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杯报名时间:小说鉴赏二 ——评介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2:28:15

小说鉴赏二 ——评介人物

 

【本讲要点】

 

评价人物

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

 

【重点讲解】wwwwwwww

 

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弄清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主要是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四种。但是,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从而更鲜明地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例1】:《祝福》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

 

初到鲁镇时的祥林嫂: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G,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两颊却还是红的。……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再嫁、失夫、丧子以后的祥林嫂: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C,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历尽折磨和打击后的样林嫂: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三次肖像描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严酷的摧残,尤其是对眼晴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重打击下,她的眼睛由“顺着眼”变成“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又变得“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最后终于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的震撼人心的悲剧,正是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的有力声讨。

 

【例2】:《守财奴》中对葛朗台临终前的描写,当神父让他吻镀金的十字架时:

“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

这个细小的动作,就把一个至死不变的贪婪成性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例3】:《史记》中写项羽和刘邦看见秦始皇驾车经过时两人不同的话。

项羽:“彼可取而代之。”

刘邦:“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两人不同的话,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前者豪放勇猛,无所顾忌,后者谨慎稳健,胸有城府。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预示了两种迥然有异的命运。

 

【例4】:《项链》开头一部分对玛蒂尔德的内心活动作了详尽而细致的描写: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惟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容厅……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

这一连串的“梦想”,把女主人垂涎“高雅和奢华的生活”的隐秘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出了她爱好虚荣和追求享受的思想、性格特征。这些心理描写,也是为下文即将展开的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作了层层铺垫。

 

【学法指导】

 

我们在鉴赏小说时就要做到:

 

一、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绘往往服务于人物形象的表现与情节的展开,乃至作品的主题思想的表达。高明的作家笔下的人与境能达到一种高度的统一,形成一种令人品味不已的意境。

 

二、通过小说的情节分析来透视各种人物的思想及品质。在这方面有两个步骤,一是把握人物的命运或基调;二是逐步分析各个环节,即把握情感、性格变化的阶段性。

 

三、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等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四、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例题精讲】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丈夫给她的零用钱,每次都不超过六法郎。这一年,葛朗台掏出了做零用、买针线、付女儿衣着的六法朗月费,把钱袋扣上之后,总不忘了向他女人问一声:

    “喂,妈妈,你想要一点儿什么吗?”

    “哎,那个,慢慢再说罢。”葛朗台太太回答,她觉得做母亲的应该保持她的尊严。

    这种伟大真是白费!①葛朗台自以为对太太慷慨得很呢。像拿侬、葛朗台太太、欧也妮小姐这等人物,倘使给哲学家碰到了,不是很有理由觉得上帝的本性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吗?

    1`、下面对句①内容的理解,哪几项是正确的?

   A“伟大”是对葛朗台太太而言的,表明了作者对她品德的赞叹。

   B“伟大”指葛朗台的自我感受,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为人的讽刺。

   C这句话是作者的评论,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太太的同情。

   D这句话是作者的评论,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为人的讽刺。

   解析:

   这段文字所关涉的人物以及作者对其态度(赞扬、同情葛朗台太太,批判、讽刺葛朗台)是考生所熟知的。这为辨识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此题从句法来分析,要弄清“这种”所指代的内容。因为它紧承着葛朗台太太的叙述(葛朗台太太回答,她觉得做母亲的应该保护她的尊严),它不可能跨越葛朗台太太去指代葛朗台的行为。弄清了这一点,辨识选项就很容易了。从这句话前面的句意重心来看,它是以葛朗台太太作为叙述的对象;从这段文字的语脉来看,只有指葛朗台太太而言,才能前后连贯起来,否则与下文无法衔接。据此分析,此题正确选项应为:AC。

 

    2、下面是对句②含义的理解,哪几项是正确的?

   A这些善良的女性摆脱受苦的境地需要哲理的点拨。

   B善良、懦弱的人往往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C善良谦和与邪恶专横偏偏不协调地扭合在一起。

   D三个善良懦弱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十分富有戏剧性。

 

   解析:

   解答此题,难点在于“开玩笑”是针对什么而言的,我们可以运用筛选法进行辨识。A项无法与原句表达的意思对应,另外,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并未教导这些善良的女性来摆脱受苦的境地。D项在原文中也找不到根据,三个令人赞扬、同情的女人在一起既看不出“十分富有戏剧性”,也与“开玩笑”无法产生联系,只有B、C两项才符合句意。它的深刻含义是:哲学家是探索人生的,他们碰到像拿侬、葛朗台太太、欧也妮这些善良、懦弱的女人同葛朗台这种邪恶、专横的人生活在一起,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会觉得上帝对人生的安排是太不严肃了,简直是开玩笑。据此

分析,此题正确选项为BC                               (1990年·全国题)

 

     二、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可一个青云直上,一个原地踏步。

                

        []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     华霞/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却仍在原地踏步。对此他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到现在集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口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老板让人叫来了阿诺德,也叫他去集上看看有什么卖的。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有40口袋,价钱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二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选自《青年参考》、1020)

    1·下面是对《差别》中布鲁诺的评价,中肯的是(       )

    A·布鲁诺是个忠诚老实唯命是从的人。

    B·布鲁诺是个智力低下任人摆布的人。

    C·布鲁诺是个不知变通死守陈规的人。

    D·布鲁诺是个受人摆布被人歧视的人。

 

    2·阿诺德能受老板青睐而青云直上,请你说说他成功的原因。

 

    3.有人认为,老板对这两个年轻人不是一视同仁的。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来。

 

    解析:

    1C(不知变通是他最根本的缺点) 

    2.阿诺德是一个善于变通的很有经济头脑又有预见性的善解人意的人,他是老板的得力助手,他能为店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否。老板量才用人,按能付酬,他以事实来说服布鲁诺,使他明白不受青睐的原委。他用不同待遇来对待两个能力不同的青年还是公正的。

 

    评价人物,一定要根据人物自身的活动——从他的行动、语言、心理等行为方式来探知他的性格品质,评价他的才干与能力。只有从事件本身来评价人物才是客观公正的,忌带先入为主的主观色彩,也要避免贴标签式的泛泛而谈,将人物脸谱化。

 

【每周测试】

 

完成以下10个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间不容发    亲密无间    反间计   字里行间

B.分崩离析    分外妖娆    分道扬镳    知识分子

C.失魂落魄    丢三落四    大大落落    落枕

D.崭露头角    露天宿营    揭露真相    凶相毕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顽皮    勉为其难    喷薄    浮光略影

B.赋税    尉然成风    愚昧    心悦诚服

C.差池    并行不悖    脏款    贻笑大方

D.睿智    一视同仁    信贷    煞费苦心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叶剑英同志曾     南昌起义,领导广州起义。

②从4月11日起,国际联络小组的代表开始对前南地区的新一轮   

③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间有相互     的义务。

④经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这个厂近日已     为国家一级企业。

A.策划    斡旋    抚养   进升    B.策划    调停    扶养    进升

C.策应    斡旋    抚养   晋升    D.策应    调停    抚养    晋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要来其沂蒙老区慰问演出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沂蒙的山山水水。

B.罗玉田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好为人师,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

C.中国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就是反腐败。到街上走一走就会知道,一提起腐败分子,那是有口皆碑,人人痛骂。

D.我和李晓琳是幼年的小伙伴,已有十几年没见面了,这次竟然在异国萍水相逢,真让人喜出望外。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所谓人文科学,我理解是以人在自然及社会中生成,即以人的生存、发展、归宿为研究对象。

B.该剧描写的故事是:穷雕塑家米勒为了迎接一位亿万富翁的光临,竟把邻居家中名贵的家具、古董偷来布置寒舍。

C.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受市场经济规则的驱动,城市人开始将目光移向农村,许多城里人到农村去寻找施展才能的天地。

D.高新科技园区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拓新产业和高科技成果为目标,不断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     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     。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去翻翻看看,    

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山水田园诗”在以“诗”名世的中国,属极重要的诗体。然而学界以往对于山水田园诗的生发勃兴原因,并无一个明确具体的结论。在历史上,山水田园诗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由《诗经》时代的“山水比赋起兴诗”,到汉魏六朝中期以后的“纯正山水田园诗”。在此过程中,魏晋开始的隐逸之风启发了人们直接“玩物审美”的“山水意识”。鲁迅、朱光潜二位先贤已明确感觉到了中国传统诗歌与隐逸文化的关系,然而他们并未对山水田园诗的生发勃兴做出起于隐逸文化的理论归因。从山水田园诗的主创人及发展者来看,陶渊明、谢灵运、稽康、阮籍、王维、盂浩然、储光羲、刘长卿、韦应物等占到其首,而这些人恰恰无一不是隐士或准隐士。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诗歌创作才开始以题材、主题、形式等为突破口,打碎了名教及正统命定的“诗言志”、“文载道”的艺术伦理规约,从而达至纯粹自然山水审美的境界。成形后的山水田园诗,从四言、五言到七言,可谓不断发展提高,其品鉴标准也随着人们对“隐逸人格精神”的追求而不断强化。钟嵘在《诗品》中评定诗人诗作时,就明显将那些力求清新自然、返璞归真诗风的隐逸诗人置于中品以上。到了唐司空图,更将体现隐逸人格精神视为诗歌最高境界,他主张诗人应当在创作中追求空灵、恬淡、超逸风格,以使达至韵外之致、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化境。

山水田园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干。出于建构和彰显隐逸人格精神的需要,隐士准隐士总会尝试更佳的方式和手段,这类似于“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魏晋隐逸文化大兴之前,绘画的主干是那些反映帝王仕女、神仙人物、宫廷轶趣及人伦市井的传统画。自魏晋隐逸文化勃兴开始,这种旧局首先被隐士及准隐士打破,自然山水之美及自我天性之美逐渐成为绘画主题,从而诞生了真正的山水田园画。山水田园画的主创人及发展者深知山水田园画所具有的张扬隐逸人格精神的意义。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在此激情的感召下,他们从绘画手法、技巧、题材,直到理论、风格、意境等方方面面,都对山水田园画做了极大的探索和发展,奠定了后起的文人画的基础。

7.对“山水田园诗”与“山水田园诗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诗起自春秋,发展于汉魏六朝前期,形成于汉魏六朝中期。

B.山水田园诗人由于受名教与正统思想的禁锢,所以,他们想在自然山水中寻找自我理想的境界。

C.司空图主张诗人在创作中追求空灵、恬淡、超逸的风格,这种主张与钟嵘的主张不谋而合。

D.“山水田园诗”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时代背景:魏晋时局变乱,世风日下,人心空虚,致使士人、士大夫热衷于官场,争名夺利。

8.对“山水田园画”相关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画与中国的隐士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

B.山水田园画的出现,是隐士准隐士尝试更佳的方式和手段的结果。

C.山水田园画的艺术价值远胜于人伦市井画。

D.山水田园画继承了山水田园诗的隐逸人格精神,具有冲淡空灵、玄远飘逸的风格。

9.对下面四首诗的内容进行想象和推断,其中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首是

A.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D.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0.把“山水田园诗”和“山水田园画”放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审视,下列说法有失偏颇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实践结晶。

B.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受黄老哲学“清静无为”的思想影响很大。

C.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又是对中国官场文化的一种反叛或挣脱。

    D.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主流和方向。

    答案与解析

    1、D(A“间不容发”、“字里行间”的“间”读作jiān,另两个读作jiàn;B“分崩离析”、“分道扬镳”的“分”读作fēn,另两个读作fèn;C“失魂落魄”的“落”读luò,“丢三落四”的“落”读là,“大大落落”读luō,“落枕”读lào;D都读作lù。)   

    2、D(A略—掠;B尉—蔚;C脏—赃)   

    3、C(“策划”主动;“调停”对象不宜用于国际间矛盾;“抚养”对老幼;提高级别,不能用“进升”。)   

    4、A(B“好为人师”贬义,意谓不谦虚,喜欢以教人的人自居;C“有口皆碑”褒义,用以比喻人人称赞;D“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逢。)   

    5、C(A.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补“的科学”三字。B.“寒舍”是谦词,如果是米勒用这个词说自己的住所,那是恰当的。但此处是别人用这个词来说米勒的住所,就不恰当了。D.“开拓”与“成果”搭配不当,可在“和”后加“培育”,让其与“成果”搭配。)   

    6、A    wwwwwwwwww

    7、A(A.据第一节“在历史上……‘山水意识’”两句,可知A正确。《诗经》时代就是西周到春秋的时代。B项所说的因果关系,在原文找不到依据。原文的意思是,由于山水田园诗人的诗歌创作,才开始打碎名教及正统命定的艺术伦理规约。C.钟嵘仅将隐逸诗人置于中品,而司空图将体现隐逸人格精神视为诗歌最高境界,二者既然有程度上的差别,就谈不上不谋而合。D.魏晋时局变乱,世风日下,人心空虚,致使士人、士大夫归隐羡隐风行天下。)   

    8、C(A.山水田园画实际上也是在隐逸文化的促动下,才生发勃兴起来的。B.第二段第二句中出现了“隐士准隐士总会尝试更佳的方式和手段”这样的话。如孤零零地看这句话,就不可能知道这里的“更佳的方式和手段”究竟是指什么。但一放到上下文里考察就清楚了。第二段第一句是讲“山水田园画”的,根据上下句语意要有联系的原则,可以推断出第二句话也与“山水田园画”有关。而其后的第三句第四句,讲的是山水田园画的诞生打破了“传统画”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可见“更佳的方式和手段”与山水田园画的出现有关。所以,B项的推断是正确的。C.山水田园画与人伦市井画的艺术价值谁高谁低,本文并没有作比较。同时,也不能简单地断言山水田园画的艺术价值远胜于人伦市井画。D.据原文可知,山水田园诗的出现早于山水田园画,而两者都充溢着隐逸人格精神,据此可以推断出两者的继承关系。本文先讲山水田园诗,后讲山水田园画,也暗示了两者之间的承继关系。根据常识可知,冲淡空灵、玄远飘逸的风格正是隐逸人格精神在诗、画上的外在表现。所以,D项的推断正确。)   

    9、A(A是王维的《栾家濑》,是一首山水诗。B是贺知章的咏物诗《咏柳》。C是岑参的边塞诗《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D是刘禹锡的咏史诗《石头城》。)   

    10、D(解答此题,需要借助平时阅读积累的知识,结合这篇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推断。A.“天人合一”,“天”可以理解为自然界。山水田园隶属于自然。B.黄老哲学就是道家哲学,道家哲学讲究清静无为,讲究寄情山水。C.对中国官场文化的反叛或挣脱是隐士文化,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是隐士们寄情抒怀的需要。D.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仅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一个支流,说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主流和方向”,有失偏颇。)

 

   【反馈练习】

 

             最准确的回答

                          

    敌伪时期,我16岁,报考沈阳一所日本人办的中等专业学校。这所学校以教育有方出名。报考人很多,因之录取也很严。笔试合格之后,还要面试。

    面试考啥?报考者都不得而知。

    我经笔试之后,有幸参加面试,跟许多年龄相仿的小青年在外边排队等候。对前边进去出来的人都很关心,总想摸个底,却又不便问,但见有的竟捂着半边脸出来,痛得龇牙咧嘴,不知怎么回事。

    临到我了,被叫进去。对面坐着三个日本人,衣着整齐,像神像一样庄严。居中的是一年近五旬的老者,两边是两个中年人。他俩仿佛一文一武,武者留一撮小胡,颇似日本军人;文者倒也慈眉善目,但不失考试官的威严。

    我挺胸阔步走到中间站住。

    “坐下。”小胡子命令说。

    “是。”我挺直腰板坐下。

    “你为什么想到这来上学?”中间的老者发问。

    “想当公司经理。”因为这是一所培养企业人才的专科学校。

    “这里是培养雇员的地方。”老者严肃地对我说。

    “我从雇员干起。”

    “一定能当经理吗?

    “一定能。”

    “好家伙,野心可不小。”

    “这不是野心,这是志向。”我反驳了一句。

    “你知道当经理的条件吧?”老者并未生气,依然平静地问。

    “知道。熟悉业务,善于应酬,不怕吃苦。”我在一本书上见到过,说主要就这三条。

    “好,这小家伙,也许是个当经理的料。”老者对我的回答可能感到满意,他对旁边俩人说。

    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小胡子对我蓦地一声令下:

    “立正!”

    “是。”我迅速起立。

    “向前两步走。”

    我正步走到他们三位前边,立正站在那里。这时,小胡子站起来,突然出手重重地扇了我一个耳光子,然后发问:

    “这是什么滋味?

    “就是这个滋味!”我因看前边有人捂着脸出去,思想上已有准备,至此灵机一动,用尽全身力气,马上狠狠回敬了他一个耳光子,并且挺起胸脯,理直气壮地回答。

    “好!”中间老者伸出了大拇指说。

    “好!”另一个中年人也说。

    “好!”小胡子被打了一个趔趄,他还捂着脸说,“你作了最准确的回答。”

    我心中不由暗自好笑。

    出来后,同外边等待面试的人一说,他们抓住我扔起来老高。特别是前边挨了打的,好像也跟着解了恨。

    发榜时,我名列前茅,被录取了。

                                                (选自《许行小小说选集》)

    1.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青年?请你作出中肯的评价。

 

 

    2.作者对3个日本考官的态度怎样?作者对其中的“文者”用了“慈眉善目”、“威严”来描写他,你又作何解释呢?

 

 

    3.标题中“回答”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下面是对本文意旨的揭示,最贴切的是(      )

    A.本文直接表现了日本考官的威严、冷酷,又间接表现了中国青年的勇敢刚强。

    B.本文既含蓄地揭露了日本考官色厉内茬,又痛快地展示出中国青年的刚直不阿。

    C.本文既直接描写了日本考官的虚伪严酷,又间接描写了中国青年的机敏与智慧。

    D.本文既含蓄表现了日本考官的阴险狠毒,又清晰地表现出中国青年的威武不屈。

 

                    

                         聂作平

    大师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有着相当的影响。鉴于此,大师一直担任着某权威机构的领导人。

    60年代,大师自然在劫难逃一夜之间成了反动学术权威,抛妻别子,下放到某乡村,造反派不知是否要劳其筋骨,伤其体肤的考虑,把大师安排到铁匠铺里打铁——生产锄头之类的农具。

    大师自然从未打过铁,甚至从未干过重体力活,关心他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打铁这粗活,可真够他喝一壶的了,可大师似乎并不忧虑。每天,他总是迈着方步去铁匠铺,就像是前去实验室一样从容不迫。打铁的大锤甩起来的确要比拿试管艰难,但半个月下来,大师竟也能举重若轻了。最让人惊奇的是,不到三个月,大师打出来的镰刀和锄头,其质量竟高过了那位教他学艺的虬须汉子。这以后,远近的村民都点名要大师打的农具,说是又美观又耐用,以至于那位师傅也心甘情愿地为他打下手。

    十年过去了,上边似乎又想起了大师。大师仍在村里的铁匠铺打铁,经他手打制的农县,少说也有数千件了。

    那天,组织部的一个官员在秘书和司机的陪同下来到大师打铁的铁匠铺。这个官员近来一直忙于去各地给人“落实政策”,他很喜欢看见那些被落实政策者的失态:狂笑,大哭,呼天抢地,乃至于中风昏厥,当然更多的是对他的感恩戴德。因此这工作虽然比坐在办公室里辛苦,但他仍乐此不倦。

    官员来时,大师正打一块锄片,在锤子的敲击下,铸铁已初见雏形。六月间的天气,铁匠铺里热浪滚滚,虬须汉予光着身子仅系一块白帕,大师却长衣长裤,连风纪扣也扣着。

    官员一边擦着汗,一边向大师诉说着委屈了一类的话。说了一遍,却见大师仍面色平静地打铁,便又以极其庄严的声调宣布大师已经平反了,即日起就回北京复原职,大师依旧没吭声,只是忙着打那个锄片。官员颇有些气恼,站在一旁走也不是,站也不是,只好呆呆地望着通红的炉火发楞。

    足足过了半小时,大师将那个锄片打磨完了,又细细地洗了手,才对官员说:你再说一边。官员不想说,又不能不说,于是只得又说了一遍。大师听完,说,知道了。这时侯,下工的铃响了,大师不急不忙地背着手回家。

    这个故事是听我父亲讲的,大师在铁匠铺时我也曾见过,一个和气的老头,但我不知他是大师。那时候,我以为大师应该生活在离我们这样的凡人很远很远的地方才对。大师自然回了北京,前不久因病去世,各大报刊电视都发了讣告。

    父亲给我讲这故事时正值春耕,他手里呈着一块锄片,坐在门槛上。父亲说,这块锄片就是大师最后打的那块。那天上午我给他办了交涉,说是下午去拿,他果然就打好了,你看——锄片已经生锈了,和普通的也差不多,但看上去似乎却要美观些。

                                  (选自《中外用刊文萃》.20)

 

    1.小说首句“大师是一位真正的大师”,请你在文中归纳出3点理由来加以证明。

 

 

    2.文中说,一般的冤案者在“落实政策”时或狂笑、或大哭……作者写这些内容说明(    )

    A.大师是一个见多识广冷静沉着处变不惊的人。

    B.大师是一个胸怀广博修养深邃宠辱不惊的人。

    C.大师是一个讲求实际热爱工作专干实事的人。

    D.大师是一个很有主见天马行空不随波逐流的人。

 

    3.末3段,作者阐明的意旨是什么?

 

 

    4.本文刻画大师的几个动作:“每天,他总是迈着方步去铁匠铺”,“大师却是长衣长裤,连风纪扣也扣着”,“下工铃响了,大师不慌不忙地背着手回家”,这些细节描写对表现大师有何作用呢?

 

 

    [答案解析]

   《最准确的回答》:

    1.“我”是一个很有民族自尊心的青年,胸怀大志,又能随机应变,威武不屈,敢给日本考官一响亮的耳光子,为受辱的中国人出了口恶气,“我”是中国男儿的代表或化身。   

    2.作者对这3个考官既没有美化,没表现他们对中国人的“慈悲”,也没有随意丑化他们,而是客观地表现他们对待考试的“严肃”——实质上是侮辱中国人人格的严酷考试,想以此来摧残中国人的自尊心,奴化中国人民。但他们如意算盘全打错了!作者借“我”之手给了日本侵略者一个最响亮的耳光,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作者对日本考官“文者”用“慈眉善目”、“威严”来描写其外貌,实际上是为后面更好地展示他们的狠心狗肺。一个响亮的耳光肯定是把侵略者打清醒了些:轻视和侮辱中国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3.“我”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回敬了考官一个耳光子。

    4D

 

    《大师》:

    1.他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外都是首屈一指的,且他还是这一权威机构的领导人,可见他有超人的专业知识和领导才能;他把打铁这一粗活重活干得非常出色,可见他有举重若轻出类拔萃超人的智慧;上级为他10年冤案平反,他仍镇定自若,表现出宠辱不惊的胸怀。

    2B

    3.大师是极为普通也易于接近的平凡人,但他与一般人有本质的区别,大师有极为深沉的

内在涵养。

    4.突出大师是一个气量大度、生活严谨、老沉持重的具有大家风度又怀有平常心的人。

 

    评价人物,要“得意忘形”。所谓“形”是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等,所谓“意”就是作者描写这些内容的主观意图。“得意忘形”就是要善于透过作者描写的人物形象(外在的)去探得这个人物形象深层次的性格特征,心灵深处的“神”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