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收录了多少诗歌:张中晓语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15:25

张中晓语录(2)

(摘自《无梦楼随笔》)

(五十一)人情率始勤而终怠,易发而难收,此言软弱的意志与无意志也;坚忍不懈,能放能收,坚强的意志也。锻炼一个坚强的意志来统治无数软弱的意志,是中土哲学的中心,也是政治学的基础。而老子以无意志对抗坚强的意志,他的哲学是无赖的哲学、拆烂污的哲学。老子以撒赖取胜,以扫帚战术取胜,然学者只可学为一时之手段,不能成为全部战事的基础。盖这种哲学虽可收一时之效,然终败于刚韧者。

(五十五)过去曾奇怪教会医院的护士都必须信仰基督教,今天才知道并不是由于那些枯燥和怪癖的教士们对于少男少女的垂怜,而企图拯救同赴天国,而是可以借上帝之名义而加以惩罚和诱骗。明乎此,则政教之关系若揭矣。

(五十六)对于无知的生灵来说,神的爱护和惩罚来得更温暖,更无可怀疑,更有力。

(五十七)在颠倒的世界和混乱的时代中,人们的言论和行为的道德违反人性,是当然的现象。他们是牺牲者,道德上的失败者。他们干出了最愚蠢的事,像陷于一场噩梦那样,恐怖疲劳,两神失神,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的矛盾和不安的。他们的不负责任和不诚实,常常是违反本质的。

(五十八)小人畏刑,君子畏天,恐惧和畏惧,是中国道德实践的基础。

(五十九)谨慎,由于恐惧。……恐惧的另一端是盲动。一种拼命主义,但是同样是出于缺乏内在的独立性。中国人的行善,同样由于恐惧,恐惧外在生存(肉体)的消失和世俗目的的丧失,而不是由于荣誉、负责、诚实和良心。中国人的善心与善行,实际上是一种粗野的唯物论和荒谬神秘主义的结合。

(六十)中国的古文化,不管它如何智慧和高超,归根结蒂,没有通过个人(即思维的自由)反思的心情,因此,对人是陌生的、僵硬的、死相的。

(六十一)中国人的理论,学术著作,读来如一批命令。缺乏纯真的乐趣(美学上的享受)。没有精神参加进去,没有精神(个人)的活动。或者是抄袭,或者是枯燥的理智,或者是官廷语言的堆积。而思想,却需要普遍性和个人情感(风格)的结合。普遍性必须在个人的心灵中取得它的生存,必须具有人间的形式和血肉的存在,必须表现为一个自由的、理智的心灵的内心倾诉,即个性和人格。

(六十二)……(三)摘引数段,结合现实,借题发挥,则属于杂文也。然杂文并不简单,使今日现实(作家的感情)和过去的精神发生联系,这需要精神的绳索,必须发掘沉邃的历史精神和火热的现实精神,使历史和现实统一,发掘历史材料的思想力量和感受现实生活的战斗精神的结合。

(六十三)凡在学术史上创一说,成一派者,其人必为热情而偏狭。性格上的特点使他的思想向一个片面发展、完备,极端的发展而成为一个系统。后人但以宗派非之,非确认也。当体其热爱真理之斗争之情,当汲取其在特定条件下所思想的真实也。

(六十五)中国人不接受一种彻底的思想方式,不习惯一种彻底的生活方式,而安于空浮、马虎、四平八稳、得过且过、自我欺骗、折中妥协的方式下过活。这种生活方式的理想化和理论(思想)形式,就是中庸。中庸并不是和谐,不是智慧的和谐,而是平庸的折中,和一种自然性的并列。这种和谐的基础,是自然性,而不是精神自由。

(六十六)古中国的伦理学(封建首先)大致有两个方面:(一)僵化了人生关系;(二)迎合了的弱点(为封建秩序所要求的)。前者是:凡发皆中节,后者是:不伤家长制的自我感情。前者,僵化了中庸(不是生命的和谐),后者专制顽固萎缩、肆无忌惮的感情。宋儒的天理实际上就是客观化、绝对化了的封建道德原则。作为前提,天理皆为僵化原则;作为工具,僵化原则皆为天理

(六十九)心中的是非全无,但是对现实的是非是分明的。倒是那些生活的独断主义者,他们以顺逆作为是非的标准,顺我者是,逆我者非,是我非彼,均出一心。既无理想的是非观念,人间也就是非截然了。举之则加诸膝,抑之则堕之渊,便是是非独断论的实践。

(七十二)个人血肉的天性(任性),必须经过理性的改变外(外在教养、锻炼……),才能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东西。但是中国的所谓玉不琢者,以抽象的理智(道德、伦理的枷锁)来规定。自然性否定了,但人性也窒息了。它把人的血肉感情禁锢在一种僵化的人生关系的枷锁上,而这人生关系本身却是一种自然性的固定化,一种合法的自然性。

(七十三)中国人的所谓心术,是一整套没有心肝的统治手段,残酷地进行欺诈和暴力行为。所谓奸邪忠正,不过是美化自己和丑化别人的语言罢了。心术越高,而他心中的人性越少。如果他让心术与人性共存,那么,他是一个伟大的悲剧性格。他可能而且只能在他的关键性的时刻,毀灭自己。吴起杀妻求将,易牙杀子做菜,都是心术战胜(消灭)了人性的例子。过河拆桥,等等,心术到家的例。人心之险远超山川,而心术,行险之道耳,然中土古哲者名之为大道。

(七十六)为有钱有势的人服务、辩护、粉饰,还是为真理斗争,这两者的选择是本于良心、正义感、人生态度。闻名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

(七十七)纯道德行为者必后悔自己太吃亏。非义之财,多少产生内疚;牺牲自自己,必得道德自慰;损害别人,不免有所不安。常人就在这交战心情中过活。理想主义(道德教诲主义)和实际主义(功利主义)则把这两者在思想逻辑上发展到了极端。

(八十)对待异端,宗教裁判所的方法是消灭它,而现代的方法是证明其系异端。宗教裁判所对待异教徒的手段是火刑,而现代只是使他沉默,或者直到他讲出违反他本心的话。

(八十一)虚伪、背信弃义,实质上是强迫、诛心、意志强加的附加物,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因为如果仅有后者而没有前者,小人物也就无法生存了。事实上,它们都以对方的缺点作为理由,而为自己的缺点辩护。在历史观点中对于它们(特定的历史现象,不能仅从道德上来谴责,而是应该科学地理解它的历史必然性(产生的必然性和灭亡的必然性)。这应当不是一个道德责任(个人的)问题。

强迫主义除了方法的错误以外,重要的还是在感情上不尊重人和人的人格、自由和尊严。

(八十二)温柔敦厚,暴君统治下形成的一种吞吞吐吐风格也。犹抱琵琶半遮面,正是奴婢的装腔也。但另一方面,嬉笑之怒胜于裂眦,长歌之叹哀于痛哭。凡人之言,别露光辉;悲愤之情,不敢怒耳。

(八十三)何为后知后觉?答曰:当你知道(发觉)了,已经上钩了。后悔莫及,常为后知后觉之通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后知后觉,昏愚之别名耳。

(八十六)冷酷,可以是热情的消失,也可以是热情的升华。

(八十九)从裸臂想到性交,鲁迅奇怪中国人的想象力为何对此特别发展。但,中国人的记忆于此道亦最为健全的,别的东西易于忘记,惟有男男女女之事一说就记得,而且非常颖悟,大有举一反千之乐。

(九十)在绝望、失望中,就随便抓住一个别的什么当作希望,这里,最容易产生盲目、意气和冲动。

(九十一)人生经验是人付出痛苦、代价得到的东西,未经忧患的人们是不愿意听和不理解的。他们存在着限制。这里,只有敏感和迟钝的区别,而没有抄近路的妙法。经验是自己获取的。

(九十五)在清醒的人看来,梦总是可笑的。但也有人说,对现实保持清醒,本身就是苦难。但是人生的清醒却是一种理智、智慧和哲理的眼光。一个人要有这种眼光,他必须超越现实的纷乱和生活的情欲,在永恒、冷静的心境中观照万物的悲欢喜乐。但必须区别清醒和虚无主义。

(九十六)在偶然事故中死亡,倒霉;在偶然因缘中飞黄腾达,在偶然的因缘中得救,继续生命,这往往是人们生活的规律。不通过这些,就没有哲理,没有人生哲学产生的经验基础。

(九十八)过去认为只有一个真理,现在感到许多不同的思想都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历史上有地位和成体系的大家,他们都代表真理的一个环节。

(九十九)过去认为只有睚眦必报和锲而不舍才是为人负责的表现。现在感到,宽恕和忘记也有一定的意义,只要不被作为邪恶的利用和牺牲。耶稣并不是完全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