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窝一个释放到网站:息精息气养神——关于养生的奥秘 - 博采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0:12
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
  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死人。
  这是收在《全唐诗》里的一首诗,作者吕岩,就是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
之一的吕洞宾。这诗虽仅 28 个字,却讲出了养生要旨:想长生不死吗?就要
“息精,息气,养精神。”息,生也。生精生气,是强身健体的根本。
  对“精”、“气”的重视,是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特点。“精”和“气”
生长不已,“神(精神)”也自然旺盛。要养精神,必息精息气。
  何谓“精”?精,男、女都有。男子的精液与女子的阴水,即《黄帝内
经素问》里说的“天、地之精气”。天为阳,指男;地为阴,指女。男精,
又称肾水。“上古之人,其知道吉,法于阴、阳。”法于阴、阳,就是以自
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为法则。懂得注于阴阳,就是知“道”。中国古代先民,
早就从哲学的高度把向自然法规学习,依自然法规,作为人类自我调节身心
活动的法则了。《内经》又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
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四气调神大论》)注意自身的阴阳
调节,精气才生息。不论男女,只要妄耗精气,都必然导致身体衰弱。
  再说“气”。气,既指呼吸的可感觉到的气息,又指脏腑的功能、能量
和流贯于人体经络的那股生机。如《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丈
夫八岁肾气实”。这“气”即指肾脏的功能。《抱朴子》所说“气竭则命终”
的“气”,则主要指呼吸。中医书籍里多讲“气”,如肝气、肾气、阴气、
邪气……一般指能量,或脏器的能量,或病的侵害之能量。体内的气达到健
旺而协调,如五脏的气相互间平衡,人的身体就健康。人的情绪也影响着气,
如怒则伤肝,肝气不舒则生病。外界的气候,也影响着人,如风寒之气侵入
人的肌体,破坏了人体内部气的协调,也使人生病。
  脏腑健康,就说明精、气充实,身体健康。但,身体的健康并非长寿的
唯一因素,道德修养——心理健康,也是养生、长寿的重要因素。《内经》
指出:“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台于道。所以能年皆百岁而动作
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德全而不危,就是心理上健康。把身体的健康
与心理的健康结合起来,作为健身长寿的基础,这是全面的养生观。
  如何保证身健?
  《内经》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
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饮食方面要有“节”,即:定时、定量。起居要
有常规,作息有条理,保证睡眠与休息的时间,不过度劳累,这是养精养气,
保身体、存精神的要则。如果不这样,而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
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业,
起居无节”,就会“半百而衰也”。把喝酒当喝汤饮水那样;打乱常规,想
怎么干就凭一时兴起去妄为;醉入房中,只想发泄情欲而竭精散真气,淫行
无度;操心过度,只图情趣的满足;起居无定时……活不到 50 岁就会衰老了。
  养精养气,是健身之道。而饮食是生精生气的根本。不注意饮食调养,
身体不会健壮。明朝医学家张介宾在《宜麟策》里说:“凡饮食之类,则人
之脏气各有所宜,似不必过为拘执。唯酒多者为不宜”。吃食物要多样化,
才能满足身体各部分的需要,“不必过为拘执”是很正确的,挑食的习惯会
引起营养不良。为什么不宜多喝酒?“酒性淫热,非唯乱性,亦已乱精。”

乱性,指酒能导致人的神经系统受害,酗酒撒疯,乃至于昏厥,或引发其他
病症。乱精,出胃酒能妨害性功能。所以酒醉入房,是中医一贯反对的。元
朝李鹏飞说:“大醉入房,气竭肝伤。丈夫则精液衰少,阳凄不起;女子则
月事衰微,恶血淹留,生恶疮。”(《三元延寿参赞书·欲有所忌》)饮酒
过量,伤气伤精。
  饮食也要有节。苏轼在《东坡志林·养生说》一节里有:“已饥方食,
未饱先止”八个字的准则。饿了才吃,不饿则不要进食;吃饭不要吃得过饱,
少吃些有益于胃。
  注意饮食,是生精生气,健身强神的,但如不注意男女之事,则饮食所
营养臻至的健康,必被耗损。饮食是增补精气,交合是消用精气。故,如不
节欲,一任纵欲,饮食再佳也全没用了。所以,古人在养生方面,极重视节
制性欲。晋朝的葛洪,在所著《抱朴子内篇》里,对这方面有深入的论述。
他说:“夫人所以死者,诸欲所损也!”各种不良的贪欲,是损害肌体,导
致死亡的原因。而诸欲之中,戕精害气损神的,莫过于淫欲无度,故,葛洪
强调:“宜知房中之术”。他在《微旨》篇中,精辟而辩证地指出:“人不
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男女久旷不交,会生出疾病,所以房事不能没
有。但,“若欲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纵欲而无节制,竭精而
满足所欲,等于自杀!他对那种宣扬房中之享愈能,就愈会长生,乃至成神
仙,能消疾祛病的邪说,给予严厉的驳斥:“此皆巫书妖妄过差之言,由于
好事增加润色,至今失实!或亦好伪造作虚妄以欺盗世人”!
  要长寿,保证身体的康健是要紧的。葛洪在《至理》篇指出:“形须神
而立”,“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身体一坏,
精神失去载体,当然也就消亡,这就是“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注重
饮食、房欲,还要注意劳逸结合,该劳作就劳作,该休息就休息。劳作不过
度,不使身体受疲受损。葛洪说:“辕豚以优畜晚卒,良马以陟峻早毙。”
劳累过度,寿命不长。
  要长寿,也必须保证心理健康。葛洪的观点是:“遏欲视之目,遣损明
之色;杜思音之耳,远乱听之声;涤除玄览,守雌抱一,专气致柔,镇以恬
素,遣欢戚之邪情,外得失之荣辱,割厚生之腊毒”,如此即能“无为”而
“全天理”了。撇开这段话受《老子》思想影响不论,以养生论养生,则去
除损害眼睛的“色”,杜绝损害听觉的“声”,心情保持恬静,排斥邪情,
不受荣辱的干扰,不贪丰肥的食物等等,还是大有道理的。尤其是“镇以恬
素”,是保持心情平和的要领。心态、情绪良好,就有益健康长寿。
  在养生观上,儒、道两家是不同的。先看儒家孔子的主张: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人在年少的时候,身心都没有发育成熟,不能贪女色。发育成熟,到了
壮年,血气方刚,易于使气,故不能轻易动气——情绪激动,而去跟人斗气
逞强。到了老年,精血、神气都衰微了,就不要再贪求,任何贪求都会更加
快血、气的耗损,贪色、贪食固不可,贪睡少运动也不行。老人之贪、壮年
之斗、少年之好色,都是违背正常身心发育和日常生活规律的。从孔子对颜
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赞赏,对“饭蔬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肯定,可知他提出的“三戒”是以高尚的个人
品格修养为基础的。心理健康,修养很高,自然就不贪色,不逞强使气,不

贪求了。
  荀况也以心理健康作为养生的第一要素。《荀子·修身篇》说:“见善
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篇(辨)善之度,以治气养
生则后彭祖。”意思是:遇到善行,就学习去做,把美德学到。遇到恶行,
就厌烦,而且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不善的思想。分辨什么是善,而且行善,
就是调治精气、养生之道。做到这些,就能长寿如上古的长寿者彭祖了。见
善而修,就是品德修养,有美好的德行,心理就是健康的。如何治气养生?
具体而言就是:
  血气刚强,就用柔去调和;心眼太多,就使之划一而且换上好心眼;胆
大敢逞刚逞勇,就教他走正路;散漫的,让他节制;小心眼儿的,让他变得
量大胸宽;狠琐贪利的,让他长志气……总之,“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
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治气养心,就能养生长寿。而治气养心,就是健康心理。要健康心理,
最重要的是学礼、求师和专一于一事。荀况的这“术”,可以称为“医心术”,
以道德为针砭,对人的品格、性情方面的弱点、缺陷进行“医治”。
  儒家的养生观,是在积极参予让会生活中,调心养性,使个人与社会达
到和谐,使人的心理,在社会道德的准衡中得以平衡,道家则不然,是在遁
离世事的情况下,以回归自然的方式求息精息气养生。
  庄周的理论是:“夫欲免为形者,莫若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
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
精复,与天为一。”(《庄子·达生》)他不赞成“养形”去“存生”,认
为靠好吃好喝养身体,不能达到长生不死。所以主张不为形体去保养,而应
该弃世。离弃世间,就没有任何拖累了,没拖累就身心都持平了,进而就一
天好似一天,日新月异了,也就合乎道理了。放弃世事,身体就不受操劳,
放弃人世生涯,精血就不亏损。身体、精气都不亏不损,就与自然合为一,
这才是真正取得长生。所以,靠吃喝养形是不行的。他这段话里的核心,是
“弃世则无累”——求心境的绝对自由,不被世事牵绕。所谓“放浪形骸之
外”,即是这个意思。与天为一,就是顺乎自然。可见,庄周的养生主张,
说破了就是返本还真,一切顺应自然,既不劳形,也不操心。一切累心累形
的,他都反对。《至乐》篇里说:“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
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老,身不
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
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要养身,就得求美食、美衣、美色、美
声,求不到就苦,就忧。庄周认为这种为了形体的做法是傻!全是愚蠢的!
所以,庄周的养生观,是出世的,是把生命活动与社会活动对立起来的,认
为社会活动是妨害人生的自然生存的。《淮南子·原道训》沿袭庄周的观点,
说得简明扼要:
  “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
为御……是故,疾而不摇,远而不劳,四支不动,聪明不损……”
  无思、无虑,顺应自然,就养生。魏晋时嵇康作《养生论》,也是源于
庄周观点。
  “善养生者……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
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
  静心、少欲、无为、遗生(弃世),就能跟神仙一样长寿。

  道教的重要经典《云笈七签》里,讲养生的篇章极多,其主要观点是“爱
气惜精”。《元气论》说:“《仙经》云‘我命在我保精受气,寿无极也。’
又云:‘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这就把道家庄周
的观点,与中医科学的主张揉合到了一起,既提倡“归心静默”,又主张不
要“劳形”和“摇精”。道教把“神”、“精”视为生存之方,称之为“灵
宝”,而“气”又是神、精之本源。所以说:“但常爱气惜精……乃是生易
其形——变老为少,变少为童……”“阴阳之道,精液为宝,谨而守之,后
天为老。”守精,即可长生,天老了,人也不老呢!道教学说认为唾液是“金
浆”,如果“常能终日不唾,恒含而咽之,令人精气常存,津液常留,面目
有光。”甚至于“漱而咽之”能“溉藏(五脏)润身,通宣百脉,化养万神,
支节、毛发,坚固长春”!“可以养神明,补元气矣。”为什么把唾液看得
如此重?因为“精、泪、唾、涕、汗、溺”是人身之六液,这六液同来源于
元气,是元气所化的。
  气,在道教思想中,被理解为“胎之元也,形之本也。”《服气论》认
为:“胎既诞矣,而元精已散;形既动矣,而本质渐弊。”小孩儿一成胎的
时候,元气就散了。小孩儿一成形,元气所化之质就开始弊坏。所以,人在
后天应该”纳气以凝情,保气以炼形——精满而神全,形休而命延。”人生
出以后所需要纳入的气,即自然界的气。纳气,为了凝精,因为气能化为精。
纳气是道教徒修炼的方法,扩散开夹,成了后世流行的“气功”。
  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恩邈,在养生学上有卓越的贡献,他著的《摄养
枕中方》里,提出了“自慎”这一养生原则。
  自慎,就是有“优畏”之心。“养性者失其忧畏,则心乱而不治,形躁
而不宁,神散而气越,志荡而意昏。”有忧畏,就是有节制,不越规犯矩。
孙恩逸指出病多因饮食不当引起,“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因为饮食是一
天也离不得的事。饮食上应有忧畏,如“夏至后迄秋分,勿食肥腻饼臛之属。”
“入秋节变,生多诸暴下(腹泻),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
所以,在饮食方面,应该自慎。
  在生活、情绪上,如何自慎?有“十二少”:“少思,少念。少欲,少
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多思则神殆,即精神疲倦;
  多念则志散,即念头太多,意不专一;
  多欲则损智,即欲望太多会损伤思维;
  多事则形劳,事多会使身体困乏;
  多语则气争,话说多了上不来气;
  多笑则伤脏,笑得太厉害伤害内脏;
  多愁则心慑,愁多心虚多悸多惧;
  多乐则意溢,欢乐多会使心意放肆;
  多喜则忘错昏乱,喜太多会冲昏头脑;
  多怒则百脉不定,爱发怒使各脏腑、筋脉都动而不宁;
  多好则专迷不理,喜好太多就失去条理,不能专心致志;
  多恶则憔悴无欢,见什么都讨厌会令人憔悴郁闷。
  孙思邈郑重他说:“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多,就是越度
了。越度失节制,就引起阴阳不协调,所以要损气伤精耗神。
  最后,提一下杨朱的“全性保真”养生观。杨朱是极端利已的人,他“贵

己”——把自己看得特别贵重。《淮南子·泛论训》说:“全性保真,不以
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一切为自己,看重自己,保全自己,就必得保身
保命。对于活着有利的,就取。有害的,就舍。“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
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全性,就是全命,保全
性命,好好活着。有利于全性就是杨朱的养生标准。“富贵而不知‘道’(即
全性的道理),适足以为患。”纵然物质生活非常丰足,但不懂得依守是否
有利于性命的原则而去盲目享受,恰恰是招来祸患,有损性命的。那“出则
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的生活,导致身体四肢不运动,就要“招蹷”。
一天到晚“肥肉、厚酒”,虽打算“自强”,实际上倒会“烂肠”。沉溺于
女色,是“伐性”。(上引皆出《吕氏春秋·本生》)。
  在《吕氏春秋·重己》中,有个辩证的观点:“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
好俭而恶费也,节乎性也。”《贵生》篇指出:不能“危身、弃生以徇物”,
也不能“六欲莫得其宜”地“迫生”。这就是要求取舍中“宜”,享受中“宜”。
失宜,即不合理,不合理就危身迫生,对养生无利而肩害。
  总而言之,在养生的看法上,只要是不脱离社会生活、物质享受的,古
人的观点基本一致,即:要适度,要有节制。说来说去,还未脱开《中庸》
所讲的“致中和”!养生,也得行中庸之道,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
不论享受物质,还是男女之事,或是待人接物,都必须“中节”。失中庸之
道,就必然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