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承诺的法律效力:明星自当谨言慎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5:15

明星言论的正面或负面效应,会迅速发酵,扩大无数倍——

明星自当谨言慎行

傅谨《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02日   24 版)

  明星的公众责任(漫画)
  朱丞作

  8月23日,菲律宾发生了一名退休警官劫持旅行大巴,并残忍杀害车上赴菲旅行的多名香港同胞的惨案。事件发生后,香港政府、市民及各地华人都对枪手的冷血行为感到无比愤怒。著名影星成龙却在推特上为菲律宾警方的行动辩解,并且声称港人不会因此产生对菲人的憎恨情绪。发生了如此令人沉痛的惨案,这时的成龙不仅没有表达他作为港人与公众感同身受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杀戮者的谴责,却匆忙发言为菲律宾警方回护,不啻于在死伤者的家属亲人的伤口上撒盐,掀起轩然大波,成龙已公开致歉,以期取得公众的谅解。

  我愿意相信成龙上述言论并没有任何恶意,他有关菲律宾人质事件的发言,只是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机,用一种过于轻飘飘的口吻去讨论一件极严肃的悲剧,未及关照当事人的心情。是的,香港人不会也不应该因为一桩意外偶然的事件而憎恨菲律宾及其所有国民,但如果说他这番貌似公允的谈话背后潜藏着不可饶恕的冷漠,却不为过。平心而论,成龙的形象一直趋于正面,但问题就在于,成龙显然忘记了一点,他是一位在华人世界里影响非常大的明星,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远远大于普通人日常言行的影响力。

  由此联想到相声演员郭德纲最近挖苦甚至谩骂电视台及记者的风波,更令人深思。事发之初,有关郭德纲私宅是否违法占用小区公共绿地,甚至包括他的徒弟在媒体采访时与记者间发生的冲突,都只是件微小的治安事件;可是事发后,郭德纲却在公开演出的节目中谈及这一事件,对记者群体和媒体出言不逊,矛盾因此激化。郭德纲在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不智态度,以及其后他公开发表带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申辩,使这桩小小的争执迅速升级,产生的负面效果,也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由于自认受到媒体不公对待,在演出时面向观众公然发泄不满情绪,更显出格的是,他的言论从对个别记者的恼怒,无端地扩展到一家长期与他密切合作的重要媒体,甚至所有记者,已经明显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牢骚。郭德纲在充分领受了媒体炒作带来的巨大利益之后,却忘记了他同时也要为媒体传播他的言行而负责任。

  无可否认,最初的郭德纲完全依赖自己刻苦努力和他对传统相声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赢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信任,并且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爱好者群体,因此在北京站稳脚跟,也用自己卓越的表演才华证明了传统相声的市场潜力,但是他的社会知名度之所以在短暂的几年里迅速提高,并且从须为温饱奔波转瞬就积累起大量财富,多半是媒体追捧的结果。由于持续受到媒体高度关注,郭德纲早就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以“非著名”自诩的草根相声表演者,他甚至比那些“著名”的相声演员更“著名”,有更大的公众影响力。

  或许人们会说,明星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不必都与公众的情绪指向相同;成龙随口说几句话,即使不太适宜也没必要太过追究。或许人们会说,明星长期经受着媒体的高度关注,难免一时失控,郭德纲自认受到不公对待借机发泄可以理解。但所有这些解释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在这个社会,作为公众人物早就被偶像化了,他们早就不是普通人,因此也不能用普通人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他们需要更严苛的自我约束。

  这是一个传媒时代,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判断,越来越受大众传媒的支配与左右。媒体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同时,媒体也诱发和导致公众思想与判断力的退化,在大众媒体中频频出现的明星人物,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仿效的对象。媒体通过制造大众偶像的方式,刺激了文化和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将尽可能耀眼的关环聚焦在少数公众人物身上,无限放大他们言行的效应,就是大众偶像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但这就对公众人物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简言之,在传统社会里,明星失言的影响或许只及于他周围的少数人,而在今天,他们的言论与行为,听到和看到的,可能是全社会千百万人,其言行的正面或负面效应会迅速发酵,因媒体的传播而扩大了无数倍。这就要求所有公众人物都必须有更多和更严苛的自我约束,要懂得节制自己的言语与行为,尤其是在涉及公共话题时,更有谨言慎行的必要。

  成龙和郭德纲都是极好的例证,他们都从底层起步,多年努力获得成功,但他们既然是现代传媒营造的偶像,就需要充分认识到身为公众人物应有的操守。因此,人们有理由批评郭德纲在相声表演时发泄私愤的行为,因为在这个时代,他不仅是在对演出现场的观众述说自己的委屈,这些话很快就会因为媒体渲染迅速传播到数十倍百倍的受众,产生巨大影响;同样,我们即使无权干预成龙内心的判断与想法,但是当他在回应记者的问题以及在推特上表达自己观点时,就必须考虑到社会各界那些因崇拜或信任他、喜欢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他的公众会有什么反应。

  谨言慎行,并不是要求艺术家们放弃个性,而是期待他们能为诸多信赖和崇敬偶像的人们垂范,更须避免因率性和随意的言行,让形象与事业毁于一旦。至于媒体的反省与公众的宽容,那已经是另外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