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子80平米户型图:导读在“走”中深入在“转”中树形在“改”中提升——本报编辑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交流研讨会发言摘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04:59

导读在“走”中深入在“转”中树形在“改”中提升——本报编辑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交流研讨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新闻界深入开展。作为省委机关报,本报编辑部率先而行,以求在“走”中践行深入,在“转”中树立形象,在“改”中提升水平,并通过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为我省加快全面小康、走出转型新路鼓与呼。为使此项活动在本报制度化、常态化,编辑记者更好地“接地气”,编辑部日前召集专题座谈会,就深入基层采写见闻体会、如何搞好“走转改”活动交流探讨。参会编辑记者、部门主任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体会、建议的同时不乏深入的思考。大家一致的感受是: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基层就是距离这个梦想最近的地方。
              现将座谈会发言摘编如下,望业内外人士垂注。
              真情所至文风好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好的新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是我参加 “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光辉的足迹”采访活动后最突出的感受。
              在定襄西社村续范亭的故居,遇到两个农民,一个叫温彦廷,搜集了不少续范亭的故事,其中6个是独家;一个叫续世琴,专门收藏续范亭的著作,已经花了一万多元,他最得意的是从孔夫子旧书网上买的一本延安时期出的插图本,花了2000元。再比如范亭中学续范亭纪念堂,管理者是一个叫邢同科的农民,可以说穷困潦倒,他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就是研究续范亭,续范亭纪念堂的文献史料都是他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他还为续范亭写了传记、出了纪念册,不仅都出版了,而且传记成为范亭中学的德育教材,纪念册江泽民给题了词、中央统战部给开了作品研讨会。还有,在石楼采访红军东征,遇到一个为修建东征纪念馆、搜集东征文物、撰写东征历史,一辈子乐此不疲的老人——田补旺。他是听着东征红军的故事长大的,平生节衣缩食,一直致力于这段历史的研究。
              只有沉到基层,深入采访,才能被感动;只有被感动了,才能写出好文章,用真情打动人。
              因为心灵的颤动,我写续范亭、写李林,真的是带着感情写的。采访李林事迹的时候,我们还见了她当年的战友薛翠莲,老太太的党证是在裤腰里别着的、李林的纪念雕像是被红布一层层包着放在箱子里的;在李林烈士纪念馆工作了20年的讲解员苗静,给我们介绍情况时两次掉下了眼泪。也是因为被感动,我写《拔剑长歌续范亭》是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写成的。其实,我完全可以在零点前就写完,但因为有一种激动,觉得不写到最好就对不起这位伟人。
            本报政法部副主任 徐补生
              沉得下去跳得出来
              在近日的一次采访中,一位受访者告诉记者,她发现《山西日报》变了,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多了起来,现在她每天看《山西日报》的时间比以前长了。
              这就是贴近的力量。
              今年4月份,本报“‘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践行亮点”采访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围绕转型跨越主题进行了系列采访报道,作为小分队的一员,我在采访中再次深切感到,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生动和丰富得多。当我们身在基层的时候,笔下的文章往往最贴近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当我们以思想的高度关注小地方的小事情时,党报的大报风范也就随之彰显。
              对于党报新闻工作者而言,“走转改”应体现出两层含义,一是沉下去,二是跳出来。沉下去是为了发掘原生态的新闻题材,跳出来是要站在党报的思想高度对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行理性的梳理与考量,找准新闻与政策的交叉点。沉下去,我们就站对了自己的位置,践行了新闻的职能;跳出来,我们就有了思想的高度和开阔的视野,把握住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因此,对“走转改”的理解不能简单局限于比辛苦、比跑路,最终比的是各新闻单位和记者对新闻的把握能力和采编工作的创新水平。一方面对符合国家政策取向、带有时代普遍性、代表性的个体新闻进行深入挖掘、及时报道,小中见大、以点带面,倡导先进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对一些貌似真实、但有悖于社会前进方向,不符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大局的新闻进行甄别分析,将个体的真实置于宏观真实的背景之下,充分把握好新闻的个体真实和整体真实之间的关系。
              在农村,我们是农民,在工厂;我们是工人,但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工厂,我们都是记者。沉得下去,跳得出来,“走转改”就会不虚此行。
            本报科教部副主任 贾力军
              用眼睛和心灵采写新闻
              做了十多年的编辑,下乡的次数实在是少之又少。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生活环境的优越,今年暑假我独自带孩子到较为偏远一点的乡村走了走。因为想让孩子吃些苦,所以没有找当地人带路。没想到这一走,对我自己也是个震撼。
              在偏远乡村,进村的路依然坎坷,崎岖的泥土路阻挡着村民们致富的愿望,他们渴望着走向富裕的路平展些;撤并学校也不是适合所有的地方,村里很多人因为孩子要到外乡读书,丢下了家里的老人和土地,到学校所在地租房生活,照顾孩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县城附近的个别乡村为了支持当地经济建设,不惜把一些农业用地和村民的现有住房用来开发,村民们心有怨言;嫌贫爱富的做法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对于当地蓬勃的经济建设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当事农民来说却是天大的事。
              以前下基层,采访的地方和对象相当一部分是相关人员安排的,记者没有真正踏踏实实地踩在地上,而是悬在别人搭好的楼阁上。这样写出的稿子描绘的是别人想要描绘的东西,表达的是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没有了感人的语言,没有了生动的画面,没有了泥土的芳香,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回来后,我一直在思索。究竟怎样的新闻才是好新闻,既能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又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究竟怎样才能写出反映社会真实现状,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稿件?
              我的答案是真正身入基层、心入基层,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样,写出的稿件才是真正对党负责,为人民负责。
            本报编辑中心副主任 赵红梅

              让群众说话说群众的话
              前些时候,媒体广传两篇小学生作文:一篇是民国时期一小学生写春游的,一篇是最近广州某小学生的春游作文。我拿出来给上初中的儿子看,他问我:“为什么要对比?这有什么不同啊?”我告诉他,前一篇春游所见,满眼草木逢春欣欣向荣的景色,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情趣;后一篇通过描写城市春天的景象,歌颂了祖国和我们的美好生活。前一篇是孩童语气,后一篇则充满大人般的成熟。儿子听罢,若有所悟。
              从小学到初中,儿子的作文一直是我辅导的。结果是:他的成绩下降,我也陷入迷茫。应试教育让孩童用大人的口气说话,我则以新闻“八股”强化了儿子的文风,孩子不会说“孩子话”是必然的结果。
              自从进入党报工作,我们的文风也步入了“应试教育”,当年恣意挥洒的文采和思想,经过若干年的不断“锤炼”,已变成了循规蹈矩的新闻“八股”,失去了生气,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平实。
              在多年下乡采访中,我接触过无数的农民和基层干部。和他们喝酒闲谈,听他们海阔天空,他们语言清新、质朴、幽默、真挚,浓重的方言中不时冒出哲理而又通俗的经典之词。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有自己的语言,也有哲理智慧,他们是古今中外无数经典名作的最深土壤。
              改文风需要意识先行。当我们在写每一篇稿子的时候,能首先想着尽量通俗朴实而不要官腔空谈,这正是我们文风转变的起点。当我们感到词汇贫乏的时候,就迫切需要到群众中汲取营养,我们的步伐就会不由得迈入基层,在感受了清新朴实的基层生活的同时,我们的文风也会更清新朴实。
            本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 王建科

              “接地气”才有“人气”
              记者,除了要勤思考、勤动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勤跑腿。然而,随着信息科技的日益发达,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滋生了部分记者的惰性。遇到采访任务,打个电话,或往电子邮箱传个材料就敷衍了事。且不说写出来的东西有无“人气”,长此以往,也会给被采访者造成高高在上、不负责任的印象,从此“敬而远之”。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新闻又能写些什么,又将给谁看呢?
              上半年,太原新闻版连续12期推出“走城乡、话管理”系列报道。我们利用3个月时间,对太原市城乡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一线职能部门进行深入的采访报道。污水处理,城市照明,供气、供水……小到一个井盖的丢失,大到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管理,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就是希望通过报道,让市民更清楚地了解身边的这座城市,唤醒市民维护家园的责任心。此后,我不止一次接到市民打来的咨询电话,这令我振奋不已。对记者而言,读者的关注就是最有力的鼓舞。
              最生动鲜活的语言在百姓。来源于群众的俗语、词汇总是多了一种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幽默、质朴而又亲切。中博会前,记者在晋源区采访城乡清洁工程进展情况时,就从群众口里撷取到了许多这样的“妙语”——“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家里现代化,家外脏乱差”“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鲜活的语言成为新闻报道的一大亮点。
              所以说,记者只有“接地气”,新闻才能有“人气”。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博学深思的理论修养,更要有行万里路、访百家人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对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本报省城部记者 丁 园
              永远在路上
              今年以来,我有幸两次参加山西日报编辑部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访活动,通过深入企业、厂矿、社区、农村感悟实践,觉得走基层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写出了鲜活的新闻稿件,更有工作作风的考验、工作能力的锻炼、与基层群众沟通时带来的心灵震撼。
              一个记者能否写出力透纸背的好作品,绝不是取决于记者的妙笔生花,而是取决于记者是否能经常接地气、有底气。范长江走进中国大西北,历时10个多月,行程三四千公里,才写就新闻史上的名篇;穆青多次前往闻喜县采访吴吉昌并与之共同生活,才写成《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多少年来,下基层一直是新闻界的好传统。
              现如今,交通发达了,通信先进了,多下基层的好传统却渐渐被淡忘了,我们每天忙着跑机关、泡会议,把自己变成个“文件袋”,还常常为找不到好的选题而苦恼。即使偶尔下基层,也是从车上到楼上,身不接地气,脚不粘泥巴,上午去,下午就赶回报社写稿,没能真正走到田间地头,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两次下基层的采访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基层才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当我走到热火朝天的工地,听工人们谈他们的幸福和担忧;当我在丰收的麦收现场,和农民一起算增收账,写作时不再为文章的干涩而苦恼了。而随着报社越来越多的记者行走于基层的路上,写出一大批以老百姓为主、语言生动、情景逼真、贴近民生的稿件,我们的报纸也变得更加有味道、有嚼头。
              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本来就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分内之事。新闻永远在前方,我们永远在路上。
            本报农村部记者 白续宏

              与群众互动起来
              9月份,记者随报社“‘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践行亮点”采访小分队赴同朔地区采访,一路走来,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向同事学习,收获颇多。
              在朔州某县采访时,恰逢当地党代会召开。本报朔州分社的同志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由于相关部门人少事杂,协调采访颇费周折。有的同志可能会说,党报记者主动下基层给他们宣传,为啥人家政府、企业或者项目单位不热情。
              套用“实用主义”的想法,如果能在报社常规采访、策划之外增加点互动环节,通俗讲,就是报社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不仅发了稿,还能给地方政府、企业带去一些信息,或者牵线搭桥帮助对方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讲互动,政府或企业的这些能动作为就是延伸采访的很好题材,是策划出来的新闻,可以扩大党报的影响力。其实,就是常谈的“帮忙不添乱”,只不过达到这个效果需要再下点功夫。
              新闻是点,也可能是一个过程。在采访中,工作味、数字多冲淡了新闻,好多报道成了“硬新闻”,即使找到的新闻由头,也不太充分。这既有客观因素限制,也有主观的原因。做到新闻与宣传良好结合,新闻服务宣传,宣传体现新闻,我将在以后的采访中努力践行。
              建议在
            “亮点”之外增加体验性报道,用笔和镜头记录社会,用事实说话,让读者评判,把探讨性的内容交给读者。践行开门办报,可以请读者加入采访,当然读者可以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官方决策咨询研究机构、各种社会团体代表,以及普通群众、网民、社会知名人士等,以增强新闻宣传的参与度和公众的探讨性,改变党报灌输式的说教。
            本报编辑中心记者 郭建军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
              在此次“‘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采访活动中,我所在的临汾、运城小分队一行人,进农家、入厂矿、跑工地、下田间,尽管风尘仆仆,奔波劳顿,但每个人都忙并兴奋着。因为在基层的“大海”里,大伙触摸并捕捉到了一大批“活鱼”——
              发表在《山西日报》头版头条的消息《一个金点子
            赚来五百万》,是我在万荣县一家文化企业采访时,因随手拿起一件造型别致的毛绒玩具,而以此为话题与企业负责人聊出来的一则好新闻。通过报道这家企业靠创意赚大钱的生动事实,折射出山西正在实现由挖煤到“挖”文化转型的重大主题。
              在永济市铝加工产业园,我们惊奇地目睹了一块铝的身价倍增:一吨铝液加工成铝棒材增值300元—500元,加工成铝板材增值3500元,加工成铝型材增值4500元,加工成汽车发动机缸盖增值6万元……我由此触摸到了山西转型跨越的强烈脉动,一挥而就写出了新闻特写《一块铝的百变神奇》。该报道聚焦一块铝因延伸产业链而身价扶摇直上的历程,从一个侧面形象展示了山西转型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
              如果说以上这一篇篇稿件,事例鲜活,语言朴实,发表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倒不是自己水平有多高,关键是因为基层本身就是一座新闻“富矿”。“接地气”才会有灵气。这再次表明,我们只要走进基层,沉到一线,加之又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就不难采写出高质量的报道。
              如今,“‘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采访活动早已结束,但它的影响仍在发酵,这必将对今后的采访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本报特别报道部记者 范 非

              贴近才能更精彩
              记得我刚进报社时,一位前辈告诉我:“记者是靠作品说话的。”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受读者欢迎?
              通过参加“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找到了答案: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脚下,最好的作品永远在基层。那些来自基层、带着感情、带着思考的文章最能打动人心。
              作为农村部的一名记者,其实下乡对于我来说是家常便饭。脚踩在山间小路上,与农民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愿望,收获颇多。在石楼、代县采访,深深感到村干部渴望带领村民早日致富的强烈愿望,他们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种土豆、盖大棚、搞苗木,可由于缺少市场推广经验,虽然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但没有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他们盼望能够得到媒体的帮助,扩大影响,打开销路,增加收入。在柳林县联盛生态园采访,与村干部、农民交流,听到他们的心声、理想,我觉得思路大开,找到了写作的源泉,同时感受到了媒体的担当和责任。
              走入岚县东村镇东阳涧村苗木基地,犹如闯进森林氧吧,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绿色的气息。与农民聊天,记者真切感受到农民生活的不易和观念的转变,也体味到新闻工作者要身入、情入、心入,这样才能真切感触到农民的情感,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
              这次“走转改”活动,让我再一次全方位地与农民朋友亲密接触。我看到了农民增收的欢乐……这些是我们在省城没有看到过也无法想象的,让我们从报道国家惠农助农政策的发布者、宣传者、解读者,变成了这些政策在基层实践情况的实实在在的体验者、感受者。
            本报农村部记者 赵建军

              寻访法文路牌
              法文路牌感动法国客商引来光伏发电项目,这偶然得到的新闻线索,是不是只是一个传说?今年4月参加“‘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践行亮点”采访小分队深入基层采访,一路寻访法文路牌的经历令我至今感触良多。
              太原出发前电话咨询熟人,没听说过这回事;到长治,市新闻中心和市里的干部也不知道。虽然行程紧、任务重,但商量后,小分队还是向着平顺进发了。快到平顺,大家就开始瞪大眼睛看路两边,准备体会法国客商坐车行进在山乡公路上看到路牌的惊喜心情,结果一无所获。到了县城,县里新闻办的同志也不知情。
              小分队几个人都有些失落,午饭也吃得没滋味。但既然来了,肯定要搞清楚真相,“即使跌倒了,也要抓一把土回去”。
              下午,终于找到一位政府办的工作人员,他前后几次都参与接待法国客商。
              “路牌就在县交通局的库房里!”
              站在县交通局的院子里,和煦的阳光下,法文路牌露出真容:这是一幅中法对照的四维立体交通图,山形地势,河流公路一目了然,一条规划待建省道直连项目实施地,最让客商担心和疑虑的交通绕行较远的问题,有着清晰的答案。
              小小的法文路牌是平顺干部群众转型跨越生动实践精神的浓缩。我省各地转型跨越中不乏这样的事迹和典型。作为党报记者,基层的努力实践,群众的喜怒哀乐,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发现、去发掘、去弘扬、去推介,身临其境才能被感动,被感动才有可能触动读者、启发读者,才能更好地用新闻形式服务大局、服务群众,这是我们党报记者的使命,也应该成为我们坚持的方向。
            本报舆论监督部记者 高建华
            本栏摄影
            本报记者李联军 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