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倩倩上2017春晚了吗:[转载]增益易筋内壮神勇图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12:04

[转载]增益易筋内壮神勇图说

(2010-05-06 13:22:52)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增益易筋内壮神勇图说作者:一丈威

易筋内壮图说序

是编原载《易筋》末卷,兹列于十二图说后。以是编多外运搓揉捣炼之法,既易筋洗髓兼行,纯乎三宝主宰理气运行。与专习易筋不同,参以外运,易于动念,恐难入理,爰各为一卷。修炼家择取用之,以助内壮。无拘行功前后、平时闲暇,俱可采用。或择一年专习更妙。然皆须如法,不可造次。用时亦须心不外驰,气不外散,志无他用。注意毋求外壮,一落外壮,终无内壮。兼求外壮,内脏难充,功成而强盛不久。专求内壮,外效虽缓,功成而铁石不磨。圣凡之界,实判于此。编内虽有外功、余勇各条,亦道家末技,附于篇后。若专心于是,纵有奇验,亦勇士耳。奚足贵哉。

内壮神勇后行说

前言内壮神勇功夫,先行之,既恐误入外壮;兼行之,又虑震惊元神。不如于内功行至病去身强,内充气积,任督交通,导引路熟,河车运动,存想意纯过后,择一暇闲处,循其规矩,按其部位,壹其心志,运炼一周,外壮成而内壮愈至,最为良法。

初月行功法

初行功时,当解襟仰卧,心上脐下,适当其中,按以一掌,自右向左揉之。徐徐往来均匀,勿轻而离皮,勿重而着骨,勿乱动游击,斯为合式。当揉之时,冥心内观,着意守中,勿忘勿助,意不外驰,则精气神皆附注一掌之下,是为如法火候。若守中纯熟,揉推匀净,正揉之际,竟能睡熟,更为得法,愈于醒守也。如此行持,约略一时。时不能定,如以大香二炷为则,早、午、晚共行三次,日以为常。如少年火盛,只宜早晚二次,恐其太骤,致生他虞。行功既毕,静睡片时,醒起酬应无碍。

二月行功法

初功一月,气已凝聚,胃觉宽大,其腹两旁筋皆腾起,各宽寸余,用气努之,硬如木石,便为有验。两胁之间,自心至脐,软而有陷,此则是膜,较深于筋,掌揉不到,不能腾起也。此时应于前所揉一掌之旁,各开一掌,仍如前法,徐徐揉之。其中软处,须用木杵深深捣之,久则膜皆腾起,浮至于皮,与筋齐坚,全与软陷,如为全功。此揉捣之功,亦准二香,日行三次,以为掌则可无火盛之虞矣。

 

三月行功法

功满两月,其间陷处,至此略起。乃用木槌轻轻打之。两旁所揉,各宽一掌处,都用木槌如法捣之。又于其旁至两肋稍各开一掌,如法揉之。准以二香为则,日行三次。

四月行功法

功满三月,其中三掌皆用槌打,其外二掌先捣后打。日行三次,俱准二香。功逾百日,则气满筋坚,膜亦腾起,是为有验。

行功轻重法

初行功时,以轻为主。一月之后,其气渐盛,缓缓加力,渐渐加重,乃为合宜。切勿太重,以致动火;切勿游移,或致伤皮。慎之,慎之。

用功浅深法

初功用揉,取其浅也。渐次加力,是因气坚,稍为增重,仍是浅也。次功用捣,方取其深。再次用打。打外虽属浅,而震入于内则属深。俾内外皆坚,方为有得。

两肋内外功分

功逾百日,气已盈满;譬之涧水平岸,一稍为决导,则奔放他之,无处不到,无复在涧矣。当此之时,切勿用意引入四肢,所揉之外,切勿轻用槌杵捣打。略有引导,则入四肢,即成外勇,不复来归行于骨内,不成内壮矣。其入内之法为:一石袋从心口至两肋稍骨肉之间,密密捣之,兼用揉法,更用打法。如是久久,则所积盈满之气,循之入骨,入骨有路则不外溢,始成内壮。内外两歧于此分界,极难辨审。倘其中稍有夹杂,若轻用引弓努拳打扑等势,则气趋行于外,永不能复入于内矣。慎之,慎之。

木杵木槌说

木杆、木槌皆用坚木为之:降真香为最佳,文楠、紫檀次之,花梨、白檀、铁梨又次之。杵长六寸,中径五分,头圆尾尖,即为合式。槌长一尺,围圆四寸,把细顶粗,其粗之中处,略高少许,取其高处着肉,而两头尚有闲空,是为合式。

石袋说

木杵、木槌用于肉处,其骨缝之间悉宜石袋打之。取石头要圆净;全无棱角,大如葡萄,小如榴子。生于水中者乃堪入选;山中者燥,燥则火易动;土中者郁,郁则气不畅,皆不选也。若棱角尖硬,定伤筋骨,虽产诸水,亦不可选。袋用细布缝作圆筒,其大者长约八寸,其次六寸,再次五寸。空准石头大小,松松放下。大者石用一斤,其次十二两,小者半斤。分置袋中,以指挑之。挨次扑打,久久行之,骨缝之间,膜皆坚壮也。

五、六、七、八月行功法

功逾百日,心下两旁至两肋之稍,已用石袋打,而且揉矣。此处乃骨缝之交,内壮、外壮在此交界。不于此时导引向外,则其积气向骨缝中行矣。气循打处、逐路而行,宜自心口打至于颈,又至肋稍,打至于肩。周而复始,切不可倒打。日行三次,共准六香,勿得间断。如此百日,则气满前怀,任脉充盈,功将半矣。

九、十、十一、十二月行功法

功至二百日,前怀气满,任脉充盈,则宜运入脊后,以充督脉。从前之气,已至肩颈,今则自肩颈,照前打法,兼用揉法。上循玉枕,中至夹脊,下至尾闾,处处打之,周而复始,不可倒行。脊旁软处,以掌揉之。或用槌杵,随便捣打。日准六香,共行三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揉打周遍。如此百日,气满脊后,能无百病,督脉充满。凡打一次,用于遍搓。令其匀润。

下部行功法

积气至三百余日,前后任督二脉悉皆充满。再行此下部工夫,令其通贯。盖以任督二脉,人在母胎时,原自相通。出胎以后,饮食出入,隔其前后通行之道。其督脉,自上龈循顶行脊间,至尾闾。其任脉,自承浆循胸行腹,下至会阴。两不相贯合。行此下部之功,则气至,可以通接而交旋矣。行此工夫,其法在两处,其目有十段。两处者,一在睾丸,一在玉茎。在睾丸曰攒、曰挣、曰搓、曰拍;在玉茎曰咽、曰摔、曰握、曰洗、曰束、曰养。以上十字,除咽、洗、束、养外,余六字用手行功。皆自轻至重,自松至紧,自勉至安,周而复始,不计其数。日以六香,分行三次,百日成功。则其气充满,超越万物矣。凡攒、挣、拍、摔、握、搓六字,皆手行之,渐次轻重。若咽,则初行之始,先吸一口清气,以意咽下,默送至胸;再吸一口,送至脐间;又吸一口,送至下部行功处;然后乃行攒、挣等功。握字功,皆用努气至顶,方为有得,日以为常。洗者,用药水逐日荡洗一次。一取透和气血,一取苍老皮肤。束字者,功毕、洗毕,用软帛作绳束其根茎,松紧适宜,取其常伸不屈之意。养者,功成物壮,固能惯战,然不养之,难免无虞。故又宜安闲温养,切无弛聘多战。行满百日,久久益佳,弱者强,柔者刚,缩者长,病者康,居然烈丈夫。虽木石铁槌,亦无所惴,以之鏖战,应无敌手[1],以之延嗣,必种元胎[2]。吾不知天地间,更有何药[3]大于是法。

下部汤洗水药方

行功之时,频宜荡洗,盖取咸能软坚,功力易入;凉能散火,不能聚热。一日一洗或二日一洗,以此为常,功成乃止。法用地骨皮、食盐各量入煎水,乘热汤洗,则气血融和、皮肤舒畅。若于汤洗之时,加吞吐呼吸之功相间,行熟,则为泥水采补最上乘功也。

又方

蛇床子、地骨皮、甘草各量,用煎汤温,乘热洗。日一二次,以为常则。

行功禁忌

自上部初功起,至此凡三百余日,勿多进内。盖此功以积气为主,而精神随之。初功百日内,全宜忌之。百日功毕后,方可进内一次,以疏通其留滞。多不过二次,切不可三次。向后皆同此意。行至下部时,五十日间疏放一次,以去其旧,令生其新。以后慎加保守。此精乃作壮之本,万勿浪用。俟功成气坚,收放在我,顺施则人,逆施则仙,非凡宝可喻价也。

应用内壮余技

精气与神,炼至坚固,用立根基。希仙作佛,可立而待。设人缘未了,用之临敌对垒时,其切要处在于,意有所寄,气不外驰,则精自不狂,守而不走。设欲延嗣,则按时审候,应机而射,一发中的,无不孕者。设欲鏖战,则闭气存神,按队行兵,自能无敌。若于应用之时,加吞吐呼吸之功,更精神百倍,气力不衰,昼夜不寝,数日不食,亦无碍矣。

内壮神勇加功法

壮有内外,前虽言分量,尚未究竟,此再明之。前行胁肋打揉之功,是使气入骨,分令至任督二脉气充遍满前后交接矣。然力尚未见,何以言勇,盖以气未到手也。法同石袋,照前打之。先向右肩以次打下,至于右手中指之背;又从肩臂打至大指、食指之背;又从肩前打至无名指、小指之背;后从肩里打至掌内大指、食指之稍;又从肩外打至掌内中指、无名指、小指之梢。打毕,用手处处搓揉,令其匀和。日限六香,分行三次,时常汤洗,以疏气血。功毕百日,其气始透。乃行左手,仍准前法,功亦百日。至此则从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努拳可碎虎胫;然此皆小用之末技也。

炼手余功

行功之后,余力炼手。其法常以热水频频汤洗。初温次热;最后大热。自掌至腕,皆令周遍。洗毕,不用拭干,即乘热摆撒其掌,以致自干。摆散之际,以意努气,至于指尖,是生力之法。又以黑、绿二豆拌置斗中,手插豆,不计其数。一取汤洗,和其血气;一取二豆,能去火毒;一取磨砺,坚其筋骨、厚其皮肤。如此功久,则所积之气行至于手,而力充矣。其皮肤筋膜,两坚着骨,不软不硬。如不用之时,与常人无异。用时注意一努,坚如铁石。以之御物,莫能当此。盖此力自骨中生出,与世俗所谓外壮迥不相同。内外之分,看筋可辨:内壮者,其筋条畅,其皮细腻,而其力极重;若外壮者,其皮粗老,其掌腕臂指处处之筋,尽皆盘结,状如蚯蚓,浮于皮外,而其力虽多,终无基本。此内外之辨也。

外壮神力八段锦

内壮既得,骨力坚凝,然后可以引达于外。盖以其内有根基,由中达外,方为有本之学。炼外之功,概以八法:曰提、曰举、曰推、曰拉、曰揪、曰按、曰抓、曰拧。依此八法,努力行之,各行一遍,周而复始,不计其数。亦准六香,日行三次,久久成功,力充周身。用时照法取力,无不响应,骇人听闻。古所谓手托城闸,力能举鼎,俱非异事。其八法若遂字单行,以次相及,更为精专,任从其便。

神勇余功

内外两全,方称神勇。其功既成,以后常宜演炼,勿轻放逸。一择园林诸树,大而且茂者,是得木土旺相之气,与众殊也。有暇之时,即至树下,任意行功,或捶、或扢[4]或推拉踢拔。诸般作势,任意为之。盖取得其生气以生我力,而又取暇以成功也。一择山野挺立大石,秀润完好殊众者,时就其旁,亦行推按种种字法,时常演之。盖木石得天地之钟英,我能取之,良有大用。稽古大舜,与木石居,非漫然也。

运拳掌法

其法,用意蓄气周身,处处挺立运之。立必正直,彻顶踵,无懈骨,卷肱,掌指稍屈,两足齐踵,相去数寸,立定。两手从上如按物难下状;凡至地转腕,从下托物如难上状,托过其顶;两手则又攀物如难下;至肩际,转腕掌向外微拳之,则卷肱立如初。乃卷两肱开向后者三,欲令气不匿胸间也。却舒左右肱拦之,欲右者由左,欲左者由右,左右齐拦,左手撑而极左,右手拉而却右;复右手撑而极右,左手拉而却左;左右交互撑拉之,卷两肱立如初。又出左足,斜舒左股拦之,左手推物向右倾,肩际随倚右,右手拉向后。出右足,向左换如右,向右换如左,左右向前交互撑拉各三。接缩左足,右手撑而极左,左手拉而却后,肩际亦随倚向左。缩右足,左向者换如右,右向者换如左,左右交退亦各三。卷两肱立如初。气定两手,平股如掇重物,作举势极,仍拔下平股。左右先单举者三次,交举者三,终双举者又三。卷肱立如初。凡与人交手,彼左来我左迎,彼右来我右迎,手半足斜,掌抓拳劈,最为善法。运拳掌后,又仰卧卷肱如立状睡,作枕脊欲起者数十次,运力更妙。但行功必酒醒后及食后一时,方可行。行之先后,宜以拳遍自捶,勿使气有所不行。或坐时着手指头捣户、壁、桌、几,立时以足指尖紧抓地上,亦能使周身之气不滞。

搓膀腕法

行功毕,先伸左膀,请道伴以两手合斗[5]虎口,用力搓之,由渐而增。如初搓以十数把,渐加至百把为度,右亦如之,务使膀腕发热透骨。无道伴者,两手更换搓之亦可,请有力者教之搓亦可。须轻重如一,不可闪气。

炼手足法

初炼量力,缝做夹布口袋一个,装米砂五六十斤,悬挂架上。用功毕,常用掌推拳击,足踢脚蹬,务致动摇,仍用拳脚踢打、迎送。日久渐加砂袋斤重。

炼指法

量自力之大小,拣圆净一、二斤重石子一个,用五指抓拿,撒手掷下,不令落地,仍用手指赶抓。如是掷抓,初惟十数次。日久渐加次数暨石子斤数,则五指自觉有力矣。又法:每于坐时,不拘时刻,以左右五指着座,微欠身驱及指自出力。无论群居独坐,皆可行之,日久自能见效。

右功昉[6]自释门,以禅定为主。将欲行持,先须闭目冥心,握固神思,屏去纷扰,澄心调息,至神气凝定,然后依次如式行之。必以神贯意注,毋得徒具其形。若心君妄动,神散意驰,便为徒劳其形而弗获实效。初炼时,必心力兼到,静中默数三十数,日渐加增,至百数为止。日行三次,百二十日成功。气力兼得,则可日行二次;气力能凝且坚,则可日行一次。务要意念不纷乃成。

运炼始末

运炼之法:先用木铲擦炼皮肤,再用木杵木槌捣炼筋骨,后用石袋打炼周身。内气未积,运硬处避穴道;内气已积,运软处兼及穴道;至体成金刚,然后以石袋专运穴道、收闭关窍及遍体毛、眼、骨缝等处,斯为合法,千万不可躐[7]等。

木铲说

木铲取材与木杵、木槌同,用时不必拘定百日功满。壮年强盛者,行功至来复可用;老病羸弱者,效验到皮着肤、肉附骨时亦可用,不必俟筋坚膜起。用法审势推运,遍及周身,轻重适宜,以不伤皮肤为度。行功前后用之运炼,能锁孔窍、通穴脉、和气血、炼皮肉。后加木杵、木槌、石袋炼之,更收全功。但木铲用之最宽,修炼家宜常佩之,随时俱可推进。

木铲上式

右木铲上式,长三寸,过心五分,上下皆圆,中径寸半,即为合式。

木铲下式

右木铲下式,长四寸,宽一寸,厚五分,中弯四分,两头圆回,弯一分;顶上平方,略高两边半分,即为合式。

 

木铲全式

右木铲全式,于下式方顶上凿三分深圆眼,内宽外窄,以上式煮软一头按下,铲成。

木杵式

右木杵式,长六寸,中径寸半,头圆尾尖,即为合式。

木槌式

右木槌式,长一尺,围圆四寸,把细顶粗,其中之粗处,粗之中处,略高少许,是为合式。

石袋式

右石袋式,长八寸,次六寸,至短五寸,过心一寸。冬用细布,夏用密绸,俱尚青色,缝作圆筒。上下周围皆圆。袋口适当其中。满装石子,袋口缝密,无使漏缝,即为合式。其石之轻重、大小与选石用袋之法,详前石袋说中。

 

 

 

正照反照图说

此二图为运炼筋骨皮肤而设,防内壮功夫未到,误中穴道而有阻也。修炼之士,凡用木铲、木杵、木槌、石袋等器,运炼筋骨皮肤,必明穴道所在,方知运炼部位。大凡内气未积,只运空处;内气既积,始炼穴道。故图中注明前身、后身穴道,使修炼者知所禁避,运有分寸,故与法器等合为一卷。

立身正照图式

此前面周身穴道部位,按之《铜人图》不全,取其运捣易犯之处也。

立身反照图式

此后面周身穴道部位,按之《铜人图》不全,亦取其运捣易犯之处也。

 

主神气说

主神气者,行功时之存想呼吸也。神住于心,凝于髓;气生于肺,贯于筋;精系于肾,运于膜;血藏于肝,统于脾;力壮于骨,鼓于肤。气运神和,则精血力自长:气足神完,则精血力自充;气结神聚,则精血力自融;气活神定,则精血力自化。故修炼家以养气存神为要,以易筋洗髓为功。



[1]  手,《易筋经》此字后有“以之采取,可得元珠”八字。

[2]  必种元胎,《易筋经》作“则百斯男”。

[3]  药,原作“乐”,今据《易筋经》改。

[4]  扢(gǔ古),指擦。

[5]  斗,对打。

[6]  昉(fǎng仿),昉始也。

[7]  蠟(liè列)等,逾越次序。

分享

0

阅读(13)评论 (0)收藏(0)转载原文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前一篇:[转载]易筋经揉法后一篇:[转载]炼精化气 万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