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最新招聘网站:牛街通臂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9:38:53

  回族是一个爱好习武的民族,自古以来,大部分回族聚居的地方,习武风尚都格外浓郁。牛街回民社区有一个民族武术社,好多成员都是社区的居民。下班后或者休息日,民族武术社的成员便找机会凑在一块,挥拳踢腿、腾挪跳跃,探讨武术人生。为什么回族喜好习武?民族武术社的一位骨干成员王树臣先生讲述了原因。过去在旧社会,回族人数少,主要以做小买卖为生,为了图生存、争温饱、抗凌辱、反盘剥,便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把武术作为自卫强身的工具。

  “拳不传外”导致险些失传

  自古回族民风好武,在牛街流传着这样的话:“东街的秧歌,西街的枪。”王树臣从小在牛街长大,他说在牛街回民中流传的武术流派很多,比如通背拳、查拳、弹腿、六合拳等,都曾经盛极一时。然而最著名的、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摔跤和白猿通背拳。牛街的摔跤可是名声在外,历史上的摔跤名家就有谭贵福、钱德仁、王英华等。“咱牛街可是藏龙卧虎之地,过去出了许多武术家和摔跤家。当年在天桥撂跤的名跤宝三、沈三的功夫,就是出自咱牛街。”

  而白猿通背拳则更为著名,这种拳以其放长击远、冷弹脆快、实战性强的特点在武林中享有盛誉。白猿通背拳是山东人任小侠传给北京广安门外的石鸿胜,石鸿胜后又传给了牛街回民马晓合。从此,白猿通背拳在牛街就扎下了根。牛街回民练习白猿通背拳过去讲究秘不外传,如此递延三代,涌现出马晓合,张少三,王玉昆,王永凤,王启成等著名拳师。后来的张贵增、王树臣等,已是牛街白猿通背拳的第四代传人。

  牛街的白猿通背拳在武林中赫赫有名:“这拳,行!手那叫快,招那叫黑!”王树臣说,白猿通背拳强调实战性,出招往往攻击要害部位,适合于自我防卫。可是要是在几十年前,要想学到牛街的白猿通背拳,除非你是回民,这就是所谓“拳不传教外”。或者像当年大刀王五那样,由汉改回,信奉伊斯兰教,才能得到真传。据武术社成员讲,当年牛街白猿通背拳第三代传人王永凤老先生,见一位年轻的后生喜好武术,腰腿灵活,聪明伶俐,甚是喜欢。年轻后生向他求教,老先生问道:“是回民吗?”当听说不是,王老先生就叹息一声,摇摇头,默然不语。

  牛街白猿通背拳的第四代传人之一张贵增的儿子张斌介绍,正是张贵增这一代传人开始打破了“回族功夫不外传”的习俗。张贵增年轻的时候,白猿通背拳已濒临失传。他和师兄胡绍光一起,利用三十年的时间,到各地拜访了无数拳师,终于将快失传的白猿通背拳的功法、招式全都学会了,并将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使白猿通背拳恢复历史原貌,还撰写了白猿通背拳拳谱。与此同时,张贵增广收徒弟,不仅把他擅长的拳术传给了各民族的兄弟,甚至远到日本、韩国,也有他的徒弟。

  “农村包围城市”是当今授武策略

  上世纪70年代,牛街白猿通背拳的传习开始不分回汉。牛街民族武术社现任社长杨洪亮是张贵增的弟子,他介绍,当时张贵增在牛街回民小学举办过义务辅导班,给小孩教授武术。到了1987年5月,在牛街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由张贵增和胡绍光牵头,成立了牛街武术队。武术队成立那天,正赶上回族的开斋节。借着节日的喜兴,武术队进行了武术表演。这以后,牛街武术队连续三年举办了三期辅导班,每期收费十五元,可是到学期结束时送给学生的一套运动服却价值十六元,办事处还要贴补一元钱。就这样倒贴钱的义务教学,使白猿通背拳在牛街地区越来越普及。

  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随着北京白猿通背拳研究会和牛街武术队(1994年改为牛街民族武术社)的成立,白猿通背拳的传人开始在北京的南口、清河、沙河、中关村,以及市内的陶然亭公园等地设立辅导站,对广大武术爱好者倾囊传授。上世纪90年代后期,白猿通背拳的大名不胫而走,日本和韩国的武术爱好者也慕名来到牛街向张贵增先生拜师学艺。

  近年来由于拆迁、整修,在牛街居住的回民没有以前那样集中了,家长也大多不愿让孩子来习武。但今天的牛街地区,仍然到处活跃着习武人的身影。张贵增老人的儿子和徒弟继承了他的武术精髓和广收徒弟的思想,要使武术一代代传承下去。张斌现在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工作特别忙,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钟爱的武术,而是经常抽出业余时间来练习。每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上午,牛街武术社的部分成员都会聚集在法源寺前面的广场上交流、练习。张斌说,选择在这里练武,就是要让大家知道,牛街还有人在练白猿通背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