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电影插曲:制陶史上的活化石——黎族原始篝火烧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36:05
2008-04-01 09:42:43 阅读90 评论1   字号: 订阅

 

看老人烧陶 好比制作艺术品

■ 于伟慧

一位年过八旬的阿婆,能用硬梆梆的泥土烧制出一件件陶器,真的让我们惊讶不已,由衷地赞叹。看着老人制作陶器,就好比在艺术馆里看着艺术大师做艺术品。

在制作陶器之前,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挖陶土拿到家里晒干,然把陶土放入木臼里,捣碎,用细孔竹筛筛陶土三至四遍,余下的粗陶土倒入木臼里再捣碎。一系列工作做好,开始和泥制作。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无法想象一件件陶器是怎么做出来的。

老人先在工作台上铺一块布,用泥搞成薄饼状做器底,尔后把饼状器底,移到一个倒扣的竹筛上,用尖竹子刮器底为圆饼状,把边角料去掉,然后把事先和好的陶泥搓成直径约2厘米,长约50厘米的泥条,双手持泥条将泥条置于器底之上,用手把器底和器壁捏连在一起,如此一圈一圈向上加泥条,泥圈结合处用手紧捏使之紧密结合。

到达泥坯所需高度之后,在制陶工具的钵里洗手,一手扶器内壁,用尖竹子刮平器外壁,沾水把器壁搞湿,一手扶器内壁,一手用木拍往上拍打器外壁,使其又高又平,用一根麻线割平器顶,搓一根泥条放在器物上面搞口沿,接口处放一点水,泥圈结合处用手紧捏使之紧密结合。一手扶器外壁,一手用贝壳刮器内壁,沾一点水,用贝壳的背面抛光器内壁,同时也把器外壁搞往外鼓,再搓一根泥条放在器底于器壁之间,用手紧捏使之紧密结合,用贝壳背面抛光,用沾水的手抹器内壁光滑,一件陶盆陶坯便做成。

陶器做好之后便是晾干,将连着竹筛的陶坯,晾晒半天,尔后才搬到院子里摆放在地下暴晒,晒一个星期后,摆放在棚子里使之自然干燥,完全干燥后,才能烧陶。

露天烧窑,选择一块平坦地面,用一牛车的干柴火,下面横竖间隔摆放好,选一个人专门摆放陶器在柴堆上,将陶坯倒扣在柴堆上大大小小随便摆放,再放一个上次烧好的陶器在一起,希望这一批陶器也象这个陶器一样在烧陶的过程中不裂。在点火前,为了使陶器在烧制的过程中不裂,羊拜亮围着柴堆举行简单的赶鬼仪式。

点火烧陶,烧陶多在黄昏时分开始点火。用干茅草点火,扯干的椰子叶点火,从上面陶坯的中间点火,再从四面八方点火,把柴火烧旺起来,柴火烧到剩三分之一的时候,从四面八方扔一堆堆的干稻草在陶坯上面让旺火烧陶,烧2担干稻草,上部形成厚厚的火灰,火渐由表入里,继续着小火状态。

取陶是男人的活儿,经过1个小时烧陶,火弱后,用一根长约2米,直径约5厘米的木棍,挑陶器放在一边。为了增加陶器的硬度,洒一种黎语叫“紫涯”植物树皮的汁。这样经过冷却,一件件陶器就烧制成功了。

拿着铲子和挑筐,我们跟着老人去田野里取土。老人带我们走了约一里土路,土路的两旁尽是篱笆,篱笆里的稻田间生长着一株株粗大的木棉树,时值三月,木棉花开,突兀的枝头上镶着一朵朵火红的花瓣,在蓝天的掩映下,甚是打眼。偶有小风吹落花瓣,树下凋谢的木棉花同样也是一片风景。老人径直下到田里,看着田里的泥土,我们怎么都不会想到这样的泥土能烧制出陶器来。

挖陶土到家,老人开始她的制陶工艺。 晒陶土、舂陶土、筛陶土、和泥、制作器底、搓泥条、泥条盘筑、制坯、摆放陶器、露天烧陶。这就是烧陶的整个步骤。

制作了一辈子的陶器,使老人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那么娴熟。老人一边制作,一边在讲述着当年的情景。

老人嫁到阿度家之后,生活一直窘迫。他们生有四个儿女,在当时的情况下,养活四个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村里田地有限,稻谷根本就不够吃,拜亮只好靠烧陶换米来养家糊口。可是在当时制陶也辛苦,因为白天要为生产队出工,大多是晚上制陶,等家里人都睡了,羊拜亮要挑着筐,去取土,制陶。

“那是物物交换的年代,一件陶皿能换多少粮食,要看陶皿的容量,它能装下多少稻谷就换走多少稻谷。”羊拜亮的孙媳妇文阿芬说。

由于羊拜亮的技术好,每次都能烧出大的陶器,而且很耐用,附近的人都喜欢用稻谷换羊拜亮烧出的陶器。

渐渐满足了附近的村子陶器的使用,羊拜亮开始为生活奔波到更远的地方换取稻谷。老人去最远的地方都要跑到东方的八所,白沙等地。

夏天的太阳很毒很热,光脚走在地上十分烫脚,羊拜亮就随便在路边采些草,编上一双草鞋继续赶路。

有一次她和村里几个妇女挑着陶器去卖,没想到爬山的时候脚下一滑,自己摔了一跟头,肩上挑的陶器全部摔碎。当时羊拜亮看着走出来的几十里山路,又要空手回家,想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还在等米下锅,她坐在地上,一直哭到天黑,但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家里,连夜挖土制陶……

 

有时走到一个地方陶器换不到稻谷,羊拜亮只好守在那里,给大户人家干工,不要工钱,只要能管饭就行,一直到把身上的陶器换成稻谷。但偶尔碰到有卖鱼的,羊拜亮也会用陶器换上几条小鱼,回到家里给老人孩子改善生活。

就这样,老人靠着烧陶,养活了一家子人口。

老人一边讲述年轻时的故事,一边在做陶器,一团团黏土,在阿婆的手里成了一件件艺术品。老人原来也没有想过,自己做的陶器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认可,还有更多的人选择了收藏。

据文阿芬介绍,前来拜访阿婆的人很多,有许多外国的专家学者都喜欢收集收藏阿婆烧制的陶器,而这些,都是起自2005年以后。

那是2005年的一天,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的人陪同省里的专家来到保突村,找到阿婆,说是她的制陶技术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阿婆不懂得具体是怎么回事,但家里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好事。

又过了一年以后,昌江黎族手工制陶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羊拜亮也入选成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老人也开始着急,开始急着把这项技艺传授下来,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孙媳妇文阿芬成了老人传承的首选。阿芬勤劳、聪明,每次制陶的时候,老人都把阿芬叫到跟前,一边做一边给阿芬传授技艺。

如今,阿芬是保突村技术最好的制陶师之一,也是保突村委会为数不多的制陶师了。

37岁的阿芬不善言辞,说话时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在阿芬介绍其间,阿芬和阿婆已经把十几个各式各样的陶器都做好了,有饭碗,有水罐,有茶壶,有煮菜用的锅。

由于刚做好的陶器需要晾晒,阿芬和阿婆只好拿出几天前已经晾晒好了的为我们烧制,阿芬在田野间摆放好木柴,一件件地把陶器放到木柴上,燃起了熊熊的大火,看见一件件陶器在火里烧制,我们不由得感叹,几千年前的烧陶技艺还能保留至今,真是人类的幸运,我们也默默祈愿这项制陶的“活化石”继续传承下去……

=================PageBreak=================

 

黎族原始露天烧陶:制陶史上的活化石

一件件原始古朴的陶器,竟是在露天的情况下烧制出来,这正是昌江的黎族原始手工制陶技艺珍贵所在。

据省文物部门的统计,我省现已查明的古窑址有19处,其中有7处陶窑,1处陶瓷窑,11处瓷窑,它们分布在澄迈、陵水、定安、东方、乐东、白沙等10个市县。

“这些古窑址说明海南制陶历史悠久,但昌江黎族的露天烧陶,传承了久远历史的制陶术,我国最早的烧陶方式也是露天烧陶。黎族保留着制陶的原始形态和特征,不失为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介绍。

海南岛孤悬海外,关于黎族制陶的起源年代,至今未见历史文献。专家分析,从黎族原始手工制陶技艺来看,具备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制陶工艺的条件,第一以黏土为原料;第二是低温(600—700℃)烧制;第三以手制成器物。

对于黎族原始制陶记载最早的文献有: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以土为釜,瓠为器。......土釜至今用之,瓠瓢间以水......”。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中称:“陶土为釜,器用瓠瓢”。由此可见,黎族制陶代代相传。

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王海昌介绍,黎族制陶可以称为制陶文化的活化石,黎族原始制陶工艺的起源虽然未见文献记载,但是它的制陶工艺完全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制作工艺,对于研究我国制陶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黎族制陶用黏土为原料,以低温(600℃-700℃)烧制,以手制成器物。从采掘陶土到制成陶器,十多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制陶工艺全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和感觉才能掌握,可见黎族烧陶对于现代制陶的贡献。

王海昌说,随着时代的进步,黎族制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地位,但是作为一项技艺,仍有保护的价值。从历史价值来看,黎族原始制陶这种手工艺,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但是长期以来依然保存在边远的黎族地区,它作为少数民族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文化价值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黎族过着原始的刀耕火种迁徙生活,黎族原始制陶,它代表了一定时期黎族的原始手工业,从生产自用,到以物物交换缓慢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工艺价值来谈,陶器制作每道工序都是凭感觉,这些生产技艺是黎族人民长期劳动的智慧结晶,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王海昌说。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琼崖史志『琼崖史志』[乡俗风情]胡亚玲和她的《海南黎族风情》之四:黎族原始制陶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在用于挂陶衣的黏土稠浆中,加入一些石灰或草木灰等物质时,烧制出的陶器表面会呈现光滑明亮的一层,这就是釉层。因为石灰、草木灰中所含的CaCO3、Na2CO3转化成的碱性物质如CaO等是SiO2的助熔剂,在1200℃高温烧制中这层陶衣完全熔融生成光滑明亮的玻璃层,粘附在坯体上,这样在陶器的外表着一层釉。
  然而黎族原始的篝火式焙烧,热度易散失,温度不能达到1200℃高温,自然不会烧制出挂釉层的陶器。直至发展到炉灶式、陶窑式后,才提高了陶器的质感与美感,乃至出现了瓷器。近些年,海南考古专家在澄迈发现碗灶墩窑、缸灶墩窑、红泥岭窑、深田山窑、促进山窑(现福安窑址)5处古窑遗址,已经佐证了海南陶器的发展史。
  黎族保留着制陶的原始形态和特征,真实地再现着原始的制陶过程,不失为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 所以,我们今天目睹黎族制陶工艺的制作,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史前黎族生活习俗及史前制陶史的重要依据。古老的黎族制陶术为今人了解中国古代陶器的制作历史和演变过程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