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四兄弟歌曲:历代古玉特征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9:01:26
转] 历代古玉特征 转载自 虫二    转载于2010年05月06日 13:24 阅读(10) 评论(1) 分类: 古玩学习 举报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可以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新石器时期龙纹的特点是:龙首长,似马头,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角(长鬣)后披,眼睛突起似凤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称菱形眼。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为圆柱形,光素无纹,只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风格特征。多是青黄玉质制成,玉质略软,刀法雕琢简拙粗犷。商代龙纹的特点为:龙身似蛇而短,尾部呈勾卷状,只雕一足;头有独角,角似柱形或蘑菇头形,称兕形角;眼睛多作“臣”字眼、目雷纹眼或斜方格眼,且多雕成张大嘴的姿态,以表示凶猛。商代早期的龙纹玉雕多为薄片状,阴刻线有单线条和双线条两种,线条以直线为多,有棱有角,在龙的身上出现的纹饰,有重环纹、单环纹和云雷纹。西周时龙纹的特点是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这时期的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很盛行,在龙的背部出现的脊齿纹比商代时期的密,而且很盛行这种纹饰;龙的兕形角渐渐消失,出现了像头发一样的角,还有云纹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独有的风格。此外这时期大多不刻划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

附件

2008103008183471.jpg ( 20.14 K)

 

春秋至汉
  春秋战国时期,龙体周边以双阴线挤出阳纹线,更突出了龙形的轮廓。春秋战国时期玉龙特点:龙纹身体更长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们称之为“S”形或“双S”形龙;龙身上多饰以谷纹纹饰,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纹饰,战国时期广为流行,春秋时期常用的卧蚕纹,纹饰突起,立体感强,刀工讲究;龙纹中的角,有一条基本规则,即“商代没角不是龙,西周有角没有足,晚周角形似耳形,战国与耳全无异”;龙纹的眼睛见不到“臣”字眼了,开始出现单线或双线雕的圆形眼与角度浑圆的方形眼和单凤眼,其双线雕手法是外圈线细,内圈线粗,使眼睛突起,更显有神,形成浅浮雕。汉代的龙形渐渐向盘龙发展,并趋向具有四足兽的体形。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世俗画龙,马首蛇尾。”这就是汉代龙纹的写照。汉以前的龙纹就是单纯的龙纹,而这时期龙纹常与螭虎纹、凤纹配合在一起构成图案。龙纹常出现在璧上,佩上。汉代因螭虎纹开始盛行,龙纹渐渐就少了。此时龙角是出现在云纹耳后面,近似鹿角一样的长角,有的勾卷,还有的分岔后再分别勾卷。眼睛多杏核眼,加长眼梢,到了汉代晚期,多是眼睛的下眼皮下垂。汉代玉龙的鉴定要抓住龙的头形和眼形的特点,其次汉代有“游丝毛雕”的工艺,即阴刻线细如毫发,似续似断,我们从图中的龙纹身上可以看到这种汉代盛行的纹饰

附件

2008103008183466.jpg ( 21.53 K)

 

魏晋至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故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并且玉饰的体积极小,大型玉礼器和成组玉佩饰几乎没有发现。所以研究玉器的古书中极少见到这一时期玉器的著录,几乎形成了断代期。从迄今所见到的少量玉雕龙饰看,其基本延续了汉代玉龙的风格。唐代玉雕图案完全摆脱了汉代式样,这时期玉雕注重神韵,龙纹也表现得威武雄壮,昂首奋鬣,俯仰翻腾。这时期龙纹的几个特征是:一、龙身似一条粗大的长蛇,身体两侧刻有两条阴刻线,四腿四爪、爪子臃肿有力;这时期玉龙身上开始出现似鳞纹样的纹饰及斜方格纹,纹饰从颈部直至尾部;尾为秃尾,没有什么装饰。二、这时期龙的头形长,张嘴吐舌,嘴极大,张开后嘴角超过眼角,龙嘴之大,是以前年代从来没有过的。三、唐代龙腿的小腿部分在关节处有山羊胡子状的腿毛。宋代龙一般雕刻得活泼精细,还有一些简单古朴的,但不像唐代龙那么粗犷有力。宋代镂雕的立体感加深,纹饰上下交搭,侧视如剪影。宋代龙的头形与唐代基本相同,但这时期龙的嘴没有唐代张的那么大,嘴角不超过眼角,基本上嘴角在眼睛的三分之二位置;雕工线条硬,嘴出现了棱角;龙的上唇翘得很高,下唇微微翘起;同时在龙额后面开始出现两根细长角,两角的尽头往上方卷勾,这种纹饰在宋代以前很少见到。

附件

2008103008183419.jpg ( 11.37 K)

 

宋元时期
  宋代龙素身的多,在身体两侧也是用阴刻线刻划出两道边,把龙的立体感表现出来,但两条边线比唐代的边线雕得粗。龙腿很长,尤其是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无劲,不像唐代的那样有力;宋代龙腿的关节处有钩形腿毛,也有呈飘浮状并长于唐代的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3个或4个。宋代龙纹的尾巴尽头处有少数出现了好像火焰一样的装饰物,这种装饰物到明代龙尾上出现得就多了。这时的辅助纹饰云纹多种多样,它不像唐代云纹那么肥硕,云纹尾部拉长卷云纹式样也多样化了,还出现了龙纹旁边有山石作陪衬的纹饰。元代的玉龙盘旋曲折,上下翻腾,气势磅礴,很有气派。工匠多用深雕和三层透雕相结合的手法,把龙在云中穿行,上下翻腾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动感。元代龙纹的风格特征:这时期龙额后面有两根细长角,龙眼睛是丹凤眼,粗眉紧靠在眼上面,给人以眉毛压着眼睛的感觉,目光熠熠,一副凶猛的样子。这时期的龙有一个特点,即龙是侧龙,但同时又多出现两只眼睛。龙嘴与宋代的作品相似,上唇也是往上翘,呈勾云式,但嘴张得没有唐代的那么大。元代的龙发细长向后飘浮,线条自然优美,龙的躯体呈细长颈,鼓腹、秃尾,龙颈是用粗阴线斜刀断开,以使龙头更加突出。这是元代玉雕的一个特征,无论什么飞禽走兽,都这么雕刻。

附件

2008103008184233.jpg ( 13.86 K)

 


明清时期
  明代龙头刻划的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大多是侧面脸,但两只眼睛都露出来了;眼睛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一圆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明代龙纹的眼睛还有斜线形、竖线形和平线形。发型的典型特点是短发,从根部就向上前方冲。明代中晚期龙纹的腿的小腿部分很细,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小腿好似一木棒直直的,没有骨骼感;在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并在关节后面出现似山羊胡子样的腿毛;爪子为风车状,有3至5爪之分,但多见的是四爪龙、五爪龙。明代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龙,整个身体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纹,身体瘦长,尾部有装饰物,有的是云纹装饰,有的是火焰纹装饰。但明代的做工比其他任何年代都显得粗糙。清代龙纹有仿古代风格的龙,也有本时代风格的龙。清代龙纹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宽,龙头比明代短,发型不规律,好像从头的四周长出,到处乱飞,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眼睛也是凸雕圆眼,做法同明代一样,但在乳钉四周又打磨,比明代细致;此外眉毛出现锯齿眉,而腮部也是用锯齿纹来表示的。龙身的鳞纹更写实、更形象化了,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形、火焰形和锯齿形等,腿毛除了山羊胡子状,又出现了锯齿纹;此外清代龙爪子也是3至5爪,但雕刻刀法软,不像前几代那样有力。清晚期龙头扁短,没有神韵,纹饰琐细,比较呆板。

附件

2008103008184223.jpg ( 6.15 K)

 


玉器中龙的形象,最早见于中原和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如距今七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遣址就有王龙出土。其玉质为岫岩玉;(因其距辽宁岫岩很近,故开采较早)形体宽厚,素身蜷曲成图形;断面呈椭圆形,边缘有刃;头部较大,眼睛隐约凸起,触角边棱处不明显;颈部向后飘动一宽带式龙发;背部正中有一穿孔,用了配挂,属于装饰玉类。
  商代玉龙,多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文化遗址,以"妇好"墓中出土的玉龙最为典型。
  商代玉龙常呈片状,也有少数筒状玉龙,如"妇好墓"出土的玉龙就是圆身。这时期的玉龙,龙身短小,并出现单一的云雷纹、重环纹、菱形纹等装筛,龙尾似刃薄而锋利,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龙头近似方形;龙角呈柱形,又似蘑菇,故亦称"蘑菇形角";玉龙的眼部,商早期多为方形或菱形,中期后呈"臣"字形,商代玉龙以侧身玉龙为多;一腿一足,以阴刻线将身与腿分开;玉龙的穿孔多在尾部或阔口部,便于系绳携带。
周王朝是殷商之后奴隶制政体在中国的又一个鼎盛时期。西周王朝前后四百年,社会生产力较商代有了巨大进步,手工业发展更为繁荣,"玉府"即是当时周王室专门设立玉器的制作工场。周王朝特别崇尚礼仪,在封官拜爵时都要给受封官员一件玉器,作为官爵证明,《周礼》中称此种器物为"瑞"。《周礼》是周朝的重要法规,它赋予玉以德的思想和内涵,并开辟了玉器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新时代,使玉器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周代玉龙的龙身较商代瘦长,一般呈环状或半圆璜形;龙背部出现锯齿状的脊;龙口上唇呈钺形,下唇向内翻卷;龙尾比商代厚而无刃;大多数玉龙不琢雕腿和足。西周的玉龙常以单彻法雕琢,目一面斜入刀,另一面阴刻线,从产生阴纹凸起的效果,俗称"一面坡"法。周代玉龙的装饰较商代复杂,出现简单的组合形纹饰,阴阳线并用,多采用弯曲形线。直线雕琢纹较少。
  公元前八世纪下半叶,周平王执掌朝政后各路诸侯随着周王朝的衰落而纷纷立国,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在走向没落时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做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整个社会也出现了文化繁荣的"百家争鸣"。玉雕业亦有专业性变化,由千铁器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磨具的改革,加之"解玉砂"(即水砂)的应用,促进了琢上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此时,儒家思想将君子之德与玉之特性比较,即"君子比德如玉",使得佩玉之风盛行。春秋时期的玉龙多为佩饰,继承了西周玉龙的装饰意味的,并创出自己特有的时代风格。造型以璜形器为主,两端作对称龙首,中间雕琢成曲折盘绕的蟠螭纹。纹饰繁简结合。雕琢时阴阳线并用但以阴刻线为主。此时的玉龙,边角处理圆润,特别重视玉器表面的质地抛光,选料较商、周时期精良,很少使用劣质玉材,常见的玉质为白王和青玉。

附件

龙1.jpg ( 42.38 K)


玉雕工艺至战国时期,创作与表现手法更为独特,一切迎合儒家的玉德理论,产品数量较前代成倍增长。此时玉器也更加重视选料,镂雕和套环技术日趋成熟,纹样装怖丰富多彩,雕工精细巧妙,生动传神,其琢雕水平几近极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高度。
  战国玉龙的龙身很长,婉蜒曲折,造型呈s形状;一般成对出现,龙身上的装饰以谷纹或连云纹为主。也有云雷纹、柳条纹、前状滴水纹、丁字纹、工字纹等辅助纹饰。还出现了一条阴刻线,横穿在两三个小圆圈中间的极为特殊的纹饰。战国中晚期的玉龙或玉虎,口形相似,均为大张口,形象凶猛,两个钳状獠牙对峙,下唇琢成钺形。另外龙身躯为S形的,头部近似马头;龙眼多琢雕成圆形代梢、菱形、腰圆形等几种。
  战国时期的玉器雕琢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玉龙身常见的谷纹,制作运用了新的"减地突雕法",工艺即先将谷纹形状大致突现,再将四周地子减低,然后把谷纹出芽弯曲的尾部慢慢地用心琢磨,使每条尾巴均无痕迹,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战国时期的玉器在抛光技术的运用上也非常独特,边角处理锋润,玉器的表面打磨平滑,抛光均匀,经过二千多年的流传,至今表面光亮度极高,被后世赞誉为"玻璃光"。
  玉器发展到汉代,因为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能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故而汉武帝首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使以礼器、佩饰为主的玉器体系,得到了很大扶持。由于汉代的国力强大,沟通了西域与中原的交通往来,优质的玉材,源源不断地从西域而来。汉代玉器以琢工精细,造型灵巧,变化丰富为特征,并流行一种外缘有镂雕附饰的出廓玉器。而大件玉器琢工较粗,刀法简洁有力,有"汉八刀"之誉。
  汉代玉龙的龙身向盘形发展,一龙的四足吸收瑞兽的特征呈尖爪状;龙的头部似马头,龙角似马鬃,细长尤如宽带;龙耳极小;汉代玉龙的眼睛基本是外方内圆。其形状多种有方圆形眼、带梢椭圆形眼,不论何种龙眼,均炯炯有神,可谓画龙点睛。此时龙身上还出现了飞翼。有的龙近似蟠螭纹,龙尾呈单尾或分岔尾。而龙纹与其它纹饰组合的图案频频出现也成为汉代玉器的一大特点。

附件

龙3.jpg ( 38.81 K)

 


龙2.jpg ( 39.03 K)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故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并且玉饰的体积极小,大型玉礼器和成组玉佩饰几乎没有发现。所以研究玉器的古书中极少见到这一时期玉器的著录,几乎形成了断谷期。从迄今所见到的少量玉雕龙饰看,其基本延续了汉代玉龙的风格。
  南北朝时期的玉龙,龙身细长,一般刻有细麟纹;头部呈方形,棍棒形长龙角,叶形耳;小腿细长,琢勾一二条阴刻线,突出表现龙的筋骨;龙爪宽厚,龙指尖利;龙尾呈虎尾形;龙眼往往运用重叠的阴刻线纹表现。
  隋、唐两个封建王朝的建立,最终结束了近四百多年的战乱,国家从统一走向强盛,玉雕工艺也随之再次兴起。隋、唐玉器在继承前代玉雕工艺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写实性,力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艺术描绘。这时的玉雕品种中,实用器占很大比重,随着对外文化和贸易的交流,佛教日渐兴盛,玉雕工艺在造型和技法上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
  隋代玉龙出土较少,隋龙应以河北赵州桥石龙为典型。其特征是嘴很大,嘴角开到眼角以外,以双勾阴线勾勒眼睛,眼球突出,腿部粗壮、脚掌厚、爪尖。
  唐代的玉龙龙身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体形粗牡,圆润丰满,身上无纹,腹部似蛇腹,用一节节纹线表示身躯,背部琢雕出脊;一种身躯细长,从上到下龙身饰斜方格麟纹。龙角有单岔鹿形角,花叶型角两种。头部下额处雕有龙须。龙嘴大张向上翘,如梳子背状。龙的大腿肌肉粗壮丰满,小腿细瘦,呈跪卧状,小腿与大腿之间成九十度弯曲,关节处雕琢成片腿毛。呈飘佛状。龙尾部似蛇的秃尾,唐代玉龙常伴以火珠或云纹,火珠光焰雕琢短小,同时并发出五至七个火舌。
  宋代是中国玉雕工艺的发达时期,这时玉雕行业初具规模,玉雕市场应运而生,出现了专门贩卖玉器的店铺,朝廷也选一些民间高水准的琢玉工场作为皇家"玉院",由宫廷指定其制作一些玉器。宋朝以现实主义思潮影响着玉龙的表现题材和造型。
  宋代玉龙的龙身较唐龙短小,大多素身,两侧勾勒阴刻轮廓线;龙嘴较唐龙小,下唇上卷;腿部细长弯曲,腿毛短而稀疏;龙爪肥厚,制作随意潦草。宋代以后的火焰细长向一侧飘拂呈珊瑚枝状。
  唐、宋时的玉龙姿态优美,富于变化,其特征是注意使用陪衬纹饰点缀主题玉龙,使玉龙活跃在特定的环境中,如龙凤成双成对在花丛中起舞,在祥云中腾跃行走,踏波戏珠,出海升天等等。还有独龙在花丛中游戏的题材。这些构思反映了当时人们赋予龙纹的一种现实主义的新的审美意识,变凶猛威武的神龙为出神入化的祥瑞之兽,使人们对龙的欣赏多于对龙的恐怖。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元代时期的玉雕沿着宋代开拓的世俗化,装饰化方向发展,雕技有出新之处,作品风格独特。
  元代玉龙大体模仿唐代玉龙,但身躯比唐细长,婉蜒游动,显得威武而有生气;角琢雕为勾角或单岔鹿形角;张口、嘴角在眼角前,有的带火焰纹肉嗜;眼睛细长,如丹凤眼,紧贴在粗眉下,眉骨突起,显得很有神气;另外,嘴、鼻、眼占头部的三分一。元代玉龙头型细长,发毛长长地飘拂在脑后,有的为一绺;有的分成两股,飘拂在龙头部的左右两边或上下。此时玉龙尾多自后腿下穿过,尾尖上翘;元早期为秃尾,后期出现带五至七个光舌的火焰尾;腿部粗壮而长,关节处有细长腿毛向后飘拂;龙掌厚实,龙爪锋利以三爪为多,爪部多团成球状;小腿上有表示筋骨毕露的短小阴刻线纹,这一特征为元代龙及其它兽纹的共同之处。另外,元代玉龙在脖颈部,大腿与身躯连接处都留有深雕的痕迹,体现了元代玉雕技艺粗犷有力的风格。
  明代玉雕工艺较前代进一步发展,作品精细规整,镂空雕刻更加复杂细致,出现了"三层透雕法"、并继承了宋、元开创的"花下压花"技艺;元代使用的多向打孔的管钻镂空法,在明代时也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最典型的是透雕玉龙游于众多花叶之间。工艺复杂,手法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明代玉龙的头部线条刻划很深,鼻子上翘,在装饰如意云头后,鼻孔出现上卷的胡须;龙头多呈四分之上的侧面,均刻双目;双目为小圈点眼,依龙头上下排列,或斜排列。玉龙的发型随时间推移而演变:早期向后飘拂,中期向上冲,后期为前冲。龙尾分若唐龙式的秃尾和本朝典型的卷云式长须尾两种,明代龙腿较长,小胫细瘦,并布满了密集短小的直线,排列整齐。龙爪有三、四、五爪。但以四、五爪龙居多,呈风车球状,为明特有。龙腿关节处毛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如刻小云头。云头上再刻出短小的直线等。
  中国玉器的发展,到清代进入颠峰时期。这时,以宫廷玉器为代表的清代玉雕,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加工技术之高,装饰之华美,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
  清代的玉龙,头部发毛丛生,根根竖起,呈披头散发状,没有什么规律;头型较明代略短,双目的眼形及排列如明代,以上下排列为多;龙眼多为虾米眼,比明代更为突出;清代的龙眉,腮部以锯齿状线纹处理(明嘉万时期出现,清代盛行);龙身躯短粗,雕琢笨拙;腿尾多为锯齿状,有的雕为一绺;龙爪有三、四、五爪,但以四,五爪居多;龙爪是一爪在后四爪在前,雕琢不如明代的有力;尾部延用明代,但较明式龙尾宽大。此时还盛行仿古玉雕,由于过于讲究精工与规矩,造型与纹饰都显呆板。

附件

龙5.jpg ( 14.69 K)


龙4.jpg ( 40.05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