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钓鲤鱼商品饵料配方:枪!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18:27
枪!!!- 连载8


CS利器—沙鹰手枪

文章提交者:有仙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提起大威力的半自动手枪沙漠之鹰(Desert Eagle),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的产品,但实际上它是明尼亚波尼斯市的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制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

  1979年,在马格南公司有三个人想要研制出一种发射.357马格南左轮手枪弹的半自动手枪,当时他们的研制计划名称为“马格南之鹰”(Magnum Eagle)。这三个人是J. Lindig、J. Skildam和H. Z. Skildam,而马格南研究公司的创办人——B. White负责技术的细节和开发。马格南之鹰的设计目的是作为靶枪和狩猎手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安装了瞄准镜的“沙漠之鹰”式手枪


  第一把原型枪在1981年完成,并在1982年公布,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种.357马格南口径的半自动手枪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极大兴趣。然后,马格南公司需要寻找一家大公司来生产这种手枪,不久就找上了IMI。这种手枪在1983年开始以IMI生产的“沙漠之鹰”的形式开始生产和销售。 不过直到1985年,.357口径的沙漠之鹰才正式出现在美国手枪市场的售货架上。为了追求比.357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在1987年推出.41马格南型,不久又推出了.44马格南型,在1994年又推出了.50AE口径,而在1998年又推出了不太有前途的.440 Cor-Bon口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的包装箱

  1992年,由于美国政府对进口枪支进行限制,因此销往美国的沙漠之鹰就由IMI生产零部件,运往美国后由马格南公司进行组装和最后的加工。于是IMI将未经处理的半成品运往美国,由马格南研究公司进行镀铬、镀镍、镀金及抛光等表面处理,并对枪管及其他组件进行精加工后重新组装,这样就以“Made in USA”的形式继续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的使用说明书 沙漠之鹰彪悍的外形,不是任何人都能控制的发射力量,这是任何小巧玲珑的战斗手枪所不能替代的,这种特点使它受到好莱坞的注意,在1984年由Mickey Rourke主演的一部动作片《龙年》(The Year of the Dragon)中,沙漠之鹰第一次在电影中登场,从此以后,沙漠之鹰在近500部电影、电视中亮相,这里的统计还不包括美国以外的影视作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的外形较大

  当剧本中提到“有强大威慑力的手枪”时,几乎都是选择沙漠之鹰作为道具。国内的电影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阿诺德·斯瓦辛格的电影《最后的动作英雄》(The Last Action Hero)里面那个一边驾驶敞蓬车一边单手用沙漠之鹰将歹徒打得落花流水的形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施瓦辛格在电影中使用“沙漠之鹰”式手枪 由于受电影和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尤其是CS)的影响,沙漠之鹰在国内似乎有很高的威望,但据国外的枪迷说,尽管国外也有些人受电影的影响而去购买,但沙漠之鹰实在太大、太重,而且很容易出故障(发射时手腕不稳可能导致抛壳失败),又挑子弹(购买时随枪附有一张名录告诉你应该用什么牌子的子弹),因此很多人又马上卖掉,在枪店中有许多二手的,600美元左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的枪管采用锻造方式制造

  实际上,沙漠之鹰并不是合适的自卫或战斗手枪。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沙漠之鹰深受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的喜爱,以至几乎每个猛男(还包括像尼基塔那样的猛女)在打.50 AE沙漠之鹰时连眼都不眨,由此产生的误导是使人认为马格南口径手枪是很普通的玩意儿。但是,电影和游戏都不是合适的参考资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开膛状态的“沙漠之鹰”式手枪 首先,沙漠之鹰的设计目的就不是为了战斗或自卫。如文章中开头提到,沙漠之鹰手枪的最初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打人像靶和打猎,就这一点而言,沙漠之鹰的性能的确比大多数手枪优越。但是我们先看看,在典型的自卫射击的情景中沙漠之鹰的表现会怎样。一般来说这些情景大多数都发生在室内的,而且能见度低,有时甚至是漆黑一片,差多不那样子啦。在自卫情形中大部份的射击距离都是在10米内,或者更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的膛内结构

  准确性——10米是一个相当近的距离,沙漠之鹰最优越的一点就是它非常精确,但是在这个距离里射击一个人体大小的目标而不是一个硬币,这个优点能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呢。当然你也许想要一把更精确的手枪,但这样的手枪却不能提供更精确的伤害程度,而且价格很贵。在这个距离内,一把普通的便宜的手枪就能达到所需要的精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具有加固的闭锁装置 重量——如果你查看沙漠之鹰的数据你会发现沙漠之鹰的.50 AE口径重达2公斤,这种重量在靶场射击时是有助于控制后座力的,但较大的重量意味着较难的操作,即使双手握枪也很难长时间瞄准与射击,而且还有出枪动作呢。显然这种手枪的重量如果减掉一半会比较容易操作,尤其是在自卫情景的心理压力之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

  尺寸——沙漠之鹰比普通手枪要大得多,可以说是一把非常大的手枪,难于隐蔽携带,虽然在家居自卫情形中这点并不重要,但是大尺寸也意味着难操作,而且由于握把粗大,手掌小的射手单手很难握稳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以色列生产的9毫米口径手枪,其更适合作战使用 枪口焰——.440 Cor-Bon和.50 AE的火球是非常大的。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在昏暗的环境下突然遇到强烈的闪光,视网膜上会产生残留的影像,因此在昏暗的条件下进行自卫射击的话,在开了一枪之后你需要花上一些时间来恢复视觉。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在近距离交火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以色列生产的9毫米口径手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与9毫米口径手枪相比,外形与重量都偏大 可靠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假设你就像阿诺德一样健壮,能够轻松地把玩这种又大又沉而且后座力强大的武器,而你也不在乎枪口焰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你的枪卡壳了呢?你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位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后坐力很大

  每一个射击自卫术培训班都会教你怎样快速排除枪支故障,但在手枪对手枪这样的近距离战斗情形中,手上武器的可靠性还是相当重要的。当然在任何一种手枪上都可能发生故障,但是沙漠之鹰排除故障的操作却不是那么便捷,因为沙漠之鹰发射的子弹比较长,因此它的套筒行程也比其他手枪长,而且它的握把大,手掌稍为小一点的人都不能快速地按下弹匣卡笋,再加上它的尺寸过大,操作起来也不那么敏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外形很酷,但实用性不佳 后座力——这是沙漠之鹰一个广为人知的缺点,当然,也并不是说沙漠之鹰的后座力就无法控制,每个人在经过一些练习并能注意到一些细节的话,都可以做得到。这些射击技术听起来很简单:手腕不要太软,要绷得紧紧的,伸直手肘,要用肩膀来吸收后座力,不要托弹匣底部。当然,在靶场上绝大多数人只要花上一点时间做好准备就能打好沙漠之鹰,但是如果在有心理压力的情景中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一般用户对“沙漠之鹰”式手枪都敬而远之

  比如说自卫,恐怕大多数人在紧张的心理压力下都会忘掉某些细节。最近就听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个初次打.44马格南 AUTOMAG的人因为没有注意握枪动作(据说他的打枪经验也不多),第一枪就右手腕骨折,不过这个例子也太极端了,真假也无法证实,但.44马格南的后座力的确不能小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只能在CS游戏中一展雄风 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把对射击动作没那么挑剔的手枪会更适合。如果是.357马格南的后座力相对来说会比较温柔,但是据说.357马格南弹在沙漠之鹰上的表现并不怎样(许多国外的沙漠之鹰FANS都是这样说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购买.44马格南型。此外沙漠之鹰的后座力大还会产生另一个问题——恢复时间,在极端情形中能够进行快速射击也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在打出一枪后要用较少的时间去瞄准目标打第二枪,或瞄准下一个目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采用特制的大威力子弹

  试验时,曾经有一名射手使用“沙漠之鹰”在15米距离外,20秒内射完一个 8发弹匣,其子弹的着弹点形成一个50毫米的弹孔,可见其准确度之高。“沙漠之鹰”手枪原作为运动手枪使用,由于威力强大,很快转到了军警人员手中,获得 “袖珍炮”的雅号。其威力更让人称道。据说加长枪管后用于狩猎的“沙漠之鹰 ”,射程达200米,可以轻易地把一头麋鹿放倒。现在,一些国家的特种部队队员往往喜欢在腰间别一把“沙漠之鹰”,除了更神气外,还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目前在欧美的枪械店中销售 止作用——这是销售商和沙漠之鹰爱好者最推崇的一点。引用老美的BBS上一些射击老手的发言:一发命中要害的.22 LR的停止作用也比一发不能打中目标的.50 AE大得多。当然,许多射击教官都会强调先敌开火和首发命中的重要性,但是综合以上的各种因素,这把难于操作的大手枪在普通人手里、在紧急的突发事件情况下的首发命中率并不比其他手枪高,甚至可以说更低——光是出枪和瞄准这两步你就得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何况要打得好还要注意一大堆射击姿势的细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结构分解图


  自卫是不适合了,那么进攻呢?进攻型手枪——这是由Mk23所带起的一个新鲜词。许多沙漠之鹰的销售商也是着力宣传它的大威力、高精度、远射程,足以一枪制敌,很适合特种部队使用,但这些宣传词都是说给那些面对着琳琅满目的枪架未下决心的新手听的,有经验的射手都不会把它列作战斗手枪的首选。 事实上从军队到警察,包括特种部队都没有使用过沙漠之鹰。Mk23本身只不过是USSOCOM坐办公室的人给出的命题作文,仅从HK公司交功课的情况来看算是成功的,但是海豹队员却宁愿带一把小巧玲珑的M9或SIG P226上战场——自己手上有着各种各样精良的进攻型武器(步枪、冲锋枪、霰弹枪、机枪),为什么要拿一把又大又重的手枪做进攻武器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目前主要用于竞赛

  综上所述,对于普通平民来说沙漠之鹰用作自卫是不适合的,而对于特种部队来说,他们也不愿意用手枪做进攻型武器。那么沙漠之鹰是不是一无是处呢?也不是。前面已经提到过两遍了,沙漠之鹰的设计初衷就是用来打靶和打猎的,作为靶枪或狩猎手枪,沙漠之鹰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打猎,百米以上的有效射程,接近长枪的威力,其他手枪都做不到这点,何况猎手一般也不会等野猪跑到面前才开枪,所以上述那些不适合战斗或自卫的缺点对于打猎来说并没有负面的影响。目前,沙漠之鹰也确是被定义为狩猎手枪在市面上销售的。 结构

  沙漠之鹰的多边形枪管是精锻而成,标准枪为6英寸长(152.4mm),另外也有10英寸(254mm)的长枪管供选用。由于枪管是固定的,并在顶部设有瞄准镜安装导轨,因此可以方便地加上各类瞄准镜。套筒两侧均有保险机柄,左右手操作,弹匣是单排式的,不同口径型号的弹容量不同。握把是硬橡胶制成,但在马格南公司也可特别订制其他的握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分解动作

  沙漠之鹰与其他自动手枪相比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导气式开锁原理和枪机回转式闭锁,这是因为它发射的马格南左轮手枪弹的威力太大,一般大威力自动手枪所用的刚性闭锁原理根本无法承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沙漠之鹰”式手枪分解动作2 QSB91匕首枪
文章提交者:有仙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什么是冲锋枪

冲锋枪是一种连发枪械,它比步枪短小轻便,具有较高的射速,获利猛烈,适于近战和冲锋时使用,在200米内具有良好的作战效能。冲锋枪结构较为简单,枪管较短,采取用容弹量较大的弹闸供弹,战斗射速单发为40发/分,长点射时约100~120发/分。冲锋枪多设有小握把,枪托一般可伸缩和折叠。冲锋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研制的,当时主要是9毫米口径的冲锋枪。二次大战中,不同型号和不同口径的冲锋枪相继问世。战后以来,随着自动步枪的发展,冲锋枪与自动步枪的区别越来越小,有些已很难定义和分类,如德国的STG44突击步枪,前苏联的AK47自动步枪等通常也称为冲锋枪,其口径多在7。62毫米左右。

冲锋枪是一种段枪管,发射手枪弹的抵肩或手持射击的轻武器,装备与步兵,伞兵,侦察兵,炮兵,摩步兵,空,海军等。冲锋枪是冲击枪和反冲击的突击武器,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冲锋枪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体积小,重量轻,灵活轻便,携弹量大,火力猛烈。但由于冲锋枪枪弹威力较小,有效射程较近,射击精度较差,加之步,冲合一的突击步枪的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战术地位逐步下降。从国外轻武器发展势头来看,除了微型,轻型,微声冲锋枪还有生命力外,常规冲锋枪将被小口径突击步枪所取代。

冲锋枪是单兵使用、双手握持的连发枪械。火力强于手枪、步枪,弱于机枪,比步枪和机枪短小轻便,适用于近战和冲锋,200 米内有良好的杀伤力。冲锋枪枪管较短,结构简单,射速高,长点射时可达以100~120 发/分钟。采用弹匣供弹,容量一般为20~40 发。20 世纪60 年代后出现了一些微型冲锋枪,更为小巧轻便,可以单手使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冲锋枪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他和步枪有什么区别吗

发展简史

早在1915年,为了适应阵地战的需要,意大利人B•A•列维里设计了一种发射9mm手枪弹的双管连发枪,从而奠定了现代冲锋枪的基础。1918年,德国人H•斯迈塞尔设计的第一支适于单兵使用的伯格曼MP18式9mm冲锋枪问世,同年,其改进型MP18I式冲锋枪正式装备德国陆军使用。

20~30年代是冲锋枪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对冲锋枪的战术作用认识不足,因而产品型号不多。有代表性的冲锋枪包括意大利的维拉• 佩罗萨和伯莱塔M1938A式,德国的伯格曼MP18I式和MP38式,西班牙的MX1935式和T•N•35系列,瑞士的MKMO,美国的汤普森M1928A1式及苏联的ППД1934/38式。这些冲锋枪因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质量较大,安全性、可靠性差,使生产的数量和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40年代是冲锋枪发展的全盛时期,包括品种、性能、数量和装备范围都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冲锋枪的主要特点是:①普遍采用冲压、焊接和铆接工艺,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② 多数枪设有专门的保险机构,以改善安全性,如意大利的TZ冲锋枪不仅采用快慢机保险,还最早采用了握把保险;③广泛采用折叠式或伸缩式枪托,以改善武器的便携性,如德国的MP38式是世界上第一支折叠式金属托冲锋枪,法国的E•T•V•S是第一支折叠式木托冲锋枪;④除了苏联采用7.62mm手枪弹和美国采用11.43mm手枪弹外,其他国家普遍采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这种枪弹可与大多数手枪通用。

50年代出现了结构新颖的冲锋枪,性能也不断改善。如捷克斯洛伐克的ZK476式,不仅首先采用包络式枪机,而且是第一支将弹匣装在握把内的冲锋枪。又如,以色列的乌齐冲锋枪为了增强安全性,采用了双保险或三重保险;为减小枪的质量,发射机座、护木和握把等开始采用高强度塑料件。

60年代,为了满足特种部队和保安部队在特殊环境下作战需要,发展了短小轻便,且可单手射击的轻型、微型冲锋枪。有的冲锋枪还装有可分离的消声器,或与冲锋枪固接的消声器,前者如英国的英格拉姆M10式和德国的MP5SD式,后者如英国的L34A1式微声冲锋枪。

70年代,一些国家在武器系列化、弹药通用化和小口径化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以小的短枪管自动步枪作为冲锋枪,如美国斯通纳枪族中63式、柯尔特CAR-15式(其改进型为XM177E2式)、德国HK53式、苏联AKCУ-74式等,以更好地完成常规冲锋枪的战斗使命。

80年代至今,使用手枪弹的常规冲锋枪进一步向多功能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美国的卡利科系列冲锋枪充分应用螺旋式弹匣的设计特点,使全枪结构紧凑、平衡性好,且弹匣容弹量大。美国的韦弗PKS超轻型冲锋枪采用持久润滑设计,使武器无需涂油,且不用工具也能在战地快速拆卸修理。另外通过给冲锋枪配用各种光学瞄准镜、消声器,使其具备有多种功能。同时,一些国家还先后研制了集手枪、冲锋枪和短管自动步枪三者性能于一身的个人自卫武器,如比利时的FNP90式、英国的布什曼、德国的MP5K式、法国的GIAT-PDW等。这类武器均有结构紧凑、操作轻便、人机工程性能好和火力密集等共同特点。

冲锋枪

“冲锋枪”是国内对“submachine gun”的称呼,港澳地区则一般采用“轻机枪”或“手提式轻机”之类的叫法。按照《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轻武器》中的定义,冲锋枪是“单兵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轻型全自动枪”,注意“发射手枪弹”和“轻型全自动”这两个关键词,国内对冲锋枪的划分方法是习惯以这两个关键定义作为分类标准的。

  一般公认世界上第一种冲锋枪是意大利在1915年设计和生产的帕洛沙,这是一种发射9mm手枪弹的双管全自动轻型武器,不过帕洛沙其实是要作为超轻型的机枪使用。后来德国人施迈塞尔(Hugo Schmeisser)在1918年设计的MP18冲锋枪被认为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

  在不同的国家,对于冲锋枪有不同的叫法。德国人使用Maschinenpistole(字面:机关手枪),所以德军采用的冲锋枪都冠以“MP”的编号,例如二战时著名的MP-38/40,现在流行的警用冲锋枪MP-5,就连战后德军采用的以色列UZI冲锋枪在德军内的正式名称也为MP-2。俄国人的叫法是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相对于英文是pistolyet-pulemyot),前一个单词是手枪,后一个单词是机枪,这种叫法和德国人是类似的,所以俄国人的冲锋枪编号一般都以ПП(英文PP)作为编号的开头。

  英语里面冲锋枪的名称为submachine gun(字面:小型机枪),日语的“轻机关铳”和港澳地区的“轻机枪”估计就是对这个词的字面翻译。英国人比较有趣,他们曾经有一段时间并不使用美国人发明的submachine gun这个词,他们认为这种发射手枪弹的短枪械怎么都算不上“机枪的老二”,因此有一段时间英国人是用“machine carbine”(机关卡宾枪)来称呼冲锋枪的。

  冲锋枪是一种单兵连发枪械,它比步枪短小轻便,具有较高的射速,火力猛烈,适于近战和冲锋时使用,在200米内具有良好的作战效能。

  冲锋枪结构较为简单,枪管较短,采用容弹量较大的弹匣供弹,战斗射速单发为40发/分,长点射时约100~120发/分。冲锋枪多设有小握把,枪托一般可伸缩和折叠。

  冲锋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研制的,当时主要是9毫米口径的冲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同型号和不同口径的冲锋枪相继问世。战后以来,随着自动步枪的发展,冲锋枪与自动步枪的区别越来越小,有些已很难定义和分类,如德国的STG44突击步枪、前苏联的AK47自动步枪等通常也有称为冲锋枪,其口径多在7.62毫米左右。

  冲锋枪是一种短枪管、发射手枪弹的抵肩或手持射击的轻武器,装备于步兵、伞兵、侦察兵、炮兵、摩步兵、空、海军等。冲锋枪是冲击和反冲击的突击武器,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冲锋枪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体积小,重量轻,灵活轻便,携弹量大,火力猛烈。但由于冲锋枪枪弹威力较小,有效射程较近,射击精度较差,加之步、冲合一的突击步枪的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战术地位逐步下降。从国外轻武器发展势头来看,除了微型、轻型、微声冲锋枪仍有生命力以外,常规冲锋枪将被小口径突击步枪所取代。

发展简史

早在1915年,为了适应阵地战的需要,意大利人B•A•列维里设计了一种发射9mm手枪弹的双管连发枪,从而奠定了现代冲锋枪的基础。1918年,德国人H•斯迈塞尔设计的第一支适于单兵使用的伯格曼MP18式9mm冲锋枪问世,同年,其改进型MP18I式冲锋枪正式装备德国陆军使用。

  20~30年代是冲锋枪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对冲锋枪的战术作用认识不足,因而产品型号不多。有代表性的冲锋枪包括意大利的维拉• 佩罗萨和伯莱塔M1938A式,德国的伯格曼MP18I式和MP38式,西班牙的MX1935式和T•N•35系列,瑞士的MKMO,美国的汤普森M1928A1式及苏联的ППД1934/38式。这些冲锋枪因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质量较大,安全性、可靠性差,使生产的数量和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40年代是冲锋枪发展的全盛时期,包括品种、性能、数量和装备范围都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冲锋枪的主要特点是:①普遍采用冲压、焊接和铆接工艺,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② 多数枪设有专门的保险机构,以改善安全性,如意大利的TZ冲锋枪不仅采用快慢机保险,还最早采用了握把保险;③广泛采用折叠式或伸缩式枪托,以改善武器的便携性,如德国的MP38式是世界上第一支折叠式金属托冲锋枪,法国的E•T•V•S是第一支折叠式木托冲锋枪;④除了苏联采用7.62mm手枪弹和美国采用11.43mm手枪弹外,其他国家普遍采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这种枪弹可与大多数手枪通用。

  50年代出现了结构新颖的冲锋枪,性能也不断改善。如捷克斯洛伐克的ZK476式,不仅首先采用包络式枪机,而且是第一支将弹匣装在握把内的冲锋枪。又如,以色列的乌齐冲锋枪为了增强安全性,采用了双保险或三重保险;为减小枪的质量,发射机座、护木和握把等开始采用高强度塑料件。

  60年代,为了满足特种部队和保安部队在特殊环境下作战需要,发展了短小轻便,且可单手射击的轻型、微型冲锋枪。有的冲锋枪还装有可分离的消声器,或与冲锋枪固接的消声器,前者如英国的英格拉姆M10式和德国的MP5SD式,后者如英国的L34A1式微声冲锋枪。

  70年代,一些国家在武器系列化、弹药通用化和小口径化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以小的短枪管自动步枪作为冲锋枪,如美国斯通纳枪族中63式、柯尔特CAR-15式(其改进型为XM177E2式)、德国HK53式、苏联AKCУ-74式等,以更好地完成常规冲锋枪的战斗使命。

  80年代至今,使用手枪弹的常规冲锋枪进一步向多功能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美国的卡利科系列冲锋枪充分应用螺旋式弹匣的设计特点,使全枪结构紧凑、平衡性好,且弹匣容弹量大。美国的韦弗PKS超轻型冲锋枪采用持久润滑设计,使武器无需涂油,且不用工具也能在战地快速拆卸修理。另外通过给冲锋枪配用各种光学瞄准镜、消声器,使其具备有多种功能。同时,一些国家还先后研制了集手枪、冲锋枪和短管自动步枪三者性能于一身的个人自卫武器,如比利时的FNP90式、英国的布什曼、德国的MP5K式、法国的GIAT-PDW等。这类武器均有结构紧凑、操作轻便、人机工程性能好和火力密集等共同特点。

性能特点

常规冲锋枪是一种以双手握持、使用手枪弹的全自动武器。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使用小口径步枪弹的短枪管自动(突击)步枪和集手枪、冲锋枪、步枪性能于一身的个人自卫武器也被划归为冲锋枪范畴。

  与其他枪械相比,冲锋枪的主要特点是:

  1.比步枪短小轻便,采用短枪管,枪托通常可以伸缩或折叠,便于在有限空间内操作和突然开火。现代冲锋枪打开枪托时全枪长550~750mm,枪托折叠后全枪长450~650mm;普通冲锋枪的全枪质量一般为3kg左右,轻型或微型冲锋枪一般在2kg以下。

  2.火力猛,大多数冲锋枪采用30~40发容弹量的直弹匣或弧形弹匣供弹,少数采用50、100发螺旋式弹匣或70、100发弹鼓供弹。战斗射速单发时约为40发/min,连发时约为100~120发/min。

  3.大多数冲锋枪使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该弹具有较大的停止作用和良好的内外弹道综合性能,能够满足近距离作战的需要。

  4.绝大多数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开膛待击式击发方式,以利于简化结构、枪管冷却和防止枪弹自燃。

  5.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大量生产。

  6.通常装有小握把,或由弹匣座兼作前握把,便于射击操作。

  目前,各国装备的冲锋枪包括有普通冲锋枪、轻型或微型冲锋枪,以及短枪管自动步枪和个人自卫武器。冲锋枪的口径以9mm为主,还有5.45mm、5.56mm、5.7mm、7.62mm、7.65mm、10mm和11.43mm等。
  俄罗斯现在仍沿用70年代换装的5.45mmAKCУ-74式冲锋枪和50年代开始装备的斯捷奇金9mm冲锋手枪(亦称自动手枪)。
  美国仍沿用70年代装备的英格拉姆冲锋枪、柯尔特冲锋枪和鲁格AC-556式冲锋枪。80年代中期和后期相继装备了韦弗PKS-9、卡利科9mm冲锋枪。
  英国仍沿用40年代开始装备的司登MKⅡ式、MKⅢ式、MKⅥ式、斯特林L2A3式和L34A1式冲锋枪,90年代初研制成功布什曼9mm个人自卫武器。
  德国是最早将冲锋枪装备军队的国家,目前除了沿用70年代开始装备的HKMP5系列9mm冲锋枪之外,还生产装备MP5/10式和HK53式等新型冲锋枪。
  另外,以色列装备有乌齐系列冲锋枪,意大利装备有伯莱塔M12S式、幽灵M4式和弗兰基SMG821式冲锋枪,芬兰装备有杰迪•玛蒂克冲锋枪,丹麦装备有麦德森冲锋枪,秘鲁装备有MGP系列冲锋枪。

发展趋势

1.重点发展轻型或微型冲锋枪

  为了满足快速作战部队和特种兵对轻便灵巧、火力密集和威力适中的武器的要求,各国从60年代以来都在积枳研制枪长为300~600mm、枪的质量小于2kg的轻型或微型冲锋枪。有的枪采用了前后握把,以便双手握持射击,并有取消枪托或采用可卸式枪托的趋势。

  2.大力发展冲锋枪和手枪通用弹药

  冲锋枪、手枪的弹药通用化,非常重要。但在选择弹药口径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主张选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另一种主张采用高速、轻弹头小口径枪弹作为通用弹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个人自卫武器选用了两种不同口径的弹药:布什曼和MP5K式选用9mm口径枪弹;而P90式和GIAT-PDW选用了5.7mm口径枪弹。

  3.采用大容量供弹具,增强火力密集度和火力持续能力

  为了发挥冲锋枪火力密集又猛烈的特点,必须发展容弹量大的供弹具。现代冲锋枪配用的新式大容量供弹具有:隔离式4排弹匣,其容弹量有30发和50发两种,意大利幽灵M4式冲锋枪采用了这种弹匣;螺旋式弹匣,其容弹量有50发和100发两种,美国卡利科系列冲锋枪配用了这种弹匣。

  4.采用减速器降低连发射速,提高连发精度

  以往冲锋枪采用惯性前冲解脱式延时减速器和弹簧挂钩式减速器等,但其减速效果不能满足高射速冲锋枪的要求。因此,目前已研制出两种新的减速器,其中一种是电子调速器,用于布什曼个人自卫武器,其调速范围为1~1400发/min;另一种是非石油基液体压力减速器,用于卡利科冲锋枪,可将2000发/min的射速调到用户需求的数值。这两种减速器均具有高效、高可靠性、高寿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5.向系列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为适应特种部队、警察和安全部门等的需要,不少性能优良的冲锋枪已经发展成系列产品,如德国HKMP5,以色列乌齐,英国司登,美国英格拉姆、汤普森、卡利科等系列冲锋枪。同一系列的产品有不同的尺寸、枪托形式、膛口装置和配用弹药,并且在基本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枪托形式、更换枪管和快慢机、安装不同枪口装置来实现多功能化。

  6.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并进行全枪优化设计

  现代冲锋枪除采用钢材外,大部分零部件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和轻合金材料。在工艺上,除了改进机加、冲压和点焊与铆接工艺外,还发展了精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使冲锋枪在外观、内部品质和生产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未来冲锋枪除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之外,在设计上将充分运用可靠性、可维修性和优化设计等技术,确保产品的高性能和低成本。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M4式卡宾枪

冲锋枪PK个人自卫武器——近距离作战选哪个
文章提交者:有仙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大多数二战题材的影片中,很多士兵手中都有冲锋枪,给人的感觉似乎冲锋枪是当时的主战武器。其实,这只是导演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而特意安排的。事实上,与电影和电视中的表现恰恰相反,除了苏联军队,冲锋枪从来就没有大量装备美军、欧洲各国的一线部队,而更多地是用作那些不需要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的自卫武器。

冲锋枪几度沉浮

通常,冲锋枪是指发射手枪弹的轻型全自动武器,但它的名称原先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英国人称冲锋枪为冲锋卡宾枪,德国人叫做机械手枪,美国人则将发射5.56×45mm小口径弹的XM177系列武器(卡宾枪)称为冲锋枪。中国人也把发射7.62×39mm中间型枪弹的仿AK47步枪称为冲锋枪(即56式冲锋枪),现在,大家都知道,后两者其实根本就不能称作冲锋枪。这种称谓上的混乱,表明人们曾经对什么枪才算冲锋枪并不明确。

冲锋枪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非自动步枪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些非自动步枪外形笨重、枪管很长,射程都在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只适用于远距离射击。与当时的非自动步枪相比,在200m射程内,冲锋枪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其可以选择射击方式,由弹匣供弹,发射手枪弹,武器系统的整体质量比较轻,特别是火力持续性更好。当然冲锋枪也有不足,如射击效率低、射程近等,但这些缺点都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然而,此时的冲锋枪还没来得及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实力,战争就结束了,军方仍倾向于原来的发射大威力弹药的长步枪。到1940年代,突击步枪异军突起,军方认为冲锋枪完全能够被突击步枪取代,而且后者由于弹药的标准化具有明显的后勤补给优势。这一思想得到苏联和华沙组织的追捧,并在1950年代开始对所属各陆军部队和内卫安全部队的单兵及班用轻武器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卡拉什尼柯夫枪械体系。

到了1970年代,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现代化陆军都极力推崇相对更轻、更紧凑而且人机工效好的小口径突击步枪。西方国家采用5.56mm口径,苏联等国采用5.45mm口径,而当时对于冲锋枪,军方几近搁置。即便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陆军及游击队组织似乎也对冲锋枪不感兴趣。许多老式冲锋枪逐渐从军队中全面退役,新型冲锋枪主要配发特种部队,属军队的特种武器。

冲锋枪主要是在警用领域唱主角。到了1980年代,反恐行动日益增多,且受到各国重视。相比传统军事行动,M16这样的军用制式武器在执行特种任务时显得有些威力过剩,而此时冲锋枪正好物尽其用。在几个备受关注的绑架解救行动中,MP5冲锋枪打了漂亮仗,也使得冲锋枪及其发展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1989年4月16日,北约发布第AC225号文件,要求根据《步兵轻武器公告 2000》中的准则,研发个人自卫新型武器(PDW),装备二线部队。此后几年,针对这种武器的技战特点和指标一再修改。北约在其最后发表的D29号文件里公布了PDW的技战参数,要求其实际射程应在200m左右,在100m范围内必须能够击穿CRISAT(轻武器技术协作研究项目)标准靶板,而且穿透靶板后其剩余能量还必须足够杀伤有生人员。CRISAT标准靶板由1.6mm厚钛板和20层32B凯夫拉组成,是根据苏联/俄罗斯当时最典型的人体护甲而设计的。这种人体护甲主要配发苏联Spetznaz特种部队以及执行渗透作战任务的特遣队。

冲锋枪在CRISAT标准靶板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大部分使用手枪弹的轻武器也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因此必须开发一种新武器,并同时开发与这种武器相适应的新弹药才是可行之举。冲锋枪的命运再次岌岌可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以色列UZI是微型冲锋枪里很典型的成功代表,但随着人体护甲的增强,其毁伤性显得不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德国MP5系列9mm冲锋枪早已享誉全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FN公司的P90个人自卫武器能否成为真正的警用主流武器,现在谁都不敢打保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对冲锋枪的界定一度不很清晰,如中国56式7.62mm冲锋枪其实是突击步枪

个人自卫武器崭露头角

个人自卫武器(PDW)的概念尽管早就出现,但其在冲锋枪面临淘汰这种背景下又凸显意义。PDW在过去仅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用于防身的轻武器,最典型的是半自动手枪,如美国陆军就把伯莱塔92F手枪归为PDW。不过,多数人倾向于将PDW定义为一种全新的小型紧凑武器,能够实现在单、连发模式下射击,其弹药兼顾了效能和射程。

在PDW领域,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分别是比利时FN公司的P90(5.7× 28mm口径)和HK公司的MP7(4.6×30mm口径)。这两款武器的弹道性能出色,在侵彻能力和毁伤能力中寻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另外,这两款枪使用的弹药无论在内弹道、外弹道还是终点效能等方面都比目前所有手枪弹强得多。有些专家认为,新开发的PDW枪弹在近距离上对穿有当今最先进人体护甲的有生目标可进行有效打击。但同时有些专家也提出疑虑,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对无防护的目标射击可能会存在贯穿目标的危险。通过对4.6mm普通弹进行的弹道试验表明,该弹对硬目标具有较强的侵彻力,对软目标则有较强的停止作用而不致造成贯穿伤,因而这些专家的疑虑不过是杞人忧天。

现在的情况是,使用传统手枪弹的武器在200m内的战术性能已经很难满足反恐军用,甚至是警用作战的需求。所以冲锋枪这种发射手枪弹的武器很可能面临“失业”的局面。PDW表现出性能上的优势,但它和冲锋枪一样在短突击步枪的冲击下,前景扑朔迷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PDW很难在军用领域找到市场,而短突击步枪则更受军队青睐

个人自卫武器,谁的天下?

对军官或指挥人员而言,一支半自动手枪也许就足够了,给这些人配枪与其说是为了自卫,还不如说是为了显示军衔的高低。而给那些从事驾驶、后勤、医疗护理等在后勤和战斗支援分队工作的二线人员配发手枪绝不是最佳选择,虽然冲锋枪的采购费用相对低廉,发射的手枪弹也可以轻松补给,但冲锋枪对于这些人来说还是显得过于笨重,且威力较小。口径更小、枪管更短而且枪托可折叠的短突击步枪(卡宾枪)用于自卫,显然威力及重量都有些“过头”,而且短突击步枪的一个劣势是操控复杂。正是这些因素催生了PDW。

除了能满足二线人员对轻武器的实际需求外,以P90和MP7为代表的所谓“先进PDW”对执行特别任务的军队和内卫安全部队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类部队主要包括特种部队和军队、警察反恐分队等。他们期待集轻便、紧凑和便携性能(有时甚至是隐蔽携带)于一身,并具有足够有效射程和毁伤能力的武器来对付穿有人体护甲的敌人。

然而,成本原因和后勤压力再加上熟悉新口径武器所必须付出的培训,让这些本该最先配发新式PDW的部队仍不得不继续使用冲锋枪或短突击步枪,是否换用PDW只能期待未来局势的变化。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还在观望当中。

所以尽管PDW表现出更佳的应用潜力,未来一段时间内冲锋枪、短突击步枪还会相应地在警用领域或特种部队服役。但从军警作战性质来看,冲锋枪或者是 PDW都很难在军用领域找到市场,它们之间的较量还将集中在警用领域。在警用领域,未来的主力武器是谁的天下,冲锋枪还是PDW?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