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滴答滴滴答英文歌:医间道13-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14:56

 第十三章:旅行第三站之病机(上)
  
  学习中医的旅行,经过了前面的两站,一般人都会有些兴趣了,对中医的认识也清楚了,并不是社会上很多假中医那样,故弄玄虚,中医是有本可循的。
  
  如果还是拿从北京到陕西来作比如,可以前面两站走的是大路,很容易理解,而下一步我们将要穿过一个原始森林,需要我们细心的辨析,才能走出,如果走不出这一段路,就会永远迷茫在中医林海中,找不到方向,更谈不上到达目的地了……
  
  这个原始森林就是众多疾病的病机,许多医生一辈子按教科书来开方,效果平平常常,认为中医就这回事,给病人解释时,就一句话,中药起效慢,慢慢来。
  
  事实上中药起效并不慢,慢是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病机,凭感觉下药,所以就慢了。
  
  机者,机关也,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枢纽。是很重要的关卡,病机不明,则永远停留在猜病、估病的层次,想起到神奇效果,那是不可能的。
  
  识病机很重要,遇到一个病人,我们不知道她所患疾病的形成机理,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就很麻烦了,看病如同打仗,“药物”是武器,“方”是武器的组合,如何打战还得明白敌情,连敌人是谁?多少兵力?如何在向我方进攻?这些都搞不清楚,就无法打胜仗了。
  
  明白病机就是弄清楚敌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举个例子吧,这样谈病机就不会枯燥无味。
  
  牙痛大家都看过,牙痛用中药快还是西药快?还是吃止痛药快?
  
  我说中药快!中药治疗牙痛,不仅起效快,而且很少复发!
  
  很多人不信,我们分析分析:
  
  牙痛患者,即不能吃热的也不能吃凉的,患者只有张开嘴,慢慢吸凉气才稍稍舒服,又为什么?
  
  牙龈属胃!通常认为牙痛是胃火上攻所致。既然是胃火,为什么病人又遇凉加重?
  
  牙痛的病机其实是“寒包火”,即胃火上攻于牙龈,复被寒邪包裹,热邪没有出路,就形成了牙痛。
  
  寒邪从那里来?从饮食中来!上火了、吃辣椒了,喝上一碗冷饮,真爽!爽的时候,胃火上攻于牙龈,牙龈又被寒凉包绕,不痛才怪。
  
  牙痛病人喝热水加重胃热,喝凉水,加重寒邪,所以冷热均痛……
  
  临床上运用:生大黄15克 生麻黄10克 薄荷10克 生甘草10克 泡茶喝,一剂喝一天,很快就好了。
  
  处方中大黄泄胃热,麻黄散外寒。一泄一散,寒包火的病机就可以化解。
  
  薄荷疏肝,甘草伏火。
  
  为什么要疏肝?因为肝属木,木克土,肝气上升,则胃气下降,看看前面的地图就明白了!
  
  就这四样药,划价一块钱左右,就能解决大问题,我用过很多病人,个个见效,不信你试试,看看中医治疗牙痛快,还是西医治疗牙痛快……

 谈病机,首先就得知道病机十九条!
  病机十九条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
  作为医者,在诊断疾病的时候要:“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内经原文: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如将原文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并归纳为:五脏病机五条;上下病机二条;风、寒、湿病机三条;火病机五条;热病机四条。则便于记忆。
  其口诀是:五脏上下风寒湿,火五热四要记清。
  五脏病机: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上下病机:
  1、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风寒湿病机:
  1、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3、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火病机五:
  1、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
  2、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3、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4、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5、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热病机四:
  1、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2、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3、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4、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来源:阳作仁【原创首发】环球中医网《病机十九条记忆法》)
  我们来看看第一条,看看这条病机在临床中的运用。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诸多也,指一切或多数之意;“风”, 既为六淫中的外风,也指内生五邪中的内风,又称肝风,故风包括外风与内风二种;“掉”,摇动之意,其范围包括头面、四肤、身体各部的摇动及肌肉的跳动(在头部的,亦指病人自觉有旋转的一种症状);“眩”,习惯称作“眩晕”。
  我们再看看内经:“风盛则动”。这就明白了,“掉眩”其实就是讲风在人体内的表现,没有这个表现,我们也就无法得知体内是否有风了。“眩”指眩晕,按照现代医学来看,其实也就是“脑血管痉挛”,脑缺血时的头晕,细想一下,“眩”也是“掉”的表现,只是“掉”表现在了脑血管上,这样就与“风盛则动”完全一致了,风在体内表现就是“动”。
  “动”在临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动、嘴群蠕动、面部肌肉抽动、头部颤动、双手抖动等这些明显的“动”,最典型的就是帕金森氏症,也很容易想到“风盛”的问题,但下面的情况是否会想到是风盛的原因吗?是否想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肠道病变:患者的肠蠕动亢进,出现腹痛腹泻。针对蠕动亢进,想到肠道有风?
  或问:这肠蠕动亢进也与肝有关?
  答曰:看看痛泻药方,再结合现代医学的肠蠕动过快问题,再想想痛泻药方中的白芍、防风,你的思路可能就一下子开阔了。
  2、嗝逆证:嗝逆属于膈肌痉挛所致,即膈肌抖动太过所致,治疗时是否考虑过祛风,考虑过调肝?
  3、眩晕,头疼:TCD检查报告脑血管痉挛。西医就是一个活血,扩张脑血管。中医治疗时,是否考虑到从肝入手,配合祛风?用上天麻、钩藤、蜈蚣……
  4、心动过速:是否考虑为内风所致,潜阳熄风、养血祛风等的运用?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盛则动”,“动之太过即为风”,明白了这一层,再回过头来看临床上的一些疾病,思路就会开阔不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谈病机,首先就得知道病机十九条!
  病机十九条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
  作为医者,在诊断疾病的时候要:“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内经原文: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如将原文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并归纳为:五脏病机五条;上下病机二条;风、寒、湿病机三条;火病机五条;热病机四条。则便于记忆。
  其口诀是:五脏上下风寒湿,火五热四要记清。
  五脏病机: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上下病机:
  1、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风寒湿病机:
  1、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3、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火病机五:
  1、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
  2、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3、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4、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5、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热病机四:
  1、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2、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3、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4、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来源:阳作仁【原创首发】环球中医网《病机十九条记忆法》)
  我们来看看第一条,看看这条病机在临床中的运用。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诸多也,指一切或多数之意;“风”, 既为六淫中的外风,也指内生五邪中的内风,又称肝风,故风包括外风与内风二种;“掉”,摇动之意,其范围包括头面、四肤、身体各部的摇动及肌肉的跳动(在头部的,亦指病人自觉有旋转的一种症状);“眩”,习惯称作“眩晕”。
  我们再看看内经:“风盛则动”。这就明白了,“掉眩”其实就是讲风在人体内的表现,没有这个表现,我们也就无法得知体内是否有风了。“眩”指眩晕,按照现代医学来看,其实也就是“脑血管痉挛”,脑缺血时的头晕,细想一下,“眩”也是“掉”的表现,只是“掉”表现在了脑血管上,这样就与“风盛则动”完全一致了,风在体内表现就是“动”。
  “动”在临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动、嘴群蠕动、面部肌肉抽动、头部颤动、双手抖动等这些明显的“动”,最典型的就是帕金森氏症,也很容易想到“风盛”的问题,但下面的情况是否会想到是风盛的原因吗?是否想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肠道病变:患者的肠蠕动亢进,出现腹痛腹泻。针对蠕动亢进,想到肠道有风?
  或问:这肠蠕动亢进也与肝有关?
  答曰:看看痛泻药方,再结合现代医学的肠蠕动过快问题,再想想痛泻药方中的白芍、防风,你的思路可能就一下子开阔了。
  2、嗝逆证:嗝逆属于膈肌痉挛所致,即膈肌抖动太过所致,治疗时是否考虑过祛风,考虑过调肝?
  3、眩晕,头疼:TCD检查报告脑血管痉挛。西医就是一个活血,扩张脑血管。中医治疗时,是否考虑到从肝入手,配合祛风?用上天麻、钩藤、蜈蚣……
  4、心动过速:是否考虑为内风所致,潜阳熄风、养血祛风等的运用?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盛则动”,“动之太过即为风”,明白了这一层,再回过头来看临床上的一些疾病,思路就会开阔不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们再来看看: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寒邪分为外感之寒和内生之寒。
  内生寒邪者,人体阳气衰弱,阴邪过剩,虚寒而已,此寒乃肾阳不足,虚寒而生;
  外感寒邪是指寒邪由外而入,进入人体。看看前面讲的葛根汤证,就明白了,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寒邪自膀胱经而入,也是有正气不足的前提。因此概括而言,人体内之寒邪,不论外感还是内生,均与肾有关!
  寒性收引,这是寒邪的特点。收引在人体的表现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横向收引和纵向收引。横向收引就好比水管收缩变细了一样!人体寒邪偏重,经脉也会收引变细,影响气血的运行,出现局部经脉气血的不通,形成疼痛的表现,即所谓的不通则痛,这个很好理解。
  另一层次的收引是纵向收引,好比一段钢材,受冻后变短了一样!人体的经脉、筋骨、肌肉等,受到寒邪的侵犯,也会收缩变短,感觉一根筋被扯住一样。这种病人不少,但临床上却往往想不到是寒邪的作用,忘记了肾!
  病人常常说,“医生啊!我这膀子的筋好像被扯住,伸不开?”“我这脖子后面的筋好像短些,扯得人很不舒服!”……
  看到寒性收引,再想想以前遇到的病人,回想当时病人说过的话,是否感到我们读书没有读到位!
  “诸寒收引”,言简意赅的将寒邪在人体的表现描述出来,反复言颂,反复揣摩,自能明白其中的妙处……
  我们再结合临床上的病人来看看,看看中风后遗症患者,看看患者偏瘫后手指不得伸展、经脉不得舒张、患侧手足发凉,对诸寒收引的理解可能就更加深刻些……
  张某,男,40岁,长途汽车司机
  腰膝冷痛,腰部关节拘紧3年
  3年前因一次性生活后,连夜开车,几天后即感腰膝冷痛,随后症状不断加重,经多方治疗,病情始终未见明显好转,不断加重。一年后出现阳萎。两年后腰脊呈佝偻状,且日渐加重。现畏寒蜷卧,神疲欲寐,四肢发凉。患者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苔白腻而滑,脉沉细。
  诊断:痹症(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治法:回阳救逆,温通经脉。
  处方:
  乌附片25 干 姜15 炙甘草10 白芥子15
  独 活15 桑寄生20 全当归15 大秦艽12
  熟地黄18 炒白芍15炒杜仲20 细辛10
  川芎12 川牛膝15 威灵仙15 五加皮20
  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用十五天后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50剂而愈。
 第十四章:旅行第三站之病机(中)
  
  我们再看看病机第三条: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膹郁”一词的意思,历来颇有争议。
  
   王冰注:“膹,谓膹满。”《医宗金鉴.运气要诀.运气为病歌》:“诸气膹郁痿肺金。”注:“膹郁,谓气逆胸满,膹郁不舒也。”
  
  《内经知要》卷下:“膹者 喘急上逆;郁者 否塞不通 肺主气 气有余者 本经自伏之火 气不足者 则火邪乘之;虚实之分 极易淆误 所当精辨 ”膹郁可见虚实不同之喘证 参见喘证、喘胀、喘满等条
  
  膹郁可以理解为气机上逆,郁积于胸中!
  
  因为肺主宣发、主肃降,五脏六腑之气上逆,依赖于肺的开与合、宣与降才能得到调节,如果肺气的敛降无力,上逆之气与敛降之机对持,上逆不得,下降不能,郁塞于肺,故出现“郁”。
  
  “诸气”并非仅仅指肺气,应该指各脏腑之逆气!这样来理解这句话,意思就更加清楚了,同时对郁积在胸中的气,也有明确的治疗方法了——调节肺之宣发与肃降。
  
  大家如果回头看看我前面列举的一个案例,看看我开的双升双降开郁化痰汤,对“膹郁”的治疗就会有深刻的认识了。
  
  病机第四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肿满:肿是指肿在皮肤及四肢,满是腹内胀塞,概括而言指浮肿胀满。
  
  湿有内外之分:雨露伤人或久卧湿地属外湿;久食生冷之类,脾阳被伤,不能化湿,形成内湿。因脾主运化,脾主四肢,如果脾的运化失调,水湿不能运化,滞留于体内、四肢,就会发生浮肿胀满等症状,本文之浮肿胀满是由脾不运化形成的。
  
  临床中湿邪多能致肿满,但肿满并非全是湿所引起。如“至真要大论”中的“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甚则肿”,谈的就不属于湿。
  
  对此条的理解,可以这样理解:湿邪内停,脾失运化,导致机体躯干、四肢出现肿满的症状,皆可以从脾来调理。
  
  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其中的“水来土掩”其实就蕴含了“以土治水”的道理,借用到中医里来,脾属土,湿为水邪,以土治水,五行相克也。
  
  肿满有明显的湿象,可以很容易想到调理脾脏,但有时得肿满也与湿有关,我们却不容易想到。
  
  比如:中部崛起的肥胖患者,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减肥”!吃减肥药!没有想到中医的辩证从痰湿入手,从脾入手来解决问题!
  
  看得见的肿满可以调理脾脏,有些看不见得又该如何呢?
  
  对于痰湿较重的患者,出现肝脏肿大,出现脂肪肝,我们同样也要调脾。痰湿引起的肝脏肿大,不也是“诸湿肿满”的表现吗?
  
  如果我们再细细推寻下去,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观点:只要由湿邪这个病因存在,患者出现了机体局部的肿满,就可以从脾来调理,不论是眼皮肿,还是体内长肿瘤,调脾都是可以参考的……
病机第五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看到这句话,很多人有些疑惑!
  前面讲过,寒性收引,收引导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现在又谈痛与心的关系,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
  还有“痒”,大多中医认为是属于“风”,与心又有何干系?“疮”之与心的关系,似乎更加遥远……
  事实不然!
  “痛”、“痒”、“疮”不仅与心有关系,而且关系还很常密切!
  记得去年在网络上,很多人讨论皮肤过敏的治疗,我说得从心入手,几乎所有人不可理解,认为属无稽之谈。今天我就谈谈为什么“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心主血脉”!
  “痛则不通”、“痛则不荣“,无论是 “不通”还是“不荣”,其实谈的都是血脉的问题。当血脉不通,局部自然出现淤滞,疼痛就会产生了;不通的背后,其实就蕴含了不荣,因为血脉都流通不过去,能荣养吗? “不通”和“不荣”很多时候是并存的,而治疗“不通”和“不荣”时,从心入手,活血通脉就是关键性的问题。中药针剂“丹参注射液”、“血塞通粉针剂”在临床上作为常用药,对大多数疼痛都有改善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张锡纯的“灵效活络丹”,就是充分运用了这个道理。
  这活血通脉治疗疼痛与寒性收引,散寒止痛是否相悖?
  可以说这是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于寒邪引起的疼痛,散寒止痛的同时,运用的温性药物其实也起到了温经活血通脉的作用……
  “痒”之为病,可以理解为风邪聚集在局部的一种反应,通过活血通脉,促进气血的运行,风邪由里发表,随汗而解,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所以说“痒”的治疗,从心入手也算是捷径。临床上运用桂枝汤治疗西医所说的过敏,其中桂枝的作用就在于此……
  “疮”与心的关系,同样也是建立在“心主血脉”的理论基础上。许多人见疮即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这与西医见疮就用抗生素是一样的思维模式,完全没有“治病必求于本”的概念,疮之形成,可以理解为人体营养、能量物质郁积在局部,而产生一种病理反应,看似“上火”,其实根本在于输送出现障碍。对于这类疾病,活血化瘀就是很好的办法,输送问题解决了,营养物质不能积蓄了,病就好了。
  对于病情久的患者,气血的不通,导致人体正气输布出现障碍,形成虚证,运用补药补充不足的能量(如黄芪),这样病就好得更快些。
  也许很多人不信,看看古方“海浮散”(乳香、没药各等分)的配方及适应证。下次遇到丹毒的病人,你可以试试,体会一下它的效果,就会有深刻的感受了,此方被誉为“外科回生保命之灵丹”毫不夸张……
  明白了“疮”的本,知道了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关键,我们再看看痤疮,想想痤疮该如何治疗?
  经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这里面提到了“痤”的形成诱因:“汗出见湿”、“劳汗当风”,“寒薄”加“郁”。
  从这里面可以感受到,“痤”的外因为“湿”、“风”、“寒”,最后加上“郁”!
  发病的另一个条件为“汗出”,汗出意味着毛孔开,中医称为鬼门开了,外邪才能入,入之后如不能出,郁塞日久便形成“痤”!但“痤”与“痤疮”还是有差异的!
  “痤”当为初期,其外邪郁积时间不常,用针挑破,当为白色米粒状物质,如果此阶段治疗不当,病程反复迁延,并形成了“痤疮”。“痤疮”者,“痤”加上“疮”也。
  如果只是“痤”,治疗时相对容易些,《外科大成》定为“肺风粉刺”,采用枇杷清肺饮,组成为:枇杷叶、黄柏、黄连、人参、甘草、桑白皮、连翘、白芷、当归。
  此方效果不错,但是只是针对“痤”。
  因为此病风、寒、湿郁结而成,虽然已经郁结化火,但寒邪、湿邪仍在,所以《医宗金鉴》上采用颠倒散外用。
  颠倒散组成:大黄、硫黄各等份,两药共为细末,凉水调敷患处。本方为主治肺风粉刺及酒渣鼻的经典方剂之一,在临床中较为常用。一味寒药加上一味温药,寒热搭配,这样郁热得泄,沉寒得散,“痤”自然就好了。
  但因方用大苦大寒的大黄与大辛大热的硫黄同用,药力激荡,使用时必须注意,只涂抹在“痤”的表面,不适宜在脸上大面积的涂抹。
  内外兼修,“痤”很容易好。
  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发展到“痤疮”的程度,脸上出现了很多包块,有的颜色紫暗,淤血明显,有的甚至感染化脓,就非单纯的“痤”那么简单了!因为涉及到“疮”,治疗时要考虑到疮科的问题了。
  那么疮又如何来治疗呢?
  再看看内经的原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也就是说“痤疮”之“疮”要从“心”来治疗!
  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这个层面上来!看到疮就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这些思路就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没有看到“心”这个层面,如果想通了,则天下就无治疗不好的痤疮了!
  我们再看看心之所主:“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也就是说心是面部的老板,脸上长痤疮了,为什么就不想想他的老板呢?
  我经常给病人解释:面部的血液循环依靠心脏,心脏的功能不强大,面部血液循环就差,面部气色就不好,就容易长东西。就好比一个城市,交通不顺畅,城市的垃圾运送不出去,就会堆积在城市的各个地方。
  “痤疮”就是面部的垃圾,用现代语言来说,是毛囊阻塞,皮脂腺的分泌不畅、细菌繁殖…….
  看到这里,痤疮的病机就算明白得差不多了:鬼门开,风、寒、湿自外而入,未能及时发散,郁积而久,形成痤。痤没能及时治疗,郁积化热化毒,再加上心脏气血不足,不能及时疏通面部气血,郁毒外发,而成疮!
  有人会问:为什么患者会便秘?
  便秘是因为肺气的敛降功能较差所致,便秘不是痤疮的形成原因!但鬼门开,风、寒、湿自外而入,未能及时发散,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异常是有关系的。
  有人会问:为什么吃辛辣之物会加重病情?
  五行之五味,酸、苦、甘、辛、咸,其辛为归肺经,辛味具有发散的作用,食辛辣之物后病情加重,是辛味入肺,肺之宣发的作用加强,将郁积在皮肤下的外邪向外发散的结果。
  前面讲了“痤”的治疗,那么“痤疮”该如果治疗?
  1、针对心脏,可以运用丹参、生地来补心血,同时稍稍运用桂枝温心脉,石菖蒲引药入心,这样心脏能量充足,才有可能将面部的垃圾清运走。
  2、运用敛肺的药物,使人体内的浊气向下运行,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此类药物有:枇杷叶、苦杏仁等
  3、运用消肿散结的药物,可以加快治疗效果:如连翘、白芷等。
  4、痤疮颜色偏白者,考虑为湿郁化痰,佐以浙贝母。
  5、病情反复迁延者,需要扶正,按照疮科论治,采用黄芪托毒。病情严重同时要考虑加适量疮科解毒药物如金银花、玄参、紫草。
  治疗原则:本病发展到“疮”,已经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用药须要寒热搭配、攻补兼施。用药切忌一派寒凉,否则病邪暂时压制,日久爆发更加厉害,如此用药,则永无可愈之日。
  想明白了痤疮的治疗,对“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解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等想通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医林改错》这本书,会有更深的理解了。
第十五章:旅行第四站之治法
  
  最近比较忙,病人也多,没时间及时往下写,许多读者要求我边写边列举医案,我曾经专门写个一本医案,讲述了50种病的治疗方法,发表在爱爱医和丁香园,大家可以看看。
  
  很多不是学中医的看了上面的十几章内容,就想开方治病,我觉得开方还是要慎重,除了我谈到的内容外,建议将此文和中医学院教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学习中医,等到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层次,对理法方药都熟悉了,再考虑尝试开方。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法”。
  
  既然生病了,我们要治疗总得有个法,不能糊里糊涂的用药,就好比打仗,不能糊里糊涂的向前冲,那样是很难取胜的。
  
  《孙子兵法·兵势》中讲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打仗如此,治病也是如此。
  
  “守正出奇”是治疗疾病的总体原则。
  
  守正,指的不是固守正气,指的是固守“正法”,也就是说通过守正,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这是成功的基石。就好比写字,先写正楷字,正楷字写好了,在写行书、草书都不走样。
  
  治病之“正法”为:汗、吐、下、消、和、清、温、补八法,八法熟练掌握之后,对疾病的治疗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能出奇。
  
  什么是“出奇”呢?出奇是对这八法的灵活运用,几法共施。道家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八法之中其实包含了众多种法,能否理会、能否出奇,关键是对八法的领会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大家可能觉得我说的玄乎,我们举个例子: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里面就包含了“清”“温”两法。如果我们看待疾病,只能认识到寒或热的层次,自然就会采用 “温”或“清”的治法;如果我们认识到疾病属于寒热错杂,我们就会想到“温”“清”并用;如果我们看到的是寒多热少或者热多寒少,我们就会在“温”、“清”的比例上有所侧重;如果我们看到寒热处于的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想到是先清后温,还是先温后清……
  
  比如临床中我们经常见到上热下寒的病人,患者咽喉肿痛,却有下肢发凉,给患者采用“温”法,温暖下焦,容易加重上部的热邪,采用“清”法,清上部热毒,却又加重下部寒邪,这样的病例,治疗时就很容易看出一个医生的水平了。一般的医生只顾上面,不管下面,盲目采用大剂量清热解毒的药物,咽喉勉强舒服点,但患者胃肠道却受不了,出现腹痛腹泻;还有的医生认为是虚火上冲,采用大剂量姜桂附,稍稍不慎,患者上焦火邪更重,出现鼻衄、齿衄等,医者还认为是正常反应,时时记住伤寒论中的“衄乃解”;再高明些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将温药改成丸剂饭前服用,这样温药走下焦,饭后再服用清热解毒的汤药,慢慢饮用,这样上下兼顾,起效迅捷,这就算是“出奇”了……
  
  但还有更加奇的招数!这样的疾病,按照道的角度,按照老子的“无为而治”,没必要“清上补下”,只需要将上焦的浮火引到下焦,这样寒热之间形成对流,疾病自然就好了。说通俗点,就是用自身之寒散自身之热,用自身之热散自身之寒。那如何向下引上焦的浮火呢?这里面又有几个境界,后面我会详细讲述……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出奇”是“守正”的变化。出奇是认识疾病达到一定深度之后,针对疾病所设立的治疗方法。
  
  站在山脚下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站在山顶上的人,讲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时,站在山脚下的人总不会相信,这就是为什么“道”很难讲清楚,为什么“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医道也是如此!
 阴火上冲右几种情况:
  1、肾阴虚,但肾阳不虚。治疗以知柏地黄丸为主!
  2、肾阴虚,肾阳也虚。治疗以桂附地黄丸为主!
  3、肾阴不虚,肾阳虚。(对此型的理解可以参阅《医理真传》)治疗师以肾著汤为主!
  临床中最不好把握的是第三型!
  临床上很多人见虚火上冲,必用知柏地黄方,误人不浅!
  关于甘草厚土的问题,就是“伏火”的道理,为什么甘能伏火,想通了,就明白很多道理了!
 讲治法,一下子谈到了道,有点跑题,不过最终我们还是会谈到道的,因为道,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如果我们仍旧拿旅行作为比如,我们这一章就好比是熟悉旅行的交通工具,旅行中可能会遇到江河,我们得乘船;遇到小道,我们可能要骑单车;遇到高速公路,那我们得开车……
  治病八法,就是讨论在不同情况下,该运用何法!
  学习之前,我们先想两个问题:
  第一个:如果有苍蝇、老鼠跑到家里了,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个:家里人吵架了,出现了内部矛盾,我们又该怎么办?
  这是两类问题,一个是外部问题,一个是内部问题。
  苍蝇、老鼠好比外邪,这类外邪需要驱赶出门,赶出门就得找到出路。汗、吐、下、消、和、清、温、补八法中的汗、吐、下就是病邪的出路,知道了病邪的性质,知道了它应该走的出路,治病就好比巷子里赶猪,直来直去,容易多了。
  对于无法赶出门的病邪,就只好采取八法中的消法,消之于无形;内伤之病证,就好比夫妻吵架,属于家庭内部矛盾,这些矛盾需要的是调和,不是攻,协调好脏腑之间的矛盾,体现在一个字上,就是“和”,如果能够调和脏腑、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调和寒热,达到阴平阳秘的境界最好,如果调和不了了,只能采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运用清、温、补三法了……
  八法其实讲了外感病与内伤病的总体治疗法则,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而是八条道,深刻体会这八法的内涵,对于临床治病显得非常重要。
  对于上面的 “治病八法” 以及“守正出奇”,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四句:
  外邪找出路,内伤须调和;
  五脏有生克,道法最精深!
  为了深入理解八法的重要性,我结合临床运用的个人心得,分别阐述。
  第一法:汗法
  此法列为第一,其重要性非比寻常。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故又称解表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此为汗法应用原则及理论根据。
  汗法有退热、透疹、消水肿、祛风湿等作用。
  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等。
  根据所受病邪不同,汗法分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大类。
  因于风寒之邪所致用辛温发汗;因于风热之邪所致用辛凉发汗。
  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目的,中病即止,不可过汗。如发汗太过易损伤津液,甚则大汗不止,导致虚脱。
  凡心力衰竭、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者均禁用汗法。
  如果体质虚弱而确需发汗者,宜配合益气、滋阴等药同用。
  发汗并非只是服用节表的药物,汗法途径很多,使用蒸浴、针灸等疗法达到出汗目的,亦属汗法范畴。张从正《儒门事亲》中写道:“灸、蒸、薰、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本人临床中,有服解表之汤剂发汗者;有不愿喝药建议采用熏蒸发汗者;有小儿服药艰难,用中药泡脚发汗者;有用艾条熏烤发汗者;也有服用姜汤发汗者……
  “法”为发汗,“方”却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