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亚洲湾最新动态:常熟散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24:23

常熟散记1

我楚狂人

2011年11月12日,也就是“超级光根节”的次日,我们老友一行五人去常熟小游。还是葛玮开车载我们去的,同行者还有朱蓓叶和钱家权、蒋开玲贤伉俪。此去常熟,走了虞仲墓、言子墓、兴福寺和方塔,其他地方以待后缘了。钱家权夫妇没有去过常熟,无所谓去哪个景点,而我和葛、朱两位都曾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在常熟二招住过一段时间,常熟二招就与言子墓隔路相望,所以取道言子墓为第一站,也有点怀旧的意味。

常熟,作为县级行政单位,向为苏州治下,与苏州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吴国的创始人之一的虞仲归葬常熟,更使常熟与苏州有着血缘般的亲情。

常熟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据1988年发掘的常熟境内最早原始文化遗址钱底巷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

夏、商时期,天下分九州,常熟地区为古扬州属地。商末(前11世纪)泰伯、仲雍让国南来,建勾吴古国。武王灭纣后(前841年),封仲雍曾孙周章为吴子,立吴国。常熟地域为吴国北境。

东周元王五年(前471年),越灭吴,常熟地域隶于越。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常熟地域隶于楚。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常熟地域属会稽郡吴县(郡治今之苏州)。

西汉景帝前元时期(前156~前150年),常熟地域上首次设虞乡建置,仍隶于会稽郡吴县。这是常熟有行政建制之始。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浙江以西另设吴郡,虞乡隶于吴郡吴县。其时,常熟地域内又增设南沙乡,并在该乡置司盐都尉署,此为常熟地域设吏治之始。

三国鼎立期间,虞乡、南沙乡同属东吴吴郡吴县。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宋书·州郡志》)。隶于吴郡,此为常熟地域设县之始。

东晋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县北境侨设郯县、朐县、利城县,为南东海郡。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南沙乡升为南沙县。是时,常熟地域并存海虞、南沙两县。

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泰元年(498年),海虞县北境设海阳县,隶于晋陵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南沙城(即今福山),是为常熟县名之始。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

梁天监六年(507),置信义郡,郡治南沙。以土地肥沃年年丰收,南沙更名为常熟。

隋开皇年间(581年),废信义郡及所辖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等五县并入常熟,县治设于原南沙城。

隋开皇九年(589),废晋陵郡,升常熟建常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即现之虞山镇,隶于吴郡。

五代十国期间,常熟是吴越国的北方边界。

宋代,常熟属平江府。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隶于平江路。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隶于苏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是年11月,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析常熟城区置常熟市,余为常熟县。

1951年,常熟市隶于苏南行政区苏州专区。

1954年11月,常熟市升为江苏省辖市。

1958年4月撤常熟市,仍统一为常熟县。

1983年3月撤县建市,以县境设常熟市(县级)。

自古常熟多名人,自虞仲、言子为吴文化书写了光辉的序篇以来,昭明太子萧统则续写了辉煌,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名句“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传唱至今。至明清两代更是人才辈出,如抗清名臣瞿式耜、风尘侠女柳如是、一代画圣王石谷、两朝帝师翁同龢,都是第一流人物。

常熟的主要强推的景点有昆承湖风景区(含海星岛乐园、体育公园,是新开发的景区,常熟境内水域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方塔园、兴福禅寺(与杭州灵隐寺、苏州寒山寺、镇江金山寺合称江南四大古刹,又名破晓寺、大悲寺)、宝岩生态园及宝岩禅寺(位于常熟虞山西南侧的虞山南路至西三环处,此处杨梅享誉海内外)、古里镇铁琴铜剑楼、梅李镇聚沙园、祖师山及藏海寺(无始建记载、清明史记载推算始建于元代,位于虞山的祖师山顶部,原名祖师报国院)、滨江体育公园(位于常熟滨江新城区)等,我们的一日游只算取一瓢饮。

附言:照片是老友葛玮所摄。

















虞仲墓

常熟的县城虞山镇以虞山得名,而虞山则以虞仲墓而得名。常熟的景点大多环绕在虞山之麓,常熟虞山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誉,如今的常熟城长大了,十里青山已经全入城了。

虞仲墓位于虞山东麓,这是常熟有历史考证的最古的墓葬,距今约有3000余年,1956年10月18日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虞仲是吴国的开创者之一,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古公亶父属意小儿子季历的儿子,取名为“昌”,意思就是能“昌大我族”,这个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于是长子泰伯、次子虞仲奔吴,文身断发融入当地民俗,被拥戴为主,建勾吴古国。泰伯无子,死后虞仲继位,此后的吴国君主皆为虞仲后人。虞仲时代,吴国的活动中心有渐渐移向常熟虞山一代的倾向。虞仲死后葬于此,因此名此山为虞山。

仲雍墓墓道门在山麓下,刻“敕建先贤仲雍墓门”,为冲天式三楹石坊。石坊后为“清权祠”,专祀仲雍。拾级而上有第二道石坊,横额“南国友恭”,背刻“让国同心”。同为冲天式三楹石坊。再经数十石级,是第三道石坊,横额为“先贤虞仲墓”,背刻“至德齐光”,这是墓门了,这三道均建于乾隆年间。从山脚望去,三道石坊隐现于绿树之中,石级庄重,十分壮观。第三道石坊后即虞仲墓葬所在,有庐城拱卫,封土高耸。庐城后壁有三块墓碑,居中者字迹清晰,书“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为明代遗物。另一块字迹漫漶,已经不可辨认款识。细辨,都是墓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在常熟二招住了十几天,记得是参加高考预考阅卷。每天清晨起来就从虞仲墓登虞山,直上辛峰亭。那时石坊还在,封土坍塌,墓碑倒仆,杂草湮没石级,一片荒凉。

虞仲墓所在,本来已是常熟冷清的城边,如今已是热闹的闹市。常熟二招的院落早就翻建成豪华的宾馆,虞仲墓边建起了常熟新的博物馆。旧日的影子找不到了,常熟已经长得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