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压力灌注设备:我爱我的家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45:44
题解
我爱我的家乡
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题目,却又是一个长写常新的题目。因为家乡可以触动一代代儿女心中最柔软的一角,所以一代代的人写下去,也不愁没有东西可写。
从审题而言,这是一道范围宽广的题目,它给作者预留的空间很大: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大可一省一市,小可一县一乡;时间范围可长可短,长可上下千年,短可眼前当下;取材范围可圈可点:可写家乡人,叙家乡事;可绘家乡景,谈家乡物……
如此一来,选取什么材料,寻找何种角度,确定哪个重点,就必须认真考虑了。
独爱荆门米茶
荆门外语学校初二(15)班 孙心怡
一进初夏,家乡荆门的大街小巷就开始惊现一道奇观,一口口大炒锅“一”字型摆开,升腾火热的气焰,其磅礴气势不亚于北京奥运会的击缶阵势,人们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伴着淡淡的炒米香,在这座城市里弥漫荡漾。端上一碗米茶,淡黄色的汤汁开着粒粒米花,空气中散发着丝丝米香,似茶非茶,似粥非粥。这就是米茶——荆门最具特色小吃之一。
据考证,荆门这个“长寿之城”的美誉与米茶相依难舍,传说日本人、韩国人日常必备的玄米茶还是从我们家乡的米茶演生而就的。
相传明朝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佑元册封为兴王,食邑湖广安陆州。他有一个妃子,怀孕后茶米不思,见山珍海味就恶心。兴王召来多名厨师,调出各种口味的饭食菜肴,但都不合妃子口味。兴王大怒,要大开杀戒。有一位厨师情急智生,从家里端来百姓食用的米茶献给兴王,妃子见米茶果然食欲大振。兴王大悦,米茶正式从民间登入宫廷。数百年后,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良,米茶就成了荆楚大地有名的特色小吃。
米茶既可热饮又可冷藏后食用。热饮时,和品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品茶讲究的是一看二闻三品:一看汤色,二闻茶香,三品茶汤。品米茶也一样,将煮好的米茶盛在白瓷碗中,一观汤水色淡黄,二闻米香清郁,三品滋味微甜,略涩不苦。
米茶不仅能解渴生津,还能饱肚充饥。更特别的是由于米茶在炒制的过程中,米里所含的淀粉全部被破坏、分解变成了活性炭。活性炭这种东西,可以把附在胃里、肠子里的脂肪吸走,排出体外。因此,它特别擅于“刮肠、刮油”,消暑解渴,而且护胃。因而一到盛夏,米茶便成荆门寻常百姓家的必备之物。天气越热,吃起来越甘甜。
由于米茶的降脂特性和非凡的口感,有些精明的家乡人把米茶带到了广州、深圳,取了一个时尚名称叫“减肥米茶”。如今在北京、上海等时尚之都掀起了一股荆门米茶热,相信有一天,米茶这个与家乡难以割舍的名字,将会飘洋过海惠及世界村民。
历史沉睡的地方
赤壁市一中高三(14)班 张澳齐
千年前,赤壁之战的大火在我的家乡熊熊燃烧,熊熊大火让每个人记住了家乡的伟大。
然而,在古城的南方,坐落着一座小有名气的古镇,她的名气却与大火无关,只因积淀了多年的文化让她名扬天下。她的名字叫“羊楼洞”,而凝聚整座古镇文化的,则是那条如今被人们称为“石板街”的街道。
石板街形成于明清时期,兴盛至民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那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成就了松峰名茶,从而成就了这座古朴的偏僻小镇。
与大气磅礴的古战场相比,羊楼洞的石板街是那样的娇柔,她静静地坐卧在那儿,经历明朝的灭亡,再记录着清朝的兴衰;看着民国建立,又见证着共和国的辉煌。她只是默默地看着,将一切记录在心底。
著名的茶马古道从这里开始,“四十二茶庄,七十二烟囱”曾羡煞八方。在那历史的开端,她曾是一位名扬天下的美人,四方宾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她的芳容,品一杯她沏的松峰名茶。
当一切的繁华经过历史的洗礼,六百年的风花雪月在这里更替上演。穿越历史的兴衰哀愁,站在悠长而狭窄的石板街入口,尽管曾经的美人花容不再,她却依然如一位慈祥的祖母依偎在羊楼洞的山水中,守候着她的子子孙孙。
走在狭窄而悠长的石板街上,踩踏着那一块块穿透了历史的青石板,你感到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你不敢喧哗,只怕惊醒了在此处沉睡的历史。
当你举步欲继续前行时,耳畔似乎响起了骡马脖子上挂着的铃铛声,是担郎的吆喝声,店小二接待顾客的应和声,夫人小姐买胭脂水粉时的笑闹声……你开始躲避着来往的人马,你发现自己竟穿上了长袍大褂。你看到前面阁楼上的姑娘在朝你微笑,于是你迎着那笑容上前与之攀谈。不料一不留神,踩到了一块下陷的青石板上,差点摔倒。
这时,才恍然醒悟。原来,你被卷入了历史的烟尘中,回到了这条街道还是如花少女的时代。眼下,你看到的又是一位慈祥的祖母……
中国曾被称为一头睡狮。睡狮醒了,中国强大了。而这里是历史沉睡的地方。我们相信,当历史某天醒来,曾经的“四十二茶庄,七十二烟囱”,一定又会在此处巍然耸立
楚魂颂
华师一附中高二(1)班 张拓超龙
八荒之内,九州之地。
有蛮荒地焉,灌丛遍也。有木焉,或曰之荆,或曰之楚,故此地以之名也。
古谚谓之:炎黄肇祖,披荆拓土。言楚之先祖乎?棘丛遍布,先人左持炬,右执刃,以辟生路也。后人因利乘便,楚遂为九省之通衢。刀耕火种,先人垦楚之野上,后人继之,使楚为天下富。野有谚语:湖广熟,天下足。纵观古今,楚之变,非地覆天翻而不能及也。
野语有云:荆楚英才,巴蜀鬼才。战国七雄,秦强虎视,而最惮者楚也。故苏秦说曰:横成则秦皇,纵统则楚帝。至于谣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何也?楚人悍且多智,秦人所不及也。后视之,果然也。至于近代,湖广人张公,汉阳冶铁,立足江汉,拨动乾坤,开中华近代工业之先河。寰视宇内,楚之民,英才豪杰不可计而数也。
地灵而人杰,物华而天宝,楚之地,非有英魂长存而护佑哉?
楚之魂,大智、大勇、大毅、大才、大忠贞、大觉悟者是也!
大智者,楚庄王之智也。韬光养晦,以惑人心。大夫不查而诸侯不疑,皆以为昏庸。以是而辨忠奸贤愚,惑诸侯耳目。其果昏庸耶?一朝奋起,果如其言——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去奸妄、崇忠正,养民生、修守战,楚遂大治,名震诸侯。嗟夫,大智而若昏,其庄王为之谓乎?韬晦多智如此,人所不及也。
大勇者,霸王之勇也。身长八尺,力能扛鼎,习万人敌之法。但见始皇游则曰:可取而代之也。壮儿果不负其言,一怒枭庸将之首,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亡秦之功,项王居首。而英雄末路,犹手刃汉骑,威风凛凛,无人敢近。不忍天下再陷战火,慨然抛首吕马童!霸王之大勇,虽兵主蚩尤尤不可比肩。
大毅者,李时珍之移也。医者父母心,李公见旧医典多有谬误,误人之病。乃自负行囊,亲采药物,仿神农之尝百草,自增改旧之医典著为《本草》。风餐露宿,竟二十又七载,此中艰辛,非旁人之可知也。蕲春李公,真大毅者也。
大才者,楚狂接舆之才也。接舆髡首,佯狂不仕,纵酒放歌,视名利如粪土,非后世竹林七贤所效者之乎?见孔丘而作《凤歌》,传之后世,诗仙太白亦为之击节: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接舆之才,谁可较乎?无怪“惟楚有才”云云,诚不谬也。
大忠贞者,三闾大夫是也。国君无道,小人中伤。贤者见逐,而小人居于庙堂。屈子何怨?处江湖之远而不忘忧其君。作《离骚》、《九章》以示其志,愿富国而强兵,虽九死其未悔。宁国破而投江,不愿为世所污。忠贞若此者,古之少有也。
大觉悟者,楚地之民众是也。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燃星星之火,变革自楚而始。红安、麻城多有开国之元勋,甚有“将军县”之美名。楚人尚天地而小天下,帝王何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未有所惧也。
嗟夫,彼时楚人尚楚之魂也,于是英灵沐翼轸之野,英魂泽荆楚之地。而今崇楚魂者,日以少矣!愿承蒙楚魂护佑,岂可得哉? 吾当负楚魂之灵,行于大道!
一城之人
硚口区17中初三(1)班 陈思婷
我爱家乡武汉,因为这里有武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情,有情的地方就是家乡。
武汉儿女喝的是长江水,吃的是武昌鱼,所以造就了率性而为的性格,把自己自然奔放的呈现在天地之间,无拘无畏。这就是一个字——爽。
在仲夏的晚上,空气都仿佛要燃烧起来,闷热笼罩在城市的上空。这时候,几个朋友到大排档团桌而坐,正是江城的一道夜景。武汉的夜从来不会寂寞。
大口吃着美味的烧烤,放言畅谈,当然还不会少了冰镇的啤酒。先三杯下肚,心热情浓,话匣子也就开了。有人聊发少年狂,说起当年的梦想,喝得豪情万丈;有人谈家事,谈国事,谈天下事,好像万里江山都只在他们的谈笑之间,那般肆意张狂。还有人诗兴大发,随口溜出一首打油诗,倒也惹得外乡人哈哈大笑,顿时少了生分,多了些暖意。
酒入豪肠,路人也成了兄弟。而谈起兄弟,我可以极富自豪感地说武汉人特仗义,讲的就是义气。一旦认准你是朋友,就会对你掏心挖肺,挽袖帮忙,义不容辞。武汉人从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论事情有没有办成,一声“兄弟”已融入所有的感情。
武汉人更有可爱之处,通常是不打不相识,相逢一笑泯恩仇,马上就称兄道弟了。所以说武汉人的朋友可以遍布天下,在这个地方混,化用金庸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名头占了两成,实学占了两成,余下的六成却要靠朋友们赏脸了。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武汉人和武汉这座城市一样并不完美。论穿着打扮,比不过上海人;论吃喝玩乐,比不过北京人;论酒量大小,比不过东北人。即使是这样,我也依旧为我们武汉人喝彩,因为我们讲的是人情味啊!
人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人也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兴衰。如若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坦诚相待,义字当头的感情,就如一个绝色的女子若没了风骨,她还不如开在峭壁的山花。
所以无论走到天南海北,我都会自豪宣告:我的家乡在武汉。我爱那儿滚滚东逝的长江浪水,我爱那儿横越苍穹的长江大桥,我爱那儿四季长春的龟蛇二山,我爱那儿寻觅知音的古琴风韵,我爱那儿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飞檐,我更爱真诚的武汉人,那爽直可爱的武汉人
【语文老师谈作文】
把握好写作的“大”与“小”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特级教师 吴平安
书写对象有时很大,有时很小。这当然首先是写作者的选择问题,而选择中则有个主观的情趣爱好或者客观的资料占有等等问题。
同是写家乡,《楚魂颂》将其设定为一省(湖北省即古之楚地);《一城之人》将其设定为一市(武汉市);而《历史沉睡的地方》其实只写了家乡小镇的一条街(羊楼洞的石板街);《独爱荆门米茶》则只写了家乡的一种小吃(米茶)。一省一市比之一街一茶,其大小之辨是一清二楚的。
大有大的好处,好在可以纵横开阖,气势磅礴,使人觉得文章有大气;大也有大的难处,难在驾驭材料不易,难在很容易流于泛泛而谈,给人以空洞之感。
小有小的好处,好在可以纤毫毕露,细致入微,使人觉得文章带有生活的露珠,真实而鲜明;小也有小的难处,难在很容易流于琐碎、平庸,给人以小家子气的感觉。
依我看来,这里的四篇文章,皆属上乘之作。在处理题材的大小差别中,都开合有度,把握得当。
先说大的。《楚魂颂》以楚人先祖筚路蓝缕开疆拓土始,以大智、大勇、大毅、大才、大忠贞、大觉悟者承续上下千年,这基本上还是当下许多作文套路,但作者以“楚魂”亦即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贯穿,视之为“大道”,并为当今“楚魂”的远去而叹惋,为魂兮归来呼唤,文章便与上述“套路”拉开了距离。常说“立意”重要,即在于此。
状写大武汉,可圈可点者多多,一一细数,条条罗列,势必成一流水账。《一城之人》以“武汉人”为切入点,努力描绘”一座城市的灵魂”,把武汉人写活了,也就把一座城市写活了。该文告诉我们选择文章角度的重要。
再说小的。《历史沉睡的地方》写一条小街,历经“六百年的风花雪月”,由一个“如花少女”变为“一位慈祥的祖母”,读来令人动容。文章的价值生成点,在对茶马古道诸多细节传神的摹状,那是真正检验作者功力的地方。
《独爱荆门米茶》,选材便占了几分先机,因为米茶确为地方一绝,外人罕有所闻。亮点还在语言的简洁传神,干净利落。那“不亚于北京奥运会的击缶阵势”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已使场景呼之欲出,夺人眼目。
《楚天都市报》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