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conomist 双语版:中国古典名著世说新语译注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6:43:24
----------------------- Page 180-----------------------      【译文】      王夷甫说: “闾丘冲胜过满奋和郝隆;这三个人同是优秀的人才,闾丘 冲是其中最优秀显贵的。”                                                       ①       (10)王夷甫以王东海比乐令,故王中郎作碑云 : “当时标榜为乐广      ② 之俪  。”       【注释】       ①王东海:王承,字安期,曾任东海郡太守。参看 《政事》第9、10 则。王中郎:王坦之,曾  任北中郎将,王承的孙子。       ②标榜:赞扬;宣扬。俪:成对的。        【译文】      王夷甫拿东海太守王承来和尚书令乐广并列,所以北中郎将王但之给王 承写的碑文上说: “当时称扬他和乐广齐名。”                                 ①       (11)庾中郎与王平子雁行 。       【注释】       ①庾中郎:庾■,字子嵩,曾任太傅从事中郎。雁行:飞雁的行列,指如飞雁一样并列有序,  同等。按:王衍曾评论说: “阿平第一,子嵩第二,处仲第三。”可是庾子嵩以为王平子和王处仲比  不上自己。后来王平子、王处仲一死一败,只有厦子嵩的名声依旧。        【译文】      从事中郎庾子嵩和王平子并列。                                                           ①       (12)王大将军在西朝时,见周侯,辄扇障面不得住  。后度江左,不 能复尔。王叹曰: “不知我进伯仁退?”       【注释】       ① “王大”句:按:沈约《晋书》载:“周f ,王敦素惮之,见辄面热,虽复腊月,亦扇面不  休。其惮如此。”所记和这里稍有不同。 “辄扇障面”疑即辄扇面,障字是衍文。王敦在洛阳时畏惧  周颚,过江后逐渐踌躇满志,就不再怕了。西朝,指晋室还没有南渡的时代,即西晋时代。        【译文】      大将军王敦在西晋时期,每次见到武城侯周伯仁,总止不住要拿扇子遮 住脸。后来到了江南,就不再这样了。王敦叹道: “不知是我有了长进还是 伯仁退步了?”                                                                ①       (13)会稽虞■,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  。王丞相尝                                                                         ② 谓■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             ③ ■未达而丧 。       【注释】       ①虞■ (feí):字思行,历任吴兴太守、金紫光禄大夫。同侠:据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说“同  侠盖同僚之误”,同僚指同在一个官署任职。按: 《晋书·虞■传》载,虞■和桓宣武 (桓温)的父  亲宣城太守桓彝俱为吏部郎,交情很好。如此则桓宣武应为桓宣城。胜望:美好的声望。       ②公才、公望:三公的才能、三公的名望。       ③达:显贵。按:当时的议论认为虞■可以做丞相,而他终于未能登上三公之位就死了,所以  有人称屈。        【译文】      会稽郡虞■,晋元帝时和桓温是同僚,这个人既有才思,声望又很高。 丞相王导曾经对他说过: “孔愉有三公的才能,却没有三公的名望;丁潭有 三公的名望,却没有三公的才能;这两方面兼而有之的,大概就是你吧!” 虞■还没有登上高位就死了。
----------------------- Page 181-----------------------      (14)明帝问周伯仁: “卿自谓何如郗鉴?”周曰:“鉴方臣,如有功   ①                                               ② 夫  。”复问郗,郗曰: “周f 比臣,有国士门风  。”       【注释】       ①功夫:功力;素养。       ②国士:一国的杰出人物。门风:家风。参看 《赏誉》第122则。        【译文】      晋明帝问周f :“你自己认为你和郗鉴相比,谁更强些?”周f 说:“郗 鉴和臣相比,似乎更有功力。”明帝又问郗鉴,郗鉴说: “周f 和臣相比, 他有国士家风。”       (15)王大将军下,庾公问: “闻卿有四友,何者是?”答曰:“君家                                   ① 中郎、我家太尉、阿平、胡毋彦国 。阿平故当最劣。”庾曰:“似未肯劣。”                        ② 庾又问: “何者居其右 ?”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                                          ③  “噫!其自有公论。”左右蹑公,公乃止 。       【注释】       ① “君家”句:中郎等四人即庾■、王衍、王澄、胡毋辅之四人。阿平指王澄,字平子。         ②其右:其上。按:古人以右边为尊位。       ③ “左右”句:按:王敦不肯说出谁屠右,因为他以为自己居右。庾亮似乎没有领会王敦的意  思,而且也瞧不起王敦,手下的人便踩他的脚,示意他不要再问。        【译文】      大将军王敦从武昌东下建康后,庚亮问他: “听说你有四位好友,是哪 几位?”王敦答道: “您家的中郎、我家的太尉、阿平和胡毋彦国。阿平当 然是最差的。”庾亮说: “好像他还不同意最差。”庾亮又问:“哪一位更 出众?”王敦说: “自然有人。”又追问:“是哪一位?”王敦说:“唉! 自然会有公论吧。”手下的人踩了一下庾亮的脚,庾亮才没有再问下去。                                                                    ①       (16)人问丞相: “周侯何如和峤?”答曰:“长舆嵯蘖。”       【注释】       ①和峤:字长舆。参看 《方正》第9 则注①。嵯蘖 (cuóniè):即嵯峨。形容高峻。        【译文】      有人问丞相王导: “周f 比和峤怎么样?”王导回答说: “长舆像高山 屹立。”                                                  ①       (17)明帝问谢鲲: “君自谓何如庾亮?” 答曰: “端委庙堂,使百                   ②                        ③ 僚准则,臣不如亮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       【注释】       ①谢鲲:是个放荡不羁的人,很有名望,舆论界把他和庾亮并提。曾任王敦的长史,知王敦将  谋反,便纵酒作乐,不管政事。他随王敦到京都,人朝,当时明帝还是太子,在东宫接见了他,作了  长时间的交谈。       ②端委:礼服,这里指穿着礼服。庙堂:朝廷。       ③一丘一壑:指山水胜境,比喻寄情山水,隐处岩壑。        【译文】      晋明帝问谢鲲:“您自己认为和庾亮相比,谁强些?”谢鲲回答说:说:  “用礼制整饬朝廷,使百官有个榜样,这方面,臣不如庾亮;至于寄情于山 水的志趣,自以为超过他。”                                             ①       (18)王丞相二弟不过江,曰颖,曰敞  。时论以颖比邓伯道,敞比温
----------------------- Page 182-----------------------                       ② 忠武,议郎、祭酒者也  。       【注释】       ① “王丞相”句:王导的两个弟弟年少时跟王导一样都很有名,王颖曾任议郎(掌管顾问应对),  玉敞曾被召为丞相祭酒 (三公的属官),没有到任。两人都死于晋室南渡以前。所以不过江。       ②温忠武:温峤,谥忠武。        【译文】      丞相王导有两个弟弟没有到江南,一个叫王颖,一个叫王敞。当时的舆 论把王颖和邓伯道并列,把王敞和温峤并列,两人分别任议郎和祭酒。                                                        ①       (19)明帝问周侯: “论者以卿比郗鉴,云何?” 周曰: “陛下不须        ② 牵f 比 。”       【注释】       ① “明帝”句:按:这一则和上文第14则可能是同一事而记载不同。       ② “陛下”句:按:陛下是对君主的尊称,周f 死后,明帝才即位,故周f 不会称他为陛下。        【译文】      晋明帝问武城侯周f : “评论界拿你和郗鉴并列,你认为怎么样?”周 f 说: “陛下不必拉着f 去比较。”                                                                  ①       (20)王丞相云: “顷下论以我比安期、千里,亦推此二人 。唯共推                 ② 太尉,此君特秀  。”       【注释】       ① “顷下”句: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引证《太平御览》,“顷下”  作 “洛下”,这是对的。洛下,指洛阳。安期,王承,字安期。千里,阮瞻,字千里。       ②太尉:指王夷甫。        【译文】      丞相王导说: “洛阳的舆论把我和安期、千里相提并论,我也推重这两 个人。希望大家共同推重太尉,因为这个人才能出众。”                                               ①       (21)宋祎曾为王大将军妾,后属谢镇西 。镇西问祎:“我何如王?” 答曰: “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镇西妖冶故也。       【注释】       ①谢镇西:谢尚。谢尚曾为南中郎将,兼任江州刺史,后调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再升为镇  西将军。下文称谢尚为使君,可见此事发生在他任刺史之时,因为州郡长官才称使君。其次,据余嘉  锡 《世说新语笺疏》说,宋祎属谢尚时年已老,大概是因善吹笛,故谢尚取以教歌伎。        【译文】      宋祎曾经是大将军王敦的侍妾,后来又归属镇西将军谢尚。谢尚问宋祎:  “我和王敦相比怎么样?”宋祎回答说:“王氏和使君相比,只是农家儿比 贵人罢了。”这是谢尚容貌艳丽的缘故。                                                  ①       (22)明帝问周伯仁: “卿自谓何如庾元规 ?”对曰: “萧条方外,          ②                        ③ 亮不如臣  ;从容廊庙,臣不如亮  。”       【注释】       ①庾元规:庾亮,字元规。按:这一则和上文第 17则意思差不多。       ②萧条:逍遥自在。方外:世外。       ③从容:指周旋应付。        【译文】      晋明帝问周伯仁:“你自认为和庾元规相比,谁强些?”周伯仁回答说:  “说到退隐山林,逍遥世外。庾亮比不上臣;至于周旋于朝廷之上,臣比不
----------------------- Page 183-----------------------上庾亮。”       (23)王丞相辟王蓝田为掾,庾公问丞相: “蓝田何似?”王曰:“真                                          ① 独简贵,不减父祖,然旷澹处故当不如尔  。”       【注释】       ①独:指独特,与众不同。旷澹:旷达、不求名利。        【译文】      丞相王导聘请蓝田侯王述做属官,庾亮问王导:“蓝田这个人怎么样?” 王导说: “这个人真率突出,简约尊贵,这点不比他父亲、祖父减色,可是 旷达、淡泊这方面自然还是比不上的呀。”                                                                         ①       (24)卞望之云: “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 ;                             ② 治身清贞,大修计校,二反  ;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注释】       ①郗公:郗鉴。方:正直。佞:谄媚。       ②治身:修身,加强身心修养。清贞:清廉、有节操。计校:计较,计算。这里指对财物斤斤  计较。        【译文】卞望之说: “郗公身上有三种矛盾现象:侍奉君主很正直,却 喜欢下级奉承自己,这是第一个矛盾;很注意加强清廉节操方面的修养,却 非常喜欢计较财物得失,这是第二个矛盾;自己喜欢读书,却讨厌别人做学 问,这是第三个矛盾。”                                             ①       (25)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  。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 之间,温常失色。       【注释】       ①温太真:温峤,字太真,忠诚帝室,功业显著。        【译文】世人评论温太真是从江北来的第二等人物中名列前茅的人。当 时,名士们在一起品评人物,第一等人快要举完的时候,温太真经常紧张得 脸色发白。                                                  ①       (26)王丞相云: “见谢仁祖,恒令人得上 。”与何次道语,唯举手                      ② 指地曰: “正自尔馨 。”       【注释】       ① “见谢”句:余嘉锡以为“此言见谢尚之风度,令人意气超拔。”(《世说新语笺疏》518  页。)       ② “正自”句:从《赏誉》第59、60 则可以看出,王导一向推重何次道,对他的意见多所赞同,  所以会这样说。尔馨,这样。        【译文】      丞相王导说: “见到谢仁祖,常常使人能够意气高昂。”和何次道谈话 时,他只是用手指着他说: “正是这样。”                                                    ①       (27)何次道为宰相,人有讥其信任不得其人 。阮思旷慨然曰: “次                                                        ② 道自不至此。但布衣超居宰相之位,可恨唯此一条而已  。”       【注释】       ① “何次道”句:按:《晋书·何充传)》,何充“所呢庸杂,信任不得其人。”       ② “但布衣”句:何充早就历任显官,而阮思旷仍说他是布衣超居宰相,这是出于门阀观念,  因为何充不是出身名门望族。超:指超迁,越级提升。        【译文】      何次道就任宰相以后,有人指责他信任了不值得信任的人。阮思旷很感
----------------------- Page 184-----------------------慨他说: “次道自然不会做到这一步。只不过是一个平民越级提到宰相的地 位,令人遗憾的只有这一条罢了。”                                                          ①       (28)王右军少时,丞相云: “逸少何缘复减万安邪 !”       【注释】       ①何缘:缘何,凭什么。万安:刘绥,字万安。参看 《赏誉》第64 则。        【译文】      右军将军王逸少年轻时,丞相王导说:“逸少凭什么还要次于万安呢!”                                                    ①       (29)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王右军向刘尹称之,                    ② 刘问: “何如方回 ?”王曰: “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刘 曰: “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注释】       ①伧奴:指奴仆是北方人。       ②方回:郗愔,字方回,是司空郗鉴的儿子,纯朴沉静,历任会稽内史。徐兖二州刺史、司空。        【译文】      司空郗鉴家有个仆人,懂得文辞,对什么事都有一些见识。右军将军王 羲之对丹阳尹刘淡称赞他,刘惔问道:“和方回相比,怎么样?”王羲之说:  “这只是小人有那么点志向罢了,哪里就能和方回相比!”刘惔说:“如果 比不上方回,那仍旧是个普通的奴仆罢了。”       (30)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                                   ① 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       【注释】       ①骨气:刚直的气概。 《晋书·王羲之传》称右军将军王羲之“以骨鲠称,尤善隶书。”简秀:  简约内秀。 《晋书·刘惔传》说刘真长性简贵、雅善言理、为政清整。韶润:指品性华美柔润。思致:  才思和韵味。        【译文】      当时人士评论阮思旷说: “他的骨气比不上王右军,简约内秀比不上刘 真长,华美柔润比不上王仲祖,才思韵味比不上殷渊源,可是却兼有这几个 人的长处。”                                                          ①       (31)简文云: “何平叔巧累于理,嵇叔夜俊伤其道 。”       【注释】       ①何平叔:何晏,字平叔,是唯心主义玄学的一个代表人物。参看 《言语》第14则注①。嵇叔  夜:嵇康,字叔夜,有奇才,志趣不凡,喜好道学。参看 《德行》第16则注①。        【译文】      简文帝说:“何平叔的精巧言辞连累到他所说的道理,没有很大说服力; 嵇叔夜的奇才妨害了他的主张,得不到实现。”                                                           ①       (32)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  。多谓立惠帝为                                                          ② 重。桓温曰: “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把,有何不可 !”       【注释】       ① “时人”句:晋武帝和齐王都是晋文帝的儿子。武帝即位后,立皇子司马衷为太子(后来继  位为惠帝),封其弟司马攸为齐王。齐王后任司空,参与朝政,声望很高。这时武帝的宠臣荀勖、冯  紞看到太子无能,惧怕司马攸将来会继承帝位而对自己不利,就向武帝进谗言,要武帝逼令齐王离开  京都,回到自己的封国去,以确保太子的继承权。齐王忧愤成病而死。       ② “使子”句:承家祀,指接续王国的祭祀,即回到王国去。家指所封的王国。按:古时诸侯  所封之地称国,大夫所封称家。桓温是东晋人,评价西晋的得失,他以为出齐王和立惠帝两事,从礼
----------------------- Page 185-----------------------制上说,都是天经地义的。        【译文】      当时人士都评论晋武帝令齐王归国和确立惠帝的太子地位两件事,哪一 件事失误最大。多数认为确立惠帝一事失误最大。桓温说: “不是这样,让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让弟弟治理王国,有什么不行!”                                                           ①       (33)人问殷渊源: “当世王公以卿比裴叔道,云何 ?”殷曰: “故               ② 当以识通暗处  。”       【注释】       ①王公:王侯公卿,指显贵。       ② “故当”句:殷渊源和裴叔道两人都擅长清言,这句是说明两人的共同点。        【译文】      有人问殷渊源:“当代的显贵把你和裴叔道并列,怎么样?”殷渊源说:  “这自然是因为都能用识见疏通疑义。”                                                 ①       (34)抚军问殷浩: “卿定何如裴逸民?” 良久答曰:“故当胜耳。”       【注释】       ①抚军:简文帝司马昱,他未登位时任抚军大将军。        【译文】      抚军问殷浩: “你和裴逸民相比,到底怎么样?”过了很久,殷浩才回 答说: “自然超过他呀。”                                          ①       (35)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 。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                          ②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       【注释】       ①殷侯:指殷浩。侯是敬称,等于 “君”。       ② “我与”句:《晋书·殷浩传》作“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殷浩并不看重桓温,既不  甘退让,又不愿和他竞争,所以这样说。        【译文】      桓温年轻时和殷浩同样有名望,所以常常有一种竞争心。桓温问殷浩:  “你和我相比,谁强些?”殷浩回答说:“我和自己长期打交道,宁愿作我。”       (36)抚军问孙兴公: “刘真长何如?”曰:“清蔚简令。”“王仲祖                          ① 何如?”曰: “温润恬和 。” “桓温何如?”曰:“高爽迈出。”“谢仁                            ②                                      ③ 祖何如?”曰:“清易令达 。”“阮思旷何如?”曰:“弘润通长 。”“袁                            ④                                     ⑤ 羊何如?”曰: “洮洮清便 ”“殷洪远何如?”曰:“远有致思 ”“卿自 谓何如?”曰: “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世, 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 《老》《庄》,萧条高寄,不                                   ⑥ 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       【注释】       ①温润恬和:温和柔顺、恬静平和。第 30则评价王仲祖为 “韶润”。       ②清易令达:清廉平易、善良通达。 《晋书·谢尚传)说,谢尚(字仁祖)不拘小节,不为流  俗之事,为政清简。       ③弘润通长:弘润指心地宽大。品性柔润;通长指才思精深广阔。 《晋书·阮裕传》说,阮裕   (字思旷)以礼让为先,以德行知名,有归隐之志,不为宠辱动心。虽不博学,而论难甚精。许多方  面不及别人,而兼有众人之美 (参看本篇第30则)。       ④洮洮:同 “滔滔”,形容谈论滔滔不绝。清便(pián):清雅、能说会道。”       ⑤致思:同思致,新颖的思想和情趣。殷洪远是殷浩的叔父殷融,善清言,参看 《文学》第74
----------------------- Page 186-----------------------则。       ⑥玄胜:指玄妙的。超越世俗的境界,即玄理或老庄之道。高寄:寄情高远,实指隐居。与:  同 “以”。按:孙兴公(即孙绰)少有高志,早年住在会稽,游放山水十多年。        【译文】      抚军司马里问孙兴公: “刘真长这个人怎么样?”孙兴公回答说:“他 的清谈清新华美,禀性简约美好。”又问:“王仲祖怎么样?”孙回答:“温 和柔润,恬静平和。” “桓温怎么样?”孙说:“高尚爽朗,神态超逸。”  “谢仁祖怎么样?”孙说:“清廉平易,美好通达。”“阮思旷怎么样?” 孙说: “宽大柔润,精深广阔。”“袁羊怎么样?”答:“谈吐清雅,滔滔 不绝。” “殷洪远怎么样?”答:“大有新颖的思想情趣。”“你认为你自 己怎么样?”孙兴公说: “下官才能所擅长的事,全部比不上诸位贤达;至 于考虑时势的需要,全面把握时局,这也大多赶不上他们。可是以我这个没 有才能的人而论,还时常寄怀于超脱的境界,赞美古代的 《老子》《庄子》, 逍遥自在,寄情高远,不让世事打扰自己的心志,,我自认为这种胸怀是没 有什么可推让的。”                                                                 ①       (37)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 ?”刘曰:  “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 我辈耳!”       【注释】       ①会稽王:指简文帝司马昱,登位前封为会稽王。他喜欢清谈,刘真长是他的谈客。        【译文】      大司马桓温到京都后,问刘真长道: “听说会稽王的清谈有了出人意料 的长进,是这样吗?”刘真长说: “是有非常大的长进,不过仍旧是第二流 中的人罢了!”桓温说: “第一流的人又是谁呢?”刘真长说:“正是我们 这些人呀!”                      ①       (38)殷侯既废  ,桓公语诸人曰: “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 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注释】       ① “殷侯”句:殷浩曾任中军将军、都督五州军事,北征时大败。桓温一向忌妒他,就乘机上  奏章请求惩办他,结果他被废为庶人。        【译文】      殷浩被罢官以后,桓温对大家说: “小时候我和渊源一道骑竹马玩,我 扔掉的竹马,他总是拾来骑,可知他本就不如我。”       (39)人问抚军: “殷浩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群   ① 心  。”       【注释】       ①差:比较地;大体上。献酬:本指主人一再给宾客敬酒,这里指应酬。        【译文】      有人问抚军司马里: “殷浩的清谈究竟怎么样?”抚军回答说:“不能 超过别人,大体上能满足大家的心愿。”                                                                        ①       (40)简文云:“谢安南清令不如其弟,学义不及孔岩,居然自胜 。”       【注释】       ①谢安南:谢奉。参看 《雅量》第33则注①。其弟:指谢聘,字弘远。孔岩:据 《晋书》,当  作孔严。自胜:原注 “言奉任天真也。”指不受礼俗影响。
----------------------- Page 187-----------------------      【译文】      简文帝说: “谢安甫在清雅善美上不如他的弟弟,学识上不如孔岩,但 是显然有自己的优越之处。”                                             ①       (41)未废海西公时,王无琳问桓元子 : “箕子、比于,迹异心同,                   ②                                 ③ 不审明公孰是孰非  ?”曰: “仁称不异,宁为管仲 。”       【注释】       ① “未废”句:公元365 年,晋哀帝死:他弟弟司马奕继位。公元 371 年桓温仗其声威,废晋  帝为东海王,立简文帝,接着又降封东海王为海西县公。王元琳:王殉,字元琳。桓元子,桓温的字。       ②箕子、比干:商代纣王的两个叔父。纣王无道,箕子进谏,不被采纳。就披发佯狂,降为奴  隶。比干也不断进谏,被纣王杀死。这两个人做法不同。而不忍看到纣王的残暴和国家的危亡这点心  思却是相同的。孔子曾称他们是仁人 (参看《论语·微子》)。       ③管仲: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宰相,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孔子也称赞过他的仁德 (参看《论语·宪  问》)。        【译文】      还没有罢黜海西公的时候,王元琳问桓元子说: “箕子和比于两人,行 事不同,用心一样,不知道您肯定谁、否走谁?”桓元子说: “如果都一样 称为仁人,那么我宁愿做管仲。”       (42)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                                                                        ① 人物。或问:“社弘治何如卫虎?”桓答曰:“弘治肤清,卫虎奔奔神令 。” 王。刘善其言。       【注释】       ①肤清:指外表情丽。奕奕:同 “奕奕”,精神焕发。神令:精神美好。按:卫玠小名叫虎。        【译文】      丹阳尹刘惔和司徒左长史王濛在瓦官寺聚会,护军将军桓伊也在座,一 道评价西晋和江南有声望的人士。有人问:“杜弘治和卫虎相比,哪个好?” 桓伊回答说: “弘治外表清丽,卫虎神采奕奕。”王濛和刘惔认为他的评论 很好。                               ①                            ②       (43)刘尹抚王长史背曰 : “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 。”       【注释】       ① “刘尹”句:刘惔和王濛很要好,而且名星相同,刘惔和丞相王导却不相投。       ②阿奴:对王濛的爱称。都长 (zháng):指容貌漂亮、本性淳厚。        【译文】      丹阳尹刘谈拍着长史王濛的背说:“你和王丞相相比,只不过比他漂亮、 淳厚。”       (44)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刘尹曰: “阿奴今日不复减        ① 向子期 。”       【注释】       ①向子期:向秀,字子期。这里指玉檬有向秀超尘脱俗的韵味。        【译文】      丹阳尹刘惔和长史王濛坐在一起,王濛喝酒喝到痛快的时候就跳起舞 来。刘惔说: “你今天赶上向子期了。”                                                ①       (45)桓公问孔西阳:“安石何如仲文?” 孔思未对,反问公曰:“何                                                    ② 如?”答曰: “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  。”       【注释】
----------------------- Page 188-----------------------     ①孔西阳:孔严,字彭祖,历任丹阳尹。尚书,封西阳侯。仲文:指桓温之婿殷仲文。       ②陵践:欺压。处:决断;处理。        【译文】      桓温问西阳侯孔严: “安石和仲文相比,谁强些?”孔严考虑着没有回 答,反问桓温: “您以为怎么样?”桓温回答说:“安石显然使人不能压制 他的决断,自然就是胜一筹了。”                                                  ①       (46)谢公与时贤共赏说,遏。胡儿并在坐 。公问李弘度曰: “卿家               ②                        ③                              ④ 平阳何如乐令  ?”于是李潜然流涕曰 :“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 ;亡                              ⑤ 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  。恐难以相比!此自显干事实,非私亲之言。” 谢公语胡儿曰: “有识者果不异人意。       【注释】       ①遏、胡儿:谢玄,小名遏;谢朗,小名胡儿。是谢安的侄儿。       ②平阳:李重,字茂曾,任平阳太守。后来赵王司马伦任相国,调他做相国左司马,他知司马  伦有篡位意图,忧愤成病而死。       ③潸然:流泪的样子。       ④ “赵王”句: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 年),赵王司马伦起兵谋反,废贾后,杀司空张华  等,自为相国。次年,又以惠帝为大上皇,自称皇帝,由司隶校尉满奋和尚书令乐广等捧着皇帝的印  绶进献可马伦,以表示惠帝让位。不久齐玉等起兵杀了司马伦,惠帝复位。玺绶,皇帝的印和拴印的  带子。       ⑤仰药:服毒。按: 《晋书·李重传)只说李重”以忧逼成疾而卒”,《晋诸公赞》也只说他  有病不治,终于病死。        【译文】      谢安和当时贤达一起赞赏、评论人物,谢玄和谢朗都在座。谢安问李弘 度: “你家平阳和乐令相比,怎么样?”这时李弘度泪流不止他说: “赵王 叛逆篡位时,乐令亲自奉献玺绶;亡伯为人正直,耻于在叛逆的朝廷中做官, 终至于服毒身死。两人恐怕难以相比!这自有事实来表明,并不是偏袒亲人 的话。”谢安于是对谢朗说: “有识之士果然和人们的心愿相同。”                                                         ①       (47)王脩龄问王长史: “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 ?”长史未答,脩 龄曰: “临川誉贵。”长史曰:“宛陵未为不贵。”       【注释】       ①临川:王羲之,曾任临川太守。宛凌:王述,曾任宛陵县令。        【译文】      王脩龄问长史王濛说: “我家的临川和你家的宛陵相比,谁强些?”王 濛还没有回答;王脩龄又说: “临川名声好,而且尊贵。”王濛说:“宛陵 也不算不尊贵。”                                                              ①       (48)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床边听 。既去,问父                      ②                                                 ③ 曰: “刘尹语何如尊 ?”长史曰: “韶音令辞不如我,往辄破的胜我 。”       【注释】       ①苟子:王脩的小名,是王濛的儿子。       ②尊:对父亲的称呼。       ③韶音令辞:美音美辞。破的:射中箭靶,指谈论中理,能说明要旨。        【译文】      丹阳尹刘惔到长史王濛那里清谈,这时苟子十三岁,靠在坐床边听。刘 惔走后,苟子问他父亲: “刘尹的谈论和父亲相比怎么样?”王濛说:“要
----------------------- Page 189-----------------------论音调的抑扬顿挫,言辞的优美,他不如我,至于一谈就能切中玄理,这点 却比我强。”                          ①       (49)谢万寿春败后 ,简文问郗超:“万自可败,那得乃尔失士卒情?” 超曰: “伊以率任之性,欲区别智勇。”       【注释】       ① “谢万”句:晋穆帝升平三年(公元359 年),谢万任豫州刺史,受命北伐。因他平时骄做  自夸,轻视别人,不安抚将士,失了军心,结果未遇敌而兵溃,自己狼狈单归,大片土地相继被燕国  攻占,因此被废为庶人。        【译文】      谢万在寿春县失败后,简文帝问郗超: “谢万自然可能打败,可是怎么 竟会如此失掉士兵们的爱戴之情?”郗超说: “他凭着任性放纵的性格,想 把智谋和勇敢区分开。”                                                        ①       (50)刘尹谓谢仁祖曰: “自吾有四友,门人加亲 。”谓许玄度曰:  “自吾有由,恶言不及于耳。”二人皆受而不恨。       【注释】       ① “自吾”句:其中的“四友”疑是,‘回”字的错写。《尚书大传》说:“孔子曰‘文王有  四友。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邪!??自吾得由也,恶言不入于耳,是非御侮邪!?这里  的 “回、由”指孔子的学生颜回和仲由(字子路)。刘恢把谢仁祖看成颜回,在下文把许玄度肴成仲  由,是把对弟子说的话用来对待同辈。        【译文】      丹阳尹刘谈对谢仁祖说: “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就更加亲密。”又对 许玄度说: “自从我有了仲由,不满的话就再也听不到了。”两个人都容忍 了他的说法而没有怨言。       (51)世目殷中军: “思纬淹通,比羊叔子。”       【译文】      世人评论中军将军殷浩: “思路宽广通畅,可以和羊叔子并列。”                                                             ①       (52)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桓公停欲言 ,中悔,曰:  “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注释】       ①停:正要。        【译文】      有人向桓温问起谢安石和王但之两人的优劣。桓温正要说,中途后悔了, 便说: “你喜欢传别人的话,不能再告诉你。”                                                  ①       (53)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 “我何如苟子 ?”刘答曰: “卿才乃当                        ② 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  。”王笑曰: “痴!”       【注释】       ①苟子:王脩的小名。       ②会名:融会贯通名理。按:谈名理是魏晋时代清谈的一个内容。        【译文】      北中郎将王坦之曾经问长沙相刘奭: “我和苟子相比,怎么样?”刘奭 回答说:“你的才学本来是不会超过苟子,可是领会名理的地方却比他强。” 王坦之笑说: “傻话!”                                             ①       (54)支道林问孙兴公: “君何如许掾 ?”孙曰: “高情远致,弟子          ②                        ③ 蚤已服膺  ;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
----------------------- Page 190-----------------------      【注释】       ①许掾:许询,字玄度,曾被召为司徒椽。参看 《言语)第69 则注①。       ②高情远致:高远的情趣。弟子:因为支道林是和尚,所以孙兴公谦称弟子。服膺:铭记在心;  衷心信服。       ③一吟一咏:指写诗作文。按: 《晋书·孙绰传》载,孙绰(字兴公)博学,很有才华,擅长  写文章,曾作 《遂初赋)《天台山赋)等。        【译文】      支道林问孙兴公: “您和许椽相比,怎么样?”孙兴公说:“要论情趣 高远,弟子对他早已心悦诚服;说到吟诗咏志,许掾却要拜我为师。”                                                 ①       (55)王右军问许玄度:“卿自言何如安石 ?”许未答,王因曰:“安                               ② 石故相为雄,阿万当裂眼争邪  !”       【注释】       ①安石:一本作安、万,即指谢安、谢万,这是对的,下文也同时谈及这两人。       ②相为:指向你,对你。一本作相与。裂眼:指睁大眼睛,形容愤怒的状态。        【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问许玄度:“你自己说说你和安石、万石相比,谁强些?” 许玄度还没有回答,王羲之便说: “安石自然对你称雄,阿万可要和你怒目 相争吧!”                                                      ①       (56)刘尹云: “人言江虨田舍,江乃自田宅屯 。”       【注释】       ①江虨 (bān):字思玄,历任长山令、长史、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        【译文】      丹阳尹刘惔说: “人们谈论江虨像农家子,土气,江虨其实是在村庄里 自营田地,房舍,自种自收。”                                        ①       (57)谢公云: “金谷中苏绍最胜 。”绍是石崇姊夫、苏则孙。愉子 也。       【注释】       ① “金谷”句:金谷,园名,是晋人石崇在洛阳城外金谷涧修建的。石崇是富豪,官至荆州刺  史,曾在金谷园大宴宾客,计三十人,饮酒赋诗,不赋诗的罚酒三杯。事后写成 《金谷诗叙》记载其  事,附录其诗。三十人中,苏绍,年五十,为首。        【译文】      谢安说: “在金谷园的聚会中苏绍的诗最优秀。”苏绍是石崇的姊夫。 苏则的孙子。苏愉的儿子。                                                                 ①       (58)刘尹目庾中郎: “虽言不情情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 。”       【注释】       ①愔愔 (yīn yīn):静寂无声的样子。道:道家哲学体系的核心,指声生  天地万物的本源。突兀:高耸突出。        【译文】      丹阳尹刘惔评论从事中郎庾■说:“虽然他的言谈不像道那样寂静无为, 但是其中突出之处大体能和道相比拟。”                                                    ①       (59)孙承公云: “谢公清于无奕,润于林道 。”       【注释】       ①无奕:谢奕,字无奕,是谢安 (即这里说的谢公)的哥哥。林道:“陈逵,字林道,任西中  郎将,兼梁、淮南二郡太守。
----------------------- Page 191-----------------------      【译文】      孙承公说: “谢公比无奕高洁、比林道温和宽厚。”                                        ①                               ②       (60)或问林公: “司州何如二谢 ?”林公曰: “故当攀安提万 。”       【注释】       ①司州:王胡之,字脩龄,曾召为司州刺史。参看 《言语)第81 则注①。       ②攀安提万:仰攀谢安,提携谢万。指介于两人之间,不及谢安,超过谢万。        【译文】      有人问支道林: “司州和谢家两兄弟相比,怎么样?”支道林说:“当 然是仰攀谢安,提携谢万。”                                                                     ①       (61)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行 ;或爱 孙才藻,而无取于许。       【注释】       ① “或重”句:《续晋阳秋》说:“绰(按:即孙兴公)虽有文才,而诞纵多秽行,时人鄙之。”   《晋书·孙绰传》说孙兴公博学善属文,和许询俱有高尚之志,但是喜欢讥讽嘲笑别人。按:这一则  可以和上文第 54则互相参考。        【译文】      孙兴公、许玄度都是当时的名流。有人看重许玄度的高远情趣,就鄙视 孙兴公的丑恶行为;有人喜欢孙兴公的才华,就认为许玄度无可取之处。                                                           ①       (62)郗嘉宾道谢公: “造膝虽不深彻,而缠绵纶至 。”又曰: “右          ②                                               ③ 军诣嘉宾  。”嘉宾闻之云:“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 。”谢公以嘉宾言 为得。       【注释】       ①造膝:指促膝交谈。缠绵纶至:指谓意最为深厚。       ② “又曰”句:并非承接上文而来,而是指有此一说。又,通“有”。诣,指造诣深。“诣嘉  宾”中的 “嘉宾”疑是衍文。这一则是讲王羲之和谢安对名理的造诣。与郗嘉宾无涉。       ③政:同 “正”,只,仅仅。朋:同等。        【译文】      郗嘉宾评论谢安说: “议论虽然不很深透,可是情意特别深厚。”有人 说: “右军造诣根深。”嘉宾听到后说:“不能说造诣很深,只能说两人不 相上下罢了。”谢安认为嘉宾的话说对了。                      ①                         ②       (63)质道季云 :“思理伦和,吾愧康伯 ;志力强正,吾愧文度。自                    ③ 此以还,吾皆百之  。”       【注释】       ①庾道季:庾和,字道季。 《晋书》说他“好学,有文章。”名重当时,常称扬韩康伯和王文  度。       ②伦和:条理和谐。       ③百:一百倍,作动词用。        【译文】      庾道季说:“要论思路条理清楚,我自愧不如康伯;要论志气坚强不屈, 我自愧不如文度。除此以外的人,我都超过他们一百倍。”                          ①                                         ②       (64)王僧恩轻林公 ,蓝田曰: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       【注释】       ①王僧恩:王袆之的小名,是王蓝田 (王述)的儿子。       ②汝兄:指王但之 (王文度)。坦之与支道林合不来,所以蓝田告诉僧息“勿学汝兄。”
----------------------- Page 192-----------------------      【译文】      王僧恩轻视支道林,蓝田侯王述告诉他: “不要学你哥哥,你哥哥本来 比不上他。”       (65)简文问孙兴公: “袁羊何似?”答曰:“不知者不负其才,知之             ① 者无取其体  。”       【注释】       ①体:根本,这里指道德品质。按:孙兴公意指袁羊有才而无德。        【译文】      简文帝问孙兴公: “袁羊这个人怎么样?”孙兴公回答说:“不了解他 的人不会看不到他的才能,了解他的人瞧不起他的品德。”                                                       ①       (66)蔡叔子云: “韩康伯虽无骨干,然亦肤立 。”       【注释】       ①无骨干:指韩康伯身体肥胖,好像没有骨骼一样。肤立:指外表、形象能立起来。        【译文】      蔡叔子说: “韩康伯虽然像没有骨架似的,但是体型壮美,形象也还能 立得住。”                                                     ①       (67)郗嘉宾问谢太傅曰: “林公谈何如嵇公 ?”谢曰: “嵇公勤著                 ② 脚、裁可得去耳  。”又问: “殷何如支?”谢曰:“正尔有超拔,支乃过                               ③ 殷,然舋舋论辩,恐口欲制支  。”       【注释】       ①林公:支道林。下文又只称支。       ③ “嵇公”句;《高僧传》作”嵇努力裁得去耳”,指嵇康要努力前进,  才能赶上支道林。 “努力”正是“勤著服”的意思。裁。通“才”。       ③超拔:超尘拔俗。按:支道林是和尚,才这样说。舋舋 (wěiwěi):参看 《赏誉)第76则注  ③。        【译文】      郗嘉宾问太傅谢安: “林公的清谈比秘公怎么样?”谢安说:“嵇公要 马不停蹄地走,才能前进呀。”嘉宾又问: “殷浩比支道林怎么样?”谢安 说: “只是能超脱尘俗,支道林才超过殷浩,可是在娓娓不倦的辩论方面, 恐怕殷浩的口才会制服支道林的。”                                                                          ①       (68)质道季云: “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 。                                       ② 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  。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             ③ 狸貒貉啖尽  。”       【注释】       ①廉颇、蔺相如:战国时代赵国人。蔺相如完壁归赵,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上。廉颇本为大将,  不服,想羞侮蔺相如,最后受感动而负荆请罪,与蔺相如成为至交。懔懔:同 “凛凛”,可敬畏的样  子。       ②曹蜍 (chú)。李志:两人憨厚而缺乏才智,做官而功业不显。见在:现在还活着。厌厌 (yā  nyān):形容精神不振。       ③结绳而治:远古时代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处理政事。貒貉 (tuānhé):猪獾和狗  獾。        【译文】      庾道季说: “廉颇和蔺相如虽然是千年以上的古人,依旧正气凛然,经 常使人感到虎虎有生气。曹蜍、李志虽然现在还活着,却精神委靡像坟墓里
----------------------- Page 193-----------------------的死人一样。如果人人都像曹、李那样,就可以回到结绳而治的原始时代去, 只是恐怕野兽会把人都吃光。”                                                                        ①       (69)卫君长是萧祖周妇兄,谢公问孙僧奴:“君家道卫君长云何 ?”                      ② 孙曰: “云是世业人 。”谢曰: “殊不尔,卫自是理义人。”于时以比殷      ③ 洪远  。       【注释】       ①君家:君;您。       ②世业人:管世事 (尘俗之事)的人。       ③殷洪远:殷融,字洪远。参看 《文学)第74则注①。        【译文】      卫君长是萧祖周的大舅子,一次谢安问孙僧奴: “您说卫君长这个人怎 么样?”孙僧奴说: “听说是个俗事缠身的人。”谢安说:“根本不是这样, 卫君长本是个研究名理的人。”当时人们把卫君长和殷洪远并列。                                             ①       (70)王子敬问谢公: “林公何如质公 ?”谢殊不受,答曰: “朱辈                             ② 初无论,庾公自足没林公民  。”       【注释】       ① “林公”句:林公指支道林和尚,庾公指厦亮。       ②没:淹没;超过。        【译文】      王子敬问谢安: “林公比庾公,怎么样?”谢安很不同意这样相比,回 答说: “前辈从来没有谈论过,庚公自然能够超过林公。”                                   ①                                 ②       (71)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 ,谢公云: “先辈初不臧贬七贤 。”       【注释】       ①谢遏:谢玄,小名遏,是谢安的侄儿。竹林:指竹林七贤。参看 《赏誉》第29 则注①       ②臧贬:褒贬。按:竹林七贤,在当时声望都很高,所以一般不评论其中的优劣。        【译文】      谢遏等人一起谈论竹林七贤的优劣,谢安说:“前辈从来不褒贬七贤。”                                                               ①       (72)有人以王中郎比车骑,车骑闻之曰: “伊窟窟成就 。”       【注释】       ①窟窟:同 “搰搰(gǔ gǔ)”,用力的样子。余嘉锡 《世说新语笺疏》538 页说:”言但之随  事辄搰搰用力,故能成就其志业也”, “其称但之之言、殆即听以自■也。”       【译文】      有人把北中郎将王坦之和车骑将军谢玄并列,谢玄听说这事就说: “他 努力做出了成绩。”                                                                    ①       (73)谢太傅谓王孝泊: “刘尹亦奇自知,然不言胜长史。”       【注释】       ①王孝伯:王恭,字孝伯,是长史王濛的孙子。奇自知:非常了解自己。        【译文】      太傅谢安对王孝伯说: “刘尹也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可是他不说超过长 史。”       (74)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 ①。既出,坐客问谢公: “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                                                     ② 何以知之?”谢公曰: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推此知之。”       【注释】
----------------------- Page 194-----------------------     ①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子重。是王操之的字,子敬是  王猷之的字。子敬最小。       ② “吉人”句:语出《周易·系辞下》。吉人,善良的人,贤明的人。躁人,急躁的人。        【译文】      黄门侍郎王子猷兄弟三人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事 情,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三人走了以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 “刚才那 三位贤士谁较好?”谢安说: “小的最好。”客人问道:“怎么知道呢?” 谢安说: “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是从这两句话推断出来的。”                                                ①       (75)谢公问王子敬: “君书何如君家尊 ?”答曰: “固当不同。” 公曰: “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       【注释】       ① “君书”句:王子敬擅长草书、隶书,当时有人认为他的书法骨力比不上他父亲王羲之,而  比较秀媚;有的认为他父亲比不上他。谢安很尊重王羲之的书法,才有此问。        【译文】      谢安问王子敬: “您的书法比起令尊怎么样?”子敬回答说:“本来是 不同的。”谢安说: “外面的议论绝不是这样。”王子敬说:“外人哪里会 懂得!”                                                                         ①       (76)王孝伯问谢太博: “林公何如长史?”太傅曰:“长史韶兴 。” 问: “何如刘尹?”谢曰:“噫,刘尹秀。”王曰:“若如公言,并不如此 二人邪?”谢云: “身意正尔也。”       【注释】       ①韶兴:美好的意趣。按:上文第48 则所记,长史王濛很欣赏自己的韶音令辞,自认为胜过刘  尹 (刘惔)。这里谢安也称赞他的言谈有韶兴,而不很欣赏支道林。        【译文】      王孝伯问太傅谢安: “林公和长史相比,怎么样?”谢安说:“长史的 清谈意趣清新。”王孝伯又问: “和刘尹相比怎么洋?”谢安说:“哎,刘 尹才能出众。”王孝伯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他全都比不上这两个人吗?” 谢安说: “我的意思正是这样啊。”                                                ①       (77)人有问太傅: “子敬可是先辈谁比 ?”谢曰: “阿敬近撮王、        ② 刘之标  。”       【注释】       ① “子敬”句:王子敬于义理并非所长,只是能综合各家情致,所以擅名一时。       ②撮:聚合。王、刘之标:王濛、刘惔的风度。        【译文】      有人问太傅谢安:”子敬到底是和哪一位前辈相当?”谢安说: “从近 处说,阿敬集中了王、刘二人的风度。”                                                    ①       (78)谢公语孝泊: “君祖比刘尹,故为得逮 。”孝伯云: “刘尹非                 ② 不能逮,直不逮  。”       【注释】       ①君祖:指王濛。参看上文第 73则注①。逮:达到;赶上。按: 《世说新语》原注,这一则是  说王濛质朴,刘惔有文采。       ② “刘尹”句:据《晋书》记载,王濛和刘惔两人齐名,而且很友善,王孝伯又“慕刘惔之为  人”。但是在这里,王孝伯实际是说他祖父胜过刘惔。        【译文】
----------------------- Page 195-----------------------     谢安对王孝伯说: “您的祖父和刘尹齐名,自然是能够做到他那样。” 王孝伯说: “刘尹那样的人并不是难以做到的,只是祖父不那样做。”       (79)袁彦伯为吏部郎,子敬与郗嘉宾书曰: “彦伯已入,殊足顿兴往      ①                                          ② 之气  。故知捶挞自难为人,冀小却,当复差耳 。”       【注释】       ①已入:指已经进入朝廷,这里指担任吏部郎一职。顿:舍弃;消除。兴往:迈进,指勇往直  进。       ②捶挞:这里指处分官吏的杖刑。按:郎官如果有过错,就会受杖刑,所以有人不愿担任这一  职务。王濛曾由长山县令调任司徒左西属,他认为此职有过失则应受杖,就上表辞让,虽经下诏对他  可以停罚,仍然不肯就职。小却:稍为推辞一下,即表示不接受。按:王子敬希望袁彦伯也上表辞让,  或者可能停罚。差 (chài):病好了,这里指好。        【译文】      袁彦伯担任了吏部郎,王子敬写信给郗嘉宾说:“彦伯已经入朝就职了, 这个官职特别能挫伤人的仕进志气。原先就知道受了杖刑自然很难做人,所 以希望他能稍为辞让一下,这样就会好一些呀。”                                                           ①       (80)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 《高士传》人及《赞》 ,子敬赏井丹高                               ② 洁,子猷云: “未若长卿慢世 。”       【注释】       ①赞:一种文体,放在人物传记的结尾部分,等于一个总评,内容主要是褒贬人物的。例如桩  康 《高士传)在井丹的传记后面有“其赞曰:‘井丹高洁,不慕荣贵,抗节五王,不交非类??’”。       ②长卿慢世:也是 《高士传》中的赞语。长卿是司马相如的字。慢世,怠慢世人世事,玩世不  恭。按:子敬赞赏高洁,子酞赞赏慢世,都是符合各自的性格的。        【译文】      王子猷、子敬兄弟一起欣赏 《高士传》一书所记的人和所写的《赞》, 子敬欣赏井丹的高洁,子猷说: “不如长卿玩世不恭。”                             ①       (81)有人问袁侍中曰 :“殷仲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得, 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故殷作诔云:                        ②  “荆门昼掩,闲庭晏然 。”       【注释】       ①袁侍中:袁恪之,字元祖,曾任黄门恃郎、侍中。       ②荆门:柴门,指贫苦人家用木头、树枝等编的门。晏然:安安静静的。按:殷仲堪能清谈,  擅长写文章。在清谈名理方面和韩康伯齐名。这一则里,袁恪之避开义理问题,只就风流一事比较其  间优劣。        【译文】      有人问侍中袁烙之:“殷仲堪和韩康伯相比,谁强些?”袁恪之回答说:  “两人义理上的成就,其优劣实在是还没有辨明,可是门庭闲静,显然保存 着名士的风雅,这一点,殷仲堪是赶不上韩康伯的。”所以殷仲堪在哀悼韩 康伯的诔文上说: “柴门白天也关闭着,清幽的庭院安安静静。”       (82)王子敬问谢公:“嘉宾何如道季?”答曰:“道季诚复钞撮清悟,            ① 嘉宾故自上  。”       【注释】       ①钞撮:聚集。按:这里指庾道季清谈能学习别人,集中人家清虚善悟的优点。上:原注 “超  拔也”,指出众,杰出。按:谢安认为嘉宾胜过道季。        【译文】
----------------------- Page 196-----------------------     王子敬问谢安: “嘉宾和道季相比,谁强些?”谢安回答说:“道季的 清谈的确集中了他人的清虚善悟,嘉宾却本来就出众。”                                       ①                          ②       (83)王珣疾,临困,问王武冈曰 :“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 ?”武冈                        ③                                               ④ 曰: “世以比王北中郎 。”东亭转卧向壁,叹曰: “人固不可以无年 !”       【注释】       ①临困:临死。困,病重。王武冈:王谧 (mì),王导的孙子,袭爵武冈侯。       ②领军:指王洽,是玉导的儿子、王珣的父亲,名声很好,曾任吴郡内史,调任领军,不久又  加中书令。三十六岁死。       ③王北中郎:王坦之,任北中郎将。按:王坦之是太原人,王导是琅琊人。       ④无年:无寿。按:王珣认为他父亲的人品才德超过王坦之,只是因为死得早,所以声望不大,  世人才拿他比王坦之。        【译文】      王珣病重,临死的时候,问武冈侯王谧说: “舆论界把我家领军和谁并 列?”武冈侯说:“世人把他和王北中郎并列。”东亭侯王珣翻身面向墙壁, 叹气说: “人确是不能没有寿数呀!”                               ①                                     ②       (84)王孝伯道谢公浓至 。又曰: “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  。”       【注释】       ①浓至:指道德深厚到顶点。       ②虚:谦虚。 《晋书·王濛传》说王濛“虚己应物,恕而后行。”融:恬适。原注“条畅也”,  指通达。 《晋书·谢安传》说他“神识沈敏,风字条畅。”        【译文】王孝伯评论谢安最为深厚。又说: “长史谦虚宽和,刘尹才智 出众,谢公和乐通达。”       (85)王孝伯问谢公: “林公何如右军?”谢曰:“右军胜林公。林公                 ① 在司州前亦贵彻  。”       【注释】       ①司州:指玉胡之,曾任司州刺史。参看 《言语》第81 则注①。按:这里说明右军将军王羲之  胜过支道林,支道林胜过王的之。贵彻:尊贵通达。        【译文】      王孝伯问谢安: “林公和右军相比,谁强?”谢安说:“右军胜过林公。 可是林公比起司州来还是尊贵而通达的。”                                           ①       (86)桓玄为太傅,大会,朝臣毕集 。坐裁竟,问王桢之曰: “我何            ②                        ③ 如卿第七叔  ?”于时宾客为之咽气 。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标,公 是千载之英。”一坐欢然。       【注释】       ① “桓玄”句:桓玄只任过太尉,不是太傅。       ②卿第七叔:指王献之。王桢之是王徽之的儿子,王羲之的孙子,历任侍中、大司马长史。       ③咽气:气塞,屏气,这里指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按:桓玄性情暴烈,而又酷爱书画,喜欢二  王书法,总是以王献之自比。王桢之如果回答不好,就会触怒他。        【译文】      桓玄任太傅的时候,大会宾客,朝中大臣全都来了。大家才入座,桓玄 就问王桢之: “我和你七叔相比,谁强?”当时在座的宾客都为王桢之紧张 得不敢喘气。王桢之从容回答说: “亡叔只是一代的楷模,您却是千古的英 才。”满座的人听了都喜气洋洋。                             ①       (87)桓玄问刘太常曰 : ‘我何如谢太傅?”刘答曰:“公高,太傅
----------------------- Page 197-----------------------                                                                 ② 深。”又曰: “何如贤舅子敬?”答曰:“楂梨橘柚,各有其美 。”       【注释】       ①刘太常:刘瑾,字仲璋,历任尚书、太常卿。他母亲是王羲之的女儿、王子敬 (王献之)的  姐妹。       ② “楂梨”句:指几种水果味道不同,却都很可口,借指两人各有各的长处。楂,山楂;柚,  柚子。        【译文】      桓玄问太常刘瑾说: “我和谢太傅相比,怎么样?”刘瑾回答说:“公 高明,太傅深厚。”桓玄又问: “比起贤舅子敬来怎么样?”刘瑾回答说:  “楂、梨、橘,柚,各有各的美味。”                               ①                                      ②       (88)旧以桓谦比殷仲文 。桓玄时,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见之 ,谓同 坐曰: “我家中军那得及此也!”       【注释】       ①殷仲文:桓玄的姐夫,投奔桓玄任咨议参军。他有才华,容貌风度又美,为世所重。下文桓  玄正是从这方面评论桓谦比不上他。       ② “桓玄”句:指桓玄攻下建康、自称皇帝时。参看《言语)第106 则注①。桓玄篡位后,任  用堂兄弟桓谦为尚书左仆射,兼吏部,加中军将军。故下文直称中军。        【译文】      过去总是把桓谦和殷仲文并列。桓玄称帝时,仲文入朝,桓玄在厅堂上 望见他,对同座的人说: “我家的中军哪里赶得上这个人呢!”
----------------------- Page 198-----------------------                                 规箴第十        【题解】      规箴指规劝告诫。本篇以规劝君主或尊长接受意见、改正错误的记述为 主,少数几则是记载同辈或夫妇之间的劝导,只有第24 则是高僧对弟子亦即 长辈对晚辈的规诫。所涉及的内容多是为政治国之道、待人处事之方等。从 这里可以看到不少直言敢谏、绝不阿谀逢迎的事例,这是有教育意义的。例 如第 2 则记京房向汉元帝进谏时,暗中把元帝比做古代的亡国之君。其中有 些人性格耿直,知无不言。例如第 3则记郭林宗认为陈元方在服丧期间盖着 锦被睡觉是失礼,当面指斥他,并且 “奋衣而去”。郭林宗不以私情灭道义, 他所坚持的是符合当时的礼制标准的。有一些谏诤是锋芒外露,无所顾忌。 例如第 5则记陆凯在回答吴主孙皓的问话时直斥时政: “今政荒民弊,覆亡 是惧”。这等于当面指责君主祸国殃民,非圣主贤君。有一些却是和风细雨, 含而不露。例如第21 则记谢万在兵败逃跑时仍要摆架子讲究用玉帖镫,他哥 哥谢安劝他时只说: “当今岂须烦此”。这不过是从费时费事的角度点明不 必要这样做,而没有直接指出这种做法的错误。还有一些是以古喻今,希望 达到以古为训的目的,或者借用他人他物含蓄劝戒,以增强说服力,这就不 必一一举例了。总之,从本篇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人的规箴艺术。                                                               ①       (1)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此 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 “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                                                 ② 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       【注释】       ①”汉武帝”句:汉武帝奶妈的子孙在京都长安横行霸道,官司奏请把奶妈流放到边远地区,  武帝批准了。申宪,申明法令,指执行法令。东方朔,汉武帝时任侍中。       ②心忍:心狠。凄然:形容悲伤。愍:怜悯。        【译文】      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 朔求救。东方朔说: “这不是靠唇舌能争得来的事,你想一定要把事办成的 话,临走时,只可连连回头望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也许能有万一的 希望呢。”奶妈进来辞行时,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奶妈照东方朔所说 频频回顾武帝,东方朔就对她说: “你是犯傻呀!皇上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 时的恩情吗!”武帝虽然才智杰出,心肠刚硬,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 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来了,立刻下令免她的罪。                             ①                                          ②       (2)京房与汉元帝共论 ,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  ?” 答曰: “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 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白: “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 也。”③        【注释】       ①京房:字君明,汉元帝时以孝廉为郎 (皇帝的侍从官)。       ②幽、厉之君:厉指周厉王,是西周时代的君主,在位时暴虐无道,滥施杀伐,终于被国人流  放了。幽指周幽王,是厉王的孙子,在位时宠幸妃子褒姒,沉迷酒色,后来外族入侵,把他杀死。两  人都是暴虐之君。       ③稽 (qǐ)首:古代最恭敬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将恐”句:汉元帝的
----------------------- Page 199-----------------------亲信中书令石显和尚书令五鹿充宗专权,京房认为他们会犯上作乱,所以借幽、厉之君来向汉元帝进  谏。        【译文】      京房和汉元帝在一起议论,趁机问元帝:“周幽王和周厉王为什么灭亡? 他们所任用的是些什么人?”元帝回答说: “他们任用的人不忠。”京房又 问;“明知他不忠,还要任用,这是什么原因呢?”元帝说:“亡国的君主, 各自都认为他的臣下是贤能的。哪里是明知不忠还要任用他呢!”京房于是 拜伏在地,说道:“就怕我们今天看古人,也像后代的人看我们今天一样啊。”       (3)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 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 “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 ①                                              ②   ?孔子曰: ‘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 ③                     ④   。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       【注释】       ①是则:则是,指效法你。       ② “衣夫”句:出自《论语,阳货),原文作“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孔子的弟子宰  我认为,为父母守孝三年,时间太长,孔子以为不到三年期满,吃大米饭,穿绸缎,心里不安。夫 (fú),  那个。       ③奋衣:振衣,等于拂袖,甩手。       ④百所日:百来天。所:约数词。        【译文】      陈元方遭遇到丧父的不幸,哭泣悲恸,身体骨瘦如柴。他母亲心疼他, 在他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用条锦缎被子给他盖上。郭林宗去吊丧,看见他盖 着锦缎被子,就对他说: “你是国内的杰出人物,各地的人都学习你,怎么 能在服丧期间盖锦缎被子?孔子说: ‘穿着那花缎子衣服,吃着那大米白饭, 你心里踏实吗?’我不认为这种做法是可取的。”说完就拂袖而去。自此以 后有百来天宾客都不来吊唁了。                                              ①                ②       (4)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返 。群臣莫不止谏 : “此为小                                                               ③ 物,何足甚耽!”休曰: “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  。”       【注释】       ①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孙权死后,孙休的弟弟孙亮继位,后孙亮被废,孙休继位。       ②止谏:一作 “上谏”。③耿介:正直;心意专一。《周礼·春官·大宗伯》“士执雉”注:   “雉:取其守介而死,不失其节。”按这句是托词,为自己开脱。        【译文】      孙休喜欢射野鸡,到了射猎野鸡的季节,就早去晚归。群臣谁都劝止他 说: “这是小东西,哪里值得过分迷恋!”孙休说:“虽然是小东西,可是 比人还耿直,我因此喜欢它。”                                                         ①       (5)孙皓问丞相陆凯曰: “卿一宗在朝有几人?” 陆曰: “二相、五 侯,将军十馀人。”皓曰: “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                                          ② 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俱  ,臣何敢言盛!”       【注释】       ①孙皓:吴国亡国之主,孙休死后,孙皓继位,荒淫骄横,朝野失望。后晋兵攻下建康,孙皓  投降,吴国亡。陆凯:字敬风,吴人,和丞相陆逊同族。孙皓暴虐,陆凯直言敢谏,由于他宗族强盛,  孙皓不敢加诛于他。       ②覆亡是惧:惧覆亡。
【网络资源快速查找 http://w.remen-blog.com --电影、音乐、书籍、软件......闪电搜寻!】      【译文】      孙皓问丞相陆凯说:“你们那个家族在朝中做官的有多少人?”陆凯说:  “两个丞相,五个侯爵、十几个将军。”孙皓说:“真兴旺啊!”陆凯说:  “君主贤明,臣下尽忠,这是国家兴旺的象征;父母慈爱,儿女孝顺,这是 家庭兴旺的象征。现在政务荒废,百姓困苦,臣唯恐国家灭亡,还敢说什么 兴旺啊!”                                                                ①       (6)何晏、邓颺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 卦成,辂称 引古义,深以戒之。颺曰: “此老生之常谈。”晏曰: “知几其神乎,古人        ②                                                 ③ 以为难 ;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 ,可谓 ‘明德惟馨 ④                                             ⑤   。’ 《诗》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注释】       ①何晏、邓颺:魏国曹爽执政时,何、邓二人成了曹爽的心腹,都任尚书。管辂 (lù):擅长   《周易》,能占卦。由冀州举荐为秀才,到首都后,何、邓叫他占卦,看看能否做到三公。他趁机用   (易)理劝戒二人宜明存亡之理,忧虑国家危机,尽心辅助君主,使民怀德,这样三公之位就可以得  到。       ②几 (jī):预兆;事情的苗头。神:神妙;高超。       ③ “今君”句:何晏这句话意在说明,从管辂的做法里可了解到,知几并不神,交疏可以吐诚。       ④明德惟馨:语出 《左传·僖公五年》所引《周书》,大意是:光明的德行是芳香的。       ⑤ “中心”句:语出《诗经·小雅·隰桑》,大意是:心中藏着他,哪一天忘记过他!中心,  心中。按:何晏引这两句来表示对管辂的赞赏和谢意。        【译文】      何晏、邓颺叫管辂给他们占一卦,说: “不知道我们的官位能不能升到 三公?”卦成以后,管辂引证古书的义理,意味深长地劝戒他们。邓颺说:  “你这是老生常谈。”何晏说:“了解事物变化的征兆大概是很微妙的吧, 古人认为这很困难;交情很浅而说话却吐露真心,现代人认为这很困难。现 在您才一面之交就全部说出了这两个难题的解决办法,可以说是 ‘明德惟 馨’。 《诗经》上不是说过吗:‘中心藏之,乞何日忘之!’我一定牢记着 你说的话。”                                                ①       (7)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 。诸名臣亦多献直言。帝尝 在陵云台上坐,卫瓘在侧,欲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抚床曰: “此坐      ② 可惜  !”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       【注释】       ① “晋武帝”句:武帝即位初年,立第二子司马衷为皇太子。太子当时九岁,没有才智,又不  肯学习,朝廷百官认为他不能亲理政事,所以太子少博卫瓘总想奏请废太子,后来武帝拿尚书省的政  务令太子处理,太子不知该怎样回答,太子妃贾氏请人代作答,呈送武帝,武帝看了很高兴,废立的  事便作罢。参看 《方正》第 9 则。       ②此坐可惜:指让太子登上此座,就值得惋惜。        【译文】      晋武帝既然不明白太子愚蠢,就有意要把帝位传给他。众位名臣也多有 直言强谏的。一次,武帝在陵云台上坐着,卫瓘陪侍在旁,想趁机申述自己 的心意,便装做喝醉酒一样跪在武帝面前,用手拍着武帝的座床说: “这个 座位可惜呀!”武帝虽然明白他的用意,还是笑着说: “您醉了吗?”                                                                     ①       (8)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 。夷甫               ② 患之而不能禁  。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郭氏惮
----------------------- Page 201-----------------------  ③               ④ 之  。夷甫骤谏之 ,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郭氏小 为之损。       【注释】       ①厌:满足。       ② “夷甫”句:王衍(字夷甫)的妻子和晋惠帝皇后贾氏是表姐妹,她倚仗贾后的权势,所以  王衍不能禁。       ③楼护:是汉代的游侠,即重义气,能舍己助人的人。       ④骤:屡次。        【译文】      王夷甫的妻子是郭泰宁的女儿,笨拙而又性情倔强,贪得无厌,喜欢干 涉别人的事。王夷甫对她很伤脑筋却又制止不了。当时他的同乡、幽州刺史 李阳,是京都的一个大侠客,如同汉代的楼护,王夷甫妻子郭氏很怕他。王 夷甫常常劝戒他妻子,就跟她说: “不只我说你不能这样做,李阳也认为你 不能这样做。”郭氏因此才稍为收敛了一点。       (9)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               ①       “钱”字 。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                             ② 呼婢曰: “举却阿堵物!”       【注释】       ①尚:崇尚。玄远:指道的玄妙幽远;玄理。贪浊:贪耍卑污。       ③阂 (hé):阻碍。阿堵:这。        【译文】      王夷甫一向崇尚玄理,常常憎恨他妻子的贪婪卑污,口里不曾说过“钱” 字。他妻子想试试他,就叫婢女拿钱来围着睡床放着,让他不能走路。王夷 甫早晨起床,看见钱碍着自己走路,就招呼婢女说: “拿掉这些东西!”                                                                    ①       (10)王平子年十四五,见王夷甫妻郭氏贪欲,令婢路上儋粪 。平子 谏之,并言不可。郭大怒,谓平子曰:  “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            ②                        ③                                 ④ 新妇嘱小郎  。”急捉衣裾,将与杖 。平子饶力,争得脱,逾窗而走 。       【注释】       ①王平子:王澄,字平子,是王夷甫的弟弟。儋:同 “担”,肩挑。       ②夫人:指婆婆。小郎:称丈夫的弟弟为小郎,即小叔子。新妇:妇女的自称。       ③裾 (jū):衣服的大襟,也指衣服的前后部分。       ④饶力:多力。        【译文】      王平子十四五岁时,看见王夷甫的妻子郭氏很贪心,竟叫婢女到路上捡 粪。平子劝阻她,并且说明这样不行。郭氏大怒,对平子说: “以前婆婆临 终的时候,把你托付给我,并没有把我托付给你。”说完就一把抓住平子的 衣服,要拿棍子打他。平子力气大,挣扎开,才得以脱身,跳窗而逃了。       (11)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比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                   ① 酒一酣,从是遂断  。       【注释】       ①元帝:元帝司马睿,是东晋的第一个皇帝。登位前,升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永嘉  初年,始过江镇守建业,后为晋王。愍帝死后,才继帝位。王茂弘:王导,字茂弘。一向和元帝很亲  近,劝元帝移镇建业,并帮助他开创大业。        【译文】
----------------------- Page 202-----------------------     晋元帝到江南后还是喜欢喝酒,王茂弘和元帝向来有交情,常常流着泪 规劝他,元帝终于答应了,就叫倒酒来喝个痛快,从此以后就戒了酒。                                                    ①       (12)谢鲲为豫章太守,从大将军下,至石头 。敦谓鲲曰: “余不得                 ②                                                      ③ 复为盛德之事矣  !”鲲曰:“何为其然?但使自今已后,日亡日去耳 。” 敦又称疾不朝,鲲谕敦曰:“近者,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四海之内, 实怀未达。若能朝天子,使群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仗民望以从众                                                      ④ 怀,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  。”时人以为名言。       【注释】       ① “谢鲲”句:谢鲲曾为大将军玉敦的长史,后被王敦降为豫章太守。晋元帝永昌元年 (公元  322年)王敦借口镇北将军、丹阳尹专权,以声讨刘隗、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带着他一起攻下石头城。  杀了刘隗等人后,不朝见晋帝就退兵回武昌。       ②盛德之事:品德高尚之事,指辅佐君主之事。按:王敦这句话表明了他目无君主、准备篡位  的意图。       ③日亡日去: 《晋书·谢鲲传)作“日忘日去”,《资治通鉴·晋纪十四》“但使自今以往,  日忘日去耳”注:“言日复一日,浸忘前事,则君臣猜嫌之迹亦日去耳。”       ④冲退:谦虚退让。侔一匡:指和一匡天下之功相等。一匡,指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纠  正。        【译文】      谢鲲任豫章太守的时候,随大将军王敦东下,到了石头城。王敦对谢鲲 说:“我不能再做那种道德高尚的事了!”谢鲲说:“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只要从今以后,让以前的猜嫌一天天忘掉就是了。”王敦又托病不去朝见, 谢鲲劝告他说: “近来您的举动虽然是想极力地保存国家,可是全国的人还 不了解您的真实意图。如果能去朝见天子,使群臣放下心来,众人的心才会 敬佩您。掌握人民的愿望来顺从众人的心意,全都用谦让之心来侍奉君主, 这样做,功勋就可以等同一匡天下,也能够名垂千古。”当时的人认为这是 名言。                                                                  ①       (13)元皇帝时,廷尉张闿在小市居,私作都门,蚤闭晚开 。群小患                       ②                            ③ 之,诣州府诉,不得理  ;遂至挝登闻鼓,犹不被判 。闻贺司空出,至破冈,            ④ 连名诣贺诉  。贺曰: “身被征作礼官,不关此事。”群小叩头曰:“若府 君复不见治,便无所诉。”贺未语,令且去,见张廷尉当为及之。张闻,即                                    ⑤ 毁门,自至方山迎贺。贺出见辞之  ,曰: “此不必见关,但与君门情,相          ⑥ 为惜之民  。”张愧谢曰: “小人有如此,始不即知,蚤已毁坏。”       【注释】       ① “元皇”句:按:《晋书·贺循传)说:“廷尉张闿(kǎi)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  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张闿任廷尉后,以疾解职,拜为金紫光禄大夫。不久病死。都门,京  都中里门,里门指街巷的门。       ②群小:老百姓,这里指跟张闿住在一个街坊的人。       ③挝 (zhuā):敲击。登闻鼓:一种谏鼓,挂在朝堂外,有所谏议或有冤屈者,可以击鼓上达。         ④贺司空:贺循,字彦先。为人言行举止,必讲礼让,晋元帝时任太常,为九卿之一,主管祭  祀礼乐,所以下文说作礼官。死后赠司空。破冈:地名。       ⑤出见辞之:余嘉锡 《世说新语笺疏》以为是“出辞见之”的误倒,就是“以群小诉词示闿也”。       ⑥门情:世代相交之情。贺循的曾祖父贺齐和张闿的曾祖父张昭都是吴国的名将,两人也很友  好,所以是有门情。
----------------------- Page 203-----------------------      【译文】      晋元帝时,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场上,他私自设置街道大门,每天关门很 早,开门却很晚。附近的百姓为这事很发愁,就到州衙门去告状,衙门不受 理;终于弄到去击登闻鼓,还是得不到裁决。大家听说司空贺循外出,到了 破冈,就连名到他那里告状。贺循说: “我被调做礼官,和这事无关。”百 姓给他磕头说: “如果府君也不管我们,我们就没有地方申诉了。”贺循没 有说什么,只叫大家暂时退下去,说以后见到张廷尉一走替大家问起这件事。 张闿听说后,立刻把门拆了,而且亲自到方山去迎接贺循。贺循拿出状辞给 他看,说: “这件事本用不着我过问,只是和您是世交,为了您才舍不得扔 掉它。”张闿惭愧地谢罪说: “百姓有这样的要求,当初没有立刻了解到, 门早已拆了。”                                                       ①       (14)郗太尉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矜之 。后朝觐,以王丞相 未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王公知其意,每引作他言。临还镇,故                                         ② 命驾诣丞相,丞相翘须厉色,上坐便言  : “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                      ③              ④ 意满口重,辞殊不流  。王公摄其次 ,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                                             ⑤ 勿复谈。”郗遂大瞋,冰衿而出,不得一言  。       【注释】       ①郗太尉:郗鉴,曾和王导、庾亮等受晋明帝遗诏,辅佐成帝。咸和初年,兼任徐州刺史,镇  守京口,后为司空,进位太尉。按:下文说及 “还镇”,大概仍然是镇守京口。经:治理;考虑。         ②丞相翘须厉色:一本无 “丞相”二字,这是对的。翘须厉色的是郗鉴。       ③不流:不流畅,指语无伦次。       ④摄其次:指整理他言谈的顺序。摄,整理。       ⑤冰衿:心情冰冷。衿,心怀,心情。        【译文】      太尉郗鉴晚年喜欢谈论,所谈的事既不是他向来所考虑的,又很自负。 后来朝见皇帝的时候,因为丞相王导晚年做了许多值得遗憾的事,所以每次 见到王导,定要苦苦劝戒他。王导知道郗鉴的意图,就常常用别的话来引开。 后来郗鉴快要回到所镇守的地方,特意坐车去看望王导,他翘着胡子,脸色 严肃,一落座就说: “快要分手了,我一定要把我所看到的事说出来。”他 很自满,口气很重,可是话说得特别不顺当。王导纠正他说话的层次,然后 说:“后会无定期,我也想尽量说出我的意见,就是希望您以后不要再谈论。” 郗鉴于是非常生气,心情冰冷地走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①                              ②       (15)王丞相为扬州,遣八部从事之职 。顾和时为下传还,同时俱见 。                                           ③ 诸从事各奏二千石官长得失,至和独无言  。王问顾曰: “卿何所闻?”答                                                                  ④ 曰: “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  !”丞相 咨嗟称佳,诸从事自视缺然也。       【注释】       ① “王丞相”句:东晋初,王导任丞相军咨祭酒,兼任扬州刺史。扬州当时统属丹阳、会稽等  八郡。按当时官制,每郡置部从事一人,主管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等事,所以王导分遣部从事八人。  之职,到职视事。       ② “顾和”句:王导任扬州刺史时,调顾和任从事,这是和部从事不同的职务。这里的“下传”,  可能指乘传车 (驿车)。当时州里有别驾从事一职,刺史视察各地时,别驾就乘传车随行。顾和大概  只以从事身分随部从事到邵里去。 (参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66页。)
----------------------- Page 204-----------------------     ③二千石:是郡太守的通称。太守的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       ④网漏吞舟:能吞下一条船那样的大鱼逃脱了鱼网,指大坏人逃脱了法网。按:这里指宁可粗  疏一点,也不要捕风捉影。察察:清明。        【译文】      丞相王导任扬州刺史时,派遣八个部从事到各郡任职。顾和当时也随着 到郡里去,回来以后,大家一起谒见王导。部从事们各启奏郡守的优劣,轮 到顾和,唯独他没有发言。王导问顾和: “你听到什么了?”顾和回答说:  “明公任大臣,宁可让吞舟之鱼漏网,怎么能寻访传闻,凭这些来推行清明 的政治呢!”王导赞叹着连声说好,众从事也自愧不如。                                                ①       (16)苏峻东征沈充,请吏部郎陆迈与俱 。将至吴,密敕左右,令入                 ② 阊门放火以示威  。陆知其意,谓峻曰: “吴治平未久,必将有乱。若为乱                 ③ 阶,请从我家始  。”峻遂止。       【注释】       ① “苏峻”句:晋明帝太宁二年(公元324 年),王敦再次起兵反,并任沈充为车骑将军。沈  充也就起兵直向建康。朝廷召临淮太守苏峻领兵入卫京都,大破沈充军。       ②阊门:吴的西郭门。       ③ “若为”句:陆迈是吴郡吴(今江苏省吴县)人,反对苏峻在吴地放火,所以先说破苏峻的  意图。阶:凭借;原因。        【译文】      苏峻起兵东下讨伐沈充,请吏部郎陆迈和他一起出征。快要到吴地的时 候,苏峻秘密吩咐手下的人,叫他们进阊门去放火来显示军威。陆迈明白苏 峻的意图,对他说: “吴地刚太平了不长时间,这样做一走会引起骚乱。如 果要制造骚乱的借口,请从我家开始放火。”苏峻这才作罢。                        ①       (17)陆玩拜司空  ,有人诣之,索美酒,得,便自起泻著梁柱间地,                                                     ② 祝曰: “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用,莫倾人栋梁  。”玩笑曰: “戢卿良   ③ 箴  。”       【注释】       ①陆玩:陆玩是吴郡吴人,晋成帝时,在王导、郗鉴,庾亮等相继死后,受任为司空。他很谦  让,曾说: “以我为三公,是天下无人矣。”       ② “当今”句:这里以柱石比喻三公之位,以栋梁比喻国家,是希望陆玩不要让国家倾覆。       ③戢 (jí):收藏;记住。        【译文】      陆玩就任司空,有位客人去看望他,向他要一杯美酒,酒拿来了,客人 便站起来在顶梁柱旁边的地上奠酒,祝告说: “当前缺少好材料,才用你做 柱石,你千万不要让人家的栋梁塌下来。”陆玩听了笑着说: “我记住你的 忠告。”                                                  ①       (18)小庾在荆州,公朝大会,问诸僚佐曰 : “我欲为汉高、魏武,      ② 何如  ?”一坐莫答。长史江虨曰: “愿明公为桓、文之事,不愿作汉高、        ③ 魏武也  。”       【注释】       ①小庾:庾翼,是庾亮的弟弟。曾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       ②汉高、魏武: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他们最终夺取了天下。       ③桓、文:齐桓公和晋文公,春秋时先后称霸,是五霸中最有声望的两个霸主,主张尊奉周王  室,抵御外患。
----------------------- Page 205-----------------------      【译文】      庾翼在荆州任职时,在一次僚属拜见长官的聚会上,问僚属们说: “我 想做汉高祖、魏武帝那样的人,你们看怎么样?”满座的人没有谁敢回答。 这时长史江虨说: “希望明公效法齐桓、晋文的事业,不希望您效法汉高、 魏武。”                                                             ①       (19)罗君章为桓宣武从事,谢镇西作江夏,往检校之 。罗既至,初 不问郡事,径就谢数日饮酒而还。桓公问有何事,君章云: “不审公谓谢尚 何似人?”桓公曰: “仁祖是胜我许人。”君章云:“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 故一无所问。”桓公奇其意而不责也。       【注释】       ①谢镇西:谢尚,字仁祖,曾任建武将军、江夏相,后进号镇西将军。江夏郡属荆州,当时桓  温 (死谥宣武)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任荆州刺史。        【译文】      罗君章任桓温手下的从事,当时镇西将军谢尚任江夏相,桓温派罗君章 到江夏检查谢尚的工作。罗君章到江夏后,从不问郡里的政事,径直到谢尚 那里喝了几天酒就回去了。桓温问他江夏有什么事,罗君章反问道: “不知 道您认为谢尚是怎样的人?”桓温说: “仁祖是胜过我一些的人。”罗君章 便说:“哪里有胜过您的人而会去做不合理的事呢,所以政事我一点也不问。” 桓温认为他的想法很奇特,也就不责怪他。                                                                         ①       (20)王右军与王敬仁、许玄度并善。二人亡后,右军为论议更克  。 孔岩诫之曰: “明府昔与王、许周旋有情,及逝没之后,无慎终之好,民所          ② 不取。” 右军甚愧。       【注释】       ①克:刻薄。       ② “孔岩”句:孔岩((晋书)作孔严)是会稽郡山阴县人。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是孔岩家乡的长官。所以孔岩尊称王羲之为明府,自称为民。慎终,谨慎地对待去世的朋友。        【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和王敬仁、许玄度两人都很友好。两人死后,王羲之对 他们的评论却更加刻薄。孔岩告诫他说: “明府以前和王、许交往,很有情 谊,到他们逝世之后,却没有始终如一的友情,这是我所不取的。”王羲之 听了非常惭愧。                                                    ①       (21)谢中郎在寿春败,临奔走,犹求玉帖镫 。太傅在军,前后初无          ② 损益之言  。尔日犹云: “当今岂须烦此!”       【注释】       ①谢中郎:谢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受命北征,不战而溃败。当时他哥哥谢安还没有出  任官职,只以平民随军,帮助谢万对各将领做了很多工作。玉帖镫:用玉装饰的马镫。       ②损益:兴利除弊;批评建议。        【译文】      西中郎将谢万在寿春溃败了,临逃跑时,还要讲究用贵重的玉帖镫。太 傅谢安跟随他在军中,始终也没有提过什么意见。这时仍然只说: “现在哪 里还需要找这个麻烦!”                                                                 ①       (22)王大语东亭: “卿乃复论成不恶,那得与僧弥戏!”       【注释】       ①东亭:王珣,封东亭侯。他的弟弟王珉,小名僧弥,名声超过王珣。当时人们评论说: “法
----------------------- Page 206-----------------------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法护是王珣的小名。论成不恶:四字可能有误,论成也可能指时人品评已  有定论。按:王大意在劝阻王珣,不要去招惹僧弥,以免不胜而自降声誉。        【译文】      王大对东亭侯王珣说:“对你的定评原来就是不错,哪能和僧弥赌胜呢!”                                      ①                     ②       (23)殷觊病困,看人政见半面 。殷荆州兴晋阳之甲 ,往与觊别,涕                   ③                                        ④ 零,属以消息所患  。觊答曰: “我病自当差,正忧汝患耳 !”       【注释】                                f      ①殷觊 (jì): 《晋书)本传作殷          (yī),任南蛮校尉。政:通 “正”,只。       ②兴晋阳之甲:指兴兵。晋阳之甲,诣晋阳这个地方的甲兵。按: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  春秋时晋国大夫赵鞅用自己封邑晋阳的甲兵来驱逐国君身边的坏人荀寅和士吉射。而晋安帝时 (公元  397 年),兖州刺史王恭等想和殷仲堪联合,以讨伐尚书左仆射王国宝为名,起兵内伐,共兴晋阳之  举,后晋室杀了王国宝,才作罢。第二年,王恭、殷仲堪又以讨伐谯王司马尚之等  为名起兵反,几个月后才罢兵。这就是所谓晋阳之甲。       ③消息:将息;休养。所患:病。       ④ “我病”句:殷仲堪想起兵时,请堂兄殷觊同时起兵。殷觊不但不肯答应。且认为殷仲堪是  想排斥异己,培植亲信,非常反对起兵解决朝廷是非。所以殷仲堪去探病时,殷觊说了这样的话。按:   《晋书)本传载,觊对仲堪说:“我病不过身死,但汝病在灭门,幸熟为虑,勿以我为念也。”        【译文】      殷觊病重,看人只能看见半面。荆州刺史殷仲堪当时正要起兵内伐,去 和殷觊告别,看见他病成那样,就哭了,嘱咐他好好养病。殷觊回答说:“我 的病自会好的,我只担心你的病呀!”                                                                ①       (24)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堕者 ,远公曰:                                                      ②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执经登坐,讽诵                 ③ 朗畅,词色甚苦  。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注释】       ①堕者:同 “情者”,懒惰的人。       ②桑树之光:照在桑榆、榆树梢上的落日余辉,比喻老年时光。朝阳之晖:比喻年少时光。       ③词色:同 “辞色”,言辞和表情。苦:指恳切。        【译文】      惠远和尚住在庐山里,虽然年老了,还不断地宣讲佛经。弟子中有人不 肯好好学,惠远就说: “我像傍晚的落日余辉,按理说不会照得久远了,但 愿你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亮呀!”于是拿着佛经,登上讲坛,诵经响亮 而流畅,言辞神态非常恳切。高足弟子,都更加肃然起敬。                        ①                                              ②       (25)桓南郡好猎 。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 。骋                                         ③ 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 。或行陈不整,麏兔腾逸,参佐无          ④                                                 ⑤ 不被系束  。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  。常自带绛绵绳 著腰中,玄问: “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        ⑥ 堪芒也  。”玄自此小差。       【注释】       ①桓南郡: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曾任江州刺史、荆州刺史等职。       ②田狩:打猎。隰 (xí):低而湿的地方。       ③双甄:作战时军队的左右两翼称双甄。打猎也像打仗,所以也称两翼为双甄。       ④行陈:即行阵,军队的行列。麏 (jūn):獐子。       ⑤贼曹参军:参军是州府的属官,参军分曹 (即分科、分部门)办事,贼曹是其中一个部门。
----------------------- Page 207-----------------------     ⑤会当:总有一天会。芒:刺。按:缚人用粗麻绳,绳粗有刺,所以自带绵绳,以免麻刺扎手。        【译文】      南郡公桓玄喜欢打猎。每逢打猎的时候,车马非常多,五六十里的地面, 旗帜铺天盖地。良马奔驰,像飞一样追击着野物;侧翼队伍所向之处,不管 山坡山沟,概不回避。有时队列不整齐,或者让獐兔等野物逃脱了,下属官 吏没有不被捆起来的。桓道恭是桓玄的族人,当时任贼曹参军,颇敢直话直 说。打猎时常常腰里带着一条红绵绳,桓玄问他: “这是干什么用的?”道 恭回答说: “您打猎的时候,喜欢捆人,我总会被捆的,怕两只手受不了那 粗绳上的芒刺啊。”从此以后,桓玄捆人的事就稍为少些了。                                                  ①       (26)王绪、王国宝相为唇齿,并上下权要 。王大不平其如此,乃谓                                             ② 绪曰: “汝为此歘歘,曾不虑狱吏之为贵乎 ?”       【注释】       ① “王绪”句:晋孝武帝、安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辅政,信任王国宝、王绪两堂兄弟。安帝  即位后。兖州刺史王恭等憎恨这两人扰乱朝政,起兵声讨。会稽王为了平息各州  的不满,便杀了王绪,把王国宝交付廷尉治罪并赐死。唇齿,比喻有共同利害的双方互相依靠。上下,  唐写本作 “弄”,“弄”的俗体作“卡”。       ②歘歘 (xūxū):同欻,指轻举妄动。 “曾不”句:这是用汉代周勃的故事。周勃免丞相职后  回到封国去,有人告他谋反,汉文帝把他交给廷尉问罪。使他遭受到狱吏的凌辱。周勃出狱后说:“吾  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这里借用这句话来警告王绪,如不改悔,将来也会下狱治罪的。        【译文】      王绪和王国宝互相勾结,一起倚仗权势,扰乱国政。王大很不满意他们 的所作所为,便对王绪说: “你做这种轻举妄动的事,竟然没有考虑到终有 一天会感到狱吏尊贵吗?”                                    ①                                      ②       (27)桓玄欲以谢太傅宅为营 ,谢混曰: “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 ;                             ③ 文靖之德,更不保五亩之宅  ?”玄惭而止。       【注释】       ① “桓玄”句:桓玄得势时,谢安已死,他想把谢安旧宅夺过来,遭到谢安孙子谢混的反抗。  营,有围墙的住宅。       ② “召伯”句:召伯,即召公,周文王的儿子,封于召地,和周公一样成为一方的首领,所以  又叫召伯。召伯巡视南国,住在甘棠树下一所房子里处理政事。他走后,百姓想念他的恩德,就不忍  损伤那棵树。       ③文靖:指谢安。谢安死后谥号是文靖。        【译文】      桓玄想把太傅谢安的住宅要来修府第,谢混对他说: “召伯的仁爱,尚 且能给甘棠树带来好处;文靖的恩德,难道再也保不住五亩大小的住宅吗?” 桓玄听了很惭愧,就不再提了。
----------------------- Page 208-----------------------                                捷悟第十一        【题解】      捷悟指迅速领悟。本篇记载几个对人、对事物快速而正确的分析和理解 的事例。突然遇到一件意外的事,在常人尚未理解之时,能根据人或事物的 特点、出现环境、当时的诸多条件等等来综合分析,做出判断,这就是一种 悟性。培养这种能力,有可能对付突发事件。例如第 2 则记曹操在一杯酪的 盖头上题个 “合”字,杨脩看到这里没有用“合”字的条件,于是从该字的 组成部分看出是 “公教人啖一口也”。有时突然出现危险情况,一些人可能 被吓得不知所措,而机智的人会迅速适应环境并思考化险为夷的办法,第 5 则正是反映出当局者迷和旁观者清这两种情况。      但是篇内所记,有一些事情跟捷悟似未可等同看待。例如第 6 则记桓温 欲夺郗愔兵权,郗愔没体会到这点,而他儿子在桓温手下任参军,明白桓温 的想法。这看来是朝夕观察的结果,而非捷悟所致。第7则所记的更是有意 捉弄人家,跟捷悟无关。       (1)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                      ① 门作 “活”字,便去 。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 “门中‘活’,‘阔’                   ② 字。王正嫌门大也  。”       【注释】       ①杨德祖:杨脩,字德祖,曹操任丞相时,调他任主簿,有才学,有悟性。后来被曹操杀害了。  相国:指丞相。汉代有时设相国,有时设丞相。这里指相国府。榱桷 (cuījué):椽子。       ②王:指魏王曹操。        【译文】      杨德祖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当时正建相国府的大门,刚架椽子,曹操 亲自出来看,并且叫人在门上写个 “活”字,就走了。杨德祖看见了,立刻 叫人把门拆了。拆完后,他说: “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 是嫌门大了。”       (2)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   ①                                                        ② 解  。次至杨脩,脩便啖,曰: “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       【注释】       ①饷:送。盖头:覆盖用的丝麻织品。       ②教人啖一口: “合”字拆开,就是人、一、口三字,意为一人吃一口。        【译文】      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盖头上写了一个  “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轮到杨脩去看,他便吃了一 口,说: “曹公教每人吃一口呀,还犹豫什么!”       (3)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      ① 八字  。魏武谓脩曰: “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 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 “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 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                               ② 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  :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脩同,                                      ③ 乃叹曰: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       【注释】      ①曹婢碑:曹娥是东汉时代一个孝女,父溺死,她为寻找父亲尸首而死,
----------------------- Page 209-----------------------改葬时给她立了碑,就是曹娥碑。虀臼 (jījiù):捣姜蒜等的器具。      ②于字为辞:辞的异体字是辤。      ③觉:同 “较”,相差,相距。        【译文】      魏武帝曹操曾经从曹娥碑旁路过,杨脩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 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脩:“懂吗?”杨脩回答说:“懂。” 曹操说: “你不要说出来,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 已经想出来了。”他叫杨脩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脩写道:”黄绢, 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妙字;外孙, 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好字;虀臼,是承受辛辣东西的,受辛合成辞 (辤) 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脩的一样, 于是感叹地说: “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相差三十里。”                                                             ①       (4)魏武征袁本初,治装,馀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 。众云并不堪                                                               ② 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稗循,而未显其言  。驰使问主                                               ③ 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众伏其辩悟  。       【注释】       ①袁本初:袁绍,字本初。按:东汉未年,群雄并起,各据一方,汉献帝时,曹操为司空,独  揽朝政;袁绍为大将军,督冀、幽、青、并四川。两人互相攻伐,最大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公元 200  年,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202年,袁绍死。       ②太祖:曹操的庙号。竹椑 (pí)楯:椭圆形的竹盾牌。       ③伏:通 “服”,佩服。辩:聪明。        【译文】      魏武帝曹操要讨伐袁本初,修造军事装备,剩下几十斛竹片,都是几寸 长的。大家说这全部用不上,正要叫人烧掉。曹操在想怎么利用这些竹片, 认为可以用来做竹盾牌,只是还没有把这话说出来。他派人速去问主簿杨德 祖,杨德祖随即答复了来人,结果和曹操想的一样。大家都佩服杨德祖的聪 明和悟性。                                             ①       (5)王敦引军垂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 。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                                      ② 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  。召诸公来,峤至,不谢,但求酒炙。                        ③                                         ④ 王导须臾至,徒跣下地  ,谢曰:“天威在颜,遂使温峤不容得谢 。”峤于                   ⑤ 是下谢,帝乃释然  。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       【注释】       ① “王敦”句:晋明帝时,王敦起兵反,但当时他已病重,只派王含和钱凤率军下京都。垂,  将近。大桁 (háng),大桥,这里指朱雀桥,在建康城南,朱雀门外,跨秦淮河。中堂,举行朝会等  事的厅堂。       ② “温峤”句:王敦起兵时,温峤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城。后王含、钱凤军直达秦淮河南岸,  温峤便烧掉朱雀桥,王含军无法渡河。按: 《资治通鉴·晋纪》载,温峤转移到秦淮北岸,烧朱雀桥,  明帝想亲白领兵进攻,听说桥已毁,大怒。与这里所记不同。       ③徒跣 (xiǎn):光着脚。       ④天威:天子的威严。颜:脸,这里指眼前。容:或许,可能。按:一本无 “容”字。       ⑤释然:形容怒气消释而心平气和。        【译文】      王敦率领军队东下,将要逼近朱雀桥,晋明帝亲自出到中堂。温峤当时 任丹阳尹,明帝命令他毁掉朱雀桥,结果仍旧没有毁掉,明帝怒目圆睁,非
----------------------- Page 210-----------------------常生气,随从的人都很恐惧。明帝立刻召集大臣们来,温峤到后,没有谢罪, 只是求赐酒肉请死。王导接着来到,他光着脚退到地上,谢罪说: “天子的 威严就在眼前,于是使温峤吓得不可能谢罪了。”温峤这才退下谢罪,明帝 也就心平气和了。大臣们都很赞赏王导的机敏而有悟性的名言。                                              ①       (6)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恶其居兵权 。郗于事机素暗,遣笺诣桓:                             ②                   ③  “方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 。”世子嘉宾出行 ,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 视竟,寸寸毁裂,便回,还更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间,欲乞闲地自养。 宣武得笺大喜,即诏转公督五郡、会稽太守。       【注释】       ①郗司空:郗愔,字方回,曾兼任徐、兖二州刺史,都督徐、兖、青、幽诸州军事。后来征拜  司空,没有就任。北府:即京口,别称北府。按:桓温北伐前,郗愔曾镇守京口。桓温想借用京口的  军事力量,就把郗愔调为会稽内史,自己兼任徐、兖二州刺史,率领京门之兵。       ②奖:辅佐。       ③嘉宾:郗超,字嘉宾,是郗愔的长子,在桓温的大司马府任参军。        【译文】      司空郗愔镇守北府的时候,桓温不喜欢他掌握兵权。郗愔对情势的了解 一向胡涂,还寄信给桓温说: “正想和您一起辅佐王室,修复被敌人毁坏的 先帝陵寝。”当时他的嫡长子嘉宾正到外地去,在半路听说送信的人到了, 急忙拿过他父亲的信来看,看完了,把信撕得粉碎,就返回去,又代他父亲 另外写了封信,诉说自己年老多病,经不住世事烦扰,想找个闲散的官位来 自我调养。桓温收到信非常高兴,立刻下令把郗愔调为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 会稽太守。                                                            ①       (7)王东亭作宣武主簿,尝春月与石头兄弟乘马出郊 。时彦同游者连        ② 镳俱进  ,唯东亭一人常在前,觉数十步,诸人莫之解。石头等既疲倦,俄                                             ③ 而乘舆回。诸人皆似从官,唯东亭奕奕在前  。其悟捷如此。       【注释】       ①石头:桓熙的小名,是桓温的长子。       ②连镳:坐骑并排着。       ③奕奕:精神抖擞的样子。        【译文】      东亭侯王珣任桓温的主簿时,曾经在春天和石头兄弟骑马到郊外游春。 当时同游的名流都一起并马前进;只有王珣一个人总是走在前面,和他们距 离几十步远,大家都不理解其中的缘故。石头等人已经玩得很疲倦了,不久 就坐车回去。结果其他人都像侍从官一样跟在后面,只有王珣精神抖擞地走 在前面。他就是这样的有悟性而且机敏。
----------------------- Page 211-----------------------                                夙惠第十二        【题解】      夙惠,同于夙慧,指从个就聪明过人,即早慧。本篇的几则事例说的都 是少年儿童的记忆、观察、推理、释因和理解礼制、表明心迹等方面的能力。 编纂者的用意在于说明一般的少年儿童达不到这一水平,而小时候的聪颖预 示长大后能成为杰出人物。例如第 3则记述在回答 “长安何如日远”这一问 题时,一个几岁小孩就能从不同角度观察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虽然迹近诡 辩,却能看出小孩子的机智和善于运用辩论手段。       (1)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                                   ①                       ② 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 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                                                                         ③ 颇有所识不?”对曰: “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 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       ①箄 (bì):箅子。       ②馏:把半熟的食物蒸熟。       ③更:交替。易夺:改正补充。        【译文】      有位客人到太丘长陈室家过夜,陈室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 人和陈寔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 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寔问他们: “饭为 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 “大人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 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陈寔问: “你们 可记住一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 “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 俩一起说,互相穿插补正,一句话也没有漏掉。陈寔说: “既然这样,只吃 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干饭呢!”                                              ①       (2)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 。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                                                           ② 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 “何氏之庐也 。”魏武知之, 即遣还。       【注释】       ① “何晏”句:何晏的父亲死得早,曹操任司空时,娶了何晏的母亲,并收养了何晏。       ②庐:简陋的房屋。按:这里指何晏不愿改姓做曹操的儿子。        【译文】      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 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 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 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①       (3)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                                             ② 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 “汝意谓长安何 如日远?”答曰: “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 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 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
----------------------- Page 212-----------------------     ① “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  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  为明帝。       ② “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  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译文】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 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 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 “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 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 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 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 问他: “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 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4)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                                 ① 边戏。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  。瞑于灯下,二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                                                 ② 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 “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       【注释】       ①属 (zhǔ):依附;集中。       ②衰宗:谦称自己的家族。        【译文】      司空顾和同当代贤达在一起清谈。张玄之和顾敷是他的外孙和孙子,两 人都是七岁,在坐床旁玩耍。这时听他们谈论,神情好像漠不关心。后来两 个小孩在灯下闭着眼睛,一起复述主客双方的话,一句也没有漏掉。顾和听 见了,离开座位,拉着他们的耳朵说:“想不到敝家族还生下这样的宝贝!”       (5)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        ①                                 ② 捉熨斗  。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 。”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 母问其故,答曰: “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糯,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③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       【注释】       ①襦 (rú):短袄。       ②复裈 (kūn):夹裤。       ③国器:治国之才。        【译文】      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袄,是他母亲 殷夫人亲手做的,做时叫康伯拿着熨斗取暖。母亲告诉康伯说: “暂时先穿 上短袄,随着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 “这已经够了,不须要夹裤了。” 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 “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 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呀。”他母亲听了非常惊 奇,知道他将来准是个治国的人才。       (6)晋孝武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但著单练衫五六重,夜则        ① 累茵褥  。谢公谏曰: “圣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   ②                        ③                                     ④ 术  。”帝曰: “昼动夜静 。”谢公出,叹曰: “上理不减先帝 。”       【注释】
----------------------- Page 213-----------------------     ①晋孝武:孝武帝司马曜,简文帝的儿子。茵褥:褥子。       ②摄养:保养。       ③昼动夜静: 《老子》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此用其意。       ④先帝:已经去世的皇帝,这里指简文帝。按:简文帝擅长谈玄理。        【译文】      晋孝武帝十二岁那年,当时正是冬天,他白天不穿夹衣,只穿五六件丝 绸做的单衣,夜里却辅着两张褥子睡觉。谢安规劝他说: “圣上的贵体应该 生活得有规律。陛下白天太冷,夜里太热,这恐怕不是养生的办法。”孝武 帝说: “白天活动着就不会冷,夜里不动弹就不会热。”谢安退出来,赞叹 说: “皇上说理不比先帝差。”                                                                     ①       (7)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与送故文武别 ,因指                                                         ② 语南郡: “此皆汝家故吏佐。”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 。车骑每自目己坐                                  ③ 曰: “灵宝成人,当以此坐还之 。”鞠爱过于所生。       【注释】       ①桓南郡:桓玄,小名灵宝,桓温的儿子,袭父爵为南郡公。桓温临死时,指定他做继承人。  桓车骑:桓冲,是桓温的弟弟,桓玄的叔父,曾任车骑将军。送故:指护送遗体回乡的下属。参看 《雅  量》第 18则注②。       ②酸:悲痛。       ③ “灵宝”句:桓温原来镇守姑孰,死后,朝廷任桓冲为中军将军、扬州刺史,代替桓温镇守  姑孰。桓冲说的 “以此坐还之”,就是指的镇守姑孰的职位。        【译文】      桓温去世时,南郡公桓玄只有五岁,守孝期满,刚脱下丧服,车骑将军 桓冲和前来送故的文武官员道别,便指着他们告诉桓玄说: “这些人都是你 家的老下属。”桓玄随着他的话恸哭起来,悲痛感人。桓冲每每看着自己的 座位说: “等灵宝长大成人,我就要把这个座位交还给他。”桓冲抚养、疼 爱桓玄胜过自己的儿女。
----------------------- Page 214-----------------------                                豪爽第十三        【题解】      豪爽指豪放直爽。魏晋时代,士族阶层讲究豪爽的风姿气度,他们待人 或处事,喜欢表现出一种宏大的气魄,直截了当,无所顾忌。本篇所记载的 主要是气概方面的豪爽。他们或者一往无前,出入于数万敌兵之中,威震敌 胆,如第 10则所记。或者有所动作,而大刀阔斧,气势磅礴,如第5则记晋 明帝驱使武士挖池塘,一夜就完工。或者有所触而长吟,意气风发,旁着无 人,如第 12则所记。或者纵论古今,豪清满怀,慷慨激昂,如第8 则所记。 或者声讨乱臣赋子,正言厉色,痛快淋漓,如第6 则所记。有时随兴会之所 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所拘束,这也是性格豪放的表现,第 11则就是说 的这一点。                                                     ①       (1)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 。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                                                                ② 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  。帝令取鼓 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 其雄爽。       【注释】       ①楚:中原人把南方人看成楚。王敦 (字处仲)本是琅邪郡临沂人,语音不同于中原,一概都  被说成楚音。       ②伎艺:技艺,这里指歌舞。鼓吹:指鼓箫等乐器合奏。        【译文】      大将军王敦年轻时,原来就有乡巴佬这个外号,说的话也是土话。晋武 帝召来当时的名流一起谈论技艺的事,别人大多都懂得一些,只有王敦一点 也不关心这些事,无话可说,神态、脸色都很不好,自称只懂得打鼓。武帝 叫人拿鼓给他,他马上从座位上振臂站起,扬起鼓槌,精神振奋地击起鼓来, 鼓音急促和谐,气概豪迈,旁若无人。满座的人都赞叹他的威武豪爽。                                                            ①       (2)王处仲,世许高尚之目。尝荒恣于色,体为之敝 。左右谏之,处 仲曰: “吾乃不觉尔,如此者甚易耳。”乃开后阁,驱诸婢妾数十人出路,          ② 任其所之  。时人叹焉。       【注释】       ①荒恣:放纵。       ②阁:侧门;小门。之:到??去。        【译文】      王处仲,世人赞许以高尚来品评他。他曾经沉迷女色,身体也因此很疲 惫。身边的人规劝他,他说: “我却不觉得怎么样,既然这样,也很容易解 决呀。”于是打开侧门,把几十个婢妾都放出去,打发上路,任凭她们爱到 哪里就到哪里。当时的人很赞赏他。       (3)王大将军自目高朗疏率,学通 《左氏》。       【译文】      大将军王敦评论自己高尚开朗,通达直爽,学有专长,精通 《左传》。       (4)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①                               ②   。”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       【注释】       ① “老骥”两句:引自曹操的《龟虽寿》诗,大意是:老了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志向却
----------------------- Page 215-----------------------在于驰骋千里;壮士虽然到了晚年,雄心还是不减。按: 《晋书·王敦传》载,王敦权势越来越大,  想控制朝廷,晋元帝既怕他又恨他,就重用刘隗等人,王敦心意不平,常咏曹操这首诗。       ②如意:器物名,参看 《雅量》第41 则注③。唾壶:等于痰盂。        【译文】      王处仲每逢酒后,就吟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还拿如意敲着唾壶打拍子,壶口全给敲缺了。       (5)晋明帝欲起池台,元帝不许。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                             ① 比晓便成。今太子西池是也 。       【注释】       ①太子西池:池名。据说是孙吴时代挖成的,叫西苑,后来淤泥积满,晋明帝时又修复,故俗  称太子西池。        【译文】      晋明帝想挖池塘,修亭台,他父亲元帝不答应。当时明帝还是太子,喜 欢招养武士。有一晚半夜叫这些人挖池塘,到天亮就挖成了。这就是现在的 太子西池。                                                                       ①       (6)王大将军始欲下都,处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 。祖                 ②                                              ③ 车骑尚未镇寿春  ,瞑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 !催摄面去 ④                                   ⑤   !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 。”王闻之而止。       【注释】       ①处分:处理。树置:栽培;安插。讽旨:指暗示自己的意图。       ②祖车骑:祖逖,字士稚,死后赠车骑将军。按:祖逖原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屡建战功。  晋元帝太兴二年 (公元319年),败于石勒部将,退屯梁国,又退屯淮南郡首府寿春。       ③阿黑:王敦小名。逊:谦恭。       ④摄面:指收起老脸。面,唐写本作 “向”,一本作“回”。       ⑤槊:长矛。上:指溯江而上。王敦镇守武昌,地在建康上游,这里指西上武昌。        【译文】      大将军王敦起初想领兵东下京都,要处理朝臣,安插亲信,便先派参军 去报告朝廷,并且向当时的贤达暗示自己的意图。那时车骑将军祖巡还没有 移到寿春镇守,他瞪起眼睛声色俱厉地告诉王敦的使者说:“你去告诉阿黑, 怎么敢这样傲慢无礼!叫他收起老脸躲开!如果不马上走,我就要率领三千 兵马用长矛戳他的脚赶他回去。”王敦听说后,就打消了念头。                                                         ①       (7)庾稚恭既常有中原之志,文康时,权重未在己 。及季坚作相,忌                                        ② 兵畏祸,与稚恭历同异者久之,乃果行  。倾荆。汉之力,穷舟车之势,师          ③ 次于襄阳  ;大会参佐,陈其旌甲,亲授弧矢,曰:“我之此行,若此射矣!”             ④                       ⑤ 遂三起三叠  。徒众属目,其气十倍 。       【注释】       ① “庾稚恭”句:稚恭,是庾翼的字,他想北伐入侵的外族,收复中原。晋成帝时,他哥哥庾  亮升任江、荆、豫三州刺史,镇守武昌。后又为司空,遥执朝廷大权。当时庾翼任南蛮校尉、南郡大  守,镇守江陵,权位不重。文康,是庾亮的谥号。       ② “及季坚”句:季坚,是庾冰的字,庾冰是庾亮的弟弟、庾翼的哥哥。王导死后,庾冰任中  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庾亮死后,庾翼任都督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代庾亮镇守武昌,这  才掌握了兵权。晋康帝即位后,庾翼想率师北伐,庾冰和他心意相同,桓温等也赞成,但康帝和大臣  多以为难,且派人劝止进军。庾翼不从,违诏北行。这就是所谓 “历同异”。但这里说季坚和稚恭历  同异,在史书里没有反映。
----------------------- Page 216-----------------------     ③ “倾荆”句:庾翼北伐时,征调所统六州奴和车牛驴马,并移镇襄阳。       ④三起三叠:等于说三发三中。叠,指小击鼓。徐震堮 《世说新语校笺》说:“凡军中阅射,  中的则以击鼓为号。”       ⑤属 (zhǔ)目:同 “瞩目”,注目。        【译文】      庾稚恭早就有收复中原的志向,可是他哥哥庾亮当政时,大权不在自己 手里。等到庾季坚作丞相时,害怕兵祸,和稚恭经过了长时间的不同意见的 争论,才决定出兵北伐。庾稚恭出动荆州、汉水一带的全部力量,调集了所 有的车船,率领军队驻扎到襄阳;在襄阳,召集所有下属开会,摆开军队的 阵势,亲自把武器发下去,说:“我这一次出征,结果如何,就看我的箭了!” 于时连发三箭,三发三中。士兵们全神贯注,大为振奋,士气顿时增长了十 倍。                                                                    ①       (8)桓宣武平蜀,集参僚置酒于李势殿,巴、蜀缙绅莫不来萃 。桓既 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其状磊落,          ② 一坐叹赏  。既散,诸人追味余馀言,于时寻阳周馥曰: “恨卿辈不见王大 将军!”③        【注释】       ① “桓宣武”句:桓温代蜀地李势一事参看《识鉴》第20 则注①。萃,聚集;聚会。       ②英发:英气勃发。磊落:指仪态俊伟。       ③周馥:家住庐江邵寻阳县,曾为王敦的属官。按:周馥这话暗示王敦胜过桓温。        【译文】      桓温平定蜀地后,在李势原先的宫殿里设酒和下属聚会,巴、蜀一带的 大官全都邀请来聚会。桓温不但一向有豪放的性情、直爽的气概,加以这一 天的谈话语调英气勃勃,畅谈古今成败在人,存亡的关键在于人才,他仪态 俊伟,满座的人都很赞赏。散会以后,大家还在回忆、玩味他的话,这时寻 阳人周馥说: “遗憾的是你们没有见过王大将军!”                                                    ①       (9)桓公读 《高士传》,至淤陵仲子,便掷去 ,曰: “谁能作此溪刻      ② 自处 !”       【注释】       ①淤 (wū)陵仲子:战国时齐国的隐士。据 《高士传》载,陈仲子住在淤陵,夫妻俩靠编草鞋、  织布过活。他哥哥任齐国丞相,仲子认为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一次有人送他哥哥一只  鹅,他母亲杀给他吃,当他知道是别人送他哥哥的,就立刻吐了出来。楚王想请他出任丞相,他便和  妻子逃到别处去给人做工。       ②溪刻:指行事苛刻不近情理。        【译文】      桓温读 《高士传》时,读到放陵仲子的传记,便把书抛开,说:“谁能 用这种苛刻的、不近情理的做法来对待自己!”。                                                  ①       (10)桓石虔,司空豁之长庶也,小字镇恶 。年十七八,未被举,而                   ②                 ③ 重隶己呼为镇恶郎  。尝往宣武斋头 。从征枋头,车骑冲没陈,左右莫能先   ④ 救  。宣武谓曰: “汝叔落贼,汝知不?”石虔闻之,气甚奋,命朱辟为副,                                                                        ⑤ 策马于数万众中,莫有抗者,径致冲还,三军叹服。河朔后以其名断疟  。       【注释】       ①司空豁:桓豁,是桓温的弟弟,任征西大将军,死后赠司空。长庶:妾所生的长了。       ②举:立,指正式承认庶出子女的身分地位。郎:一种尊称。参看 《方正》第59则注③。
----------------------- Page 217-----------------------     ③斋头:书房。       ④ “从征”句: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公元369 年),桓温率领他弟弟桓冲等北伐燕国,一直打  到枋 (fāng)头 (属今河南省地)。后粮尽退兵,被燕将乘机迫击,大败。车骑冲,即桓冲,从桓温  出征时是振威将军、江州刺史。桓温死后,他才改任车骑将军、徐州刺史。陈,同 “阵”,战斗队列。       ⑤河朔:黄河以北。断疟:指消除疟疾,使病痊愈。古人迷信,以为疟疾是疟鬼作祟。由于桓  石虔声威大震,当时的人以为对患疟疾的人大喊 “桓石虔来”,把疟鬼吓跑,就会除病。        【译文】      桓石虔是司空桓豁的庶出长子,小名叫镇恶。十七八岁了,身分地位还 没有得到承认,而奴仆们已经称呼他为镇恶郎了。他曾住在桓温家里。后来 跟随桓温出征到枋头,在一次战斗中,车骑将军桓冲陷入敌阵,他手下的人 没有谁能抢先去救他。桓温告诉石虔说:“你叔父落入敌人阵里、你知道吗?” 石虏听了,勇气倍增,命令朱辟做副手,跃马扬鞭冲入几万敌军的重围中, 没有谁能抵挡他,他径直把桓冲救了回来,全军都十分称赞佩服。后来黄河 以北的居民就拿他的名字来驱赶疟鬼。                                                    ①       (11)陈林道在西岸,都下诸人共要至牛渚会 。陈理既佳,人欲共言                                                              ② 折。陈以如意拄颊,望鸡笼山叹曰: “孙伯符志业不遂!” 于是竟坐不得 谈。       【注释】       ①陈林道:陈逵,字林道,任西中郎将,兼淮南太守,驻守历阳县。淮南郡包括今江苏、安徽  一带,在长江北岸,即这里所说的西岸。要 (yāo):邀请。牛渚:牛渚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临长  江南岸。       ②鸡笼山: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孙伯符:孙策,字伯符,是孙权的哥哥。东汉末封吴侯,平定  江东,被仇家射伤而死,传位于孙权。        【译文】      陈林道驻守在江北,京都诸友人一起邀他到牛渚山聚会。陈林道谈玄理 谈得很好,大家想一同和他辩论,要驳倒他。陈林道却拿如意支着腮,远望 鸡笼山感叹地说: “孙伯符志向、事业都没有如愿!”于是大家坐到散时也 没机会谈论。                                                                         ①       (12)王司州在谢公坐,咏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                                 ② 语人云: “当尔时,觉一坐无人 。”       【注释】       ① “入不”两句:引自屈原《九歌·少司命》,大意是:神来时不说话,去时不告辞,乘着旋  风,驾着云旗。指神的意向难知,神的形貌也不得见。回风,旋风,云旗,以云为旗。       ② “当尔”句:因神往于超现实的神灵境界,故觉一座无人        【译文】      司州刺史王胡之有一次在谢安家作客,朗诵起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 风兮载云旗”的诗句。他告诉别人说:“在这个时候,就 好像四周没有一个人。”                                                    ①       (13)桓玄西下,入石头,外白司马梁王奔叛 。玄时事形已济,在平               ②                                          ③ 乘上前鼓并作  ,直高咏云: “萧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       【注释】       ① “桓玄”句:桓玄原为都督荆、司等七州军事,荆州刺史,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 年)  他从江陵出发,举兵东下,攻入建康,自为丞相,杀会稽王司马道子。第二年又废晋帝,自称皇帝。  桓玄入建康时,梁王司马珍之出逃到寿春,桓玄败后,才返回朝廷。
----------------------- Page 218-----------------------     ②事形:事态;局势。平乘:大船。笳:胡笳,类似笛子的乐器。       ③ “萧管”两句:引自阮籍《咏怀》,这首诗是凭吊战国时魏国的古迹吹台的(吹台在今开封  市)。两句大意是:萧管奏出的乐曲里还有魏国时的音调,可是魏王又在哪里呢!梁王,即魏王。按:  桓玄在这里只是用了 “梁王”的字面意义,借指梁王司马珍之。        【译文】      桓玄从西边直下,攻入石头城,外面的人报告说司马梁王叛逃了。这时 桓玄大局已定,在舰船上鼓乐齐鸣,并不看重他的逃亡,只是高声朗诵道:  “萧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 Page 219-----------------------                                容止第十四        【题解】      容止指仪容举止。容止,在本篇里有时偏重讲仪容,例如俊秀、魁梧、 白净、光彩照人;有时也会偏重讲举止,例如庄重、悠闲。主要是从好的一 面赞美,个别也讥弹貌丑。有相当一部分条目是直接描写容貌举止,也可能 着重写某一点,例如眼睛、脸庞,或者某一动作,例如弹琵琶。有一些条目 只是点出 “美姿仪”等,而不做具体描写;有的用侧面烘托法,表现人物容 止之美。例如第 19则说的 “看杀卫阶”;第14则记王武子 “俊爽有风姿”, 可是看见卫阶就感叹 “珠玉在侧,觉我形秽”。都没有正面涉及卫玠的容止。 有时也用对比的手法,如第 3、4、17 则.或者用品评的方式说出,如第 30 则。      士族阶层讲究仪容举止,这成了魏晋风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容风采有 时甚至能借以活命或办成事情。例如第23 则记陶侃因苏峻作乱事欲杀庾亮, 可是见到庾亮后就不一样了, “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 重顿至”。从此足见注重容止是当时的风尚。      另外,在赞美声中还可以看出一些名士羡慕隐逸、追求超然世外的举止 风姿。例如第33则赞叹“此不复似世中人”,第36则欣赏“寝处山泽间仪”。 这大概都因顾盼生姿、闲适自得而引发人们超尘出世之想。                           ①       (1)魏武将见匈奴使 。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          ② 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                                                             ③ 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       【注释】       ①魏武:曹操。按:下文的帝、魏王都是指曹操,因为他生前封魏王,谥号是武,曹丕登帝后,  追尊他为武帝。       ②雄:称雄;显示威严。崔季珪:崔琰,字季珪,在曹操手下任职。他仪表堂堂,很威严。而  据刘孝标注引 (魏氏春秋)说,曹操却是“姿貌短小”。       ③ “魏武”句:曹操认为匈奴使已经讽破了他的野心和做法,所以把使臣杀了。按:此说不大  可信。        【译文】      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他自认为相貌丑陋,不能对远方国家 显示出自己的威严,便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却握着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边。 接见后,曹操派密探去问匈奴使节说: “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节回答 说: “魏王的崇高威望非同一般,可是床边握刀的人,这才是英雄啊。”曹 操听说后,趁使节回国,派人追去杀了他。                                                                          ①       (2)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  。                                          ②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       【注释】       ①傅粉:搽粉。汉魏时的贵公子喜欢搽粉,这是当时习气。汤饼:汤面。       ②皎然:形容又白又亮。        【译文】      何平叔相貌很美,脸非常白。魏明帝怀疑他搽了粉,想查看一下,当时 正好是夏天,就给他吃热汤面。吃完后,大汗淋漓,自己撩起红衣擦脸,脸 色反而更加光洁。
----------------------- Page 220-----------------------                                                               ①       (3)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       【注释】       ①夏侯玄:初任散骑黄门侍郎,年轻时就很出名。他曾和皇后的弟弟毛曾并排坐在一起,却认  为这是耻辱,因为太不相称。魏明帝很不高兴,就把他降为羽林监。蒹葭倚玉树:蒹是荻,葭是芦苇,  比喻微贱、貌丑。玉树指传说中的仙树或珍宝制作的树,比喻品貌之美。此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  在一起。        【译文】      魏明帝叫皇后的弟弟毛曾和夏侯玄并排坐在一起,当时的人评论说,这 是芦苇倚靠着玉树。                                                                         ①       (4)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       【注释】       ①夏侯太初:夏侯玄,字太初。李安国:李丰,字安国,任中书令,后被杀。颓唐:指精神委  靡不振。玉山:用玉石堆成的山,用来形容仪容美好。        【译文】      当时的人评论夏侯太初好像怀里揣着日月一样光彩照人,李安国精神不 振,像玉山将要崩塌一样。                                         ①       (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 “萧萧肃肃,爽朗清   ②                                       ③ 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                   ④                               ⑤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注释】       ①七尺八寸:古代的尺寸,长度没有现代那么长,不过七尺八寸也表明身材高大。       ②萧萧肃肃:萧萧形容举止萧洒脱俗,肃肃形容清静。举:挺拔。       ③肃肃:象声词,形容风声。徐引:舒缓悠长。       ④岩岩:形容高峻挺拔。       ⑤傀俄:同 “巍峨”,形容高大雄伟。        【译文】      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姿态秀美出众。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 “他举 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有人说: “他像松树间沙沙作响的风声,高 远而舒缓悠长。”山涛评论他说:“嵇叔夜的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 他的醉态,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①       (6)裴令公目王安丰: “眼烂烂如岩下电 。”       【注释】       ①眼烂烂:指目光闪闪。烂烂,明亮的样子。岩下:山岩之下,是眉棱下的比喻。        【译文】      中书令裴楷评论安丰侯王戎说: “他目光灼灼射人,像岩下闪电。”                                  ①       (7)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          ②                                                               ③ 手共萦之  。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       【注释】       ①神情:神态风度。       ②萦:围绕。按: 《语林》说,潘岳外出,妇女们都抛果子给他,常常抛满一车。       ③委顿:很疲乏。        【译文】      潘岳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 上,遇到他的妇女无不手拉手地一同围住他。左太冲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