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鑫苑名城业主论坛:对“语文味”的深度思考(兼评吉春亚《小草和大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3:10

 

浙江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      汪潮  

首先,对“语文”、“味儿”的含义进行说明。“语文”包含“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其核心是“语言”。“味儿”有滋味、意味、趣味、情味、韵味等之义。“语文味”不是纯粹的味道,不是单一的语言文字训练,也不只是一种文学鉴赏,它是一种具有语文学科个性色彩的、富有文化特色的整体审美感受。  

“语文味”这一概念,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非语文”、“泛语文”、“串味”、“变味”提出的,体现的是一种语文教学的本色、本性和本质。它是对异化的语文教学现象进行的改造性对策,是对语文美学境界的一种现实追求。“语文味”,是教育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论等共同研究的范畴。  

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  

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准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语文味”的存在价值也应用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去判断和验证。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语文味”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定。  

纵观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关于语文教学的本质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文学性、思想性、综合性、工具性、人文性等说法。展开讨论对揭示语文教学的真谛是有意义的。这些观点有其合理性,它们各支撑着语文教学的某一个属性。但是,事物有一般属性和关键属性之分。从理论上讲,“本质”有二个评判标准:一是这事物区别于那事物的关键属性,反映了事物的独特之处。二是“本质”只有一个,它可以兼容、带动其它有关的一般属性。据此,语文教学的关键属性不是上述的众多观点,而是言语性,即掌握语言的教学活动。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习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积累、训练、感悟和提升。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本质所在。语文教学要努力构建一个以语文素养为主轴,以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为两翼的新的课程体系。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语文的魅力在语文里。通俗地讲,语文教学首先是姓“语”的,主要包括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个方面。用言语活动表现生命活力,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智慧的选择。正如当代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说的:“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  

“语文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种总体感受,但它首先关注语言,直面语言。北京市北京小学吉春亚老师的课“语文味”淳浓,具有语言习得特色,在业内已成共识,这与她对语文教学的本质认识是分不开的。早几年她就撰文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言语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其基本观点是:(1)“言语作品”是教学内容的主体。(2)“言语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3)“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4)“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她认为,从语文教学的整体看,“言语”是其主要组成的“共轭点”,其组接的起点和终点、形式和内容都是“言语”,而“语言”的理论与知识都只是有机地存在其中并作用其中。笔者认为:以“言语性”定位,符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表明了语文课程以发展学生“言语”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如果更深入思考地话,我们会发现,这种定性,并不意味着对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否定,只是说“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如果我们深度思考一下不难发现:语言不仅有其“语形”,而且还有“语意”。“言”源于“意”,取决于“意”,只有感受了“意”,才能理解“言”,才使“语形”和“语意”统一起来。正如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吉春亚老师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她对《小草和大树》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线索的设计都是渗透浓浓的“语文味”的。第一个学习目标是生字新词,第二个学习目标是比喻句,第三个学习目标是书面语言的组织。这三个目标都是“语言”的。与众不同的是第三个学习目标的设计:“能组织书面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夏洛蒂取得成功给自己的启示。”很巧妙地把人文性和语言性整合起来了,而其基点是“书面语言的组织”。难能可贵的是,她对学习重点、难点的设计思路也是“比喻句”这一语言现象。甚至学习线索也是紧扣“逆”这个字层层展开的。在吉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通过与语言的互动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文本语言的肌体圆润了,并充满了文化意味和生命灵性。  

总体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有四个主要任务:语言习得、思维培养、人文渗透和常规训练。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语言习得,它是本质。其它都是一般属性,应有机地渗透到语言习得之中,而不是凌驾其上,也不是游离其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思想型课文、常识型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一些伦理知识和科普知识,语文教学如果眼光只盯在文中介绍的思想、知识上,就变相上成政治课、自然课。忽视语言习得,削弱“语文味”,就会失去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  

二、“语文味”是语文意识的具体表征  

从心理学角度看,“味儿”是一种感觉、感受和意识。“语文味”就是一种语文意识,而语文意识又是一种语文行动的向导。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习得、语言问题的讨论、语言文化的渗透等都是在语文意识驱动下的语文行为。只有在强烈的语文意识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动机,充分发挥学习语文的潜力。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有语文意识。这本来不成其为问题。然而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出现繁杂、雍肿而且是非语文的现象。如一位老师教《画风》,设计了听风、说风、试风、看风、画风五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试风、看风、画风都不是语文现象。在这五个环节中,连起码的读、写基本训练也忽视了。语文课要有“语文意识”:用语文的头脑思考语文教学现象,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用语文的标准评价语文教学效果。  

从本质上说,语文意识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心理倾向,它往往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言行之中。我称他为“智慧大师”的支玉恒老师上《草原》,一上课他就对学生说:“请小朋友大声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告诉大家几个要求,学生说有三个要求:大声地读、自由地读、读一遍。接着,支老师要求学生用总分结构说话,紧接着要求学生用先具体后概括的方式说话。在这个过程中,且不说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具体要求,也不说教学设计的巧妙,单就“读一遍”的特别意义,就值得深刻地思索。对语文课堂极其平常的一句教学常规用语,演绎地如此有“语文味”,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心中有语文意识,引导学生说语文、用语文,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语言学习。  

从吉春亚老师在《小草与大树》课堂上的引导语和评价语中,也可看出她强烈的“语文意识”:  

“这里有两个生字,注意读音和写法(堪、逆)。”  

“哪些字眼让你觉得刺心的疼痛?”  

“她们最后取得的成绩的是―――用书本上的语言来表达。”  

“她取得了令世界文坛刮目相看的成绩,上面的比喻句中有两个词语浓缩了她们的成绩,就是――――。(壮丽、傲放)”  

“我们学习语文重要的就是学习恰当的表达,谁能够对照着板书,把这个形象准确的比喻句的含义说给大家听。”  

“她的生命绽放壮丽的原因,课文中有一个比喻句揭示出来了。(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  

“课文的两个比喻句写得极为精妙。我们看课题“小草”和“大树”也是用了打比方的办法,我们再次回读课文,看看这样的比喻巧妙在哪里。”  

“今天的学习,我们最大的收获是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语文味”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  

“语文味”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知识或情趣滋味,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从语文教学论看,“语文味”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语文素养”不同于“语言能力”。“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重在“功用性”。而“素养”指的是人通过长期学习逐渐养成的涵养达到的某一高度,它既有“功用性”,又有“非功用性”。从内容上看,“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而“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还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人文精神等等。可见,语文素养的概念比语文能力的概念更为宽泛。这能进一步开发语文教学在“功用”之外的功能,增强语文教学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水平。  

“语文素养”的近义词是“语文素质”,两者都是指语文教学的一种结果形态。但是,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行生成性分析,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了语文学习的持续过程及学生在其中的主体作用。“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由教师的传授完成的,也不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终结状态,而是由学生自主地把优秀的语文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涵养,这种内化是伴随着语文教学过程而持续进行的。这是一种“语文味”。而“语文素质”中的“质”,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静止的终结状态。这是一种“语言体”。  

在语文课堂弘扬“语文味”是一个宏大的工程,涉及多种因素、各个层次。笔者概要地提出五个基本策略:加强必要的语言积累、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增进现代的人文素养、形成完美的精神世界。这些策略主要体现在课堂的总体构思和细节设计上。  

“语文味”不只是展示语言现象,而需要经历一个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和拓展的复杂过程。所以,“语文味”不只是一个结果的描述,而是一种动态的体现,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请回顾一下吉春亚老师的课堂教学结构和版块:  

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字词。  

2.由“逆”字引读全文,品读“像一朵……”比喻句的含义。  

3.品读难句“钢铁般的意志……”的含义。  

4.感受文题的巧妙,书写人生启示。  

5.推荐书籍,延伸拓展。  

上述中渗透了原计原味的“语文味”,有词味、句味、文味、读味、品味、书写味等。可见,其教学结构是在语文意识指导下,以“语文味”为主线,贯穿于整堂课之中的。这种设计是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的。可以说,吉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浸润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文世界”里,师生沉静在充满生机的“语文状态”之中了。  

四、“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特点的外化  

“语文味”是一种语文教学个性的弘扬。“语文味”概念的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前人们对语文教学特点认识的肤浅和模糊。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缓慢的深层原因之一。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既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确立语文教学原则和方法的依据。关于语文教学特点的表述主要是通过语文课程与自然类课程、理论性课程比较后提出的,并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学生认识的特点、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及语言文字的特点加以表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认识的多元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等。这些特点在吉春亚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都有反映,当然在一篇课文教学中不可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经过多年的实践、反思和锤炼,吉春亚老师博采众长,初露风格。她的课堂遵循了语文教学特点和规律,文化底蕴渐深,诗情画意渐浓。让我们欣赏她上课常用的几个精彩片断:她上课第一句话常常是亲昵地问候:“同学们,语文课快乐!”学生也是一种愉悦地和声:“吉老师,语文课快乐!”她对学生精彩的回答,常常是那样的声情并茂:“我陶醉在你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之中”、“横看成岭侧成峰,看法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表达不一,真精彩!”  

也许有人会问,吉老师的课堂实录《小草和大树》中的“语文味”到底具体表现在哪里?我的初步回答是:  

第一,表现在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之中。  

第二,表现在教材恰当好处的语言切入点处。  

第三,表现在语言背后的意蕴之中。  

第四,表现在语言的表达和转换中。  

第五,表现在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中。  

第六,表现在让学生用笔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  

这些表现己在吉春亚老师的课堂实录点评中做了阐述,不再赘述。  

五、“语文味”是课堂方式的新变化  

“语文味”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从“方法”向“方式”转变,关注学习方式的引领。方式与方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的概念,方式较之于方法是更为上位的概念,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方式制约、兼容方法,方式相对稳定,方法相对灵活。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方法,而且涉及教学意识、教学态度、教学习惯、教学品质等。方式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不仅解决具体的操作方法问题,而且融入了教学的心理状态和心灵力量。方式的转变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正是从这个重要意义上,现在把“学习方式”正式作为一个语文教学理念提出。在“语文味”指导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只是一种改良,也不只是一种补充,而是一种学习的革命,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如果基于这样的认识,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学生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结合吉春亚老师《小草与大树》的课堂教学,说明语文课堂“方式”的新变化:  

1.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变化。一般的语文课上课开始总是齐读课题,接着解释课题。吉春亚老师却是从课文中人物的姓名的呈现和朗读开始的:“课文中的人物都来自英国,名字不好读,我们读一读”。这种安排,大气、精炼、有效,也是一种外国人名的读法训练。在词语教学阶段,常规教学总是把课本后的生字新词照搬呈现在黑板或屏幕上。吉春亚老师却把课文词语先分三组后出示品读:第一组为二个字的词7个,第二组为四个字的词5个,第三组为叠词组成的四个字的词5个。不同的呈现方式,其理念、设计和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化。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吉老师的课体现了三种主要学习方式:(1)抓自主。本课的词语、朗读、感悟、理解、说写等教学环节都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特别是在理解夏洛蒂的“逆境”和品读难句“钢铁般的意志……”的含义时,安排了时间充裕的二次自主学习。(2)学特点。学习具有特色、特点的词、句和内容。这样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如练习:“第三组词语构词方式一样的,照样子说几个。”(3)破难点。在学习词语时,让学生把难写的生字抄写两遍,容易写错的字相互提醒一下。在检查课文预习情况时,重点检查课文中两个长句子的朗读。  

3.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化。主要运用了三种教学方式:(1)比较教学。如把仙人掌的“逆境”与夏洛蒂的“逆境”对比教学。通过比较,(2)分层教学。在学习夏洛蒂“逆境”这一环节,先是“家庭不幸的逆境”,后是“遭遇训诫的逆境”,再是“出版失败的逆境”,分步设计,层层递进。在学生说比喻句的含义时,教师挤时间安排了二次练习。在学生写人生启示时,教师又挤时间进行了二次指导。(3)训练指导。目前的语文教学淡化“训练”不绝于耳,甚至“训练”两字不见了踪影。吉春亚老师旗帜鲜明,挥笔质疑:训练惹了哪些祸?真的是“训练”惹的祸?不“训练”行吗?怎样的训练才真正有效?(详见《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10期)文章思维敏捷,语言犀利,层峦叠嶂,体现了良好的务实精神和批判精神。“训练”的方法在实践中确实有某些不足,但它是小学生言语实践的重要方法,因而弥足珍贵。在她的课堂上,“训练”和“感悟”比翼齐飞,折射的是语文教学之高境界。  

4.师生互动方式变化。上课就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吉春亚老师的课较好地体现了“对话论”的基本观点:(1)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是知识、能力水平上的,而是人格意义上的。(2)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互动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合的。(3)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提升的。这种对话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也不是大会堂里的“听报告”,而是一种积极获取有用信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在收益上是“双赢”的。(4)师生之间的对话是高效的,应注意对话之情境性、互动性、有效性和主体性。(5)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充满“语文味”的。这种对话不是说教式的,也不是认知式的,而是富于语感和趣味,充满诗情画意的。  

当然,正如“人无完人”那样,课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从“语文味”的高要求看,对本课教学提出三条改进建议:  

第一,加强“整体滋味”。如在教学之始,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要读通,又要品味,使学生产生对课本的“整体形象感”。又如:在教学之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题,较深入地理解“小草和大树”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哲理。这样,能强化课堂的“整体感”。  

第二,关注句子的语言法则。特别是句式、句型、构词特点等内在的法则、规律。如:“夏日炎炎,别的孩子(     ),而夏洛蒂(     );寒冬腊月,别的孩子(     ),而夏洛蒂(  )。”此句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想象、填空、说话层面,还可以突出“而”这个转折词的作用。  

又如:“她苦苦的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等到一封远不至她失望的回信,……”此句教学不能只是情节内容分析、理解,也不能只是安排朗读、品味,还可以指点“才”这个连词的用法。  

第三,突出学习方式的具体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既要提要求,更要进行具体的、有效的方式引领。如:在说话阶段,教师要求:“同学之问相互说一说,把语言组织通顺、清楚”,但如何才能通顺、清楚缺乏具体的操作性指导。  

又如,在写话阶段,教师要求:“夏洛蒂姐妹取得成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让我们把自己的心声写下来吧!”尽管课堂实录上有一个说明:“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不能满足于学生简单的口号似的话语。学生交流时,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指导,以期待每个学生在这一个环节里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均上一个台阶。”但这只是一种随机指导,具体的操作方式、指导策略并不明朗。  

最后,我想推荐“语文味”网站。近年来,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老师创立了“语文味”教学流派,并成为“语文味”网站(Yuwenwei.net)的网主,对“语文味”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大家上网查阅,相信会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