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春saya歌曲:金刚经 如何得見如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25:20

如何得見如來

  學佛的人可能都會關心這樣的一個問題,佛陀是什麼樣子?如何才能見到佛陀?針對世間人的疑問,《金剛經》對這個問題,也作了闡述。
  在世間人的觀念中,有以泥塑木雕的佛像為如來,見到偶像便謂見到如來。因此,一些人便認為佛教徒崇拜偶像,其實這是誤解。須知佛教在初期並沒有佛像,因為佛陀上兜率天為母說法,弟子們非常想念,當時弟子們為了慰藉對佛陀的思念之情,才有了雕像。現在佛教寺廟中,供奉佛像,主要是一種象征,表達佛弟子對佛陀的崇敬。同時也藉此見賢思齊。透過佛像的壯嚴;想念佛陀的偉大;通過有相的本像,而證悟法身的無相。
  可是,假如有的人把偶像當成如來真身,那就大錯特錯了。從前有丹霞禪師到一個寺院裏掛單,因為夜裏住在大殿中覺得很冷,就隨手從佛座上請下幾尊木像燒了烤火。這事被寺院中住持發現,驚訝不已,責問丹霞為何燒佛,丹霞禪師說:我在燒舍利?住持問:木佛焉有舍利?丹霞禪師說:沒有舍利那就多燒幾尊看。丹霞禪師的燒佛,除了說明佛教徒不崇拜偶像,不以偶像為真佛。當然,更重要的還在於破執,因為我們如果只知道大殿中的有相佛,執著於偶像,心外求佛,勢必無法認識心中的無相佛。所以禪師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14”
  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色身,也非如來真身。經曰:“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又曰:“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又曰:“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又曰:“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不可以如來的莊嚴色身為如來,也不可以為見到如來色身,便是見到如來。原因是什麼呢?如來身相雖無比莊嚴,卻是緣生幻化之物,虛妄不實,終歸敗壞,在實相中一樣是無少許法可取可得的。
  在佛經中記載:佛陀從忉利天下來到人間,弟子們雲集到一起,大家都希望能夠最先看到佛陀。依次序,比丘應在比丘尼之先,但蓮花色比丘尼為了先見佛,即化作轉輪王,走在最前面,她認為最先見佛了。但佛陀對她說:先見到我的不是你,是須菩提。原來,那次須菩提沒有參加迎佛的盛會,當大家去見佛時,他想,佛陀曾說過,見法即見佛,於是在林中宴坐,觀察實相之理,徹見了如來法身。
  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佛陀有三身:曰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才是真佛,報應身皆幻化。經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諸法如義,如,是如實,本來面目的意思,這是說如來以諸法真實相為身。又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報應之身有來有去,如釋迦的八相成道:降兜率、托胎、降生、出家、降魔、成道、說法、涅槃,都是化現。而在如來法身上,則無來去生滅。又曰:“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都是說明了如來要離相,要透過相去認識,不可以住著於身相。
  明白了如來色身非真身已,進一步認識法身不是離開色身,不可以如來色聲為如來;但也不可離開色身,另外去尋求如來。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就已經告訴我們了,如來真身是遍一切處的,只是我們是否具有認識的智慧。蘇東坡的悟道詩: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禪者曰: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盡是法身。《肇論》曰:聖遠乎哉,體之即神,道遠乎哉,觸事即真。15《維摩詰經》曰:“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16”都是體現這個道理。一切都是般若,一切都是法身,一切都是實相。我們凡夫之所以不能認識,是因為執相,是因為沒有能夠認識的智慧。我們倘若不執相,不被世間的塵勞幻相所迷惑,遠離虛妄分別,不起愛惡取舍,以平常心去對待一切,那麼,我們就能與三世諸佛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