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洗衣房承包方案:由长津湖说起——漫谈三野战记(3) – 铁血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54:44

粟裕基本说完了,最后让我们回到朝鲜的长津湖战场,再一次与九兵团的子弟兵们一起感受冰雪严寒和连天战火。长津湖之战的过程,这里也不再赘述,我们还是和谈淮海战役一样,淘一淘一些个战略关键点并简单分析,并放些马后炮。

1、由于狼林山脉所隔,朝鲜北部天然形成东西两线,而且交通阻绝,大兵团更是难以逾越,只有到山脉的南北麓东西线才能融汇。西线的第8集团军,汇集了三个军(军团)24万人,一线兵力13万。而东线的美10军及韩1军团共十万余人是辅攻,由咸兴向北主要有三路兵:东路沿海岸线向朝苏边境推进;中路沿赴战湖地区一直向北推进到了鸭绿江畔的惠山;西路主力则以陆战1师为主则向西北推进,打算在狼林山脉北麓的江界地区与西线第8集团军钳击人民军和志愿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为求抓住歼灭东线孤军前突的美10军主力的战机,9兵团收到四次命令变更,一次比一次紧急,结果使9兵团在原计划开赴东北准备整训途中,未作任何停留便提前直接入朝参战。最直接的恶果就是使9兵团参战准备极不充分,穿着华东地区的冬装就仓促进入了高寒地区。时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贺晋年在沈阳车站曾警告:“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果然不幸言中。

3、在11月初的一次战役时,在美10军主力向西北推进过程中,先是韩1军团的3师后是替换上来的美陆战1师和美7师,在从黄草岭至柳潭里一路和赴战湖一带遭到志愿军42军节节阻击,42军是在诱敌,双方除韩3师遭到42军反击吃了点亏之外,损失都不大,陆战1师损失尤其小。42军随后与到位的9兵团换防,调往西线参战。

4、二次战役志愿军东西两线都大打的战略部署很符合主席“跃进”的军事浪漫主义思维。以志愿军的后勤能力,西线围歼,东线阻击可能更现实一些。那样的话,原先东线阻击的42军没必要往西线调,大不了再补充一个师,节节抵挡,就足可以拖住陆战1师攻势。而西线因为精锐9兵团的加入,相信战果会更大。最重要的是,9兵团就有充足时间换装并领取物质,不会因为寒冷造成巨大的减员。西线美军若败退,东线美军肯定不敢停留或再向前拱,或沿海岸线南撤或干脆从兴南入海南撤,否则志愿军从德川沿狼林山脉南麓杀过去包饺子。

5、与此同时,与志愿军发起二次战役的同一天,美军于50年11月25日发起圣诞节攻势,即西线第8集团军主力与东线的陆战1师共同推进至江界地区钳击金日成最后的力量以及老麦所认为的中国虚张声势的五六万志愿军,并计划于圣诞之前结束战争。美军所料不及的是攻势发起时志愿军在西线有13兵团两批入朝的6个军,在东线有9兵团的3个加强军。陆战1师的师长史密斯,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以其职业军人的敏锐和谨慎,对即将降临的危险有所察觉,因此他没有像麦克阿瑟和美10军军长阿尔蒙德要求的那样全力攻击推进,反而命令部队缓进。

6、到长津湖开战之前,美10军麾下陆战1师主要散布于沿自东南咸兴向西北推进主公路线上的真兴里、古土里、长津湖南岸下碣隅里直到西岸柳潭里一带;美7师的近一个团则散布于长津湖东岸的新兴里一带;另外,还有美3师一个营加李承晚一个团在长津湖地区西南的社仓里策应整个东线的左翼。这样,在长津湖地区加上连接咸兴的公路线以及外围社仓里,美韩军共有一个师部(含作战勤务大队包括不同类型的8个小编制营)、步兵五个团、炮兵一个加强团、坦克一个加强营,另有英军一支分遣队计一个营加上的一些其他单位零散部队,总兵力约3.2万余人,其中陆战1师2.4万多人。柳潭里做为突击第一线兵力最为雄厚,下碣隅里则是指挥、交通和补给中枢。

7、陆战1师和空降101师一样,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美军王牌部队,陆战1师装备更强重武器更多,所部士兵全为志愿兵而非招募兵,战斗意志极其顽强,战斗技能非常出色。因而,在得知陆战1师被围之后,美军内很多人士并不为其担心,反而觉得这回中国人要吃苦头了。陆战1师在二战中瓜岛冲绳岛等处屡立战功,是太平洋战场的当之无愧的头等王牌。同属东方优秀军队的志愿军相对于太平洋上的精锐日军装备和战斗力等级相当,战术亦有很多近似之处,不同之处是日军残忍极端,志愿军坚忍灵活。不过就这些近似之处给了有过与日军战斗经验的陆战1师很大益处,相对来说志愿军对美军就知之甚少。再补充一点,陆战1师编制不仅齐全而且超强,作战时团级战斗单位以步兵团为主配属炮兵营及各类勤务分队,人数可达7千人,远非一般陆军团可比,接近于志愿军两个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8、志愿军东线的反击较西线迟了两天,原因是由于地形不熟加冻饿减员严重穿插部队无法完成战前准备。至发起攻击的11月27日,20军58、59、60、89四个师,27军79、80、81三个师基本到位。最初的部署是这样的,27军79师和20军59师夹击柳潭里,27军80师又81师1个团围攻最弱的新兴里,20军58师围攻下碣隅里,60师切断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道路并自北面攻击古土里。长津湖战场西翼有89师相机攻击社仓里之敌,东翼有81师另2个团警戒东面赴战湖一带中路之敌,两翼并同时作为预备队。这样的部署比较规矩,只是局部兵力优势不够显著,指挥员的想法是自北向南的逐次歼灭。至29日晨形成的态势是,围住了新兴里、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三大块美军总共近两万人,并基本切断各部之间以及与外部的连通。

9、新兴里一带是美7师31团即北极熊团指挥的拼凑起来的接近一个团兵力不到四千人。27日27军4个团对其发起攻击,29日又从东翼预备队加了1个团进来,为确保歼灭随后又调刚到位的27军94师1个团为预备队随时加入新兴里战场。至12月2日,在5个团5:1绝对优势兵力的围堵下,31团支队于向南突围的路上,基本被建制性歼灭。美军这个拼凑团有1个坦克连1个炮连及一部分步兵因驻距下碣隅里较近一些的后浦,成功撤出;另外由于志愿军歼灭北极熊团后并没有仔细的打扫战场,以千计的分散突围的零散美军沿长津湖岸隐蔽南逃,也回到下碣隅里。尽管如此,这个团包括团长有一半人被歼灭(亡失俘),团旗被缴,这也是志愿军唯一一次团级建制消灭美军,27军也由此真正走向王牌行列。

10、柳潭里一带包含到下碣隅里公路线有陆战1师的两个步兵团和半个炮团,占了陆战1师一半的兵力,那可是真正的硬茬。27日起9兵团两个主力师开始对其发起攻击,到12月2日又加入了刚到位的94师两个团,还是没有留下对手。由于撤退路上的关键点德洞山口东侧死鹰岭一直控制在手,柳潭里之美军突围非常成功且特别有序,除了毁弃一些重炮,连带着两千轻重伤员于12月4日全部撤入下碣隅里,而且损失比预计小得多。这一局部的兵力比开始还不到2:1,且9兵团头几天用于进攻时兵力损失太大,冻饿减员还有敌人空军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到敌人突围时,已无足够力量围堵。这个结果很不理想。

11、做为指挥、补给和交通中枢的下碣隅里兵力并不雄厚,27日时有师指、半个团步(工)兵、1个炮营总计四千余人,建制非常杂乱,但其防御工事相对来说是最好的。20军58师于28日晚从三面发起攻击,突破了西南角防御,并夺取了东面的东丘山,但由于通讯不畅并没有及时从突破口投入预备队,错过了唯一一次可以攻破下碣隅里的时机。美军立刻反击恢复了西南角防御,但此后58师也顶住了美军对东丘数度反击,一直控制着东丘,著名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就是牺牲在美军对东丘一个高地的反击中。29日晚,从古土里来援的以英军第41特遣队为主的德赖斯代尔支队经过60师层层阻截,以亡失俘四百人的代价最终有四五百人和一个连17辆坦克进入下碣隅里。当夜58师集结兵力时遭到有预谋的空袭,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攻击。到30日,从后浦撤退的31团坦克连炮连也回到下碣隅里。当夜16辆31团的坦克和德赖斯代尔支队的步兵在东丘山脚下组成防御线,有效地阻挡住东丘山冲下来的志愿军。三天恶战加上冻饿,58师减员达六七成以上,没有能力再组织攻势,令人心痛不已。下碣隅里美军得到几天喘息,开始准备撤退。

12、九兵团方面,26军主力于29日起南下接替20军58师继续攻击下碣隅里,但一直到12月5日才有76、77两个师到位换防。除长津湖一带,东路中路以及长津湖地区西翼社仓里之美韩军已于12月2日开始全面向咸兴撤退,20军58师60师还有在西翼攻击社仓里的89师,依次前出至下碣隅里以南乃至咸兴以北的公路线,一路阻击美军南撤,并阻止南面之敌北援接应,其中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黄草岭一带地形险恶对阻击最为有利。而27军在结束新兴里和柳潭里的战事后,休整两天,然后主力取道社仓里随89师之后从西面直插咸兴,意图拦住美军。此时西线战事于2日基本结束,第8集团军也在向38线以南撤退。

13、在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一再坚持下修建的下碣隅里机场空运走了近五千伤员,史密斯将剩下的1.2余万人分成5团和7团两个战斗群,定于12月6日开始撤退。这时的志愿军已换防成刚到位的26军,这两个师一面赶路一面应付空袭和寒冻非常疲惫,且初次上阵对地形及美军作战特点都不太熟悉。6日凌晨,美军陆战7团战斗群肃清了出发阵地的威胁开始撤退,陆战5团战斗群则终于攻克了一周以来一直掌握在志愿军手里可以制约美军突围的东丘高地,26军立刻组织反击,均未成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4、销毁了下碣隅里的所有物资,美军在前有层层堵截,后有追兵,上有空军大力掩护的情况下,以伤亡六七百人的代价,于7日夜全部撤入古土里。鉴于古土里狭窄区域汇集了1.6万人,且志愿军一直不懈追击,史密斯决定部队在古土里除了空运出重伤员外不做休整继续以5团、7团和1团三个战斗群次序于8日起开始南撤。志愿军方面,26军后追,20军沿公路线阻敌南逃北援,27军绕道往咸兴赶,基本是这个形势。

15、接下来就是有名的水门桥事件了,古土里向南不远有一座跨度8.8米的公路桥,是重装备南撤的毕经之路。志愿军和美军都意识到了水门桥的巨大价值,自12月1日起,60师已经将此桥炸毁了3次,最后一次甚至连桥基都炸了,本以为万无一失了,可是美军的工程能力可以说完全超出了这一时代志愿军上下的认知,美军从日本运来8套M2车辙桥的部件连带16个巨型降落伞并于7日空投到古土里。8日夜,气温急剧下跌至零下四十度,控制水门桥的志愿军近一个营几乎被冻僵在附近的高地上。9日白天陆战1师工兵营在5团的掩护下,成功架桥。

16、水门桥再向南,真兴里北部的黄草岭地形险恶,南北落差巨大,必是志愿军阻击的重点,尤其是1081高地更是关键所在,其火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封锁整整2公里长呈U形的道路。史密斯命驻守真兴里的1团一个加强营北援,无论如何都要拿下1081高地并控制黄草岭公路两旁的山头,以掩护主力南撤。12月8日,北援美军攻了整整一天,攻破了一些公路两旁的志愿军阵地,但始终没有拿下关键的1081高地。9日晨,美军依旧先是飞机炮弹覆盖,再是步兵上前接敌,出人意料的是1081高地居然没有反击,原来衣裳单薄的整整一个连志愿军全部冻僵在高地上。可恨的老天!

17、古土里至真兴里这11公里,美军从8日晨开始出发,一直到11日夜后卫部队到达,总共用了77个小时。负责阻截的20军也真是拼尽了全力,58师参谋长和一个团政委,60师一团长,都在这里阵亡。他们炸了桥,占着咽喉死战不退,控制着公路旁的高地,但8日夜的酷寒给本来就已接近力竭的20军带来致命打击,论千计的战士在这里活活冻死更别提冻伤的,9日起志愿军家阻截的力量明显弱下来。幸运的美军又一次以伤亡五六百人的小代价,完成原本应是最艰难的一段撤退。20军真的不甘心啊!

18、从真兴里到咸兴城再到兴南港这一段都是平原,道路开阔,还有铁路可以机动,几十公里路对于机械化的美军来说也就是数个小时的事。志愿军的阻击力量只有尾随社仓里撤退之敌穿插至真兴里之南的89师一部,而且疲惫之极,只能趁夜袭扰撤退的车队,白天由于美军空中和地面炮火的封锁,根本没有机会。至12日晚,陆战1师基本突围成功。

19、但9兵团仍不甘心放弃,26军继续后追,27军加速奔向咸兴。可是,两条腿在平原上怎么赶得上轮子。只有27军的先头部队于14日急行军赶到咸兴一带占领城外一些高地,并给在咸兴外围一带巡逻的美3师部队造成近百人的伤亡,但美10军的大多数部队已经撤至兴南港,围歼已无希望。兴南港的舰炮和各种口径陆炮拼命发泄着堆积的炮弹,再加上空军的支援,在兴南周围形成了绵密的火控保护带,其猛烈程度甚至超过仁川登陆。这种情况下27军的先头部队根本无法再攻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0、美10军十万多士兵自12月11日起开始登船,至24日止全部从容的从兴南撤出。当然撤出之前,按老规矩,美军毁掉了咸兴和兴南的所有物质,尤其是兴南港,作为东线美军的后勤补给港,一贯注重后勤补给的美军在此储备了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被数百吨高爆炸药和炸弹炸上了天。9兵团于17日占领咸兴,并于25日开进空港兴南,长津湖之战到此落下帷幕。美军在50年圣诞节非但没结束战事,反而丢失了38线以北的几乎所有土地。

21、长津湖这一战,由于麦克阿瑟对中国出兵决心的错误判断和美10军军部的盲目乐观,加上9兵团出色的隐蔽机动,造成东线美军尤其是陆战1师极度被动,可以说还没开打胜负就基本定下来。这一战的经过:二流部队美陆军7师31团支队被建制性基本歼灭,而王牌陆战1师从各部孤立被围,沿途只有一条狭隘的山间公路,而且公路两侧制高点几乎均为志愿军所控制的不利情况下,在绝对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下,携带大部分重装备和几乎全部伤员,建制基本完整地突围而出,从海上撤出38线北。不论战术战果,也不仅是这一战,整个二次战役,志愿军基本实现战略目标,毫无疑问战役的胜者应属志愿军。

22、如果对战役胜负还有疑问,大家一定还对让世界动容的32张照片之一的《撤退》有点印象,一个陆战1师战士劫后余生的凄惨模样和阴郁神情,其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失败和无望。哪有胜利者这德性的。


23、关于伤亡,双方统计误差很大,这里主要看统计里包含了什么。美军的战斗伤亡约七千五百人,9兵团则在3万左右包含了前后方遭受的空袭损失,战斗损失比在1:4左右;其中,战斗造成的亡失俘,美军有近3千人,9兵团则在1.5万人左右,略低于1:5。装备差距如此巨大,志愿军作为攻方,面对的又有陆战1师这种王牌,如果仅仅是这个比例应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以南方人为主的9兵团另有3万以上冻饿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其中4千人冻死,冻残的更是不计其数。这样大的无谓损失,很大程度也导致了围歼的最终失败。相对来说美军虽也有7千多的非战斗减员,但基本都是一两周或最多个把月即可康复的轻度冻伤和严重腹泻,被冻死者寥寥无几皆因神经错乱所致。

24、这样,9兵团的总减员就接近半数了,有近两万人倒在长津湖一役。20军50年到北京参加全国英模会的4位战斗英雄,包括杨根思在内有3位长眠于此,这些就令人心疼了。9兵团由于伤了筋骨以至于无力参加后来的第三次战役,甚为遗憾。因此,长津湖这一战9兵团不敢称战场上的胜者。这一点,我想宋时轮也是深知其过,检讨不已。

25、解放军是首次异国作战,对于这一点匆忙入朝的9兵团似乎认识不深,以至于吃了不少亏。地貌不熟免不了多跑冤枉路,穿插跟进不到位不及时,贻误战机;很多次部队行军或者攻击部队集结时,遭到化装成老百姓的韩军侦察兵暗算,引导空军轰炸,造成很大损失,甚至导致攻击流产;不似国内作战常有大批民工支前,后勤输送计划不周组织混乱,大批物资调不上去,对敌空军又缺少应对经验,损失很大;战前敌情不甚明了,打了一两天之后才对敌人的部署有个大致概念。本人觉得,应该多向老金要向导加翻译,至少要普及到每一个连级单位,有这些地头蛇做伴,肯定能少吃不少亏。另外,应多派营连规模的分遣队作侦查破袭,西线38军能打成万岁军离不开其军特遣队的功劳,其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奇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6、通讯不畅也是9兵团的硬伤。敌人猛烈的炮火轻易的破坏了有线通讯的电缆或无线通讯的天线,小部队之间的战斗配合很难展开,各部只有兀自死战,却给了美军各个击破的机会。还有很多次以很大的伤亡突破了一点,却没能及时地将预备队从突破口灌进去,却让敌人反击消灭了刚突进去的部队,再次将突破口封闭。这其实也是对困难预计不够,从而准备不足。

27、九兵团的指挥部署上,胃口太大,盘子铺的有点大,同时围攻敌三部并攻击其它二部,违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但却偏于稳正,重心由北及南,不以奇兵疑兵行险;战略预备队过多但出动过迟,基本无效,战术预备队却太少,一线又常常无兵可用。试想,假如以重兵攻击敌人数不多的敌中枢下碣隅里,其它三部却以疑兵对其扰、割、阻、隔而不行实质性的大攻击,在三部的援军到达之前能够攻克下碣隅里的话,美军的撤退就要困难的多。

28、美国人骨子里是异常的务实,可以说是真正奉行“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嘴巴上一直把它国军队喊作洗衣匠农民猴子,对阵起来却丝毫不马虎,杀鸡也要用牛刀。纵观长津湖这一战,美军有这么大的装备优势,有时局部兵力也不算劣势,自27日之后除了为打通撤退路线不得不打的进攻,美军还真没有以主动歼敌为目的的进攻或穿插,虽然显得处处被动挨打,但却很好的保存了力量。同样的兵力和装备,要是换作德国人或日本人,以其骨子里的傲性备不住会选择不务实的主动出击,那倒增加了被志愿军缠住歼灭的可能。

29、最后,很遗憾,这一战的最出彩的将星非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莫属。战前,史密斯敏锐察觉出即将到来的危险,因此要求部队在推进中谨慎行动,并确实保障后勤补给线的通畅安全;坚持在下碣隅里修建机场,此简易机场确实在撤退中起了巨大作用;撤退中,在下碣隅里的休整和准备,在古土里和真兴里的不停留,陆战1师且战且退有条不紊。这些都反映了指挥官史密斯对战场形势的准确判断与果敢行动。

援朝之战前,问野战军老兵国军王牌部队有什么特点,回答是火力猛骨头硬。说到火力猛,美军笑了。和美国人打过之后,没有人再会认为国军火力猛,在志愿军眼里美军的炮火动不动对阵地就是密集覆盖,或者用来封堵志愿军可能的前进路线,甚至打出火制区,简直是太浪费了。还有一拨一拨用之不竭的空中力量,就是夜晚也有办法炸你没商量。美军的各种器械各种手段包括其后勤能力更是闻所未闻,真是让土八路大开眼界。反过来说,抗美援朝这一开国之战,让人民武装从装备、认知到素质有了质的提高。

本文最后,我也想谈谈本人对长津湖之战志愿军战术战斗的一些想法。在那种落后的条件下,我觉得若非必要,盲目攻击不如拼死阻击来的划算。死阻的打法是在敌必经的公路线上选择有利地形,修筑工事,任凭敌人狂轰滥炸不露头,待敌步兵或车队进入攻击范围才动手,以最小的弹药消耗来最大限度消灭敌有生力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西线38军之所以在二次战役打成万岁军,就是因为长距离快速穿插之后在三所里和龙源里的死阻,并且成功挡住敌人。东线穿插的20军58师一个师想要攻破下碣隅里是盲目的,只能凭借侥幸并无绝对把握,结果并未成功且损失巨大。而58师和60师的剩余力量在下碣隅里至真兴里这一路的阻击(其实到这时20军已经是失去主动没有兵力优势)却给撤退美军带来不小的麻烦,最后若不是气温巨降冻死冻伤了最后的这一点力量,说不定真能将陆战1师拖住耗死在这里。

当然,死阻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小部队要在大白天面对敌优势火力兵力轮番冲击,基本上是有死无生,又想起《集结号》了。这种一般没有缴获的且是被动的纯消耗战是指战员们最不愿意打的。而且必须是久经战阵意志坚定的老部队,才能经得起这样的打法,否则敌人一通炮火可能就扛不住了。我想9兵团的部队应该是有这样的底气的,而宋时轮玩阻击在全军都是数一数二的。

死阻另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地形,一般来说地势越险恶则对防守越有利,攻方的火力兵力优势则不得发挥。89师一部穿插到了真兴里以南的平原地区,平原上修筑阻击工事所需的时间和材料远非山地可比,因此89师很明智的没有选择死阻而只是夜间袭扰,否则就是被当个死靶子打,且于事无补。二是藏兵,这是重中之重,在攻方凶猛的火力打击下,能保存住力量可以说已经胜利了大半。在上甘岭战役后上的12军比先前的15军歼敌不少,但损失却小得多,就是因为12军在被敌人火力严密封锁的通往前沿阵地的100多米山路上挖了一路的藏兵洞,阵地上损失几个,下面就补上几个。

还有个关于死阻的极端战例是38军113师穿插至龙源里葛岘岭的郭忠田排,创造了歼敌2百余人自己只有1员轻伤的奇迹。首先,郭排长将阻击阵地设在公路拐弯处的一个山包上,并数次在葛岘岭主峰上造假工事,敌机果然受骗将主峰的假工事毁了一遍又一遍却放过真的阻击阵地;其次,阻击阵地附近有一块天然巨石后来战士们称它为“救命石”,平时阵地上除了观察哨,战士们都藏在“救命石”覆盖下的山洞里;再则,郭排长果断的放过一个坦克营,狠打敌车队和步兵,并顶住敌人数次进攻,拖住敌人整整一个白天,直到夜里大部队赶到彻底封住了敌人。由于没有阵亡,这次阻击都不好意思称为死阻,但确实是最出色的死阻。

当然,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凡事无绝对,不论是侦破、强攻、佯攻、奇袭、袭扰、混战、阻击、伏击、火制或者是别的方法,只要是符合实际情况,在战场上可以消灭敌人达到自己的战术目的,就是好的。这里我只是就长津湖这一战,志愿军尤其是穿插部队没有攻坚的重武器这一情况,瞎侃对战术战斗的一些想法。

不管怎么说,长津湖之战乃至整个抗美援朝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其顽强的牺牲精神打出了国威,一雪1840年以来中国军队在对外战事上屡战屡败的耻辱,使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重新找回了尊严,也为新生的共和国打出了安宁和平的大好局面,自此走上真正的强国强军之道。本人也谨希望共和国的后辈们能够对这些有足够的理解,不要动不动被煽情的“炮灰说”蒙了眼,要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若没有这些甘当炮灰的人们,怎来富强安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再一次向三野乃至全军为中华民族利益而牺牲的英烈们致以崇高敬意!



本文内容于 2011/5/6 3:12:32 被thathe1976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