得经过世代浸淫积累才能深入其门,李家显然在这方面底蕴不足,李氏家族至西魏时才算真正显贵起来,但此时李氏家族多与掌权的鲜卑贵族通婚,母系一支引入“胡人”血统,高祖、太宗均有非汉族后妃,虽说这些女人都已彻底汉化,但想要达到传统汉族士大夫家族的礼法认知程度却是还有距离。在婚恋问题上,李唐皇室就受胡夷之风影响,显得过于自由乃至放纵,在唐代的宫廷中,后妃、宫女都不回避外臣,甚至可以亲近接交,不拘礼节,这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因为李唐家族“家风不古”,当时的士大夫阶级大多不愿意与皇家公主结亲。李渊、李世民一代雄主,马上君王,男性荷尔蒙分泌旺盛,家里女人争宠还来不及,自然不敢造次有非分之想,但龙生九子,个个不同,李家也出现了李治这样的“阴性”龙子,接下来的李显、李旦更是一蟹不如一蟹,至使武氏、韦氏、安乐、太平、上官,各类名女人轮番上阵,操纵架空男儿皇帝,政由已出,或干脆直接当女皇,成为历朝历代中的一个异象。
  李显龙驭上宾后,韦后成了太后,为掩人耳目,韦太后与上官婉儿将李显最小的儿子,只有十六岁的小儿子李重茂暂时送上皇位。韦太后临朝摄政,掌握大权,准备以后取而代之,宗楚客与武延秀共劝韦氏要尽快除去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以绝后患,但太平公主等人早有准备,李旦第三子李隆基抢先一步动手,带领羽林军万骑夜入玄武门,尽杀韦姓一党,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都在此次政变中死于非命。这时只剩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新君李重茂,这可难不倒太平公主,据史载,太平公主在政变后的第二日,上殿一把将李重茂从龙座上提拉下来,当场宣布废黜,由此看来太平公主确非等闲女流之辈,光这臂力就够吓人的。”相王李旦接替老哥李显继位为帝,史称睿宗,并立李隆基为太子,这实际上也是李旦“二进宫”当皇上了,按照惯性,照例由太平公主掌控了实权,李旦眼看着又要成为第二个李显,但历史不仅仅依靠惯性来演变,它也有戏剧性,青年李隆基绝非前太子李重俊之流可比,他雄才大略,懂得相机行事,在隐忍三年后,李隆基再次发力,一举粉碎太平公主的所有势力,太平公主自尽而亡,李显时代的最后一个强势女人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此后终唐一代,虽仍不时发生某公主淫乱的事件,但再也没有哪个皇室女性揽权干政,觊觎皇位。 
二、喜欢当和尚的皇上。

  南北朝时南朝梁王朝的开国之君梁武帝萧衍是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梁王朝虽偏安东南一隅,但其创始人萧衍却有多项指标在中华史上的帝王中排名居于前列,其一,在位长, 萧衍共在位48年,在史上排名5强以内,别小看这48年,在战乱频仍的南北朝,这绝对是个奇迹,梁王朝的前代齐王朝,历经7帝,却只存在了23年,还不足萧衍在位时间的一半,梁王朝的后代陈王朝,历经4帝,也只有30余年寿命。其二,寿命长, 萧衍共活了86岁,中华帝王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清高宗乾隆的89岁 。其三,学识好, 萧衍自幼酷爱读书,长于文学,年轻时就是有名的文学青年,曾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团体"竟陵八友"的成员。此外, 萧衍还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能亲自动手制作、改良乐器,是个不错的调音师,更难能可贵的是, 萧衍当皇帝后还手不释卷,后人曾辑有《梁武帝御制集》,比起清高宗乾隆自己给自己出版录诗3万余首《御制诗集》那是强过太多, 萧衍这般才华,在帝王中应是名列前茅.其四,当和尚,史上爱好佛学的皇帝虽有一些,但如萧衍爱得这么深却是没有, 萧衍一生共四次出家当和尚,史上唯其一人。其五,死法奇, 萧衍寿命虽长但死得够惨,自古帝王们的非正常死法众多,除死于兵器外,最多的还是毒死和勒死,但萧衍却是被活活饿死,这种情况是极其罕见的,战国时的赵武灵王算一个,剩下的可能就是萧衍了。
  萧衍在血缘上和齐王朝的关系很密切。他的父亲萧顺之就是齐高帝的族弟,因为家族背景,他的仕途发展得很顺利, 因为拥立齐明帝萧鸾有功, 萧衍当上了中书侍郎,成为天子近臣,但萧衍并不仅仅是个喜爱吟诗作画文学青年,他深识兵法谋略,并能亲自领军冲锋陷阵,颇有将才,敌国北魏常派大军进犯齐境, 其中一次还是魏孝文帝亲自带队,当时的北魏正处于最强盛时期, 魏孝文帝一代英主,但萧衍领军出征却能多次战胜北魏军, 齐明帝对萧衍的军事才能大为赞赏, 任命他为重镇雍州的刺史,从此萧衍就有了一块固定的根据地,这为他势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他日后争夺天下的资本。齐明帝死后,次子萧宝卷继位,这位爷也是个史上排名靠前的残暴荒淫皇帝, 程度直追桀纣, 穷奢极欲,宠信宵小, 荒淫无道, 诛杀良臣,祸害百姓这些暴君、昏君的必修功课,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全学会了。萧宝卷有个极受宠爱的潘贵妃,此女非同寻常,天生玉足,盈盈一握, 萧宝卷非常喜爱,曾专用纯金打造莲叶让潘妃在上起舞,“三寸金莲”的来历就出自此女。潘贵妃出身市井,没有丢失平民本色,爱玩做买卖游戏, 恋足癖萧宝卷就在皇宫里开了个生鲜超市,让官员和宫女妃嫔一起在里面做买卖,潘贵妃则当任工商管理干部,萧宝卷令众人故意引发买卖争斗等,都由潘贵妃一人做主处罚。萧宝卷的荒唐行径让忠于齐王朝的臣子们痛心不已,纷纷上表劝戒, 萧宝卷可不吃这一套,劝一个杀一个,劝两个杀一双,杀到后来,连对其忠心耿耿尚书令萧懿也杀了, 这萧懿不是别人,正是萧衍的老哥。萧衍先前曾劝说萧懿不要留在京城险地,回到自已属地才安全,所以萧宝卷杀了萧懿后,对萧衍也不放心起来,加上萧衍镇守雍州,手握重兵,有地盘也有人,担心他借机起兵,于是就派出刺客前往雍州行刺萧衍。刺客叫做郑植,他不是一般人,而是官拜齐王朝的前将军,他有个弟弟郑绍寂此时正是萧衍的属下,郑植便以探亲的名义来到雍州。因为当时信息传递落后,萧懿尚未接到老哥的死讯,听说有朝中大将到了自已地盘,就安排了宴席宴请郑植,这正合了刺客的意,郑植就打算怀揣利刃在宴席上动手。但郑绍寂觉察到了老哥的阴谋,他对萧衍十分忠心,就跑去把这事告之了萧衍,由此可知萧衍还是深受属下爱戴的。萧衍得知郑植的来意后,没未采取任何行动,而是照常举行宴会,当然,坐得离郑植远点还是要的,席间萧衍突然对郑植说:"听说你要来杀我,今天的酒席上可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啊!",郑植大吃一惊,立马矢口否认,萧衍也不说破,而是没事人一样继续劝酒、饮酒,郑植怀揣冷冰冰的利刃,直至散席也没敢拿出来。宴后,萧衍又邀请郑植饭后散步,参观一下雍州城的军备,郑植也是行伍中人,见到整个城池坚固异常,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对萧衍的治军能力大为叹服,同时也被萧衍坦荡的气度所折服,便放弃了行刺的念头,并把萧懿的死讯以及萧宝卷的阴谋合盘托出。此次事件的戏剧性结果本是萧衍的人格魅力造成的,但后人却流传说有高僧事先托梦给萧衍提醒刺客,这主要是因为萧衍称帝后喜佛,崇佛,世人穿凿附会,想当然耳。
  经历了刺杀事件后,萧衍对萧宝卷完全死心,他本就胸怀大志,此时正好有了起兵的理由,公元500年11月,萧衍召集部将说,主上(指萧宝卷)昏瞆暴虐,罪恶超过商纣王,我决定和大家一起废除他,另立新帝,以兴旺国家,随即建立起大本营,集结了兵马战舰,公开与萧宝卷决裂,萧衍军在向都城建康进发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号召力,联合了齐南康王萧宝融一同作战。由于萧宝卷人心尽失,萧衍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各地方诸侯见萧衍势大,都纷纷归顺于他,率军响应,公元501年3月,萧衍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在江陵即位,史称齐和帝,也是齐王朝的末代君主。10月,萧衍大军至建康城下,没心肝的萧宝卷在大军围城的生死存亡之际,所思所想竟还是吃喝玩乐,整日与潘贵妃斯混在一起玩过家家,有心腹劝他散发金钱分给军士,好让他们拼命守城,萧宝卷竟说:叛军又不是冲我一人来的,大家都有份,为什么要让我拿钱出来分。此言一出,大伙心都凉了,有个征虏将军叫王珍国的对萧宝卷异常愤恨,暗中派人给萧衍送去一个明镜,表明归顺心迹,看来这王将军也深知萧衍学问好,送个投靠的信物都这般雅致。一天深夜,王珍国领着士兵摸到萧宝卷寝宫,大伙踹开宫门杀将进殿时,耳边却传来了悠扬的笛声,没心没肺的萧宝卷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坐在床上悠闲自得地吹起了笛子,但再没心没肺见着刀兵还是会怕的,萧宝卷见要杀他,扔下笛子,光着脚丫子就跑,可没跑多远就被王珍国追上,一刀结果了性命,年仅十九岁。王珍国将萧宝卷头颅割下,连夜送出献给萧衍,萧衍遂领兵进了建康城。
萧衍攻占建康后,各地尚在观望的官员纷纷投降归顺,尚在江凌的齐末帝萧宝融正式登基,此时他才15岁,萧宝融首先替前任萧宝卷安排了后事,下诏废除了萧宝卷的帝号,“追封”其为东昏侯,紧接着又封萧衍为大司马,掌管内外军国大事,还享有带剑上殿的特权,也不用向皇帝行叩拜大礼。大凡权臣到了这一步,就离篡位不远了,萧衍也不例外。但萧衍虽然大权在握,也想自己做皇帝,但他并不想留下篡位的恶名,这也不难解决,援引旧例搞禅让便是了,只是要找个人提由头作铺垫。原“竟陵八友”成员,骠骑司马沈约深知的老友萧衍的心事,就找上门去委婉地向萧衍表示他愿意当这个提案人,第一次时萧衍装糊涂,说了一些明帝当年于我有大恩,如今我要忠心协助他的子孙之类的漂亮话,推辞过去了。沈约是个明白人,时隔不久又来提了第二次,这次萧衍犹豫了片刻,说:要不让我再考虑一下?沈约退出后,萧衍将另一个“竟陵八友”成员范云找来,问他对禅让这种事的看法,范云心领神会,立即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政权传递方法,有利于国家的安定稳定,是讲文明树新风。萧衍十分高兴,说:原来聪明人的想法都是一样啊。得到萧衍默许的沈、范二人立即准备禅让之事,沈约写信给安插在末帝身边担任中领军的的萧衍亲信夏侯祥,要他逼迫末帝禅让帝位给萧衍,同时,沈约、范云又纠集百官上表称大司马英明神武,世上无双,这样的人物不当皇帝老天都不答应,为萧衍大造舆论。估计萧宝融这这种局面早有预料,也不多说什么,三下五除二就把禅让诏书拟成,诏书送到萧衍手中后,萧衍照例谦让了一番,于是,范云带领众臣117人,上书称大家都等不及了,请求大司马早日登极称帝,有个太史令也出来揍一脚,大谈天文符谶,严密证明了萧衍称帝合乎天意,萧衍这才很“勉强”地接受了众人的请求,在公元502年的四月,正式祭告天地,登坛接受百官跪拜朝贺,正式称帝,并改国号为梁。萧衍称帝后,封前任萧宝融为巴陵王,在仪仗、用车等待遇方面参照齐王朝对待刘宋王朝末帝汝阴王的标准,但萧衍称帝仅8天,就派亲信郑伯禽到萧宝融处,出示给他一大块生金,意思是要他吞服自杀。前皇帝年纪虽不大,胆气却很足,朗声说:我不需金,醇酒足矣。郑伯禽见其如此“配合”,也很高兴,便弄来一大坛美酒。萧宝融神情怡然,大碗狂饮,很快就沉醉不省人事。郑伯禽上前,掐死了这位年仅十五岁的逊帝。萧衍闻得消息,放声大哭,追认为萧宝融为"齐和帝",又按照皇帝的规格举行丧礼,将他葬在安陵。 萧衍登基时的年纪为37岁,正当盛年,在他48年帝王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梁王朝发展得还是很不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都有很大发展,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社会生产力也得到提高,《梁书》评萧衍:“治定功成 远安迩肃”,“三四十年,斯为盛矣,自魏晋以降,未或有焉。”这个论断,还是比较客观的,战乱连连的南北朝是史上老百姓日子最难过的时期,北方北齐王朝和南方的刘宋王朝后期都是著名的禽兽王朝,这些王朝的统治者已不能称其为暴君,甚或不能称之为人类,也许是半人半兽,在这些兽类的统治下,天下苍生只不过是蝼蚁,整片整群地悲惨死去,怮哭悲嚎之声日日可闻,不谛人间地狱,在这段极其黑暗的时期,黎名百姓竟能享有数十年安稳日子,当凭这一点,萧衍就可载入史册。
  萧衍登位伊始即勤于政务,不分冬夏春秋,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也不以为意。他大兴艰苦朴素之风,每天只吃一顿粗米饭,穿的是布衣,床上挂的也是用木棉做的黑帐子,一顶帽子戴三年,一条被子盖二年,居室里除了一张床以外,别无摆设,后宫贵妃以下的宫女侍从,穿的衣服长不及地,极为简朴。在国计民生方面,他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关注农业经济的发展,他鼓励耕种,下令流落他乡的农民,允许他们回乡,恢复原有的田宅,荒田废宅没入为公田后,除官府已经垦种者外,都拿来分给农民。他禁止豪强占用公田,封断山水,违者要以军法处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缓和。此外,他还大力推进政府屯田,萧梁的屯田,超过宋、齐两代,屯田主要是北边荆、秦、司、豫等州,利用官田荒地,进行兵屯,这既节省劳力,对于充实边防也有一定的作用。在赋税方面,也曾多次减免租调,与民休息。在政治方面,萧衍尽量选用良吏,并分遣使者,巡视各郡,监视地方官吏,惩办贪污,选用贤能,为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萧衍下令在朝门前设立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未能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没有良才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在教育方面,萧衍建国学,开五经馆,不仅培养士族子弟,也招收了大批来自寒门的子弟,没有高学费,也没有乱收费,学成后即可在朝为官,在门阀风气浓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培养了很多栋梁之材,梁王朝第一名将陈庆之就曾是这样一位出身庶族的寒门子弟。
  萧衍称帝后的第三年,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梁武帝把佛教立为了国教。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原,至两晋时发展到高潮,到了南北朝时,更因统制阶级的推波助澜,使得佛教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萧衍早年当文学青年时,博览群书,所学庞杂,对佛教经书也有涉猎,称帝后对佛学愈加痴迷,他精心研究佛教理论,亲自撰写心得体会,向天下宣扬佛法。在魏晋南北朝时,佛教气势虽盛,但中国本土的儒家、道教也已发展很久,比如萧衍的家族原来就一直是信道教的,佛教日盛后,信者益众,寺院益多,儒家和道教就不高兴了,三教之间开始发生一些论争,起初这些论争只局限在学术探讨领域,例如东晋时儒佛之间关于“礼”的争论,主题是和尚见皇帝和父母是否应该行跪拜之礼。这种事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无聊,但当时的大儒和高僧们可是当作一件天大的事,两方在政府的主持下举行了多场辩论会,儒方的论点是:人不拜父母和皇帝,根本就伦理丧失,断不可行。佛方的论点是:出家人四大皆空,一心事佛,已然与俗世了无牵挂,倘若跪拜皇帝和父母,等于否认出家人的弃俗出世观,万万不可。几番辩论难分高下,官方也反复不定,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决断,但
  最终政府还是认可佛教的观点,儒家失败了。到了南朝的宋、齐之间时,道教和佛教的矛盾日深,双方的斗争开始超出理论的范畴,进入互相造谣诬蔑的阶段。例如有道方观点说:道教始祖老子骑牛出关后,实际上是往西方走,在西方想了一会后,就创出佛法,又流传到中土来,意思就是说佛出于道。当时的道教还攻击佛教徒是“舍华效夷”,就是崇洋媚外,全盘西化。佛教方面也不是吃素的,开始还击反攻,他们说佛佗曾派了三个弟子到中国,一为儒童菩萨,后来化身为孔子,一为光净菩萨,后来化身为颜渊;三为摩柯迦叶,后来化身为老子,这意思很明白,你们的圣人、祖师爷都是佛门弟子出身。至梁王朝开国时,三教之间的口水战还很激烈,三方都想成为意识形态方面的老大。由于三方都有很多忠实信众,任由争斗发展显然对刚刚形成的安定、稳定的政治局面不利,于是,学者皇帝萧衍开始介入干预了。从史料上得知,萧衍对儒学、道学、佛学乃至史学、文学等,都颇有研究,在他的著述中,既有儒学、道学方面的论著,又有佛学方面的讲述和论文,他对儒家学说是相当尊重的,这从他建国学,开五经馆等举措可知,梁王朝的行政体系也都由推崇儒家的官员执掌,而他的家族一直以来都是信道的。但在这场三教大论争中,萧衍最终站到了佛教的一方,原因主要还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从东晋起,佛学的理论即与玄学开始合拍,这种宗教与上层士大夫的玄学兴趣十分适应,因而深受豪门士族欢迎。同时佛教又宣场因果报应、劝人隐忍的教义,用作统治老百姓的工具再好不过,因而上层建筑的成员不管信不信却都提倡这种宗教在民间流传,萧衍崇佛最初正是基于此种考虑,为此,他在即位的第三年即正式宣布舍道归佛,亲制《舍道事佛文》发愿信奉佛教,并鼓动和要求王公贵戚乃至平民百姓都信仰佛教,几乎把佛教抬高到国教的地位。但同样是出于更好维护统制的目的,萧衍实际上对道教并未采取任可打击政策,对儒学也依然发挥其治理国家的作用,只是想在这三者之间和稀泥并非易事,非常人所能办到,但萧衍还真就做到了,他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认为要调和三教矛盾必须解决思想根源上的不统一现象,于是,三教同源说横空出世,佛教、道教和儒学原本就吉详如意的一家。
   萧衍的三教同源说,其核心是儒教和道教同源于佛教。他认为,据他考证,老子、周公、孔子确实是佛祖释迎牟尼的弟子,释迎牟尼和老子、孔子是师生关系。他还把佛教比作黑夜里的月亮,把儒教、道教比作众星,彼此既有高下区别,又互相烘托,交相辉映。萧衍宣扬,儒、道之所以低于佛,是因为只能求世间的善,佛之所以高于儒、道,是因为能使人成为出世间的圣人,这样就可以佛为主,把三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互相贯通,在实践上互相补充,如此三者合用,对统治的稳固是极为有利的,所以,萧衍有时又把释巡牟尼、老子、孔子同称为"三圣"。这套由萧衍独创的理论没有任何史实依据,有真才学者未必都认同这种师生和同班同学的说法,但萧衍以身为皇帝的特殊政治地位,加上身为大学者的权威学术地位,亲自著书立说推广这种理论,那影响是相当大的,随着梁王朝政权的稳固,这种理论也逐为士、民所接受。但三教同源说必竟是靠萧衍的威权来维系的,是以加强和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为目的的,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工程,因此,当萧衍亡故后,这种说法也烟消云散了。萧衍推崇佛教虽然是以维护统治为主要目的,但他的确对佛学的理论、教义是真有兴趣,称帝后,这种兴趣逐渐发展到痴迷的境界,他勤于佛学著述,计有《制旨大涅槃经讲疏》一百零一卷、《大品注解》五十卷、《三慧经讲疏》、《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讲疏》十六卷,《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十二卷等;他礼遇僧尼,极力奖励佛教义学,创建爱敬、光宅、开善、同泰等寺,盛造佛像,热心佛教教理的研究;他还时常亲自升座说法,听讲者有太子及文武百官约万余人,世人称其为“皇帝菩萨”。在他亲历亲为的带动下,梁王朝的佛教事业达到顶峰,民众都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跑去当和尚和尼姑,狂热的劲头一点都不输给现在考公务员,梁王朝大地呈现出“一人出家,全家光荣”的火热场面,据统计,梁武帝在位48年间,寺院增加了八百多所,僧尼增加了五万多人,是南朝佛教最鼎盛的时期,这种崇佛盛况放在全世界也只有印度的阿育王可以之遥相辉映,相互媲美。
   萧衍对佛教事业的热爱还表现在他亲自参与对佛教戒律的改造上,这种改造的后果不同于他的“三教同源说”,影响极其深远,直到今天仍在佛教界大行其道。其一,吃素。素食之风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前就已经是上流社会的流行事物,士大夫受老庄的清净无为玄学思想的影响,隐逸文人则崇尚自然,追求返朴归真,大家一至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这些人一带头,普通百姓就跟风,正好一般民众也没那么多肉吃,素食就成了成本最低的追求时尚方法,就象现在流行的一种断食减肥法一样。而南北朝时的佛教在素食这件事上反而不如俗世来得彻底,佛教教义禁止的是吃“荤”,请注意,此“荤”并非指现在的大鱼大肉这样的所谓“荤菜”,而是指“大蒜、苔葱、慈葱、兰葱、兴渠”这五种东西,这五样拿到哪里都是五种蔬菜,当时佛教认为吃了这五样大气味的东西,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所以禁食,而我们现在鱼、肉之类的所谓“荤菜”,佛教则称之为“腥”。
  对于“腥”这样的东西,佛教吃还是不吃就要看情况了,佛教分有大乘和小乘两派,至于为何有这两源,如何分的,说来就话长,在此只能简单地说,信仰大乘佛教的是不能吃“腥”的,但小乘佛教则允许吃三种“净肉”,一为我眼不见其杀者(我没看见杀的);二为不闻为我杀者(我没听见杀的);三为无为我而杀之疑者(不是因我而杀的),当然也不能放开了吃,一般是化缘时得到才能吃。对于生了病的和尚,则实行人道主义政策,特殊照顾,“三净肉”之外的“腥”也可以吃。梁武帝是上层士族出身,又有信道的渊源,对素食早已身体力行,称帝崇佛后,他就从佛教“戒杀生”的教义引申开来,下诏要求全国的出家人无论大乘、小乘都不得食用“腥”物,“三净肉”、“五净肉”都不许吃了,后来大乘佛教在中土发展的更好,小乘佛教逐渐退出中原,吃肉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这是后话,但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至今仍流传小乘佛教,肉照吃。其二,撞钟。俗语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这寺院定点撞钟的规矩也是由梁武帝创造的,关于撞钟这件事,有个宝志和尚不得不提,这宝志历经南朝宋、齐、梁三代,是个特立独行的僧人,据说是济公的原形,他日常行事怪异、全无章法,经常光膀子光脚在街上走,但传说宝志有大神通,主要是能未卜先知,他与宋、齐皇室走得很近与萧衍更是过从甚密,两人常常在一起探研佛法,萧衍对其十分信任,有一次,梁武帝询问宝志如何解救地狱中的痛苦,宝志回答:“惟闻钟声,其苦暂息”,于是梁武帝下诏要天下寺院击钟,从此以后,我们才能闻听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后来各地不同的寺庙还发展出一系列的敲钟文化,这也是后话了。
  
 萧衍崇佛,著述佛经,广造寺庙、改造戒律、升座讲法,忙得够可以,但他还不过瘾,还想去庙里当和尚体验生活,公元527年同泰寺建成后,萧衍几乎每天早晚都要去该寺礼佛诵经,说是给全国臣民消灾祝福,有一天他到同泰寺后就没回宫,并放出话出他已决定舍身为僧,不打算再当皇帝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梁王朝的大臣们只好天天去寺里恳求萧衍回宫,梁武帝在寺里住了四天,觉得体验的差不多了,便在大臣们的苦苦哀求下,回到了皇宫。二年后,萧衍的和尚瘾又犯了,第二次到同泰寺舍身事佛,大臣们照例去寺里求他回宫,但这回去了一次又一次,萧衍都不为所动,大臣们急坏了,最后,梁武帝放出话来,他已经是同泰寺的人了,要想让他离开同泰寺,非得积大德、做善事不可。怎么积德行善?大臣们思来想去,只有捐款给寺庙了,于是,由公卿以下群臣出钱一亿奉赎,当然这些钱也不会真掏自个腰包,最终还得向老百姓搜刮。钱到账后,同泰寺僧觉得差不多够花了,就默许梁武帝回宫了。第三次、第四次当和尚就隔了十几年了,当时萧衍已经八十三、四岁了,每次都由大臣们援引旧例花钱一亿将他赎出来。由当和尚这件事可知萧衍对崇佛可是够上心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萧衍三番四次去庙里体验生活,最长的一次长达37天,他也不怕有人趁机抢班夺权?反而是朝中大臣一天都离不开他似得求他回朝执政,这说不定是萧衍与同泰寺僧一起演得双簧,来考验一下大臣们,从考验结果可知萧衍至始至终都牢牢掌握着政权,当然,这都是瞎猜的。
  萧衍爱佛,自以为功德无量,做得够好,但却有人不识时务,出来给他添堵,第一个是范缜,他是拥立萧衍称帝的两大臣之一范云的堂兄,因父亲早死,家境比较贫穷,但他却自幼刻苦勤学,因而博通经术,学问渊博。他性格朴实直爽,好危言高论,不畏权威,一生在政治上遭到门阀士族的排斥、贬抑,因而形成了对门阀士族毫不妥协的反抗精神。范缜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无神论者,一生曾参与两次关于佛教的大辩论,第一次是在齐王朝齐武帝时期,当权派竟陵王萧子良笃信佛教,深信因果报应之说,他搞了一次佛教论坛,邀请各路高僧讲论佛法,大家都大谈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调子,并说,权贵们的财富,地位是前世修行来的,同时参加论坛的范缜的却与他们唱反调,发言驳斥报应轮回说,他和萧子良之间有一段对话, 萧子良问范缜:你不信因果报应,请问人世间哪来的贫贱富贵之分? 范缜答道:人的命运就像树叶与花朵同时生长一样,它们随风的吹拂而飘落到地上,自然有擦着帘子幔子落到垫子或竹席之上的,也自然有挨着篱笆围墙落到粪坑或厕所之中的。落到垫子或竹席上的,就是您;落到粪坑或厕所中的就是我啊。这之间的尊贵与卑贱既然来自于不同的道路,因果报应究竟该从哪里出来呢?范缜此言用精妙的比喻说明了贫贱富贵只是无常际遇,与来世前生的因果无关,萧子良无法反驳,为之气结,当时的萧衍正在萧子良幕中,对此事印象极深。此次辩论后,范缜感到有必要出一本专著来阐述,于是著名的《神灭论》出炉了。 到了梁武帝萧衍时期,范缜和《神灭论》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身为“皇帝菩萨”的萧衍对此当然很不爽,于就有了第二次大辩论,这次辩论的反方人数众多,有当朝大臣及佛教高僧 近70 人,主辩手为高僧法云和权臣曹思文,正方只有范缜单枪匹马一人,论题是“神是灭还是不灭”,就是人的精神或灵魂是否超脱肉身永远存在。当时的佛教界都毫无例外地全力宣扬“神不灭”的观点,范缜正相反,宣扬“神灭”,他指出:人的精神附着于人的肉体,肉体是人精神的表现,肉体存在时精神就存在,肉体萎谢时精神也就消失了。肉体是精神存在的物质载体,精神是肉体活动的有用要素,肉体和精神是不能够相互分开的。精神和肉体关系,就象刀的锋利和刀本身的关系,如果刀本身毁灭了,刀的锋利还有可能存在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范缜的观点朴素鲜明,逻辑严密,法云、曹思文无法驳倒,只好说自己才思浅陋,驳斥不倒《神灭论》,萧衍很不高兴,就给范缜扣上“ 背经”、“乖理”、“灭圣”三顶帽子,调任闲职了事。第二个让萧衍难受是达摩大师,达摩大师大家都熟,来自天竺的原教旨佛学大师,禅宗始祖,听说梁王朝的崇佛盛况,特地从天竺来到中原梁武帝治下考察调研,按理说同为佛界中人,达摩应对梁武帝的投身佛教事来的行为大加赞赏,实际上萧衍也满心以为会是如此,不料双方见面后却是话不投机,萧衍问达摩:我广造寺宇,渡人为僧;写佛经、造佛像也不遗余力。凡此种种,有何功德?达摩答:并无功德。萧衍不实相,追问道: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佛家主张罪福并舍,空有兼忘,反对有为之善。参禅不可拘于形迹,须由静生智,由智生明,从空寂中体会经义,才算得上有功德!萧衍闻言,心中不悦,本来找你来就是想听你几句好话,却反倒被奚落一番,于是就不爱搭理他,达摩并不为意,已知梁境并非乐土,萧衍也不是什么真菩萨,他就一苇渡江,北上少林了。
梁武帝萧衍自命皇帝菩萨,慈悲天子,他有一个愿望,即他治下的梁王朝能够避免重蹈宋、齐以来皇室宗亲弑父屠叔、兄弟倪墙的复辙,大家都幸福地团结在他的周围,成为古代史上人人羡慕的五好帝王家庭。萧衍坚定地认为,他的菩萨心肠、慈悲为怀将成为打破南朝帝王家族骨肉相残怪圈的不二法宝,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梁王朝的皇室宗亲们就象生活在蜜罐里,好吃好喝供着自是不消说,还能但任有实权的将军、刺史等官职,更重要的是即便是闯了大祸,犯了重罪也不打紧,萧衍并不惩罚他们,而是泪眼执手,哭哭啼啼一番了事,萧衍是铁了心打算用以德服人的慈悲胸怀来宽待皇室宗亲,让一家人幸福到永远。但萧衍的苦心完全落了空,在这个吃斋念佛的家族中却出了一堆的豺狼虎豹,一个比一个嗜血凶残,梁王朝的大好江山被这些野兽撕咬殆尽,萧衍自掘其墓,最终也被自家人祸害了,这其中又以一弟、一侄、二子的祸害最大。
  这一弟便是萧衍的六弟临川王萧宏,萧宏自小便是个顽劣愚笨之辈,欺软怕硬之徒,沾了皇帝老哥的光得封王爵,这小子还好大喜功,自动请命要求在梁王朝的统一大业中贡献力量,老弟要立功,老哥就成全,公元506年,萧衍集中全国的精锐部队数十万人,一股脑全交给萧衍指挥,命他出征北魏。萧宏的北伐大军很快就攻占北魏的边境城池梁城,北方的群众见到南梁大军,纷纷惊呼:这样雄壮精良的军队,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都未见过。北魏帝国见梁军势大,立即调动大军向梁城杀来,萧宏得到消息,竟吓得发抖,马上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班师事宜,左卫将军吕僧珍深知萧宏老底,第一个在会上发言道:知难而退,不也是一件美事吗?萧宏十分高兴,立即接了下茬:将军所言与我不谋而合,大伙赶紧撤吧。其余将领不干了,纷纷叫嚷道:大王率百万大军远征北伐,还没遇见敌人,只听见风声,就急急要退兵,有何面目回去见皇上。有人还拔剑出鞘,以死相争,萧宏见众将极力反对,只好暂时不提退兵,但不敢前进,只在梁城死守。北魏军到达后得知萧宏胆小若此,就给他送来妇人服饰来羞辱他,还送了他一外号叫:萧娘娘,萧宏只当不知。一天深夜,天气突变,狂风暴雨大作,萧宏军驻河边,军营中担心河水溃决,起了骚动,萧衍始闻有动静,吓得肝胆俱裂,还没问个究竟就赶紧带上几个亲兵连夜逃离,将领们发现统帅萧大王离奇失踪,大为惊慌,军队乱作一团,北魏军趁机杀来,梁军倾刻崩溃,死亡近5万人,此时,义无反顾丢下军队的萧宏已快跑到建康了。这种未经一战便只身逃离并造成军队巨大损失的统帅,无论放在哪朝哪代有几个脑袋都要砍掉,但萧宏偏偏就没事,非但没事,皇上萧衍还拉着萧宏的手哭着说:老弟安全就好,最后,为了给老弟压惊,萧衍在第二年又给萧宏加官进爵,任命他为司徒。
萧宏北伐溃败竟还升官,这种奇遇连他自已都难以接受,觉得有点惭愧也有些懊恼,干脆躲在家里声色犬马搞腐败,朝野上下对萧衍这种公开袒护老弟的行为都很有意见,在首都建康城常发生群众聚众集会或无业青年抢商场、烧马车等群体性骚乱闹事事件,大家都打着萧宏的旗号说是临川王支持我们这样干的,首都治安机关不胜其烦,就向萧衍反映,萧衍一概不理,但终究是出了事,有一天萧衍准备夜里到光宅市去出席佛事活动,有刺客事先探得消息,埋伏在萧衍必经之路的一座桥下,待其经过时发动突袭,但萧衍即将动身时,第六感突然发作,鬼使神差地改走另一座桥,躲过一刧,这刺客后来被捕,招供说是萧宏指使他干的,萧衍听说后大为伤心,把萧宏叫来,流泪哭泣对他说:我的才能超过你小子一百倍,当皇帝仍觉得不能胜任,你难道想坐此位吗?竟干出这等事。萧宏惶恐,指天发誓说绝无此事,此时正好萧宏的小舅子杀了人躲在他府中,朝中的监察官员上表要求惩办萧宏,萧衍也觉得老弟太不象话,就批示说:我爱护萧宏是基于兄弟之情,惩办萧宏是基于国家尊严的法律,于是下诏免了萧宏的官职。萧宏虽然军事无能,但在聚敛财物方面绝对是把好手,他靠巧取豪夺,放高利贷等手段积聚了大量不义之财,东西太多,就在家中后院盖了近百间库房存放。他免官后,有人就向萧衍告发说:萧宏在家中储存兵器,意图谋反。有了上次的行刺事件,萧衍也不放心起来,就在一天夜里突访萧宏的家中吃晚饭,吃到一半时,萧衍突然对萧宏说:我要到你家后院走走。萧宏心中有鬼,脸色发白,萧衍更加怀疑,便径自走到后院逐间查看库房,结果一连看了30多间,每间都满满堆放着铜钱,粗粗一算有三亿多钱,余下数十间库房都堆放着布匹、绸缎、蚕丝、绵花、油漆、蜂蜜、蜡烛等物,只知堆得满满,不知具体数目。每次看到史料上记载的萧宏财物记录,都有一点小小的想法:当时以奢侈闻名于世的萧大王其实也没什么,看他的那些收藏品,只会占地方,不值几个钱,比起后世大清朝的和中堂,萧宏也就是个农民中产阶级,还不一定比得上和中堂的管家刘全。回过头来说萧衍,弄清老弟并未藏匿兵哭器后,萧衍大为开心,情不自禁地对萧宏说:老六,看来你的日子过很滋润啊。萧宏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笑了,于是兄弟俩回到宴席开怀畅饮至深夜,萧衍才回宫。几天后,萧宏官复原职,此时离他被免职只隔了7天。萧宏有个儿子叫萧正德,就是前文提到的“一侄”,此人性情贪婪凶残,日常所作所为与他老爸的行径对照简直就是一对克隆体,看来遗传学确实是一门科学,竟然造出了这样一对绝世父子,只是儿子的破坏性更大一些。这萧正德与老伯萧衍的渊源颇深,早年萧衍一直生不出儿子,十分焦急,萧宏就把萧正德过继给萧衍当儿子,知子莫若父,估计萧宏早就看出此儿是个祸害,正好做个顺水人情送给萧衍,要祸害就害老哥,有富贵也少不了自己这个生父。但世事难料,人到中年的萧衍竟然生出了儿子萧统,称帝后,萧衍自然要立亲生儿子萧统当皇太子,没萧正德什么事,而且萧衍在短时间内又呼啦啦多了七、八个儿子,萧正德更显多余,萧衍也觉得现在儿子多了再占着老弟的儿子不大妥,就把萧正德送回萧宏家重新当侄子,为了安慰萧正德,萧衍特封其为西丰侯。送出的儿子又回来了,萧宏只得接收,但萧正德却陷入极度的心理不平衡中,他原本是惦记着皇太子之位的,不料又突然变成了侄子,他心里充满了对萧衍的怨恨。过了不久,萧衍又将萧正德的职位从担任天子待从官的黄门待郎外调为轻车将军,萧正德更觉难受,认为这是对他的严重不信任,在畸形心理的作用下,萧正德的不满日盛,最终他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叛逃北魏。
   为了给自己增加一点份量,叛国者萧正德向北魏帝国声称自己原本就是梁王朝的太子,在万恶的宫廷斗争受到排挤被废黜,在南梁已无立足之地,只好向北魏申请政治避难。北魏帝国朝廷见敌国前太子前来投奔,十分高兴,打算厚待萧正德。但人算不如天算,南齐王朝未代君主和帝萧宝融的兄弟萧宝寅在萧衍代齐的前夕,拒绝归顺,跑到了北魏,他在北魏宫殿前效仿申包胥秦庭之哭,一连数日长跪不起,请求助他匡复齐室,任凭大雨浇身也纹丝不动,北魏皇帝赞赏他的忠勇,遂任命他为镇东将军,扬州刺史,封为齐王,并给他军队,准许他招募豪杰适机南征,萧宝寅驻军边境,日思夜想都是反梁复齐,为此他十分注意梁王朝的一举一动,萧正德的那点伎俩根本瞒不过他,于是他立即向北魏朝廷上书指出:萧正德老伯当皇帝,老爸当大官,竟然舍弃这样的亲属关系来投奔异国,天底下岂有这样的怪事?我请求诛杀萧正德。北魏朝廷接到萧宝寅上书后,虽然没砍了萧正德的头,却立即冷淡了对他的态度,萧正德心里恨死了萧宝寅:王八蛋,只许你投靠北魏当大官,就不许俺也过来沾点光。但也无可奈何,待到第二年,没脸再混下去的萧正德又作了第二个惊人的决定:他又跑回梁王朝了。萧正德之所以胆敢出此险招,是因为他料定了他会没事,果然,老伯萧衍亲自哭哭啼啼地迎候他,哭哭啼啼地驯斥他,最后哭哭啼啼地恢复了他的爵位。以德报怨的萧衍以为这样便能感化萧正德,孰料反而助长了侄子的狼子野心,最终成了萧衍的掘墓人。 当年,东昏侯萧宝卷被杀后,按照胜者通吃的历史法则,由获胜方萧衍接纳了萧宝卷的一切政治和经济遗产,当然也包括他的后宫。其中有个吴姓妃子萧衍最爱,每天都要“幸”她,吴妃很快就声称有了身孕,而她的肚子也确实在日渐增大,终于有一天诞下了一个男婴,只是来的有点早,才七个月就生了。这是萧衍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萧综,就是前文所述“二子”之一,萧衍对萧综的诞生十分高兴,当即封此子为豫章王,但后宫里的人却对“早产儿”萧综的血统议论纷纷,直到萧衍成年,这种血统争论仍未停息。此时,萧衍对吴妃的宠爱早已衰退,吴妃心怀怨恨,有一天,吴妃把儿子萧综叫来说:你是七个月生下来的小儿,没有资格与十个月的皇子相比,还好你是老二,以后总可保持富贵。说完就抱着他痛哭,萧综早就怀疑自己的身世,今见老妈如此,心里更是不安,从此以后,萧综的生活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在白天一切正常,谈笑自诺,但到了夜里,萧综就把自己关在府中的一间密室里,门窗紧闭,室内别无长物,只铺着一张草席,萧综每天晚上都披头散发睡在这草席上。在府内的另一间密室里,则设有南齐王朝历代皇帝的灵位,萧综时常祭祀。萧综还偷偷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跑到齐明帝的墓园叩拜。萧综这些反常举动已经清楚地表明:他没打算把萧衍当亲爹了。但还需要一个最终的铁证,萧综打算按照传说中的滴血入骨验亲法来完成最后的证明,这种古老的巫术需要提供在世亲人的鲜血和过世亲人的枯骨,这两样都难不倒萧综,鲜血当然不会从自个身上取,他杀了一个亲生儿子,得到了第一样东西,他又暗中挖掘了萧宝卷的坟墓,得到了第二样东西,试验品备齐后,萧综立即行动起来,把儿子的鲜血滴在萧宝卷的骨头上,结果所有的鲜血都渗入到骨头中,这与传说中的说法是吻合的,即证明了他与萧宝卷确实存在血缘关系。萧综成功完成了这项血腥试验,其法医般的专业态度估计连大宋提刑官宋慈都会为之赞叹,只是有一个问题,难道非得取用那么多的鲜血,以至于要杀一个亲生儿子来提供血源吗?
   血统问题得以厘清后,萧衍就成了杀父仇人,萧综明确了目标,就是要效仿萧宝寅投奔到北魏去,再领兵杀回来报仇。为此他屡次向萧衍提出要担任边境地区的军事职务,但萧衍爱子心切,都没有答应。萧综不罢休,仍不断提出申请,同时他还为将来的顺利叛逃煅练起了身体,主要是练跑功,他搞了一堆沙石铺在卧室的地上,没事就赤着脚在上面来回跑动,坚持不懈的效果是惊人的,不久之后他的脚板上就结了厚厚一层老茧,每天能光着脚行军300里。看来马俊仁教练要向萧综同志取取经,把这套魔鬼驯练法学去调教男、女中长跑队员。萧综的努力终于获得收获,萧衍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他领军驻防位于边境的彭城,不久,北魏帝国派军队进攻彭城,萧衍担心萧综的安全,命令他后撤,但萧综却认为这正是叛逃的良机,于是在经过精心的谋划之后,萧综在一天深夜徒步出城,发挥出他独步天下的跑功,奔进了北魏大营。第二日,北魏军队向还蒙在鼓里的梁军喊话:你们的统帅豫章王已经投降到我们营中了,你们还呆在那里做什么。梁军将领大惊,立即寻找萧综,发现他果然投降,军队立即骚动起来,魏军趁机掩杀过来,梁军大败,损失了十之七、八的人马,只有陈庆之的部队得以全身而退。巧得很,西丰侯萧正德正好以轻车将军的身份在萧综军中领兵,魏军杀来时,他的行为证明了其不愧为萧宏的儿子,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扔下他的军队,单人匹马逃回了建康,毫发无伤。萧衍得知萧综投敌的消息后,极度震惊,极其伤心,他又痛哭流涕了,有关单位就奏请把萧综的皇族资格剔除,并把萧综留在国内的儿子萧直改姓为悖,称为悖直,萧衍批准了,同时,萧衍在伤心之余迁怒于萧正德,罢了他的官职,夺了爵位,把他放逐到海边去。但还不到十天,菩萨心肠的萧衍就反悔了,下诏重新恢复了萧综的皇族身份,并封萧直为永新侯,显然他对萧综还不死心,坚信他会象萧正德一样王子归来,至于萧正德,自然也没事了,他还未到达放逐地,萧衍就派人追上并赦免了他。邵陵王萧纶是萧衍的另一个宝贝儿子,此子性情乖戾,喜怒无常,常捅出难以收拾的大娄子,萧衍对此子亦十分头痛,却无法狠下心来严加惩处,只是一味苦口婆心劝说其走正道,但收效甚微。萧纶曾代理南徐州的刺史,在当地横行霸道,无法无天,有一次,萧纶带着几个随从微服到菜市场闲逛,一时心血来潮想搞个民意测验,就问一个卖鳝鱼的小贩:你觉得你们的刺史怎么样?小贩不识得萧纶,就随口答道:是个残暴的家伙。这个回答令萧纶大为恼怒,立即命令随从强迫小贩吞吃活鳝鱼,将他慢慢折磨致死,南徐州百姓听说此事后个个惊恐,路上相逢也只能对视而不敢随便说话,但萧衍却对此无动于衷。还有一次,萧纶在路上遇上人家出殡,他就夺过孝子的孝服自己穿上,也加入送葬队伍中匍匐号哭,象自己死了老子一样,这种行为艺术表演在当时可是大逆不道的大罪,有官员报告给萧衍,萧衍也觉得此事太不象话,就下令免了萧纶的职务,不想萧纶根本不思悔改,反而更加疯狂。他专门找来一个身材、脸形都酷似萧衍的老头子,给他穿上兖服和王冠,叫他坐在高处,萧纶在底下对老头下拜,陈说自己无罪,这场超级明星脸游戏结束后,萧纶又将老头剥去衣冠,在厅堂上抡起皮鞭将老头打个半死。萧纶还定制了一口新棺材,将在手下担任司马的崔会意塞在棺材里,抬上灵车,唱着挽歌,来到墓地,并雇请一些老太婆坐在灵车上号啕大哭。崔会意不堪承受萧纶这场先锋话剧的排练,驾快马奔回建康报告了萧衍,梁武帝这回是真动怒了,这萧纶三番五次老玩这种出殡游戏哪成,而且要玩你要自个当主角进棺材啊,怎能每次都咒老爸死。盛怒之下的萧衍立即派人将逆子抓起来,并宣布要赐他自尽,老子要先给你送终。萧纶的大哥太子萧统听说后,立即跑来向萧衍求情,流泪哭泣,一再请求,萧衍心软了,加上本来就无意要萧纶的命,就下令把萧纶放了,恢复了他的职务和爵位,并在不久后任命他为更为重要的扬州刺史。按理说萧纶此时应该安分一点,但他显然没有任何悔改的意思,仍然骄纵不法。他派人到建康各家店铺购买绸缎和锦布数百匹,通通赊欠不付钱,各家店铺为避免损失只得纷纷关门停业。少府丞何智通向朝廷反映了萧纶买霸王布的情况,萧衍又一次免除了萧纶的职务,萧纶气疯了,派出王府中的人将何智通刺杀,但此事最终暴露,萧衍又一次震怒,将萧纶贬为平民,并用铁链将其锁在家中,这显然是要将萧纶当武疯子看管起来,事实上从萧纶一贯的言行来看,还真拿不准他是否是正常人。但此次惩戒行动最终又是虎头蛇尾,只过了20天,萧衍又一次原谅了儿子,恢复了萧纶的职务和爵位。萧衍一家出了太多暴虐贪婪之徒,但也出好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好,此人便是太子萧统。萧统是萧衍的长子,出生时萧衍已经38岁了,盼了多年儿子的萧衍对萧统十分喜爱,在其2岁时便封为太子,为了萧统的茁壮成长,萧衍给予了最优越的教育条件,配备了名师,选取了最好的教科书,萧统也没让老爸失望,成长得很好,可用八个字予以形容:“德才兼备,宅心仁厚”。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史书上说他“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总之是个天才少年。他情操高尚,品行敦厚,这点在萧家尤为难能可贵,看来萧衍的文学特长以及菩萨心肠都遗传给了他。文学太子萧统喜欢与文人学士交往,而他的谦谦君子风度和待人宽厚的性格也吸引了当时许多著名学士聚集在他的周围,如:《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诗品》的作者钟嵘等。萧统与这些人一起讨论篇籍,商榷古今,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和编纂活动,搞出了许多精品文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文选》,这《文选》非同小可,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很多梁以前的优秀文学作品赖此得以保存(如古诗十九首),《文选》还收录了萧统的文学观和诗学观,皆受后人肯定,书成后,风行一时,其文学才俊美名经久不衰,到了唐代,应进仕举者,必须熟读《文选》,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至宋代更有“文章祖宗”之说。历代研究《文选》的学者接连不断,称为"选学",一直持续至今而不衰。知书达礼且富有人情味的文学少年萧统,名头之响亮,影响之深远,绝非当今韩寒、郭敬明等人可比。
  但也许是天妒英才,萧统最终没来得及坐上龙椅,他的结局是不幸的。萧统26岁时,其生母丁贵妃病故,大孝子萧统打算购买一块吉地安葬母亲,有个卖地的听说后,就找到萧衍亲信宦官俞三副说:如果能以三百万钱将自己的地卖掉,便送一百万钱回扣。俞三副十分贪钱,就对萧衍极力推荐说:太子打算购买的地不如这地对皇上有利。萧衍本就很迷信,听了俞三副的话以后,就买下了俞三副推荐的那块土地,安葬了丁贵妃。这本就结了,但却冒出一个道士对萧统说:皇上买的这地对长子不利,如果用一些法术解除,长子或许还可多活几年。萧统鬼使神差竟听信了道士的话,在墓侧埋下用腊做的鹅及其他一些物品用以解咒。但此事竟为东宫属官鲍邈之所知,鲍邈之有个同事叫魏雅,两人原来都很受萧统信任,但后来两人交恶,鲍邈之打算搞掉魏雅,便向萧衍报告说:魏雅替太子施用巫术,对皇上不利。迷信的萧衍原本最忌讳这种事,听说有巫术,立即下令在丁贵妃墓地挖掘,果然掘得腊鹅等物。萧衍非常生气,立马大肆追查,大挖幕后黑手,一时之间宫中鸡犬不宁,侍中徐勉不断劝解,萧衍才稍稍平息怒火,只杀了多嘴的道士,但萧统历经此事后,内心非常惭愧和惶恐,又无法辩白,没几年就郁郁而终,年仅31岁,缢为昭明,史称昭明太子。建康官员和百姓听说萧统身去,非常惊愕悲痛,许多群众都奔向宫门,道路之上,一片悲声。太子故去,按宗法应封太子长子为皇太孙,但萧衍对当年腊鹅事件仍怀恨在心,转而改封三子萧纲为皇太子。萧衍亲属中,萧宏、萧正德、萧综、萧纶等人贪生怕死,投敌叛国,贪赃枉法、滥杀无辜,十恶不赦的罪行都犯得麻了,但萧衍却都能宽容原谅,这些人依旧生活乐无边,反而对受人陷害的太子,不依不饶,狠追猛打,至死都怀恨在心,厚此薄彼到这样的地步,萧统还真是冤啊。萧衍享国日久,年龄渐长,开国时的雄心壮志已在青灯古佛中消磨殆尽,初始时的维新气象也因为萧衍的用人不当、纵容亲贵而无法维持,在萧衍统治后期,梁王朝已成为一个弊政不断的迟暮帝国,之所以还能延续下去只是因为北方强敌家里也不太平,北魏帝国历经尔朱荣和葛荣的“双荣”乱后元气大伤,枭雄高欢在战乱中掘起,埋葬了北魏帝国,北魏帝国分裂为东魏帝国(由高欢实际掌权)和西魏帝国(由宇文泰实际掌权)两大对立政权,双方你死我活成水火势,东魏帝国实力较强,为了专心对付西魏帝国,东魏暂时与梁王朝交好。但年事已高的萧衍却就此安享太平,浑然不觉日渐逼近的危险,他始终认为治下的梁王朝是有史以来的仅有的佛国乐土,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克已奉公,皇族团结一心,总而言之没什么问题。而萧衍身边的亲信、大臣倒并非没有明白人,但这位菩萨皇帝却听不得逆言,一给他提意见,慈悲菩萨立马变身为怒目金刚,提意见者均无好果子吃。有一次,散骑常待贺琛对王朝的现状和前途深感忧虑,就向萧衍上了一道疏,陈述四事:其一,王朝内的州、郡、县三级地方政府对治内百姓横征暴敛,肆意压榨,百姓无法生存,唯有逃亡,户口大量减少,无法恢复生产,皇上虽然每年都下诏要百姓恢复基业,又屡次减免赋税差役,但地方政府乱来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百姓仍然不愿回到故土从事生产。其二,在郡长、县长等地方官员之间盛行奢侈靡烂之风,大吃大喝,畜养歌妓,比拼财富,官员要维持这等生活水准,就只能靠贪赃枉法,对这种风气,朝廷要严加限制,要提倡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其三,现在朝廷中有一批小人不识大体,不存宽厚,靠挑剔他人过失,甚或陷害他人来作为升官的捷径,这些人的存在只会助长弊端,鼓励邪恶,朝廷对这类人要加以惩戒,摒除他们内心的奸诈。其四,现在天下虽然安宁,但朝廷大兴土木,大建楼堂馆所、和尚庙、尼姑庵,地方和军队也效仿中央大建驻京办、宾馆、军事基地,百姓工程劳役太重,整年都得不到休息,国家财政也消耗很多,因此国家应当采取有力措停建、裁减一些不必要的工程,使人民获得休养,财富得到聚集。这道上疏显然击中了萧衍的要害,使得他气得要发疯,萧衍立即下发了斥责贺琛的诏令,萧衍指出,他主持国政四十余年来,始终言路畅通,贺琛所陈述的言论不是什么新鲜货,他早已从他人的上疏中知晓,现在贺琛老调重弹的目的就是要借此出名。萧衍强调,贺琛既然指出王朝存在那么多弊端,那就请他详细说明哪一个郡长横暴,哪一个县长贪污,朝中哪一批官员是小人,哪一处楼堂馆所是不必要的,只要指名道姓指出来,朝廷自会处理。萧衍表示,官员们平常吃好一点,喝好一点,你贺琛就要禁止,要知道现在大家都是深宅大院,庭院深深,他们在家中摆豪华宴席,政府怎能知道,如果一家家去搜查,恐怕会引起骚动吧。萧衍提出,他本人早就做到厉行节约,只吃素食,不喜饮酒,不爱听靡靡之音,宫中的建设都是自己出钱雇人来修建,没用国家的财政。我每天三更就起床办公,废寝忘食,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腰围从过去穿40号裤子减到如今只穿30号,我这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萧衍最后指出,请贺琛指明富国强兵的方法以及用什么具体办法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如果贺琛不对照上疏桩桩件件明白列出、写明,那就是欺骗蒙弊朝廷,是要削弱中央的领导核心。这一道诏令批头盖脑向贺琛砸来,贺琛还有何话可说,萧衍明知贺琛所言俱是实情,却故意转移焦点,把整个王朝的弊端引向自身,再抬出自身无懈可击的形象来堵住贺琛的批评,至于要贺琛指名道姓揭弊案云云,明摆是要将其放在炉火上烤,与全体官员为敌。此事最后以贺琛承认错误,请求宽恕了结。经此一事,再无第二人向萧衍上疏陈弊,只剩下满纸满耳的歌功颂德,萧衍和他的王朝沉迷在虚幻的繁荣中不能自拨,全然不知他的掘墓人已消然逼近,这个人就是侯景。侯景是北魏怀朔镇人,民族成分为鲜卑化的羯人,属“五胡”之一,据说他出生的年份时刻正好与前齐王朝东昏侯萧宝卷被杀的时刻一至,于是后人就有侯景是萧宝卷的转世的说法,因为萧衍活得够长,萧宝卷等不及在地下报仇,就由侯景作为萧宝卷的前世化身来向老而不死的萧衍索命,实际上自打萧衍崇佛以来,围绕着萧衍的因果报应的传说就层出不穷,当然,都是些毫无依据、牵强附会的说法。这侯景是个先天不全的人:其左足生有大肉瘤因而导致他行走不稳,但侯景不但身残志坚,还十分聪明,从小就懂得扬长避短、因势利导,脚不行就练手,走不稳就骑马,练得是臂力惊人,弓马娴熟,这样的人在乱世是不可能不脱颖而出的。在北魏帝国镇压边镇民族起义的大乱中,惯会审时度势的侯景及时抓住时机,成为北魏当权派尔朱荣的心腹大将,侯景在尔朱荣手下屡建奇功,起义军头领葛荣也为其所擒,他因功官是越封越大,兵是越带越多,地盘也越打越大。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侯景与尔朱荣手下的另一心腹将领高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高欢与尔朱荣翻脸并最终干掉了他,逼走了北魏帝国的皇帝,另立新帝成立东魏帝国,高欢自然成了东魏帝国第一有权势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侯景手握重兵,超然物外,并没有反对高欢的夺权行动,反而表示要臣服高欢,高欢当然欢迎,就继续加封侯景官职,什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河南道大行台等等,侯景成为东魏帝国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将兵十余万,所辖河南之地占东魏帝国领土将近一半。侯景志向大,眼光高,没什么人能放在眼里,只服高欢一人,他曾对高欢提出,只要给他三万人,他就能纵横天下,强渡长江,直捣建康把萧衍那老和尚抓来,叫他当太平寺的主持。看来侯大将军与萧衍确实有缘,对他的喜好是摸得一清二楚。但对于高欢的长子高澄,侯景就很瞧不起,曾对人说:高王在世,我无二心,高王离世,我可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这种言论传到高澄耳中,高澄深感忧虑。一世枭雄高欢终于病倒了,高澄想趁早除掉侯景以绝后患,就冒高欢的名义写信给侯景,命他到首都议事,想骗他离开军队,再下手除去。但高澄显然低估了侯景的智商,狡诈的侯景早就与高欢有约定,说他握有重兵,驻守远地,为了防人陷害,请高欢写信给他时,在信中某个地方作一个记号,以此表示这才是高欢真正的亲笔信,是真实意思的表示。高澄的假信自然没记号,让侯景立马识破,就坚决不肯动身,并立即着手开展谋反的准备。在这件事上高澄显然太过性急,只要他事先同高欢通个气,老爸一定会教儿子做记号的。高澄等不到侯景,越发忧虑,高欢明白儿子的心思,把他叫来说:我知道你担心我死后侯景会叛乱,侯景虽强,但我手下的将领慕容绍宗可以击败他,我过去一直压制慕容,不肯提升他,就是要留给你去重用封赏。不久,高欢病故,高澄虽然封锁消息,侯景却仿佛第六感小宇宙爆发一般,感觉到反叛的时机已到,在高欢死后的第五天,侯景宣布脱离东魏帝国,加盟西魏帝国,加盟条件是割让六州的土地给西魏。同时侯景还作了第二手准备,派人前往梁王朝,表示愿意带着河南地区十三州的土地和百姓归顺梁王朝,这显然是一份厚礼,一向节俭的萧衍没法不动心。但梁王朝却有理智的大臣指出:梁王朝与东魏帝国交好已十余年,两国边境安宁,此时却突然收留他们的叛徒,是不合适的。萧衍难以决定,过了几天,他突然作了一个梦,梦里中原所有的州长、郡长都献出土地向他投降。第二天,萧衍将梦境向亲信朱异说起,善于揣摩萧衍心意的朱异立即表示,这是天下统一的预兆,并解析道:皇上英明神武,南北百姓归心,只是没机会归顺,现在侯景献出东魏一半的土地,如果不是天意,怎会发生这种事。这正是萧衍最爱听的一类话了,一听之下,果然心花怒放,立即决定接纳侯景。实际上所谓梦中预兆不过是萧衍念念不忘河南十三州的土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于是萧衍遥封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命他全权处理河南的一切事务,并准备派军队去接应侯景。至于西魏帝国,在接到侯景投靠加盟的申请之后,并未当作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西魏权臣宇文泰也是一个枭雄式的人物,他深知侯景不光骁勇也是机警善变的奸诈之徒,决定谨慎对待侯景的加盟,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周密安排后,宇文泰派出精锐军队向河南之地进发,陆续接收了侯景献出的六州之地,同时示意侯景把剩余的军队交出来,并封了侯景一堆大帽子虚衔,邀侯景来东魏首都长安见面。侯景自然不可能只身赴长安,他看明白了东魏只是想要地盘,并没想真要他这个人,于是全面倒向萧衍。此时,高澄已派出了平叛大军,主帅正是慕容绍宗,侯景感觉到情形不妙,加紧催促萧衍派出接应军队,萧遂任命了侄子贞阳侯萧渊明为统帅,领军北上。但这萧渊明却是个萧宏式的草包,中了慕容绍宗诈败诱敌之计,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萧明渊可没学到萧宏长辈的逃跑功夫,被慕容绍宗抓了活口,萧衍听说贤侄当了俘虏,伤心悲痛得精神恍惚。慕容绍宗趁胜进逼侯景,此时,慕容军有十万人,侯景只有四万人,侯景紧闭营门不出战,慕容绍宗对手下说:侯景诡计多端,需防他包抄偷袭。尽管料到了,还是中了侯景的道,侯景命士兵只着上半身铠甲,手持短刀,放弃战马,悄无声息地摸进东魏主营,状如疯魔,见人砍脚,见马削蹄,东魏军仓促间阵脚大乱,慕容绍宗也从被砍蹄的马上摔下,领着败兵逃入副将斛律光营中,斛律光嘲笑慕容绍宗的狼狈相,慕容绍宗说:我虽身经百战,还从未见过象侯景这样难以制服的人,不信你可以去试试。斛律光出营,隔河向侯景方射箭挑战,不一刻就被侯景的手下将战马射死,斛律光立即换马并躲在大树后,不料又被对方将马射中,斛律光大惊失色,立即退回营中。另一个东魏将领偷偷派人到侯景营上方的顺风向放火,打算用火攻,但侯景命令军队全部上马下河,浸透人和马后再上岸,大部队带上来的水将草地都打湿了,火攻宣告失效。侯景凭着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慕容绍宗僵持了数月之久。先前,侯景曾骗手下的军队说,他们的家人都被高澄杀了,慕容绍宗得知后,亲自到阵前喊话道:你们的亲人都健在,只要你们北归,职位功勋、奖金福利一切照旧。并配合着表演了向神灵发誓的仪式,侯景的部众本就不高兴南下,听了慕容绍宗喊话,有将领就带着所部军队投向对方,一有人带头,侯景其他的军队也骚乱起来,大家集体向北奔,侯景军团倾刻间崩溃,侯景带着几个心腹将领收拢了800名亲兵,向梁境方向奔逃。萧衍收留了大败的侯景,把他安顿在边境的寿阳,并紧急输送了补给,算是把梁朝河南王侯景接回来了,只是河南十三州的土地并未跟来一寸,反要倒贴数万军队和一个亲戚。东魏帝国击败了侯景和萧渊明的军队,将河南之地全部收回,高澄(此时已是东魏帝国实际掌权人)觉得差不多该收手了,必竟相比梁王朝而言,西魏帝国才是当前的死敌,于是写信给萧衍要求修好,同时还让俘虏萧渊明派人回梁王朝传递和好的信息。萧衍询问大臣的意见,亲信朱异极力主张接受和解,萧衍也对继续与东魏开战没有信心,于是决定和解,仍让萧渊明的信使回东魏报告此事。但机警的侯景第六感再次发挥作用,他在寿阳截获了信使,拷问出了双方要和好之事,心中十分不安,立即上疏给萧衍,洋洋洒洒、旁征博引搞了一大篇,主题只有一个,既不要上高澄的当,不应与其和解。侯景将这道上疏连同三百两黄金一起交给朱异,请他代为传递给萧衍,这意思很明白,就是请朱大人递上疏时再替他美言几句。朱异也不含糊,毫不迟疑地就把黄金收下了,上疏当然也收下了,只不过没呈上去而已,看来朱大人只收钱不办事,没有一个贪官的职业道德。侯景左等右等都没有明确消息,心里更加没底,他决定伪造一封高澄的信来试探一下萧衍的真正态度,信中提出用萧渊明来与侯景作人质交换。萧衍在识别伪造书信方面的能力明显不如侯景,他当真了,并正儿八经地与群臣讨论,朱异再次极力表示要同意高澄的条件,萧衍原本就心痛侄子,于是就决定接受了,写了回信说:萧渊明早上归来,侯景晚上就能送到。这回信自然也落入侯景之手,看完之后把萧衍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并表示早就知晓萧衍是个心肠恶毒的老家伙。侯景决定立即叛变,他把寿阳周围郡、县的男丁全部强征入伍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在加紧备战的同时,侯景还决定拉拢一个人一同造反,此人就是萧正德。先当儿子后变侄子的萧正德,贪暴顽虐,不法事端层出不穷,萧衍将他免职又复职又免职,来来回回好几趟,劣性一点没改,萧衍没办法,只得不再任命他当任实职,封了他一个临贺王来安慰他(这老伯真好),孰料萧正德并不领情,反而怀恨在心,他暗中积蓄粮草武器,收容亡命之徒,渴望时局大乱时出来抢班夺权。侯景早已洞悉萧正德的心思,就派人给萧正德送了一封信,信中说:大王本来应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却不公平地被废,实际上天下的人心都是向着大王的,现在天子年事已高,奸臣扰乱国政,正是大王出来主持天下的好时机,我侯景愿意忠心效劳于大王。萧正德见信后欣喜若狂,立即回信到:天下之事,侯公与我分析得一样,我早就有意出来主持工作,现在我们分工,我负责内部,你负责外部,没有什么事办不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趁早行动。两人一拍即合,分头准备去了。可叹萧衍,关怀萧正德可谓是无微不至,却是养了一只中山狼。 侯景大规模征召士兵,不可能不引起怀疑,合州刺史萧范、司州刺史羊鸦仁就多次报告侯景企图谋反,但萧衍一概不信,并表示,侯景目前的状况就象是一个婴儿仰起头,需要仰仗别人喂奶,怎有能力发动叛乱。但萧衍却不知晓侯景纵然是婴儿,也是一个鬼娃娃。几天后,侯景正式宣布起兵,他自然不会自称要造反,而是按惯例找了个“清君侧”的由头,清的就是光收钱不办事的朱异。萧衍得到侯景造反的报告,竟然失笑起来,他说:这侯景有什么好折腾的,我只要折下一根树枝就能将他打死。萧衍此时出此豪言,只不过是要掩饰内心的慌乱和愧疚,刚声称人家是婴儿,不料这婴儿却起兵造起反来。既然造反了,就要组织镇压,萧衍下诏任命了东南西北四路都督,由邵陵王萧纶任总指挥,率领四路大军杀向寿阳征讨侯景,看来萧衍在这紧急关头还是具有举贤不避亲的魄力,哪怕是个行事怪异的半疯子也照任命当统帅。侯景的军事才能确实优异,他见四路梁军杀来,就放出风声称要在寿阳决一胜负,实际上却把悄悄把主力军队集结起来,一律乘快马,携轻装备,以狩猎为名带出城去,直扑建康而去,只留少量兵力守寿阳吸引讨伐军。侯景的闪电战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他的轻装骑兵如鬼魅一般出现在寿阳到建康沿途的各座城池下,守城的将领、官员平日里只会鱼肉百姓,从未曾打过实战,突然见着如狼似虎的侯景军,吓得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不是弃城出逃就是举手投降,不几日,侯景军就冲到长江北岸,与建康只隔一条长江,而萧纶的平乱大军还远在寿阳附近。萧衍得到消息,也有点心慌,都官尚书羊侃提出,派2000精兵增援江南岸要塞采石,阻止侯景渡江,再令萧纶马上袭击寿阳,使侯景进退失据,部下的乌合之众自然瓦解,但朱异却跳出来说:侯景决不会南渡长江,他没这能力。萧衍迷信长江天险,倾向于朱异,拒绝了羊侃的建议,羊侃十分失望,叹息道:我们的失败已成定局。紧接着萧衍又干了件更蠢的事,他派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防守长江。正中下怀的萧正德立马征集了几十艘大船提供给侯景军,当天夜里,侯景军渡过长江,在无人防守的采石登陆后直奔无险可守的建康,一直冲到朱雀门下的朱雀桥南。把守朱雀门的是东宫学士庾信,这是一个大才子、大文人,浑身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却没有一点战斗气息,他原本正指挥手下拆桥,不料刚动手,侯景军就冲到桥前,大才子被侯景士兵凶神恶煞的模样吓坏了,立即放弃拆桥躲到朱雀门后,庾才子以为危险暂时过去,恢复浪漫本色,抓起一根甘蔗就啃,突然侯景军乱箭齐发,一支利箭就射在庾信旁边的门柱上,庾信吓得肝胆俱裂,扔下甘蔗,也扔下部下,扭头就跑。领头的跑了,手下自然也不会留下卖命,侯景和军队顺利进了建康城,此时内应萧正德也带着所部军队来接应侯景,两军汇合,趁势冲到宫城下,包围了宫城,镇守其他城门以及外城要塞的守将不是跑路就是投降,宫城顿成孤岛,但在侯景合围前,太子萧纲率领的一部分军队和一些百姓在羊侃的指挥下及时退入宫城内,加上宫城原有守卫和居民,共有百姓十余万人,军队2万人。侯景开始命令军队向宫城进攻,这位军事家使用了大量别出心裁的攻城方法,计有:喷火车攻、飞楼车攻、撞车攻、轨道车攻、木驴车攻等等,这显示侯景了也是一位古代机械学的大师。但羊侃见招拆招,一一破解了这些攻城法。侯景久攻不下,又损失了很多士兵,于是筑起长围以断台城内外联络,打算采取长期围困战术。但萧正德却等不及城破了,他正式宣布自己已经是梁王朝的皇帝,全然不顾萧衍还健在这一事实,同时,萧正德还任命新搭档侯景为丞相。此时,萧纶率领平乱大军还在老远的地方兜圈子,过了个把月渡才姗姗来到建康城外。侯景军早已严阵以待,两军交锋后,萧纶先小胜后大败,数万人马只剩下一千多人,仓皇撤退。侯景腾出手来继续攻城,此时羊侃又突然病死,侯景引玄武湖水灌城,城中积水极深,形势极其危急。而萧衍的第七子、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兵多将广,却只是象征性地出一点兵,其他各路勤王军马也都在互相观望,在建康城外围安营扎寨,驻足不前,更有甚者,这些勤王军不敢与侯景军交锋,祸害起老百姓来倒是功夫一流,这些军队在建康城内烧杀奸淫,大肆劫掠,侯景军内本来有人打算做勤王军的内应,见到这种情况,全都打消了念头。三方就这样僵持着近半年,宫城内粮食开始耗尽,士兵开始煮弩弦、盔甲的皮革、熏鼠捕雀而食,萧衍倒还好,他已经习惯了素食和节制饮食,身体尚无大碍。侯景军同样短缺粮食,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抢,老百姓无粮可吃,只能格杀相食,死于非命者,十之六七。粮食抢得差不多了,侯景感到有点撑不住了,他决定假意与萧衍和解,先解决一下吃饭问题,萧衍无法依靠城外的勤王军队,只得同意,于是下了诏书,任命侯景为大丞相(加个大字区别萧正德所封),仍封为河南王,并下令勤王军队不得进攻、阻挡侯景军。侯景利用这一时机抓紧从外围运进粮食,补充兵力,同时并不放松对宫城的包围,宫城内的人员照样无法得到补给,大部分人得了水肿气喘,死亡了大半,能登城作战的不到四千人。侯景军缓过劲来后,立即撕毁和解协议继续攻城。当初,萧纶的世子萧坚也被困在宫城中,被安排把守一个宫城门,这位世子爷与萧纶是一路货色,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饮酒赌博,一不高兴就暴打手下,手下终于不堪忍受,就在一天深夜引领着侯景军进了宫城,坚守达半年之久的宫城终告陷落。萧衍得到了侯景进城的消息,还在嘴硬,自言自语道:天下由我得到,也由我失去,有什么好遗恨的。一副从头再来的模样。侯景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见萧衍,两人虽神交已久,也曾互通了多回真真假假的书信,却是从未谋面。萧衍此时已是坐以待毙的死老虎,侯景却不敢掉以轻心,他由500人的亲兵卫队蔟拥着进了正殿,君臣正式见面了,萧衍表现得很镇定,他问侯景:渡江时有多少人?侯景答道:千余人。又问:围宫城时有多少人?答道:十万人。再问:“现在呢?”侯景自信满满地答道:“四海之内,全都是我所有!萧衍低下了头,不再问话。会见结束,侯景出殿后,对身边人说:我平常亲自上阵作战,刀光剑影,我却是心绪平静,一点也不害怕,今天见到萧衍却是从心里感到恐慌,这难道就是传说中不可冒犯的天子威严吗?我今后可不想再见他了。侯景这种突如其来的奇特感觉其实很好理解,就四个字,作贼心虚第二天,侯景用萧衍的名义发诏书命令勤王军解散,萧纶等人竟然听令将各路军队通通撤走,湘东王萧绎派人用船运送20万石大米补给勤王军,走到半道,听说宫城陷落,就将大米全部倒入长江中,全然不顾建康城中百姓忍饥挨饿的状况。当初,萧正德曾与侯景约定,一旦城破,就取萧衍性命,所以当宫城攻破后,萧正德立刻带人冲向宫城,他亲自挥刀在前,打算亲手结果了老伯的性命,但侯景却派军队挡在宫城门口,萧正德恶毒的想法未能实现。同时,萧正德任命的丞相侯景也发表了人事任命书,反过来任命萧正德为待中、大司马,这当然都是大官,不过显然不如当皇帝过瘾。事情出现了戏剧性的结果,萧正德很难接受,先前太子当不上,如今皇帝当不成,但现在的侯景已经不需要这个内应了,萧正德无可奈何,竟然厚着脸皮去见他想干掉的萧衍,一见面就叩头痛哭,估计是想让老伯再封他当太子,萧衍盯着这个“贤侄”好一会儿,掉了个书袋:啜其泣矣,何嗟及矣。这是《诗经》中的诗句,意思是:哭吧哭吧,男人哭吧不是罪,不停地哭吧,后悔又怎能来得及!估计这不是说萧正德,而是萧衍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萧衍表面上为侯景所控制,但内心却没有完全屈服,有时还会流露出皇帝的威严,侯景曾向萧衍推荐三人担任重要官职,萧衍一律不准,侯景对萧衍的敬畏感尚未消失,一时间也没有强迫任命,看来死老虎发威还是比病猫强。侯景的士兵在宫中任意出入走动,萧衍不胜其烦,就问到:这是什么人在进出吵闹?左右回答:这是侯丞相的兵。萧衍震怒,脱口骂道:哪来的侯丞相,只是侯景!这当然只是气话,侯丞相可不就是萧衍本人任命的。侯景对萧衍的言论自然不会感到高兴,他下令减少对萧衍的各项供应,渐渐地连一日三餐也不能保证到位,萧衍当时已年届86岁,三餐不济,忧愤交加,很快就一病不起,侯景干脆停止供应食物,这一天,重病中的萧衍躺在床上,觉得口中发苦,喊人送蜜水,却是无人理睬,萧衍挣扎着叫唤道:嗬、嗬,重复数声,渐渐低沉无声息,皇帝菩萨,驾鹤西归。如果没有侯景之乱,萧衍再多活几年应是没有问题,在寿命上超过清高宗乾隆而排名中华帝王第一也完全有可能,但最终竟落得孤立无援,饿死宫城的下场,对一向自诩以仁爱之心普济天下的萧衍而言,这种结局无疑是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悲剧。但这种结果并不都是侯景造成的,主要还是萧衍自找的。萧衍在位48年,前期干得不错,文治方面,实行的治国方针政策都很对头,贯彻落实得也相当好,梁王朝很快就从南朝的连连动乱中恢复起来,国家综合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首都建康城在人口数量、繁荣程度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在武功方面,与强大的北魏帝国对抗并不落下风,虽然有萧宏、萧综等因统帅无能、投敌而打了败仗的情况,但都能迅速恢复元气,韦睿、陈庆之等梁王朝名将也曾多次将北魏帝国打的闻风丧胆,北魏军队从未能越过边境防线,梁王朝的军队反倒深入过北魏腹地。但到了侯景乱起时,这些强盛的国力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侯景以不足千人的新败之军落难寿阳,竟能在半年间转战千里,攻城掠地,直捣建康,围困宫城,饿死皇上,这其中侯景固然有军事天分,但梁王朝难道就如此不堪一击?梁王朝之所以由盛转衰,萧衍难逃其咎,其一,佞佛过度。萧衍崇佛,本意是更好地维护统制,这倒也并无不可,但崇到后来,变为佞佛,大兴佛教,滥建佛寺,广增僧尼,许多寺庙仗着皇帝菩萨的势力,大肆兼并、侵占土地良田,经营多种产业,俨然成为沙门垄断资本集团,掌握国家大量经济资源,不少失地农民无可依靠,只能依附寺庙为奴,寺庙不纳赋税,而户口又不断流失,国家财力损失巨大,经济秩序破坏严重,只得加赋增税,造成恶性循环。但萧衍却对此不闻不问,反而大搞“务虚”,空谈仁爱,例如,萧衍曾下诏令,一切刺绣均不准绣出神仙、飞鸟、野兽的图案,因为将来裁剪时有可能会损害这些刺绣图案的躯体,有违仁爱美德。又如,萧衍下诏推广将祭祀时要宰杀的牲畜全部改为面做的,以此来体现好生之德。以上种种确是够仁够爱,但对百姓流离失所,寺庙大肆敛财却视而不见,又怎能称得上慈悲为怀。其二,纵容亲贵。萧衍崇佛后大搞以德报怨,想让亲属过得好一点,这并不算大错,但问题是他搞得双重标准太离谱,对待亲贵违法乱纪太过宽容,对待普通百姓的标准却太过严岢,不少要掉几个脑袋的大罪,只要是亲贵犯的,一般都没事,萧衍最多哭泣着骂几句就拉倒,不少恶徒犯罪后躲藏在王公贵族的府内,也大都能平安无事。但平民百姓犯一点小罪却要上纲上限,严刑峻法,连坐牵连。曾有一名老汉拦住萧衍的车驾警告道:王朝的法律对权贵包容,对平民严苛,这不是长久之道,如能改正,是天下的福气。萧衍对老人的上访表示认可,但仅仅是象征性地修改了连坐的法律,其余一切照旧。这种双重标准对法律的公平性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危害了初期形成的和谐社会形态,亲贵、官吏贪赃枉法更加肆无忌惮,平民百姓怨声载道,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加深。侯景避难寿阳时,手头只有800亲兵,却能在短期内征召到数万人补充兵力,并非都是强迫入伍,也有许多人因为不满梁王朝的统治而自愿加入侯景军的。围困宫城时,侯景军队损失不小,却能及时就地补充兵员,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各个王公贵族家的奴隶,他们极其痛恨权贵们对他们的迫害,使得侯景一呼百应。其三,体制缺失。萧衍在驳斥贺琛的上疏时曾提及自已是多么的勤政为民,以德治国,清心寡欲,这些都是事实,但仅限于他的个人行为,完全没有约束到梁王朝绝大部分的官员、亲属,他的仁政、德政只是用来表现他的菩萨心肠,并没有建立起健全完备,运转正常的法律制度,政治体系,经济措施,他自顾自地吃斋念佛,王朝的官员亲贵各顾各地鱼肉百姓,两不干扰。这样的体制运行十余年,梁王朝内部已是腐烂透顶,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侯景之乱只是起了导火索的作用。
  最后谈谈萧衍身去后的梁王朝。侯景立太子萧纲为新皇帝,史称梁简文帝,已失去利用价值的萧正德不久即为侯景除去,而握有重兵的萧氏王公此时却把侯景撇在一边,自家为增强势力,增加地盘大打出手,侯景以建康为基地,坐观萧氏亲族互斗火并,并趁机抢占浙东地盘。两年后,侯景见时机已到,就强迫萧纲封自己为相国、汉王,打算逐步夺皇位,在此期间他还别出心裁地搞了个宇宙大将军的封号,看来野心极大的侯景还想加盟西斯帝国与绝地武士开打星球大战。在这两年间,湘东王萧绎在亲族火并中渐渐胜出,取得了长江中上游荆、郢、雍、湘、益诸州的控制权,成为侯景称帝最大的障碍,双方很快开始战头,但这次侯景失算了,主要是太轻敌,以为萧绎军一击即溃,但萧绎的精锐荆州军在侯景乱时未受损失,又经过两年战场煅练,战斗力很强,领军将领陈霸先、王僧辩等又都是勇将,两军交战后,侯景军大败,只剩数千人退回建康。侯景认为要赶紧称帝来冲冲喜,于是废掉萧纲,另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不久,又把萧纲灌醉,然后用麻袋装满土压在萧纲身上,第二天就死了。一个月后,通过禅让的方式,侯景又废萧栋自立为帝,国号汉。萧绎得知萧纲的死讯后,立即派出王僧辩、陈霸先征讨侯景,侯景亲自迎战,几度交锋都败下阵来,侯景军士气低落,大量逃亡,侯景率残兵逃出建康,半路上为部下所杀,尸体被献给王僧辩,王僧辩剖开侯景的肚子,塞入大把的盐,以防腐烂,然后将首级送给萧绎,其余部分在建康示众,挂出来片刻就被百姓撕得粉碎,一人分一片盐腌肉,至此,历时3年余的侯景之乱终结,这场大乱祸害数十州,使梁王朝国力倒退30年,前后几任皇帝死于乱中,大魔头侯景本人最终也落得个变腌肉的下场,也算是物尽其用。胜利者萧绎得到了皇位,这或许正是他当时迟迟不发兵解宫城之围的目的,但在这个位子上只坐了三年就被西魏帝国军队所杀,再后来,北齐帝国(高欢次子高洋代东魏而立)也搅和进来抢地盘,在此期间,梁王朝又出现了两位短命皇帝,最终,在公元557年十月,梁武帝萧衍死后的第8年,梁王朝终究没能逃过南朝王朝更替的宿命,由王朝体制内的大将陈霸先废掉了梁王朝最后一任皇帝,自立为帝,改朝建立了陈王朝,。 三、学识渊博而一世而亡的改革皇帝        在中国古代的王朝世系表上,在西汉王朝与东汉王朝之间总有一个叫作“新”的王朝占据了一小栏,这个割裂开两汉王朝的“新”,虽然只存在了16年,但谁也无法否认其正统王朝的身份,新王朝的谛造者、创始人就是西汉末年的大司马、安汉公王莽。王大司马非但没有“安汉”,反而“偷汉”,妙手窃得西汉王朝政权,自立为帝,建立了“新”王朝。王莽在中华历朝历代帝王中算得上是个即奇特又有趣的皇帝,原因如下:其一,王莽既是“新”王朝的第一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任,也就是说“新”王朝一世而亡,的确够“新”鲜的,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一世而亡的只有2个朝代,除了王莽的新朝外,另一个倒霉王朝是东魏帝国,皇帝是魏孝静帝元善见。但严格来说,东魏与新不可比,新是一统天下的大王朝,东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王莽是说一不二的威权君主,政由己出,元善见则被权臣高欢父子三人欺负得够呛,人身安全尚不可保,更遑论治理国家。其二,王莽是个学识渊博的皇帝,他从小苦读诗书,师从名家,学有大成,儒家造诣深厚,是举世公认的儒家学派的巨子、大儒,在这点上,历代帝王中只有梁武帝萧衍可与之媲美,但萧衍所长主要偏文科,王莽却是对自然科学也及有兴趣,他喜欢搞些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的科学试验,如他曾组织医生、药师、屠夫对犯人实行人体解剖,研究血脉运行的情况,这属于生理医学;他曾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攻关服后令人长期不饥饿的药物,这属于药学;他曾鼓励有志者绑上鸟类的翅膀、羽毛,从高处跳下,试着在空中翱翔,这属于空气动力学或人体工程学;他也曾开风气之先,主动充当试验品,让往自己头发上抹染发剂,以显得年轻有活力,这当然属于公关礼仪学。这种跨学科的试验带头人角色在史上中华帝王当中是无人可比的。其三,王莽是个改革皇帝,改革皇帝在史上并不少见,宋神宗、唐顺宗、明神宗、清世宗等等都曾大刀阔斧进行过经济、政治等一些方面的革新,但象王莽这样全面、多样、超前的大规模的新政却是没有,当然,象王莽这样全方位改革失败的也是没有王莽的家庭出身很不错,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汉成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好色皇帝,饭可以不吃,美女不能不“幸”,除此之外就没别的什么事好干,后来成帝收纳了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索性连别的美女都不“幸”,专“幸”赵氏姐妹,至于治理国家嘛,西汉自中叶以来就有外戚辅助的传统,太后王政君就喊娘家人都来帮忙治理,一时之间,王家有九个人封侯,其中多人还先后担任大司马(兼握政务与军事重权的高官),朝廷大权几乎全部归王家掌管,地方官如太守、国相、刺史等也都是由王家提拔任用的人,总而言之,外戚王家真是够辛苦,全家总动员来帮扶刘氏治天下,但王莽却是个例外,一开始并没有在朝中担任要职,原因很简单,王莽的父亲王曼没福分,还没来得及受封就早早死去,这本来也没事,还有长子可以追受嘛,但王莽的哥哥太孝顺,也还没等到受封就追随老爸而去,而此时王莽年纪尚小,这事就撂下了,加上王家人丁旺,多得是叔伯兄弟不辞辛劳要出来帮忙,王太后就暂时顾不上这个侄子。因为家庭的变故,少年王莽很早就担当起了一家之主的重任,在家族中其他同龄人争相往政坛挤的时侯,王莽却在孝顺母亲,赡养嫂子,照顾侄儿,因为没担任官职,日子过得还有点紧,王莽就注重节俭,不参与任何奢糜的娱乐活动。在空余时间,王莽就替心苦读,博览群书,并拜大儒陈参为师,认真钻研儒学。而且王莽为人还谦恭有礼,喜爱結交社会贤达俊士,时间一长,王莽在王家同辈中就显得与众不同,里里外外对他的评价都很正面,这开始引起了王太后以及王家执掌重权的长辈们的注意。王莽那些在朝中当大官的叔父、伯父有意识地加强了同王莽的来往,结果发现这位侄子果然气质不凡,学识深厚,而王莽也對叔父、伯父们表现出了刻意的恭顺,长辈们对王莽是越看越顺眼,有一次担任大司马的大伯父王凤得了重病,王莽得到消息后就跑到王凤家里侍奉王凤,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显贵如王凤家也是如此,王凤病得时间长了,儿子们渐渐厌烦,就不怎么在病床前露面了,但孝子虽无,侄子却在,只有王莽始终不离王凤左右,衣不解带,连续几个月无微不至地护理、服侍老伯,王凤在心里痛骂儿子的同时,对王莽的孝顺行为极其感动。虽然得到了侄子的精心护理,王凤最终还是不治,但他没有忘记王莽,在临死前请求王太后和成帝要重用王莽。不久,任命书下达,王莽被委任为黄门郎,这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却是天子近臣,机会多多,此时,王莽24岁,算是正式步入仕途。
  参加工作以后,王莽一如既往地温良谦恭,勤奋上进,朝中上下好评如潮,王太后以及叔伯长辈对王莽越发满意,将他列入朝廷重要后备干部名单加以考察,打算好好培养这棵好苗子。不久,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请求成帝将自己的食邑分封给王莽,同时,许多与王莽交好的名流大儒也联名上书朝廷,表扬王莽的人品和才干,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种气势下,成帝顺水推舟,封王莽为新都侯,并一口气给他加了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等多个重要官职,王莽算是正式有了贵族身份,此时他还不到30岁。年轻的政坛新星王莽并没有得志便猖狂,而是更加谦虚谨慎,待人接物十分谦和,不仅与朝中大小官僚相处得十分融洽,对民间的各类名士也相当尊重,他还时常把自己的工资和皇上的赏赐分给宾客,接济寒士。短短数年间,王侯爷赞誉满天下,人气极高,声望超过了家族中的叔、伯长辈。正好,王莽的另一个叔父在任大司马王根及时病故,王太后就把王莽作为家族代表顶替王根担任了大司马,这个标志性的职务表明王莽已经成为王氏外戚集团的带头人,此时,他只有38岁。王莽成了西汉王朝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但他仍然保持谦逊本色,不露一丝骄横之气,也还是一贯地分金散银,个人生活却很节俭。有一次,王莽的老妈得了病,朝中的大臣听说后,纷纷让夫人去王府探视老太太,官太太们约齐了来到王府门口,只见一位穿着布裙,不施粉黛,不佩首饰的中年妇人正站在门口迎宾,大家认定这是王家女仆,就吆喝着让她引路,这妇人也不多说,领着一堆官太太进了里屋探病,完事后又领着大伙到大厅喝茶,王莽在厅中迎候官太太们,他指示领路妇人端茶送水,那妇人十分麻利,为大伙一一送上茶水后便侍立一旁,此时一位官太太端着茶杯说话了,她对老半天没见着大司马夫人感到奇怪,王莽微微一笑,指着引路妇人道:这位便是内人。此言一出,只听得大厅内咣铛铛茶杯掉地碎裂之声响成一片,第二天,王大司马勤俭持家的家风传遍了朝野上下。
正当王莽声望如日中天之时,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当盛年的成帝刘骜驾崩了,刘骜死的很突然,虽然宫中没有详细说明死因,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朝中很快就出现了一些不严肃的议论,而在民间,则传说得更为离谱,有许多不堪耳的描绘,总而言之,将这些传说归纳在一起,成帝的死因呼之欲出,就四个字:精尽而亡,而造成这种不寻常死法的罪魁祸首就是绝世大美人,后宫昭仪赵合德,据说成帝的死亡现场就在赵美人的床上,又据说现场还发现了大量神秘莫测的蓝色小药丸。为了维护皇家的声誉,王太后下令成立一个联合调查组来调查成帝的真正死因,调查组成员由御史、宰相、廷尉等重臣组成,由大司马王莽任组长。调查组第一个喊赵合德来问话,赵美人倒是个性情中人,没等审讯正式开始就自杀身亡,调查工作只得暂停。朝廷转入准备新君登基事宜,成帝没有儿子(这可想而知),他在生前选择了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为太子,现在成帝崩了,刘欣顺理成章继位为君,史称汉哀帝。刘欣称帝后,王太后升格为太皇太后,原成帝皇后,赵合德老姐赵飞燕升格为皇太后。刘欣祖母,定陶国王太后傅老太太,刘欣生母丁夫人都还健在,母以子贵,这两个女人的待遇问题开始摆上议事日程,这傅太后(王国太后)原来与王太皇太后本是“同事”,都是汉元帝的妃子,后来王氏肚子争气,当了皇后,傅氏一直就不服气,傅氏是个性格刚强、工于心计、热爱权势的女人,这下孙子当了皇帝,她觉得掌权的机会来了,就闹着要变更王太后的封号为皇太后,因为根据当时的宗法,只有皇太后或皇后的亲属才能封爵掌权,王太后是不成的。刘欣倾向于同意祖母的意见,有善于揣摩圣意的大臣立即上书,引经据典说就种事古代早有先例,多一点亲戚辅政未偿不是一件好事。眼看着傅老太太的愿望就要实现,王莽却出来横插一杆子,提出皇太后是极其尊贵的称号,不可随便乱封。头脑清醒的王莽显然猜透了傅老太太的用意。刘欣刚坐上皇位,大司马的意见还得要听,只好停议此事,傅老太太气得发疯,从此开始忌恨王莽。但这事还没完,不久后,刘欣在宫中举行重要宴会,王莽亲自督办后勤事宜,当他在宴前巡视会场时,发现工作人员将傅太后的座位摆在王太皇太后的旁边,王莽立马发飚,斥责道:定陶太后(傅太后)不过是封国的臣属,怎能与天下至尊的太皇太后平起平坐,这严重不合礼法。他下令将傅太后的座位移到下座。宴会开始了,兴致勃勃的傅太后来到现场,一眼就发觉座位的变化,问清缘由后,傅太后气得几乎中风,饭也不吃了,调头就回宫了。宴席不欢而散,刘欣也觉得王莽有些过分,王莽觉察到了皇上的心思,立即打报告请辞大司马,刘欣批准了,赏赐他黄金500斤,礼送回府。朝廷内外知道了情况,纷纷赞扬王莽一丝不苟维护礼法,不贪恋职位和权力,简直就是圣人再世,王莽的名头更响了。王莽在封地三年,闭门谢客,一心读书,表现得非常低调,但他的次子王获却给他惹了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王获把手下一个家奴打死了,在当时,奴隶只算是东家的一件财物,打死了也就是损坏了一件物品,并非大罪,更非死罪。但王莽不这样认为,他表现出了很高的姿态,斥责王获丧心病狂,草菅人命。最终,他的家法处罚令所有人震惊,王莽意然命王获自杀谢罪,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惊世之举,应该也是后无来者,1700多年后,清高宗乾隆的后宫中, 淳妃打死了一个宫女,这大清朝的宫女与汉朝的家奴可不一样, 都是在八旗眷属里挑选出来的,在宫里如果得到皇帝宠幸,便能得到晋封,即使不能,到了一定年纪也还要送回家嫁人的,并不是帝王家的私有物品, 淳妃本人就是宫女出身, 乾隆对此事大为恼怒,决定严惩淳妃,就是罚银数百两,由妃降为嫔,这种严惩比起前辈王莽差远了。这件事再次为王莽赢得了好名声,大家都说这完全圣人级的节操。但王莽此举确实可疑,难道为了搏名声就不惜陪上一个儿子的性命?也许王获另外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也未可知,当然,这只是猜测。由于王莽的以人为本和好生之德,封地地方官吏和普通群众数百人联名向中央上书要求起用大圣人王莽,这股民意呼声越来越大,刘欣不能视而不见,于是以待奉太皇太后的名义征召王莽回到长安,但并没有重新安排工作,因为此时大司马之位另有人担任,而且此人还与刘欣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汉哀帝刘欣是个特别的皇帝,与他的诸多前任相比,他可以说是完全不近女色,换句话说,他专近男色。实际上西汉不少皇帝都有好男色的爱好,但刘欣似乎只好男色,他的“男友”是太子舍人董贤,自从刘欣与18岁的董贤初次见面后, 当即被其所吸引,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他随即下诏任命董贤为黄门郎,以便两人可以常常见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欣对董贤宠爱日甚,他不停地为“男友”封官晋爵,驸马都尉、侍中、高安侯等等,在董贤22岁时,已经坐上了大司马的宝座,掌管着整个国家的大权。王莽回到长安时,董贤与刘欣正处在相恋的最高阶段, 两人形影不离,如胶似漆,有一天两人在一起午睡,刘欣先醒来,想起床却发现睡衣的袖子压在董贤的身下,他见董贤睡得正香,遂用刀子将自己的衣袖割断,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起身穿衣,这当然不是一刀两断,而是担心吵醒爱郎。头脑清醒的王莽在此时自然不会与皇上的“断袖之友”争锋,而保持他一贯的低调,静观其变。刘欣对男友董贤的宠爱达到无复加的地步,不仅封他最高等级的官职,还予以极不寻常的赏赐,刘欣曾一次性赏给董贤2000余顷土地,这在西汉王朝是史无前例的,此外,赏赐给董贤的父亲、妻子、妹妹的金钱各多达千万以上,赏赐给董家的珠衣、玉匣等珍宝不计其数,就连董贤家里的家童、仆人都常常得到十万钱的赏赐,不少董氏亲属也跟着沾光进入政府担任要职,大有取代傅、丁家族成为新生代戚集团之势,只不过这次并非因为裙带而是拉住了“断袖”。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正当董贤的恩宠达到最顶峰之时,刘欣却突然驾崩,年仅26岁。刘欣之死事先毫无征兆,可谓暴亡,鉴于他的性取向,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死因,当然,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这种怀疑不可能得到证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董贤的末日也到了。
  太皇太后王政君在刘欣死后立即召见董贤,要求他以大司马的身份主持丧葬后事以及迎立亲君事宜,董贤不过一介娈童,只知搞搞后庭花,那里明白这些,只得请罪说不懂得办理,王太皇太后早知他会这么说,便提出:新都侯王莽曾以大司马的身份操办过先帝的丧事,对礼法规章十分了解,可以请他来帮忙。董贤自然无法拒绝,于是王太皇太后征召王莽协助董贤办理刘欣丧葬事宜,同时下令武装部队的调动、朝廷百官的请示工作以及宫中禁卫军全都由王莽全权掌管,大司马董贤完全架空。王莽掌握实权后,立即授意亲信弹劾董贤失德,不宜身居高位。王太皇太后随即下诏指出,董贤年少轻浮,不明事理,担任大司马不孚众望,应当免职。董贤靠山男友已倒,自知难逃一劫,接到诏书的当天夜里便自杀身亡。王太皇太后再次下诏提出,现在大司马一职空缺,请大臣们推举新人选。这还用得着推吗?人选不是在那明摆着,于是朝中全体官员一致表示,新都侯王莽素有贤名又有经验,正是不二人选。第二天,王太皇太后任命王莽为大司马,在离开权力中枢数年后,王莽重新归队


 汉哀帝刘欣与他的前任成帝一样没有儿子,太皇太后王政君挑选了中山王刘箕子即位为君,史称汉平帝,刘箕子上位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他当年只有九岁,王太皇太后可以明正言顺临朝听政,大司马王莽则主持政府日常工作,一切军令、政令都得经过王莽之手。王莽重掌大权后,立即展开雷霆清算行动,将原傅氏、丁氏以及董氏家族在朝中任职的人一律安个罪名予以免职,已亡故的傅皇太太后以及丁帝太后也被剥夺尊号,其中傅氏改称定陶共王母,丁氏改称丁姬,都朴素得很,一点尊贵气没剩,可叹傅老太太,生前费尽心机,拼尽全力搞了那些个绕口令似的头衔,死后没多久就被撤得一个不留,只剩下某某人母这一性别特征,连姓都没了。由此可以看出谦和的王大司马其实也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但倘若由王大司马亲自出面开展大肆报复的行动显然与先前树立的温良谦恭的良好形象有冲突,为了维护形象,王莽找了个枪手,这人便是时任宰相的三朝元老孔光。王莽事先选定要清除的人员名单,拟好弹劾奏章后派人送到孔光处,告诉孔光这是太皇太后的意见,政坛不倒翁孔光本就是个骨灰级的老滑头,见风使舵是其看家本领,见到王莽送来的奏章后,立即署上名字送呈王太皇太后,王政君见是宰相亲自拟定的弹劾奏章,所劾之人又都是自己先前的老对头,自然十分赞成,再征询王莽的意见,王莽适时发表意见表示元老孔光明察秋毫,为国家除去奸佞,善莫大焉。于是,所有的弹劾奏章一律批准,王太皇太后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却不知王莽通过与孔光合演双簧为今后的大权独揽扫清了障碍。此后,王莽在朝廷中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效忠行动,凡是积极向王莽靠拢,坚决与王莽保持一致的官员都得到了重要岗位,那些不听话的或是王莽看不顺眼的官员则照例借太皇太后的名义一一清除。至于王莽本人,则继续饰演已练得炉火纯青的谦逊恭让角色,对加给自己的封赏一律叩首流泪,坚决推辞,搞得王太皇太后十分感动,认为这个侄子真是个大公无私的高尚人物。就这样,朝廷又成了王家的天下,只不过不再是王氏家族而只是王莽一人的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绝非王莽的终极目标,他不想身处任何人之下,更遑论身处九岁小儿之下,只有九五之尊皇帝宝位才是他的真正需要。至于王莽何时起了这种心思,今日已无从考证,估计早已有之,只不过隐藏很深罢了。在西汉后期,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愈来愈紧张、尖锐,这其中的核心矛盾有两个:一是土地问题,上层豪强地主无限制兼并土地,全国绝大部分可用的山林、土地都集中在少数豪强大家手中。西汉王朝的国税制度是三十税一,豪强兼并成千成万的田亩,租给农民去耕种,却要收取一半以上的租税,朝廷对有田大户三十取一,大户却对租田人十分取五,农民整年劳苦,到头来连糟糠还吃不饱。二是奴隶问题,土地高度集中的另一面就是大部分自耕农的破产,大量失地农民流离失所,沦为奴隶,这些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奴隶生活十分悲惨,干得是牛马活,吃得也是牛马食,却还不如牛马值钱,他们作为生产资料的一部分可被任意买卖,既无人身自由也无人身保障,东家可随意打杀。任由这些矛盾发展下去只会激起民变,造成动乱,这是西汉上层建筑所不愿看到的,但无论是朝廷还是豪强大户都不肯对农民让些步,只是搞一些求天求鬼神,改年号改帝号虚招,企图用欺骗手段来和缓农民的反抗,这些办法,只会促使各种矛盾更加紧张起来。在这种情形下,一些代表下层豪强阶层利益的儒家学者,一致要求朝廷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限田限奴隶(也得给他们剩点啊),以避免社会大动乱的出现,朝廷左右为难,正苦苦寻觅政策突破之时,却不幸赶上昏君辈出的时光,一连几代皇帝都是吃喝玩乐的行家里手,放纵豪强权贵对农民进行无限制的掠夺,如哀帝刘欣就曾一次性赏赐给男宠董贤2000顷土地,在这些王朝领头人的不懈努力下,西汉王朝阶级矛盾尖锐到极点,社会大动乱一触即发,朝野之中都出现了西汉王朝的国运行将完结的说法。王莽虽出身于上层豪强家族,但其不寻常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儒家学说长期的浸淫使得他成为这个阶层中的异类,进入王朝权力中枢后,王莽更是看清摸透了王朝国家机器以及官僚体系荒唐的运作模式,这让他对西汉皇室产生了蔑视,估计他觉得换他这个学者专家来当皇帝会治理得更好,当然,实现这个想法的前提是先把皇位搞到手。刘氏的汉王朝本就不是由天上传下来的,而是刘邦利用农民起义从秦王朝手中夺过来的,按理说有后来人依样取而代之也属正常,更何况王莽时代的汉王朝已处于大厦将倾的境地,而皇室从汉成帝开始至汉平帝三代绝后,也预示刘家走到了末路。但问题是学者出身的王莽极爱惜自己的羽毛,他不想背上篡位的恶名,这就有点难办了,因为后世用滥的禅让法在王莽时期还只是上古时期的传说,实际操作起来会有无章可循的困难,但大学者王莽迎难而上,他决定充分发挥自身的学识特长为后世的同行们留下一个完美的榜样。王莽十分清楚,以他目前的根基尚无吃定刘氏王朝的把握,他还需要开展一些试点和铺垫工作,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铺开代汉活动。王莽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活动,其一,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关于禅让这件事,自尧舜禹之后虽再无活生生的例子,但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却始终没有停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出了不少理论成果和学说流派,其中在西汉中后期时最为流行当属五德终始说,这个学说是由战国诸子百家中的阴阳家邹衍创立的,该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理论体系,简而言之就是说做皇帝要先得天命,但天命不是永远赐予一姓,会随时代更替,何时更替,如何更替要由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这五大基本元素来决定,这五种元素也叫五行或五德,五行相生相克,天下万物,包括王朝更替在内都出自于此,掌握了五行之间的运行规律,就等于发现了王朝更替的规律, 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一德,就好象每一个人都有属相一样。一德克一德,所以一个朝代在适当的时候会取代另外一个朝代,这就叫做“五行相胜”。这套理论其实很玄,但其妙就妙在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使用它,甚至一个王朝的“德行”也是可以变来变去的,总而言之一切看需要,西汉立国之时,高祖刘邦拿主意说汉王朝应属水德,到了武帝时又改成土德,一直延续到成帝时,汉室宗亲,儒学大家刘歆又考证说其实汉王朝应属火德,但刘歆的理论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所以汉王朝还是属土,王莽与刘歆是老同事加老朋友,他得知刘歆的理论后如获至宝,原因很简单,王大司马个人属性也是属土的,而“火生土”,也就是说如果汉为火德,按五德运行规律,由一个属土的大圣人接收汉柞正合天命。所以在平帝时,王莽利用他掌握的行政资源和他的大学者声望在学术界大肆推行刘歆理论,为日后顺利代汉打下理论基础。与五德终始说相配套的还有天降符瑞的说法,也就是说在朝代更替时会有天降符瑞的现象,王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毕竟祥瑞之类的东西并不难制造。平帝元始元年正月,汉王朝南方边境地区有个越裳部落派人入朝,说是由于仰慕汉朝德仪,特来入献白雉一只,黑雉两只,传说周公就曾收到过外族送上的黑白禽类,现在汉王朝也有了,不正预示着朝中也有周公一样的圣人,于是大臣们纷纷上表朝廷,表示当世周公不是别人,正是王大司马,大司马安定汉朝不容易应加升为安汉公。其实这件事完全由王莽一手策划,他事先秘密派人前往益州,告诉地方长官,让他买通塞外蛮夷,假称越裳部献上雉鸡。 其二,进一步强化人心的收拢。在这方面王莽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强化收拢朝中在职官员的人心。在加封安汉公的诏书下达时,王莽坚决予以推辞,他上书表示,自己是在太皇太后的英明领导下,在孔光等老臣的无私指导下,在其他同僚的大力辅佐下才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不应把功劳独占,朝廷要先对孔光等人予以封赏。于是太皇太后下诏封赏孔光等三名重臣,其余文武百官也各有赏赐,朝廷上下皆大欢喜,一致称赞王莽的无私。二是加大力度收拢老百姓的人心。王莽在再三推辞之后终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但他同时表示绝不能接收增加的食邑,他深情地上书朝廷提出,他要等到全国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后再接受封赏。这种煽情的表态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王朝人民从此都认识了一位爱民如子的大司马、安汉公,这类表态直到今天我们还都能听到,曾有一位成姓人大副委员长表态说一想到广西还有七百万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就睡不着觉,与王公之言有得一比。但与成某不同,王莽不仅仅说说而已,他用实际行动大兴乐善好施之举,元始二年,天下发生蝗旱灾,王莽献田30顷及钱100万赈济灾民。疫区腾出房宅供人治病,贫困人家的死者则给钱安葬。此外,王莽在长安城内辟出方园五里地,建屋200间以安置贫民,又把皇家园林,改为安民县,募民迁入,田宅、农具皆由政府供给。以上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相比较而言,现如今某些精英人士动不动就提出进京要实行准入制,或是又要恢复收容制度等似乎要不如王公高明。三是加紧收拢天下读书人的心。王莽下令将太学予以扩招,学生增至万人,地方学校亦广招生徒。此外,又征集天下通古今文经、天文、历算,兵法、文字、医学、药学的高才数千人至京师,让他们当两院院士,这些举措令天下大部分知识分子皆推崇王莽。四是积极争取收拢西汉宗室及朝廷离退休老干部的人心。王莽向朝廷提议加封宗室及功臣后裔100余人,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年老退休后,将获终身发给原俸三分之一的退休金。这四大收拢人心的举措为王莽获得了空前的威望,曾有天下吏民48万人自发联名上书王太皇太后,歌颂王莽的功德,全国上下人心归于王莽。

其三,架空太皇太后王政君。王莽能够进入汉王朝的权力中枢是与姑妈王太皇太后的提携分不开的,这位长寿的老太太在当时具有极高的辈分和威望,王莽清楚地知晓想要最终获取刘氏的皇位还离不开姑妈的支持,但王政君作为刘家的媳妇,是不会同意他取代刘氏成为皇帝的,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将使她无颜去地下面对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在这种情况下,王莽就只能想方设法架空姑妈,既接收她的重要权力又要保持她的招牌作用。于是王莽指示亲信大臣向王政君上书提出,太皇太后春秋已高,保证玉体健康最重要,象那些官员考核、任命、任前谈话之类的事最为烦琐,有损于太皇太后的精神和健康,可以把这些事交给太皇太后最信任的至亲,安汉公王莽去完成。事实上王政君也的确不喜欢干这些事,必竟她对权势还谈不上依恋,她只想保持王家的富贵就很满意了,而王莽作为家族的代表目前表现得很好,对刘家也是忠心耿耿(在她看来),完全可以放心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他,反正都是王家人,谁掌权还不都一样,她还乐得享清福。于是王政君正式下发诏令表示,今后除了封受爵位这样的大事需要报她备案外,朝中的其他事项都由王莽负责裁决,省部级以上官员在上任前都要去晋见安汉公,由其负责任前谈话、考察后再定夺能否上任。从此,王莽又获得了最具决定性的人事大权,他在接见这些任前官员时,态度诚恳且谦和,不仅嘘寒问暖,临行还要送上丰厚的礼物,搞得这些官员万分感动,纷纷表示了对安汉公一百分的忠心,当然,不表忠心也无妨,只是回头就能接到免职的通知。掌控人事大权的王莽已获得了与皇帝差不多的权力,但他仍觉得不放心,原因是平帝虽年幼,但也有一套完整的外戚体系,鉴于成帝时傅氏专权的前车之鉴,王莽先下手为强,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要求成帝的母系亲属都得留在中山封国,不得随意进京,同时,王莽不顾平帝尚年幼的事实硬把自己的女儿嫁入宫中给平帝当皇后,这样“国丈”王莽也就兼任了平帝的外戚成员身份,他的身份更尊贵了,地位更稳固了。




王莽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取得了圣人级的声望和准皇帝级的权力,但他认为这还不够,就象一位足球教练,他的球队已经护球、带球攻到了对方禁区内,就差临门一脚了,这一脚非常关键,王莽想处理得既干净利索又让天下人心服口服。为此,他又在全国掀起了以个人祟拜为主题的造势运动。第一步,由太保王舜领衔,率领官民八千余人集体上书要求朝廷重赏安汉公王莽,主要内容是确定王莽新的尊号为“宰衡”,位在“三公”之上,这个“宰衡”是个原创,是由上古时的圣人级良相伊尹、周公的尊号各取一字合并而成的。这份上书同时提出增加王莽的采邑并给王莽的母亲上尊号,给他的两个儿子封侯。面对这样的官意加民意呼声,王莽的第一反应照例是坚决推辞,并离岗停止办公以示抗议。朝中大臣们不干了,国中怎能一日无安汉公,太师孔光第一个向朝廷上书据理力争,他表示,再大的奖赏也不足以体现安汉公对国家的无上贡献,而谦虚礼让一向是安汉公的节操,朝廷这次绝对不能再批准安汉公要求推辞封赏的请求,安汉公作为一个忠实的臣子也要稍微委屈一下自己,高风亮节固然很好,但不能因此一再剥夺朝廷奖励忠臣的机会,使得朝廷表彰树立先进典型的大义得不到伸张。孔光最后提议,由大司徒、大司空出面,代表皇上征召安汉公复行视事。既然涉及到了国家大义,王莽只得委屈地接受了尊号和部分采邑,勉强恢复了办公。太保王舜再次不失时机地奏称,安汉公大公无私的品行全国人民都已知悉,大家都景仰得不行,蜀郡有个叫路建的男子本来正在打官司,听说了安汉公的事迹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竟然放弃了诉讼。象这样的感召力即令是周文王也不过如此,朝廷应当向天下宣讲安汉公的先进事迹。第二步,不久之后,朝中文武百官再次联名奏称,当年,周公摄政七年才将国家的各项制度厘订完成,如今安汉公辅政仅四年,实际在岗工作只两年就将周公花了七年从事的工作大体干完,这实在是前后古人的功劳,建议将“宰衡”的地位由原来在“三公”之上提高到侯爵亲王之上(亲王之上?不就是皇帝吗?)。朝廷批准了。第三步,又过了一阵子,大臣们再次提议给安汉公加九锡,这九锡可是个了不得的东西,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代表来自官方的最高等级赏赐,在西汉武帝时期,“九锡”之礼经议论具体确定下来,
  计有:一、赐车马,指装饰得金灿灿的大车和兵车;玄牡二驷,即黄马八匹。
  二、赐礼服,指衮冕之服。三、赐乐则,指定音、校音器具。四、赐朱户,指朱红大门。五、赐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六、赐虎贲,即武装卫队,人数100或300人。七、赐宫矢,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武器。八、赐斧钺,指出行时的仪仗用具。九、赐美酒,据说用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有特殊的香气。这九种东西在王莽之前尚没有人能够得全,这是人臣极至的殊荣,得了以后皇上就没什么好赏的,只剩下皇位而已。又经过一番集体劝说之后,在太皇太后的说服下,王莽接受了九锡。有了王莽开风气之先后,之后的许多强人都开始玩这套,曹操,司马昭都接受过,后来的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也都曾受过“九锡”,总而言之,权臣有了这九种东西之后,离篡逆也就不远了,“九锡”可谓是篡逆的代名词。走完这三步棋后,王莽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从理论到实际都已安排妥当,算是完成了射门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可以起脚射门了,也就是说可以把平帝从宝座上“射”下来了。

公元5年十二月,年仅14岁的汉平帝刘箕子突然得了重病,倒在床上捂着肚子辗转哀叫,这明显是食物中毒的症状,巧得很,王莽头天刚向平帝敬献了驱邪避祸的椒酒,平帝喝了这酒后,显然起了反作用。献酒后的王莽对平帝的身体状况十分关心,获知平帝突染重病,王莽的心立即揪紧了,平帝能否过得这一关?几天后,消息传来,平帝终究是去了鬼门关,王莽揪着的心放下了,总算是把平帝“射”下了。但平帝空出的位子王莽还不能立马坐上去,还得过一些手续。太皇太后王政君命王莽考虑平帝的继任者,王莽提出,兄弟平辈的宗室是不可继位的,只有从下一辈中选择才合礼法,于是王政君下令征召平帝的下一辈宗室参加皇位选择,平帝死时只不过14岁,他的下一辈宗室年纪可想而知,大部分都是婴儿辈的。在选拔过程中,武功县令孟通上报了一件怪事,说是当地在挖井时挖到一块大白石,上圆下方,上面有朱红色的字样:告安汉公王莽当皇帝。王莽立即命人将此事报告王政君,王政君头脑还算清醒,对来人说:这是骗人的手段,绝不可信以为真。王政君此时已明显感到侄子有点不对劲了,没容她多想,太保王舜又上门了,他指出,现在侯选皇位的宗室都是一些婴儿,无法处理政事,如果没有品德高尚的忠臣辅佐,怎能坐稳江山,安汉公王莽辅政已有三世,对汉室的忠心天下皆知,正是最佳人选,当代周公。现在武功县出土奇石,正是天意啊,按他的理解,“当皇帝”的意思实际上是代皇帝治理政务,也就是摄政,古时的周公也当过,王莽是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的。王政君虽然仍不愿意,但此时已不比当年,朝中上下都是王莽的人,她已无力助止,只能寄希望于王莽的确只是想当周公。
  公元6年正月,太皇太后王政君正式批准王莽在目前帝位空缺的情况下“摄皇帝事”,每天上朝时,王莽可穿戴着皇帝的朝服鞋帽,坐在宝座上,面向南方接受群臣朝拜,在举行皇家祭祀仪式时,司仪可称王莽为“假皇帝”,在平常上朝议政时,大臣们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本人则自称为“予”,以示与真皇帝的“朕”有所区别。3月,王莽宣布立刘婴为皇太子,刘婴只是个2岁婴儿,一切军国大政由“摄皇帝”王莽全权负责。接下来,各种祥瑞开始轮番出现,先是齐郡报告说突然平地冒出了一口新井,接着巴郡又报告说发现了一头石牛,雍县再报告说发现了一块仙石,王莽下令把石牛、仙石都运到长安来,然后亲自上奏王政君,他指出,最近天下连连出现祥瑞的事物,根据他和太保王舜等大臣的观察、分析,这上天要给他压担子,要他承担更大的重任,他不能违背天意,为此他请求太皇太后准许他在参加皇家祭祀仪式时自称为代理皇帝,在向天下发号施令时不再称“摄皇帝”,改称代理皇帝,当前的年号也要改为“始初元年”,王莽最后提出,他将日夜侍奉教导太子刘婴,盼望着他健康成长,等到他年满二十岁,就把政权交还给他,就象周公当年所做的那样。王政君此时已无话可说,只得批准了当代周公的请求。
  王莽这么一折腾,朝野上下都明白了他的想法,不就是想把“代理”二字去掉吗,有个叫哀章的长安小混混决定利用这种情况赌一把,他打造了一个铜柜,里面放了两片竹简,一片写着王莽天命所归,应当真天子,太皇太后应遵照天命。另一片则画了王莽和另外十一人在一起商谈国事的图像,其中八人写着当时王莽最亲信的大臣名字,另两人则写着哀章杜撰的名字,一为王兴,一为王盛,最后一个就是哀章自己。在一天黄昏,哀章穿上黄色把铜柜送到了汉高祖刘邦的祭庙,亲手交给守庙卫士后就离开了,卫士奏报王莽,王莽如获至宝,他感到所有的条件都己成熟,立即亲自驾临刘邦祭庙,向铜柜叩拜,接着回到皇宫,登上大殿,向天下发表文告,主要内容是:汉高祖刘邦的神灵受上天托付,用金柜交下旨意,教我继承大统,我不敢不接受,我决定下个月一日正式登基当天子,建立“新”王朝,第二年的年号就定为始建国元年。满朝文武大臣立即表示这才是天命所归,众望所归,在经过多年的精心策划、筹备、运作之后,王莽终于代汉自立。王莽代汉,自立新朝,却念念不忘汉王朝的皇帝御玺,当时刘婴还是太子身份,不能使用这东西,御玺由王政君暂为保管。王莽就指派王舜去王政君处索要,王舜这几年做王莽的代言人在王政君那儿都混熟了,王政君这回见到他也没把他当外人,劈头盖脑就是一通臭骂:你们这些人靠着汉王朝的恩典,数代都享尽富贵,现在不但没有回报,反而沟结在一起夺取汉家政权,象这样忘恩负义的人死了连狗都不吃,你们既然拥立王莽当了新王朝的皇帝,改变年号、改变历法、改变制度,就干脆刻一枚自个儿的御玺,为什么要这颗亡国的不祥之物,我是汉朝的一个老寡妇,我打算和这御玺一起埋葬,你们死了这条心吧。王老太太越骂越气,禁不住痛哭流涕,左右待从也跟着流泪,王舜跪在下面,一言不发,任由老太太数落,不时还陪着流几滴眼泪,过了老半天,见老太太不出声了,王舜才抬头问道:我对此已无话可说,但您侄子对此物是志在必得,太后可有办法一直都不给他吗?王政君发泄了一通,想想王舜说得在理,自个儿的命运都握在王莽手里,到时候侄子真要来硬得,恐怕还得由他。王政君极不情愿地交出了御玺,但在交接的时刻,老太太突然发怒,把御玺往地上重重一摔,这一下就把御玺摔坏了一个角,这御玺可是一个传奇性的宝物,据说材料来源于传说中的“和氏璧”,在秦始皇时由能工巧匠雕磨而成,秦亡后落入刘邦之手,成为刘家的传家宝,是绝世无双的宝物,老太太一个不甘愿竟毁坏了文物,但王舜也不追究她的破坏文物罪,抄起御玺就走。王莽得到了御玺,既高兴又惋惜,就命匠人用黄金将破损的一角修补上,当作新朝的国玺接着用。新亡后,这块御玺又回到刘家手中,东汉末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有一井放出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后为袁术所夺,凭着此物当了几天皇帝,袁术死后,御玺到了曹操父子手中,成了曹魏的传国玺,之后数这玺便在西晋、后赵、冉魏、东晋、宋、齐、梁、陈、隋、唐等政权中如击鼓传花一般传递了数百年,一直保存完好,最后一个掌握此玺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他手下大将石敬瑭叛乱攻陷都城前,李从珂和后妃在宫中自焚,据说御玺也在火中烧毁,至此这块天下无双的宝物便失去了踪迹,下落不明,这都是后话了。
  新朝皇帝王莽当然不会让刘婴再当皇太子,他立儿子王临为皇太子,至于刘婴,则被改封为定安公,采邑万户,看似待遇丰厚,却是形同囚徒,刘婴只能在定安公府中活动,不得出门,府中内外遍设警卫,刘婴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当然,就算没警卫刘婴也跑不到哪去,他当时不过是个不满5岁的小儿。王莽还下令刘婴的奶妈只管喂奶,不许同刘婴谈话,其余的人也不许主动与刘婴说话,这招够毒,5岁小儿刚学会说话,却从此再也没有使用语言的机会,不过数年,语言功能便急剧退化,完整话都说不上一句,加上禁止出门断绝了与外界的接触,刘婴长大后连猪、羊、牛、马都不能辨别,刘氏家族的继承人成功地被当代“周公”王莽整成了白痴。 王莽不流血地顺利接收了汉王朝的政权,同时也接收了一个烂摊子,西汉晚期,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一代不如一代,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实在太多,但王莽显然并不在意,他坚信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把烂摊子建设成理想国,他立即就着手进行了改革,不是小改,也不是大改,而是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全面改革,他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将新王朝建设成为公平和谐的社会,没有罪恶、只有公正,人人安居乐业,四海一片升平,如同传说中的尧舜之国。以儒学大师自居的王莽,自然要从儒家经典中寻求改革的理论依据,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周礼》,这是一本周王朝各项制度的大汇编,据说是周公亲自编定的,自比当代周公的王莽,事必据《周礼》,一切改革措施都尊从这本古书来制定,为此,史家将此次大改革称为“托古改制”。
  首先实施的是最为迫切的土地改革和奴婢改革。在土地改革方面,新王朝颁布了“王田制”,实行土地国有化,私人不准买卖土地,把全国的土地重新平均分配,人均不得超过一百亩,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有多余的,要强制分给邻居或族人,这实际上就是要恢复早已废除千年的井田制。因为规定土地不可买卖,个人便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国家在名义上拥有永远的土地所有权,当然,当时还没有开发商盖的商品房,因此并未出现70年产权的争议。在奴婢改革方面,新王朝规定不许买卖奴婢,只许作富豪的私奴,如果发现买卖的情况,则将奴婢没为官奴。这两项改革的目的是要把豪强的土地及附属人口转到政府手中,藉以增加税收及消除豪强势力,减低贫富悬殊及社会不安定因素。此外,新王朝还实行了改中央及地方官名、改行政区名、改革封爵制度、削去匈奴、高句丽等已归附外族首领王号等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以及税制改革、货币改革等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除了这些大方面的改革,王莽的改革还波及到了老百姓取名字这样的小事情,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中的人物名全是单字,如曹操、曹丕、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孙坚、孙策、周瑜、鲁肃、黄忠、马超、袁绍、吕布、陆逊、许褚、张辽、孟获、马稷、姜维、司马懿、邓艾、华陀等,而东汉十三帝由刘秀始,也全是单名,为何会有这种奇特现象,这正是王莽改革给闹的,在新王朝之前,社会上就有取单名的风气,但并不禁止二字名,如西汉诸帝虽多为单名,但也有刘弗陵、刘箕子这样的二字名,但到了新朝建立后,崇尚复古的王莽认为二字名不符儒家礼法,属于“非礼”的范畴,于是下令在全国禁止取用二字名,已取用的要改为单名,只有犯罪的人,才恢复原二字名,以示处罚,这道禁令甚至影响到匈奴汗国,当时的匈奴单于全名为栾提囊知牙斯,栾提为姓,囊知牙斯为名,在王莽看来,这四个字的名简直不可饶恕,于是派使节到匈奴见栾提单于,提出如果单于愿意改为单名将得到极大的赏赐,栾提囊知牙斯对这项改名运动本无所谓,但看在金银珠宝的份上,就上书表示愿将囊知牙斯这四字改为一个单名知字,从此就叫栾提知。新王朝存在虽不长,但这项改名运动却影响深远,从东汉、三国直到西晋三百余年都流行这种风气。
 难而非常不幸,王莽乌托邦式的改革遭到了全面失败,几乎没有一项能够真正落实到位,改革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泥古不化,过度复古。“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先人早以讲明了与时俱进的道理,王莽却还要一头钻进《周礼》的故纸堆里,以古治今,当然只会路路不通,以推行王田制为例,这种制度只适用于地广人稀的上古时代,西汉末期土地兼并已成定势,强行实施均田,要豪强地主们将多余的土地分出去无异与虎谋皮,只会引发他们的强烈抵触,大、中地主阶级在当时势力极大,没有他们的支持不仅什么政策也贯彻不下去,还会造成政权不稳。二、操之过急。王莽过于自信,上台伊始即突击颁布数十项涉及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想毕其功于一役,力挽狂澜于即倒,如此之多的新政蜂拥而出,官吏们顾此失彼,百姓们不知所措,上上下下都吃不消,政治、经济秩序全都大乱。三、用人不当。从内容看,王莽改革的不少措施是有利于底层百姓的,但王莽只重法不重人,任用出身豪强地主阶层的官吏主持实施改革措施,这些人口含天宪,恣意妄为,利民之制硬是给整成扰民之法,百姓生活不见改善,自然怨声载道。
  内政改革一塌胡涂,外交战线也出了乱子,当初,王莽初登帝位,出于稳定政局的需要,由十余位亲信带队,分赴全国各地以及匈奴汗国、西域诸国、南方蛮族部落向百姓及外邦解释新王朝代替汉王朝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公开展示一些所谓的天赐祥瑞、符命之物,这有点类似清世宗雍正派人在全国巡回宣传《大义觉迷录》,也有些象当今年的社教工作组、宣讲团。除了解释宣传工作,工作组还担负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要收回原汉王朝册封给匈奴汗国、西域诸国的印信,换发新王朝的印信。负责赴匈奴汗国换印工作的是由王骏任组长的六人工作组,这虽然是一项光荣的任务,王骏心里却没什么底气,因为原汉王朝的印文是:“匈奴单于玺”,新王朝的印文是:“匈奴单于章”,仅有一字之差,但王骏相信现任单于(就是那位改名的栾提知)对中原文化造诣颇深,应该不难辨明“玺”和“章”的差别,到时候万一栾提知拒绝接收,局面一旦失控,将会酿成重大外交事件,王骏左思右想,难觅良方,几乎得了轻度忧郁症,最后只得命手下用锦盒、丝缎将印信里三层、外三层包裹起来,弄得跟生日礼物似得,籍此希望栾提知不要当场验印,至于栾提单于有否受西风影响,喜欢当场打开礼物,王骏就暂时顾不了那么多了。
二天的换印仪式隆重而热烈,以栾提知为首的匈奴汗国全体上层建筑悉数出席,王骏首先向栾提知简要通报了新王朝的开国盛况,紧接着送上新王朝赐予的厚礼,然后,王骏提出,请栾提知单于先将旧印交回后再致上新印,栾提知此时正兴致勃勃地查看礼单,听到王骏的提议后也没多想,抬起手臂示意王骏上来解印(旧印用绶带系在单于身上),王骏立即伸出双手向栾提知的腰下摸去,即将摸到时,突闻有人大喝一声:且慢。王骏的心随着这一声断喝提到了嗓子眼,肾上腺素立刻大量分泌,伸出的双手僵直不动,这位横插一杠子的先生是匈奴贵族栾提苏(显然也改过名了),他提醒栾提知要先看到新印才能将旧印交出,栾提知觉得有道理,就提出要查对新印,事已至此,王骏把心一横,强辩说新王朝规矩必须要先收回旧的才可发新的,栾提知见那新印装潢精美,也就没再坚持,让王骏将旧印解回,接着大摆宴席,为新王朝使节祝福,王骏等六人心怀鬼胎,食不甘味,就怕栾提知心血来潮要看新印。席散回到驻地后,几个人一商议,决定立即将旧印毁掉,以绝后患,于是用大斧将劈坏。第二天一大早,栾提知果然派人来交涉,说是新印没档次,要求还是用旧的,王骏就把损坏的旧印给来人看,说是拿回旧印后,也没任何人动它,它却自动损毁,这一定是天意啊,单于要顺应天意,遵照新王朝的制度。栾提知接报后,明知王骏说得是鬼话,但旧印已损坏不可挽回,杀了王骏也无济于事,只能怪自己大意没有当场查印。栾提知只好将王骏等人放回,并上书新王朝,要求参照旧印重新制作一枚印信给他。王骏工作组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但匈奴汗国开始对新王朝起了怨恨之心。
  不久,改名上瘾的王莽又宣布将“匈奴单于”的称号改为“降奴服于”,同时计划肢解匈奴汗国,将其分割为15个小汗国,并立即着手在匈奴贵族中寻找合适的人选担任15个小汗国的单于。匈奴汗国的左犁吁王栾提咸及其子栾提登、栾提助父子三人被王莽首先看中,用旅游观光的名义骗到长安,硬封为“孝单于”、“顺单于”并软禁起来。王莽几次三番的羞辱早已使得栾提知憋了一肚子恶气,现在居然要分裂汗国,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决定奋起反击新王朝的帝国主义霸权行径,于是集结部队攻破新王朝边境要塞益寿,屠杀城中的官吏与居民,正式宣布与新王朝决裂。栾提知同时命令汗国内各个部落及亲王所属的部队不断出击袭扰新王朝边境地区,少则数百人,多则上万人,斩杀官员、掳掠人口、烧毁城池,王朝边境各郡县顿时衰败,昭君出塞换来的数十年汉匈和局一朝破裂。而新王朝为防御匈奴侵扰,在全国征召壮丁,增加捐税,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离家园,沦为盗贼,再加上内政混乱,民间对王莽新政更为怨恨。王莽的新王朝不仅仅与北方的匈奴汗国闹翻了,还与西北的西域诸国、东北的高句丽王国、西南的句町国通通交恶,东西南北树敌树了个遍,年年都发动对外战争,却又摆不平这些国家,徒增军队伤亡,又因此断绝了经贸往来,国家经济损失巨大。
  王莽改革十余年下来,除了改名字,其余数十项措施没一项能成功,反倒把内政、外交改成一片乱局,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天灾又找上门来了。公元17年,在青州、徐州、荆州等地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朝廷却只顾对外征战,振灾不力,三州饥民无以为生,只得聚众抢掠,后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叛乱,这其中以源于青、徐二州,由樊祟为首的赤眉军以及源于荆州,由王匡为首的绿林军声势最为浩大。王莽多次组织军队围剿绿林军、赤眉军,却连吃败仗,叛军反倒越打越多,越打越强,短短几年间就发展到十余万人,并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从公元11年起,由于黄河改道的缘故,北方山东、河北地区就连连发生水灾,绿林、赤眉起事后,黄泛区灾民成群结队地加入他们的行列,不为别的,只为一口饱饭吃。后来,以刘秀兄弟为代表的豪强地主阶级也加入到反政府武装中来并逐步取得了领导地位。再后来就发生了以少胜多的昆阳大战,政府军主力被击溃,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王莽在乱中被长安商人杜吴刺死,其尸体被发现时,口中舌为人割去,据说是长安百姓痛恨王莽巧舌如簧,骗得大汉天下,遂有此举。最后,刘秀光武中兴,天下重回刘家人手中。
  王莽悲惨地结束了其传奇性的一生,他是继传说中的尧、舜之后通过禅让得天下的第一人,他用不流血的方法地取得政权,却以大失血的方式丢了性命,很明显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后世史书中也多将其作为乱臣贼子来描述,负面味道十足。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王莽谈不上是个暴君,史上比他坏比他残暴的皇帝多了去,他还排不上号,实际上王莽还做了不少好事,就算那是为了沽名钓誉,但比起西汉末那些不干实事只知道玩女人、搞相公的皇帝,老百姓宁可要这种沽名钓誉的。王莽也不是个昏君,他虽然是个有学问的大儒,但绝非迂腐的书呆子,看看他在登位之前的一系列周密运作,书呆子是干不来的。当然,王莽更不是毫无缺点的完美君主,他有着严重的性格缺陷,如多疑、自负等,他虽然懂得玩政治,却似乎丝毫不懂军事,外战外行,内战更加外行,新王朝的短命并不完全因为王莽改革的失败,改革的初衷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如限田、限奴隶都是针对时弊的好政策,就算不成功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动乱,这些问题新王朝之前的朝代解决不了,新王朝之后的朝代照样没辙,并不会因为仅仅改革失败就导致一个王朝轻易覆亡,王莽运气太差,建在烂摊子之上的新王朝本就先天不足,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却又都集中爆发,迷信天命的王莽也只能认命了。王莽留给后世的政治遗产就是那一整套的禅让机制,只不过后来的效仿者并不会全套照搬施行,他们都学会了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以取舍,照搬老一套是行不通的,王莽就是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