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的个人资料:国民党军战区级主官(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9:04
国民党战区级主官 编者:清南文兵 

 一、战区

 抗日战争开始时,为了协调各作战区域和作战方向的国民党军作战行动,国民党军委会于1937年8月至9月先后将全国各战场划分为6个战区,由战区司令长官代表最高统帅部对该区所有抗日内所有抗日军队实施统一指挥,协调战区各集团军、各军团之的战役行动,共同对日作战,各战区之间的战略协同由军委会负责。从1937年到1945年底,国民党军的战区先后有4次大的调整,到抗日战争结束,全国共编有12个战区。

 第1战区:①第一个第1战区于1937年8月成立。1937年8月20日,司令长官蒋介石(名中正,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职兼)。1937年10月25日,任命程潜(字颂云)继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任命鹿钟麟(字瑞伯)为副司令长官。下辖第1、第2、第14集团军,骑兵第4军等部队。1938年2月20日任命宋哲元为副司令长官。1938年3月9日任命刘峙(字经扶)为副司令长官。1938年所辖部队为3个集团军、1个军团,9个军,2个师,1个旅。1938年该战区于豫鲁皖地区之作战后撤销。②第二个第1战区于1939年初组建,司令长官卫立煌(字俊如,1939年1月9日任命),副司令长官孙连仲(字仿鲁,1939年1月9日任命)、冯钦哉(1939年10月21日任命),下辖第2、第3集团军,第76军、新5军等12个步兵师又1个步兵旅和1个骑兵旅。1940年孙连仲调走,此时下辖3个集团军,3个军,1个师,2个旅。1942年1月,蒋介石因怀疑卫立煌资助八路军,有亲共嫌疑,将卫他调,任命其亲信蒋鼎文(字铭三,1月12日任命)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1942年1月14日,汤恩伯(名克勤)升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1942年3月30日,第5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字鼎铭)升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年,因豫中会战失利,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被迫引咎辞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受撤职处分,1944年7月6日,陈诚(字辞修)被任命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同日,胡宗南(字寿山)由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因作战不力受撤职留任处分)调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1月12日,胡宗南代理第1战区司令长官职,7月13日实任。副司令长官有:汤恩伯(名克勤)、曾万钟(又名光鼎)、郭寄峤(又名光鼎,由本战区参谋长升任)孙蔚如(原名树棠、字蔚如)、裴昌会(字同野,1945年6月26日由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职升任)、范汉杰(1945年7月20日由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参谋长职升任)、石敬亭(字筱珊、1945年8月8日任命)。1946年时的第1战区主官有:司令长官胡宗南,副司令长官裴昌会、范汉杰、刘茂恩(字书霖,由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改任)。1947年,第1战区改称西安绥靖公署。

第2战区:1937年8月成立。1937年8月20日任司令长官阎锡山(字百川),1937年10月13日任副司令长官黄绍竑(字季宽)。1937年12月,增加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字俊如)。下辖第6、第7集团军等部队。1939年3月12日任命朱德为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13日任命杨爱源(字星如)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虽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但仍兼任本战区副司令长官。此时的序列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朱德、杨爱源。下辖6个集团军,32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又14步兵旅、3个骑兵旅。1942年,蒋介石怀怀疑卫立煌“亲共”,将卫从第1战区司令长官兼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的位置上调走。蒋介石的亲信蒋鼎文取代了卫立煌,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兼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年,蒋鼎文因作战失利而引咎辞职。抗日战争胜利后,朱德不再是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第2战区改称太原绥靖公署。第3战区:1937年8月成立。1937年8月20日任司令长官冯玉祥(字焕章),1937年8月22日任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1937年10月4日,蒋介石由第1战区司令官转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改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12月30日,顾祝同升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下辖第8、第9、第10、第15集团军、首都警卫军等部队。1938年任唐式遵(字子晋)为副司令长官。1940年7月30日任命刘建绪(字恢先)为副司令长官。参谋长为邹文华。下辖4个集团军、2个游击区。1941年黄百韬(字焕然,号寒玉,冀察战区参谋长)为战区参谋长。1942年9月28日任命黄绍竑(字季宽)、上官云相(字晋卿,号纪青)为副司令长官。此时下辖3个集团军和3个军。1943年3月19日任命罗卓英(字尤青,号慈威,中国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为副司令长官,4月22日又免去其职务。1943年10初,温鸣剑(字磨须)继任参谋长。1945年1月5日任命韩德勤(字楚箴)为副司令长官。1945年,第3战区与第10战区合编为徐州绥靖公署。

第4战区:1937年8月成立。1937年8月20日委任余汉谋为副司令长官。1937年8月22日委任何应钦(字敬之)为司令长官。下辖第4、第12集团军等部队。1938年7月25日,蒋介石又亲自兼任该战区司令长官。12月25日,由张发奎代理司令长官职务。副司令长官为余汉谋(字幄奇)1939年11月4日,张发奎实任任司令长官。参谋长蒋光鼎(字憬然)1940年1月31日任命夏威(字煦苍)、吴奇伟(字梧生)为副司令长官。6月免去夏威副司令长官职,专任第16集团军总司令职。6月6日免去吴奇伟副司令长官职,专任第9集团军总司令职。参谋长吴石(字虞薰)。下辖4个集团军和2个军、2个旅。1942年1月11日任命夏威(字煦苍,第16集团军总司令)为副司令长官。1945年下辖3个集团军。1945年3月5日,国民党组建了第2方面军,第4战区撤销了番号,战区长官部改编为方面军司令部。

第5战区:1937年8月成立。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职兼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的同时兼任该战区的司令长官。1937年9月19日任命李宗仁(字德邻)继任该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10月4日任命韩复榘为副司令长官。下辖第3、第5集团军、第57军等部队。1938年1月26日,经常叛变的韩复榘被枪决。同日任命李品仙(字鹤龄)为该战区的副司令长官。此时该战区辖7个集团军,9个军,2个师和2个司令部。1939年11月26日,调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孙连仲(字仿鲁)为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参谋长徐祖诒(号燕谋)。1940年,王鸿韶(字真吾)继任参谋长。下辖6个集团军。1943年2月23日,孙连仲升任第6战区代司令长官。3月23日,任命孙震(字德操,第22集团军总司令)为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2月11日,刘峙(字经扶)由重庆卫戍总司令部调此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同日调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郭寄峤(又名光鼐)为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结束后,该战区改编为郑州绥靖公署。

第6战区:①1937年9月成立。1937年9月26日,冯玉祥由第3战区司令长官改任该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10月2日任鹿钟麟为副司令长官。该战区在津浦路北段沿线作战失利后被撤销。②1939年,新组建第6战区,10月2日任命陈诚(字辞修,号石叟)为战区司令长官。同日任命商震(字启予,原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为副司令长官。10月5日任命杨森(字子惠)为副司令长官。12月1日任命谷正伦(字纪常)为副司令长官。1940年2月3日,商震继任司令长官职。5月15日,该战区撤销。作战区域并归第9战区。7月8日,该战区又重新恢复,仍由陈诚任司令长官,商震改任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兼外事局局长,杨森改任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谷正伦继续担任该战区副司令长官。7月13日任命吴奇伟(字梧生)为第6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6月13日任命黄琪翔(字御行)为副司令长官。参谋长郭忏(字悔吾)。1942年7月10日,任命王缵绪(字治易,第29集团军总司令)为第6战区副司令长官。下辖4个集团军,1个江防军和2个指挥部。1943年2月12日,陈诚调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孙连仲代理第6战区司令长官职。同年6月,孙正式升任司令长官。1944年1月5日,郭忏被任命为该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1945年2月11日任命陈继承(字武民,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为副司令长官。6月26日,孙连仲改任新成立的第11战区司令长官,同日调第1战区副令长官孙蔚如继任该战区司令长官。8月7日任命周碞(字奉璋,第26集团军总司令)为该战区副总司令。同日任命冯治安(字仰之,第33集团军总司令)为该战区副总令。此时的序列是:总司令孙蔚如;副总司令吴奇伟、郭忏、陈继承、周碞、冯治安;参谋长郭忏兼。抗战结束后,该战区与第9战区合编为武汉行营。

第7战区:① 1937年10月成立。1937年10月26日委任刘湘(字甫澄)为司令长官,1937年12月3日任命陈诚(字辞修)为副司令长官。指挥川系各军。1938年1月20日,该战区司令长官刘湘病逝于汉口万国医院,战区番号随即被取消。②1940年8月,成立了新的第7战区,原属第4战区的广东作战区管辖的部队均改隶第7战区指挥。8月7日任命余汉谋(字幄奇)为司令长官,9月20日任命蒋光鼎(字憬然)为副司令长官。1941年初,调第12集团军副总司令王俊(字达夫)为第7战区参谋长。1941年,林薰南(号黝襄)继任参谋长。抗日战争结束后,该战区改编为衢州绥靖靖公署。

第8战区:1937年11月成立。1937年11月9日,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职兼任该战区司令长官,同日任朱绍良(字一民)为副司令长官。下辖1个集团军,3个军,2个师和1个旅。1939年1月14日,朱绍良继任司令长官。同日任命傅作义(字宜生)为副司令长官。2月28日任命马鸿逵(字少云)为副司令长官。参谋长是章亮琛(号集虚)。1940年辖1个集团军和7个军。该战又分两个指挥系统:战区长官部(朱绍良指挥)和绥西指挥部(傅作义指挥)。1942年7月23日,胡宗南(字寿山)由34集团军总司令职升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1943年1月9日,盛世才(字晋庸)任副司令长官。张鉴桂(号舜臣)继任参谋长。1944年4月,胡宗南改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8月盛世才调任农林部长。1945年,该战区改编为西北行营。

第9战区:1938年6月成立。1938年6月18任命陈诚(字辞修)为第9战区司令长官。下辖4个集团军,1个军团。1939年1月9日任命商震(字启予)为副司令长官,17日任命薛岳(字伯陵)为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10月2日实任司令长官。同日任命王陵基(字芳舟)为副司令长官。前敌总司令罗卓英(字尤青,号慈威)。参谋长吴逸志(字锡祺)。下辖6个集团军,1个军共52个步兵师。1940年2月任命罗卓英为副司令长官。4月29日,杨森由第6战区副司令长官改任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赵子立(号一峰)继任参谋长。1943年,副司令长官有2人,王陵基、杨森。1944年3月6日,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王瓒绪(号治易)改任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8月7日,第6战区副司令长官吴奇伟(字梧生)调任该第9战区任副司令长官。抗战结束后,该战区与第6战区合编为武汉行营。

第10战区:1939年1月成立。1月14日任命蒋鼎文(字铭三)为司令长官。参谋长龚理明(字运阳)。下辖1个集团军、4个师又1个旅。该战区于1940年5月15日撤销。1945年1月,以鄂豫皖边区总司令部为基础扩建了一个新的战区,1月5日,各长官任命如下:司令长官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品仙(字鹤龄)升任。副司令长官4人,第15集团军总司令何柱国(号铸戈)升任、山东省保安司令牟中珩(号荆璞)升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王懋功(字东成)兼任、长江下游挺进军总司令李明扬(字师广)升任,8月4日,李明扬被免职。参谋长董英斌(字宪章)。抗战结束后,该战区与第3战区合编为徐州绥靖公署。

第11战区:1945年6月以原冀察战区为主组建了第11战区。6月26日任命了以下人员:第6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字仿鲁)调任该11战区任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4人,冀察战区副总司令高树勋(字建侯)升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李延年(字吉甫)升任、冀察战区副总司令马法五(字赓虞)升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字书霖)升任。隶属汉中行营。1945年10月,高树勋起义,投奔解放区、马法五被解放军俘虏、李延年改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刘茂恩改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新任副司令长官2人,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上官云相调任、第6战区副司令长官陈继承调任、第26集团军副总司令宋肯堂任参谋长。隶属北平行营。1947年改编为保定绥靖公署。

第12战区:1945年6月以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指挥部及所辖部队编成第12战区。6月26日任命了以下人员: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字宜生)升任该12战区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3人,东北挺进军军长马占山(字秀芳)升任。晋绥边区总司令部总司令邓宝珊(名瑜)升任、第25集团军副总司令刘多荃(字芳波)升任。参谋长李世杰。隶属军委会。后改隶北平行营。1947年改编为张垣绥靖公署。

 

二、总司令部

陆军总司令部:①1944年12月底,成立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由参谋总长何应钦(字敬之)兼任,副总司令龙云(原名登云、字志舟)、卫立煌(字俊如),参谋长萧毅肃,隶属军委会,驻地昆明,下辖第1、第2、第3、第4方面军、昆明防守司令部、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司令部,直辖部队(第54军、新编第1、新编第6军)抗战结束后,各方面军撤销,陆军总司令部也撤销了。②1947年3月5,由南京移置到徐州,又开设了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顾祝同(字墨三),副总司令韩德勤(总名韬,字楚箴)、汤恩伯(名克勤)、范汉杰,参谋长张秉均(字伯平)、5月份,郭汝槐(原名汝桂)继任参谋长,副参谋长冷欣(字容庵)、张世希(字适兮)。驻江苏徐州,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临沂指挥部、郑州指挥部、整编第19、整编第27军、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8绥靖区、淮安绥靖区、整编第26、第51、第70师。司令部成立的同时,徐州绥靖公署和郑州绥靖公署撤销。原两个绥靖公署所辖部队除胡宗南的第1战区部队外,其余部队全部归陆军总司令部指挥。其作战对手是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和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③1948年5月,又成立了陆军总司令部,主要管辖编练司令部。总司令余汉谋(字崛奇)、49年2月1日,张发奎(字向华)接任总司令,49年7月22日,顾祝同(字墨三)接任总司令。8月25日,关麟征(字雨东)继任总司令,1950年3月,孙立人继任总司令职。关麟征和孙立人都担任过副总司令。参谋长林柏森,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第1至第14编练司令部、骑兵编练司令部(司令胡竟先)、装甲兵司令部(司令徐庭瑶)。

 

三、行营

行营级别很高,但没有实权。从1940年设立昆明行营开始,国民党军先后曾设有11个行营。1948年,随着“剿匪”总司令部的编成,各行营逐渐撤销。

昆明行营:1940年设立,主任龙云(原名登云,字志舟),下辖6个师。1941年,参谋长刘耀扬(字师尚)。隶属军委会。至年底,所辖部队有2个集团军又1个师2个旅。

汉中行营:1944年底设立,主任李宗仁(字德邻),参谋长王鸿韶(字真吾),隶属军委会,驻地陕西南郑,下辖第1、第5、第10、第11战区,直属第28集团军和1个通信营。

东南行营:1944年底设立,主任顾祝同(字墨三),隶属军委会,驻地江西铅山,下辖第3、第7、第9战区。

成都行营:1944年底设立,主任张群(字岳军)。重庆行营成立后,成都行营和西昌行营即行撤销。

西昌行营:1944年底设立,主任张笃伦(号伯常)。重庆行营成立后,成都行营和西昌行营即行撤销。

北平行营:1945年设立,主任李宗仁(字德邻),副主任王叔铭(原名勋),参谋长王鸿韶(字真吾),隶属军委会,下辖第11、第12战区,工兵2个团,通信兵1个团。驻地北京。1947年,该行营辖张垣绥靖公署、保定绥靖公署。

东北行营:1945年设立,1946年4月进驻辽宁沈阳。主任熊式辉(字天冀、号西广),隶属军委会,下辖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参谋长董英斌(字宪章),副参谋长董彦平(又名佩卿、号佩青)。

西北行营:1946年设立,主任张治中(原名本尧,字警魄、文伯、文白)副主任马鸿逵(字少云)、马步芳(字子香)、郭寄峤(原名季峤)、谷正伦,参谋长宋希濂(字荫国)隶属军委会,副参谋长刘任(字致远),下辖河西警备总司令部、新疆警备总司令部、第11、第17、第81、第82军及5个师3个团。驻甘肃兰州。1947年,杨德亮继任参谋长。

武汉行营:1946年设立主任程潜(字颂云),副主任薛岳(字伯陵)、孙蔚如、唐式遵(字子晋),副主任兼参谋长郭忏,隶属军委会,下辖第6、第7绥靖区、武汉警备区。驻地湖北武汉。后王缵绪任副主任。1947年辖第7绥靖区、武汉警备总司令部、青年军第205师。

广州行营:1946年设立,主任张发奎(字向华),副主任邓龙光(字剑泉)、徐景唐(字赓陶),参谋长甘丽初,隶属军委会,下辖第46第53第54第63第64军、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部。驻地广东广州。1947年所辖只有整编第63师。

重庆行营:1947年设立,主任张群(字岳军),副主任贺国光(字元靖),参谋长萧毅肃,下辖川鄂湘黔绥靖公署、川康绥靖公署、云南警备总司令部、重庆警备总司令部、西昌警备司令部。重庆行营成立后,成都行营和西昌行营即行撤销。1947年,朱绍良继任主任职。下辖增加整编第79师。

 

四、远征军

远征军第1路:1942年初,应英国驻缅军的要求,国民党军委会决定组建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先期以第5、第6、第66军编成中国远征军第1路。3月16日任命前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为远征军司令长官,第5军军长杜聿明为副司令长官。因蒋怀疑卫通共,4月18日,又任命罗卓英为远征军司令长官。1943年2月12日,陈诚任司令长官,11月23日,卫立煌代理,黄琪翔(字毅行)任副司令长官。参谋长萧毅肃。1945年,卫立煌实任司令长官。1945年3月,中国远征军番号和建制被正式取消,卫立煌改任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五、绥靖公署、长官公署

为了便于指挥作战,国民党军先后逐次取消了战区和集团军两级建制和方面军的编制,改设绥靖公署和后来的长官公署(代原来的战区)和绥靖区(代原来的集团军)。

衢州绥靖公署:由原第7战区及第12集团军总部编成,主任余汉谋(字幄奇,由第7战区司令长官兼第12集团军总司令职改任),副主任李汉魂(又名汉魄、字伯豪、号南华,原任广东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主任)、蒋光鼐(字憬然,原任第7战区副司令长官),副主兼参谋长张达(号预达,原第12集团军副总司令),隶属军委会,驻浙江衢州。下辖第31、第44、第65军、1947年,蒋光鼐他调,林薰南(号黝襄)接替张达任参谋长。此时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第65军改隶别处。1948年,余汉谋升任陆军总司令,原陆军副总司令汤恩伯对孟良崮战役的失败负有责任,改任该绥靖公署主任。此时所辖部队为整编第75师、第62、第102旅。1949年,副主任为张雪中(原名达),此时所辖部队为第31、第75军,第32旅。

徐州绥靖公署:由原3战区指挥机关为主编成。主任顾祝同(字墨三,由第3战区司令长官改任),副主任李品仙(字鹤龄,原任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名克勤,原任第3方面军司令官)、李延年(字吉甫,原任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冯治安(字仰之,原任第6战区副司令长官),参谋长张世希(字适兮),隶属军委会,驻江苏徐州。下辖第1、第2、第3、第8绥靖区、第32集团军。1947年,主任一职由薛岳继任。此时下辖部队大幅增加,第8绥靖区他属,增加第10、第19集团军,还有第7、第26、第48、第58、第65、第88、整编师。1947年3月,由于该绥靖公署对人民解放军作战不力,与郑州绥靖公署一起被撤销。薛岳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参军长。

郑州绥靖公署:由原5战区指挥机关为主编成。主任刘峙(字经扶,由第5战区司令长官改任),副主任胡宗南(字寿山,原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刘汝明(字子亮,原任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字德操,原任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隶属军委会,驻河南郑州,下辖第1战区、第4、第5绥靖区。

川鄂湘黔绥靖公署:主任潘文华(字仲三),副主任傅仲芳,隶属军委会,驻四川达县。下辖第56军、新编第17师。1947年,刘峙因指挥作战无能被撤职,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兼任绥署主任。3月初,该绥靖公署公署被撤销。

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字晋康),副主任刘文辉(字自乾),参谋长马毓智(号德斋)隶属军委会,驻四川成都。下辖第24、第95军。

西安绥靖公署:由原第1战区改编而成。主任胡宗南(字寿山),副主任裴昌会(字同野)、高桂滋(字培五),参谋长盛文(字国辉),副参谋长薛敏泉(号弘沧),驻地西安,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整编第1、第29军、整编第10师。1948年,增加副主任石敬亭(字筱珊)、罗泽闿、于达,参谋长于达兼。下辖部队减少整编第10师,增加第5兵团、第18、第19绥靖区、整编第65、第76、第79师、西安警备司令部等。1949年8月24日,该绥署改称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增加副主任董钊、罗烈。此时序列:主任胡宗南,副主任裴昌会、董钊、高桂滋、于达,参谋长罗烈,下辖部队有第5、第18兵团,第3、第17、第57、第76、第98、第113军。1949年12月在西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太原绥靖公署:由原第2战区改编而成。主任阎锡山(字百川),副主任杨爱源(字星如),参谋长郭宗汾(字载阳),副参谋长杜春沂(号仙洲),驻地山西太原,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第6、第7、第8集团军。1948年,增加副主任孙楚,赵世玲接任参谋长。1949年下辖第10、第15兵团,第30军和1个师、3个总队。49年4月,在太原战役中,该绥靖公署被全歼,副主任孙楚、参谋长赵世玲、太原防守司令王靖国等均被俘。阎锡山在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之前,以蒋介石召见和赴京述职为由逃离太原,飞赴广州。

张垣绥靖公署:由原第12战区改编而成。主任傅作义(字宜生),副主任冯钦哉(原名敬业)、邓宝珊(名瑜)、刘多荃(字芳波),参谋长袁庆荣(号欣然),驻地察哈尔省张家口,隶属北平行营,下辖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第35军、编编第1军。

保定绥靖公署:由原第11战区改编而成。主任孙连仲(字仿鲁),副主任陈继承(字武民)、上官云相(字晋青),参谋长宋肯堂(字绳武),驻地河北保定,隶属北平行营,下辖第34集团军、整编第62、第53、第92军、青年军第208师。

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字颂云),副主任唐星(号天闲)李默庵(字年三),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驻地长沙,下辖长沙警备司令部、第17绥靖区。该绥靖公署在程潜领导和指挥下,与陈明仁之第1兵团于1949年8月4日在长沙起义,使长沙得予和平解放。

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宋子文,驻地广州,下辖6个师。1949年1月18日,原主任宋子文专任广东省主席,余汉谋被任命为绥靖公署主任,隶属国防部,参谋长本部,下辖广州警备司令部、海南岛警备司令部、虎门要塞、海南要塞、粤闽边区“剿匪”总指挥部、粤桂边区“剿匪”总指挥部、粤赣湘边区“剿匪”总指挥部。1949年8月31日,广州绥靖公署奉命改编为华南军政长官公署。

重庆绥靖公署:由原重庆行营改编而成。主任朱绍良(字一民1948年8月5日由重庆行营主任改任),副主任王缵绪(号治易)、贺国光(字元靖)、杨森(又名伯坚、字子惠),驻地重庆,下辖整编第24、第26、第39、第57师及6个旅。1949年4月5日,该绥靖公署奉命改编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

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字一民,1949年1月18日任命),汤恩伯(原名克勤,1949年9月14日继任),副主任吴石(字虞薰,1949年2月17日任命),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厦门警备司令部、厦门要塞、伞兵总队。该绥靖公署于1949年8月底被撤销,另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

桂林绥靖公署:主任李品仙(字鹤龄,以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职兼),1949年5月1日成立。副主任黄旭初(1949年5月18日任命)、1949年12月在广西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原名汉邦、字永衡),1949年5月18日设立。1949年12月9日通电起义。

贵州绥靖公署:主任谷正伦(字纪常),1949年5月18日设立。1949年11月西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川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孙震(字德操),1949年8月24日设立。1949年11月西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字寿山),1949年8月24日由西安绥靖公署改称。1949年12月西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廉(字荫国,以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职兼任),副主任方靖(原名柳溪、超、字海濂)、沈静(号铸东),1949年8月31日设立。隶属华中军政长官公署,下辖第14、第20兵团。1949年12月西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中将主任宋希濂被俘。

 

六、长官公署

长官公署与绥靖公署级别一样,只不过是官长的称呼不样,绥靖公署称主任,长官公署则称长官。

西北行政长官公署:长官张治中(字文伯),副长官马步芳(字子香)、马鸿逵(字少云)、马鸿宾(又名得仓、字子寅)、郭寄峤(原名季峤)、陶峙岳(字岷毓),驻地甘肃兰州,下辖整编第18、第23、第42、第78、第81、第82师,兰州警备司令部(司令周嘉彬)及6个旅。1949年5月4日,张治中被免职,由副长官郭寄峤代理长官职。5月18日,马步芳升任长官。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晋绥边区总部、第11、第81、第91、第119、第120、第128、第129军、第189、第257师、骑兵第10旅。该公署于1949年10月8日被撤销,长官马步芳、副长官马鸿宾和马继援等人因作战不力,均被撤职查办,该公署部分机关和部队共7万余人在新疆警备司令部总司令陶峙岳率领下于1949年9月24、25日分别在甘肃、新疆迪化起义。起义后部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

华中行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字健生),副长官李品仙(字鹤龄)、夏威(原名钧善、字煦苍)、张轸(字翼三),徐祖贻(号燕谋)、宋希濂(字荫国)、陈明仁(字子良),参谋长徐祖贻兼,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第1、第3、第19兵团,第6、第8、第16绥靖区、湘鄂边区绥靖司令部、武汉警备司令部、第58、第126军。该长官公署于1959年4月5日奉命由原华中“剿匪”总司令部改称,于1949年12月广西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人全歼。

西南行政长官公署:长官张群(字岳军,1949年1月18日被任命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同年4月5日改任长官公署长官),顾祝同(字墨三,1949年12月8日接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副长官钱大钧(字慕尹,1949年2月17日被任命为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第24、第59军、川东绥靖司令部、重庆警备司令部、西昌警备司令部等。在西南战役中该行政长官公署被歼灭。

东南行政长官公署:长官陈诚(字辞修,1949年7月18日任命),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统辖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海南岛五个省区军政事务,长官部设台湾。

华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余汉谋,1949年8月31日,广州绥靖公署奉命改编为华南军政长官公署。1949年10月广东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七、“剿匪”总司令部

1947年11月,国民党军事会议决定,成立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取代原张垣绥靖公署和保定绥靖公署的职能。成立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取代东北行营和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的职能。成立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取代武汉绥靖公署的职能。成立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取代陆军总司令部的职能。

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948年1月17日成立,驻沈阳。负责组织东北战场(辽宁、吉林、内蒙、热河)的作战。总司令卫立煌(字俊如、辉珊,1948年1月17日就任),副总司令郑洞国(字桂庭)、范汉杰、孙渡(字之舟)、马占山(字秀芳)、万福麟(字寿山)、梁华盛、陈铁(原名永桢、号志坚)、张作相(号辅臣),参谋长赵家骧(字大伟),副参谋长宁子英、郝家俊、姜汉卿、袁克征、彭杰如,。下辖锦州指挥所(“剿总”司令部派出机构,相当于前进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兼,副主任贺奎(字文宿),参谋长唐云山,李汝和。下辖第6兵团,第54军、新5军、第8军)、第1、第8、第9兵团、第49、第52、第71军,新1军,青年军第6军。1948年10月20日,杜聿明任该司令部副总司令(第一副),11月20日,又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948年,下辖部队增加,计有:兵团4个,第1、第6、第8、第9、还有7个军:第49、第52、第54、第71、新1、新5、新8军。辽沈战役结束,上将范汉杰、中将廖耀湘等被俘,中将郑洞国、袁克征、宋子英等投诚,该总司令部结束使命。

华北“剿匪”总司令部:1947年12月1日成立,驻北平。负责组织华北战场(河北、察哈尔、绥远、晋北)的作战。总司令傅作义(字宜生,1947年12月1日就任),副总司令陈继承(字武民)、刘多荃(字芳波)、宋肯堂(字绳武)、上官云相(字晋卿)、邓宝珊(名瑜)、吴奇伟(字晴云、号梧生)、冯钦哉(原名敬业、字钦哉)、郭宗汾(字载阳),参谋长李世杰(字北屏),副参谋长梁述哉(原名念祖)、郑长海、廉壮秋。下辖晋陕纷边区总部(总司令邓宝珊兼,下辖第22军、驻陕西瑜林)、北平警备司令部(司令陈继承,辖1个警备旅)、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陈长捷,辖1个警备旅)、张垣警备司令部(司令孙兰峰,辖1个警备旅)、保定警备司令部(司令马法五),整编第28军、第17兵团、第13、第35军,新2军。平津战役前夕,下辖4个兵团,有第4、第9、第11、第17兵团。还有1个司令部(天津警备)和5个军:第31、第35、第87、第101、第104军。在平津战役中,该总司令部被歼灭,傅作义等接受改编,陈长捷等被俘。该总司令部结束使命。

华中“剿匪”总司令部:1948年6月28日成立,驻武汉。负责组织中原战场(河南、湖北、皖西)的作战。总司令白崇禧(字健生,以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兼),副总司令张轸(字翼仨)、宋宋濂(字荫国)、夏威(原名均善、字煦苍)、潘文华(字仲三)、徐祖贻(号燕谋)、李品仙(字鹤龄),参谋长徐祖贻兼。下辖第3、第12、第14兵团、第5、第13、第16绥靖区,整编第46、第97师,武汉警备旅等。1945年4月5日,该总司令部奉命改称为华中军政长官公署。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1948年6月9日成立,驻徐州。负责组织华东战场(山东、江苏、豫皖苏边区、淮北、豫北地区)的作战。总司令刘峙(字经扶、号天岳),副总司令杜聿明(字光亭,1948年6月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官,10月12日改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11月10日复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李延年(字吉甫)、冯治安(字仰之)、刘汝明(字子亮)、韩德勤(曾名韬、字楚箴)、孙震(字德操)、参谋长李树正。下辖第2、第7、第13、第16兵团,第1、第2、第3、第4、第8、第9、第11、第12绥靖区、整编第66师、徐州警备司令部(司令谭辅烈)等部队。在淮海战役作战中,国民党军于11月11日成立“剿总”前进指挥部,代替徐州“剿总”行使对战区部队的全权指挥权,由杜聿明任前指主任,孙元良(第11兵团司令官),赵家骧(原东北“剿总”参谋长)任副主任,舒适存任参谋长,文强(字念观)、刘伯中、吴宝云任副参谋长。11月15日,又设“剿总”蚌埠指挥所,由李延年任总指挥。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作战中,该部被全歼,杜聿明以下多名将官被俘,该“剿匪”总司令部结束使命。

 

八、长官部、指挥部

长官部、指挥部与绥靖公署同时设立,只是叫法不同,级别一样。

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由原昆明防守司令部改编而成,司令长官杜聿明(字光亭,原任昆明防守司令部总司令),副司令长官郑洞国(字桂庭)、梁华盛(原任昆明防守司令部副总司令),参谋长赵家骧(字大伟,原任昆明防守司令部参谋长)。隶属东北行营,位于辽宁锦州,下辖第5、第13、第52、第60、第71、第93、第94军、新编第1、新编第6军。1947年,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下设了4个绥靖区。1946年序列:司令长官杜聿明,副司令长官郑洞国、孙渡、马占山、孙立人,参谋长赵家骧,副参谋长李耀慈。

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原名克勤),副总司冷欣(字容庵),周碞(字奉璋),刘汝明(字子亮)、宋思一、丁治盘(字似庵)、李延年(字吉甫)、宣铁吾(号惕我)、陈大庆(字养浩),参谋长曹士澄,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第6、第8、第17兵团,第1、第7绥靖区,第9编练司令部,淞沪警备司令部、首都卫戍总司令部、浙江警备司令部(司令周碞,以长官公署副长官兼任),第18、第67军,第318师等部队。该总司令部于1949年6月撤销。

陆军总司令部临沂指挥部:指挥官汤恩伯(名克勤,陆军副总司令兼),驻山东临沂,隶属陆军总司令部,下辖整编第7、第25、第28、第48、第57、第63、第65、第74、第83师。

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部:指挥官范汉杰(陆军副总司令兼),驻河南郑州,隶属陆军总司令部,下辖第5绥靖区、整编第26军、整编第15、第38、第66。

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陈诚(字辞修,以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兼任),1949年1月18日任命,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下辖台湾警备旅、高雄要塞、基隆要塞、马公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