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方大酒店 电话:教师职业道德(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54:58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教学是一种服务性职业,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任何一种职业都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社会角色,他发挥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的职业,有其自己的特点和品质。

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他代表着社会年长一代的意愿和希望,他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向年轻一代“传道”“授业”“解惑”,使之能继承、发扬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必须掌握授课教师的基本特点及应具有的师德。

本章主要分析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及其原因。在新时期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育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以及调整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是新时期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突出了“以人为本”。新时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为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改革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素质,教师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能力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难忘的一堂语文课

我刚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老树的故事》,正准备按常规讲课时,教室里炸开了锅。

“老师,老师,你看,老树爷爷是双眼皮呢。”

“才不是呢,这是老树爷爷笑眯了眼,看上去像双眼皮。”

“那老树爷爷为什么笑呢 ?”……

望着乱哄哄的教室,我非常生气,手中的教鞭就要狠狠地敲在讲桌上。是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展开教学,还是将孩子们的学习思路扭到我原来的教学思路上来 ?我扫视着一双双表情各异的目光,寻找着答案:我们学新教材,学生为什么不可以从课文的插图进入阅读呢 ?对 !我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调整教学思路。待孩子们平静后,我说:“这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当学生,听一听你们关于老树的故事。”

一个胆大的学生举手了。我让他上讲台为大家讲老树的故事,我坐到了这个学生的座位上。孩子们见我真做起了“学生”,都一心地听他讲故事。

“这棵老树年轻的时候可漂亮了,现在,老了,长满了皱纹。”

“鸟儿是老树的好朋友,老树可喜欢它们了。”

“老树爷爷可爱听歌了,鸟儿们在它身上唱呀,跳呀,老树乐得笑眯了眼。”……

我像小学生一样专心地听着孩子们心中关于老树的故事。我惊叹孩子们如此奇妙的想象。我为什么不给他们创造一个想象的自由空间呢 ?趁势而进,我又向“小老师”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你们还有没有问题要向老树爷爷请教呢 ?”刷 !一双双小手迫不及待地举起来,问题也千奇百怪。

“老树爷爷,是谁把你栽下的 ?”

“老树,老树,小鸟在你头上玩,你痒痒吗 ?”

“你生病了,谁给你治病呀 ?”……

孩子们畅所欲言,自由想象,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了畅快淋漓的神情。我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骄傲 !

上述的课例贯彻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师采用了讲授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把“扶”与“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引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关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任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社会前进的内在力量,需要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教师就是最主要的传授者,但教师必须认识到传授知识不等于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告诉他们怎样和在什么地方找到答案,而不只是直接灌输给他们知识。教师的主要精力应当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技巧,改进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观察和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

(一)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状态,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由许多具体形式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种学习方式,而是多种学习方式(如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的组合,它具有以下特征:

1. 自主性

自主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突出表现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追求潜能的充分发挥,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作出安排、调控,对学习结果作出积极的总结和评价。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强化自我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意志努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克服和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理,把情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探究性

探究性主要是指学生经历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过程,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以及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及表达交流等活动,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获得智力发展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3. 合作性

合作性指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地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学习活动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上,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

4. 问题性

现代学习中特别强调问题意识,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研究表明,当学生以自己观察发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从而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所以,现代社会衡量学习质量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或善于发现问题,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是否有勇气面对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这也是目前素质教育所追求的重要方向。

5. 实践性

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统一。实践意味着体验,体验使学习进入生活领域,学习不再局限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领域。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学会学习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现代学习方式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关注环境、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为学生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心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6. 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独立性。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独立性构成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现代学习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生活的差异性,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主要应用的几种现代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调控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Holec.D.Little 和 Little.W.Holec(1981) 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 D.Little 把自主界定为三种能力:进行客观的批判性反思的能力;作出决策的能力;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在现代教学中,学生可在总体教育目标的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各种能力,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总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出能学、乐学、善学的学生,以改进教育现状,改变学生今后的生活命运。

2. 合作学习

又称分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特意安排或自愿组合的情况下,按知识结构、学习进度、能力水平、个性等混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均有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和接受能力弱的学生。组内学习通过同伴教学、游戏竞赛、个别辅导和共同学习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可采用分排练习、两人小组练习、小组活动、分行练习等活动方式,还可以灵活地采用讨论、角色扮演、游戏、采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在不同的情境下,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使用正确的评价方式。因为它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更看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过程。它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教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拒绝或反对接受性学习,主要是因为在应试教育下过多地偏重接受性学习,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就是在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倡导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正代表了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三)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角色是与人们的特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教师的角色是指由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责、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其实质是对“教师是什么样的人”的概括。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角色的时代定位。一定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是该时代社会、教育需要的集中反映,是该社会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体现。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行、深化素质教育的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要求有了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点:

1. 由知识的垄断者到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教育中,人们主要通过教师获得知识,因此,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凭借其知识垄断者的地位,拥有绝对权威性,师生关系成了一种管与被管,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现代社会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成了平等的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师生是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知识的组织者,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要求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支持、肯定,创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尽管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管理者的角色,但是,这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而非传统的教师的“教”而展开的。所以,在做中学、问题导向教学、发现导向教学、情境教学将成为今后主要教学方式。

2. 由教书匠到研究者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师沟壑分明。广大教师只负责教学,研究者只管埋头搞学术研究,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分离,教育研究成为文字游戏,教师职业成为被动的工作。实际上,教师深切地感受和认识着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他们拥有最佳的研究地位,完全可能而且应该成为研究者,使教育实践活动在不断反省和探索中改进。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指出,教师有研究的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种机会,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教学中教师必须摆脱自己教书匠的角色,把自己变成一个课堂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也就是要把教师引向教育教学研究之路。

教师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担当起以“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研究的方式以行动研究为主,即将教师的研究与他们的实际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行动研究有以下特点:研究课题来自教师实际教育活动的需要;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在教育情境中进行;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主;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技术。由此看来,行动研究比较适合广大一线教师,能起到促使教育实践和理论结合的作用。这也是对新时期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要求。

3. 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究者、开发者

传统的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制定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活动过程,教师作为主要也是关键的课程实施者。但他对于应教给学生什么,不应该教什么,应该在什么时候教,以什么方式来教等却没有任何发言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育教学热情受到严重挫伤,成为师德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课程的实施将使这种状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国家不再统一制定课程,地方和学校可以开发和实施 10%~12% 的课时量,同时还增设了 6%~8% 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确定了教师及课程的新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做法。首先,教师要自觉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因为没有课程理论的高度自觉,就没有课程实践的深刻创新。其次,教师要对新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从“教教科书”转向灵活“用教科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第三,教师要对课程的进行创新性实施。教师应实施新的课程价值观,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智慧、激情和创造力。

4. 由学习上的管教者到人生路的引路人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核心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重在育人。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 2005 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讲:“各地要认真研究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重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教师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强化教师保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自觉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新时期要求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还要具有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采取的基本行为和教学活动在整体结构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既包括外显的行为,也包括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新时期要求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这些要得到具体体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的学习方式能不能发生应有的转变,取决于教师怎样引导、怎样帮助。所以说,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前提。因此,要求教师教学方式随之变换。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新课程与以往相比,最主要的是培养目标的根本性改变,教学要由“知识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本位”,“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当课程由“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课程标准”,生成教学目标时,师生都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不要刻意地把“分数与升学”当作教学目标。

2.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在知识爆炸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在新时期,教学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体现在教学的目标是发展主体性,重视活动与交往,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倡导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与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不同,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可能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就有可能不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传统教学中强调“勤”与“苦”,“读书苦,读书累”也真正成为学生的感叹。实际上,人类对知识、科学的探索兴趣天生而来,并因此促进着人类的进步。之所以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感到苦、累,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发生了问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时期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的乐趣。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为每个学生创设平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特别是对学困生,教师一定要给他们多表现的机会,多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能成功。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只要教育者充分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总之,新时期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建构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课堂行为要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1.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 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等途径,“让每一个孩子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3. 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教师要根据“学情”施教。

4. 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显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

5. 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6.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于 1972年提出了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为主题的报告中,指出未来教师角色转换的一般趋势: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第二,从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组织学生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第三,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第四,实现教师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的关系。第五,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需的知识技能。第六,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第七,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后,“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在整个世界传播。次年,美国卡耐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迈向学习社会》一书,具体地描述了学习社会的构想,说明了从传统学习向新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原则。进入 20世纪 90年代,出现了两份有名的阐发学习变革的报告书,一份是欧洲联盟于 1995年发布的白皮书,题为《教与学:迈向学习社会》,它的目的是指导 1996年即欧洲终身学习年的各项学习活动。另一份报告书《学习:内在的财富》,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它实际上是新世纪的学习宣言书,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未来和学习问题的理解。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传统的教学过程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情感性的缺失和创造力的缺失,泯灭了不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了“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等现象的产生。

新时代的教育需要落实“以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发展为本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设计存在偏差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设计中,很多数学教师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设计。 2003年暑假,我县 300多位教师通过上课竞争上岗。上课前教学设计时间只有 1小时。令人吃惊的是,没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案上写下教学目标。事后通过调查,大部分教师都说,短短 1个小时,教学过程都来不及设计,谁还在思考教学目标,平时写教学目标,许多都抄袭教学参考书或现成教案。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县教研室专门组织了一场全县数学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评比。参评作品中,优秀作品很少,很多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是太笼统、太空泛、太模糊、不确切、没有针对性,就是太高,或太低;有的只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没有能力、情感、态度目标;用“教师做什么”的词句陈述教学目标,陈述的是教师行为,例如“使学生”“教会了学生”“培养学生”等等,而不是学生通过学习后行为的变化。

(夏晓华)

在知识学习中走进学生心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统计》教学片段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下面我们来当一个小小统计员,一起来把我们班同学的生日作一个小小的统计。(师生互动,现场调查全班同学的生日)

师:现在你拿出作业纸,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做成一张统计图。

生:老师,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吗?

师:当然可以了。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 1:一月用橘黄色,我希望冬天的太阳是橘黄色的,那么冬天就不会再寒冷了。

生 2:三月用绿色,春天大地穿上了绿色的衣裳。

生 3:六月用蓝色,我想要是夏天的太阳是蓝色的,那么妈妈去地里干活就不会热了。

生 4:八月用红色,因为我是八月出生的,我的生日是妈妈的苦日。

生 5:十月用黄色,因为秋天地里的庄稼都丰收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

(大多数学生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仍有个别学生没有发言)

师:谁还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一个瘦瘦的小女孩 G站起来,当她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学生哄堂大笑,小女孩低下了头。她涂的统计图没有其他学生的那么绚丽多彩,不少月份竟然用了灰色和黑色)

师:(指一生 A)你为什么笑呢?

生 A:老师,三月是春天,春天小草绿了,庄稼绿了,树木绿了……春天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应该绿色的呀。

师:我们来听听她的原因好吗?那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为什么这么涂吗?

生(怯怯地站起来,低着头):……我……我妈妈前年十月生病了,去年三月死了,……我想我妈妈,我要妈妈……

(小女孩哭了,教室里骤然安静下来,原来的哄笑声没有了,许多孩子眼里充满了泪花)

师:同学们,小 G同学的孝心多么令人感动,小 G同学对母亲的感情多么深厚,这正是人类最高尚最纯洁的感情,这不正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所需要具有的感情吗?请同学们珍惜自己和亲人的美好感情吧!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做统计图,为学生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时空。学生用不同的颜色表达出了自己心中的春、夏、秋、冬,不同的学生对大自然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情感。特别是“可怜的小女孩”对原本绚丽的三月寄托了自己灰色的思念。

第一个案例说明过去教师不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传统的课程目标也过于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强调知识记忆,注重“填鸭式”教学,注重科技知识;而淡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忽视知识的有意义掌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调节性学习,忽视人文知识的重要作用。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明确、不全面、缺乏教学的层次性。

第二个案例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够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得到了最佳结合与落实,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充分体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要求。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一)“三维目标”超越“双基”

由“三维目标”取代传统的“双基目标”已成为我们课改实践的首要课题。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忽视基础知识,而是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和整合。人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知识是促进人发展的基础。我们突出以发展为本,并不是忽视知识的作用,而是强调选择什么样的知识,怎样编排知识和如何学习知识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的水平,这恰恰是为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维课程目标需要有机整合。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

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的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包括: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问题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实验式学习、主题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就语文学科为例,它包括:①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②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三维目标的确立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对教学过程正确引导,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总之,三个维度的交融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使日常的学科教育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二)怎样落实三维目标

改革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如何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实践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风平浪静的、一帆风顺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学生在经历了教育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的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那么这种教育的功能就不是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而是对个性的控制与压抑。”(余文森)要想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就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靠死记硬背加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和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得到的高分,其“含金量”是绝对不一样的,前者是杀鸡取卵,后者则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做到: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把知识教学的过程同时变成结论形成的过程。

为此,我们应该提倡“做中学”。一位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感慨地说:“我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金,美国人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轻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以自主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

要把思维的时空交给学生,强调学生在自主的建构中把握知识的生成过程,然后再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摸索到方法,也正是因为有了“过程”,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开发。

然而,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之一就是迷信书本知识多,学生动手实践少。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把课堂当作讲堂,把知识嚼烂了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占据了学生独立活动、独立思考的时间,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活机器”,导致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较差,视野狭窄,创新意识缺乏,难以激起学生的内部动机。

2. 在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中实现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现代教学要求挣脱就认知而认知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发展的轨道。我们应该在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中实现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力争使情感态度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 1)我们要善于组织能激发思维高潮的问题来组织教学: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让学生从批判和参与决策的角度来生发的问题;新颖有趣的问题;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深入探究。

( 2)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是一对翅膀,有了想象,我们就可以飞起来,离开熟悉的陆地,离开司空见惯的事物,进入一个美丽神奇的广阔丰富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捕捉放飞学生想象的时机,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3)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猜测。猜测包括推测和猜想两层含义。通过猜测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还可以使研究活动出现质的飞跃。“伟大的发明都是由猜测得来的,换句话说,大都是凭创造性的直觉得来的”。(物理学家福克)猜测包含着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判断,它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良好开端。通过猜想和推测有助于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助于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 4) 要让学生感到知识是有魅力和价值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到知识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更不是毫无用处的“玄学”。在学生眼里,知识应该是绿色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及个性养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调整

关于新课程的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关于新课程的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为什么要实现这些变化,怎样实现这些变化?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地对教科书进行了增删、调换或者重组。

增删:对政治课和时事政策课的教材内容,不少学校从实际出发进行补充、更新、完善。师生通过讨论,对原有教材不完善的部分进行补充、修改。有些学校还从中央及省市电视台剪辑新闻节目,并录制校园新闻,用活生生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代替那些陌生、遥远、生硬的材料。

调换:如语文第一册在学习拼音“ t”时,课本上的配图是个跳天鹅舞的模特,教师觉得这不够形象,于是换成了“伞把”;第二册《做什么事最快乐》中,书上说老牛耕地最快乐,学生提出“用鞭赶着老牛耕地会快乐吗?”学生难接受,所以大家就把这篇文章批判了一通,另增加了 20篇故事、童谣,师生一起背诵、表演,同时又增加了“我来讲故事”“好文章大家分享”。再如,一位教师在准备上《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看天气预报说,后天我们这儿将下今年的第一场雪,到那时我们边看边学,好吗?”教师很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那堂课非常成功。

重组:现行历史教材内容纷繁,是以朝代更替为线索编写的,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形成。为此,有些地区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打破章节的限制,抽取教材中的主线,形成历史专题。

“小蝌蚪”教学设计片段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小青蛙》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小蝌蚪是什么样子 ?

生 1:大大的头。

生 2:细细的尾巴。

生 3:很黑。

师:你们学学小蝌蚪游的样子。让我们看看谁是最可爱的小蝌蚪。学生在教室里自由做动作,有的摇动身体,有的把手放在屁股后而摆动,有的伏下头弯下腰……

师:小蝌蚪游啊游,渐渐地长成了什么 ?(生:小青蛙 )

师:小青蛙又是什么样的 ?表演给我们大家看看。

生 1:白肚皮,穿着花衣服,一蹲一跳的。

生 2:专吃害虫。 (此学生边说边做出了吃害虫的动作 )

(生 3双手放在耳边,嘴里“呱呱”地学青蛙叫)

师:“小青蛙”叫得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学。

学生自由地学青蛙的叫声,有的是“呱呱”,有的是“呱,呱”,还有的“呱呱,呱呱呱”。教师适时地将节奏的学习渗入其中。

师: (从讲台里拿出课前备好的青蛙头饰和服饰装戴在身上 )你们这样子有点儿像小青蛙,看老师像不像青蛙。

( 生惊讶,齐声说“像” )

师:那我们用撕纸贴画的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像小青蛙。

学生兴趣高涨,忙将备好的彩纸拿出来,进行撕贴。有的将纸条贴在手臂上,有的将纸条贴在衣服上,还有的贴在肚皮上。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帮忙,教师这时也融进学生中间,参与到学生的手工制作活动中。

(郑惠,钟维斌小学教学设计, 2003 9)

第一个案例向我们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对教科书进行增删、调换或者重组。

第二个案例中围绕着“青蛙”这个主题。创设了“小青蛙”的情境,教师综合运用了唱歌、唱游、听赏、绘画、表演、律动、创作等内容与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模仿动作、创造节奏、撕纸贴画等方法,特别是将美术教学中的撕纸贴画有机有效地综合进来,加深了对小青蛙的感受与体验。这些方式的运用,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即从音乐中走出去,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中来。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音乐形象,更直观地体验“小青蛙”,大胆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了“综合”,使本课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驾驭、利用和开发教材呢?

(一)抛弃传统的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处理办法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

(二)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具有各种独特品质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活生生的人,这使得教育过程和教育情境异常复杂和多变,它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最需要创造性。“教师必须有独创性。他对学生要成为理性和启蒙的真实的火炬,使学生得以揭穿自己的错误意见,而被引导到真理的道路上去。”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就表现在对课程的创造性加工处理而因材施教上。如今,新课程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增大,教师就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根据教学需要,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利用好课程资源。

(三)强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让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与课堂拥有部分课程权利。而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有部分权利决定“教什么”。新课程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注重实践和实际,关注人生、社会和环境,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利用一切有重要价值的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改变“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传统思维和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让学生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探索与成长。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应满足于现状,而要放开眼界,准确地预测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方向,并对学科教学、学生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新课程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决策者,有了更大的规划和设计空间。教师要能够适度地开发、筛选和创造课程资源。就课程的既定内容而言,教师要对已审定使用的教科书进行自我使用规划,作出相宜的“裁减”,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如何取舍,增删与否,应从该校的实际情况入手作出富于针对性的设计。同时,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现实生活提供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使教材反映社会生活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探索。以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来规划和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让可持续发展在学校教学中得以实现。

(四)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超级链接

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和心理体验的积累,学生不是带着一张白纸走进教室的。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学习基础,关注这些基础,利用好这一基础,能够很好地把学习目标任务与其对接。

要关注生活世界就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差异成为他们学习的起点,同时成为课程资源。

要关注“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巨大价值。“做中学”就是把教学任务放在生活之中施行,是使两个世界结合的最佳途径。

要重视并开好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综合课程不仅使各个知识领域综合在一起,而且把学习任务与生活也综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只有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课程资源,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才能实现课程价值,并培养学生认真探索的精神,使生活成为人生活中有机的一部分。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尤其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等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克服了学科课程的不足,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四节 摆脱应试教育倾向的干扰

应试教育以追求考分、升学为唯一目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中、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限制学习兴趣,加重学生负担,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应试教育,也使教师之间竞争加剧,造成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制约了教师教学创造性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师德素养的提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摆脱应试教育倾向的干扰。

孩子为何“以泪洗面”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学习和考试的压力,的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

最近,我在《书摘》杂志 2004年第一期上看到一组中学生的画,每幅画之下都有作者自己写的一段话。这里我先摘引几段:

妈,我学了,我读了,我看了,我听了,然而我也哭了。为啥要有考试?为啥总把简单的事搞复杂?

“书中自有黄金屋!”说得倒好听,从被老妈生出来之后就进了“黄金屋”。 (画中的“黄金屋”是一只鸟笼。 )……作业写完了,玩电脑喽!“玩什么电脑,那么多练习册写完了吗?快写!” My God!老妈之命不敢违,写吧! So,只能以泪洗面啦! (“哭”死我啦! )

学习越来越忙,睡得自然就很晚,每日除了面对老师和同学,就是窗外一大片漆黑的夜幕,桌子上的课本早已看不清楚,虽然窗外的黑暗被一堵墙隔绝在外,但我感觉时时刻刻都处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望着明亮的星星和月亮,总是想,那里应该充满光明吧……

学生、学生,要“学”还得要“生”,可现在我们是生不如死!我实在不明白这种教育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感到快要崩溃,身体快要四分五裂……唉,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不能就此倒下。呜呜呜……谁能救救我!

看了这幅画,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人只要进了大学,太阳都绕着你转……这人啊,就是这样!活着太痛苦了,生不如死,但又没办法,你死了,父母怎么办,还等着你养活他们呢。唉!好死不如赖活着吧!

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进了天堂,意味着以后能挣大钱。

我读着这些怨苦、沉痛乃至绝望的话,难以想象它们竟出于那些健康、漂亮、聪明、活泼的少男少女之手。我夜不成眠,不知怎样才能救助他们。我坐立不安,所以要在这里呼吁:现在的祖国花朵,未来的国家栋梁,竟在那里“以泪洗面”,感到“生不如死”,哭叫着“谁能救救我!”那些把祖国花朵“逼”到如此境地的人,难道不应该深刻地反思反思吗?难道不应该做点努力、想些办法吗?

我们作为成人已是饱经风霜、很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然而我们如果设身处地为现在的中小学生想想,假如让你连续六年乃至七年八年九年挣扎在学习考试的苦海之中,每天要做大量深度远超智龄的数学题,要啃外语及做完其他令人望而生畏的种种作业;早晨 6点半出门上学,晚上 11点还未做完作业;不许看电视,不许读闲书,不许玩电脑,乃至放学回家就不许出门;父母师长只要见面便唠叨不已,软硬兼施,无非逼你做作业;考试成绩不佳轻则怒骂,重则殴打。请问这种情况符合响彻云霄的“以人为本”原则吗?请问你在这种情况下,有把握保持心理正常和身体健康吗?

(文汇报, 2004.3.17)

从上面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下,忍受着很大的痛苦,甚至陷入危险的心理失衡状态,轻则厌学、逃学,出现精神障碍;重则离家出走乃至想到自杀。诸如此类的情况,已一再见于媒体报道。“风起于青萍之末”,现在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宣泄表现,已经不仅仅见于“青萍之末”,而是刮起了尘沙,吹落了树叶!我们如何能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事关我们后代的健康成长,事关长期的育才用才,事关社会主义的千秋伟业,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啊!

上面一位中学生的一段话,虽然简单,却是一语说到了“根本”。现在的父母逼子女考试出众,不就是为了子女将来能够当“白领”、挣大钱吗?父母并不隐瞒这个奋斗目标,所以这个奋斗目标也便深入子女之心。既然是只为“挣大钱”而在学习考试中全力拼搏,那么即使是天才儿童、优秀学生,他们的心中还能容得下“德育”吗?还顾得上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吗?“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性熏陶的最佳时机。假如为人父母师长者不抓住这个时机,只搞唯智教育,只为高分拼搏,而其潜在目的又只是“挣大钱”,那就不可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这势必严重影响“人才强国”和“三个文明”的真正实现。

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分数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尺度,更成为决定学校和学生生存、发展与未来的标尺。分数不但是“指挥棒”,同时也棒打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挤压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这近乎残酷的升学竞争中,学生承载了太多教师和家长的期望,也承受着社会转嫁在他们身上的那无形而又巨大的压力。

社会上普遍以学生成绩、升学率为标准衡量学校,使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学校又把这种压力转嫁给了教师。在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教师的地位,而且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奖金、住房分配等挂钩。在这种压力之下的教师也互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显然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相违背的。

不可否认,当前考试与测验仍然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评价工具。但是考试与测验的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要设计开放题、综合题、应用题等,还可设计带有自评性质的试题(如给出试题元素,让学生自行命题;允许学生指定一题“延时解答”,即不立即解答,待准备充分后再解答)。要进一步深化学业评价改革,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

转变注重评价的“分等”、“排队”、“互相比较”功能的旧观念,树立注重评价的“诊断”、“反思”、“促进发展”功能的新理念。

转变过去评价只是“老师考学生、评学生、整学生”的状况,要提倡学生“自己评自己”、“互相评”、“我也评老师”。

转变过去评价就是考试、就是答题、就是为了得分的状况,建立评价是对学业的测验。同时也是对教学情况的总结、反思,是对学生基本素质与潜能的探究的新局面,特别要体现多元智能理论,为识别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强项领域服务。

转变过去评价以得分为结论的做法。使评价结论有的以“分”或“等”来表示,有的则以激励性评语来表示,有的以“诊断处方”形式来表示,更有的是作为教学状况调查的统计材料,用分数、等级表示的评价结论,也要减少等差,模糊等级。

转变过去评价与教学分离、把评价统统置于学习之后的做法。树立评价与教学同步思想,评价可以在教学阶段之后(总结反思评价),更可以在教学活动发生之前(学习准备评价),而且大量评价,大量有效评价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发生在师生互动之中。

转变只把考卷、试题作为评价工具的做法。重视使用行为表现观察这一重要过程评价方法。同时,关注即时评价,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点头、微笑,或对学生发言的肯定与否,学生之间的接纳与认可,无不具有评价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转变”,都是“左右转”,而不是“向后转”,也就是说,评价改革只是“改变过于……”,而不是彻底否定。究竟转到什么程度合适?这是课程评价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当然,评价的主要功能还是甄别与选拔,评价的主要形式是终结性评价。从根本上说,评价是一种价值诊断,一件事情做得好与坏,一个实验方案是否成功,一个社会行为是否有意义,都要进行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是非曲直,就没法进行管理。而且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甄别与选拔,尤其是社会评价。托福也好,GRE也好,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也好,其目的都是甄别与选拔。对于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压力与就业的矛盾还十分突出。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即只允许不到同龄人口 15% 的人上大学,因此,高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发生根本性改变。我们基础教育的评价要考虑到与社会评价,首先与高考的接续。广大教师、校长都有深切体会,采取任何评价改革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受高考这一社会评价工程的影响。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者,是比较理性、比较有长远观点的人群。基础教育是为下一两个十年培养人才资源的人,我们不能脱离现实去搞改革,但我们也不能用现在的用人标准去生产一二十年后的人才。基础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策略就包含这个意思。我们应该看到:第一,现在进入新课程的一二年级学生,十几年后才高考,根据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增长的趋势、人口出生速度下降趋势来推算,十几年后上大学可能不再是难事;第二,七八岁的孩子还处于人生的起跑线上,是一株刚出土的嫩芽,对他们就进行严格的分等、排队,这肯定是不合适的;第三,高考、中考也在与时俱进,也在积极地改革;第四,课程改革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要经过一两代人才能完成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一次到位,但也不能停顿观望。因此,我认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评价改革,要树立信心,要加大力度。

(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影响

1. 弱化教师的强势地位、权威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地剔除教学中的专制,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侧重于学生的“学”。正如陶行知所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乃是教学生‘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把自己视为参与者、协助者,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重视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从课堂教学的教法方面看,教师要摒弃“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手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导”的作用,如古人云:“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当学生感到“难学”时,应及时“疏导”;当学生“死学”时,应适时“指导”;当学生出现“厌学”时,应善于“引导”;在学生思维出现抑制时,应善于“诱导”。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上,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反省和思索。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只要有理有据,就要肯定、鼓励。

3. 面向全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上只抓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甚至放弃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对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率。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涉及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每堂课教学都要面向每个学生。学生个性千差万别,社会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面向全体就要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根据他们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学生获得发展自己天赋和爱好的自由空间。

4.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这一切都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学习和研究课题等活动来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5. 进行反思性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反思性教学是在教学实践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与思考探析其规律,逐步成为清晰、有明确指导意义的教学原理或知识。也就是教师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对于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的反思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进行反思性教学和做反思型教师是新时期对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要求。

总之,摆脱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长期的革命,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而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更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具体的实施与操作还在于广大教师抱着一颗高度负责和热爱学生的心不断地去探索、完善。

1. 结合本章内容以及本人教学实践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

( 1 )要不要每次都帮助学生得出一个标准的结论?

( 2 )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 3 )在你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内容?教学方式应实行那些转变?

( 4 )成功的课应是什么样的,在你的课堂教学中是否经常实现?

2. 结合实例谈谈新课程在课程结构方面有哪些改革?

3. 您打算怎样参与本校校本课程开发?请你为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献上一些“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