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五证是什么:中国学生水土不服 美国大学难辞其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01:22

北大附中校长助理在外媒上撰文称:
中国学生水土不服 美国大学难辞其咎

江学勤相信,有一些中国学生,虽难以适应中国强调命令和服从的教育体系,却能在美国以批判思维和智力交锋为主导的文化中焕发光彩。可是,这些学生的实力无法通过英文考试成绩体现出来。

○本报记者 黄昉苨

《纽约时报》报道引发的“连锁反应”

虽已从大学毕业一年多,Wendy依然时常会想起课堂上那令人尴尬的冷场。她在中国南方一所中外合办的大学读书,老师多为外教,每次当他们手舞足蹈地讲完课,问台下的中国学生“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时候,得到的回应往往是全体突如其来的安静。不管是哪国外教,总会为这样的静默感到迷惑,有时他们会不自信地再多问一句:“我讲的课能让你们理解吗?”
Wendy的经历某种程度上恰好印证了11月6日《纽约时报》一篇长篇调查报道的部分内容(详见本报11月10日A23版《中国留学生让美国大学伤脑筋》)。
在这篇由《纽约时报》与《高等教育纪事》报合作完成的报道中,两位资深教育记者描述了在美中国留学生的种种问题:英语水平不高,课堂上太安静,不爱参与互动,成绩很好但实际能力与此不符,甚至有人在申请资料上造假。
这并非美国媒体第一次报道中国留学生对当地教育体系的不适应。今年3月,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者就报道说,中国学生觉得很难和美国学生交朋友,而美国学生也觉得不容易——中国学生总是在学习,没有多少人对体育感兴趣,对政治话题则敬而远之;而体育与政治却是美国学生永恒的话题。
《纽约时报》这篇长文的刊出再次勾起了其他媒体的报道兴趣,包括彭博社在内的多家美国媒体,先后联系并采访文中提及的中国留学生和美国老师,向他们了解在美中国学生的情况并刊发报道。用一位接受了一系列采访的美国老师的话说:“这就像开始了一个连锁反应。”

华裔学者说给美国校长听:美国招生方式有问题
美国媒体掀起的这一拨报道热潮中,一位名叫江学勤的华裔学者的发言引人注目。
《纽约时报》在刊登该篇报道的同时,邀请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江学勤在《高等教育纪事》报撰文,谈谈他认识的中国学生。
江学勤是加拿大籍华裔,1999年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中国,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在他看来,中国留学生出现报道中提及的种种问题,美国大学难辞其咎。
“最初我以为美国大学的招生方式,能挑选出那些最适合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但逐渐地,我对美国招生官几乎只按硬性分数挑学生的方式,感到非常失望。”江学勤说,“我相信这种做法的主要得益者,是那些靠死记硬背领先的学生,而那些有思想的学生却被伤害了——他们才是能被美国严谨的博雅教育重塑的学生。”
江学勤相信,有一些中国学生,虽难以适应中国强调命令和服从的教育体系,却能在美国以批判思维和智力交锋为主导的文化中焕发光彩,但他们的实力却无法通过英文考试成绩体现出来。因而,他在文章中建议,美国大学应改变选拔中国学生的方式,比如增加面试环节,测试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想象力和抗压能力,而不是一味关注学生的SAT成绩。
“那篇文章是写给美国大学的校长看的。”江学勤用一口流畅、用词准确但带着欧美口音的普通话,这样告诉《青年参考》,“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大学收了中国学生的钱,把他们招到大学里放着,然后什么都不管。”
说起这些,江学勤语气中颇有几分激动:“明知道这些学生不太适合这个体系,还欢迎他们来,就因为想要他们的学费,不是吗?如果美国大学坚持这样做,就有责任做很多改进,比如专门安排补习班和导师,帮助(中国学生)去适应不同文化。这样美国学生就不会在上大学时感觉教学质量下降,而中国学生也能学到更多。”

中国学生在美国校园经历“文明冲突”
事实上,在国外长大的江学勤,对国内的学生、家长与老师那种为通过考试可以做出任何牺牲的劲头印象很深。在给中国学生上英文课时,他曾沮丧地发现,当自己试图让学生们通过文学作品审视自我时,学生们却在努力揣测老师心中的“正确”答案。
他注意到,很多中国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因为父母和老师已规定了他们应该怎么想。他们可以用很高的分数通过各种考试,但缺少在美国学习所需的基本能力。总之,他的评价是,“如果保持应试教育的话,永远没法培养出国际化人才。”
11月8日,江学勤在日本《外交学者》博客上,试着剖析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教育体系下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他提到了语言障碍,认为不流畅的口语使中国学生在教室里总是沉默,同时在校园生活中逐渐边缘化。作弊和抄袭是存在的,还有因为文化冲击而造成的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他把这些称为“文明冲突”。
在博客中,他提到一名中国留学生对《纽约时报》报道的评论:“作为一个获得全额奖学金在美国读书的中国人,我感激这次机会与曾经大力帮助过我的教授们。可是,我清晰记得我在小组讨论中并不受美国同学的欢迎……在这里生活几年后,我留下的更多是对美国的负面印象。”
江学勤相信,这样的中国学生并非个例。现实中,他知道很多从海外学成归国的人,要比他认识的那些从未出过国的中国人,更富民族主义情绪,更排外,而这些人也许会影响中国的未来。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江学勤对美国读者说:“问题要比我们愿意承认的更严重。”

中国学生需要跨越3条鸿沟
但并非每个人都与他一样忧心忡忡。正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美国撰稿人凯文·斯莱登(Kevin Slaten),13日也在《外交学者》博客上表示,他认识的中国学生,在美国交了朋友并在智力与感情方面都经历了成长的人,比比皆是。
在凯文看来,中国学生需要跨越在语言、学术、文化上的3条鸿沟:他们在出国前,鲜有地道的英语环境,也未曾接触过美国学术规范,多数时间都在埋头苦学。而美国高中生仅有一半时间花在学术上,另一半时间则要用于社交。
当中国学生适应学术上的种种改变后,可能他们与美国同学交朋友的最好时机已过去了。凯文试图为这些问题列出解决之道,比如鼓励中国学生更早地来美国上高中,鼓励他们参与社团活动,更慎重地挑选学生以及参与英语强化课程。
在他看来,两国学生之间的差别,没有江学勤描述的那么大,只要中国学生在生活、学习的习惯上有所吸收,融入美国校园并没有太大困难。

一名英国教师:不该用模式化成见界定中国学生
有一名英国教师的看法,与江学勤和凯文都不同。保罗·拉什马(Paul Lashmar)曾是英国广播公司与英国《独立报》的调查新闻记者,现在则是一名大学教师。教过许多来自中国学生,他完全不同意《纽约时报》报道对中国学生的描述。
“我觉得不该用模式化的成见,来界定任何一个人口超过10亿、族群与文化背景如此丰富的国家。”他说。他了解的中国人都很不容易,不远万里到一个陌生国度,用一种与母语差异极大的语言去学习。保罗觉得,中国学生通常都很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为之努力。很多人批评中国学生不敢挑战权威,但以他的经验来说,中国学生正在变得越来越能挑战与质疑权威。
这名曾多次到过中国的前调查记者,还注意到很有意思的一点:“我教过的中国学生很少在校园生活中误入歧途,酗酒嗑药这样的事情与他们基本绝缘。据我所知,中国留学生总被西方同学的行为习惯给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