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老外野战战视频:苏联的大元帅、元帅、海军元帅一览(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05:25

蘇聯大元帥  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
Сталин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1879/12/21-1953/03/05
1943年3月6日授予蘇聯元帥軍銜
1945年6月27日授予蘇聯大元帥軍銜
.

.
.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1879.12.21-1953.) Ста?лин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原名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朱加什維利(格魯吉亞語:????? ?????????? ?? ?????????),蘇聯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對二十世紀的蘇聯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任期間,他全面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導致了嚴重的饑荒。他以計劃經濟的方式實施大規模工業化,使蘇聯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同時斯大林也以樹立對自己的個人崇拜、對政界和軍隊中的大清洗、對少數族裔的壓迫流放聞名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大林領導的蘇聯和盟軍共同擊敗了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戰後他扶植了東方集團,建立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在冷戰中與美國、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對峙。
於1879年12月21日出生於俄羅斯帝國第比利斯省西部的哥裏城。其父為一名奧塞梯鞋匠,母親是格魯吉亞農奴。斯大林在家中排行第三,兩個兄長在嬰兒時就已夭折。早期他的父親頗為富裕,擁有自己的工廠,但嗜酒無度,經常毒打妻子和兒子。及後家庭的財政狀況變差,斯大林隨父母多次搬家。其母語是格魯吉亞語,10歲那年,母親把他送到哥裏的神學學校就讀,他在該處學會了俄語,但講俄語時仍帶有格魯吉亞口音。16歲時,進入第比利斯一所東正教中學讀書,他成績優秀並獲得了獎學金。期間他接觸到一些革命書籍,並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1898年8月,斯大林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899年,因其無法支付突漲的學費,而不得不放棄最終的考試,被學校開除。隨後他供職於第比利斯的氣象觀測臺,亦同時積極參與革命活動。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分裂,他選擇加入以弗拉基米爾?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一邊。不久斯大林就成了高加索地區主要的革命活動者,他組織罷工、發放傳單,為布爾什維克活動募集資金,為之而搶劫銀行、綁架、敲詐。1906年夏天,斯大林和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結婚,她不久後就為他生下首個兒子雅可夫?朱加什維利。 聖彼得堡沙皇秘密警察關於斯大林的檔案
1907年6月26日,斯大林和手下在第比利斯市內的廣場伏擊帝國銀行的護送隊。槍戰中,自制炸彈爆炸殺死了40人,而斯大林和手下則劫取了25萬盧布脫逃。隨後他帶著妻子來到巴庫,但斯瓦尼澤卻在1907年12月因斑疹傷寒去世,這使斯大林在悲痛中渡過了幾個月,最後他選擇了把孩子雅可夫交給了娘家撫養。來到巴庫後,他積極從事阿塞拜疆和波斯地區的革命活動,包括暗殺極右翼民族主義團體“黑色百人團”的成員,並參與綁架、搶劫等。1902年4月-1913年3月間,他因參加革命活動被逮捕7次、流放6次,從流放地逃出5次。1912年,來到聖彼得堡的斯大林在列寧的指示下創辦了《真理報》。1913年3月,他發表了《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一文,並首次使用了“斯大林”(意思為“鋼鐵的人”)這一筆名。隨後不久他最後一次被捕。1916年,沙俄政府將他強征入伍參加一戰,卻被醫生檢查出左臂有傷,於是他免於參與動員,被流放到阿欽斯克。
編輯本段革命時期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俄羅曼諾夫王朝滅亡。斯大林被釋放,他於3月25日重返彼得格勒(聖彼得堡),與列夫?加米涅夫、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等人繼續從事布爾什維克《真理報》的編輯工作。他們曾一 斯大林、列寧和加裏寧, 1919年
度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的俄國臨時政府持支持態度,而在4月召開的黨內會議中,列寧主張推翻臨時政府,斯大林等人於是轉變了立場支持列寧。會議上他被選為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成員。同年發生七月事件,列寧由於試圖發動革命而被臨時政府所通緝,斯大林協助他逃往芬蘭,為了避免擴大流血沖突,斯大林下令讓被圍困的布爾什維克黨員投降。不久列寧重返俄國,並在斯莫爾尼宮策劃武裝起事推翻臨時政府,斯大林成為了領導團體的一員,最終布爾什維克在十月革命中成功奪取了政權,隨後他被任命為民族事務人民委員。   1918年,俄國內戰爆發。斯大林和列夫?托洛茨基等人入選了由列寧組建的五人主席團。同年5月,他被派往察裏津征糧,在克裏門特?伏羅希洛夫、謝苗?布瓊尼等人的支持下,他加強在軍隊中的影響力。期間,斯大林多次違抗時任軍事革命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的決議,處決了很多紅軍中在沙皇時代任過職的軍官以及“反革命”。為了征糧,他還使用了焚燒村莊的手段,逼迫農民服從和防止食物供應被強盜劫掠。最終紅軍在察裏津戰役中取得勝利,同時他也和第一騎兵軍的軍人建立了政治上的合作關系。在斯大林掌權後,察裏津被改名為斯大林格勒(1961年改稱伏爾加格勒)。1919年初斯大林被調回莫斯科,3月24日他與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結婚。5月他又被派往彼得格勒附近的西部前線,期間他嚴厲的把紅軍的逃兵當作叛徒而集體處決。   1919年波蘇戰爭爆發。任蘇軍西南方面軍政委的斯大林希望奪取波蘭城市利沃夫,然而此舉卻違背了列寧和托洛茨基主攻華沙的戰略意圖。他的政治把戲促使第一騎兵軍的謝苗?布瓊尼和亞歷山大?葉戈羅夫違背中央的命令,拒絕援助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的西北軍,最後蘇軍在利沃夫和華沙的兩場戰役均以失敗告終。歸國後,斯大林的行為受到批評,他則辯護說問題在於中央的決策,而同時也主動辭去軍職。在黨內第九次會議中,托洛茨基更是公開地指責了他。
編輯本段掌權
  1921年紅軍入侵格魯吉亞,建立了格魯吉亞蘇維埃政權,斯大林在其中舉足輕重 。由於此時列寧和托洛茨基在若幹問題上有所分歧,於是列寧重用斯大林與之抗衡。在加米涅夫襄助下 列寧和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斯大林在俄共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同年5月列寧突然中風,開始減少政務活動。在處理格魯吉亞事件時,斯大林要求削減格魯吉亞的地方自治權,主張格魯吉亞蘇維埃應並入南高加索聯邦再並入蘇聯,引起當地布爾什維克的不滿。他和謝爾戈?奧爾忠尼啟則於是對反對派使用了粗暴的高壓政策,列寧對此非常反感,稱他們的行為是“大俄羅斯沙文主義”。同時,斯大林要求放松外貿壟斷的建議也跟列寧發生了分歧。列寧於是在遺囑中寫道:“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中間,在我們共產黨人的來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議同誌們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位置上調開,另外指定一個人擔任總書記。”同時列寧尋求與托洛茨基再次合作。斯大林得知後,在電話裏辱罵了列寧的妻子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列寧之後曾憤怒寫信給斯大林,並以絕交威脅他道歉。斯大林選擇低頭認錯最終事情平息。   在列寧健康惡化時期,斯大林和列夫?加米涅夫、格裏哥裏?季諾維也夫建立了政治同盟,共同對抗黨內威望較高的托洛茨基。在列寧逝世後,克魯普斯卡婭把列寧的遺囑交給了中央政治局。在蘇共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列寧的遺囑沒有被公布於眾,而僅僅是在中央委員會的高級領導人中傳達,斯大林根據列寧遺囑的建議提出辭職,而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等人不同意,他們認為列寧的建議是不合適的,並一致選舉斯大林為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列寧去世後,托洛茨基寫下《論列寧》和《十月的教訓》,直言不諱的批評了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等人,促使兩人與斯大林聯手形成共同對抗托洛茨基的局面。三人發表文章稱“托洛茨基主義”並非真正的列寧主義,斯大林還表示“黨的任務就是要埋葬托洛茨基主義這一思潮”。被孤立的托洛茨基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被解除了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而不久之後,斯大林與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的意見亦見分歧:斯大林支持尼古拉?布哈林的意見,延續新經濟政策,減少約束農民,並希望先在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而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反對放大新經濟政策並擁護世界革命的主張,他們形成“新反對派”,1925年在黨的第十四次代表會議上,他們和斯大林為首的主流派公開對抗,卻以失敗告終。季諾維也夫於是重新聯合托洛茨基,並和列寧遺孀克魯普斯卡婭等人結成反對派聯盟,共同和斯大林的“右傾”集團鬥爭。斯大林充分利用中央權力打壓反對派,1927年12月黨的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後,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後開除出黨。   1927年末,蘇聯谷物短缺,斯大林認為其為富農囤積之果。他力求迅速消滅富農階級,並始推農業集體化政策。而布哈林等人則認為谷物收購危機原因不在於富農,而在於不合理的收購價格和工業品之不足,繼續維護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於是批評布哈林等人是黨內右傾投降主義集團,並於1929年將布哈林逼出政治局。
1927年-1928年,由於蘇聯國家規定的糧食價格太低,農民並不急於賣糧,使糧食收購出現短缺。斯大林認為造成危機的原因是富農階層的蓄意破壞,他不顧布哈林等人的反對,一方面采用特殊手段打擊富農,強迫他們按指定價格賣出余糧;另一方面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1927年12月,斯大林又提出了“消滅富農”的口號,命令沒收富農的財產並將他們放逐,不準他們加入集體公社。由於對“富農”概念缺乏準確界限,集體化開始時國內“富農”占農戶總數不到3%,而最後被剝奪的農戶卻達到農戶總數的6%-8%,部分中農和貧農也被當作富農剝奪。1929年11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決議開始全盤集體化,從此集體農莊的規模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兩個月內集體農莊的比例從15%增長到59.3%),執行過程中,底層執行者經常采用威脅、恐嚇等手段強迫農民入社。1930年3月2日,斯大林在《真理報》發表了《勝利沖昏頭腦》一文,批評全盤集體化運動中違反農民自願原則的過火行為,於是引發了大規模退社的浪潮。1930年6月,集體農莊的比例已經由60%降到了23.4%,斯大林不得不在6月召開的蘇共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再次改變態度,贊揚全盤集體化的成就並批評反對者是“和共產主義的敵人勾結在一起的人”,又一次掀起了集體化運動的高潮。到1933年底未加入集體農莊的農戶僅占0.2%,至此全盤集體化的目標基本實現。
農業集體化政策引起了很多農民的不滿,他們在入社前屠殺和出售牲畜,到了1933年,蘇聯的牲畜總量將近損失了50%。部分農民在絕望中毀壞工具、焚燒谷物,還時常參與縱火、暗殺等破壞活動。全盤集體化也沒有給農業生產效率帶來明顯提高,1932年-1934年之間,蘇聯出現了嚴重的饑荒,農業總產值下降了23%。而且在1936年-1940年集體化完成後,農業總產值也只是維持在1924年-1928年的水平。
蘇聯1928年-1934年間農業集體化過程中,谷物的總產量下降了7.8%,而同期的國家收購量卻增加了150%,這直接導致了波及烏克蘭、北高加索、伏爾加地區、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等地的嚴重的饑荒。在此次饑荒中死亡的人數大約在600萬-1000萬之間,其中以烏克蘭大饑荒最為慘重(餓死250萬-500萬人)。為了控制農民向人滿為患的城市轉移,政府恢復了沙皇時代的內部護照制度,宣布農民不經許可滯留城鎮為非法行為。在此期間國內數以萬計的農民暴動此起彼伏,蘇聯當局不得不使用正規軍以剿匪的名義鎮壓反抗農民。
從1927年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為止,斯大林提出要在短期內實現趕超發達國家的目標,於是按照每五年一計劃的方式,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經濟。1928年-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隨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則以犧牲農業為代價,大規模發展重工業。在這段時間內,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以驚人的速度增長,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後,工業總產值達到了1928年的446%,平均每年增速為18%。其中鋼產量達1770萬噸,煤為1.28億噸,電力為362億度。期間在烏拉爾山以東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庫茲涅茨克等地建立了諸多新興工業區。1938年起第三個五年計劃則集中發展軍事工業,到1941年6月,蘇聯的坦克總數高達2.4萬臺,火炮約11萬門,飛機1.8萬架,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但蘇聯國內日常消費品的生產卻被忽視,城市居民並未分享到多少工業進步的成果。和1928年相比,1937年蘇聯的人均食品消費和人均工業消費品量下降了3%-8%。工人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工作量,而且不能達到生產要求的會被處分,以至進行勞改甚至被槍決。歌、音樂、繪畫、電影等各種文化作品的焦點 斯大林主義是指蘇聯和受蘇聯影響的共產主義國家,在斯大林統治下及其之後的共產主義理論,主要包括了斯大林的政治經濟外交主張,其中有一國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社會始終存在階級鬥爭等觀點。但是,斯大林本人從來不承認自己創立了任何同馬克思列寧主義並列的所謂“斯大林主義”,一直以來他都認為自己是列寧的學生。很多人認為斯大林主義的一個核心是中央集權體系。托洛茨基認為斯大林主義體制的本質是獨裁政策,這個解釋被反對斯大林主義的評論家們廣泛運用。斯大林主義還經常被他們稱為“紅色法西斯主義”。
也有人認為斯大林主義其實是西方反共勢力強加給斯大林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曾經說過:“如果一定要說什麽斯大林主義的話,就只能說,首先,它是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這是主要的一面;其次,它包含了一些極為嚴重的、必須徹底糾正的、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錯誤。”他同時指出:“所謂非斯大林主義化就是非馬克思主義化,就是搞修正主義。”
1934年12月1日,蘇聯政治風頭正盛的列寧格勒州委書記謝爾蓋?基洛夫在斯莫爾尼宮三層被刺客槍擊頭部身亡。斯大林對此案高度重視,他親自前往列寧格勒參與調查和審訊,並且宣稱此次暗殺是由托洛茨基及其反對派所策劃,開始了針對老布爾什維克的清洗。1935年2月原內務人民委員部的黨中央書記格裏科?雅戈達被尼古拉?葉若夫接替。同時安德烈?維辛斯基被任命為檢察長。斯大林以“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反蘇聯合總部”的名義逮捕了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人,以逼供手段迫使他們認罪,最後於1936年8月在莫斯科公審將他們處死。不久後,又以“托洛茨基反蘇軍事組織”的指控處決了圖哈切夫斯基等紅軍將領。1938年3月針對“右派和托派反蘇聯盟”,斯大林又以同樣的手段處決了布哈林等人。1938年4月內務部的葉若夫被拉夫連季?貝利亞接替,失勢的雅戈達、葉若夫均遭到清洗。1940年,身在墨西哥的托洛茨基被蘇聯特務刺殺。大清洗最終變成了對黨、政、軍、中央、地方幹部的全面清洗和鎮壓,受害者的人數至少在70萬人以上。列寧時代的政治局成員“老布爾什維克”只剩下斯大林,米哈伊爾?加裏寧和莫洛托夫三人,蘇聯元帥中的五人只剩下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兩人。
大清洗活動也涉及到社會中的許多人:知識分子、農民(尤其是所謂的“富農”)、神職人員、技術專業人員和少數族裔。很多人遭到逮捕,被關押在古拉格集中營裏,遭受身體和精神上的虐待,部分人在饑餓、疾病等惡劣的生存環境中死亡。蘇聯境內的諸多少數族裔被集體遷移和流放,其中包括:波蘭人、伏爾加德意志人、摩爾多瓦人、猶太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克里米亞韃靼人、車臣人、朝鮮人等等。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喬巴山也效仿斯大林對國內實施了政治清洗。
  斯大林在30年代主導蘇聯外交。他先逐步改善與英法等國家的關系,1933年又同美國正式建交。1934年蘇聯被接納加入國際聯盟並擔任常任理事國,使蘇聯走出了建國初期孤立的處境。1936年底,斯大林在蘇維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關於新憲法草案》的報告,大會隨後通過了蘇聯憲法草案(這部憲法也被稱為“斯大林憲法”,之後的蘇聯憲法雖幾經修改,但都以此版本為基礎),從法律上規定了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和計劃經濟體制。斯大林把俄羅斯人視為其他少數族裔的老大哥,他不斷提升俄羅斯民族英雄和俄語在蘇聯的地位。文學藝術方面,斯大林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藝術家創作的指導綱領。
  斯大林起初欲與英法建立反對納粹德國的同盟卻遭遇失敗,於是轉而尋求和德國建立合作。同期阿道夫.希特勒也為避免使德國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遂於1939年8月23日派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前往蘇聯,與蘇方代表莫洛托夫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雙方秘密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包括了對波羅的海三國和對波蘭的瓜分。同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9月17日,蘇聯紅軍以保護波蘭東部的白俄羅斯人及烏克蘭人為理由入侵波蘭東部,占據了維斯瓦河以東的波蘭領土,並將其並入蘇聯國內的白俄羅斯蘇維埃和烏克蘭蘇維埃兩個加盟共和國之中。之後斯大林下令對波蘭戰俘實施清洗,其中以卡廷森林事件最為著名。同年秋季,蘇聯向芬蘭提出領土交換的要求,遭到芬蘭的拒絕。不久後蘇聯制造了“曼尼拉事件”,並以此為借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於1939年11月30日動用紅軍四十多萬人進攻芬蘭,引發蘇芬戰爭。在芬軍頑強抵抗下蘇軍損失慘重,但最終芬蘭因寡不敵眾被逼割讓卡累利阿等地來換取和平。1940年間,蘇聯吞並了波羅的海的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三國,又強逼羅馬尼亞割讓比薩拉比亞和 蘇聯同日本帝國簽署蘇日中立條約。
1940年9月27日,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與日本帝國在德國柏林簽署了三國同盟條約,確立了三個軸心國的同盟關系。同年10月,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寫信給斯大林,稱德方希望將蘇聯拉入軸心國集團,建立“四國同盟”。斯大林遂派遣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談判。德方提供了“四國條約”草案,要求蘇聯只能向國土以南的印度洋方向擴張。斯大林同意簽署條約,但同時要求將土耳其、保加利亞也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之中。希特勒對此十分不滿,於是不再給予蘇方答復。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為避免遭受德國和日本兩面夾擊,在莫斯科同日本外相松岡洋右簽署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相互承認雙方的勢力範圍,並承諾在對方的戰爭中保持中立。
  1941年6月22日早上4時45分,希特勒突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等國軍隊,發動了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在此之前,斯大林已經收到了來自一些蘇聯間諜和蘇軍將領的警告,但他認為納粹德國不會冒著兩線作戰的危險,在徹底擊敗英國之前就進攻蘇聯,因此沒有對同納粹德國展開本土戰爭做充分的準備。在確認德軍的入侵後,斯大林擔任了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和蘇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並於7月3日發表演說,號召蘇聯人民不僅要消除本國面臨的危險,還要幫助解放在德國法西斯奴役下的歐洲各國人民。在德軍的突然打擊之下,同時因為大清洗帶來的負面影響,蘇軍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德軍入侵後一個月,占領的蘇聯領土相當於法國領土的兩倍。而在8月,由於斯大林拒絕採納格奧爾基?朱可夫的建議,下令紅軍死守基輔,結果導致蘇軍西南方面軍在基輔戰役中被德軍圍殲,納粹德軍宣布殲滅蘇軍66萬人,希特勒宣稱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殲滅戰。1941年11月初,德國中央集團軍逼近莫斯科城下,斯大林堅決留在城裏組織反擊。11月7日,斯大林命令蘇聯紅軍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閱兵式,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中斯大林說道:“讓我們的偉大祖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頓斯科伊、庫茲馬.米寧、季米特里.波劄爾斯基、亞歷山大.蘇沃洛夫、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的英姿,在這次戰爭中鼓舞著你們吧”,斯大林在這次講話中提及的這些俄羅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的用意,是以俄羅斯民族主義來鼓舞蘇軍戰鬥。受閱的蘇軍部隊隨即從紅場直接開赴前線。在格奧爾基.朱可夫、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等將領的指揮下,蘇軍最終守住了莫斯科,並在12月的反攻中將德軍擊退。莫斯科戰役的勝利使德軍的巴巴羅薩計劃宣告破產,之後德軍被迫改閃擊戰為持久戰。   1942年,德軍將戰略重點放在南線。同年7月,德軍向伏爾加河地區的重要城市斯大林格勒發起猛攻。經歷了200多天血腥的戰鬥,直到1943年2月,蘇軍以重大傷亡為代價最終守住了城市,並將德國第6軍團約33萬名德軍士兵全部圍殲,此役被認為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1943年7月,蘇聯又取得了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對此斯大林評價道:“如果說斯大林格勒會戰預示著德國法西斯的衰落,那麽庫爾斯克會戰則使它面臨滅頂之災”。1943年11月,斯大林參加了德黑蘭會議,同美國、英國領導人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丘吉爾等人會談,通過了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決定。之後蘇聯在對德戰爭中逐漸轉入反攻。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
1945年2月4日,斯大林參加了雅爾塔會議,根據協議,蘇聯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成員,並將波蘭等地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5月,蘇聯紅軍攻克德國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殺身亡,納粹德國宣告無條件投降。同時蘇軍進入並控制了東南歐等地區。7月17日,斯大林出席了波茨坦會議。8月8日,蘇聯撕毀《蘇日中立條約》向日本宣戰,同時立即發起八月風暴行動入侵滿洲。一周之內,蘇蒙聯軍迅速擊潰日本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推翻了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滿洲國和蒙疆自治政府。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告終,而蘇聯也在戰爭中付出了重大犧牲(死亡人數達到2820萬人)。同年,斯大林獲蘇聯大元帥軍銜。
在蘇聯紅軍進入歐洲地區時,對占領區域的人民實施了相當數量的謀殺、強姦、破壞和洗劫等罪行,並經常以殘酷的方式對待戰俘。蘇軍在佔領德國後,約有200萬德國婦女被蘇軍士兵強姦,其中的20萬婦女因傷害、自殺和被殺而死亡。在布達佩斯戰役後,城內有5萬婦女遭到強姦。在波蘭、南斯拉夫等地也出現了多起強姦和洗劫行為。斯大林卻對此不以為然,他對一位南斯拉夫遊擊隊領袖向他抗議紅軍行為的回應是:“難道他不能理解一位橫過數千公里血、火和死亡的士兵找個女人快樂並拿些小玩意嗎?”雖然後來斯大林下令強姦的士兵將受到懲罰,但強姦事件依然層出不窮,直到1947年冬,蘇聯部隊被官方限制在嚴密看管的駐地和軍營,將他們與東德居住人口完全分離才解決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溫斯頓.丘吉爾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由於東西方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世界逐步形成了資本主義憲政民主國家和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國家兩大陣營長期對峙的冷戰格局。斯大林在蘇聯東南歐占領區的前軸心國國家內,積極扶植各國的共產主義黨派上臺,建立了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等衛星國,組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這些國家在憲法中確立了共產黨執政的一黨專政制度,推行國有化經濟政策,並對國內的自由主義分子和支持憲政民主人士實施嚴厲打壓和清洗。1947年,蘇聯對東方集團提供了經濟援助的莫洛托夫計劃,該計劃於1949年發展成為經濟互助委員會。1948年,斯大林和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約瑟普.鐵托關繫惡化,遂引起蘇南交惡,南斯拉夫被蘇聯從社會主義陣營中清除。同年,阿爾巴尼亞也與南斯拉夫斷絕關繫,投向蘇聯陣營。期間斯大林曾多次派遣特務暗殺鐵托,可均未成功。1949年,由於斯大林和鐵托不再援助希臘共產黨參加希臘內戰,希臘民主軍敗給了由英國和美國支持的希臘國民軍,喪失了對希臘的控制權。
  二戰爆發前夕,蘇聯曾與1937年8月20日與剛剛開始全面的抗日戰爭的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為抗日戰爭提供武器和物資援助,並派遣空軍戰鬥機志願隊助戰,一直到1941年初斯大林與日本帝國簽定《蘇日中立條約》之後,蘇聯戰鬥機志願隊才撤離中國回蘇。1945年8月14日,中華民國政府在蘇聯保證“不干涉新疆事務,不在中國東北長期駐軍不回,不以任何形式援助中國共產黨及其所屬一切武裝”的條件下,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了蒙古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具有國際法主體地位的主權獨立國家(外蒙古獨立)。
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控制了中國滿洲(中國東北)及蒙疆(內蒙古)的部分地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欲接管滿洲,以便能更好的與蔣介石的中國國民黨繼續展開武裝鬥爭。而斯大林則為了避免和美國支持的蔣介石國民黨政權進一步加深沖突,拒絕了毛澤東的要求,決定在中國推行“聯合政府”政策。盡管如此,蘇軍於1946年在撤離滿洲回國之前,依然為中共搶占滿洲的真空地帶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1946年國共談判的努力宣告失敗,第二次國共內戰全面爆發。1949年,中共擊敗國民黨奪取了中國大陸地區的控制權,並於10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2月,蘇聯與中國簽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與中國結盟並為之提供經濟援助。
1950年1月,在蘇聯和美國撤出在朝鮮半島的駐軍後,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政府與蘇聯領導人密切協商,並使斯大林“同意朝鮮勞動黨領導層對局勢的分析和他們準備以軍事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設想”。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毛澤東則認為此時打仗時機不好。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迅速擊潰準備不充分的大韓民國的武裝力量韓國國軍,占領了韓國首都漢城。而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在隨後參戰,於9月份通過仁川登陸而擊退了南下的朝鮮人民軍後,於10月7日越過三八線向平壤推進。毛澤東希望立即出兵援朝,並要求蘇聯提供空軍支援,而斯大林擔心與美國發生直接的軍事沖突,也懷疑毛澤東出兵的誠意和效果,故一開始要求取消出動空軍。10月中旬毛澤東最終決意派出中國人民志願軍支援朝鮮,斯大林從1950年12月也開始派遣蘇聯空軍的精銳戰鬥機飛行員到朝鮮秘密支援,蘇聯飛行員被命令必須身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而且空中行動範圍被嚴格限制,只被允許在鴨綠江南岸的“米格走廊”一帶上空作戰。1953年7月27日,參戰雙方,由南日大將為首席談判代表的朝鮮人民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代表團,和由馬克.克拉克上將為首席談判代表的聯合國軍與韓國國軍的代表團,最終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結束了戰事。
1953年1月,斯大林的私人醫生維諾格拉多夫在醫生案件中被逮捕。之後斯大林拒絕醫生接近,身體狀況逐漸變差。2月28日晚,斯大林和拉夫連季.貝利亞、格奧爾基.馬林科夫、尼基塔.赫魯曉夫和尼古拉.布爾加寧在自己的私人別墅裏舉行宴會,一直持續到次日淩晨4點鐘才將客人送走。3月1日白天,警衛員始終未見斯大林走出房間。由於斯大林平日裏命令守衛不得打擾他的生活,警衛員直到晚上10點才以送郵件的名義進入房間,結果發現斯大林癱倒在小餐廳裏,意識尚存但不能正常說話。警衛馬上將斯大林扶到沙發上,並迅速聯系了醫生和政治局成員。斯大林陷入了嚴重的中風,他右手癱瘓,雙腿失去知覺,失去語言能力,心臟和呼吸活動出現嚴重障礙。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享壽74歲。
依據官方說法,斯大林是因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腦溢血去世的。但也有人懷疑斯大林是被謀殺的。阿夫托爾漢諾夫早在1975年便稱斯大林是被貝利亞在礦泉水中下毒殺害的。莫洛托夫在回憶錄中稱貝利亞對他說“我把他(斯大林)收拾了。”赫魯曉夫也稱“對於斯大林的生病去世,貝利亞並不掩飾其喜悅之情。在斯大林處於無意識狀態時,貝利亞竭力表示自己對斯大林沒有好感,當斯大林恢復知覺時,他則每次都向他表達熱愛和忠誠。”俄《共青團真理報》在進行調查後也認為,斯大林是被貝利亞毒死的。
斯大林去世之後,他的遺體被保存在莫斯科紅場的列寧墓中,供瞻仰參觀。隨後赫魯曉夫在朱可夫元帥的幫助下,將貝利亞逮捕槍決,最終坐上蘇聯的第一把交椅。在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赫魯曉夫發表了“秘密報告”,全面批判了斯大林,掀起了去斯大林化運動。1961年10月31日,斯大林的遺體從列寧墓中移出來火化,骨灰埋在了克裏姆林宮紅場墓園墻下。
前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80誕辰之際(當時斯大林逝世已經6年)在下院發表演說:“對俄羅斯萬幸的是,在她經受艱難考驗的年代裏,領導她的是天才而且堅韌不拔的統帥約瑟夫.斯大林。他是一位傑出的人物,贏得了他所生活的我們這個殘酷時代的敬仰”,“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無比的力量。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時代和一切民族的領導人中,他仿佛是無與倫比的”,“斯大林締造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並使其臣服於自己。他是一個用自己的敵人之手消滅自己的敵人的人,甚至能使我們這些被他稱為是帝國主義者的人去同他另外的敵人-法西斯主義者們作戰。斯大林的確是一個世界上無人可與之相比的最大的獨裁者。但他接手的是一個犁耕手種的俄國,而留下的卻是裝備有原子武器的蘇聯”。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前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對斯大林的評價是:
“斯大林不是在所有問題上,而是在一些問題上犯了錯誤”,“蘇聯過去把斯大林捧得一萬丈高的人,現在一下子把他貶到地下九千丈,我們不能跟著轉。斯大林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總起來還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他還說過,斯大林問題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一種現象,帶有時代的特點”,
“我們應當用歷史的觀點看斯大林”。
“共產黨人對於共產主義運動中所發生的錯誤,必須采取分析的態度。有些人認為斯大林完全錯了,這是嚴重的誤解。斯大林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但是也是一個犯了幾個嚴重錯誤而不自覺其為錯誤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
“從整個說來,斯大林始終是站在歷史潮流前面指導鬥爭的,他是帝國主義的不可調和的敵人。甚至在他犯錯誤的時候,他的悲劇也在於,他相信那是捍衛勞動者的利益受敵人侵害所必需的。”
“所謂斯大林主義,無非是斯大林的思想和觀點。所謂斯大林主義分子,也無非是指贊同斯大林的人。那麽請問,斯大林的思想和觀點怎樣?我們認為斯大林的思想和觀點基本上是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雖然其中有些錯誤,但主要方面是正確的。斯大林的錯誤是次要的。因此,所謂斯大林主義,基本上是正確的;所謂斯大林主義分子,基本上也是正確的,他們是有缺點有錯誤的共產黨人,是犯錯誤的好人。”
前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於2006年在接受德國媒體《圖片報》采訪時說:“對於我國復雜的、有時是十分矛盾的歷史而言,斯大林時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應當了解這段歷史和記住教訓。專制和不受監督必然導致犯罪。斯大林時代就發生了諸多罪行:政治鎮壓、許多民族的人受到驅逐。這一評價是原則性的。”普京反對將斯大林與希特勒相提並論,他說:“是的,斯大林是個暴君,許多人稱他是罪犯。但他不是納粹分子!不是蘇聯軍隊於1941年6月22日侵入德國,而是恰恰相反。首先不能忘記這一點。”
2009年12月3日,俄羅斯聯邦總理、前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參與錄制俄羅斯國家電視一臺的時政節目時,他當場從一系列俄羅斯網民提出的問題中,選擇了關於他對斯大林的總體評價是肯定還是否定的問題,普京回答說:“我選這個問題來回答,是因為我知道問題的尖銳性。現在社會上對此有很多爭論,我看到這裏有埋伏:說肯定,一些人會不滿意,說否定,另一些人會不滿意。不過既然斯大林和斯大林主義問題至今仍有激烈的爭論,我就專門談談這個問題。”“依我看,不能給予整體的評價。顯然,從1924至1953年國家有了根本變化: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而這時的國家是斯大林領導的。誠然,農民沒有了,而我們大家都清楚記得有農業問題,特別是在最後階段,排著長隊購買食物,等等。在這一領域所發生的一切,對農村沒有起任何積極的作用。不過工業化確實實現了。”“我們取得了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不管誰怎麽說,最終是取得了勝利。即使我們重提損失很大,你們知道,現在誰也不能指責組織和領導了這場勝利的人,因為如果我們在戰爭中失敗了,那麽對我國來說其後果就會悲慘得多。”“正面的東西無疑是存在的,然而花了難以接受的代價。尤其是存在過鎮壓。這是事實。我們的數以百萬計的同胞遭到鎮壓。這種管理國家、取得成就的方法是我們不能接受的。不能這樣做。毫無疑問,在這一時期我們遇到的不簡單的僅是個人崇拜,而是反對自己人民的大規模罪行。這也是事實。關於此事我們也不應當忘記。”“對任何歷史事件都必須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這就是我想說的。”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總書記根納季.久加諾夫在2004年12月斯大林誕辰125周年時發表了其撰寫的文章《強國的建設者》,在這篇文章中他這樣評價斯大林:“他成就了崇高而又偉大的事業,也為此而嚴厲地對待民眾;他極其刻板又知識淵博,同時也犯了一些十分明顯的錯誤;他是一個真正大公無私的人,但由於過於迷信權力有時也無暇顧及他人的感情;他在國家大事上既有深謀遠慮、謹小慎微一面,而在涉及數百萬人的命運上又采取比較簡單粗魯的方式,以至事後不得不長時間地、痛苦地糾正其錯誤。這就是斯大林。”
2002年12月,俄羅斯學者弗.蘇霍捷耶夫在俄羅斯的《對話》雜誌發表文章說:"社會主義的敵人,對黨的一切攻擊,對斯大林的一切仇恨,並不在於斯大林似乎追求個人的權力,追求個人的獨裁。他的不可饒恕就因為,盡管敵人施展陰謀詭計,但他還是信心十足並堅定不移地帶領蘇聯人民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另一個勝利。"
斯大林1904年首次結婚,1907年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死於斑疹傷寒。他們的兒子雅可夫.朱加什維利被姨媽養大,成年後來到莫斯科接受高等教育。雅可夫和父親的相處並不愉快,斯大林曾輕蔑的說他“不過是個鞋匠”。當斯大林得知雅可夫的未婚妻尤利婭是個猶太人時,粗暴了辱罵了他們,雅可夫開槍自殺未遂,斯大林發現受傷的兒子時說:“他竟然沒能射準。”後來雅可夫在蘇德戰爭中任蘇聯紅軍西方面軍炮兵連上尉連長,1941年在斯摩棱斯克戰役中被德軍俘虜,後德軍提出用雅可夫交換被俘的弗里德里希.保盧斯元帥,被斯大林以“我不會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我沒有一個叫雅可夫的兒子”及“你們手裏不只是我兒子雅可夫,還有上百萬人都是我的兒子,要麽把他們全部釋放,要麽讓雅可夫和他們分享同樣的命運”的回答斷然拒絕。1943年,雅可夫在德國的俘虜營中撲向380伏電網自殺。
1919年,41歲的斯大林再度成婚,他的第二任妻子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當時只有18歲。她後來為斯大林生下了一個兒子瓦西里?朱加什維利和一個女兒斯維特蘭娜?阿利盧耶娃。1932年11月8日,娜傑日達在陪同斯大林參加了一次晚宴後,於次日被發現在自己的臥室裏自殺身亡,身邊還有一把左輪手槍。官方則宣稱她的死因是闌尾炎。
斯大林和娜傑日達的兒子瓦西里是空軍飛行員,由於他屢立戰功,24歲就成為蘇聯最年輕的空軍少將。1952年他因指揮空軍飛行表演發生嚴重的事故,被斯大林撤職。此後瓦西里曾一度意志消沈,常常酗酒鬧事。斯大林死後,瓦西里被逮捕並被判決八年監禁,他於1962年死於酗酒。女兒斯維特蘭娜,曾因男友和第一任丈夫是猶太人而遭到父親粗暴干涉,並與1949年被迫嫁給安德烈.日丹諾夫的兒子。1967年,斯維特蘭娜從蘇聯叛逃到美國。她移居美國後發表了自傳,其中描述了父母的關系。她同時表示自己憎恨蘇聯並永遠都不會回到俄羅斯。斯韋特蘭娜的女兒,留在蘇聯並成為一名火山科學家,從年輕時就定居在堪察加半島的火山觀測站,她反對母親的政治立場。
斯大林一生功勛卓著,但也確實有錯誤。但是,幾十年來對於斯大林的爭議,並不是在研究事實上的出入,而是不同立場的人對斯大林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 此帖被朕本南蛮在2011-01-12 22:37重新编辑 ]

 

   01蘇聯元帥 克里門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1881/02/04-1969/12/0219351120日授予蘇聯元帥軍銜...克里門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1881-1969)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1881.1.23-1969.12.2),國籍:俄羅斯。蘇聯元帥(1935),兩次蘇聯英雄(1956.2.31968.2.22)。二戰時期曾任西南方向總司令,列寧格勒方面軍總司令。  188124日(公歷123日),伏羅希洛夫出生在一個鐵路工人家庭裏。父親葉費列姆?安德列耶維奇,當過兵,打過仗,後來做鐵路巡道工,母親瑪麗姬?瓦西里耶夫娜是個農家女子,比丈夫小13歲,常以打短工的繁重勞動來補貼貧寒的家庭生活。  伏羅希洛夫童年時期生活貧困。直到13歲,他才進入一所鄉村學校讀了兩年冬季補習班。1895年從這所學校畢業後,他還渴望繼續讀書,但在當時這只是一個夢想。  1896年,他進入尤里耶夫卡冶金公司的一家工廠,當上了鉗工學徒。1903年到盧甘斯克的加爾特曼機車制造廠做工。在加爾特曼機車制造廠,他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這個共產主義組織是與列寧分不開的,從此,伏羅希洛夫就把自己的命運同列寧領導的黨永遠聯系在一起了。  190519日,彼得堡14萬受盡剝削和壓迫的工人及其家屬舉行示威,遭到沙皇軍隊鎮壓,死傷工人3000多名。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俄國革命的開端。盧甘斯克地區的工人和農民都積極參加了這次革命。216日,伏羅希洛夫參與領導了盧甘斯克機車制造廠工人罷工,並發表了演講。罷工以工人的勝利而結束。  此後,伏羅希洛夫秘密地在工人中開展革命活動。曾多次被捕,遭到監禁和流放。在霍爾莫戈雷被監禁的時候,他結識了女政治流放犯葉卡捷琳娜?達維多芙娜?戈爾勃曼。兩人彼此相愛。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伏羅希洛夫正在察裏津(後改為斯大林格勒,現為伏爾加格勒)的一座大炮工廠做工。他在工人中進行反戰宣傳。在1917年二月革命的日子裏,他來到彼得格勒。發動了伊茲麥洛夫禁衛團起義。起義進行得極為順利,最後士兵們選舉伏羅希洛夫為彼得堡工人代表和布爾什維克黨團委員會委員。十月革命前夜,他按照列寧的指示,加強了礦區工人的工作,在工人中建立了赤衛隊。積極參加十月革命。11月被任命為彼得格勒市人民委員。  191836日,基輔陷落於德奧軍隊之手,哈爾科夫和彼得格勒都處於危險之中。伏羅希洛夫組織和領導了第一支盧幹斯克社會主義遊擊隊,開始對德奧軍隊作戰。伏羅希洛夫自己把這件事看作是做軍事工作的開端。3月下旬,他率領遊擊隊從盧幹斯克出發,向科諾托普前進。在科諾托普,遊擊隊與德奧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他率領的遊擊隊在哈爾科夫工人遊擊隊的配合下,擊退了德國第27預備兵團的多次進攻。但終因力量懸殊,哈爾科夫於48日被德軍占領。不久,盧甘斯克也面臨著被德奧軍包圍的形勢。他率領部隊掩護80列火車由頓河草原向察裏津撤退。此時,他已被任命為第5集團軍司令,指揮兩個軍和由莫羅佐夫軍區與頓涅茨克軍區居民組編的部隊。在這裏,他指揮的部隊不僅對入侵烏克蘭的德奧軍隊進行了有組織的抵抗,而且與頓河哥薩克白匪軍苦戰了三個月,到達察裏津與蘇軍主力會合。1918年的察裏津保衛戰,成為保衛新生蘇維埃政權的最重要戰役之一。伏羅希洛夫率部從頓巴斯突破封鎖來到察裏津之後,大大加強了察裏津市的防禦力量。719日,伏羅希洛夫到剛建立的北高加索軍區軍事委員會,任副主席,同時擔任了察裏津前線司令、南方方面軍副司令。為了有充足的兵員,他派人到農村動員可靠分子參軍,並加強了對部隊的訓練。為了適應大兵團作戰,他把零散的遊擊部隊編成正規兵團;為了對付機動性強的哥薩克騎兵,他組建了幾個用大量機槍和火炮裝備的加強師;為了支持步兵和騎兵作戰,他組建了裝甲縱隊。所有這些措施,進一步加強了察裏津的防衛。蘇軍在伏羅希洛夫的指揮下,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顯示了他卓越的指揮才能。  191811月,他當選為烏克蘭工農政府委員、烏克蘭共和國內務人民委員、哈爾科夫軍區司令。19195月,他領導了格裏戈裏耶夫的剿匪作戰。6月,出任第14集團軍司令。不久,指揮了卡捷林諾斯拉保衛戰。後任烏克蘭內線司令,指揮了基輔保衛戰。  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一樣認為,大批騎兵部隊機動靈活而且威力巨大,蘇聯紅軍必須組建一支相當規模的騎兵集團軍。於是,當布瓊尼向中央提出這一建議時,他表示完全贊同。191911月,伏羅希洛夫便被任命為第一騎兵軍的軍事委員。布瓊尼在回憶中說道,伏羅希洛夫是領導全軍作戰的核心人物之一騎兵部隊的特殊組成要求任命不僅具有一般政治聲望,而且要多少以自己的軍事生涯聞名於眾,享有一定威信的人。伏羅希洛夫率領這支部隊粉碎了鄧尼金軍隊的進攻。從波蘭白軍手中解放了烏克蘭,消滅了弗蘭格爾的部隊。  此後,伏羅希洛夫在蘇聯紅軍中做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黨政工作。從1924年起任莫斯科軍區司令。與伏龍芝等人一起參與領導了軍事改革。1925年至1934年,他升任陸海軍人民委員和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此後又擔任了6年蘇聯國防人民委員,為加強蘇軍建設花費了大量心血。  19416月,德國突然襲擊蘇聯後,伏羅希洛夫為西北方向總指揮部司令。  衛國戰爭一開始,他就直接參加了粉碎德軍進攻的組織工作,先後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西北方面軍總司令和列寧格勒前線司令、遊擊隊總司令等職。在列寧格勒防禦戰中,他曾率部以強有力的反突擊,迫使德軍在盧加河畔轉入防禦達1個月之久。19421215日,伏羅希洛夫和朱可夫奉命指揮了打破德軍封鎖的行動,在拉多加湖的冰面開辟了軍用汽車路—“生命之路。但由於他對戰爭的認識在一些方面仍停留在騎兵時代,對當代戰爭中的新情況認識不足,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績一般,未能象在國內戰爭中那樣得到人們的高度贊譽。  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伏羅希洛夫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參與制定和實施了解放克裏米亞的作戰計劃,徹底殲滅了克裏米亞的敵集團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於1945—1947年出任盟國對匈牙利管制委員會主席。1952—1960年為蘇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委員,1953—1960年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因反對赫魯曉夫修正主義叛徒集團的對內對外政策而於1958年被打為反黨集團1961年蘇共22大未被選為中央委員,赫魯曉夫集團倒臺後恢復名譽,於1966年蘇共23大時人選中央委員,1968年,又獲得鍍有金色蘇聯國徽的革命榮譽武器。  伏羅希洛夫在他的回憶錄《生活的故事》的前言中寫道:我不信上帝,但我感激自己的命運。因為降臨我頭上的那條道路,正是我有幸走過來的道路。再也沒有比工人和革命士兵的事業更崇高了。因此,蘇聯人稱他是軍隊的統帥人民的兒子所獲榮譽8枚列寧章,6枚紅旗章,以及蘇沃洛夫一級章和許多蘇聯獎章。1920年,他獲得革命榮譽武器——帶鍍金刀柄的、刻有紅旗章的軍刀,1968年,又獲得鍍有金色蘇聯國徽的革命榮譽武器。[ 此帖被朕本南蛮在2011-01-12 22:4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01-12 02蘇聯元帥 謝苗.米哈爾伊洛維奇.布瓊尼Семе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денный1883/04/25-1973/10/2619351120日授予蘇聯元帥軍銜...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1883-1973)Семе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денный蘇聯紅軍高級將領,蘇聯元帥,蘇聯紅軍騎兵指揮官。在俄國內戰時期功績卓著。內戰後,隨著騎兵逐漸為裝甲兵取代。漸漸退出了蘇聯紅軍指揮核心。布瓊尼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三次蘇聯英雄稱號的獲得者,1935年第一批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的五人之一,一生九十年中整整有七十年從事戎馬生涯,參加過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在內的四次大的戰爭,屢建奇功。他的一生與蘇軍的歷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他的功績受到高度評價。他先後榮膺8枚列寧章、6枚紅旗章、1枚一級蘇沃洛夫章和多枚外國章、獎章,三次榮獲革命榮譽武器。早年生涯  1883425日,布瓊尼出生在俄國南部一個一貧如洗的農民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是辛酸的。繁重的勞動和與貧苦人民的共同生活,造就了布瓊尼開朗、勇敢、堅毅的性格。1903年秋,布瓊尼被征召入伍,當上了年輕人引以為自豪的騎兵。次年1月,他隨頓河哥薩克騎兵第46團來到中國東北參加了日俄戰爭。戰爭結束後,被調到濱海龍騎兵團,駐紮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附近。19071月,他被派往彼得堡騎兵學校學習。1908年畢業後,他又回到龍騎兵團。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曾先後在波蘭、德國、奧地利和高加索等地作戰。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布瓊尼被全連一致推選為連士兵委員會主席,在全團大會上被選為團士兵委員會主席,接著又被選為師士兵委員會副主席。在明斯克市駐防期間,他結識了西方面軍布爾什維克黨組織的領導人伏龍芝。伏龍芝對布瓊尼世界觀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選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十月革命爆發後,高加索騎兵師士兵委員會作出了該師復員解散的決定,布瓊尼於當年11月回到了家鄉。不久,他即同戰友們一起在當地建立起了蘇維埃政權。隨後,布瓊尼以他對鞏固新生蘇維埃政權的高度責任感,和對軍旅生活的酷愛,在家鄉組建了騎兵遊擊隊。由於他的努力,部隊逐漸擴大為騎兵團、騎兵旅、在察裏津戰役中,布瓊尼指揮一個騎兵旅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表現了一個傑出的騎兵指揮員的才幹,獲得聯共派駐察裏津地區的最高領導斯大林的賞識,榮膺紅旗勛章。部隊擴編為第一騎兵軍,他作為軍長,和軍政委伏羅希洛夫,炮兵主任庫利克,師長鐵木辛哥、羅科索夫斯基、團長朱可夫等成為斯大林在紅軍中最信賴的將領。 [ 此帖被朕本南蛮在2011-01-12 22:42重新编辑 ]  
03蘇聯元帥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Михаил Николаевич Тухачевский1893/02/16-1937/06/1119351120日授予蘇聯元帥軍銜1937611日被槍決...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1893-1937)(Михаил Нико-лаевич Тухачевский1893.2.16—1937.6.11),蘇聯軍事戰略學家、最早的五元帥之一。俄國舊貴族出身,蘇俄內戰期間受列寧賞識,成為最能幹的集團軍司令之一。但1920年作為西方方面軍司令指揮華沙戰役的失敗暴露了他冒險主義和經驗不足的缺點。戰後大力推行紅軍現代化建設,推崇大縱深戰略。但由於他從來不是斯大林的嫡系,故在1937年的大清洗中被處決。1893216,圖哈切夫斯基生於斯摩棱斯克省多羅戈布日縣一個貴族之家。由於家道中落,1904年其父帶全家搬至奔薩省烏拉日村,後又於1909年遷居莫斯科。18歲時,圖哈切夫斯基離開中學進入莫斯科葉卡捷琳娜第一武備學校,後轉亞歷山大軍官學校學習;19147月畢業,獲少尉銜,到謝苗諾夫近衛團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圖哈切夫斯基隨部隊開赴前線,因作戰勇敢6次受獎。1915219,他在戰場被德軍俘虜,送至德國的軍官戰俘營囚禁。翌年,他多次試圖逃跑,均未成功,反被轉移至專門關押逃犯的因戈爾施塔特第九號堡壘繼繼監禁。後來,他在又一次逃跑被抓回時機智地混入了士兵戰俘集中營。1917年秋,在該營被俘士兵的幫助下逃回俄國,並在其原來的部隊充任連長。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圖哈切夫斯基在莫斯科遇到自己的老同學,布爾什維克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在其影響下,圖哈切夫斯基選擇了新的生活道路。1918年春,蘇維埃政府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圖哈切夫斯基開始在全俄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軍事部工作,並於同年4月加入布爾什維克黨。6,他奉命去東部戰線負責整頓零散部隊,籌建紅軍第一集團軍。他在不長的時間內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並親率部隊多次戰勝白衛軍。19193,圖哈切夫斯基曾一度指揮南部戰線第八集團軍作戰。但為時不長即被調回東部戰線接受了第五集團軍司令的任命。第五集團軍在粉碎高爾察克匪幫的鬥爭中起過重要作用。對此,列寧在該部隊成立一周年之際曾贊揚說:“第五集團軍建立一年來已經由一支小隊伍變成一個有堅強的革命精神,在保衛伏爾加和粉碎高爾察克部隊的勝利戰鬥中團結一致的集團軍。圖哈切夫斯基由於領導和指揮部隊作戰有方被授予紅旗章。 1920年初,圖哈切夫斯基升任高加索戰線司令。這一戰線的各部隊在他的領導下成功地實施了葉戈爾雷克戰役和北高加索戰役,殲滅敗退到北高加索的鄧尼金主力部隊。19204月,他被任命為西部戰線司令,率所部偕同西南戰線的部隊對波蘭幹涉軍作戰,通過七月攻勢,紅軍強渡維斯瓦河,直逼華沙。 但由於他的輕敵和經驗不足,在華沙戰役被劣勢的波蘭軍隊打的慘敗,損失了4個集團軍15萬人。為了推卸責任,他指責亞歷山大.伊裏奇.葉戈羅夫 的西南方面軍支援不力,這激起了曾長期在這個方面軍工作的斯大林的極端不滿。   19212月下旬喀瑯施塔得反革命叛亂發生後,列寧建議任命圖哈切夫斯基為平定叛亂的第7集團軍司令員。4—5月,他又被派往唐波夫省平定安東諾夫匪幫的叛亂。圖哈切夫斯基迅速地平息了這兩起叛亂,為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圖哈切夫斯基擔任過蘇軍一系列高級職務:工農軍事學院院長(1921)、西部軍區司令、工農紅軍副參謀長,參謀長(1924—19285)、列寧格勒軍區司令(19285—19316)、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1)、工農紅軍裝備部長、國防副人民委員(1934)、國防第一副人民委員兼軍訓部部長(1936),並於1935年同布瓊尼、伏羅希洛夫等4名高級將領一起首批接受了蘇聯元帥的頭銜。圖哈切夫斯基在這段工作中,曾就軍事制度的改革、軍隊裝備的更新、各新兵種的建立、各特種軍事院校的組建、專業幹部的培養、軍工生產的科學管理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並為以後實踐證實完全正確的建議,有力地推動了蘇聯軍隊的早期建設。 進行了重要的軍事改革  1924年,蘇聯根據國內戰爭的經驗和工農紅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擔負的任務,進行了重要的軍事改革。圖哈切夫斯基積極參加了這一工作。他親自領導了軍師兩級新編制的制定和部隊的整編改裝工作,並參與各種新條令和新教範的制定。新編制的貫徹執行使軍隊師一級單位提高了戰場通行能力和機動性,變得更易於調動和指揮。 軍隊必須現代化  應當設法用威力強大的技術兵器裝備國家的武裝力量。這是圖哈切夫斯基指導軍隊建設的一個重要思想。他在1925年出版的《工農紅軍野戰條令》的前言中指出:“由於我國的經濟在帝國主義戰爭和國內戰爭時期遭到了破壞,因而紅軍中流行著一種看法,似乎我們在未來的戰爭中用以同敵人拼殺的主要不是技術兵器,而是革命積極性和階級覺悟之類的優勢。這樣一種意見,如果說在經濟遭到破壞的時期還多少有其存在的理由,那在我國工業正逐漸達到戰前水平的今天,就變得十分危險和有害了   圖哈切夫斯基擔任國防副人民委員和工農紅軍裝備部長期間,積極參與了建立和發展國家軍事工業的巨大工作。考慮到未來戰爭的種種特點(如動員期較短、參戰人數眾多、戰鬥空前激烈、武器彈藥的消耗量很大等),並鑒於當時蘇聯工業生產落後,他決定集中力量解決兩大關鍵問題,即設法提高軍工產品的質量和盡一切努力為戰時迅速擴大軍工生產創造必要條件。為此,他專門向斯大林、伏羅希洛夫等領導人寫了信。在他們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整頓了與軍工生產有關的各專業部門和企業,為三十年代蘇聯軍隊的技術改裝和衛國戰爭時期武器彈藥的大批生產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使徹底改變紅軍的軍兵種構成有了可能。由於他的積極倡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空軍、摩托機械化部隊(即後來的裝甲兵)、空降兵、海軍等新軍種和兵種相繼建立;原有的步兵、炮兵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他指導軍兵種的建設一向十分具體,從各自規模的大小到需要裝備哪種武器都要過問。早在1931,他就極力主張大批生產配有76.2毫米口徑火炮的優質坦克,裝備裝甲兵部隊。根據他上述建議,蘇聯研制成T—34型坦克。此外,蘇聯軍用噴氣發動機的研制工作,也是由圖哈切夫斯基首先於193211月提出來的。他的這一建議對蘇聯空軍的發展,特別是技術裝備上的改進起了推動作用。   指揮幹部和軍事專業幹部的訓練和培養,積極倡導創辦各種軍事專門學校,主張軍事幹部接受正規教育。他在主持工農紅軍軍事學院(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前身)工作期間,制定了軍事院校應遵循的一系列原則,註意教學與科研結合、教學與軍隊實際相結合等。對於這些,他本人都身體力行。他自己講課時,語言形象生動,說理深入淺出,理論性既強,又能緊密結合部隊實際問題,深受聽課者歡迎。圖哈切夫斯基還規定各教研室編寫的教材都要拿到部隊的演習和示範作業中接受檢驗。 在國內戰爭統帥們的行列裏,最傑出的人物之一是米哈依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他在指揮集團軍或方面軍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巨大的組織能力和軍事天才。在他的領導下,勝利地完成了一系列戰役。他在用新技術重新裝備紅軍方面,在完善部隊組織結構方面,在發展空軍、機械化部隊、空降兵部隊方面,在培養指揮人員方面,攻勛卓著。作為一個非凡的軍事理論家,圖哈切夫斯基對未來的戰爭進行了預測,在制定戰略、研究作戰藝術、制定戰術、研究縱深戰役和戰鬥理論方面,也作出了貢獻。他的思想對戰前的軍事思想和實踐的發展,發生過重大影響。1934年,在黨的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他被選為中央後補委員。1935年,他榮獲最高軍銜-蘇聯元帥  由於斯大林的專橫和鎮壓,蘇聯元帥米..圖哈切夫斯基於1937年無辜被害,使他未能參加偉大的衛國戰爭。然而,圖哈切夫斯基的思想在戰場上卻得到了光輝的證明。   ……在殺害了國哈切夫斯基之後,又開始逮捕他的親朋好友和同事。當內務人民委員部的一個工作人員看見一位被捕者住所的墻上的元帥肖像時,驚奇地問:你怎麽還不把它摘下來?」「不!被捕者回答說,你要知道,將來人們會給他樹立紀念碑的。  今天,這個預言應驗了,為了對他表示敬意,莫斯科和斯摩棱斯克為他立了紀念牌。在武裝力量中間,要使這位元帥流芳百世的思想是自發產生的。例如,任何一所軍事院校都會興高采烈地同意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並且以此為榮。[ 此帖被朕本南蛮在2011-01-12 22:44重新编辑 ]

04蘇聯元帥 亞歷山大.伊里奇.葉戈羅夫
Александр Ильич Егоров
1883/10/25-1939/02/23
1935年11月20日授予蘇聯元帥軍銜
1939年2月23日被處決
.
.
.
亞歷山大.伊里奇.葉戈羅夫(Александр Ильич Егоров1883.10.25~1939.2.23)蘇聯元帥。生於布祖盧克市( 今屬奧倫堡州 )。1901年入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加入布爾什維克黨和紅軍。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幹涉時期,先後任第9、第10、第14集團軍司令,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司令,在保衛察里津(今伏爾加格勒)、莫斯科以及解放烏克蘭等作戰中,指揮有方,戰功卓著。內戰後,任基輔軍區和彼得格勒軍區司令、西南方面軍司令、紅旗高加索集團軍司令、烏克蘭軍區和白俄羅斯軍區司令、工農紅軍總參謀長、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南高加索軍區司令等職。積極參加1924~1925年的軍事改革,提倡按新的技術裝備整編蘇聯陸海軍,主張建立強大的裝甲坦克兵和國土防空系統,為蘇軍建設和軍事學術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著有《粉碎鄧尼金,1919》、《現代軍事學術的任務》等。
  1939年在大清洗中被殺。

[ 此帖被朕本南蛮在2011-01-12 22:48重新编辑 ]   05蘇聯元帥 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Васил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Блюхер1890/12/01-1938/11/0919351120日授予蘇聯元帥軍銜1938119日被處決...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1890-1938)Васил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Блюхер ),蘇聯元帥。曾以加倫為化名擔任國民革命軍軍事總顧問,參加中國大革命和北伐,並指導中共發動南昌起義。又譯為布留赫爾。號稱遠東軍魂的布柳赫爾是蘇俄國內戰爭時期成長起來的一顆將星,他曾創造過用一個步兵師打垮了裝備有大量坦克、裝甲車的機械化的白衛軍的奇跡。他是1935年蘇聯第一批五大元帥之一,遠東方面軍司令,也是蘇聯遠東方面長期防禦日本侵略的最高將領。家庭  布柳赫爾1890年生於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省巴爾辛卡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09年在莫斯科附近的梅季希車輛制造廠當鉗工。1910年,布柳赫爾因鼓動罷工被監禁。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布柳赫爾入伍參戰,最初為列兵。後來由於作戰出色獲得喬治十字勛章2枚和獎章1枚,並晉升為下士。   1916年,布柳赫爾在作戰時負重傷,被迫退役,先後在索爾莫沃造船廠、喀山機械廠做工,並加入布爾什維克黨。1917年二月革命後,根據薩馬拉黨組織的決定,布柳赫爾又回到軍隊從事革命工作。在駐薩馬拉的後備步兵第102團當誌願兵,被選人該團委員會和市士兵代表蘇維埃。   十月革命開始時,布柳赫爾任薩馬拉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在國內戰爭時期,布柳赫爾幾乎在一切打擊白軍的戰場上指揮過作戰,是蘇軍中神話般的英雄人物。191711月底,布柳赫爾被派往車裏雅賓斯克任赤衛隊政委,並當選為革命委員會主席,平息杜托夫叛亂,很快布柳赫爾就表現出了他的軍事天賦。   1918年初,布柳赫爾指揮的赤衛隊從反革命的哥薩克人手裏解放了奧倫堡。19185月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叛亂,使東線的形勢急劇惡化。堅守奧倫堡達兩個月之久的蘇軍部隊陷入了敵軍包圍:在東面、北面和西面有捷克白匪,在南面有退入圖爾蓋草原的杜托夫匪幫。通過白匪盤踞的地區到最近的蘇軍正規部隊的路程也有1500多公裏。布柳赫爾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率領被圍困在奧倫堡地區的軍隊向烏拉爾突圍,經過與兵力上占優勢的白衛軍進行一系列激戰之後,於19189月進入昆古爾地區,同第3集團軍會師。   1918920日,烏拉爾混成支隊所屬各部隊進行了改編,編入烏拉爾第4(19181111日改為步兵第30)。布柳赫爾任該師師長。在1918年秋冬各次戰鬥中,布柳赫爾完成了在昆古爾和彼爾姆方向粉碎敵人進攻的戰鬥任務。   1919131日,布柳赫爾晉為第3集團軍副司令,191943日兼任維亞特卡築壘地域司令。1919年夏末,由特別旅、北征支隊和維亞特卡築壘地域各要塞旅抽調的部隊在烏拉爾組編成步兵第51師。1919年該師在布柳赫爾指揮下,從秋明打到貝加爾,多次擊敗白衛軍。在10月的各次戰鬥中,布柳赫爾在托博爾斯克地域粉碎了高爾察克妄圖前出至第3集團軍深遠後方的計劃,重創敵軍。處於被包圍和實際上與第3集團軍首長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步兵第51師實施了巧妙的、出敵不意的機動,於1022日解放托博爾斯克。隨後擊潰了沿額爾齊斯河退卻的高爾察克北方集團的主力。   19203月,布柳赫爾被任命為步兵第51師的一長制指揮員。不久,蘇軍統帥部派遣布柳赫爾領導的步兵第51師轉戰南方戰線。19205月該師勝利地堅守了卡霍夫卡登陸場,為南方面軍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布柳赫爾被任命為卡霍夫卡築壘地域司令。   在短時間內,布柳赫爾把他負責防禦的築壘地域變成了敵人攻不破的堡壘。構築了一整套的築城設施。在卡霍夫卡登陸場首次設置了反坦克火炮防禦,這在當時還是軍事學術上的嶄新事物。19201014日弗蘭格爾在強攻卡霍夫卡登陸場時發起了整個國內戰爭時期最猛烈的一次坦克沖擊,由於采取了反坦克炮火措施,這次坦克沖擊被擊潰。   後來在南方面軍解放克裏木的戰役中,布柳赫爾指揮了彼列科普突擊集群從卡霍夫卡登陸場對敵人實施突擊。布柳赫爾領導的各步兵團和騎兵團,在火炮、機槍和裝甲車的支援下,以迅猛的沖擊於1028日率部突破彼列科普防線,攻占了彼列科普地峽上的兩個築壘陣地——彼列科普陣地和伊順陣地。之後,彼列科普突擊集群的2個旅與第15師、第52師一起強渡錫瓦什湖,然後從利托夫斯基半島對敵翼側和後方實施突擊,其余2個旅從正面強擊土耳其壁壘,取得了巨大勝利。為表彰步兵第51師的戰鬥功勛,蘇聯政府獎給該師1枚紅旗勛章,並授予它彼列科普師的榮譽稱號。   1921627日,政府任命布柳赫爾為遠東共和國軍事部部長兼人民革命軍總司令。他在貫徹黨關於解放遠東而同時又不使日本發動戰爭的路線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對軍隊進行了徹底的整頓,克服了在軍隊中形成的遊擊習氣,促進了它的正規化。當時,還特別註意軍隊的訓練教育,加強紀律和黨政工作。   1921年,遠東共和國代表團在大連會議上堅決拒絕了日本帝國主義者提出的無理要求。此後,日本便借助於莫爾恰諾夫的白衛軍來實現自己的計劃。人民革命軍在布柳赫爾領導下殲滅了白衛軍。19222月對沃洛恰耶夫卡實施了猛烈的強攻,隨後又攻克了斯帕斯克。至此國內戰爭時期的戰役宣告結束。布柳赫爾為蘇聯軍事學術作出了新的貢獻。   1922年布柳赫爾任步兵第1軍軍長兼政委。1924—1927年,布柳赫爾化名加倫被派往中國,擔任廣州中國革命政府總軍事顧問,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回國後,布柳赫爾被任命為烏克蘭軍區副司令。1929年發生中東鐵路沖突後,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將遠東所有武裝力量統一編入遠東特別集團軍。布柳赫爾被任命為該集團軍司令。1929年蘇中沖突時他指揮軍隊打敗了中國軍閥,並且在遠東建立了強大的防禦。他積極地參加了該邊疆區的社會活動和經濟建設。   淵博的知識,善於洞察面臨的情況,果斷而深思熟慮定下的決心,對自己軍隊的信心,對下屬指揮員的嚴格檢查等,都是布柳赫爾作為統帥在這個時期各次戰役中所表現出的突出優點。蘇聯政府高度評價遠東特別集團軍的果敢行動,獎給它1枚紅旗勛章。為了表彰該集團軍司令布柳赫爾傑出的領導藝術,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於1930513日授予他1枚剛剛設立的紅星勛章   1935年,蘇聯恢復軍銜之後,布柳赫爾被授予元帥軍銜,位列蘇聯五大元帥的第二位。布柳赫爾任紅旗遠東特別集團軍司令直到193810月。1938年任遠東方面軍司令。1938年夏,在中國東北、朝鮮與蘇聯三國交界地區,發生了蘇日大規模軍事沖突(即張鼓峰事件),布柳赫爾指揮蘇軍粉碎日本關東軍的武裝挑釁。當時日軍主力準備參加武漢會戰,無力支援朝鮮和蘇聯方向,僅憑現地兵力無法抗衡蘇軍,被迫停戰,退回戰前國境線。   1924年,孫中山領導的廣東革命政府尋求組建一支政治性、紀律性強的新式軍隊,希望蘇聯派得力幹將來助成此事。幾經挑選,莫斯科讓熟諳遠東軍務的布柳赫爾出馬,由於蘇聯不願與敵視自己的英美日帝國主義正面沖突,便讓布柳赫爾等人以流亡白俄羅斯身份赴廣州。為隱匿行蹤,布柳赫爾還借用了妻子的姓氏,化名加倫,後來此威名伴隨這位傳奇將軍傳遍了中國大江南北。   到達廣州後,加倫成為孫中山及後來的國民革命軍的軍事顧問團團長,廣州中國革命政府總軍事顧問,協助孫中山主持軍務。人們發現,這個身材高大的外國人特別愛往基層跑,他積極推動興辦黃埔軍校,並幫助國民革命軍進行整編,建立先進的黨代表(政委)體制,使軍隊面貌煥然一新。   北伐戰爭期間,加倫將軍親自參與制定了先湖廣,後江浙的總戰略,把主攻方向放在軍閥吳佩孚身上。加倫雖貴為首席軍事顧問,但他總是出現在戰鬥的第一線。當葉挺獨立團在汀泗橋、賀勝橋與吳佩孚部苦戰之際,加倫乘坐鐵甲列車,冒著炮火親臨前線指揮,鼓舞了部隊的鬥誌。短短數月間,戰局正如加倫事前所預計的那樣,北伐軍連下長沙、武漢、南昌等重鎮,飲馬長江,他作戰勇敢且有謀略,在北伐軍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   不過,加倫對中國南方的濕熱氣候難以適應,加上晝夜勞累,患上了神經性濕疹,導致他渾身上下沒有一塊好皮膚,臉上都結滿了黃色小痂。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蘇聯政治顧問鮑羅廷遭到蔣介石通緝,蔣介石希望加倫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但加倫化裝成外輪上的水手,秘密潛回蘇聯。加倫在回國前,曾參加中共的南昌起義準備會議,並與張發奎聯絡希望張參加起義。 1937年,蘇聯開始了大清洗,戰爭結束不久,布柳赫爾元帥便被捕,並於1938119日被秘密處決,罪名是:打入蘇聯內部的日本間諜。由於他在國內及軍內享有很高的威望,因此,斯大林不敢公開指控他,甚至也不敢宣布他死亡的消息。   當時,許多人懷著美好願望猜測他可能又去中國當顧問了。1939年,蔣介石向斯大林請求再派名將加倫來華,卻被告知加倫已去世多年。1956年,蘇聯政府為布柳赫爾平反昭雪。  布柳赫爾在蘇共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聯共()中央候補委員。1921—1924年為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30—1938年為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蘇聯第一屆最高蘇維埃代表。曾獲1枚列寧章,5枚紅旗章、2枚喬治十字章和1枚紅星章,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的英雄。 [ 此帖被朕本南蛮在2011-01-12 22:48重新编辑 ] 
 
06蘇聯元帥 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Борис Михайлович Шапошников1882/10/02-1945/03/2619351120日授予一級集團軍級軍銜194057日授予蘇聯元帥軍銜...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Борис Михайлович Шапошников1882.10.2—1945.3.26,莫斯科),蘇聯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蘇聯元帥(1940),身高1.77米,教授。沙波什尼科夫不僅是蘇聯元帥、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而且還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教授。他寫的《軍隊大腦》一書闡述總參謀部的作用,堪稱經典,對蘇聯紅軍的正規化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30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18年參加蘇軍。1901年開始服兵役。畢業於莫斯科軍事學校(1903)和總參軍事學院(1910)。曾在土耳其斯坦軍區和華沙軍區擔任過指揮和參謀職務。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10月起任上校團長。191712月在高加索擲彈兵師部隊革命軍事委員會代表大會上被選為該師師長。   國內戰爭時期,始任最高軍事委員會司令部作戰部部長助理,後任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野戰司令部情報部部長。19193月起任烏克蘭陸海軍人民委員部第一副參謀長,8月起任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野戰司令部情報部部長,10月起任作戰部部長。參與制定了191910月對鄧尼金軍隊的反攻作戰計劃,並為1920年西南方面軍西方面軍和克裏木地區戰局計劃的制定者之一。因參與制定了粉碎國內反革命和武裝幹涉軍各項重大戰略計劃,並積極致力於計劃的實施,榮獲紅旗勛章   國內戰爭後,19212月起任工農紅軍第一副參謀長。1925—1928年先後任列寧格勒軍區和莫斯科軍區司令。1928—1931年任工農紅軍參謀長。1931—1932年任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司令。1932—1935年任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1935—1937年任列寧格勒軍區司令。19375月起任總參謀長。19408月起任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   衛國戰爭時期,1941721—30日任西方向參謀長,後復任總參謀長,在其直接參與下制訂了蘇軍1941—1942年準備和實施的一些重大戰役:斯摩棱斯克戰役、1941年底一1942年初蘇軍的冬季反攻和總攻)的作戰方案。19425—19436月任副國防人民委員。1943—1945年任總參軍事學院院長。 1939年起為聯共()中央候補委員。第七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蘇聯第一屆最高蘇維埃代表。獲列寧3枚,紅旗2枚,一級蘇沃洛夫1枚,紅星2枚,獎章多枚。高級步校和莫斯科一街道以其名字命名。葬於紅場克裏姆林宮墻下. [ 此帖被朕本南蛮在2011-01-12 22:50重新编辑 ] 
 
07蘇聯元帥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Семе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Тимошенко1895/02/18-1970/03/31193928日晉升一級集團軍級軍銜194057日授予蘇聯元帥軍銜...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1895218—1970331日)蘇聯元帥(1940.5),軍事家。生於今敖德薩州富爾曼諾夫卡鎮。1915年加入俄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的蘇軍高級指揮官。鐵木辛哥1918年參加紅軍,翌年加入俄共()。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歷任排長、連長、團長、旅長、師長,率部參加平息國內反革命叛亂和反對外國武裝干涉 ,鐵木辛哥戰後曾就讀於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班和政治學院一長制指揮員訓練班。19251938年先後任騎兵軍軍長、軍區副司令和司令等職,善於把國內戰爭的作戰經驗運用於部隊訓練。19399月指揮烏克蘭方面軍進軍波蘭,占領西烏克蘭。蘇芬戰爭期間,指揮西北方面軍突破曼納海姆防線。19405月起任蘇聯國防人民委員,積極進行反侵略戰爭準備,大力促進軍隊建設,完善動員體制,改進武器裝備。蘇德戰爭前夕,曾建議邊境部隊進入戰備狀態,但未被采納。戰爭爆發後,先後任統帥部大本營主席、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副國防人民委員兼西方向總司令、西方面軍司令、西南方向總司令兼西南方面軍司令、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司令,參與指揮過明斯克戰役、斯摩棱斯克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等。19433月起作為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協調幾個方面軍作戰行動,組織實施了許多重大戰役。戰後歷任巴拉諾維奇軍區、南烏拉爾軍區和白俄羅斯軍區司令,國防部總監組總監等職。鐵木辛哥曾於1940年和1965年兩度被授予蘇聯英雄榮譽,勝利1枚、列寧5枚、十月革命1枚、紅旗5和一级蘇沃洛夫3枚,其他奬章勳章多枚。[ 此帖被朕本南蛮在2011-01-12 22:54重新编辑 ]  
 
 

08蘇聯元帥 格里戈里.伊萬諾維奇.庫利克Григо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улик1890/11/09-1950/08/241939年1月18日晉升一級集團軍級軍銜1940年5月7日授予蘇聯元帥軍銜1942年3月17日降為少將1943年4月15日晉升中將1945年7月9日降為少將1950年8月24日被槍決1957年9月28日恢復蘇聯元帥軍銜...格利戈里.伊萬諾維奇.庫利克(1890-1950) (Григо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улик1890.11.9-1950.8.24莫斯科,:Grigory Ivanovich Kulik)庫利克1890年出生於烏克蘭波爾塔瓦的農民家庭,1912年加入沙俄軍隊並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十月革命之後,庫利克加入紅軍,並在炮兵部隊中服役。1918-1919年的察裏津保衛戰期間,庫利克擔任第10集團軍炮兵主任職務,指揮炮兵部隊出色的打擊了進攻察裏津的白衛軍,為贏得察裏津保衛戰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作戰期間,庫利克結識了當時任北高加索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斯大林,得到了斯大林的賞識並成為了斯大林的忠實追隨者。後來在恐怖的蘇聯大肅反中,庫利克正是憑借和斯大利的親密關繫保住了性命,沒有像大多數紅軍將領一樣被無情的處決。內戰結束之後,庫利克在斯大林的關照下逐步走上蘇軍領導崗位。1926年,庫利科克出任蘇軍軍械部部長,開始長期領導蘇軍的軍工生產和武器研制工作。西班牙內戰期間,庫利克作為炮兵權威專家曾經擔任過西班牙共和國軍隊的軍事顧問。1939年,庫利克被任命為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兼軍械部部長。194057日,庫利克與鐵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一同晉升為蘇聯元帥,庫利克同時獲得蘇聯英雄稱號,時年50歲。雖然庫利克領導蘇聯紅軍的軍工生產以及武器研制工作,但是當時庫利克的軍事思想已經嚴重滯後,他的軍事指揮思維仍舊停留在一戰和內戰時期,也為後來他悲劇人生埋下了伏筆。庫利克對新武器的研制和應用,一直保持一種冷淡的態度,對新式武器的試驗和應用也表示出漠不關心。他在當時的一些軍事主張看起來簡直不可思議,例如他主張火炮最好還是用馬來牽引;坦克不應當集中使用,分散配置到營連級單位等等。1941622日蘇德戰爭爆發,庫利克被斯大林任命為蘇聯統帥部代表,前往西方方面軍進行指揮。但是庫利克在西方方面軍的表現十分糟糕,前線混亂的形勢沒有得到絲毫改觀,根本無法阻擋德軍淩厲的進攻。19418月,庫利克被撤職並調往列寧格勒方向擔任第54集團軍司令,庫利克的表現依舊沒有任何起色。19419月,斯大林決定將庫利克撤職。19434月,庫利克被任命為近衛第4集團軍司令,軍銜由元帥降為少將。隨後庫利克率領部隊參加了庫爾斯克戰役,因在戰役中的拙劣表現與同年9月被再次撤職。1944年,庫利克被重新啟用,擔任了一段時間的蘇軍後勤組織工作。二戰結束之後,庫利克調往伏爾加河沿岸軍區任副司令,並於1946年退役。         退役之後的庫利克生活並沒有平靜,沒過多長時間他又被斯大林追究戰時作戰失敗的責任,到最後發展為懷疑庫利克是德國間諜,蘇德戰爭期間在蘇軍內部進行破壞活動。1950年,庫利克被蘇聯最高軍事法院審判庭判處死刑。1957年,赫魯曉夫執政期間,蘇聯政府正式為庫利克平反,恢復了庫利克的元帥軍銜和生前獲得的所有的榮譽。    曾獲:蘇聯英雄勳章1枚,列寧4枚、紅旗4枚、其他奬章勳章多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