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天下我战堡垒另类词:汪氏族谱(遵义东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23:48

汪氏族谱

遵义东乡汪氏族谱修订理事会

目录

族谱凡例

一、图照肖像图坟茔图坟茔照理事会合照

理事会名单理事会人员简介

捐款人员名单

二、序赞事略考唐汪氏族谱序(1

宋汪氏族谱序(2

汪氏族谙序一(4

汪氏族谱序二(5

祖考文珍公年表叙(7

汪氏源流本末(考略)(8

四川铜梁《新订汪氏族谱》节录(12

三、人物传(表)越国公汪华传(13

汪兴祖事略(14

玉珊祖事略(15

汪正龙传略(16

伯琳先生传(17

伯琳先生诗稿(18

汪氏历人物表(20

遵义汪氏族谱人物表(27

一、             古谱史料选辑

华公赞始祖词(31

汪鋐赞始祖词(31

魏征赞汪氏始祖(31

翟方进赞文和公像词(31

汪泽民赞文和公词(31

晋淮安侯汪旭上谱表(31

敕封尚书著作郎知谱袁叔彥奉献(32

唐太宗敕文(32

上柱国越国公臣汪谨言:臣奉(33

太宋诏旨(33

华公事略(35

铁扶(佛)公事略(36

天瑶公事略(36

汪藻赞华公词(36

丞相赵普赞华公词(36

章德象赞华公像词(37

读安顺府志赞华公(37

胜三公事略(38

二、             族约家规汪氏祖殿祭祀诗(39

汪氏遵义东乡支字辈增订表(41

家训(42

族规(43

族约(44

三、             汪氏族谱世系表

汪氏源流图(一)(45

汪氏家谱世序表(二)(47

入黔前六世总表(51

汪之玺——汪沦(53

汪之琼(一)汪治(61

汪之琼(二)汪汶(67

汪之瑶——汪涟(72

汪之瑶——汪洁(98

汪之瑕——汪淙(105

汪之瑜——汪溙(111

汪正伦——汪泗美(112

七、编后感

族谱凡例

一、本谱经修谱理事会讨论决定,交二零零零年清明节族人代表大会原则通过,419日理事会讨论定稿,定名《汪氏族谱》。

二、本谱详细纪年,上自周定王十七年(公元前589年)下至公元2000年。源流概述可追溯到黄帝时代,略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纪年以当时朝代年号记载,为了阅读方便,重要历史阶段加注(公元纪年)。

三、世系源流,采用图表册页式,分段分房,按字辈从古至今序列。从黄帝至鲁成公为姬姓阶段;鲁成公之庶子满汪侯至越国公汪华(1——44代)为汪氏第一阶段,从汪华公、次子汪灿公至我祖玉珊公之前一辈(44——78世)为第二阶段,因本阶段史料暂缺,俟后发现旧谱史料再增补。从玉珊公至思字辈(79——97或称入黔1——18代)为第三阶段,采取前五辈即玉应万源之总列一表,自单字辈分房排列,每房(单天远开世为一表,(朝文现云)为第二表,(崇徽钦思)为第三表。表上标字辈序号。表左标同辈分房数。

四、本谱体例采取简化汉字,横排本,白话文为主,对抄录史料诗词保留古文。

五、本谱参照资料有汪崇恩编《汪氏家谱》参考资料有《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百家姓姓氏起源》等相关记载。经过认真考证,去伪存真,正本清源。

六、查看世系表时,从古到今,到单安辈,先找到自家祖讳房数,再顺字辈往下到自己名字。

江南汪氏始祖汉龙骧将军文和公

新汪氏始祖齐军司马步举公

惠越国公讳华历膺追封八宇王

唐宣城郡开国公讳铁佛公

崇德衍福广佑王建公

颖川汪侯群祖合葬墓图

小金山文和公墓图

吴清山徹公墓庙图

登岭山叔举公墓图

郡城乌耶山忠烈庙并元爽公墓图

雍州长安历代祖宗墓图

歙北云岚山越国公墓并庙图

入黔始祖汪玉珊号潺之墓图

汪母杜氏墓图

汪公讳应辅  汪母李氏(三姐妹)墓图

汪公讳应富  汪母朱氏墓图

20001020汪氏族谱修订理事会人员合影

前排:崇芳、再祥、文模、文杰、再源

中排:云福、再刚、再德、云现、崇烈

后排:金国、云刚、崇生、崇伟、崇熙、徽瑜

遵义东乡汪氏家谱修订理事会名单

理事长:汪文模

副理事长:汪再源、汪再德、汪崇烈

理监:汪再祥、汪崇方

主编:汪再源

编委:汪再刚、汪云刚、汪从熙

理事成员:汪文模、汪文杰、汪再祥、汪再源、汪再德、汪再刚、汪云现、汪云刚、汪云福、汪金国、汪崇方、汪崇熙、汪从烈、汪崇生、汪崇伟、汪崇刚、汪徽国、汪徽祥、汪徽德、汪徽瑜、李昌会

秘书:汪从烈

财务:汪文模、汪再德、汪崇烈

后勤:汪徽瑜、李昌会

各分支(组、片)资料负责人名单

上寨:汪崇生

天井:汪云林

下寨:汪崇烈、汪徽德

水围山:汪再刚

小桥:汪云刚、汪云福

平坝麻窝:汪云现、汪崇伟

长湾:汪文杰

小水沟:曹先武

理事会成员简介(按名单顺序)

汪文模:石梯子人,现住新舟街上(见人物简介)热心家乡公益事,关心族中事务,是族谱修订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担任理事长,为族谱修订工作做出了贡献。

汪再源:小桥下屋基人,现居安顺市(见人物简介)年届古稀,担任主编工作,查阅史料,考证分支,历时一年,自费往返三次,不辞劳苦,为族谱的撰写和出版作出了贡献。

汪再德:水围山人,现住绿塘街上(见人物简介)担任财务,与各支联系。筹备资金,节省开支,不惜耽误自己的诊所营业,为修谱奔走办事作出了贡献。

汪崇烈:汪家山下寨人,担任秘书工作,负责各组的联系,会议的通知和组织召开,协助财务管理,讨论记录,统一族人思想作出了贡献。

汪再祥:小桥上屋基人,现住贵阳市(见人物简介)是这次修谱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不顾年近耄耋,为修谱工作奔走呼号,监察督促,并发动家人捐资,为修谱作出了贡献。

汪崇方:下寨人,(见人物简介)担任编委,跋山涉水收集订正资料,积极捐资为修谱作贡献。

汪云刚:小桥下屋基人,担任编委,积极收集分支系的资料,并认真核实,在农业户中带头捐资,为修谱出贡献。

汪崇熙:下寨人,现住十字街上(见人物简介)原平阳谱志的编者之一,此次修谱中积极支持,参与编辑工作,在身患脑血栓后遗症的情况下,为谱作序。撰写家规稿,为修谱作贡献。

汪文杰:长湾人,积极支持此次修谱工作,走村串户,完成理事会配的任务,核实资料带头捐资,为修谱作出贡献。

汪云现:阳平坝人(见人物简介)此次修谱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在老伴身患绝症。日夜不离护理的情况下,仍按时参加会议,收集资料,带头发动家人捐资,为修谱作出贡献。

汪云福:小桥上屋人,积极支持参与修谱工作,收集本支资料,首先在农户中带头捐资,并教育儿女捐资,为修谱作出了贡献。

汪金国:温家河人,积极参与修谱理事会议,完成分配的各项任务,积极捐资为修谱作出贡献。

汪崇生:上寨人,积极参与修谱工作。收集本支资料。带头捐资。为修谱作出贡献。

汪崇伟:麻窝人,积极参加修谱工作,完成资料收集任务,带头捐资,为修谱作出贡献。

汪崇刚:下寨人,现住新舟镇(见人物简介)身为在职干部,能积极支持修谱工作,带头捐资,为修谱作出贡献。

汪徽国:汪家山下寨人,现住重庆市南岸南坪路(见人物简介)得知修谱信息后积极捐资,并做好亲属工作,将珍藏多年的伯琳先生手稿复印寄来,为修谱作贡献。

汪徽祥:汪家山下寨人,现在绿塘管理区(见人物简介),积极支持修谱工作,并带头捐资为修谱作贡献。

汪徽德:下寨人,积极参加修谱资料收集工作,协助管理财务,带头捐资,为修谱作贡献。

汪徽瑜:下寨人,自学成才行医,现居绿塘街上,并与其妻李昌会,担任修谱后勤工作,无偿为理事会提供会场,安排伙食,烤火、茶水、服务热情,带头捐资,为修谱作贡献。

捐资人员名单

一、             小桥分支:

汪再祥(贵阳)200元汪云勋(鸭溪)50元汪四庆(贵阳)50元卫荣华(贵阳)30元汪云红(贵阳)50元汪水容(贵阳)30元汪木容(贵阳)30元汪群艳(贵阳)30元汪云宇(贵阳)30元汪云宙(贵阳)30元汪云海(三渡)50        汪云福50

汪崇梅(乌江)30元汪云禄(贵阳)70元汪崇俊(遵义)100元张元敏(遵义)30元汪再源(安顺)100元夏维仙(安顺)50元汪云朗(安顺)100元陆  慧(安顺)50

汪云华(安顺)50元孙廷英(安顺)50元汪云勇(清镇)50元汪云彥(安顺)50元汪云猛30               汪再国30

汪云刚50               汪云伟30

汪崇远50        汪崇昌(新舟)50

汪崇书30      汪再科30

汪崇坤80      汪金国50

汪崇义50      汪崇超50

汪徽林30

黄明政(贵阳)100元(再先之孙)

李光伟         50元(再志之子)

秦登国         50元(再英之子)

二、小湾分支:

汪再德 100        汪云昌30

汪义军  50        汪云河30

张开敏  30          30

汪明菊  30        汪云禄30

汪义娟  30        汪云刚30

汪姗姗  30        汪再馀30

汪再河  50        汪云祥30

汪再刚  70        汪淑敏30

汪再康  70        汪雨红30

汪再强  30        汪崇敏30

汪云明  30        汪云强50

汪云方  30        刘小平50

   30        汪云琳30

汪云兴  30        汪云华30

汪云志50        孙兴全30

三、平坝、麻窝分支:

汪云现100        汪崇庆30

汪志军 50        汪云科30

付禄英 30        汪云毓30

汪崇秀 30        汪崇强30

汪崇先 30        汪崇义30

汪再林 50        汪徽模30

汪崇伟 50        汪云明30

汪崇瑜 40        赵松珍30

汪崇金 30        汪崇瑶30

汪云才 30        汪云东30

汪云强 30        汪云昌30

四、上寨、天井分支:

汪崇生50    汪徽华50元(国家沟)

汪崇孝50    汪云龙30

汪崇贤50    汪云江30

汪文全30    汪崇模30

汪崇文30    汪云超30

  50    汪云生30

汪再生30    汪再明50元(团渔坝)

汪云兴30    汪崇东10

汪崇海30

五、下寨分支:

汪崇方100   汪徽国200

汪徽祥100   汪崇刚100

汪崇熙 50   汪崇烈 50

汪崇伦 50   汪徽德 50

汪徽瑜 50   汪云庆 50元(遵义)

  30   汪徽强100元(遵义人家凹)

汪徽建 30   王开明 30

汪崇义 30   汪钦全 50

汪徽模 30

六、石梯子分支:

汪文模100   汪文杰50

汪再敖100     50

汪再海10

四、             小水沟分支:

曹先文100

序赞事略考

唐汪氏族谱序

 

窃闻龟图启宇,标纪代之书、鸟篆开文,先著世家之录,莫不辉洪源于往诂,焕烈日祖于前经,将二曜以前移,逐四时而并运,寻流乃知其始,摘蕊必识其根,厥绪灿然可得详矣!

轩辕受录,战涿鹿而垂衣。西北成岐;周公辅士,明辟伯禽,剪伐戎夷, 五等之上公,监百里焉。曲阜分封,支子采食,平阳汪氏之由,实基乎此,暨汉建安之世,祖文和位宰会稽,因兹攀卧,遂尔淹流,或新都而筑室,或宣歙以开家,迁徙无常,宗支渐远,兹故续书谱谍,庶易寻源,爰自周汉迄今代,英名宦婚,罔有断遗。冀万古传芳,千龄不朽耳。

文宗开成四年岁在己未,孟冬一日

渡江后十九世孙芬序(时年八十一)

邑人汪统   

宋汪氏族谱序

朱熹(宋)

新安汪氏,其族之贵盛,非他族可比。论推原其所从出,盖自鲁成公积德殷厚,又得夫人姒氏,仁孝慈惠以辅佐之,是以人恩之广,被及生民。天厚共报,特显灵异,故有游白兔岩之梦,遇虹绕身,感而生子焉。及长相表奇异,志气超凡,仕于鲁,为上大夫,建大功,食采邑,嗣爵位,拜将军,位列六卿。司马、郡守、县令者,自周至汉晋唐宋,与国匹休。逮夫侯之三十一世孙文和,为龙骧将军,渡江迁会籍令,遂家于歙。四十四孙华,值隋末唐初,以讨贼有功,食邑三千户,进爵为英济王。王之七世孙曰质,避黄巢乱,迁旌德新建,又三十世孙震,因省王墓至歙,复命其子思立赘居唐模之程氏焉。汪氏之族,自此而益盛。子孙日繁布满一郡,而非他族之所能及也。

其间累世明经,继居显耀,有震登天禧三年进士,授司郎中,赠少师宗;颜登庆历二年进士,任都员外郎,赠中大夫;登皇祜五年进士,为奉议郎;藻登崇宁三年进士,为翰林学士,一时诰命皆出其手;叔詹登崇宁五年进士,历官至朝请大夫,司农少卿;凯登政和二年进士,仕至朝散大夫;若海靖康初,诏求知兵者,应诏陈言,擢居高等,官至直秘阁;鸿举登绍兴三十年进士,为承奉郎一脉七世,咸捷进士第,古所未有也。其他,鼎为御史中丞,威震中外,世美兼制诰学士,贵幸倾朝;义荣义端以从兄弟而同登甲第;若容、若思以亲兄弟而并显当时。汪氏仕宦又盛于斯,蝉联簪组,辉映先后。子孙虽多,而尊卑之派截然,宗族虽盛,而亲疏之分昭然。春秋祭扫,吉凶庆吊,衣冠相聚,淳乎仁厚之风,霭然雍穆之族。贫富虽有不济,皆念同本一气,不恃富以欺贫,贵贱虽有不敌,皆能崇重族义,不以贵而凌贱。此汪氏族谱之作,所以大有光于世教,而视他族为无愧矣。

为后来者,能思先世忠孝勤俭,笃厚其庆,则其光显前烈,启迪后人,又岂不有补于世云?

淳照戊申    朱熹序

宋文天祥赞汪氏宗谱词

世以谱传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勋烈著于当时,道德鸣于一世,乃留其像。与凡模容,虽盛不久,夫亦无谱之故也。汪氏绘像传谱,烂然其备,可以历千百世而不替。子孙瞻先人之像,谱先人之谱,不兴仰止之心,未之有也。

宋丞相文天祥题

黄瓒赞汪氏宗谱词

柏台霜露,翰苑蜚声。风流德义,任职典型。

大夫黄瓒撰

遵义东乡汪氏族谱序一

夫族谱者,千秋之民史,百代之家书也。从古至今,姓氏原流,支派繁衍,了若指掌;房列长次,辈分上下,井然有绪;近亲不婚,尤利优生;家规族约,教育族人团结上进,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促进海外侨胞回乡认祖,激励爱国主义精神,以振兴华夏。

汪氏族谱,初见于晋,盛于唐宋,不少名人巨儒为其题词作序,增辉耀彩,流传至今。

我遵义东乡一支,自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玉珊祖由赣入黔,从戎平播,定居乐安里以来,四百年矣,子孙繁衍一十八代,三百余家,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低下,文化落后,广大族人,以农为业,长年忙于糊口,谈谱而兴叹,家族历史,世代口传,先人名讳大户人家有《经单簿》载,贫困支派,只凭世代口传,清同光年间有朝福公,平生课徒为生,为朝祥造族谱,史具概略,然史乏于考证,谱囿一家。清末民初瑞霖公综合各家残存之谱志资料,遍查经史,上溯周夏,草成汪氏史稿,仍限于概况,无世系之图表,伯琳所撰文珍公年表序,资料考证详实,对汪氏之兴衰发展,提纲契领,指出“屡代乏文人达士”、“族派兹蔓”,“时则有若科远之资至钜万,正隆之势倾一族,今人犹津津乐道之。然其后世已锁尾,不堪矣!”但仍限一家之谱。解放以来,政通人和。国富民强,人才倍出,犹其在改革开放后,人民丰衣足食,经济发展。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回来探亲祭祖,寻根续谱。我汪氏族人修谱之心与日俱增,一九八七年清明温家河集会,决定由汪崇恩等撰写《平阳谱志》期年稿成,油印成集。分发后,不尽如人意,一是史料错乱,原则性错误多;二是缺乏时代精神,残存封建思想,重男轻女,有考无妣,女性无名,女性不入谱。与《老年法》、《婚姻法》计划生育政策格格不入。  族人要求重修族谱。一九九九年,正当全国大庆建国五十周年之际,港澳回归,台湾统一在望。我族人于清明节,在上寨集会,由汪文模、汪再祥等提议,大会通过,重修族谱,并选出修谱理事会名单,明确分工。并当场捐资近千元,明确了修谱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以法制为指导,摒弃封建残余思想,建立新的道德风尚。夏季农闲,分支各派,收集资料,凡汪氏众族(今人)不分男女,一律入谱,列名字。(含配偶)体现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冬季汇总。一年多来,在全族上下,齐心协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族谱经两会审查定稿,捐资到位,付梓成书,实乃全大事。它填补我支入黔四百年无族谱出版之空白。在百家姓谱中增辉耀彩。它将激励族人,团结奋进,为振兴中华作出新贡献,但由于史料缺乏,多人传抄,编者知识浅陋,错误和遗漏难免,望族人阅后,有关自家者,可以自行改正剪贴,有关全局者,希提出宝贵意见,俟后之贤达,修订完善。仅以是序。

汪再源

000年小阳月

遵义东乡汪氏族谱序二

夫人生世,安能不思念父母,缅怀祖宗,苟悖亲忘祖,何为人乎,寻根溯源,慎终追远,古训已然。况今 国逢盛世,民族团结,港澳回归。侨居五湖四海之华裔,不远万里回国探亲,祭祖,纷至沓来,我汪氏出自姬姓,本黄帝之苗裔,文王、周公之后,自鲁成公之庶子满,有功于王室,食采颍川,封汪侯,因邑为姓,始姓汪,于今已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也,鲁有汪琦,执干戈以卫社稷,德荫六州,为一代忠臣、宋、元、明、清汪氏族人出将入相,天文地理、医学外交,人才荟萃,为国家民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名垂青史,光耀千秋。

我七十九世祖玉珊公,本越国公汪华次子灿公之后,于明万历二十八年,由江西临江府离乡逃难后参军,平播州之乱,插业遵义东乡乐安里,以忠孝传家,礼仪启后,只因明末朝廷昏暗,奸臣当道,忠直受害,在军时与同僚有隙,插业中又有争执之怨,被其诬陷,遭官府抄缉,二老逃难,匿藏于氽水窝岳氏杜家,寄人篱下,终老未归,八子身陷囹圄,其中第七子惨遭杀戮,其余虽越狱逃难,其中五人失踪,只长次二房偷生于原籍。到第三、四代,还深受影响,几乎单传,明亡清兴,有了发展,仰天地之覆载,祖宗之护佑,赖毅力以生存,终启后代以繁衍,振家风以长传,鸦片战争以后,清政腐朽,民不聊生,在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下,族人大多数挣扎在饥饿线上,众有际翔,伯琳之才,亦不得荐用。只以学馆课徒为生。“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建立了,族人在共产党领导下,土地改革当家作主,改革开放,迎来一国家的富强,丰衣足食,奔向小康,族人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大学生、中专生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世代书香,一门多秀,学士成双的盛况。在这千载难逢的大好形势下,汪氏族众精诚团结,同心同德,恢复了扫墓祭祖,修谱立传,补四百年来之空白,开二十一世纪之新风,当此盛况,不亦乐乎,谨以是序。

汪崇熙

祖考文珍公年表叙

   

痛维我

祖考文珍公,卒于民国纪元后六年丁巳七月十四日。距生,民国纪元前六十九年癸卯六月十三日,享年七十有五。其殚精竭虑,裕我后人之苦心,直死而后已,呜呼痛哉,今乃次年表曰:昔我

始祖玉珊公,以明万历间,由江西从戎入播。因家乐安天井。是为蜀人,清雍正五年,割播隶黔,又为黔人。迄今年逾三百,绪传十五。累代俱乏文人达士,惟以富豪著。(指玉珊 · 应辅时事)越万源之三世,亦渐替矣。然子孙蕃衍,族派滋蔓,自天及世,时则有若科远之资钜万。正隆之势倾一族。近今人犹津津道之。然其后嗣已锁尾,不堪矣。独我房世世居长,淡泊相遗。至八世祖长远公,艰苦尤甚。又兼早世遗我开德祖。孤苦零丁。(七八岁时独自凄然一室。夜间数见鬼怪相逼)幸获长成。配妣氏周。同臻耋耄,(年俱八九十,其生死年月无载藉,故略之以待访)至世酉祖(开德公子)中年外殁。(生于乾隆五十八年巳丑八月初四日在思南府属公滩水殁)家计萧然。而妣氏徐,矢志冰霜,周旋翁姑间(开德公与周妣俱性情暴厉,每饭菜劣则碎碗然。妣亦能将顺,又或闻纺织声,则以为闹耳,抓裂其纱布其他多类此)拮据万难。以抚我曾祖朝福公。配妣氏杨,生我祖考昆弟二人,姑祖姊妹五人。迨咸同之际,口食增矣,时势乱矣,流离颠沛,几无生理矣,旋我曾祖考辞世,十口之家,委我祖。万端辛瘁,以养以畜,以支持于不坠。演成今日丰裕之局,遂长弃我等而不顾也。呜呼哀哉。忆我祖赏告我曰,我家之有今日,皆尔高祖妣徐再造之力也。自莹揣之。我等之有今日,又系我祖再造之力也。矧敦诗崇礼,开三百载之文运,贻谋垂则,启十五世之家风。迁播谱中,能几人耶,呜呼可不记哉,可不念哉。且赏训我曰:吾所以历艰备险,到今不少衣食者,能安俭耐苦耳。因历举生平诸事,复曰尔曾祖考时年已五旬,欲服短裘,都无钱制以逝。故我年四十始服布袄,犹戚于心,汝须痛戒奢靡也。噫!静思。祖训,岂可忽哉,用志年表之首,示不敢忘也。其他言行,另具言行录中。

民国丁巳年九月一日记于桐梓园学馆嫡孙莹,附表于后(略)

汪氏源流本末(考略)

汪氏源出姬姓,本黄帝苗裔,文王周公之后嗣,武王克商即天子位封其四弟周公旦于曲阜为鲁,公位蒙宰,留相天子,勤于王事,乃封其长子伯禽为鲁侯,传十四世及黑肱,为鲁成公,夫人姒氏夜梦白兔岩,感虹绕腹而生庶子满,相表奇异,长而敦敏,有功于王室,为上大夫,周定王十七年(公元前589年)便食采于颍川(号汪邑)封汪侯,因邑为姓,始姓汪,传为汪姓之始祖。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519年)齐侵鲁,汪侯之玄孙童子汪琦为保卫祖国而牺牲,名耀春秋:十世祖汪善祺为秦中郎将,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2年)从王翦灭楚。

逮两汉,汪氏族人任将军、司马、太守、县令者十有五人。三十一世祖文和公,兴平年间为龙骧将军,建安十二年(公元208年)避乱渡江,孙权表授会稽令。后分丹阳郡,辖新安、新定、黎阳、休宁、黟、歙六县,公遂家于歙,其子孙迁休宁县黎汤乡高石坎居住,祖殿亦建于此。

东晋成帝咸康三年(公元337)三十五世祖汪旭,领护军司马,丹阳太守,淮安侯,食邑二千户。上谱表,纪颍川以下支派,北地七户,承祖猛次子拔后;宜阳(洛阳市西南)七户,承祖胜三子泰后;清河(河北清河山东临清)四户,承祖理长子坚后;扶风(陕西兴平)八户,承祖进次子勘后;淮阴(江苏淮阴)四户,承祖达三子太后;广平(河北南部永年)九户,承祖高三子浍后。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十四祖汪世华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后避太宗讳去世字,单名华),贞观五年四月十六日,太宗加敕忠武将军、积福府折冲都尉。五月敕准上柱国越国公臣汪,大姓族谱表,纪渡江以后支派,会稽七户,承祖文和次子超后,庐江五户,承祖轸四子后;豫章三户承祖澈三子谦后;休宁诸支,承祖长子翊后;徽州、歙县、绩溪、沙溪、凤凰、登源诸支承祖授二子解后;睦州、遂安、新安诸支,承祖授三子演后;宣城诸支,承祖授四子旭后;歙县长乐诸支,承祖道献长子恭后;北野灵村、乌郎巴村诸支,承祖道献次子咸后,白阳诸支,承祖叔举长子泰后;葛塘诸支,承祖叔举次子志后;临溪诸支,承祖叔举三聘后;长乐诸支,承祖叔举三子四子霸后。

至宋朝,汪氏家族已遍及中原地区和中江南各地,文化素质大大提高,由尚武家风兼向文武合一,书香门第,朱熹为汪氏族谱作序中赞云:“累世明经,继居显要。有震登天禧三年进士,授司郎中,赠少师宗;颜登庆历二年进士,任都员外郎,赠中大夫;毂登皇祜五年进士,为奉议郎;藻登崇宁三年进士,为翰林学士,一时诰命皆出其手;叔詹登崇宁五年进士,历官至朝请大夫,司农少卿;凯登政和二年进士,仕至朝散大夫;若海靖康初,诏求知兵者,应诏陈言,擢居高等,官到直秘阁;鸿举登绍兴三年进士,为承奉郎,一脉七世,咸捷进士第古所未有也,其他鼎为御史中丞,威震中外,世美兼制诰学士,贵幸倾朝;义荣、义端以从兄弟而同登甲第;若容、若思以亲兄弟而并显当时。汪氏仕宦又盛于斯,蝉联簪组,辉映先后,……此汪氏族谱之作,所以大有光于世教,而视他族为无愧矣”。但未见其谱表支派。族人汪士保撰之《汪氏源流序》中纪有唐越国公汪华及同时的汪铁扶、汪天瑶三家共十八子,皆封官袭爵,子孙遍及各地;华公长子建公任宣德郎都督府法曹,娶黄氏,子孙繁衍,世居安徽歙县。其后一支迁湖广黄州麻城城县孝感乡汪家坳大石板居住;次子灿公任费州、涪州令,娶宋氏,其子孙迁居江西南昌府、吉安府、九江府、临江府等地居住;三子达公任上柱国高昌公,娶郭(谱表作陆)氏,其子孙迁湖南衡州府衡阳县大王祠汪家村居住;四子逵公任徐王府户曹,娶王氏,迁浙江省居住;五子逊公任东宁侯,娶鲁国公之女程秀英,迁山东省城居住;六子广公任左卫勋府飞骑尉,娶陆氏,迁陕西西安府白水村居住,其子孙迁云南曲靖、昭通居住;七子爽公任岐王府法曹,娶闵氏,在北京琬平县居住,其子孙因居官迁居上海、广西、四川富顺、云南镇雄等地;八子俊公任郑王府参军,娶罗氏,迁江苏居住:(贞观十七年八月十五日敕封表无俊公是否抄漏?(编者)又据安顺《汪氏家谱》安顺汪氏为华公第子汪俊公后。明洪武调北征南其先祖灿公入伍留守普定卫,世袭丰户指挥。九子宪公任将军之职,娶韦氏,生九子皆分仕于朝(住地未详)(在敕封表上“忠护侯故臣汪献(宪)”似已亡故,不可能生九子,而将军之职也不确。编者)

铁扶公长子洪公任琬平县知县,娶郭氏,住琬平县城;次子清公任河南参军,娶周氏,住开封;三子海公任山西太原知县,娶何氏,住太原城内。四子泽公任山西都司,娶李氏,居住不详)

天瑶公长子通公任广东都司,娶程氏,生三子住广州;二子远公任上海知县,住上海;三子近公任桂林知县,娶张氏,居广西省城 ;四子逍公任福建都司,娶刘氏生四子,居福建省。五子道公任安徽协镇都督,娶单氏,在安徽省居住。

到明初,大军征南,戎边屯田,汪氏家族遍布云贵川各地,洪武十四年(公元138年)调北征南,湖北麻城县永乐乡人汪胜三,系华公长子建公支派七十六世,从付友德大元帅征南任前部指挥,汪思明、汪思贤兄弟称龙虎二公任正副先锋,克普定、普安直下昆明,留守滇黔边境,其子孙分别住在云南镇雄、昭通、奕良;贵州:毕节、大方、清镇、郎岱、织金、赫章、水城、仁怀、习水、纳雍;贵阳市:修文、开阳、四川珙县等地,征南入黔的还有徽州人汪禹明任遵义都司,其子孙在贵阳、纳雍、桐梓,湖南、北京等地;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播州之乱入黔定居的我七十九世祖汪玉珊,祖藉江西临江府大桥头十字街杨柳场人,为华公二子灿公之后,插占为业,落藉遵义府首县东乡乐安里七甲,地名汪家山,于今正四百年历史,子孙繁衍已十七世,现有282户。第四代汪正东于清康熙四年迁四川重庆府铜梁县六寅里地名尖山子坎下汪家沟居住,而今已十一世,一百余户。随着工作经商,遵义乐安之子孙已迁居重庆、贵阳、遵义、安顺、清镇市、绥阳等县;据汪聪著《汪氏族谱》载:“汪正龙江西临府人氏,灿公之后裔”遵义府住正安州(今正安县)汪家湾干堰塘居住,子孙八支有的迁云南巧家、永善一带(是否本谱列传的太平天国将领,汪正龙?待考    编者)。汪正兴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人,亦灿公后裔,以官游迁遵义府桐梓县,其后子孙已迁云南镇雄、威信。

到二十世纪末,汪氏族人遍及神州大地,在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亦有我汪氏华裔,汪姓人口总数一千四百万(1984年人口普查资料)占全人口总口数的1.2﹪,在我国三千一百另七个姓中居五十七位。

明清以来,汪氏族人不仅在子孙繁衍,区域分布上有很大的发展。人口素质上亦有很大提高;从古代的单一带兵打仗,读书作官,发展到生产科研文学艺术,涌现了不少的学者专家,有数学家汪荣著有《天文》《时宪》;书法家汪士宏,著有《鹤铭考》《华狱志》等著作,有两下东西洋的航海家汪大渊;有曾驻比利时、瑞士、日本三国的外交家,著有《法言义疏》等著作,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七岁吟《春雪》的女诗人汪端,著《明代三家诗抄》、《自然好学斋集》等作品传世;国医职业公会会长汪逢春,著作《中医病理学》、《泊庐医案》;北京、北师大、武汉大学教授,中国逻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汪奠基;1925年入党任中共中央出版局长的汪原放。人才济济,不胜枚举,为造福人类振兴中华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源远流长,根深叶荗的汪氏家族增添了光彩,是族人永远学习进取的榜样,它将激后世子孙开拓进取,夺取新的胜利。

四川铜梁《新订汪氏族谱》节录

人生有祖,水之有源,木之有根也。吾始祖正东公,祖妣毛氏,自贵州遵义入川,插业于铜梁县,六寅里六甲,地名尖山坎下,汪家沟老屋基。迄今,因族谱遗弃,氏族繁兴,其后代取名多有错杂,族房人等,多次提请将族谱整理印发。予为此,特持笔整理,但无所依,幸获虿腐族谱一本,以是据也。特录于后:

正东公祖妣毛氏,原籍系贵西道,遵义军民府,遵义县,乐安里七甲,地名汪家山人氏。自清康熙四年,始迁入四川重庆府,铜梁县,六寅里,六甲,地名尖子山子坎下,汪家沟老屋基。正东公复返贵州不详,祖妣毛氏葬于坟堡坡。后人不得不知。汪氏字派由始祖拟定为二十字。如下:正仕天溢应,显永荣华兴,从中思先泽,朝宗定太平。至今二十字快完,且末句不符现实,有见于此,由九代孙汪华增删为六十字,于一九四八年冬月,聚房族人等,在长五间屋基,讨论通过,录于后:正仁天溢应,显永贵华兴,从中思先泽,立本必道生,仁义光世代,忠厚启文明,和煦多钦佩,忍逊长平安,勤学有至乐,作善可飞升,希子守嘉言,福禄儿万春。

十一代孙汪从本书

人物传表

越国公汪华传略

《唐书·列志传》

越国公生于陈至德四年(丙午)正月十八夜子时,是夜,光辉绕室,瑞香馥郁,众皆惊异,因名华,字英发。生而奇颖,长而好惠,身长七尺,腰几十围,燕颌虎头,龙鼻虎掌,河目海口,珠耳剑眉,日角月苍,尧头舜颡,汤肩禹背,虎步龙行,雷声泽腹,体若搽朱,望若仆,就若升,凡二十四表。公少颖悟不众,好屠饮,不事田业,每栖山楸,尝有云气。一日遇大雨,与群俱走,独身不沾,群牧皆异之。

及壮,专尚射猎,不能为家。隋炀帝大业十二年,(丙子)士弘殁(士弘称楚帝于江南),豫江太守王琳自称洪王,天下盗贼蜂起。时黟令项勉暴虐,公聚众逐之,收邑之子弟得一千三百人,遂下新安。时江淮饥荒,人皆食草木,饿殍满道,即发仓廪以赈之。远近乐附者日益众。于是邻郡皆杀守令以应公。恭帝义宁元年杜伏威来召,麾下有劝附之者,公曰:“杜总管非真主,不过贼耳,附之无益。少需天命。”时所在大小群盗剽掠,窃害居民生业,独公所摄六州郡无惊。二年宇文化及弑炀帝于江都,高祖受禅,公曰:“真主出矣!”行状云:“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可乎?”

唐高祖武德四年(辛巳)九月,自索纸笔,成表,遣宣城长史林凯(今封协应侯)诣长安请降(行状云:乃籍兵民,土地,临远族于休宁令通奉表于唐),其略曰:“乾坤革运,帝王有真,据地利之善使者,思天命之攸属。臣本田家,强起山谷,不忍盗贼残害生民,遂率一方,相与保聚,同左右率属,振乏窒奸,镇安境土,抚养黎庶,以俟一。今闻应天受禅,革命肇启,敢令宣城长史林凯奉表以闻。”上大悦,即日刻印,命都督辛苦州,赐爵越国公。

其诰词曰:

“门下汪华保据六州,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授以方牧。方可持节,总管歙、宜、杭、睦、婺、饶六州诸军事。歙州刺使上柱国越国公食邑三千户。王者施行。武德四年(辛巳)九月二十二日中书舍人,颜师古行。

右前承议郎宋松年选记

汪兴祖事略

汪兴祖,巢(安徽巢湖)人,系镇江淮翼元帅张德胜养子。德胜殁于阵,兴祖袭其职。从破安庆,克江州、蕲黄、取南昌。援安丰,大败张士诚于泾江口,功最。擢湖广行省参议;从平武昌,遂克庐州,略地至通州而还。进大都督府佥事;从徐达克淮东,下浙西,进同知大都督事;大军北征,别将卫军由徐州克沂青,东平,乘胜直至东阿,降元参政陈璧及所部五万余人。孔子五十六世孙衍圣公希学率曲阜知县希举,主簿孟思谅等迎谒于军门,兴祖礼之,衮东州县,闻风皆下,遂取济宁,济南。洪武元年,以都督兼右率讨使从攻乐安,克汴梁,超河洛,还守济宁。与大将军会师德州。帅舟师并河进,遂克元都,徇下永平,西取大同将三卫卒守之。再败元兵,斩获无算。时德子已长,命为宣武卫指挥同知。而兴祖复姓汪。洪武三年,进克武朔二州,获元知院马广等。率兵至大同北口,大败元兵,获扩廓弟金刚奴等四百余人。未几,命为晋王武传兼山西行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四月,从前将军付友德合兵伐蜀,克阶文,乘胜至五里关,中飞石阵亡。蜀平,诏兴祖殁于王事,优赏其子,十二月,追封东胜侯,予世券,子年幼,命与宣同居,以疾卒,除爵。

摘自《明史》一百三十三页

玉珊公事略

玉珊公字潺,华公次子灿公之后,世序七十九代,原籍江西临江府(今樟树市临江镇)大桥头十字街杨柳场人。明万历年间,其弟汪滚弄权欲王,罹灭九族之罪、公举家逃难,远走湘黔,适万历二十八庚子(公元1600年)播州宣尉使杨应龙造反,朝廷特简李化龙为兵部侍郎 ,督川、湖、黔三省军务,檄东征诸将刘梃、麻贵、陈磷、董一元悉赴军前。分八路而入播,玉珊公改名如渊从军,武艺高强授守备之职,从兴隆(施秉)一路,总兵李永祥为主将,陈寅为副将,参将杨显,刘效节,守备汪如渊,攻江界河,把部尤鹤,参将蔡兆吉于孙家渡搭浮桥过河,克大小三渡关,占拦牛坎,攻青蛇关(今清深桥)直到海龙屯与刘梃及各路大军会师《贵州省通志·平播记》屯破,播州乱平,设遵义府隶四川。公留防东乡,寻解甲归田,插占为业,定居遵义府首县东乡乐安里七甲,地名汪家山,以农为业,围猎钓鱼为乐,隐居泉林。由于明末朝政昏暗,外战频繁,奸臣当道,横征暴敛,天灾人祸,相逼而来,加之插占田土多,田赋丁银难堪负重,不按时交征视为犯上,本有逃难从军之隐,在军时与杨姓同僚有隙,插田占地中屡有纷争;加之行武世家,八子练功习武,被罗织以,“隐罪从军,纵子作乱,骤众抗粮”的罪状,遭到官府辑拿,二老逃难到氽水窝岳氏杜家,寄人篱下,有家不能归,含恨九泉,客葬异乡,八子逮捕下狱,第七子应朝惨遭杀害,其余虽越狱逃难,除长次二房经历千难万险,偷生保命于原籍。五人失踪,下落不明,三、四代基本单传,直至明亡清兴,康熙年间,到之字辈共十二房,得以发展,家道隆昌。

裔孙  汪再源

汪正龙传略

汪正龙,生于清嘉庆年间,本遵义府首县东乡乐安里汪家山麻窝老屋基人氏,汪庆远之子,汪开杰之弟,名不祥,正龙为字,自幼家计宽裕,天资聪颖,习文练武,名冠一方。道光年间,乡试中武庠生,后迁汪家陂建新第,规模壮观,门边巨大石刻精湛,(旧迹尤存)门前隔河有入遵大路从小桥至天生桥有下马石,行人到此下轿下马步行,(新婚例外)远近皆知。又在斑竹林辟有练场,早晚跑马射箭,举磴耍刀,威扬百里。由于清庭腐败,横征暴敛,田赋由产量的十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一,官逼民反。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咸丰四年(1854)八月六日爆发了杨龙喜、舒光富领导的桐梓九坝农民起义,一举攻克桐梓、仁怀县城,起义军由一千多增加到二万多人,后分二路,一路由杨尤甚喜亲自担任统兵都督大元帅,驻兵雷台山,围攻遵义府城,气死云贵总督罗绕典于城上,二路由汪正龙任统兵大元帅攻打绥阳、正安,由于义军皆农民,无攻城火炮,久攻不下,义军伤亡甚大,清庭调四川提督万福率军援黔,攻下桐梓,仁怀,增援绥阳,汪正龙攻打绥阳失利,父子三人败走逃难,不知所终。官兵随即追剿,焚其汪家陂之宅院,其弟汪开杰藏于院内苕洞中。葬身火海。并夷其在凤凰窝,青龙嘴,张二山,小米桥之祖坟。从碑上可见当时界入起义或受株连外逃者不下百人。十二月,杨龙喜亦撤遵义之围,西走黔西、毕节。

汪文良遗稿

汪再源节录整理

伯琳先生传

先生单名莹,字伯琳,笔名佳山农人,(18931958)生于遵义府首县乐安里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先君际翔,晚清秀才,停科举后,清敕博士弟子员,曾任遵义师范校长,织金征收庶绩等职,后回乡设馆课徒,先生自幼受家学熏陶,犹存祖训。1914年考入贵州省立法官学校,获“宪群法政员”。里人胡君恒欣其才,邀入团务局任庶务,因不满民初军阀混战时局弃职从教。先后在桐梓园、土石、绿塘及接龙庙设馆课徒。先生一改私塾死记硬背之陋习,先讲授,后提问,传授科学文化,选修进步书籍,犹重实践,第代里人撰写婚寿贺联,丧挽祭文,从不抄袭书本,总是因人因事而异独出新裁,并以此施教诸生,教人学以致用,终生不忘。先生一生正气,不畏强暴,当红军离遵北上,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地下共产党人及进步青年,先生敢冒生命危险,以教学掩护,收留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为学生,遇到搜捕时,千方百计,设法转移脱险,其中有黔北游击队的李小侠,何恩余等同志。当他得知他的学生地下党员庹能鹏被特务杀害时,悲愤交集,写下了悲壮的悼诗。“春露淋浓草木娇,万般红紫斗妖娆,怎奈东皇无主宰,一夜风雨折桃夭。”又:“桃之夭夭争向荣,种桃道士也欢欣,只说十年成佳果,讵知风雨恸人心。”“七七事变”,日寇侵华,国难当头,先生动员他的独子汪祝生、学生秦鹏飞,投笔从戎,报考中央军校,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他写下了示儿(兼示秦生)诗十首,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如“屈指别来两年多,心头萦绕似旋螺,从军独子家室苦,争奈未平虏寇倭。”日寇投降后,本应有个和平环境,家庭团圆。国民党发动内战,抓兵派款,通货膨胀,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先生选《吊古战场文》、《兵车行》等诗文,教授学生,借古讽时,揭露反动当局的罪恶行径,解放后先生被选为遵义县政治协商会委员,已年逾花甲,不顾年老体衰,为集体牧马,在极左路线下,虚报浮夸,断口绝粮。先生艰苦度日,未向织组要求照顾,直至去逝。先生平生光明磊落,淡泊明志,德行照人,正如他的《佳山农人自传》“农人本自住佳山,世代株守十四传,身未为农赞称农,三间旧屋十亩田,园圃桑麻随料理,天灭人祸苦纠缠,羡彼清白是杨震,终有金穴手不探……。”先生平生教学为主,弟子数以千计。士农工商,誉满乡里,高足贤达,遍及各地,侨居海外。先生教育之名,与沙滩文化传人黎丹鹤齐名,思想进步则过之矣。先生之行,遵义方志有传,不须赘叙。

学生  汪再源

附录:伯琳先生诗稿

(一)     示祝生儿(兼示秦生)

其一、屈指别来两年多,心头菀结似旋螺;

从军独子室家苦,争奈未平虏寇倭。

其二、雪泥鸿爪遍西东,南北天涯一望中;

莫因时难伤离别,愿尔奋飞化为雄。

其三、一身不饱一身寒,我瘦人肥志士安;凡骨九经锻炼苦,也须一粒变金丹。

其四、远道征衣无计添,全凭刻苦耐霜严;殷勤探访平安报,时将周易仔细占。

其五、三个雏生海河江,天真烂漫更无双;

每夜灯前无别事,牵衣绕膝剔银缸。

其六、七旬祖母幸安康,弱媳持家自主张;

      乃翁眠食亦粗健,时遣愁绪更倾觞。

其七、丈夫四海是家乡,家难国愁正雌黄;

学书学剑各有得,免尔中途自仓皇。

其八、昔忆我祖玉珊公,万里平播从元戎;笔砚原无多用处,望儿卓然绍祖风。

其九、生活海里浪滔滔,听凭水涨船自高;也有人穷穷过我,莫因家计太愁劳。

其十、游人一往即天涯,谁无父母谁无家;寄语尔曹各自爱,莫将心事乱入麻。

兼示秦生,其家中平安无念。

汪氏历代人物表

    鲁成公黑肱之支子,有功于王

氏,食采颖川(汪邑)封侯,汪姓始祖。

    哀公十一年,齐侵鲁,卫国牺

牲,名著春秋。

汪善祺  名陈,秦始皇十年,任中郎将。

二十四年从王翦灭楚。

    仕秦,官封彻侯。

    字君烈,汉高祖二年,任中军

司马,沛郡太守。

    字伯戡,汉惠帝六年,任承相

府长史。

    字仲长,汉文帝三年,任清河

县令。

    字文明,汉武帝北征任中郎

将。

    字公静,汉武帝北征,授中军

司马,淮阴令。

    字子通,汉宣帝甘露元年,任

中郎将。

    字景儒,汉成帝建始十二年任

清河

太守。

    字公辩,王莽天凤元年,除广

武将军,坚辞不就,更始帝元年,为武锋将军,从光武讨王莽,后任安成太守。

    字升,汉光武建武二十年从马

援征匈奴,为裨将,因臂力过人,称猛力将军。

    字仕清,汉章帝元和元年,以

武略进士,授北军司马。

    字元汉,汉顺帝永建三年,任

渔阳太守,鲜卑寇边,屡破之,因援军不至力战殉国。

    字子始,汉灵帝建宁三年任太

子洗马。

    字衡甫,汉献帝初平元年,讨

董有功任徐州行军司马。

汪文和  字君睦,汉献帝兴平年间,任

龙骧将军,建安十二年,避乱渡江,孙权表授会稽令,十三年分丹阳郡,始立新安、新完、黎阳、休阳、黟、歙六县为都郡,遂家于歙焉。此汪姓入江南之始祖。

    字公员,汉灵帝中平六年,破

黄巾有功,除弥寇将军,故障县令。

    字子明,仕吴,官至湘东太守,

封都侯。公及妣方氏,卒葬歙八里吴清山。

    会海阳令。

    任卢江太守。

    仕晋,任护军司马,丹阳太守,

咸康二年(丙申)三月诏天下索谱,旭公遂表奏上三十五谱。

汪道献  字君奉,晋元帝永昌元年,任

宁远将军。

    字容之,晋孝武太元十九年为

黟县令。

汪叔举  字鹏远,宋孝武大明年间为行

军司马遂辞不仕,卒葬歙登岭山。

汪处修  字士敬,仕唐,任临淄令,扬

州刺使。

    字国用,唐中宗时任员外郎,

监察御史。

汪世美  徽州登源人,唐玄宗天宝进

士,迁主簿员外知制诰,擢翰林学士知贡举。

    字伯玉,徽州登源人,登进士,

授监察御使,礼部侍郎。

    安徽泾县桃花村人,李白的农

民挚友。

    字仲容,宋代宣州人,进士,

历任太学学正,国子祭酒中书舍人,著有《三经义传、《康宁大学成分录》等。

    字彥章,宋代饶州德兴人,进

士,历任观察推官、教授、提举,屯田员外郎,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兼侍讲,拜翰林学士,光禄大夫,谟阁学士等职,修撰宋代诏旨六百五十卷《徽宗实录》。

汪伯彥  字延俊,宋徽州祈门人,登进

士,为虞部郎官,除显谟阁待制元帅,康王即位后迁知枢密,拜左仆射(丞相)因专权自恣,逾年而无所作为,遭劾奏免相。著有《中兴日历》五卷。

汪世显  字仲明,盐城人,仕金屡立战

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巩昌便宜总帅,降元后,屡立战功,拜便宜总帅节秦巩等二十余州。

汪德臣  世显次子,袭父爵便宜总帅,

伐宋陈云于蜀之钓鱼山。追封陇西侯,谥忠烈。

汪良臣  世显四子,从德出征,以功擢

裨帅兼便宜都总府参议,因平定蜀川,授便宜都总帅,昭勇大将军,至资善大夫,中书左丞,引四川中书省事。

    正德臣长子,因平六盘巩昌之

乱,定蜀有功,历任金吾卫上将军,开城路宣尉使,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秦蜀中书省事。

汪泽民  字叔志,元代徽州婺源人,汪

藻之七世孙,延祜五年进士,历任学正,知州、推官、国子司业,集贤学士太中大夫,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参加修辽金宋史。

汪广洋  字朝宗,元高邮人,明太祖召

为元帅府令史,后任中书右郎中寻知,骁骑王中参,中书省参政,右丞相等职,封忠勤伯,善篆隶,长于诗有《会池吟稿》。

    明初洪武功臣,隋炀和傅友德

征蜀。

    参加元末农民起义,韩林儿太

尉,韩遇害后,归朱元璋,授太尉职。

    尝师余阙,以文章名,任明朝

中书省椽,大都督事使,侍御使,晋王左相。

    字明远,宋代新安人,进士,

历任秘书校书郎、安抚使,金紫光禄大夫等职,著有《文集》十二卷、《奏议》十二卷。

汪大猷  字仲嘉,宋代庆元府鄞县人,

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吏部侍郎等职,修《五里会要》、《适斋存备忘训鉴》等。

汪若海  字东叟,宋代徽州歙县人,未

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金人入寇,诏求知兵者,若海应诏,未三刻而文成,擢高等,钦宗用为参议,遣入康王府宰相,备顾问,帐前差使,修职郎,高宗任承奉郎,后迁江南经置使等职。

    字仲举,黟县人,一生刻苦学

问,博古通今,历任司户参军,平阳县令。

汪立信  淳佑六年进士,历任乌江主

簿,江陵通判,湖南安抚使等职,元灭宋后,不屈厄吭三日而死,元丞相伯颜视为忠臣,令其归葬丹阳。

    字抑之,明弋阳人,其父汪凤

进士,贵州参政,俊于弘治六年会试第一,授庶吉士,编修孝宗实录等,以不附刘瑾,调南京工部员外郎,后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因搞疏违旨,免职。

    字器之,俊之弟,历任庶吉士,

检讨南京礼部主事,国子祭酒,吏部左侍郎等职。

汪应轸  字伯宿,明山阴人,少有志操,

十八岁登正德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修事中知州,江西佥事,学政等职,在泗州任知州时劝民兴蚕桑,民以是食,政绩卓著。

汪文盛  字希周,明崇阳人,正德六年

进士,历任推官、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云南按察使等职。

汪伊宗字子衡,嘉靖十七年进士,授浮

梁知县,兵部郎中、户部尚书等职。

汪元锡  字天启,婺源人,明正德六年

进士,官至户部左右侍郎等职。

    字文灿,婺源人,明成化二年

进士,官至巡抚,御使等职。

    字从仁,汪奎子,明成化十四

年进士,官至河南左右布政使,南京都察院等职。

汪道昆  字伯玉,进士,历任大学士、

兵部侍郎等。

汪乔年  明末陕西总督,率二千人守襄

城,城破被执,不屈而死。

    字灿人,婺源人,博览群书,

通天文识地理,精阵法,攻术数,著有《春秋集传》、《读阴经》、理学逢源》、《山海经》、《存琴谱》、《诗韵析》等。

汪大渊  江西南昌人,中国航海家,明

至正初年前曾两下东西洋,撰有《夷岛志略》。

汪元亨  元末明初散曲家,著有《小隐

余音》。

汪元亮  南宋诗人,著有《湖山类稿》、

《水云集》。

汪廷讷  明人戏曲作家,休宁人著有《狮吼记》、《种玉记》、《彩舟记》等。

汪启淑  清篆刻鉴别家,安徽歙县人,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搜有周秦至元明印数万钮,辑有《飞堂印谱》等二十多种。

    清乾隆贡生,事母至孝,绝意仕途,治经宗汉学,校四库全书,著有《广陵通曲》、《周公征文》、《左氏春秋释疑》,尤以《述儿》内外篇有名。

    清顺治进士,官至郎中,于诗、三礼皆有发明,著有《尧峰文集》。

汪士铎  字梅村,江宁人,道光举人,汪悔翁《乙丙日记》中提出了人口论。

汪士慎  休宁人,后住扬州,清画家,精篆、刻,隶书,“扬州八怪”之一。

    歙县人,清乾隆优贡,通经史百家、历算,音乐诸艺,著有《炫齐学参西算经》、《十三经疏注正误》、《说文声类》等。

    (女)钱塘人,七岁赋《春雪》诗,选《明三十家诗抄》,著有《自然好学斋集》,又有小说《元明佚史》。

汪由敦  字师苕,原籍休宁,清雍正进士偏修篡修明史,乾隆初任内阁学士,官历礼部、吏部、户部侍郎加太子少师等职,著有《松泉诗文集》。

汪志伊  桐城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充四库馆校对议叙,官至布政使,按察使、湖广总都督等职。

汪廷珍  字瑟庵,清江苏山阳人,十岁中举,乾隆五十四年一甲二名进士,历任侍诗,祭酒、侍读学士,上书房大考,礼部侍郎,翰林学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著《仁宗实录》。

汪鸣燮  钱塘人,同治四年进士,迁庶吉士,授编修,内阁学士,工部、礼部、吏部侍郎,因反对割台湾被革职。

汪鸣銮  同治进士,庶吉士,编修,1844年任吏部侍郎,反对割台湾被革职。

汪桂芬  清京剧演员,湖北汉川人,学程长庚而有变化,世称“汪派”。

汪逢春  18841949)中国医家,苏州人,1939年任国医职业公会会长,著有《中医病理学》、《泊庐医案》。

汪海洋  安徽全椒人,太平天国将领,1864年封康王,后在嘉应州(梅县)战死。

汪康年  光绪进士,1895年,参加上海强学会,与黄遵宪办《时务报》后改《昌言报》,1904年任内阁中书,1907年在北京办《京报》,1910年办《刍玄报》,著有《汪穰卿遗著》等书。

汪敬熙  中国生理学家,济南人,留学美国,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联合国科学部主任。19631968年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著有《皮肤电与情绪测量》、《行为之心理分析》等。

汪奠基  19001979)中国逻辑学家,湖北鄂城人,留学法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

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中国逻辑思想

史》、《逻辑与数学逻, 辑论》、《现代逻辑》、《科学方法》、《哲学与科学》等。

汪荣宝  18781932)吴县人,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民国时先后任驻比利时、瑞士、日本公使,著有《法言义疏》、《思玄堂诗》、《清史讲义》等。

 

 

遵义汪氏族谱人物表

(含自学成才开业者)

一、历史人物

汪玉珊  入黔始祖(见传)。

汪正龙  清武庠生。(咸丰)见传。

汪海东  清光绪武庠生。早逝(二十五岁)。

汪瑞云  原名再兴,号际翔,光绪二十九年庠生(秀才)清敕博士弟子员,清末明初曾任遵义师范学校校长,织金局充省署咨议,织金县征收庶绩,后设馆课徒。

    字伯琳,见传。

汪崇谦  字祝生,号字平。黄浦陆军军官学校,成都分校十六期毕业,曾任贵州保安团中队长,团副、团长等职。

    号贡三,老三中毕业,曾任联保主任,绿塘、新舟小学教员。

二、退休人员

汪再祥  1941年参加远征军,抗击日寇,曾任电台台长,解放后在遵义县武装部工作。

汪再源  1951年参加工作,1954年毕业于贵州省商业厅干部学校第三期,曾任安顺地区邮电局乡村邮电科副科长,经济师,邮电志主编。退休后任安顺地区诗词楹联学会编辑、副秘书长。编有《安顺地区邮电志》参与编校《神州瀑韵》、《中国槛联集成贵州卷,安顺分卷》等书。

夏维仙  安顺地区邮电局工作。

汪云海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文书、文化教员(副排级),转业后曾在公安教育部门工作,任虾子区新民小学校长。

汪再德  曾在新舟镇绿塘卫生所任中医生。

汪再刚  曾在板桥四渡小学、新舟群乐小学、绿塘中学、马渡小学任教。

汪云现  曾在遵义凯山邮电局工作,任乡邮管理员。

汪仲德  曾在遵义县后坝粮站工作。

汪崇方  曾在绿塘、民主、杨伍小学任教,绿塘老年协会会长。

汪崇熙  新舟供销合作社工作。

汪崇耀  遵义看守所,遵义钛厂工作。

汪崇恩  绥阳简师毕业,解放前、后,从事小教育工作,1988年主编《平阳谱志》。

汪徽国  1951年参加桐梓干部学校,后在重庆工商银行工作任会计师。

谢秀碧大专文化,重庆挡风玻璃厂厂长。

汪徽玉中专文化,四面山师范学校工作。

三、在职人员名单

汪文模  初中自学成才,建筑师,自营建筑企业承包。

汪再康  电大师专毕业,乐耕中学任教。

    遵义师范学校毕业,乐耕小学任教。

曹天福  贵州设计院工作。

曹先文  贵州省交通厅工作。

    遵义卫校毕业,个体开业。

汪云朗  贵州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学士学位,农艺师,安顺地区农业局种子站副站长,安顺市第一届政协委员。

    安顺地区邮电局包裹分拣组班长,技师。

汪云华  安顺地区邮电局工作。

孙廷英安顺地区邮电局工作。

汪云彥(女)安顺地区电信局工作。

汪云勇  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中八劳教场工作。

汪云禄  贵阳钢制门窗厂保卫科工作。

汪云忠  凯里无线电学校毕业,广东湛江市霞山区三元公司家俱厂工作。

汪义军  遵义师范学校毕业,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大专),新舟镇绿塘中学任教。

张开敏  遵义师范学校毕业,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大专),新舟镇绿塘中学任教。

汪珊珊  遵义师专艺术系毕业,遵义县第一小学任教。

汪义娟  遵义中医学校毕业。贵州省中医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大专),新蒲镇计生站工作。

汪明菊  遵义中医学校毕业,中西医士,新舟乡卫生所所长。

汪雨虹  遵义师范学校毕业,绿塘小学任教。

汪淑敏  中师函授毕业,团泽镇七一小学任教。

汪云志  贵州电子工业学校毕业,贵阳海信电视机厂工作。

汪云强  遵义卫校毕业,虾子镇卫生院工作。

刘晓平  虾子镇银行工作。

汪四庆  贵州铝厂工作。

卫荣华  贵州铝厂工作。

汪水容  贵州铝厂工作。

汪崇刚  新舟镇副镇长、镇人大主任。

汪崇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遵义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

汪崇敏  贵州水电学校毕业,乌江电站工作。

汪崇昌  遵义师范学校毕业,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大专),新舟镇群力小学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汪崇远  遵义农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绿塘个体开业。

汪崇坤  成都铁路工程局工作。

汪崇超  遵义农校毕业,团泽镇农技站工作。

汪崇义  遵义航天工业学校毕业,655厂工作。

汪志军  遵义电大(大专),新舟中学工作。

付禄英  贵州大学外贸系毕业(大专),新舟中学任教。

汪崇秀  遵义医学院护士专业毕业,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遵义医学院附院护士师,护士长。

汪崇先  新蒲镇邮电支局局长。

汪崇霞  遵义师范学校毕业,南白镇小学任教。

汪崇贤  贵州财经学校毕业,贵阳市轮胎公司工作。

    山东省电力学校毕业,水城水电局工作。

汪徽华  绥阳县高中毕业,绥阳县统计局工作。

汪徽萍  贵阳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开阳师范学校任教。

汪徽祥  新舟镇绿塘管理区书记。

汪徽礼  遵义906厂工作。

    重庆工商银行工作。

王秀玲  重庆工商银行工作。

    重庆工商银行万西支行工作。

汪钦林  化工学校造纸专业毕业,板桥造纸厂工作。

罗光敏  遵义师范毕业,绿塘小学任教。

汪钦全  贵州农学院畜牧系毕业,杨录管理区工作。

汪钦兰  遵义钢绳厂工作。

    中国电大外语系遵义分校毕业,三渡中学任教。

汪徽瑜  自学成医,绿塘街上行医。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汪氏古族谱史料选录

华公赞始祖词

天生颖异,手见文王,凡厥汪氏,赖植其根。

汪鋐赞始祖词

原吾汪氏,发迹轩辕,如木之根,如水之源,文王造周,姬旦兴鲁,伯禽袭爵,咸为肇祖,传及黑肱,生子兆祥,手符握端,合文曰汪,食采颖地,万代鼻祖,手表图象,辉煌谍谱。

魏征赞汪氏始祖

文昭武穆,疏派天横,麟趾龙种,藩篱王室,祥征于身,文著于手,原其孕毓,不亦异乎;黼黻皇猷,圭璋治化,祀其有功,有光鲁焉。呜呼,金枝千叶,宜子孙之绳绳;玉水万流,记公侯之滚滚。

太常寺卿魏征顿首拜赞

翟方进赞文和公像词

才力冠世,谁与之京,先文后武,烨然有声。

承相翟方进  拜撰

汪泽民赞文和公词

大厦之材,清庙之器,正笏垂绅,匡时济世。肇基会稽,显振吾汪,挺生贤孙,荣迁古歙,千派万支,簪缨奕叶。

元延祐五年进士裔孙泽民拜题

晋淮安侯汪旭上谱表

臣旭上言,臣等千载有幸,奉诏品量,分别姓氏。臣承黄帝之后,玄嚣之苗裔,周武王弟周公旦,鲁公伯禽之后,至成公黑之子支子满封汪侯,食邑颖川。臣四世祖文和,建安十二年为会稽令,因渡江而家焉。子孙遍布都郡,无不簪缨。以臣无功蒙用,领授护军司马,丹阳太守,淮安侯,食邑二千户。索臣由来,谨治旧谱,婚宦职状,诣阙拜表以闻。臣旭诚惶诚恐,坐罪谨言。

晋成帝咸康五年丙申三月

敕封尚书佐著作郎知谱袁叔彥奉献

品入

臣读汪氏家谱云:汪氏周之苗裔,伯禽之胤,成公黑肱之支子汪侯之后也。谥命族姓,观经传史子,实是不虚。汪琦、汪量名宦周秦;汪胜、汪晃德超汉世,显著风烈,品流汪氏,可证纲宗胄族者矣!

    整理

唐太宗敕文

贞观元年(丁亥)十月十二日

敕加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使,上柱国越国公臣,授赠考上柱国故臣汪僧莹追封越国公,妣已封夫人,郑氏受追封越国夫人。

诰加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使上柱国越国公臣汪华妻已受荣禄夫人,并赐五花冠诰。

贞观五年(辛卯)四月十六日

敕上柱国越国公升白渠府统军臣汪华加忠武将军,积福府折冲都尉并子袭爵。敕命共一道。奉承天运。

皇帝诏曰:朕思创业虽难,而守成更不易。自开国以来,皆赖英杰辅佐之功,以致太平雍熙之治。具官汪华天性忠义,胆气豪雄,初镇六州,为国为民谨表进朝,乃文乃武,惟卿识天命之有归,达君臣之大义,剿擒王世充(江都郡臣本西域)于军中,斩杜伏威于琬城,功德两全,宜从褒宠。前授歙宣杭等,贞观二年升白渠府统军令,特加尔忠武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并予孙袭爵,以补朕之不逮。钦遵。

王者施行

贞观五年(辛卯)五月

敕准上柱国越国公臣汪,大姓名族谱表

上柱国越国公臣汪    谨言:臣奉

明诏,谨按家藏旧谱,文贵贱之由来,品源远之优劣,德茂茂官,功茂茂赏。臣谨表。伏阙考对,汪氏之本源,封建创于姬旦,得姓始于汪侯,枝叶相承,代膺簪绂,或腾芳周室,或著义秦朝,冠冕蝉联,悉称良最。建安之岁,微臣三十一代祖文和,荣膺墨绶,治仕会稽,遂居江左,牧守建抚之荣,令书握兰之望,源远不紊,代次无疑,如臣何功,蒙恩再赐信圭,授左卫白渠府统军以备宿卫。臣谨缮写表文一道,具婚姻职状,进奏以闻。臣华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贞观五年(辛卯)五月

附录:

太宗诏旨

圣上阅谱亲查考无差点,颖川汪氏,永称国之柱族,与国通婚姻。今品已定大姓名族。付昭卿后子孙,奏修为凭,总掌名家止三十六大族,外有二千三百杂姓,所集所不载。今选品定大姓计开:

颖川汪   武阳李   河间刘   陇西牛

梁山姬   上党陈   太原王   汝南毕

汝南周   敦煌洪

以上十姓,上品为国之柱

陇西李   冯翊赵   河南方   弘农杨

高阳许   安定胡   京兆苏   雁门童

荥阳郑   顿丘葛   汾州郭   京南叶

河间章   延陵吴   庐江何   中山鲍

荥阳潘   清河张   广平程   东鲁孔

以上二十姓次品为国之梁

圣恩赐白金二百两付卿汪华重修旧谱,准印三本,永显大唐保障奇勋,梓完印毕,焚版。一本付秘阁藏之,以后便查考对,无差者与国通婚。卿所受信圭,勘问总书,刊谱首。

    勘同玉印

敕赐越国公  臣汪华信圭

贞观五年六月十二日

中书侍郎鄂国公    臣房玄龄查品

中书侍郎河南男    臣徐世绩同保

中书舍人安平男    臣李百药谨

兵部尚书蔡国公    臣杜如晦奉行

黄门侍郎永宁侯    臣王圭奉事

尚书令左仆射      臣魏  征赍读

赐上柱国越国公    臣汪  华修谱

敕命

贞观十七年(癸卯)八月十五日

敕上柱国越国公白渠府统军臣汪华授加忠武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并子:

荫宣德郎都督府法曹参军臣汪建授

荫霍王府户曹参军臣汪灿授

袭封上柱国越国公食邑三千户臣汪达授

荫左卫勋府曹骑都尉臣汪广授

荫右卫府功曹参军飞骑尉臣汪逊授

荫左卫勋府飞骑都尉臣汪逵授

荫右卫勋府兵曹参军臣汪爽授

忠护侯故臣汪献(宪)

宗元两贷各有追封,不赘载。(编者)

(缺俊公)

华公事略

华公生于陈至德(陈后主年号)四年丙午(586年)正月十八日子时。生时满室香雾三日始散。不幸早孤,母歙西之郭氏携归外家。母亦寻卒!时公九岁,寄食外家,少长不事田业,而勇猛有力。与牧童入山,搏虎以归,外氏异之。公廓然有大志,闻州有演习武事者,往从之游,年才十八也。时适隋廷王纲不振,豪杰蜂起,各雄据一方,互相攻杀,民无所归,众推尊华公为徽州刺史以镇之,及隋炀帝被弑,妖氛益炽,众又劝华公立王号,抚绥万民,公既因辞不获,乃择日于金陵建国,晋位吴王,以汪铁扶为左丞,汪天瑶为右相,皆公族也,至唐高祖受禅(618年)公即率众归唐。次年李子通复据吴称王,公奉制于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621年)率师讨平之。高祖嘉其忠功,敕封越国公爵,食邑三千户,任左卫白渠府统军歙州都督。后又加封为徽州府昭忠广仁武烈王。嗣于永徽三年壬子(652年)。公发疾薨于长安(陕西长安)诸子以公丧还,次年(癸卯)四月二十六日卜吉葬于歙北七里之云岚山。后又追封公徽州汪王土主之神。降及大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付友德率师征南,兵至贵州山羊岩,敌负隅自固,不能进,公以忠魂显灵,大获全胜,以是顺利进军,克复云贵。太祖以公忠真为国,殁世不忘,又追封公为显灵大帝。至今徽州府歙县祖祠镌有古联赞公曰:

识时务择真主以匹夫强战六州能令外寇不侵千古犹然称豪杰;扶唐助明兵凭赤符驱遣十将顿使王章有赫至今谁不羡王侯。

四川解元歙县知事唐鼎题

铁扶(佛)公事略

铁扶公初为华公左丞相,及归唐,高祖敕封兵部尚书。先娶王氏生之子曰:洪、清、海;又娶刘氏生一子曰:泽。

注:铁扶公乃泰公之曾孙,僧湛公之次子,其兄铁师,其弟铁罗、铁彪、铁环、铁珉。

天瑶公事略

天瑶公初为华公右丞相,及归唐后,高祖敕封为镇殿将军。先娶徐氏生二子曰:通、近,又娶朱氏生三子曰:远、逍、道。

注:天瑶公乃泰公曾孙,然公之孙,德大公之子。

汪藻赞华公词

天产英雄,有开必先,积功累仁,胤祚斯延。公之生也,特出聪明,才堪王佐,勇夺三军;公之殁也,年几百岁,威武跃文,登原神垄,万古峥嵘。

宋显谋学士裔孙藻拜题

丞相赵普赞华公词

威振华夏,功揭天地,一代英雄,千载庙祀,有像斯存,凛然生气。

宋赵普拜题

章德象赞华公像词

唐越国公,生为忠臣,殁为正神,褒崇庙貌,保邦卫民,是以文谟武烈,照耀简册,闻者莫不兴感,况睹其遗像乎:此天理人心,万古一日也。若夫,哲人钜儒之题赞,皆是以表白于是,宜乎公之子孙,奉祀于无穷也欤!

平章事章德象顿首

读《安顺府志》赞华公

《安顺府志》载:汪公庙在城内青龙山上,祀越国公汪华。又四乡各屯寨,皆建有汪庙。按汪保卫庐安,故自凤阳来者祭祀不衰。咸丰末,乱民攻城,自东南隅梯城而上,为守城民汪万顺所杀,城赖保全,适在庙后,咸以为系汪公显圣。事后重修庙宇,光绪年间,其后裔汪仙圃(湖南宁乡人)三任安顺知府,深得民心,庙内亦塑其像。民间迎神赛会,正月十七日,安顺五官屯,迎汪公神像至浪风桥祭祀,入夜则放烟火。城乡居民往观者颇多。同日鸡场屯、狗场屯亦迎汪公像至杉树林祭祀,惯例:如今年由鸡场屯迎至狗场屯供奉,明年则由狗场屯迎至鸡场屯供奉。各乡则择宽平之处,鸣锣击鼓,跳舞唱歌为乐。古人云:“聪明者为圣,正直者为神”。华公生为忠臣,殁为正神,时过千年,地隔万里,功昭日月,为民所仰,威灵感应,香火不衰。以七律一首赞之:

除暴安良保善良,忠心耿耿卫初唐;

平阳家谱光千载,哲嗣贤孙衍八方。

佐宋开明为政善,征南平播战功煌;

威灵显圣驱敌散,烛蜡香万代长。

裔孙  汪再源拜题

胜三公事略

胜三公,湖北麻城县永乐乡人,华公长子建公之后湖北支派。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率众起义。后投朱元璋麾下。后随军转战三江(江西、安徽、江苏)两广(广东、广西)及各省未附诸郡屡建奇功,直至洪武十三年,南北转战,未遑息马。旋于十四年,调北征南,奉制以付友德为征南大元帅,沐英为右付帅,郭英为右付帅,胜公为前部指挥,汪思明(龙公)为正先锋,汪思贤(虎公)为副先锋,部将数十员,率兵三十万,出征云南。……。

友德于洪武十四年,九月七日出师,大军由源辰趋贵州。

胜三公率龙虎二公,及众军为前驱先行,兵至贵州山羊岩,敌负隅自固,不能进,一日,正激战间,忽见敌军后阵大乱,崩溃。胜公乘势麾众驱之,敌遁走,虏数贼问其故,皆曰:时有一将军,旗上大书汪字,自阵后冲入,猛不可当,故溃也。问将军何往也?对曰:不知去向。惊为华公之显灵云。由是克普定(今安顺)普安(今盘县)顺利进军,无敢当者。

胜三公兵至云南,右丞相观音保以城降,沐英至,属郡皆下。时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也。明年春,胜三公与沐英、兰玉进军大理,获其酋段世珍,寻鹤庆、丽江、金齿皆下,云南平悉,洪武十六年春三月,付友德师还,命沐英率诸将镇守云南贵州。胜公与诸将分镇守滇黔边境,屏蔽南边,分工屯田以畜士卒,盍寓兵于农之义也。……乃卜宅于中屯而家焉。

汪保士谨撰    汪再源节录

族约家规

汪氏祖殿祭祀诗

初献诗

(一)

天开寿域固皇图,万国雍照万物苏。

泰岳黄河盟誓董,功臣祠庙覆苍梧。

(二)

勋业巍巍著大唐,六州万姓尽归汪。

銮车铁马翰金阙,万古皆称忠烈王。

(三)

三阳开泰庆元宵,二九重光日月高。

上寿酒行初献礼,子孙奕世产英豪。

亚献诗

(一)

扈从唐家保九宫,征辽天子录厥功。

新安道上人传说,护国安邦越国公。

(二)

歙宣杭睦婺饶州,保佑全无水军忧。

石碣铜碑书不尽,英灵血食几千秋。

妇入献果诗

四时宝贵在春秋,后裔年年庆诞辰。

三献杯中浮琥珀,八千蟠桃八千椿。

三献诗

(一)

隋朝罪孽海波翻,纳款称臣分自甘。

万户不遭兵焚动,至今富庶说新安。

(二)

乌聊山外暮云飞,饮马滩前宝树辉。

诰封回来恩渥宠,王侯千古绣裳追。

妇入献俎诗

赫赫英灵镇边关,文武功臣排两班。

鼓乐喧天三献毕,御灾捍患万人欢。

古祠对联

平阳世泽簪缨胄,江左王侯阀阅家。

安顺汪公庙(祠)联

知天命已归唐,气雄千古。

受皇恩而封越,血食万年。

   

 

汪氏遵义东乡支字辈增订表

汪氏字辈,自玉珊祖起,原为玉应万源之,单天远开世,朝文再云崇,徽钦思祖志,二十字,押仄声韵。现已起用十八字。伯琳先生生前增补十字:浩瀚满清湘,润泽鸿瀛济。仍押原韵,但其中“清”字与前“钦”字同音,易混淆,汪崇恩《平阳谱志》改为“潇”字。但笔画较多,又无简化,不便学童书写。《平阳谱志》所增三十字,平仄混押,不便记忆,又过多。原十八字用了四百年,而增补之四十字加上原未用二字,可用近千年,没有必要。此次本着简明易记、好写的原则,对伯琳增补的十字,难写的瀚字改为汉,潇字改为淮,瀛字改为沂,其于七字保留,对《平阳谱志》所增三十字不用,另增十字为:“伯仲振家声,经纬光正义”,仍押仄韵。连原有字辈为:“玉应万源之,单天远开世,朝文再云崇,徽钦思祖志,浩汉满淮湘,润泽鸿沂济;伯仲振家声,经纬光正义”。既易记,又好写。经二000年十月十九日修谱理事会讨论通过,望族人谨遵。

   

汪氏族人,家训谨遵,热爱祖国,纳税应征;

保护环境,生态平衡,遵纪守法,克己助人;

缅宗怀祖,孝养双亲,吃穿住疗,一应担承;

养儿育女,一视同仁,按时上学,监督要勤;

夫义妇和,恩爱情深,互敬互助,幸福温馨;

兄弟姐妹,手足谊情,尊长爱幼,谦让勿争;

公婆贤惠,媳妇温存,妯娌互敬,家计振兴;

交朋结友,信义忠诚,礼别长幼,和睦四邻;

科技务农,重在经营,品种调整,效益倍增;

经商设店,批虿折零,薄利多售,顾客盈门;

开厂办坊,打工帮人,劳资两利,财运通亨;

尊师重教,习艺学文,一技之教,不可忘恩;

当官任职,不可害民,清廉公正,其乐平生;

嫖赌严禁,毒烟莫吞,酒不可酗,福寿双临。

汪再源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完成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保护自然环境。

三、尊重老年人,做到老有所养。

四、尊师重教,保证学龄儿童都能受到教育,培养人才。

五、夫妻、兄弟、姐妹、妯娌应互相尊重,平等待人。

六、团结邻里,礼为本,和为贵,和睦相处。

七、做有道德的人,取财有道,不巧取豪夺。

八、对违反族规者,给以批评教育,触犯法律者,政法部门绳之以法。

以上八条,族人自觉遵守。

汪再祥

汪氏族约

一、             为了慎终追远,发扬民族传统,激励后人,约定每年清明节为扫墓集会日,本地族人,每户家长参加,不能无故缺席;外地族人,在工作和条件可能下,尽量参加。

二、族长作一年的工作报告,安排下年工作,听取意见,表扬先进,团结族众,开拓进取。

三、清明会主持(经办)人,汇报会议筹备情况,公布收支账目。

四、选举下届清明会主持(经办)人,决定集会地点。

五、讨论决定族中重大事件。

 

 

 

 

汪氏族谱世系表

汪氏源流图(一)

黄帝轩辕氏:

1)昌意;

2)玄嚣……桥极——帝喾高辛氏 (姬俊)——后稷弃——不屈——鞠陶——公刘——庆节——皇仆 ——差弗——毁谕——公非——高围——亚围——公叔祖类——古公颤父——

3)苗龙;

 

1)太伯;

2)虞仲;

3)季历——文王昌——

 

1)伯夷考;

2)武王发;

3)管叔鲜;

4)周公旦——伯禽——

5)蔡叔度;

6)曹叔振铎;

7)成叔武;

8)霍叔虔;

9)卫叔康;

10)季载;

 

1)酋(考公);

2)熙(炀公)——

 

1)宰(幽公);

2)溃(魏公)——

 

1)擢(厉公);

2)具(献公)——

1)濞(真公);

 

2)敖(武公)——

1)戏(懿公);

 

2)称(孝公)——弗涅(惠公)——

 

1)息(隐公);

2)允(桓公)——同(庄公)——

 

1)斑(未谥);

2)申(僖公)——

 

1)开(泯公);

2)兴(文公)——倭(宣公)——黑肱(成公)——

 

1)午(襄公);

2)满汪侯——;

 

汪氏家谱世序表(二)

汪侯——灿公

一世:汪侯满;

二世:禄三官(挺);

三世:重童(诵);

四世:

1)铨;

2)魁罡;

3)铖——;

4)奇;

五世:

1)沫;

2)汝;

3)福云

4)嵩——;

5)洧;

六世:仕(建);

七世:益(考);

八世:升(欣);

九世:矜(永);

十世:善祺(陈);

十一世:

1)量;

2)良——;

十二世:猛;

十三世:

1)胜——;

2)拔;

十四世:

1)重;

2)理——;

3)泰;

十五世:

1)坚——;

2)婴;

十六世:晃;

十七世:性;

十八世:进;

十九世:

1)逵;

2)勘——;

二十世:

1)哲;

2)雅——;

3)十;

二十一世:勇;

二十二世:言;

二十三世:高;

二十四世:

1)澄;

2)洪——;

3)浍;

二十五世:珍;

二十六世:云;

二十七世:托;

二十八世:凯;

二十九世:广;

三十世:平;

三十一世:

1)文和——;

2)勖;

三十二世:

1)轸;

2)超——;

三十三世:

1)远;

2)澈——;

3)除;

4)万春;

三十四世:

1)守;

2)授——;

3)缘;

三十五世:

1)翊;

2)解;

3)演——;

4)旭;

三十六世:道献;

三十七世:

1)恭——;

2)威;

三十八世:统;

三十九世:元爽;

四十世:叔举;

四十一世:

1)泰——;

2)志;

3)骋(孺);

4)霸;

四十二世:

1)然;

2)杰;

3)勋明——;

4)默;

5)仁;

四十三世:

1)僧湛;

2)莹——;

3)叔—— 荣公(四十四世);

 

四十四世:

1)世英;

2)华   公(钱英瑞)——;

3)黄;

四十五世: 1)建公(黄氏)——处修、约、冲、政、纳、甫公(四十六世);

2)灿公(宋氏)——嶷、崇公(四十六世)……由四十六世经唐宋元明末略一千年时间至79世祖汪玉珊(三十三代人)中无谱表。

3)达公(陆氏)——哲、惠、澄公(四十六世)

4)华公(稽桂英)——

1)逵公(王氏);

2)逊公(程氏、金氏)(四十六世)——筠、斌、寂、则公(四十七世);

 

四十四世:    华公(庞氏)——

1)广公(陆氏)(四十五世)——元、贞、节公(四十六世);

2)爽公(闵氏)(四十五世)——礼、贵公(四十六世);

3)俊公(罗氏)(四十五世)——处默、处方、处忠、处思、处静公(四十六世);

 

四十四世:    华公(张氏)——宪公(韦氏)(四十五世);

 

 

 

入黔前六世总表

一世:玉珊(杜氏);

二世:一、应辅(李氏);

三世万钟(王氏)——;

四世:(1)源洪;叶氏——;

1)之玉;庹氏——;

2)之玺;叶氏——;

1)汪沦;周氏——;

3)之琪;程氏——;

4)之琼;杨氏——;

1)汪治;杨氏——;

2)汪沛;口氏——;

3)汪潘;口氏——;

4)汪汶;赵氏——;

2)源溢;喻氏——;

1)之瑶;韩氏——;

1)汪涟;余氏——;

2)汪洁;田氏——;

3)汪清;王氏——;

2)之珍;杨氏——;

3)之瑕;向氏——;

1)汪淙;向氏——;

4)之瑜;张氏——;

  1)汪溱;口氏——;

二、应富;朱氏——;

(一)万邦;李氏;吕氏——;

1、源本;毛氏——;

1)正伦;王氏——;

1)泗美;罗氏——;

2)正位;口氏——;

3)正瑞;口氏——;

4)正东;毛氏——;

  1)仕杰;(四川铜梁);王氏——;

三、应邦(失踪)——;

四、应芬(失踪)——;

五、应文(失踪)——;

六、应凤(失踪)——;

七、应朝(被官府杀害)——;

八、应扬(失踪)——;

 

 

 

 

 

(平坝,瓦子头)

2)之玺;叶氏——;汪沦;周氏(六世)——;天位;张氏(七世)——

一、朝远;何氏(八世)——;

1)开朝;颜氏——;

(一)世连;梅氏;孔氏——;

(二)世舟;口氏——;

(三)世同;何氏——;

二、寿远;赵氏;陈氏(八世)——;

1)开麟;陈氏;赵氏——;

(一)世君;黄氏——;

 

一、朝远(何氏)(八世)——;

1)开朝(颜氏)——;

(一)世连(梅、孔氏)——;

1)朝龙(雷氏)——;

                         1)文波;杨氏——;再鸿;袁氏——;

1)云庆;康树珍——;

1)崇福;王维珍——;

1)徽模;田茂菊——;

1)钦泉——;

2)徽乾;胡洪碧——;

       1)官丽——;

        2)崇珍——;

3)崇尧;李登琴——

           1)徽张;罗长惠——;

           2)徽群——;

           3)徽碧——;

 

   2)云应;张氏——;

1)崇碧——;

2)崇伟;张正容——;刘卫仙;

1)徽恒;吴世霞——;

1)钦红——;

      2)徽明;向红敏——;

           1)昊昊——;

           2)火松——;

3)徽英——;

4)徽苹——;

 

3)云满;冉氏——;

1)崇先——;

2)崇霞——;

3)崇容——;

 

3)云全;杨昌义——;

1)崇义;曹玉昌——;

1)徽勇——;

2)徽德——;

2)崇金;胡洪秀——;

1)徽苹——;

2)徽兰——;

3)徽珊——;

4)徽东——;

        3)崇惠——;

4)崇碧——;

5)崇平——;

                    2)文瑞;李氏——;再清;曹治英——;

1)云现;张尧芬——;

1)崇敏——;

2)崇秀——;

3)崇先——;

4)崇军;付禄英——;

1)徽举——;

5)崇洪;第焕仙——;

1)徽莲——;

 

2)云毓;苟朝分——

1)崇永;陈永琴——;

1)徽珊——;

2)徽红——;

2)崇文;杨永秀——;

1)徽倩——;

2)徽港——;

3)崇勋;胡兴莲——;

1)龙兴——;

4)崇俊——;

 

          3)云忠;李开惠——;

1)崇友——;

2)崇群——;

3)崇念——;

 

          4)云珍——;

3)文彬;

廖氏——;

1)玉堂;田银布(十三世)——;

1)云碧——;

2)克彬;王氏(十三世)——;

1)云仲——;

2)金火——;

3)汪春(十三世)——;

                 (二)世舟;口氏——;

1)朝福;李氏——;

1)文刚;刘氏——;

1)再学;罗氏——;王氏;

1)云光;牟少英——;

1)崇强;庹修燕——;

1)徽波——;

2)徽涛——;

2)崇忠;余文凤——;

1)徽鑫——;

     3)崇梅——;

4)崇芬——;

 

2)云生;廖红碧——;

1)崇东;王东梅——;

1)徽臣——;

2)崇英——;

 

3)云远;赵元芬——;

1)崇贵;饶永梅——;

1)汪洋——;

2)崇彬——;

3)崇梅——;

 

2)朝贵;黎氏——;

1)文怀;刘氏——;

1)再昌;李伯华——;

2)文富;李氏——;

1)娈芝——;

(三)世同;何氏——;

1)朝富;李氏——;

1)文金;杨氏——;

1)再福;胡春礼——;

1)云才;胡德分——;

1)崇敏——;

2)崇会——;

3)崇金——;

 

2)云刚;王朝敏——;

1)崇境——;

2)利娟——;

 

3)云忠;唐伟红——;

1)崇林——;

 

4)云仙——;

5)云分——;

2)朝龙;夏氏——;

4)世君;黄氏——;

1)朝田;周氏——;

1)文榜;卢氏——;

2)文相;王氏——;

3)文俊;王氏——;

1)再银;游吉珍——;

1)云彬——;

 

2)云熙;李安碧——;

1)崇庆;吴瑞燕——;

1)汪涵——;

2)汪尧——;

2)崇敬;李邦会——;

1)徽继——;

2)徽莉——;

3)崇俊——;

4)崇霞——;

 

2)云昌;张明会——;

1)崇明——;

2)崇容——;

3)崇英——;

4)崇芬——;

5)崇燕——;

 

3)云科;王明芬——;

1)崇贵;王辉——;

1)凌成——;

2)崇云——;

3)小霞——;

4)文吉;马氏——;

1)再余;安怀珍——;

1)云康——;

 

2)云强;蔡光明——;

1)成学——;

2)汪莉——;

3)崇念——;

4)成燚——;

 

 

 

 

 

 

 

4)之琼(之一);杨氏——;

1)汪治;杨氏——;

   

1)天金;李氏——;

1)贞远;饶氏——;

1)开钦;吴氏——;

1)世登;罗氏——;

2)世布;罗氏——;

1)朝波;刘氏——;

1)文梁;吴氏——;

1)再龙;肖氏——;

1)云静;赵德珍——;

1)崇明;廖刚容——;

1)徽永;唐代琼——;

1)双双 ——;

2)梦钦——;

2)徽义——;

3)徽霞——;

4)徽敏——;

2)云安;吴英——;

3)彬青——;

4)云先——;

5)云群——;

2)再顺;齐氏——;

1)云容——;

2)云会——;

3)云英——;

4)云珍——;

 

3)再治;彭氏——;

1)云兴;陈中现——;

1)崇喜;潘化芬——;

1)徽容——;

2)徽二——;

2)崇刚;徐六——;

1)要要——;

2)龙龙——;

3)汪凯;冉静——;

1)环宇——;

4)汪德;万大丽——;

1)船船——;

5)汪广;赵启芬——;

 

2)云华;张从芬——;

1)小霞——;

2)红霞——;

3)汪建——;

4)汪英;周良燕——;

1)海峰——;

5)汪涛——;

 

2)文栋;蔡氏;周氏——;

1)再春;朱氏——;

1)云俊;罗远霞(骆远碧)——;

1)崇祥;李昌容——;

1)吉彬——;

2)吉强——;

2)崇礼;李开芬——;

1)徽涛——;

2)徽毅——;

3)崇禄;吴志碧——;

1)徽珍——;

4)崇珍——;

5)崇碧——;

6)崇敏——;

7)崇书——;

2)云碧——;

2)再喜;彭玉珍——;

1)云品;蒋光群——;

1)崇诚——;

2)崇兰——;

3)崇菊——;

 

2)云林;张正会——;

1)崇显——;

2)崇彬;王再敏——;

1)徽杉——;

2)徽环——;

3)崇娴——;

4)崇航——;

5)崇雪——;

6)崇维——;

 

3)云梅——;

3)文财;骆氏——;

2)朝金;聂氏——;

3)朝银;周氏——;

1)文学;周氏——;

1)再明;田维能——;

1)云雨;朱祥芬——;

1)小芳——;

 

2)云忠;杨胜碧——;

1)崇亚——;

2)崇飞——;

 

3)云建——;

4)云志——;

5)云碧——;

3)世荣;蔡氏——;

2)开礼;罗氏——;

3)开信;蔡氏——;

1)世楠;

2)世期;

3)世玉;

4)世科;

5)世飏;罗氏——;

1)朝安;刘氏——;

1)文录;关氏——;

1)再坤;陈彭氏——;

1)云海;杨后琴——;

1)汪兴——;

2)汪顺——;

 

2)云江;陈金碧(清容)——;

1)汪梅——;

2)汪军——;

 

3)鸣照——;

2)再伦;朱远碧——;

1)云龙;潘选菊——;

2)云洪;代文碧(发梅)——;

1)崇欣——;

2)彪——;

 

3)云喜——;

4)云现——;

 

 

 

 

 

汪之琼(二)——汪汶

石梯子、汪家陂

4)之琼;杨氏——;

一、汪汶;赵氏——;

1)天仪;口氏——;

1)银远;口氏——;

(一)开魁;口氏——;

(二)开星;口氏——;

(三)开圣;口氏——;

(四)开莲;口氏——;

 

 

 

 

之琼之二;沛、潘二房无嗣——;

1)汪汶;赵氏——;

1)天泰——;

2)天琼;口氏——;

1)庆远;何氏——;

1)开杰;口氏——;

1)世超——;

2)世琼——;

3)世灿——;

2)正龙(失踪)——;

3)开位;口氏——;

1)世奎——;

2)世星——;

3)天魁——;

4)天书;王氏;黎氏——;

1)从远;口氏——;

1)开赟;秦氏——;

2)开道;张氏——;

3)开奎;张氏——;

1)世启——;

2)世应;叶氏——;

3)世郎——;

2)玉远;口氏——;

1)开花——;

2)开蕊;口氏——;

1)世义;口氏——;

2)世田;肖氏——;

3)世芳——;

4)世奎;周氏——;

3)径远——;

 

 

(一)开魁;口氏——;

1)世樽;口氏——;

1)朝锭——;

2)朝钧——;

2)世爵;口氏——;

1)朝钟——;

(二)开星;口氏——;

1)世俸;口氏——;

1)朝锢——;

2)朝玲——;

2)世清;口氏——;

1)朝钘——;

2)朝铭——;

(三)开圣;口氏——;

1)世淋;口氏——;

1)朝釭——;

2)世澄;口氏——;

1)朝钙——;

2)朝铁——;

(四)开莲;口氏——;

1)世沅;口氏——;

1)朝钊——;

2)世溶;口氏——;

1)朝口——;

3)世浚;口氏——;

1)朝锶——;

4)世流;口氏——;

1)朝铸——;

2)朝錶——;

此处原谱及资料缺,这次在张二山汪家坟山考查古墓时发现,故补之,传为汪正龙起义时被清兵掘过的四座墓之一,碑上子孙甚多而不见后我,想是远走他乡避难了。

 

2)世应;叶氏——;

1)朝贵;张氏——;

1)文昌;周从会——;

1)小蜜——;

2)小容——;

3)小敏——;

2)文琪;陈关碧——;

1)汪兵——;

2)再敏——;

2)朝方;张氏——;

1)文杰;王朝玉——;

1)再兴;王仕珍——;

1)云正——;

2)云贤——;

3)云顺——;

2)再康;杨堂义——;

1)云伟——;

2)云银——;

3)云淑——;

3)再君;宋正碧——;

1)苗苗——;

2)汪兵——;

4)再彪——;

5)再英——;

3)朝莲——;

4)朝玉;李氏——;

1)文武;王朝秀——;

1)再生;冉启芬——;

1)云艳——;

2)金飞——;

2)再波;赵元平——;

2)文全;陈关玉——;

1)再华;王光宪——;

2)再义——;

3)再群——;

 

 

 

1)世义;口氏——;

1)朝勋;刘氏——;

1)文珍——;

2)文春——;

2)世田;肖氏——;

1)朝坤;黄氏——;

1)文忠;王云珍——;

1)再海;杨庆敏——;

1)云泽——;

2)云香——;

3)云群——;

2)再敖;胡洪霞——;

1)云静——;

2)云伟——;

2)文模;肖宗会;王林维——;

1)再筑——;

2)再黎——;

3)再平——;

4)再幸——;

3)文林;牟波——;

1)再涛——;

2)再远——;

3)再洪——;

4)文先——;

5)文敏——;

 

 

汪之瑶——汪涟

(下  寨)

一、之瑶;韩氏——;

1)汪涟;余氏;(一)——;

1)天龙;冉氏——;

1)长远;蔡氏——;

1)开德;周氏——;

1)世有;徐氏——;

2)世富;周氏——;

3)世贵;廖氏——;

4)世美;吴氏——;

5)世澄;蔡氏——;

2)流远;李氏;黎氏——;

1)开榜;杨氏;符氏——;

1)世发;赵氏;刘氏;彭氏;黄氏——;

3)凤远;任氏——;

1)开周;潘氏——;

1)世模;罗氏——;

2)世乾;赵氏——;

3)世全;张氏——;

4)世周——;

2)开才;冉氏;罗氏——;

3)开全;朱氏——;

4)富远——;

 

 

一、             之瑶;韩氏——;

1)汪涟;余氏(二)——;

1)天佑;杨氏;王氏——;

1)科远;李氏;李氏;张氏——;

1)开爵;卢氏——;

1)世道;李氏——;

2)世银;涂氏——;

3)世臣;张氏——;

4)世培;钟氏——;

2)开禄;黎氏;梁氏——;

1)世龙;黎氏;鄢氏——;

3)开宗;梁氏;万氏;欧氏——;

1)世兴;口氏——;

2)世祥——;

4)开虞;田氏;胡氏——;

1)世琦;口氏——;

2)世珍——;

2)道远;罗氏——;

1)开廷;田氏;罗氏——;

1)世连;谭氏——;

3)世远;罗氏——;

4)注远;罗氏——;

1)开喜;杨氏——;

 

 

1)世有;徐氏——;

1)朝福;杨氏——;

1)文珍;王氏;

1)再兴(瑞云);赵氏;季氏——;

1)伯琳(莹);张氏——;

2)汪琳;杨氏;刘氏——;

3)汪琪;吴氏——;

2)文发;胡氏;朱氏——;

1)再富(瑞光);梁氏——;

1)云波;鄢文珍——;

2)汪琅;杨秀霞——;

2)再贵(瑞启);杨氏;赵氏——;

1)汪瑛;杨氏;王氏——;

2)云华——;

3)云先——;

4)云智——;

3)再荣(瑞霖);黎氏——;

1)汪余;王氏——;

2)云芳——;

3)汪玠;饶文珍——;

4)再华(瑞华);胡氏;叶氏——;

1)汪铨;黎氏——;

5)再万——;

1)云莲——;

2)翠娥——;

6)瑞鸿;赵氏——;

1)汪琮;黄氏——;

 

 

2)世富;周氏——;

1)朝连;李氏——;

1)文贵;刘氏——;

1)再玉;刘氏——;

1)云发;王氏——;

2)云科;李氏——;

3)云苏;口氏——;

2)朝先;吴氏——;

1)文钊;周氏;张氏——;

1)再金;解氏——;

1)云汉;朱氏——;

2)云辉;潘氏——;

3)云启;廖氏——;

4)云孝;罗氏——;

2)子高;肖氏——;

1)云芬——;

3)再安;口氏——;

1)云喜——;

2)云木;朱氏——;

2)文和;田氏——;

1)再虒;秦氏——;

1)云生;潘氏——;

2)云奎;刘氏;冉氏——;

3)云庆;黄思竹——;

4)云德;罗拾英——;

5)云珍——;

6)云彩——;

7)云英——;

8)云会——;

2)再学——;

3)朝禄;程氏——;

4)朝科;杨氏——;

 

 

(1)                世发;赵氏;刘氏;彭氏;黄氏——;

(1)            朝宝;赵氏——;

(1)            文富;杨氏——;

1)再发;周氏——;

1)云会——;

2)云碧——;

3)云先——;

2)再启;倪成珍——;

1)云仲;周锡碧——;

2)云志——;

3)云分——;

4)云碧——;

5)云桃——;

3)再达;黄氏——;

1)云贵;郑同珍——;

2)云霞——;

4)再兴;万成珍——;

1)云全;周成容——;

2)云珍——;

2)文贵;口氏——;

1)再云(何文奎);操汉英——;

1)何文吉;陈氏——;

2)何文贵;汤玉平——;

3)文斌;何氏——;

1)才明;杨氏——;

2)才普;王登先——;

1)云銮——;

2)云珍——;

3)云富;张成碧——;

 

 

3)世全;张氏——;

1)朝相;朱氏——;

1)文治;李氏;杨氏——;

1)再福;何氏——;

1)云程;何氏——;

2)润香——;

2)再禄;刘氏——;

1)云太;陈素珍——;

2)云玺——;

3)云琪——;

4)云田——;

3)再寿;田氏——;

4)再喜;姚氏——;

2)文华;李氏——;

2)朝栋;口氏——;

1)文美——;

3)朝铭;赵氏——;

1)文武;刘氏——;

 

 

1)世连;谭氏——;

1)朝山;黎氏——;

1)文亮;颜氏——;

1)再林;胡学先——;

1)汪耘;赵成容——;

2)云军;王朝秀——;

3)汪涛;杨成志——;

 

 

2)世银;涂氏——;

1)朝裕;赵氏——;

2)朝祯;杨氏——;

3)朝祥;李氏——;

1)文远;徐氏——;

1)再升;袁西民——;

1)云飞;袁禹碧——;

2)云福;冉广珍——;

2)再元——;

3)再富——;

4)再贵——;

2)文方——;

4)朝礼——;

 

 

4)世培;钟氏——;

1)朝学;口氏——;

1)文光;杨氏——;

1)再沅;梅氏——;

1)云吉;倪成贞——;

2)再洪;蔡光会——;

1)云超;冯金碧——;

2)云学;田国英——;

3)云梅——;

2)文志;口氏——;

1)再珍;口氏——;

1)云静;杜银珍——;

2)云国;刘少先——;

2)吉轩;口氏——;

1)云邦;许家淑——;

2)云祯;余氏——;

2)朝儒-;

3)朝仕——;

 

 

 

 

1)世龙;黎氏;鄢氏——;

1)朝宗;胡氏;张氏——;

1)文荣;胡氏;陈氏——;

1)再德;杨氏——;

1)云明;陈明珍——;

2)云秀——;

3)云先——;

4)云珍——;

2)文华;王氏——;

2)朝宝;黎氏;梅氏;李氏——;

1)文清;口氏——;

1)再光;游氏——;

1)云方;尹家兴——;

2)云开——;

 

 

1)世兴;口氏——;

1)朝金;李氏——;

1)文荣;杨氏——;

1)再恩——;

2)再育——;

3)再栋——;

4)再全;廖细碧——;

1)云祥;张兴容——;

2)云模;罗国珍——;

3)云学——;

2)朝绪;口氏——;

1)文清;口氏——;

1)子方——;

2)再五;口氏——;

1)云科;黎明容——;

2)云生;陈世凤——;

3)会生 耿贵容——;

3)汪水——;

4)汪都——;

2)文焕——;

3)朝溢——;

4)朝榜——;

5)朝银——;

6)朝英——;

7)朝清;口氏——;

1)文德;喻海先——;

1)再云;杨胜碧——;

1)云超;陈木会——;

2)云海——;

3)云霞——;

4)云会——;

2)再林;龙登芬——;

1)云训——;

2)云丽——;

3)云敏——;

3)再明;杨胜方——;

1)云大——;

2)云小——;

 

 

 

 

1)世琦;口氏——;

1)朝瑞——;

2)朝春——;

3)朝崙;口氏——;

1)文顺;口氏——;

1)再云;梅正珍——;

1)云刚;邓永平——;

2)云强;黄顺先——;

3)云才;左学敏——;

4)云涛——;

5)春琴——;

6)云先——;

7)汪九——;

2)再洋;罗远珍——;

1)云蛟;张兴会——;

2)云梅——;

3)云平——;

4)云娥——;

5)云霞——;

6)云辉——;

4)朝崑——;

5)朝口——;

6)朝炳——;

 

 

 

承云字

莹字:伯琳;张氏——;

(1)            崇谦;姚俊章——;

1)徽国;谢培秀——;

1)钦洪;王巧玲——;

1)思良——;

2)汪涛——;

2)徽华;朱成坤——;

1)钦琏;刘会琴——;

1)汪黎——;

2)汪老二——;

3)汪黔——;

2)钦明;吴应会——;

1)思勇——;

2)思军——;

3)钦全;肖德芬——;

1)思肖——;

3)徽祥;王荣碧——;

1)钦林;罗光敏——;

2)钦兰——;

3)钦静——;

4)徽玉——;

续(1)崇谦;龙贻芬——;

1)徽碧——;

2)徽苹——;

汪琪;吴氏——;

(1)            崇惠——;

 

 

 

(彦):云波;鄢文珍——;

1)崇龙;柳氏——;

2)崇模;罗之珍——;

1)徽常;胡光丽——;

1)钦祥——;

2)钦玉——;

2)徽利——;

3)徽英——;

3)崇芳;鄢在戍——;

1)徽瑜;李昌会——;

1)钦海;龙碧凤——;

2)钦鸿;张佐平——;

1)思梦——;

3)钦敏——;

2)徽璩;杨春学——;

1)亚敏——;

2)汪茜——;

3)钦虎——;

3)徽莲——;

4)崇全;王荣学——;

1)徽明;何子平——;

1)钦凤——;

2)钦飞——;

2)徽龙;卜玲——;

1)钦琼——;

3)徽武;王国菊——;

1)亮亮——;

4)徽霞——;

5)徽琴——;

5)崇健;余文宪 ——;

1)徽杰;许祥容——;

1)钦旭——;

2)亚飞——;

3)亚军——;

2)徽敏——;

3)徽淑——;

4)徽智——;

 

 

 

 

琅:贡三;杨秀霞——;

1)崇熙;梅冠霞;刘照婷——;

1)徽旗;宋宗淑——;

1)钦航——;

2)徽帜;高顺琼——;

1)钦伟——;

2)钦贤——;

3)徽煌;曾令敏——;

1)汪兴——;

4)徽容——;

2)崇康;周美先——;

1)徽超;王瑞芬——;

1)薇薇——;

2)华华——;

3)双双——;

2)徽勇;黄元会——;

1)军军——;

2)钦艳——;

3)徽鸿——;

4)徽梅——;

5)徽霞——;

3)崇烈;张其书;陈付碧——;

1)徽锦;陈小容——;

1)钦龙——;

2)小龙——;

2)徽宗;周安会——;

1)汪雪——;

4)崇珍——;

5)崇智——;

汪瑛;杨氏;王氏——;

1)崇先——;

 

 

 

汪玠;饶氏——;

(1)            崇恩;罗正英——;

1)徽德;罗光先——;

1)钦华——;

2)钦涛——;

2)徽碧——;

3)徽莉——;

4)徽蔷——;

5)徽容——;

6)徽苹——;

2)崇辉;麻文碧——;

1)徽荣;黄元会——;

1)钦德——;

2)钦祥——;

2)徽胜;罗光蓉——;

1)钦艳——;

2)钦苹——;

3)崇光;马寿容——;

1)徽剑;王荣先——;

1)钦富——;

2)钦雨——;

2)徽尧;王云英——;

1)锐磊——;

3)徽庆;田茂兰——;

1)钦顺——;

2)钦丽——;

3)徽丽——;

4)崇耀;张树芬——;

1)徽礼;赵开俊——;

1)钦恒;张英——;

1)思祝——;

2)钦梅——;

2)徽凯;万大会——;

1)钦波——;

2)钦亚——;

 

 

 

 

汪铨;黎氏——;

1)崇武;鄢家碧——;

1)徽琅;黄吉芬——;

2)徽鹏;鲁孝梅——;

2)崇章;杨胜书——;

1)徽友——;

2)徽灿——;

汪琮;黄氏——;

1)崇煜;张从碧——;

1)汪秋;朱祥群——;

2)汪润——;

2)崇德;王谨章——;

1)俊新;胡小群——;

1)钦文——;

2)小淑——;

3)汪强——;

4)汪静——;

云发;王氏——;

1)崇先——;

2)崇芬——;

云科;李氏——;

1)崇秀——;

2)崇先——;

3)中山——;

云苏;口氏——;

1)汪彩——;

2)娥二——;

 

 

 

云辉;潘氏——;

1)王治服;张从碧——;

1)开祥;张德容——;

1)东菊——;

2)东洪;刘体霞——;

3)东东——;

2)开明;张光会——;

1)东华——;

2)东霞——;

3)东波——;

3)开文;张明智——;

1)东兰——;

2)崇学;李国先——;

1)徽禄——;

2)徽刚;刘文会——;

1)钦文——;

2)钦松——;

2)徽武;潘洪菊——;

1)钦分——;

2)梦伟——;

3)崇义;韦光碧——;

1)徽林;解德智——;

1)钦会——;

2)钦容——;

3)钦顺——;

2)火群——;

3)徽平——;

4)润琴——;

5)徽琼——;

 

 

 

 

云启;赵氏;廖氏——;

1)崇培;李长英——;

1)徽敏——;

2)徽平——;

3)徽春;梅小莉——;

2)有培;王顺分——;

1)春雨——;

2)永平——;

3)汪丽——;

3)崇英——;

4)崇碧——;

云孝;罗氏——;

1)银碧——;

云生;潘氏——;

(1)            崇其;王朝芬——;

(1)            徽林——;

2)徽波——;

3)徽乔——;

2)崇先——;

云奎;刘氏;冉氏——;

1)崇分——;

2)崇平——;

3)崇顺——;

云庆;黄思竹——;

1)崇安;刘金星——;

1)徽沙——;

2)徽琮——;

1)崇勇;刘祝英——;

1)徽强——;

3)崇军;王完华——;

1)徽胜——;

2)徽华——;

4)崇宗——;

 

 

 

云德;罗拾英——;

1)崇会——;

2)崇琴——;

3)崇旭;何子英——;

1)徽秀——;

2)徽丽——;

3)徽君——;

4)崇坤;陈胜之——;

1)徽宪——;

云东;赵成珍——;

1)崇玉;张群英——;

1)汪宪;万春梅——;

1)钦莉——;

2)崇志——;

3)崇秀——;

4)崇燕——;

5)崇敏——;

6)崇会——;

7)崇芬——;

8)崇群——;

云仲;周锡碧——;

1)崇刚;段文容——;

1)汪彬;刘洪梅——;

2)汪强——;

3)汪胜——;

2)崇碧——;

云贵;郑同珍——;

1)崇德;李昌先——;

1)徽金;万兴玉——;

2)徽波——;

3)徽念——;

2)崇容——;

 

 

 

云全;周成碧——;

1)崇强;王朝容——;

1)汪建——;

2)洪梅——;

2)崇伦;田洪容——;

1)汪涛——;

2)汪梁——;

3)崇先——;

4)崇会——;

何文吉;陈氏——;

1)何兵;刘国芬——;

1)徽友——;

2)徽勇——;

3)徽丽——;

2)何学会——;

3)何刚;黄代碧——;

1)徽强——;

2)徽海——;

3)徽芬——;

4)何学芬——;

5)何崇其;向光梅——;

1)徽福——;

何文贵;汤玉平——;

1)何学芳——;

2)何学梅——;

3)何学丽——;

云富;张成碧——;

1)崇华;徐安惠——;

1)徽江——;

2)徽贤——;

2)崇琴——;

 

 

 

云程;何氏——;

1)崇鑫;王容——;

1)徽强;吴世珍;严登云——;

1)钦华——;

2)老二——;

3)老三——;

2)金容——;

3)木容——;

云连;余思福——;

1)崇银;段文碧——;

1)徽强;肖忠辉——;

1)红敏——;

2)小凤——;

3)前兰——;

2)徽先——;

3)徽模;梅昌芬——;

1)钦建——;

2)小禹——;

2)崇珍——;

3)崇碧——;

4)崇现——;

云太;陈素珍——;

1)崇富;李永平——;

1)徽旭;骆书芬——;

1)沅沅——;

2)三娃——;

3)婷婷——;

2)徽航——;

3)徽芳——;

2)崇林;何志芬——;

1)徽六;江东容——;

2)徽喜——;

3)徽才——;

4)徽群——;

3)崇丽——;

 

 

 

云国;李凤先——;

1)崇伟——;

2)崇瑶——;

3)崇会——;

4)崇贵——;

汪耘;赵成容——;

1)佳佳——;

2)佳敏——;

云军;王朝秀——;

1)佳豪——;

2)佳利——;

汪涛;杨成志——;

1)佳壵——;

云飞;袁雨碧——;

1)崇海;余文芬——;

1)徽文;刘文燕——;

1)钦茂——;

2)徽敏——;

3)徽亮——;

4)徽庆——;

2)崇容——;

3)崇东;刘丰志——;

1)徽燄——;

2)徽会——;

云福;冉广珍——;

1)崇发;娄应志——;

1)徽友——;

2)徽山——;

3)徽梅——;

2)崇霞——;

云吉;倪成珍——;

1)崇益;欧天会——;

1)徽超——;

2)徽群——;

3)徽海——;

2)崇碧——;

3)崇良;唐氏三——;

 

 

 

云超;冯金碧——;

1)崇强;刘少芬——;

1)徽亮——;

2)崇全;万明琴——;

1)徽莉——;

3)崇容——;

4)木容——;

5)培容——;

云学;田国英——;

1)崇银;杨占容——;

1)徽珊——;

2)徽来——;

2)崇友;颜志平——;

1)徽香——;

3)崇贤——;

4)崇琴——;

5)崇群——;

云定;杜文珍——;

1)崇健;冯仁琴——;

1)徽瑜;周士琴——;

1)钦玉——;

2)钦兰——;

2)徽强;杨小会——;

3)徽莉——;

2)崇先——;

 

 

 

云国;刘玉珍——;

1)崇平——;

2)崇英——;

3)崇生;赵家明——;

1)徽钦;刘廷群——;

1)钦巡——;

2)钦林——;

2)徽敏——;

3)徽刚;牟小琴——;

1)钦松——;

2)钦燕——;

4)徽华——;

4)崇志——;

5)崇梅——;

6)崇碧——;

云邦;许家淑——;

1)崇利;罗晏珍——;

1)徽超——;

2)徽燕——;

3)徽静——;

2)崇玉——;

3)崇芬——;

4)崇容——;

5)崇能;谌洪容——;

1)徽凯——;

6)崇刚;蔡廷琴——;

1)汪袆——;

云祯;余氏——;

1)崇明;黄堂碧——;

1)梅二——;

2)小敏——;

3)月琴——;

4)春琴——;

2)崇华;王良碧——;

1)徽杨——;

2)徽碧——;

3)汪树——;

云明;陈明珍——;

1)崇生;何银先——;

1)徽静——;

2)徽全;张志平——;

1)钦波——;

2)钦林——;

3)徽忠;李启芬——;

1)钦梅——;

2)钦琴——;

3)钦炜——;

4)徽勇;杨秀双——;

1)钦利——;

5)徽军——;

2)崇孝——;

3)崇贤——;

4)崇菊——;

5)崇模;刘洪英——;

1)徽兰——;

2)徽贤——;

3)徽帆——;

 

 

 

 

云方;尹家兴——;

1)崇松;骆远琴——;

1)徽毛——;

2)徽敏——;

3)徽三——;

2)崇文;张从芬——;

1)徽江——;

2)徽波——;

3)徽廷——;

4)徽维——;

3)崇贵;李燕辉——;

1)徽敏——;

2)徽雨——;

3)徽波——;

4)崇波;杨盛芬——;

1)徽玉——;

2)徽容——;

3)徽单——;

4)徽路——;

5)崇江;吴世琴——;

1)徽亚——;

2)徽利——;

6)东梅——;

云祥;张兴容——;

1)崇华;张会——;

1)徽廷——;

2)徽摇——;

2)崇梅——;

3)崇敏——;

4)崇伟——;

云模;罗国珍——;

1)崇林——;

2)崇碧——;

3)崇书——;

 

 

 

 

云科;黎明容——;

1)崇黎——;

云生;陈世凤——;

1)汪呈

会生;耿贵容——;

1)汪利——;

云超;陈木会——;

1)崇钰——;

云刚;邓永平——;

1)崇浪——;

2)崇艳——;

3)崇娟——;

云强;黄顺先——;

1)崇平——;

2)崇分——;

3)崇维——;

云才;左学敏——;

1)崇明——;

云蛟;张兴会——;

1)崇江——;

2)崇茂——;

 

 

 

 

 

 

 

 

 

 

汪之瑶——汪洁

(小   


五世:

之瑶之(二)

六世:

汪洁;田氏——;

1)天祜;张氏——;

1)祥远;何氏——;

1)开儒;潘氏——;

1)世佐;口氏——;

2)世本;口氏——;

3)世潘;口氏——;

4)世邦;杨氏;梅氏——;

七世:

2)派远;赵氏——;

1)开富;何氏——;

1)世清;何氏——;

2)世酉;梅氏——;

3)世启;徐氏——;

八世:

2)开吉;赵氏——;

1)世松;向氏——;

九世:

2)世柏;冉氏;罗氏——;

3)开扬;周氏——;

4)开华;蔡氏——;

5)开荣;梁氏;杨氏——;

 

 

 

世佐;口氏——;

1)朝柱;吴氏;肖氏——;

1)文忠;何氏——;

1)再麒;张氏——;

1)云忠;梁远针——;

2)云海;何大英——;

3)云会——;

2)再麟;齐氏——;

1)云福;王朝先——;

2)云禄;杨盛英——;

3)云学——;

4)云必——;

5)云先——;

3)再祯;曹光珍——;

4)再祥;黄章英;王素权——;

1)云勋;吴登辉——;

2)(四)云庆;卫云华——;

3)云志——;

4)云容——;

5)云燕——;

6)云宇——;

7)云宙——;

8)云红——;

5)再碧——;

6)再英——;

7)再先——;

2)文众;罗氏——;

 

 

 

 

世邦;杨氏;梅氏——;

1)朝云;万氏——;

1)文权;张氏——;

1)再海;廖氏——;

1)云德;鄢开辉——;

2)云忠;李付志——;

3)云刚;钟秀芬——;

4)云珍——;

5)云志——;

2)文喜;满明先——;

1)再兴;蔡元芬——;

1)云贵;刘信英——;

2)云富;张金芬——;

3)云碧——;

2)再发——;

3)再珍——;

3)文会——;

 

 

 

 

云忠;梁远针——;

1)崇礼;王开碧——;

1)徽林;肖永芬——;

1)桥波——;

2)徽强——;

2)崇义;祝代芬——;

1)徽波——;

云海;何大英——;

1)崇华;杜小英——;

1)徽显——;

2)徽著——;

2)崇丽——;

3)崇萍——;

4)崇燕——;

云福;王朝先——;

1)崇俊;张元敏——;

1)雨城——;

2)崇斌——;

3)崇梅——;

云禄;杨盛英——;

1)崇波——;

2)崇燕——;

3)崇娜——;

云勋;吴登辉——;

1)崇坤——;

2)崇桃——;

3)崇莲——;

4)崇芬——

 

 

 

云(四)庆;卫云华——;

1)崇磊——;

2)崇兰——;

云德;鄢开辉——;

1)崇坤;周业娟;

1)汪婷——;

2)汪静——;

2)崇友;李显彥——;

3)崇伟——;

云忠;李富志——;

1)崇军;廖茂会——;

1)汪芹——;

2)崇兴——;

3)崇敏——;

云刚;钟秀芬——;

1)崇春;余口——;

1)汪雪——;

2)崇江——;

3)汪雪——;

云贵;刘信英——;

1)崇超;涂朝余——;

1)徽波——;

2)崇义;吴满琴——;

3)崇庆——;

4)崇芬——;

5)崇会——;

6)崇美——;

7)崇梅——;

云富;张金芳——;

1)崇福——;

2)崇敏——;

 

 

 

 

 

十世:

一、世柏;冉氏;罗氏——;

十一世:

一、朝廷;李吉修——;

十二世:

一、文达;黄氏——;

(一)再贞;马寿华——;

十三世:

)再诗;赵世会——;

1、云秀;马保书——;

2、云珍;骆诗志——;

3、云琴;廖正华——;

 

 

十四代:

4、云礼;王朝志——;

5、云义;文光容——;

6、云刚;饶生容——;

二、文通;罗氏;吴玉仙——;

)再英——;

)再科;陈先凤——;

1、云军;饶永芬——;

2、云平——;

3、云燕——;

三、文轩;杨氏;饶氏——;

)彩云——;

)再文;王锡斌——;

四、文鎏;曹元品——;

)再源;夏维先——;

1、云朗;陆慧——;

2、云华;孙廷英——;

3、云彥——;

)再芬;廖庆林——;

)再国;曹兴碧——;

1、云羽;张明权——;

2、云益;余思菊——;

3、云菊——;

4、云谚——;

5、云敏——;

(四)再志;李银昭——;

)再常;张金志——;

1、云勇——;

2、云猛;谯明会——;

3、云伟;王开碧——;

)再桂;王世德——;

二、朝东;李氏——;

)文明;赵氏——;

1、再容——;

 

 

 

 

十四代:

一、云礼;王朝志——;

十五代:

一、崇昌;王林敏——;

十六代:

一、兴兴;郎啟芳——;

十七代:

一、钦(夏)涵——;





二、崇远;李开平;祝义敏——;

)钱钱——;



)沙沙——;



三、崇菊;易正江——;

)易杰松——;



)易杰瑛——;



四、崇世——;



云义;文光容——;

一、崇书;张啟——;

)徽燕;罗光亚——;

(1)



)徽妤——;



)飘飘——;



二、崇敏;王开顺——;

)小童——;



)小吉——;



三、崇喜;张桂琴——;

)金花——;



)银花——;



四、崇禄;王云群——;

)兰兰——;



)浪浪——;



云刚;饶生容——;

一、崇维;陈磊——;

)陈然——;



)陈诚——;



二、崇飞;罗春——;

)徽羽——;



(二)



三、汪言;李光碧——;

(一)






云军;饶永芬——;

1)春贤——;

2)——;

云朗;陆慧——;

1)汪韵——;

云华;孙廷英——;

1)汪洋——;

云益;余思菊——;

1)汪翼——;

2)汪卫——;

3)——;

云猛;谯明会——

1)汪励——;

2)——;

云伟;王开碧——;

1)星雨——;

2)——;

 

 

 

 

汪之瑕——汪淙

(温家河)

之瑕;向氏——;

1)汪淙;向氏——;

1)天眷;徐氏——;

1)耀远;周氏——;

1)开禹;梅氏

1)世吉;叶氏——;

2)世星;田氏——;

3)世高;罗氏——;

4)世照;胡氏——;

2)光远;周氏;舒氏;谢氏;王氏——;

1)开文;李氏——;

1)世福;杨氏——;

2)世禄;周氏——;

3)世尧;温氏——;

2)开武;蒋氏——;

2)天贤——;

 

 

 

 

世吉;叶氏——;

1)朝海;张氏——;

世禄;周氏——;

1)朝清;李氏——;

1)文溏;何氏——;

1)再文;杨氏;石氏——;

1)云昭;杨通会——;

2)再武——;

3)再堃——;

2)文才;刘氏——;

2)朝静;胡氏——;

1)文汉;口氏——;

1)炳清;——;

2)疯子——;

3)朝正青;唐氏——;

4)朝靖;张氏——;

1)文举;张氏——;

1)再县——;

2)再州——;

 

 

 

世尧;温氏——;

1)朝富;田氏——;

1)文秀;廖氏;裴氏——;

1)再光;贺氏;谭氏——;

1)云菊——;

2)云霞——;

3)云琴——;

4)云超;刘化敏——;

2)再华;赵泽珍——;

1)云明;鲁光祥——;

2)云碧——;

3)贵珍——;

4)云贵;赵松珍——;

3)再荣;朱氏;张氏——;

1)云先——;

2)云平——;

3)云学——;

4)云英——;

5)云惠——;

6)云富;皮小平——;

7)云正;田景先——;

8)云东;黄国学——;

4)再孝;李氏——;

5)再高;王氏;姜氏——;

2)文辉;口氏——;

 

 

 

云昭;杨通会——;

1)崇瑜;郑应先——;

1)徽启;口氏——;

1)——;

2)徽亮;口氏——;

1)——;

2)崇琪;穆富平——;

1)徽玲——;

2)徽东——;

云超;刘化敏——;

1)崇洪——;

2)崇俊——;

云贵;赵松珍——;

1)崇寿;陈兴芬——;

1)徽洪——;

2)崇刚;杨长英——;

1)徽明——;

2)徽俊——;

3)崇敏——;

4)崇模;李宇平——;

1)徽永——;

2)徽勇——;

5)崇惠——;

云富;皮小平——;

1)崇静——;

2)崇琴——;

3)崇燕——;

4)崇莲——;

5)崇顺——;

 

 

 

 

云正;田景先——;

1)崇芳——;

2)崇群——;

3)崇敏——;

4)崇涛;李世梅——;

5)崇波——;

云东;黄国学——;

1)崇江;王兴燕——;

1)小宽——;

2)崇均;叶家芬——;

1)徽念——;

2)徽旭——;

3)崇飞——;

4)崇梅——;

5)崇霞——;

 

 

 

 

 

汪之瑜——汪溙

(遵义桃溪寺)

之瑜;陈氏——;

1)汪溙;口氏——

1)天辉;口氏——;

1)德远;口氏——;

1)开方;口氏——;

2)开贵;口氏——;

1)世杰;口氏——;

2)世林;口氏——;

3)世寿;口氏——;

4)世兵;口氏——;

5)世瑞;口氏——;

3)开廷;口氏——;

 

世寿;口氏——;

1)朝贵;口氏——;

2)朝恩;口氏——;

1)文田;岳氏——;

1)再兴;谭礼秀——;

1)云杉——;

2)再会——;

3)再英——;

 

 

 

 

汪正伦——汪泗美

(水围山、小水沟、四川铜梁)

正伦;口氏——;

1)泗美;罗氏——;

1)天俊;齐氏——;

1)辅远;杨氏——;

1)开玙;张氏——;

1)世裕;薛氏;骆氏——;

2)开璧;周氏——;

(1)世良;杨氏;张氏——;

(2)世显;杨氏——;

(3)世忠;吴氏——;

(4)世明;口氏——;

(5)世银;钟氏——;

(6)世润;张氏——;

(3)开秀;钟氏——;

(1)世元;口氏——;

(4)开琼;万氏——;

(5)开润;张氏——;

(2)显远;徐氏——;

(1)开邦;口氏——;

(1)世喜;李氏——;

 

 

 

正伦;口氏——;

(1)泗美;罗氏——;

(1)天伦;李氏——;

(1)河远;齐氏——;

(2)朝远;赵氏——;

(3)海远;刘氏——;

(1)开忽;梅氏——;

(1)世剑;口氏——;

(2)世荣;钟氏——;

(2)天寿;谢氏——;

(1)其远;张氏——;

(1)开仁;李氏——;

(1)世清;苟氏——;

(2)汪继曹;曹正太;杨氏——;

(1)维清;杨氏;梅氏——;

(1)国龙;口氏——;

(2)国海;刘氏——;

(2)维远;李氏——;

(1)国孝;李氏——;

(3)天国;官氏——;

 

 

 

 

世元;口氏——;

(1)义河;潘氏——;

(1)文榜;刘玉先——;

(1)再刚;李富先——;

(1)云彥;钟秀会——;

(2)云友——;

(2)再冬;陈贵容——;

(1)汪娥——;

(3)再先——;

(4)再碧——;

(5)再平——;

(2)文美——;

(3)运运——;

世良;杨氏;张氏——;

(1)朝泰;钟氏——;

(1)文科;马氏——;

(2)文林——;

 

 

 

世显;杨氏——;

(1)朝林;张氏;王氏;邓氏——;

(1)文鼎;赖氏;黄氏——;

(1)再发;王光珍——;

(1)云禄;杨光容——;

(1)崇洪——;

(2)崇飞——;

(3)崇琴——;

(2)云刚;兰光群——;

(1)崇波——;

(2)崇会——;

(2)文连;刘氏——;

(1)再尧;杨碧先——;

(1)云明;明下敏——;

(1)汪洋——;

(2)汪亚——;

(2)云芳;邓厚丽——;

(1)汪银——;

(2)汪倩——;

(3)崇坤——;

(3)云芬——;

(4)云琴——;

(2)再福;胡学进——;

(1)腊英——;

(2)素群——;

(3)再碧——;

(4)再志——;

(5)再平——;

(3)文禄;杨昌会;李氏——;

(1)再发;龚再碧——;

(1)云强;刘晓平——;

(1)娇娇——;

(2)云珍——;

(3)云秀——;

 

 

 

 

世显;杨氏——;

(1)朝霖;张氏;王氏;邓氏——;

(1)文芬;戴正英——;

(1)再庆;王银珍——;

(1)云松;沈碧志——;

(2)淑敏——;

(3)云辉——;

(4)云丽——;

(5)云先——;

(2)再福;蒲萄容——;

(1)云志;潘方——;

(2)云霞——;

(3)云艳——;

(3)再奇——;

(4)再连;骆诗容——;

(1)云强;胡晓芬——;

(2)云刚;袁世娟——;

(3)云波——;

(2)文淑——;

(3)文学——;

(4)文琴——;

 

 

 

 

世显;杨氏——;

(1)朝钦;王氏;蔡氏;余氏——;

(1)文陞;吴安碧——;

(1)再德;韩承兰——;

(1)义军;张开敏——;

(2)明菊——;

(3)丽娟——;

(4)姗姗——;

(2)再河;李远容——;

(1)鸿川;宋晓洪——;

(2)鸿礼——;

(3)明丽——;

(2)文忠;陈芳珍——;

(1)再祥;杨秀英——;

(1)汪波;王云丽——;

(2)云丽——;

(3)云媚——;

(2)再珍——;

(3)再英——;

(4)再会——;

(5)再琴——;

(6)再会——;

(3)文碧——;

(4)文英——;

(5)文志——;

(6)文珍——;

 

 

世显;杨氏——;

(1)朝海;张氏——;

(1)文良;罗洪莲;龙德珍——;

(1)再平——;

(2)再芬——;

(3)再会——;

(4)再刚;左修碧——;

(1)云固——;

(2)云珊——;

(3)云霞——;

(5)再强;杨天琴——;

(1)云九——;

(6)再永;蒋道琴——;

(1)云峰——;

(2)云梅——;

(2)文臣;杜虎碧——;

(1)再英——;

(2)再琴——;

(3)汪堃——;

(3)文德;杨昌平——;

(1)再康;夏昌珍——;

(1)松江——;

(2)汪静——;

 

 

 

世裕;薛氏;骆氏——;

(1)海东;王氏——;

(1)文俊;杨氏——;

(1)再荣;叶家桂——;

(1)云辉;邹凤良——;

(2)云仙——;

(2)再富;周崇珍——;

(1)云和;李显珍——;

(2)云昌;张学坤——;

(3)云英——;

(3)再贵;杨世碧——;

(1)云舟;王兴锡——;

(4)再洪;周氏;杨氏——;

(1)云祥;张宗英——;

 

世银;钟氏——;

(1)四良(汪六爷);口氏——;

(1)孙天贵(住龙坑孙家)——;

(1)孙兴全;张全方——;

(1)孙顺国——;

(2)孙顺启——;

(2)孙兴明;李开分——;

(1)孙顺秋——;

(2)孙顺艳——;

(3)孙兴华;庚中兰——;

(1)孙子阳——;

(2)孙子龙——;

(2)炳臣;口氏——;

(1)文彬——;

 

 

世润;张氏——;

(1)汪(老木匠);口氏——;

(1)文禄;夏祥凤——;

(1)再福;谭正碧——;

(1)云兴;文绍碧——;

(2)选明;张开先——;

(3)云礼;田仁芬——;

 

 

世喜;李氏——;

(1)朝坤;兰氏——;

(1)文春;胡学英——;

(1)再碧——;

(2)再志——;

(2)文清;游开珍——;

(1)再文;罗现英——;

(1)云模——;

(2)云林;黎治群——;

(3)云华;姚平——;

(4)云仙——;

(5)云分——;

(6)云珍——;

(2)再馀;杨秀会——;

(1)云强;卢琼德——;

(2)云全——;

(3)云平——;

(4)云容——;

(5)云飞——;

(6)云芹——;

 

 

 

国龙(十世);口氏——;

(1)元章(十一世);黄氏——;

(1)兴富;张氏——;

(1)天福;庹碧珍——;

(1)先明;唐英——;

(2)先容——;

(3)先碧——;

(2)天禄;李洪桂——;

(1)先珍——;

(3)天寿;田兴碧——;

(1)先英——;

(4)天乾;许均碧——;

(1)先友;余文碧——;

(2)兴贵;刘氏——;

(1)天坤;吴成会——;

(1)先义;伍厚菊——;

(2)天永;刘世碧——;

(1)先潮;殷世碧——;

(2)先厚;周国容——;

(3)先荣;万大容——;

(4)先华;秦金敏——;

(5)先容——;

(3)天碧——;

 

 

 

兴荣(十一世);任氏——;

(1)天奎;吴成秀——;

(1)曹勇——;

(2)曹林——;

(3)曹芳——;

曹国海(十世);刘氏——;

(1)元万;夏氏——;

(1)兴禄;胡氏;王氏——;

(1)天富;王修碧——;

(1)先国;陈永现——;

(2)先君;李光敏——;

(3)水芬——;

(2)天德;周珍碧——;

(1)先益;朱成先——;

(2)先海;罗朝容——;

(3)曹扬;黄小平——;

(2)兴寿;陈氏——;

(1)天佑;严顺秋——;

(1)毛狗——;

(2)曹辉——;

(3)曹琳——;

(2)元友;刘志亮——;

(1)兴龙;张国珍—— ;

(1)天喜;熊光容——;

(1)先武——;

(2)先文;肖元芝——;

(3)先张;龙清芬——;

(4)先英——;

(2)天定;张本英——;

(1)先伦;余美旭——;

 

 

国孝(十世);李氏——;

(1)元贵;何氏——;

(1)兴才;何氏;王氏;史氏——;

(1)天福;王氏——;

(1)曹元——;

(2)曹容——;

(3)曹三——;

(4)曹四——;

(2)元喜——;

 

 

 

汪彥(十四世);钟秀梅——;

(1)汪波——;

云禄;杨昌容——;

(1)崇洪——;

(2)崇飞——;

(3)崇琴——;

云刚;兰光群——;

(1)崇波——;

(2)崇会——;

云明;明下敏——;

(1)汪洋——;

(2)汪亚——;

云芳;邓厚丽——;

(1)汪银——;

(2)汪倩——;

(3)汪坤——;

云强;刘晓平——;

(1)娇娇——;

云强;胡晓芬——;

(1)汪霞——;

云刚;袁世娲——;

(1)            汪琦——;

 

 

义军;张开敏——;

(1)平阳张沂——;

汪波;王云丽——;

(1)昆涛——;

云辉;邹凤良——;

(1)崇俊;龙小霞——;

(1)徽恒——;

云和;李显珍——;

(1)崇荣;程美容——;

(1)徽龙——;

(2)徽艳——;

云昌;张学坤——;

(1)崇洪;罗润梅——;

(2)崇霞——;

云舟;王光锡——;

(1)崇波——;

(2)崇洪——;

(3)崇梅——;

云祥;张宗英——;

(1)艳江——;

(2)桂琴——;

云兴;文绍碧——;

(1)崇模;程贵敏——;

(1)徽余——;

(2)徽碧——;

(2)崇先——;

(3)崇琴——;

 

 

 

选明;张开先——;

(1)王广伦;唐秀英——;

(2)王广誉——;

云礼;田仁芬——;

(1)崇刚——;

(2)崇芳——;

云林;黎碧群——;

(1)崇辉——;

(2)崇珊——;

云华;姚平——;

(1)崇德——;

(2)崇琴——;

云强;卢琼德——;

(1)崇兴——;

(2)崇恒——;

先明;唐英——;

(1)应起;李国敏——;

(1)曹禺——;

(2)曹老二——;

(2)应刚;任世先——;

(3)应伦——;

(4)应丽——;

(5)应学——;

 

 

 

 

先友;余文碧——;

(1)曹兵——;

(2)应芬——;

(3)应平——;

(4)应碧——;

(5)应容——;

先义;伍厚菊——;

(1)应波——;

(2)应霞——;

先潮;殷世碧——;

(1)应火——;

(2)应群——;

先厚;周国容——;

(1)曹伟——;

(2)梅梅——;

先荣;万大凤——;

(1)华华——;

(2)曹洪——;

(3)曹英——;

先华;秦金敏——;

(1)曹坤——;

 

 

 

 

先国;陈永现——;

(1)应龙——;

(2)应梅——;

先君;李光敏——;

(1)曹磊——;

(2)曹双——;

先益;朱成先——;

(1)应俊——;

(2)应维——;

(3)应芳——;

先海;罗朝容——;

(1)应星——;

曹扬;黄小平——;

(1)路路——;

先武;口氏——;

(1)应良;姚思玉——;

(1)涛涛——;

(2)成成——;

(2)应会——;

(3)应梅——;

(4)应敏——;

先文;光元芝——;

(1)曹伟——;

(2)曹元——;

 

 

 

 

先张;龙清芬——;

(1)曹静——;

(2)曹维——;

先伦;余美旭——;

(1)曹君——;

(2)曹波——;

 

 

 

编后感

《汪氏族谱》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今天终于付梓出版,大功告成。欣之!慰之。在此举族腾欢,合家共庆的时刻,对在这次修谱中任劳任怨,捐资出力,为修谱作出贡献的族人,表示敬意。对在修谱中积极支持,从人力物力上无偿援助的亲戚朋友,致以谢意。

修谱的宗旨是怀念前人,教育团结今人,启发激励后人,使全族成为有文化,懂道德、讲礼仪、学科学、作贡献的群体。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优秀氏族。

紧跟时代,明辨是非,端正修谱指导思想。这次修谱是在原《平阳谱志》有遗漏的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的。原谱中不仅违背男女平等,计划生育政策,还有原则性的错误观点,如“以两千年为起点,百年内不能重修新谱,你们不听劝告;自作聪明,纂改历史,涂改体系,就会遭到历史的惩罚,必无善终。”等等。为修谱散布了大量的思想障碍。有的对修谱恐惧、怀疑、等待、观望、中途而废,甚至散布流言蜚语,想使修谱流产。族谱的出版,证实了以上思想的错误。希望能知过必改。不是谁要留名千古,也不是要谁遗臭万年。历史是要后来写的。让我们互谅互解,团结共进吧。此次修谱,也不是完美无缺,如发现错误遗漏,请剪贴改正。希族中有识之士,提出宝贵意见,使以后修订完善,是为至幸。

此次修谱资金,必须公布收支账目,如有积余,留作族中教育基金。为了管理有序,建议族中民主选出族长一人,副族长二人,各支选组长一人,任期三年,成绩优异,可连任两届。不称职者,族人大会罢免。望族人研讨确定。

汪再祥

2001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