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西路江南美丽城:四合院村落形态(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46:1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四合院的居住形态通常是两代或者三代人住在一起。街道两边开始林立着小店和食品摊位;站在胡同口一 望,老年人躺在折椅里打牌,自行车密密麻麻地排在胡同两边。而如今,一对家境宽裕的夫妻往往是带着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住在 曾经挤满十几个人的四合院里。他们不再把厨房搬到庭院里进行露天烹饪,也再也不用走到胡同底去使用那唯一的一个公共厕所,他 们把厨房做得充满艺术感,在浴室里装了桑拿浴和水疗装置,将私家车停在地下停车库——有一个住在四合院里的中国人 ,甚至在庭院里建了一个地下游泳池!

                                      http://travel.qianlong.com/33916/2009/06/26/3402@5053207.htm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它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这些朝代的鼎盛时期,帝王为了建皇极而隆上仪袭周官之制度地居民。北京城以皇宫为中心,街道全部按经纬排列。

正规的胡同,集中在皇宫附近的东西两侧,沿街道由南向北整齐的排列,其中民居多为皇亲贵族。简陋的胡同,大多在离皇宫较远的南北两个方向,其中民居多为商贾平民。

胡同中主要建筑,几乎全部是四合院。这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对称形式围在一起构成的封闭式建筑。根据其中居民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它有繁简大小之分。

高官富贾的大四合院,建筑考究,庭院廊柱、雕廊画栋,附带前后跨院。平民百姓的小四合院,构筑简单,门面狭窄,房墙低矮。胡同,实质上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一个紧挨一个地排列起来的四合院之间的通道。

为便于采光,讲究的四合院都坐北朝南,其排列结果,胡同多数成为东西走向。为了便于沟通,在较大胡同之间又有许多南北走向的小胡同。整座北京城,如同放大的四合院,东西南北基本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壮观,周围加高墙以矩形圈围,整齐划一。

清末以前,中国尚处于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封建意识中经商也是下等之事,故北京是个以帝王贵族为主的游手好闲、玩乐消费城市,其生活景象种种,大多集中于胡同中。

四合院是那个时期生活形态和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历经朝代更迭,沧桑变幻,到清末,胡同的格局已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形式,新形成的胡同,多数集中在城外,其中建筑参错无章;许多旧有的胡同,不再整齐划一,居民成份也有所变化,胡同面貌到此由盛到衰。这是北京胡同随着封建制度开始瓦解的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向。

                                http://www.bjmsi.gov.cn/news.aspx?id=1917

进入现代化的北京城,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四通八达的宽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温馨美丽的四合院。因此,有人称北京的古都文化为“胡同文化”或“四合院文化”,此话实不为过。

    http://baike.baidu.com/view/9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