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app下载:源自人性的震撼——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浅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43:18

为了写这篇论文,我把《辛德勒的名单》反复看了三遍,尽管是抱着研究的心态从客观中立的视角去看,但仍然一次次的泪流满面。这些泪水的汹涌而至与国家意识无关,与民族精神无关,与政治理念无关,只与人性有关。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是由美国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一部反映二战真实历史的黑白片,荣获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原作音乐等七项大奖。

这是一个吝啬眼泪的时代,在娱乐界中更是如此。而《辛德勒的名单》却赚了所有现代人久藏于麻木心灵底层的泪水。这种感动来源于人性以及善于表达人性的高超艺术技巧。

因此,分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更愿意将其作为一件艺术品而非工业产品来审视,也更愿意从美学角度而非技术层面去观照。

 

真实:历史与心灵的激荡

《辛德勒的名单》叙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39年,纳粹德国加速了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步伐。当时德国投机商人奥斯卡.辛德勒趁机廉价收购了濒临破产的克拉科夫搪瓷厂。工厂在犹太会计师斯泰恩严谨的管理与犹太工人的勉力合作下越办越兴旺。纳粹终于向犹太聚居区开刀了。目睹党卫军疯狂屠杀的辛德勒,在良心的驱策下,承担起保护工厂1200名犹太雇工的使命,为此辛德勒不惜倾家荡产。最终,这1200名犹太人得以幸存。

只有真实,才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共鸣。因为只有真实才能调动观众的知识以及经验,从而加强审美客体对主体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而斯皮尔伯格选择了这个真实的历史题材去表现这一深沉而凝重的关于历史和人性的主题,正是此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而题材的真实充其量只能说明这个故事是真的,而不能说明它是好的;只能为观众的感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而不能为其提供充分的理由。如何将真实的题材艺术地再现,让真实性和艺术性统一于影片之中,才是艺术家的主要任务。而斯皮尔伯格做到了,他怀着真挚的感情运用熟练的电影语言把这个故事真诚的向我们陈述了,我们没有任何怀疑的余地。

首先,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童年时代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他源于乌克兰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员在波兰纳粹集中被谋害。他在被采访时说:“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象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间,我一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热泪。” 可见,他在执导这部影片时的情感是完全源于个人体验的,是真实的。而艺术作品,尤其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的情感以及价值取向与艺术形式是高度统一的。导演情感的真实从精神层面上保证了影片的真实性。

其次,影片在克拉科夫实地拍摄,多半外景地都是历史原址:从仍然矗立着的辛德勒工厂到他的居所,从当年百万犹太人被迫害致死的奥斯威辛死亡集中营阴森的大门到奥斯威辛火车站等等。场景的真实则为影片的真实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再次,拍摄的技巧更是为真实性的凸现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技术支持。电影中许多镜头都用手持摄影机这种新闻片特有的拍摄手法摄制。片中长镜头和画面摇晃的运用和熟练把握,使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充分体现了纪实主义的美学价值。同时,影片对黑白胶片的选择,更是旨在增强影片的历史厚重感和真实感。

斯皮尔伯格艺术地把我们的心灵与真实的恢宏历史联系起来,我们并没有因为时空的距离而抽身其外从而持观望的态度,而是由于影片的真实而更如临其境的感受历史的凝重和深沉。

起伏:节奏与情绪共舞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单纯的对现实的照搬照抄是无法形成其艺术美的,苍白的平铺直叙更是无法更多的引起挑剔的现代观众的兴趣,也无法实现艺术的典型性和冲击力。因此,即便是这种历史题材的电影,也需要甚至更加需要对历史事件的筛选和提炼,以及组合(时间顺序不能改变)。这种处理并不会扭曲历史真实,相反,它让影片更加凝练的将最能反映历史真相的片断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它还通过对审美主体的情绪的调动,来表达艺术家的意图以及增加审美主体对影片的理解。

《辛德勒的名单》则是通过对情节的安排以形成全片跌宕起伏的节奏,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的。以下是我对影片节奏的一个具体的分析,其实曲线图会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影片的节奏,但是因为技术问题,这里只是用表格的形式,敬请原谅。(图略)

大家可以看到,影片在节奏的安排上面虽然起伏频繁,但是多而不杂,错落有致。全片有三个地方是节奏达到最高潮的,分别是“纳粹在犹太人区的大屠杀”、“纳粹在广场上为犹太人作身体检查”以及接近尾声的“辛德勒与犹太人的离别”,三者分别放在影片的第54分钟、第118分钟、第175分钟,较为均匀的分布在影片当中,形成一种均衡的艺术美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节奏有利于适时的调动起观众的情绪,使观众的情绪不至于长时间的停留在平和状态,又不会导致观众长时间处在亢奋的情绪当中,最终使观众的情绪出现疲态。

此外,在上述三个高潮之间有着大量的在较小范围起伏的节奏,来为后面的高潮作了铺垫,为观众的情绪作了很好的积累。而且这些节奏的起伏中很多都运用了突然的转折,让观众的情绪出乎意料的急剧上升。例如那个独臂技师刚感谢辛德勒救了他一命,紧接着就被纳粹枪毙了;又如纳粹军官戈特在听了辛德勒的话之后试着学习赦免,刚宽恕了一个没有帮他清洁好浴缸的清洁工,紧接着又因为他没有把镜子擦干净而将其射杀,等等。“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这些频繁起伏的节奏正是作为一种粗犷的表达形式增强了电影的悲剧性力量,从而震撼了所有观众的心灵。

虽然影片的主要内容是辛德勒的经历,但它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局限了影片关切恢宏历史的开阔视野,因为它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有机的与影片主线——辛德勒的经历——糅合在一起。这种糅合也是影片的节奏实现整体和谐的重要手段。

面对如此沉痛的史实,假如换了缺乏创作经验和艺术功底的导演,必定由于自身情感诉说的迫切而大量运用煽情的镜头盲目调动观众的情绪,而最终弄巧反拙造成观众情绪的疲态。而斯皮尔伯格却能如此理智而从容的处理,熟练的运用起伏有致的节奏恰当的将观众的情绪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

 

还原:人性的回归和剖析

《辛德勒的名单》之所以风靡全球,与那些所谓反法西斯的政治理念无关(这个理念想必也不是斯皮尔伯格的意图),窃以为关键是它对人性的还原以及深刻剖析。崇高的人性,卑劣的人性,在战争中被扭曲的人性,面对苦难或恐惧绝望或麻木不仁或顽强不屈的人性,都在影片中表现得不偏不倚丝丝入扣。

能做到这一点,除了演员们的优秀演技之外,更重要的是导演对人类本性的深刻理解和在创作时所持的追求真实的客观态度。在刻画辛德勒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他并没有将这个崇高的人物神化。辛德勒是一个商人,惟利是图,财色酒气无所不好。在影片中并没有回避这些,而是把它们都真实的还原了。在他赶到火车站救斯泰恩之前,他还跟情妇在床上打滚;在独臂技师向他致谢之后,他怒斥斯泰恩:“他是独臂的,有什么用!”;在一位犹太姑娘来恳求他拯救她父母之后,他大骂斯泰恩不应把工厂当作是避难所,等等。还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就是:当他招聘女秘书的时候,有很多犹太姑娘来应聘,他叫她们打字,那些年轻貌美的姑娘虽然水平拙劣,但是他仍然报以欣赏的眼光,而最后一个肥胖的中年妇女虽然技术相当纯熟,但他却将头扭到一边,抽他的烟。

辛德勒从这么一个不乏恶习的商人到倾尽家财拯救一千多名犹太人的仁者的转变,与其说是由于反法西斯的政治觉悟,不如说是源自生命中最原始的良知和冲动,出于一种人性的复苏。而影片将这一转变还原得相当真实自然。这个转折点出现在“纳粹在克拉科夫犹太人聚居区的大屠杀”那段,辛德勒和情妇一起目睹了整个惨剧。影片通过对辛德勒面部表情的刻画来反映他内心的强烈震撼,而那种表情又并不是夸张的悲伤和愤慨(假如换了别的二流导演或者演员,辛德勒的脸颊想必会多了两行热泪,拳头会握得更紧),而是通过一些微妙的变化来表现心灵的震颤。这种对人性的忠实还原,更使观众信服和感动。

而在刻画纳粹军官戈特的时候,影片同样表现的客观而深入。影片并没有将戈特塑造成一个毫无感情毫无人性的杀人机器,他对女仆海伦依然流露出好感,这种好感的产生并不仅是因为性欲,更多的是因为残存在他内心中的丝丝人性专有的美好情感。然而戈特无法做得更符合我们的价值标准,毕竟他残存的那点良知早已泯灭于他宗教式狂热的信仰了。他对这种好感感到恐惧和厌恶,他不相信自己会爱上一个犹太女人,他就在法西斯人格和原始人格之间痛苦的挣扎。而影片正是将这种在疯狂的战争年代中扭曲了的人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最突出的便是他意欲强奸海伦而最后又将其毒打的那一幕了。

至于片中饱受苦难的犹太人,影片同样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将其或者恐惧绝望,或者麻木不仁,或者顽强不屈的原始本性或者民族精神都入木三分的表现出来了。辛德勒的那些犹太女工被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被迫在巨大的浴室里淋浴,却不知莲蓬头喷出的会是毒气还是洗澡水,我们无法忘记女工们那绝望和恐惧的表情;纳粹在清除老弱病残的犹太人的时候,一个男孩到处找地方藏匿,但到处都藏满了人,我们无法忘记另外那些小孩拒绝他进入“领地”时的冷漠和麻木,同样无法忘记他跳入化粪池后遭到别人的驱赶时写在稚气的脸上的茫然和无助;那个忠于职守敢于指出纳粹的建筑错误的犹太女工程师面对罪恶的枪口留下的那句“杀绝我们没那么容易”以及她坚定的民族信念同样清晰的铭刻在我们长久以来拒绝感动的心灵深处……

人性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不分国界,不分意识形态,相对于那些政治信念以及在历史条件中形成的价值体系,人性更具有持久和广泛的感染力。而对人性的真实还原和深刻剖析正是这部影片不朽的屹立在滚滚的历史浪潮和茂密的民族之林中的根本原因。

后期制作:艺术光辉下的真实历史

导演刻意采用了黑白胶片来表现那段惨痛的历史,这和其中平实的叙事手法结合起来显然是为了呈现一种历史的真实感,除此之外,我认为这还用于象征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残酷,营造一种悲凉沉重的时代氛围。同时,摄影师掌握了黑白摄影的画面质感,在沉重中有厚重的味道,特别是在拍摄波兰的贫民区时,矮墙、砖块、潮湿气息都还原了时代的真实氛围。

在片尾,纳粹投降,犹太人走出集中营的时候,画面突然大放光彩,变得轻快开阔,明显这是对犹太人赢得新生、重拾自由的一种象征。

在大屠杀片断的黑白的画面中,只有那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当中而几乎不受伤害的红衣女孩是用彩色的。红色象征希望,象征热烈,象征生命力,它在黑白画面中的出现并没有让我们感到刺眼和不协调,相反由于它深刻的象征意味而引发我们更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同时,我认为导演的这种特殊处理是在提醒我们关注在大规模屠杀中的个体生命。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个人死了,是一种痛苦;而一万个人死了,那只是一个数字。”(原话记得不太清楚,意思是这样的)这种对个体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斯皮尔伯格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么一个象征希望象征生命力的红衣女孩,最终还是在焚尸场上出现了,影片强调了这么一点无疑要体现战争的残酷性和悲剧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红衣女孩虽然死了,但是她身上的鲜艳色彩还是毫不褪色,象征着希望和生命力的生生不息永不凋零。

或许很多观众没有注意到,在黑白画面中还有烛光是用了彩色的。那个画面出现在影片接近尾声时那几个犹太人一起在安息日唱圣诗祈祷的时候,那烛光的淡黄依稀可见。这象征着希望的淡黄犹如黎明的曙光,出现在即将迎来幸福和自由的时刻,充分体现了导演细腻创作风格和严谨的创作态度。

除了色彩之外,电影在配乐方面也是用心良苦。在克拉科夫大屠杀里,纳粹晚上在聚居区里搜杀藏匿的犹太人的时候,一个德国军官弹起了钢琴,同时那激昂的旋律便成了纳粹在实施这种灭绝人性的疯狂恶行时的配乐。这种激昂烘托了德军当时对法西斯精神体系信仰的狂热和由此产生的疯狂,同时也在和犹太人惨痛遭遇的鲜明对比中强化了影片的悲剧色彩。

关于对比的还有一个片断,就是犹太人在广场上接受身体检查的那一段。当时一大群犹太人在赤裸着身体奔跑,德军从中间随意抽出一些身体孱弱的人,准备送去集中营处死。犹太人们的恐惧和生命的不能自主充分体现在这么一个悲惨的场面上,但是此时德军却在广播中播放节奏欢快的交响曲,也就成了电影的配乐,影片就是在这种声画情感色彩的错位中再一次以强大的悲剧性震撼了观众。

在片尾,犹太人到辛德勒的墓上堆砌石头表示纪念的时候,著名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由小提琴奏出,小提琴忧郁低婉的音调又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了那个阴晦的年代,让我们铭记人类这段惨痛的历史,同时也让我们愈发珍惜今天的灿烂阳光。而当结束字幕出现的时候,主题曲却由钢琴弹出,相对于小提琴的音调,钢琴更能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稳,更适合放在今天人们的心中,象征这一种饱经风霜后成熟的思绪以及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热爱。

观众们在观赏影片的时候,或许不会都注意到这些细节,但是这些细腻的技术处理正是增强电影的艺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它往往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把你感染了。真正的艺术从来都不需要你刻意的寻找感动,它从来都是直达人们的心灵让你震撼。这段真实的历史在斯皮尔伯格的手中变成了一件艺术品,一件让人感动让人痛苦让人震撼的艺术品。

 

在鲜活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作品面前,任何评论都是显得如此的苍白。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伟大的散发着人道主义光辉的艺术家,为我们献上这么一份艺术盛宴,为我们对人生对历史对人性的深沉思考提供了一个契机或者载体。在喧嚣浮华的当代艺术界,尤其是影视界,我们呼唤这些关注人性的,具有深度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更多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