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神秘之城迅雷下载:策划改变命运:50个改变人生的精彩策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07:14

      很多大人物成功的关键都取决于独具匠心的策划,策划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本书告诉你大画家毕加索通过怎么样的巧妙策划使自己从一个贫穷的默默无名的青年一夜之间身价百倍,灸手可热;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成伯罗斯怎样精心策划第23届奥运会,使得奥运会首次扭亏为盈并嫌取巨额利润;李嘉诚、包玉刚怎样

 

前  言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在社会竞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究其成功的缘由,并不在于上帝的保佑,也不仅仅是靠权势显赫,而在于他们精于策划,他们充分地运用头脑,为自己铺开了一条成功之路,从而操纵和管理着这个世界。

成功靠策划

第一部分:人生中关键的一步

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人是很难成功的,而一个没有策划的人生更加难以走向最终的目标。人生策划,在许多种意义上,是能够决定命运的力量。

1·毕加索一夜成名的秘密

2.让自己一炮而红的征婚广告

3.从天而降的手表:日本人的精心策划

4.用脑创业是时代的召唤

5.从傻子洽洽

 

第二部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成功来之不易,而成功的关键决定于一个独具匠心的策划。策划为成功开好了流畅的道路,策划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它能够运筹维幢、决胜千里。

1.尤伯罗斯精心策划扭转奥运乾坤(1)

 1.尤伯罗斯精心策划扭转奥运乾坤(2)

 2.李嘉诚成功策划走出困境(1)

2.李嘉诚成功策划走出困境(2)

3.松下幸之助的自来水

4.包玉刚为航船掌舵

第三部分:一步失策,全盘皆输

失败的价值总是更高于成功。想要成功,不仅要从自己的失败过程中找到经验,还应该敢于把别人失败的教训吸收过来,引以为鉴,并且转化成自己的财富。

1.巨人也会倒下

2.吉列公司反应迟钝的代价(1)

2.吉列公司反应迟钝的代价(2)

3.多一个分析的脑袋

4.锐步公司的错误选择(1)

4.锐步公司的错误选择(2)

 5.哈斯理想主义的误区(1)

 5.哈斯理想主义的误区(2)

 6.跌落的太阳神

第四部分:揭开策划的面纱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只图眼前利益,或许会取得一时的成功,但终究还是会失败。生活中是这样,事业也如此,创业者如果是一个鼠目寸光、把目光局限在眼前的人,也许凭着一时的运气能够有所成,但却持续不了多久。

1.站得高,看得远

2.柳传志的千里眼

3.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

4.正确对待愚蠢的想法”(1)

4.正确对待愚蠢的想法”(2)

 5.传奇式的策划——“拥有一片美国

 6.信息的威力——敏感而可怕的日本人

7.一张废报纸上的数据带来的财富

8.运用他人的智慧

9.寻找人才,组建智慧库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在社会竞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究其成功的缘由,并不在于上帝的保佑,也不仅仅是靠权势显赫,而在于他们精于策划,他们充分地运用头脑,为自己铺开了一条成功之路,从而操纵和管理着这个世界。

 

成功靠策划

 

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渴望成功,而几乎所有成功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心的策划。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在社会竞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究其成功的缘由,并不在于上帝的保佑,也不仅仅是靠权势显赫,而在于他们精于策划,他们充分地运用头脑,为自己铺开了一条成功之路,从而操纵和管理着这个世界。

可以说,策划是成功的先导,是闪现着胆略、学识和智慧之光的艺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艺术。

一个优秀的策划将会彻底改变一个人、一个企业的命运,使你的事业取得辉煌的发展。大凡成功的人士都长于策划,他们表现出超人的智慧,用异乎寻常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他们能够用不同凡响的战略策略来兴家创业,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胜利者的角色。

大道无形,策划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定律,本书旨在提醒不甘于现状的朋友们:在奋斗时一定要重视策划的作用。如果这本小书能为雄心勃勃的创业者们提供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就不胜欣慰了。

 

第一部分:人生中关键的一步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是比喻那些对人生毫无规划的人们。庸庸碌碌随遇而安的人是无法使人生殷实起来的,就像每天得过且过的和尚一样。这个世界发展得如此迅速,每一分钟与下一分钟都充满了变数,在如此惊涛骇浪的人生道路上,渴望幸福人生,希望实现高尚理想的人们想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就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策划。使自我向随遇而安告别。

 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人是很难成功的,而一个没有策划的人生更加难以走向最终的目标。人生策划,在许多种意义上,是能够决定命运的力量。

 

1.毕加索一夜成名的秘密

 

 一个小小的策划,就可以改变你所面临的困境,并不需要太多的投资。

开创印象派画风的伟大艺术家毕加索,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所推崇。他所作的画是世界各地人们趋之若骛的珍藏品。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位无限风光的大画家,也曾经有过不堪回首的岁月。毕加索初到巴黎,谁都不认识他。在巴黎夹着块画布为生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多了,而画店的老板却大多数只是附庸风雅,在大堂中摆放当时的名家名作。尚未成名的毕加索四处碰壁,贫困潦倒。

他身边只剩下了15个银币。如果再不能卖出自己的画,那他只能离开巴黎回到老家。在巴黎最后的日子里,毕加索孤注一掷,做出了他人生之中最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策划。

在这之后的一个月中,整个巴黎的画廊老板都快发疯了,每天至少会有一两个人来画廊转悠,左看右看,却什么都不买,可是临走之前,他们都这样问道:请问,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请问,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无数次地询问,使得毕加索的名字犹如明星般在画商的圈子里炸开了。谁是毕加索,有谁看过他的画?”人们按捺着激动的心情,四处打探着。直到一个月之后,毕加索带着他那些许久无法卖出的画出现了。

他的出现好比是一场旱灾之后的及时雨。画商们很快将他的画一买而空——于是,这个被巴黎主流画界一直拒绝于门外的艺术家一举成名。

原来,毕加碧专用那15个银币雇佣了几个大学生,成功地将自己生涩的身份进行了掉转,从而使人们更早地欣赏到了他那天才般的艺术才能。然而,另外一位伟大的画家梵高,却苦苦地等待主流画界的接纳,而不得不在饥寒交迫的岁月中向自己开了枪。他的作品,一直到他死后才慢慢地开始大放异彩。

你能说梵高的作品不及毕加索吗?如今,热爱艺术的人们对这两位大师都投以崇高而热切的目光,因为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最精彩的答卷。可是,我们不能不说,毕加索的人生策划,真正地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du8.com版权所有

2.让自己一炮而红的征婚广告

 

有时为了成功,我们需要开动脑筋,为自己精心设计一个推销广告。

英国向来是一个以绅士淑女而闻名的国家。这本来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可是,谁能够想到,有人居然能够利用这一点,为自己拔得了畅销书作家的头筹。

这个人就是毛姆,一位小说家。

20世纪初的一天,英国突然沸腾了起来。所有的女性都在为一则征婚广告而兴奋激动。那则广告是这样写的:

本人是个年轻的百万富翁,喜欢音乐,热爱运动,是个非常有教养的男士。我最大的愿望,是与一位像毛姆小说中的女主角一样的女性结婚。

一时之间,所有的人都在议论这则广告。几乎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它。嫁给一个年轻而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实在是让太多未出阁的小姐心动不已的事情。可是唯一的难题就是,谁也不知道毛姆的小说中,那位迷倒百万富翁的女主角是什么样子的。毛姆在那个时候,只是一个默默无闻、耍笔杆子挣取微薄酬劳的、说不上是作家的作家。

在报纸征婚广告刚刚开始平息的时候,另外一轮新的潮流开始涌动了。短短的几天,英国所有的书店都开始重视起毛姆这个作者来。因为每天都有正当妙龄的小姐或殷切希望未嫁的女儿嫁给百万富翁的母亲兴冲冲地赶来询问:请问,这里有毛姆的小说吗?”一时之间,毛姆的小说成为了百万富翁妻子的代言人,毛姆也因此一炮而红。

而这则广告的刊登者正是毛姆本人。

如今,我们的社会中四处可以见到作者带着新书做宣传,让读者对自己的作品感兴趣而达到促进购买欲的活动。然而,谁又能想到,如今这些由出版社策划好的精细活动进程,昔日是由毛姆——这位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开创的呢?我们给这种方式一个正式的名字,叫做广告推销,不仅是在书籍出版上,在任何产品上,它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自己人生有策划的人总是比较容易成功。经过策划的人生可以看做是一场演出,导演是我们自己,演员更是我们自己,我们靠着自我的非凡智慧感知着跌宕起伏的人生,品位着潮起潮落,体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

一般而言,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本为自我创造财富的人,我们称他为成功的经营者。一次成功,靠的是勇气,是眼光,是气魄,也有些许的运气。然而,许多人着眼了这三者,却忽略了更重要的——策划。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上兵伐谋。战场风云突变,要制胜,靠的不仅仅是精兵悍将,更需要的是策划。策划一种对手意想不到的进攻方式,策划一张对手望尘莫及的蓝图——这才是制胜的真正秘诀。

 

3.从天而降的手表:日本人的精心策划

 

商家总是会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媒体来为自己的产品炒作,以达到先声夺人,令人难忘的目的。美国的市场营销学教授菲利浦·科特勒给这种制造轰动的行为一个正式的名称,叫做事件创造

你见过从天而降的无数只金光闪闪的手表吗?也许这听起来像是在说梦话,可是这的确发生过。一天,在澳大利亚突然掀起了一股热潮。人人都拿着当地一家发行量非常大的报纸四处奔走相告,激动得仿佛淘金者发现了金矿。

这张报纸上,究竟有什么东西那么值得人们兴奋呢?原来,那知则套红广告,整整12的版耐黻买断了下来。那家钟表公司,也就是正在兴起的西铁城钟表公司。西铁城没有按照一般广告的做法搞宣传,说自己的产品如何质量高超,外观优雅,高贵动人,而是简单地告知了一个消息:某年某日,西铁城公司将派·出数架直升飞机,在澳大利亚首都某个著名广场上空投一批西铁城手表,届时,能够拾到手表的人将免费得到那枚表。澳大利亚人惊讶得几乎张不开嘴了。这是怎么回事?那蝼日本人在搞什么名堂?这太荒谬了吧?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几乎每个澳大利亚人都在谈论这件事情。这实在是一件大事情。简直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激动人心的一天终于到来了。

 天空中果然响起了嗡嗡的声音,是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发出的!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沸腾了!按捺着自己心中的好奇,这些人之中起码有三分之二提前了整整两三个钟头就来到了广场上,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这场表演。此刻,他们纷纷将头颅昂起来,朝着那直升飞机缓缓驶来的方向凝视着,原本小小的黑点儿变得清楚了,是真的,货真价实的直升飞机已经清晰地盘旋在广场的上空!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人们从见到直升飞机如约而至的激动中跳脱出来,天空突然开始下雨了——哦,那不是雨,是一个一个的小,黑点儿,不是小黑点儿,而是手表!金光闪闪的手表!“西铁城手表果真从天而降,仿佛是一只只漂亮的降落伞,被镀上了一层金亮色,在人们的呼唤中悠然地落下,那一刻,壮观的表从天降使整个广场的热量再次达到了最高点——可以说,这个广场还从来没有如此的沸腾过!

人们从目瞪口呆的惊讶中缓过神来,紧紧地跟随着小黑点儿逐渐变大的轨迹,去寻找去抢夺那些仿佛宇宙飞碟送来的馈赠……

而此时此刻,有两个人正在悠然自得地为自己的决策感到由衷的自豪,在开着一个小小的庆功宴呢!

日本西铁城总部,穿着考究的总裁端着一杯味道醇厚浓郁的法国白兰地,与董事长相对品尝这成功的喜悦。

这次规模如此庞大的广告策划,一定能够帮助我们顺利打开澳大利亚的市场!”

董事长只是颇有内涵地对着总裁微笑,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次飞机空投手表的成功表演,将会给他的公司带来什么呢!人们遇上这样轰动而奇特的事情都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更何况是当有人真的拿到了从天而降、丝毫没有被哄抢的人们挤坏,没有被摔坏的手表的时候。但这次完美策划的重点并不在这里,一只从天而降完好无损的手表能代表什么?仅仅是西铁城手表质量很好吗?更重要的是,为了这次巨大的演出而自愿地聚集到广场上的人们,和那些想来但没空来,却心心念念惦记着这出表演的人们,无一不例外地都在心中有了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西铁城”!

是的,不需要其他,只需要这三个字——“西铁城”!

所有的新闻媒体:报刊、电视、广播。试问,天下会有放过这场轰动事件的媒介吗?相信那些记者早就带着摄像机来到了广场,将这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场面发送到世界各地,登上各大报的头条了吧!而头条上最大的三个字,毫无疑问将会是西铁城”!“西铁城此举不仅打开了澳大利亚市场,并且享誉全球。

 

4.用脑创业是时代的召唤

 

美国肯尼迪宇航大厦的门口有这样一句话:敢于梦想,敢于实现。的确,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越来越多地把眼光放到更遥远的地方去。而如何让心中所想的成为现实,我们的确还需要更多更深的人生策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不断地成熟与饱和,最初的用胆创业渐渐发展成今天的用脑创业,对于那些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仅仅有胆量是不够的,因为在今天的时代,智慧成为发展中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个以策划获胜的新时代真的已经来临了。

在中国,其实有条理的策划早就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一部《孙子兵法》就是中国古人策划智慧的体现。古代的中国人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现他们出色的策划能力与预见能力。当时策划已经深入到人生中,具有高超策划水准的人才已经非常多了。齐桓公主张的是尊王襄夷策略,这使他一度称霸了整个中原。李世民所策划的玄武门事变,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手笔,开拓了一个李唐盛世,甚至改变了历史。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无一不是策划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的策划,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成熟,但美中不足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策划大多限于政治与军事方面。而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策划也逐渐在创业者身上显现出它独特的优势。

 

5.从傻子洽洽

 

在新的经济时代,衡量成功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家有巨大资本撑腰的企业,虽然可以令人眼红一时,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策划,它必定将早早地退出历史的舞台。个人也是这样,如果不能在事先做到长远地策划,那么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年广九是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农民出身,改革开放之始,他以自己的胆识创业,成了先富起来的典型。再加上政治上的宣传表彰,他立刻名利双收。但他的成功和成功之后的表现可以归纳成这样几个词语:财大气粗,缺乏头脑。

安徽是中国著名的瓜子生产地。芜湖号称瓜子城,几乎中国大部分知名的瓜子品牌都从那里流淌而出。红极一时的傻子瓜子以及后来著名的华泰集团——“洽洽瓜子所属的大企业,都在这里。

1964年,年广九开始做炒瓜子的生意。定价5分钱一包的傻子瓜子,很快成为了人人喜欢的零食。文革之前,他已经是个有名气的万元户。到了改革开放的时候,年广九的炒货生意更是做的大了起来,甚至因为他的傻子瓜子,整个安徽的炒货行业都开始了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1983年与1984年,邓小平点名对傻子瓜子这一私营企业进行保护,全国闻名的年广九当时的身价突破了100万元。行情好的时候,年广九雇佣了103位工人为他炒瓜子,每天的炒货量高达9000斤。

1995年,华泰集团成立。以经营洽洽瓜子为主的华泰集团,在当时已经有许多瓜子名牌的炒货市场上实在不起眼。可是华泰集团并没有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是利用它本身优越于傻子瓜子的地方,逐渐地将傻子瓜子取而代之,并且成为了同行业中首届一指的大企业。

随着洽洽的不断发展,傻子瓜子却陷入了困顿的境地。2001年,年广九因为偷税漏税而入狱,傻子瓜子在这之后以一元的价格卖掉,年广九与傻子渐渐地不为人知了。

两个做同样产品的企业,为什么结局会如此不同?

因为年广九在傻子瓜子最为红火的时候,没有为自己的产品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也没有个长远的策划发展方案,这就等于说,他是白白地失去了最好的做大的机会。他仅仅靠着雇佣的工人手工炒瓜子牟利,而不考虑办个机械化的大企业。而洽洽却不同,华泰集团拥有巨大的知识参股,从华泰集团开始经营洽洽瓜子时起,就一直不断地注重着知识与策划在企业中的比重。当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年广九敢于做一只出头鸟,他充满了敢想、敢说、敢做三敢魄力,组织经营着自己的傻子瓜子。这始终是个管理规模很小、产品范围不广、并不需要太多科技含量的乡镇企业。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年广九不高的文化水平与他狭隘的眼界,注定了他不可能会有高超的策划能力。他已经到了自己能力的最高峰,无法再进行更高的超越。然而商品经济是需要知识,需要策划的,这是现代商品经济不能逆转的规律。因此,如今80%的人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也有三十多位的华泰集团可以轻而易举地挤占傻子瓜子的市场份额,并且打开了国外市场:他们的产品不但畅销全国,还远销东亚、东南亚、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傻子洽洽,策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知识的底蕴,洽洽无法从当时全国大多数做瓜子的企业中脱身而出,可以说,没有策划的相助,就不会有现在规模浩然的华泰集团。凭非比寻常的勇气来创业,依靠自己的蛮干来办企业的时代不复存在了。

 

第二部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对于策划,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曾给出过这样的一个定义:策划是非常理性的一项行为。它所有的程序全部是为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在打基础。换言之,我们所谓的策划,它所面对的不是现在,而是服务于未来。因此,策划的关键就是调整理清事情的始末,并且对它的进行过程逐步规划:对开始时间,进行步骤,操作者的定夺。策划是联系一切的重要纽带。不论怎么说,策划的重点仍旧是出谋划策。对于策划者来说,如何最有效地制订出一些方案,并且使这些方案竭尽全力辅助实行者最终走向成功的目标,是他最为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策划从来不会单独出现。在整攀策划过程中,常常附带着许多个不同层次的策划,它们或大或小,却都可能对整体发展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

成功来之不易,而成功的关键决定于一个独具匠心的策划。策划为成功开好了流畅的道路,策划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它能够运筹维幢、决胜千里。

 

1.尤伯罗斯精心策划扭转奥运乾坤

 

策划包含着许多要素。然而,策划者在这之中的地位却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往往充满了对策划的高亢热情,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头脑灵敏,善于捕捉一丝一毫的变化。

 三百六十五行,每一个行业都具有各自的策划者。这些策划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美国洛杉矶的彼得·尤伯罗斯就是一个优秀的策划大师,他以自己非凡的眼光与精确的策划,使在美国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奥运的烽火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还是经济利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个国家都在为争取奥运会主办国的地位而费尽心思。诚然,得到了主办权的国家将会有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更有可能引入外资,或者发展旅游。可是,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的人在背后策划操纵的话,这一切仍旧只是海市蜃楼,甚至可能会为国家增加沉重的经济负担。

如果简单地历数一下奥运会,会发觉一个奇特的现象:在彼得·尤伯罗斯为美国策划举办第23届奥运会之前,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从奥运会这个良机中获得利益的。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亏损10亿美元办完了奥运会,所有款项都是向银行借的。1980年,莫斯科用了整整90亿美元,更是加重了经济负担。因此,当1984年国际奥委会把第23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美国之后,美国官方政府纷纷表示无力对奥运会进行经济援助。但奥运会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此鸡肋,让人既无可奈何,又不愿彻底放弃。

就在此时,尤伯罗斯跳了出来。他当时只是美国一家旅游公司的副董事长,他通过深思熟虑后毅然接下了举办第23届奥运会的重任。

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多少资产,但是他拍胸脯表示自己将自筹资金,不要政府一分钱,他将净赚两亿美元当做自己个人的目标。如此海口,谁都以为他是在胡说,可是尤伯罗斯一点儿也不介意别人怎么说,他心中早就有了一个非常成熟的策划万莱。

尤伯罗斯并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在接手第23届奥运会之前,他就已经对前几届奥运会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他认识到奥运会虽然是一项体育盛会,但一味强调体育或者政治,都只是片面的。奥运会自然也有它的经济功能。一旦对奥运会尚未被开启的经济功能进行开发,将奥运会中一切可能的条件都商品化,使各大参与的商家都激烈地竞争起来,那么奥运会将不仅仅是体育盛会,更是一场经济盛会。

可以说,正因为尤伯罗斯如此这般的策划,才扭转了奥运会只亏不赢的局面,并且为奥运会的光大开创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让我们来看看尤伯罗斯是怎样策划的。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造出一个国际化的竞争平台。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在经济上的惨败是尤伯罗斯的前车之鉴。那一次,因为平均地接受了381家赞助单位,导致最后每一家的赞助费只有区区2万多美元。而尤伯罗斯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他不仅发出只需要30家赞助单位的消息,更表示一个行业之中,我只需要一家。如此一来,30家企业必须每一家至少付出400万美元才能够获得赞助的机会。而每个行业只挑选一家企业的决定,又使企业之间开始了无边的抬价竞争——谁能够顺利地得到这独一无二的机会,无意中就表明它是本行业中最好的一个。

这场战斗,很快尘土飞扬起来。这其中,日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不分上下,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也棋逢对手。甚至美国三大电视网都为了争夺转播权而开始了争斗。

日产汽车公司首先提出了500万美元赞助的丰厚条件,希望拔得头筹。美国通用、美国福特公司针对日产汽车公司的行动也制订了方案:通用公司拿出600万美元进行赞助,并且再附加上500辆工作用车和10辆首脑专用车。

这场激烈的斗争最终以美国通用付出900万美元的赞助费而告终。

同样,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在为饮料专用权而激烈交手。由于这两家都是饮料界的巨头,几乎不分上下。最后的结果是可口可乐得到了专用权,它付出了1300万美元的巨额费用。

而美国三大电视网最终获得转播权的公司更是抛出了225亿美元。这个数字整整高出了蒙特利尔奥运会时费用的10倍。尤伯罗斯在策戈Ⅱ的第一步,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接下来,他的计划更是高潮迭起。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会有所不同,尤伯罗斯并不将火炬传递选手定为优秀的运动员或者是官方人士。而是将这个平台大加开放,他特地提供了分段购买传递段的权利,凡是想要传递火炬的人,只需要付一定的费用就能够实现这个愿望。为了使更多人参与进来,他还将火炬传递的路途增加到了14000多公里。

同时,他也不放过奥运会一切衍生物品的买卖权。所有和奥运会有关的吉祥物、会标等物品他都以专利的方式卖给了广告商。此外,尤伯罗斯更对奥运会的其他开支进行了精明的策划。他没有像其他奥运会主办者一样动用许多费用建造新的体育场所,而是充分利用原来就有的场地。他灵机一动,把大学宿舍改造成了奥运村,还招募市民作为志愿者,更是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与尤伯罗斯拍胸脯所说的一样,第23届奥运会果然盈利,而且超过了他所预言的2亿美元,达到了25亿美元。而这个奇迹的出现,不能不归结为尤伯罗斯优秀的策划能力。他那种对机会适当的把握,对策划驾轻就熟的操作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2.李嘉诚成功策划走出困境(1)

 

在商场上,策划体现出它非凡的价值。抓住机会,先发制人的策划,能够使一个企业占领巨大的市场,也为企业赢得成功。

根据调查,98%的人都对自己现在的命运不满意。可是对于究竟什么是满意的命运,这些人却又无法详细地把它描述出来。有些人为了对抗自己不满的命运而不停地作着挣扎,但却无法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人对于自己的命运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要想摆脱自己原来的命运,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未来无比清晰,并且能够为之建立一套完整的策划方案,惟有这样,才能够走对每一条道路,真正实现自我的理想。

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不安于命运现状的人。他于1950年开办了长江塑胶厂,初涉商场,李嘉诚便出师得利,做了几笔生意。然而,年纪轻轻的他在看到了一点成功之后就显得浮躁了起来,他一心想要扩大自己的企业,反而忽略了稳扎稳打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策略。于是,长江塑胶公司一度陷人了困顿之中。从1950年到1955年,这5年是李嘉诚最为艰难的岁月。接了太多的定单,却跟不上生产的速度,质量也受到了影响。资金也紧张起来。李嘉诚在沉痛地思索之后,决定先沉静下来,好好地研究一下塑胶市场的发展变化。

转机出现在李嘉诚经常阅读的一本杂志《塑胶》上面。这是一本英文杂志,经常有许多国外塑胶产业公司活动的消息,李嘉诚和从前一样认真地看着,突然,他注意到有一篇小报道,说的是关于塑胶花的生产。

顿时,李嘉诚茅塞顿开,一个崭新的策划跃出脑海:他要在香港开辟一个新的塑胶花市场!他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一旦有了提高之后,就会需要更多的东西来点缀自己的生活。种植有生命的植物是一项有意思的生活投资,但现代都市里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闲情雅致来伺候花草,如果有一种漂亮而价格实惠的代替品来美化生活,一定会非常受欢迎。

那种他想象中的代替品,就是塑胶花。李嘉诚是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策划一浮现,他就当机立断,按照《塑胶》杂志上的提示,他于1957年远赴意大利,去学习制作塑胶花的技术。

    到了意大利,又有一个问题冒了出来。由于塑胶花当时在国外也只是刚刚打开市场,意大利的塑胶花企业一定不会愿意和李嘉诚进行技术上的合作,更别提把自己钻研出来的成果教授给他了。可是,他觉得自己不能放弃这个机会,他动足了脑筋,巧妙地利用各种身份去学习。这之中,他做过推销员,还去工厂打短工,虽然这样收集技术资料的速度很缓慢,却使李嘉诚稳扎稳打地将这些技术全部掌握了。

学习期满,李嘉诚马上回到香港。离开意大利之前,他还花了一大笔钱订了一批样品,准备继续研究。

李嘉诚回到香港,并没有一回来就盲目地进行生产,而是找了一些塑胶方面的专业人士,请他们帮忙对他远渡重洋带回的塑胶花进行分析和调整。他清楚地知道,在香港他是做塑胶花的第一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产品长久不衰。他必须要培养出一种性价比最高的塑胶花,才能够站稳脚跟。经过一番钻研,他果然做出了一批漂亮而便宜的塑胶花。当时,对于塑胶花领域的开发,全香港仍旧只有他一家。

塑胶花要开始投放市场了,李嘉诚信心十足,他同步进行了一些广告宣传以及各种促销活动,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活动勾起了香港人对塑胶花的极大热情,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也顺利地走出了危机。

塑胶厂走出危机之后,李嘉诚并没有为之松一口气。塑胶厂种种数据表示,资金始终没有周转起来。这意味着李嘉诚还不具备扩大工厂规模的能力。

于是,李嘉诚又开始对如何改变现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索。就在他进行策划的当口,有一位商人带着定单来找他了。这是一笔数量非常大,但是时间紧迫,要求很高,而且赚头也不多的生意。李嘉诚考虑了一下,决定接下这笔薄利多销的单子。他并不是不想多赚钱,而是他此刻已经有了另外一项计划了,他要利用这次机会,让自己的塑胶厂在市场上彻底地拥有一个巩固的地位。说到做到,用了一个通宵,李嘉诚亲自和员工们一起制作出了八种风格的塑料花。

第二天,定货商看到样品,眼睛里流露出钦佩的目光。李嘉诚居然能够只用一个通宵就做出了令他完全满意的样品!他立刻与李嘉诚签定了合同,长江塑胶厂的第一笔大的生意就这样做出来了。

和李嘉诚计划中想的一样,此刻已经改名为长江工业公司的长江塑胶厂顺利地借着这笔生意成为了界内的支柱企业。李嘉诚后来曾经这样表示过: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即使遇上再大的困难,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要紧的事情是自己绝对不可以对自己的企业丧失信心,要积极地备战,稳妥而有远见地策划,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机会。只要不放弃,一切事先的准备就能够帮助企业得到应得的机会,破釜沉舟,走向成功。

成为了一家有口碑、有实力的公司之后,李嘉诚也并没有放弃对远景的规划。他仍旧和从前看《塑胶》杂志一样习惯地搜索业内的信息。没过多少时间,他凭借着自己强烈的敏感得到了又一次良机:美国人不但喜欢在家里用塑料花点缀生活,更把塑料花的使用扩大到了室外,花园里、公园里,都可以见到塑胶花的身影。

 

2.李嘉诚成功策划走出困境(2)

 

这个时候,李嘉诚把目光投向了国外。他觉得,如果能够和一家国外的企业进行长期合作,自己的企业将有更强的发展势头。

也许是李嘉诚特别善于策划每一件事情,所以他的每次预见都充满了可行性,这也说明了策划在企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一年,北美一家大塑胶企业需要找一家香港的塑胶企业合作,在收到这家企业的来访函的香港企业之中,赫然有李嘉诚公司的名字。

这正是李嘉诚梦寐以求的机会啊!李嘉诚立刻召集了公司人员,策划了一个全新的方案。在一个星期之中,他申请了相关的银行贷款,选址建造了非常现代的大厂房,还对工厂的设备全部更新换代。

当北美大公司派来的经理见到了李嘉诚的工厂,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拍板决定订合同。李嘉诚精心策划中的发展计划成功了,每年,数百万美元的定单从海外飞向长江工业公司,李嘉诚不仅有利可图,更在海外有了很高的声誉,加拿大的银行界也与李嘉诚之间有了很好的合作。

随着美国市场的打开,欧洲市场也对李嘉诚敞开了。李嘉诚大胆地聘用了许多西方管理人士和塑胶人才,并对塑胶花的品种进行改良扩充:各种各样因地而异和具有民俗特色的塑胶花在李嘉诚的精心培养了变成了喜爱的产品,而李嘉诚也得到了上千万元的利润。

李嘉诚被称为塑胶花大王,这个名字是对李嘉诚创业能力的充分肯定,但综观李嘉诚公司一波三折的起伏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李嘉诚能够得到成功,他身上各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看市场精准的眼光以及他超前的决策能力。他是一个出色的策划家。

 

3.松下幸之助的自来水

 

策划不能单独为一个时期的打拼而做,策划的目标不仅仅只是一个阶段,策划也需要有完整的头尾。

如今,策划在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不仅仅是尚未成功者,就连已经事业有成的人也是一样。

不死鸟松下幸之助曾经这样表示过,铲除贫穷,促使人类过富裕生活是他最终的目标。他还为这个理想下了一个哲学定义——“自来水。他的意思是,只要我们的生产能够跟上商品需要的步伐,能够有足够多如同自来水一样便捷的商品出现,那么贫困自然就能够被打败。他的想法在当时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计划。甚至一般人根本不会想到那么多。可是松下却颇有见地,他将这个伟大的策划细细分成了无数个小细节。他认为这个策划完成的时间应该是250年,在这漫长的250年中,每25年作为一个即独立又相互延续的单元。他把自己的责任放进了第一个25年中,还为这25年的发展定下了计划。前10年他要集中精力建设,中间10年他则要为发展进行不同的活动,最后的5年。是真正贡献的5年。

埃德温·焚尔德林是个成功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可是他却在返回地球之后精神崩溃。这是为什么?他只是想着如何成功登月,将登月当作了终极目标,却忘记了他还是个地球人,回到地球之后他的重要目标仍旧是和从前一样活下去。有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退休之后立刻就陷入迷茫之中,许多人因此提早从生命中退休。他们策划了太多精彩的大半生,却没有把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去,忘记了自己还有小半生需要另一种方式活下去。

钢铁大王卡耐基从立志的第一天开始,就将自己的目标想得非常清楚。他要成为制造钢铁的巨头,他要成功地贩卖自己的产品。那个时候,他只是一个帮人打工的小喽哕。后来,他果然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了,最终获得了成功。一个对自己的事业有远见的人,才能够为自己的事业进行详细的策划,才能够为自己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艾柯卡,还只是一个学生时就为自己的人生进行了策划,他要在35岁时成为福特公司的副总经理。果然,这个远大的目标使他在进入福特公司之后走对了每一步:他离开了原本的技术岗位,却跑去当推销员。因为他知道,只有赢得客户的认可,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他是对的,36岁时,他果然成为了销售部的副总经理。

 

4.包玉刚为航船掌舵

 

一项完整而优秀的策划,可以对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而对策划者的策划要求,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他必须要有远大的战略目标,才能够为自己搏得更大的成就空间。

包玉刚这个名字,在香港船运行业是赫赫有名的。当年正是他创立了环球船运代理公司。从他创业和守业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见到他长远的目光和惊人的策划能力。

早在1955年,包玉刚一掷千金,用70万美元购人了一艘旧货船,这艘可以载运8000吨的货船陪伴着他迈出了海上事业的第一步。1975年,包玉刚一跃而成世界级的大船王,他的全部资产超过了10亿美元。令人吃惊的不仅是他的辉煌成就,还有他的崛起速度。从70万美元到10亿美元,他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

但是,包玉刚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匿认真龇对航;云事业进行了思索,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他预感,在7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将掀起一次激烈的国际争霸。他知道,竞争一开始,航运业必然会发生公司太多而饱和的事情。如果只是固执于航运,那么失败就无法避免。

包玉刚决定及时抽身,不趟这次浑水。他的眼光一转,瞄向了房地产业。这是一项值得投资的事业,一旦成功,不仅能够让自己安然地度过航运事业的低潮,还可以使自己的公司发展到更多的领域。当机立断,包玉刚立刻物色起值得投入的场地来。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包玉刚果然找了他中意的场地。那就是九龙仓房地产业。九龙仓是香港一家英资企业怡和洋行的附属产业。虽然说70年代末期九龙仓随着建设的发展已经快速升值,成为了一块寸土寸金的宝地,可是它却无法自己控制自己的股票涨幅,因为它背后真正的操纵者是怡和洋行。

包玉刚多次打探,终于发现了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那就是怡和洋行在九龙仓房地产业的执股只有20%左右。而先前香港商人李嘉诚也发觉过这个问题。

当初,李嘉诚非常想把九龙仓的产业纳人自己旗下,经过多次分散吸人附份,李嘉诚的控股数量一路高攀,他的股票也涨了三四倍。可是,怡和洋行情急夕下找来了汇丰银行做靠山。李嘉诚不愿意与汇丰银行针锋相对,就想将自己的九龙合股票抛售。

包玉刚得到了这个消息,这对他来说真是天赐良机!他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

如包玉刚所想的,与李嘉诚的谈判非常顺利,很快,包玉刚就买下了李嘉诚手中所有的九龙仓股份,成为了九龙仓最大的股东。这可惹怒了怡和洋行,他们开始寻找反攻的机会。

包玉刚也没有与怡和洋行硬拼硬撞,他一见火药味渐浓,就主动将自己高升的股票价格调低。这样一来,怡和洋行放心了,他们对包玉刚这位船王的登陆不再重视。

可是,包玉刚并不是一个随便玩玩股票,只懂得海上运输的船王。他这次调低股票,正是为了创造一个被人不重视的机会。他调低股价足足一年,是为了在80年代初轻松出击,三个月吸人了1000万九龙仓股票,成为了持股量达30%的大股东!此时,他的股票从20元一路高升到了50元。

怡和洋行恐慌了。他们正在忙着计算如何对付包玉刚的时候,包玉刚却有条不紊地启动了自己的第二个策划方案。19804月,包王刚手中一份九龙仓的股份都没有了。那些股份去了哪里?原来,它们都被包玉刚卖给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上市公司——隆丰国际有限公司。

这就是包玉刚的长远策略。他对这次收购九龙仓股份是志在必得,但是仍然考虑到了收购失败的可能性。转卖股份给隆丰,并不是冒险之举,而是因为在隆丰中,他占股高达70%。这样他的策划就完美无缺了:失败的话,责任是隆丰的,与包玉刚无关,而成功的话,九龙仓从此属于他的了!

怡和并不知道包玉刚的完美计划,却因为恐慌而决定以756元的价格收购零散的股份。这是一个高价,可是包玉刚并不担心。他刊登了非常瞩目的广告来为自己收购股份的事情造势,而他的价格是一105!

很快,21亿元现金换回了包玉刚囊中的49%股份。包玉刚赢了。

如今,包玉刚是一名涉足地产、运输、酒店等多方领域的商人,他的生意蒸蒸日上。但我们必须看到,正是因为他缜密的头脑总是能够策划出没有纰漏的方案,他才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人生之中,为自己策划一个远大的目标吧!惟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第三部分:一步失策,全盘皆输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道密尔的企业家。这个人的经营方式十分特别,他喜欢收购濒临破产的企业。许多人都觉得他很傻,可是,这些破碎不堪的企业到了他的手中,居然都奇迹般地起死回生。许多人对他十分好奇,有人曾经这样询问他: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总爱买这些失败的企业吗?”道密尔淡然一笑,给了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回答:那些经营失败的企业,内部实在是破损不堪,我不用花太多力气就能找到它失败的原因。试想,当你知道了缺点的时候,纠正还不容易吗?所以我能够让这些企业起死回生,还为我盈利,那样我就不必自己从头开始了。道密尔说出了成功的奥秘。那就是珍惜失败。

失败的价值总是更高于成功。想要成功,不仅要从自己的失败过程中找到经验,还应该敢于把别人失败的教训吸收过来,引以为鉴,并且转化成自己的财富。美国学者查宁说:失败往往与成功密不可分。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失败是一堂不可缺少的训练课程。在失败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一般来说。通过失败而发现的问题常常是最重要的。失败教会我们如何把握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从这个观点来说,从来不犯错误的人也许不如会犯错误的人来得幸运,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有新发现。

 

1.巨人也会倒下

 

创业者没有策划就开始行动,难免会出现让他失望的情形,但是策划不周密,也一样会影响到创业者的成功。

史玉柱是靠着开发M—6401桌面排版系统起家的,他的公司曾经十分辉煌,每年都能够以300%的高增长率取得良好的成绩。应该说当时的巨人汉卡以及后来的中文手写电脑都拥有过辉煌战绩。可是,1993年开始,国际电脑业的霸主们开始将眼光转向了中国市场。从此电脑市场上拉开了惨烈的战局。史玉柱的巨人汉卡当时在这场战斗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与那些电脑霸主们相比,巨人汉卡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小婴孩。在损失惨重之后,史玉柱决定寻求新的支柱产业。于是,这位巨人的大脚就这样踏进了房地产市场。史玉柱将原来计划盖自用的18层办公楼的决定做了新的修改,并且对它层层叠加,最终定出了这样的决定:干脆修一幢在珠海市绝对可以算是标志性建筑的大厦,整个楼层达到70层,而总投资也从原来的定价顺理成章地涨到12亿。虽然说史玉柱有一些身价,但也无法承受这笔巨额资金。毕竟当初他所依靠的电脑产业获得的收人坏是有限的。于是他采用了融资的方法。通过融资,史玉柱得到了1个多亿,可是和12亿相比较而言,这笔资金还是九牛一毛,是远远不够的。在百般思索之后,史玉柱毅然将目光瞄向生物工程这块蛋糕。众所周知,生物工程是能够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利润的一个产业,史玉柱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他经过一番策划后,决定用自己刚刚筹措到的资金开启这条新的通道。他立刻大力启动了药品和保健品市场,决定以所赚取的利润反过来辅助他的巨人大厦。

巨人集团于是风声水起。短短一段时间中,就开始在全国的范围内挥出了重拳,仿佛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史玉柱成立了总指挥部,总指挥部下又附设了华东和华北等等八个方面军,全国各地更是有302家分公司被他改成了军、师的编制。1995518这一天,史玉柱按照原定的策划,下达了自己的一线命令,巨人产品立刻打出了大规模的广告,报纸上出现了整版整版的巨人广告。很快,广告宣传扩大到了50多家大型的新闻媒体,巨人公司的营销网络也通往了全国的50多万个商场。其中,有联营的17家工厂以及100多个配套加工厂。这些工厂每天都24小时不问断地连续运转,在工厂门外,由上百辆车组成的储运大军也从不休息,日夜兼程地工作。可以说,如此空前的战役使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得到了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仅仅用了5天,他的定货量就一举突破了3亿元大关,巨人集团的员工数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由原来的200人猛增到2000人。

尽管一切都呈现了大好局势,可是销售的高峰期如此之早地到来并不能说明什么。有时候这恰恰是一种危险的前兆。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巨人的广告宣传言辞过度夸大,销售业绩也在上扬之后迅速下滑。那些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漏洞此刻也渐渐暴露了出来。巨人大厦高昂的资金缺口根本不能依靠生物产品市场上所得到的回报来填补,而史玉柱面临的还不止这些,他的保健品生产也遭受到了阻滞,他的流动资金开始频频告急。在慌乱的情况下,史玉柱又一次做了错误的决定,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弥补这个漏洞,可是他依旧固执地把自己有限的资金继续朝巨人大厦砸下去。这使得生物工程因此一度停产,资金来源又一次面临干涸。

巨人集团的结局是可悲的。史玉柱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事先缺少策划,而是策划得不够周密,很多方面都没有考虑到,使得他经常拆了东墙补西墙,处于被动的状态。其实,以巨人集团自身的财力来说,根本不可能启动耗资12亿的大厦工程。令人费解的是,史玉柱始终都不曾向银行申请过贷款。当初,假使他能够及时地停掉巨人大厦的工程,并且把自己有限的资金转向生物工程,及时对自己公司中的管理漏洞进行填补和修复,那么巨人集团可能还会屹立在那里,不至于完全倒塌。但史玉柱并没有这样做。同时,因为巨人大厦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珠海的标志性建筑,所以当地的有关领导和政府对巨人大厦都十分关心,这也是史玉柱在决策时被非经济的因素占了上风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幢梦想中的巨人大厦还是成为了泡影,一个活生生的巨人集团因为策划不周而轰然倒地。

 

2.吉列公司反应迟钝的代价(1)

 

任何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都必须时刻警觉地注意市场动向,必须时刻根据市场变化万千的情况对自己的经营方针进行有效而合理地调节。要知道,以不变应万变的念头从来都是愚蠢的。

信息是策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忽略眼前的信息,那么造成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吉列公司在1962年之前曾经是美国剃刀市场的垄断公司。它所生产的超级蓝光刀片在市场上普遍销售很好,是吉列公司一直以来的核心和最高级的产品。超级蓝光为吉列公司创造了很高的利润。

由于吉列公司对超级蓝光十分重视,研制这种刀片就历经了5年时间。1960年,超级蓝光正式投放市场。仅仅两年之后,超级蓝光就为公司创利约1500万美元,这个数据达到了公司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虽然说超级蓝光的效益十分看好,但也存在着缺点,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材质。超级蓝光是用碳素钢做成的,因此才具有薄而锋利的特性,但这也导致了超级蓝光不耐用。当吉列超级蓝光刚刚上市的时候,已经有消费者就这个问题向吉列公司进行了反映。然而,公司高层没有重视消费者反映的信息,更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因为从整个销售市场来看,超级蓝光销量极佳,这种反映也就如蜻蜓点水一般,很快被遗忘了。

虽然吉列公司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但重视这个问题的还是大有人在。在消费者反映之前,英国一家剃须刀公司——威克逊公司曾经就刀片不耐用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研究,并且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用不锈钢制成的特别的刀片,质量十分过硬。可以说威克逊公司的发明在剃刀制造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成功地使刀片变得经久耐用。尽管是不锈钢制作的,却十分有弹性,使用起来也很轻便。在英国市场上刚刚开始投放,就得到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喜爱。很快,在英国出现了蜂拥购买威克逊刀片的潮流。不过在美国,威克逊公司的知名度并不高,而且产品也没有大规模地上市,所以吉列公司的超级蓝光虽然有着十分致命的弱点,还是稳固地站在刀片市场的前沿。

吉列公司虽然也知道了这种不锈钢刀片,但他们并没有在意,与此同时,吉列公司在美国一贯的老对手——美国精锐公司以及全剃刀公司却已经捕风捉影,得到了重要的情报。在一番研究之后,这两家公司立刻跟风推出了自己的不锈钢刀片。只是短短地一段时间,不锈钢刀片就成为了美国刀片市场上的明星产品,许多吉列刀片的忠实用户也忍不住掉头转向,开始使用不锈钢刀片了。

吉列公司此刻才如梦初醒,但已经晚了!原来如此好的良机被白白浪费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放到了吉列公司的面前。

在吉列公司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人提出,干脆让吉列公司也做不锈钢刀片,因为吉列已经是消费者趋之若骛的品牌,所以如果吉列公司一旦推出不锈钢刀片的话,消费市场上一定有很多人会冲着吉列的品牌慕名而来。如此一来,吉列公司还能够节省一大笔高昂的宣传费用。得到的会比先前失去的更多。还能够抢占住一大块市场份额。可是这个主张却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吉列一旦开始制作不锈钢刀片,那么当初推出的王牌产品超级蓝光就会遭到消费者的质疑,大家都奔向了不锈钢刀片,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吉列公司最终忍痛割爱,将超级蓝光这个王牌产品自动退出市场。

但还有一些人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他们认为吉列公司没必要去做不锈钢刀片市场,而是应该积极地对超级蓝光进行有效的促销活动。他们期待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将超级蓝光已有的市场份额扩大。

吉列公司对整个市场进行了调查。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由于研制超级蓝光的时候,已经投入了相当的精力,所以超级蓝光的品质绝对是有保证的,它的工艺技术几乎臻于完美,还十分稳定。但不锈钢刀片的研制并不如超级蓝光那样细致,再加上它是市场上新出现的产品,工艺并没有经过太多时间的磨砺,所以说总体质量不够稳定。在调查结果明了之后,吉列公司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们的决定是,对不锈钢刀片置之不理,任其继续发展。而自己则竭尽全力地去巩固超级蓝光的市场地位。

然而刀片市场是无情的。在吉列公司决定放弃不锈钢刀片市场而力保超级蓝光市场之后,事态发展突然急转直下。不锈钢刀片很快就在美国市场迅速走红,美国精锐公司和安全剃刀公司对吉列公司置之不理的态度十分满意,并且针对其做出了强有力的宣传,一时之间,吉列公司的广大用户竟然都选择了不锈钢刀片市场,而叛逃了超级蓝光超级蓝光的销售额如同坐了过山车一样迅速下滑,市场占有率史无前例地掉到了最低点。

 

2.吉列公司反应迟钝的代价(2)

 

等到这个时候,吉列公司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他们的主要失策就在于做市场策划时,对于信息不够敏感,他们获得不锈钢刀片的信息并不比别人晚,但是决策者却没有重视,等到事态严重后,在慌乱之中,又做出了更错误的决策。迟到的开始使吉列公司得到了惨重的教训。放眼当今世界,没有一家企业是能够在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的态度下保持自己的强者地位的。就算是市场上的佼佼者,也会因为懈怠的表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从一开始就十分强大的敌人是可怕的,但是如果因此而忽略掉刚开始竞争时弱小的对手,那么等待企业的也注定是失败。

 

3.多一个分析的脑袋

 

德国管理大师皮尔杰曼曾经这样说过:策划分析十分重要。任何决策者在步入正途的时候,策划分析就是一块精准的指南针。

对一名创业者来说,少不了要做出决策。那些重要的决策绝对不是想当然就可以做出的,它们需要依据调查数字以及统计表的支持,只有通过对这些东西的分析,才能够制定出优良的决策。所以说,策划分析技术的确是创业者无法缺少的管理工具。一个企业的领导,他应该时刻都比下属多带一个分析的脑袋

张树新是一个非常热心于创业的人,1995年的时候,她去了美国。这次美国之旅使她收获颇多,她在美国接受了互联网这个概念。互联网这个能够使成千上万的人只需要坐在家里就能够上班,进行购物,看病或者交易,甚至是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直接对话的玩意儿让张树新兴奋不已。她仿佛见到了一个神奇的新世界。她默默地在心中酝酿起了一个十分冒险而大胆的计划。当她一回到中国,就立刻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当时,她已经是北京天树策划公司的老板,但她毅然将自己的公司改名为瀛海威科技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终极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互联网。为了这个计划,张树新心潮澎湃,她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十分重大的工程,不过她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在国内,懂得互联网的人寥寥无几,她究竟怎样让人们接受互联网这个概念呢?当她兴致勃勃地到邮电部门,向他们申请信息服务的时候,那位接待她的人对她的念头十分不解,甚至大吃一惊地认为她想开一个电信局!

虽然张树新早已经料想到了自己的计划实施一定会遇上困难,但事实上,这个计划的实施几乎比登天还难。张树新的公司只是一个民营企业,她所具有的力量十分弱小,要想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网络自然是难上加难。在一开始,她就要做基础设施,要寻找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更要有信息服务商,这一切的投入都不是一个小数目,粗略估计了一下,少说也需要上亿元的资金投人。而且当开始运营之后,还必须对每年的收支平衡进行维持,盈利也有一定的数目才使这个计划具有可行性。张树新并没有对这些都弄清楚,就投人她的计划。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她勇敢地迎了上去,顶着很大的风险。在张树新的策划下,她打开了一个个的局面,一些媒体对她的计划进行了热情的炒作,迅速地提高了互联网这个概念的知名度。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之中,瀛海威就崛起了,并且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产业中第一位的品牌。然而。这并不代表什么,因为当时,张树新的知名度与她的赢海威所得到的收益并没有成比例。她投入的只是区区几百万的资金,这些资金甚至不够她支撑瀛海威的正常运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张树新不得不将瀛海威推向了市场。她是瀛海威的掌门人,自然不愿意和别人共享自己的公司。可是从经营的角度上来看,当时张树新能够及时地寻求到投资的合作伙伴,并且实行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方式,的确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在她将瀛海威推向市场之后,中国兴发集团立刻向她投出了橄榄枝,一下投入了7300万。在改制之后,张树新手中拿到了瀛海威265%的股份。这次合作,使瀛海威进入了全速扩张的新阶段。在谈判的初期,双方曾经这样预测过:合作的第一年之后赢海威应该可以实现收支平衡,而到了第三年的时候就能够成为一个盈利公司。当时,这些预想十分乐观,可是时间渐渐过去,这种大好的局面始终都没有出现。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合作之后,巨额的支出并没有让兴发集团尝到甜头,反而使他们痛苦。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兴发集团也与张树新一样,把自己将来的利益拱手让出一些给其他企业,进行分化风险的合作。199710月,瀛海威再次找到了新合作伙伴,与香港中策集团正式签订了协议,并且重新组建,瀛海威有了一丝起死回生的机会。但很不幸的是,在中策集团准备大资金投入的当口,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一瞬间影响非凡。中策集团不得不在这股猛烈浪潮之下收缩了投资思想,重组瀛海威也就此成为了泡沫中的幻影。祸不单行,在资金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张树新又与兴发集团之间产生了管理方面的矛盾,双方始终不能统一战线。张树新坚决不动摇自己的意志,决定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全力投入百姓网的经营,可是兴发集团对她的意见并不采纳,他们更看好的是能够在近期带来利益的专业网络,比如说律师网或者司法网和商业网等这些网络的开发。矛盾越来越激化,导致了严重的分歧。争论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变成了这样:张树新辞去了瀛海威公司总裁和董事的职位,并且将自己265%的股份全权交到他人手中,进行委托代管。

张树新做梦也没有想到过,自己信心十足地冒着风险创办的瀛海威,最后不能留在自己手中,不得不无奈地离开了瀛海威。张树新失败的问题并不是她事先没有做策划,而在于她没有切实地认清形势,她瞄准网络的策划是对的,但她对从事网络在当时国内所面临的难度和所用的资金都缺少足够的认识。张树新最初期待的梦想真的十分诱人,并且也给过她无穷的动力与希望,可现实无情,由于对网络这种产自于知识经济下的新生物,缺少足够的认知,对它的运作缺少充分的了解,就贸然涉足,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4.锐步公司的错误选择(1)

 

英国的一位管理学大师理尔斯·鲁宾说过这样的话:人们在追求完美的决策过程中,往往会把最合理的决策扔在一旁,而望向最完美的决策。

事实上,完美的决策仅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那被人遗弃的最合理的决策却是真正可以付诸行动的。理想化虽然是十分完美的表现,按照它的标准所做出的选择方案能够对任何条件都予以满足,同时也不会增加新的困难。但在现实之中总有随时落地的砖头将我们的梦想砸碎,使它无法成型,让它渺小无比。所以,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对每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进行目的性的衡量与评估。那些备受瞩目的关键决策不是要求最完美,而是应该落在最合适的身上。

当我们的选择范围仅仅是在数种选择方案之中,而且只能够选择一种的话,我们要做的就必须是,果断地决定哪一个方案最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并且在所有方案之中,它的风险是最小而且最有效率的。也就是说:做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尝试平衡。不能选择那种虽然可以完成目标却必须带着重大风险的方案。

锐步公司的董事长法尔曼就曾经在选择方案方面出现过问题。

当我们谈论到世界知名体育用品公司的时候,少不了会有这样几个品牌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那就是耐克、阿迪达斯、菲乐和锐步这些国际大品牌。在这几个知名品牌中,又以美国著名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乔丹担任形象代言人的耐克公司最为著名。这么多年以来耐克公司一直都是全球体育用品的领头羊。树大招风,耐克公司的地位也时刻会遇到同行公司的争抢。不少公司都曾试图把耐克公司的霸主地位揽人自己的怀中,可是耐克却始终屹立不倒,这些公司都力不从心地败下阵来。每一次都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耐克公司又一次大规模地占有了大部分的市场,但是挑战者却只落了个自取其辱的下场。

1993年的时候,锐步公司对产品进行了新的开发和研制。最后做出了一种非常受市场欢迎的气垫鞋。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锐步公司在女鞋市场上得到了超过耐克公司的份额,与耐克公司平分秋色。在如此看好的市场前景之下,锐步公司本来可以在女鞋市场上加大脚步,集中力量巩固一下已经很不错的霸主地位,并且把耐克公司甩到后面去。但当时锐步公司的董事长法尔曼并不这样认为。他十分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决定要与耐克公司争夺专用体育用品市场以及男子运动鞋市场。就在这个当口,公司内部的一名经理意识到了董事长的失误,他勇敢地找到了法尔曼,提出了自己的策划方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看法。他认为,即使锐步已经在女鞋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势力,但这并不能表示,锐步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在男子运动鞋市场上任意驰骋,与耐克抗衡。并且这位经理也诚恳地指出,不论是新产品的设计还是开发方面,耐克毕竟是耐克,锐步无法与它相抗衡。

然而,法尔曼没有听取这些诚恳的提议,而是采纳了锐步公司的设计开发师穆勒的策划方案。穆勒虽然是由董事长亲自任命的,但他的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事实上,在公司内部,不论是质监部经理还是其他部门的经理,大家都不约而同对他的策划有看法。但法尔曼力排众议,支持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穆勒。

很快,由穆勒一手策划的新计划开始实施。锐步公司和耐克公司一样与许多著名球星签订了广告代言合约,其中就有奥兰多魔术队的中锋奥尼尔以及达拉斯牛仔队的后卫埃米特。史密斯。虽然说,这两位名人能够使锐步公司在短时间内将知名度上升到一个层面,但事实上,效果却恰恰相反。一些消费者对锐步公司这样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觉得太过于老土,仅仅是简单的对耐克公司的模仿罢了。不仅如此,当初锐步公司一口气签约了两位知名人物,就意味着必须要为他们支付高额的代言费用。于是,公司的成本也迅速而急剧地增高了,公司内部的管理费用呈现上扬的趋势。在两年之前,公司营业收人中只有244%是花费在管理费用上的。但是现在这个数字达到了327%。危机已经露出了苗头。如果在危机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果断采取措施的话,一切悲剧都还有可能避免。公司内部也有了不同的声音。大家都希望把大话连篇却从不务实的穆勒调离现在的职位,并顺应市场的需求,加大马力开发高价位的运动鞋。这两种做法其实都能够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但遗憾的是,法尔曼依旧置若罔闻。1994年的时候,耐克公司出马了。他们潜心研究多年的可视气囊运动鞋腾空出世。这一次,耐克公司瞄准的正是高价位的运动鞋市场。虽然说这种鞋从开始就定价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但却与现代人对高品质运动鞋的需求不谋而合。没有多久,耐克公司就收到了效果,人们对可视气囊运动鞋的疯狂追捧说明他们又一次成功地占领了运动鞋的市场。

在耐克公司获得收获的时候,锐步的产品却依旧备受冷落。虽然说锐步运动鞋的价格并没有耐克那么高,甚至还低了好几十美元,但人们仿佛始终不能对其产品提起像对耐克公司产品那样的兴趣。到了1995年的时候,耐克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又一次上扬,从原来的31%到9到了37%,而锐步公司呢?他们的份额竟然一路下跌,落到了20%之下。这一切还不是令法尔曼最痛苦的事情,在锐步公司内部,还发生了不少人事上的变动。公司中超过一半的设计人员以及部分负责销售和开发的经理面对锐步的衰弱,都感觉没有值得展望的前景,于是相继离开了锐步,甚至连一开始就是法尔曼亲点的设计师穆勒都主动地离开了。

 

4.锐步公司的错误选择(2)

 

一个不正确的决策最后会导致全盘的失败。不论做什么,我们身边总是能够听见各种不同的意见。而决策者的身边,这样的声音也许更多。作为一名决策者,最重要的并不是他一定要拿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出来,而是他必须具备一种筛选能力,能够从各种建议中筛选出最有价值最正确的一个。作为决策者来说,自己本身的主见自然应该是要保持的,但也不应当过分固执。因为这样一来,主见就成了刚愎自用的表现。

 

5.哈斯理想主义的误区(1)

 

策划最怕的就是不顾现实.完全由梦想来主宰。犯这样错误的人不在少数。

莱维斯蓝色牛仔裤在世界各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很长的时间内,莱维斯就是牛仔裤的代名词。还有这样的说法:可以有人不知道万宝路香烟,也可以有人不知道耐克运动鞋,但是没有人不知道莱维斯牛仔裤。许多美国人一直到今天还对莱维斯著名的广告念念不忘:美国的象征性雕塑自由女神轰然倒地,可是那条莱维斯牛仔裤依旧完美如初。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罗伯特.哈斯成为了莱维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个时候,莱维斯公司旧有的管理制度出现了问题,这种落后的制度根本不能适应高速度扩张的莱维斯公司的需要。当时,莱维斯公司得的一种病症是臃肿病,也就是它内部的权力分散太多,从而导致公司随时有分崩离析的危险。当时从哈佛大学MBA毕业的罗伯特·哈斯正是在公司最需要改革的时候临危受命。他是家族中的第五代继承人。哈斯是个有才能的人。当他接手了这个公司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按照自己的策划方案大刀阔斧地对整个公司进行彻底改革。他第一步关闭了公司下属的十几家工厂,并且把那些看起来不太可能有出头之日的子公司解散了。接着,他全力扩展海外业务,并且将公司的重心全部集中到莱维斯的核心产品,也就是牛仔服上。哈斯十分想提高生产效率,就对旧的服装生产线进行了调整和改良,并且引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他特地派那些缝纫工人去其他的工厂进行培训,并且舍弃了以前工作计件制的工作方法,将团队协作精神加深到每个工人的脑海之中。1985年,哈斯又做了一个调整,他出资买断了一部分股东的股权,这样,整个公司的股权得到了相对的集中。哈斯所做的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正确的,原本开始滑坡的业绩又一次趋向平稳,莱维斯公司开始步人正常的管理链运行之中,公司的销售额也一点点地稳步上升。公司的股票也涨了。原本仅仅为253美元的股票此刻已经到了265美元。这个翻了100倍的数据令人疯狂。而哈斯也因为自己出色的表现被业界人士视为管理天才。一些和哈斯熟悉的人都知道,哈斯不仅才能卓越,也是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在哈斯看来,他的莱维斯公司是一个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成长的商业公司,因此他觉得自己公司的业绩始终可以超越那些只是在单纯地追逐利润的公司。正因为始终抱着这样的理念,所以他一直把自己的目标定在实现这种管理观念的道路上。为此,哈斯按照自己的策划方案在公司中做了不少大胆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试验:哈斯摒弃了美国传统企业中那种一人把关并且自上而下地进行的商业管理模式,采用了让工人竞相参与整个决策过程的方式。在哈斯心中,商业机构不仅要追求利润,更应该带头把环保和劳工、人权以及男女平等和福利等问题一一解决掉,哈斯力图把莱维斯变成美国的服装业中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可是,光顾着追求社会效益,哈斯无形之中就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转移到层出不穷的社会公益活动中去了。他经常在公司自助餐馆门口负责任地发放防治艾滋病的小册子,并且积极地接受媒体关于那些价值成就企业等话题的采访,也投身到青少年道德方面的演讲潮流中去。这么一来,哈斯等于变相地将莱维斯——一个纯粹的生产企业转变为一个没有利益追求和非盈利性的组织。

1993年,莱维斯公司业绩不佳。这是它从1988年以来的第一次业绩下滑。哈斯十分重视,还特地选出200名在莱维斯表现最为优秀的员工,编排成队,组成了一支研究小组,集中精力开始设计套新的倾客服务供应链系统。但由于哈斯研究小组的人员纷纷蔷泺自己的靓,企业内部嘭成了革新派和保守派两个派别。他们总是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发生争议。最后,哈斯无可奈何地把原计划在15个月中就做出来的新产品的生产周期尽力压缩到了3个月。这种做法的直接影响就是生产成本无端地成倍增加。一直持续到1995年,这项一共花费了莱维斯85亿美元的庞大计划以失败告终。在这之后,莱维斯又提出过不少改革方案,但不幸的是,每一次哈斯都像那一次一样,要征求研究小组的意见,提倡集思广益,所以各种各样的意见仿佛是全民公决似的讨论一样让哈斯无法坚持自己原来的想法,这些改革方案——搁浅了。

哈斯理想化的经营理念导致了公司的决策最终远远偏离了市场,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降低了领导人的决策效率。莱维斯牛仔服装也出现了落伍的情况,它的款式色泽,就连做工也开始有了退步,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到最后,那些思想墨守成规的老人都对莱维斯的产品嗤之以鼻,因为他们也开始认为这样的老式牛仔服装实在是太老掉牙了。

正因为如此,1997年之后,莱维斯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哈斯先后关闭了北美和欧洲29座莱维斯的工厂,还拼命地将员工进行缩减,最后只留下了16万人。在1998年的销售额报告中,莱维斯的成绩与1997年相比还是减少了13%,莱维斯公司的市值也迅速地从140亿美元一路下跌,落到了80亿美元。

 

5.哈斯理想主义的误区(2)

 

从莱维斯公司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脱离经济效益从梦想人手的策划是行不通的,如果企业只是盲目地追求社会效益,那么所做的一切都只是让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句话变成空头支票。哈斯正是如此,他的确是做了不少公益活动,可是,他裁减掉的16000名员工又该怎么解释呢?正是因为不追求经济利益,才会使这些无辜的人站到了失业者的行列。口口声声强调自己要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哈斯根本没有想到,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对自己进行的一种无声的讽刺。

 

6.跌落的太阳神

 

一项好的策划往往是取大利润的关键,而一项坏的策划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而且会出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特·凯金说:糊里糊涂地策划,只能糊里糊涂地完蛋。以下这个例子就值得创业者深思。

1987年底的时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莞县黄阳镇出现了一家新兴的企业——黄阳保健品厂。它所做的保健品的主要原料来自动物的身体,因此这个工厂全部的启动资金只不过5万元人民币。

黄阳保健品厂刚刚成立,就带着自己的产品前往国家体委举办的第一届保健品评比活动现场。这次评比使名不见经传的万事达生物键口服液突然出了名,因为它得到了中国运动营养金奖的荣誉,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对这条新闻进行了报道。黄阳保健品厂也因此成为了保健品市场上的佼佼者。

1988年初,黄阳保健品厂进行了全新的调整,一举将厂名、商品名还有商标都进行了统一,新名字是太阳神。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品牌意识,正是因为这次调整,太阳神得到了十分丰厚的收入,仅仅一年,销售就高达750万元,高出预期产值的10倍。1990年的时候,太阳神更是令人惊叹,它的年销售额居然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24亿元,那是太阳神的黄金岁月,人们把太阳神当作了奇迹型的企业模板,它那日均300万元的人账资金让人垂涎,它的产品在市场上始终供不应求,它真正地实现了零库存销售。许多有才华的青年才俊来到了太阳神。1993年,太阳神的年销售收入竟然突破了13亿元大关。在当时,这一辉煌的战绩是许多著名企业,如海尔、联想和万向集团等想都不敢想的。

太阳神实施的是以形象促销售的市场方针。但是在太阳神的内部,它的掌门人怀汉新也没有放弃对内部机制的完善和创新。1990年,他决定以新换旧,一口气将当年和自己共同创办太阳神的九位元老级高层退居二线,而让另外一批更有青春活力与开拓精神的年轻人进人了最高管理层。市场也在变化。随着保健品市场的不断开拓,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觊觎保健品行业,激活了整个市场的竞争。但太阳神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一直都将自己成名的两大产品:太阳神生物键口服液以及猴头菇口服液当作了镇山之宝。怀汉新曾经这样打过比方,他说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只有一个神秘配方,但是人家却打造了一个饮料帝国,并得到了百年长盛不衰的市场,所以说太阳神口服液自然也能够变成中国的可口可乐,因此,太阳神根本不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因为怀汉新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尽管太阳神的科研中心一直都上报新研制的项目,却都没有成功。

事实上,在太阳神的内部机构设置上,实施的都是严格的层级结构,不论是什么决定,都必须要经七名一级经理的签署才可以投入实施。这样做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僵化以及决策的迟缓。太阳神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大力开放人才培训体制,不断地培养出大批营销高手。但这些人才都没有在太阳神内部做长久,因为许多客观主观的原因,有的离开了太阳神,有的干脆自己组建新的公司,变成了太阳神的竞争对手。

然而最终把太阳神朝万丈深渊推过去的并不是这些原因。而是策划中出现了失误。由于一直要追求多元化扩张的策划思路,所以怀汉新坚持的是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共同并进的战略思想。仅仅1993这一年,太阳神不但在保健品领域扩张,更涉及了石油和房地产、化妆品和电脑、经贸和酒店业等将近20个项目的投资。还千里迢迢去了新疆和云南等一些地方相继成立了下属的经济发展总公司,太阳神在那里不但进行大规模投资,还兼顾着收购当地的企业。这些活动在短短两年中花费了太阳神差不多34亿元的高额资金。但这么高的投入并没有给太阳神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令太阳神彻底地失望了。199511月,太阳神首次在香港上市,当时所拟定的招股价是每股l5港元,不料在上市的当天,价格一再下跌,竟然跌破了招股价,仅仅以每股117港元匆忙收盘,下跌的幅度达到了22%。1996年,太阳神又出现危机,那是它创业以来的第一次亏损,亏损额是1100万元。而到了1997年,亏损增加到了159亿元。太阳神的股价也频频下跌,最后只值9分港币。这时的太阳神已经出现了败相,怀汉新也引咎辞职,黯然地离开了总裁这个位置。正是当初的决策失误,导致了最终这样的结局。

 

第四部分:揭开策划的面纱

 

有这样一个故事:老翁和他的儿子以捕鱼为生,他们经常摇着船一起在湖中撒网捕鱼。每一次老翁捕到了一条鱼总是将它们放回池中,经常一天也捕不了多少鱼。而他的儿子看到老翁把捕到的鱼又放走了,很是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老翁笑着说:我放走的都是小鱼,让它们在那里更好地生长繁殖,如果不放它们,以后鱼就会越来越少,这是为了你们将来能捕到更多的鱼呀,希望你以后捕鱼时也能这么做。

他的儿子却认为老翁很傻,对他的话不以为然,他想:湖中的鱼要多少有多少,从来也没听说过鱼会被捕光。他根本就不按老翁的话去做,所以每天都能捕到很多鱼,并为自已的收获很是自得。老翁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最后他叹息着说: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后果的。

老翁死后,他的儿子继续以捕鱼为生,由于他每次撒网总是大鱼小鱼一起都捕,使得湖中的鱼越来越少,几年后老翁的话应验了,他果然无鱼可捕,生活不下去,只得背井离乡,四处奔波。这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只图眼前利益,或许会取得一时的成功,但终究还是会失败。生活中是这样,事业也如此,创业者如果是一个鼠目寸光、把目光局限在眼前的人,也许凭着一时的运气能够有所成,但却持续不了多久。

 

1.站得高,看得远

 

当视线所及,只看到眼前利益时,行动自然受到约束;而看到了未来,并做好了准备,就会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超前意识是个人成败的关键,它同时也是一种出于危机意识而产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写道:成功者一定要能够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眼前利害以外的事情。需要有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的眼力。

在市场竞争激烈复杂的今天,一个创业者若没有超前的、长远的战略策划,那么,其生存和发展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的潜力和走势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创业者想要尽快成功,超速发展,那么他就一定要有把握市场方向超前预料市场未来的眼光和才能,然后再依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超前性决策。

我们所说的战略远见首先是放眼未来,对至少5年以上的较长时期内的生存和发展进行通盘策划,从而实现创业者较快发展和取得更大的成绩。这种战略远见是进行策划的首要条件。一个想要有所发展的人必须关注经济发展的方向,因为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大势,经济大气候对个人的发展影响不言而喻,创业的个人直接依附在经济大势之下,如果把握好了经济形势,那就会处于一个较好的环境当中,这时如果创业者自身的因素良好,就有了腾达的机会。但反过来如果在经济形势不景气时,就算是创业者的根基稳固,也难免会受其影响。因此,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战略远见非常重要。

策划者对于短期内的经济形势,也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很好地把握长期和短期内的经济形势,才可以充分防范战略谋划的失误。一般而言,经济大势可以概括地分为四个时期,即: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创业者所面对的,一定会是这四个时期中的一个。这种经济大势将会影响创业者的每一项重要的商业策划和决策。所以,创业者的任何一项策划都要根据经济大势而决定,不能不顾经济状况闭门造车。个人在为自己的发展进行策划时,要力争做到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策略部署。并且要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做出明智的调整。

很多大的公司或企业常常聘用专门的经济分析员随时向他们汇报经济分析的情况,为高层提供决策依据,而对于一个开始创业的人来说,他所依赖的就是自己的超前感知。当代西方管理学有这样一种理论:一个创业者应该用以下方式才能取得最好的发展和合理的时间支配,那就是考虑战略问题用40%的时间,处理人际关系用40%的时间,余下的20%的时间用于管理日常事务。

创业者只有这样,才可能会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而这种远见无疑会给创业者带来一份厚礼,让个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得到超常的发展。在中外很多成功人士的身上都能看到这一点。

 

2.柳传志的千里眼

 

创业者应该具有战略眼光和良好的分析能力,任何时候既要留意经济形势变化的一面,又要把握它必然规律的一面,能够从变幻的经济形势中预测到将来的走势,从而制订对创业者更为合适的长期。

2004年雅典奥运会,联想集团成为唯一一家国际奥委会全球指定合作伙伴。这意味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联想集团已成功踏进了国际市场。联想集团的成功与柳传志的超前性战略眼光和策划是分不开的。

柳传志是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他一开始就瞄准了电脑行业。电脑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很短。上个世纪70年代,电脑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依然是陌生的。计算机进人中国,到现在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联想集团的历史也不长,1985年之前,它的名字叫中科院计算所公司,由11名科技人员以20万元人民币投资创办成立,对于电脑业而言,20万人民币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创业初期所面临的困难是不难想到的,资金的短缺使得公司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自主开发,而当时的国人对计算机更是非常陌生,这使得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业务可做。公司很多人对此忧心忡忡,有人建议改行去倒卖钢材,说这样能够挣到大钱;也有人说不如开发出售一些小商品,这样比较稳妥些。

但柳传志却坚持不同意改行,他以一个战略家的前瞻眼光认为,电脑行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虽然眼下面临着很多困境,但前景是不可估量的。但如何解决眼下的生存问题呢?柳传志又开始了短期的策划,他想到,当时的电脑还处于发达国家向中国进行简单的产品输出阶段,人们买了电脑,不见得会弄,势必需要验收、安装、维修计算机等等一系列的服务,需要专业人士,这不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吗?

于是他决定先从这里人手,这样,公司有了最早的一批业务,资金的不足并没有阻止公司前进的脚步,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简单辛苦的劳动,联想公司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几个月中他们就积攒了70万元的资金。

先搞起电脑售后服务业,柳传志的策划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他的超前意识正是成功的秘密武器。联想的故事还在继续。电脑无疑是神奇的东西,节省了不少人力和物力。但是,人们很快发现,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电脑对国人而言,根本就是中看不中用。全英文的版面一般人读不懂,也没法用,只能像木头家具一样摆在家里当摆设。真是让人头疼!这种尴尬的局面亟待解决,柳传志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前瞻眼光。

于是他很快就改变了公司过去简单的安装、维修计算机等业务,而是提出了以开发西文汉化产品为主攻方向的发展战略。这一年,公司正式将联想式汉卡的科研开发立项。将过去辛勤劳动积累的70万元资金全部投入汉卡的开发工程当中,没用多久,汉卡就开发成功,并很快投放市场。汉卡的出现解决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电脑在中国的普及率大大提高。许多向中国出售电脑的外国公司纷纷要求与联想合作。就这样,柳传志以汉卡开发作为突破口的市场策略很快就取得了成果。

然而柳传志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开始了更长远的策划。

到了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大陆对电脑的需求量日益上升,已由当时的十几万台向百万台迈进。中国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脑市场。然而,就市场形式而言,中国的电脑完全依靠国外的力量,国内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先进的能适合中国国情的主导型电脑,更没有自己的品牌,这个市场的广阔前景是不言而喻的。

柳传志意识到创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电脑,脱离对外国的依靠区域为一种完全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柳传志再次先发制人,他与美国AST公司合作,在国内市场推出联想品牌电脑,这一举动引起国际同行的瞩目,获得了巨大成功。接着,柳传志又成立了香港联想公司,充分利用港商对世界市场熟悉的优势,全力抢占市场份额,联想的分公司和办事处很快就遍布了发达国家。联想集团一路从辉煌中走来,只用了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年营业额高达30亿美元的大企业,逐步登上了世界舞台,这正是柳传志战略远见的体现。那种永远向前看的眼光,高瞻远瞩的睿智正是创业者成功的必要素质。

 

3.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

 

创业者要能打破常规思维所设定的框框,而进行创新思考。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约翰是一个小商人,他好几次经商都不成功,这让他感到非常苦恼,常常思考着自己的出路。后来他进了纸厂做了一个工人。有一天,约翰因为在操作时想着生意的事,心不在焉,弄错了纸浆的配方,结果生产出大量没用的废纸,老板将约翰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让他用工资折价买下了那些纸,并将他赶了出来。约翰没拿到工资,面对一大堆废纸垂头丧气,这时有个朋友劝他乐观一些,看看能不能设法让这些纸派上用场,于是约翰开动脑筋策划起来。他很快发现,这些废纸虽然不能用来书写,但却有着非常好的吸水性,约翰想可以用这些纸来吸收器皿或是工具上的水分,于是他把这些废纸用刀裁成了小块,把它们包装了一番,命名为吸水纸,拿到了市场上开始销售,没想到生意居然非常好,这真让约翰喜出望外,他很快就将那个当初弄错的配方申请了专利,并大量生产吸水纸,约翰因此而发了一笔。

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策划创意,可以改变创业者的命运,约翰正是通过一个新奇的想法而取得成功的。

有人把创新意识说成是人类思维中最积极、最活跃、最主动、最具创造性的优秀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并不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更与知识层次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创新讲究的是独特性和新颖性,即从全新的角度考虑问题,脱开原有的程式化思维的束缚,开发思维领域及物质世界领域的处女地。创新与策划的关系就在于:如果你一开始的创意和构想平淡无奇,那么你所做的策划也肯定不会很出色,相反,如果你一开始就有独特的构思和非常新颖的创意,那么你所做出的策划,一定也会不同凡响。

让我们来看看斯塔克的创举吧。经过百年风化的美国自由女神像曾经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修整。当工程完工以后留下了大约200吨的废料,美国当局不知如何处理,只好出钱请承包商运走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由于美国政府在处理垃圾方面规定得非常严格,要动用很多的车把垃圾拉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大多数承包者都知难而退,他们认为这根本无利可图,所以很久都无人来承包此事。这时,斯塔克承包了这个苦差事,所有自认为聪明的人都在笑他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斯塔克完成了垃圾处理时不但没有赔本,而且还大赚了一笔。

原来斯塔克在承包之前,进行了一番精心策划,接标之后他首先将废料做了细细的分类,用其中的废铜铸成了自由女神像整修纪念币,然后又把其中的废铅和废铝做成了纪念尺,把水泥块、朽木等加工后,装进一个非常别致的盆子里;接着斯塔克将加工后的产品当做纪念品,出售给来这里的旅游者。这样一来,那些本来一文不值的废料和垃圾,转眼间变成了一笔宝藏。斯塔克正是凭着他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展开想象,精心地进行了策划,从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斯塔克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创新的过程并不具任何难度,它往往只是瞬间迸发出来的激情和灵感。这是一种最开放、最宽容的思维方式,其产生的过程与艺术的创作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4.正确对待愚蠢的想法”(1)

 

——“拍立得与超市的发明

一般人往往受到程式的约束,习惯了循规蹈矩,跳不出即定的圈子;更多人则是没有勇气打破传统。所以,墨守成规,不能够推陈出新。这也就使得创新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而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就成为少数的成功人士。

那些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人士通常都说自己得益于创新意识,很多人对此并不服气,认为那些成功者的创新策划并不怎么高深,离普通人也不遥远。亨利·兰德策划是驰名中外的成功策划之一这个案例很有启发意义。亨利·兰德是一个十分热衷于为女儿拍照的父亲。当给女儿拍照片的时候,女儿总是天真可爱地希望可以立刻看到爸爸给自己拍摄的照片。但是照片怎么可能拍好就能看呢?

只要是对摄影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异想天开的梦。亨利·兰德对女儿的这个愚蠢的想法很无奈,他对女儿做了关于照相机成像的解释。但是女儿似乎对他的说明不感兴趣,仍然要马上就看到照片。

在女儿的坚持下,亨利突然这样问自己:为什么照片一定要这样冲印出来,才给人观看呢?世界上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的照相机,拍好之后就会同时显影?”想到这里,他陷入了沉思,亨利被自己这个想法吸引了,他觉得自己应该进行相关的尝试。尽管嘲讽的声音与批评的声音接踵而来,可是他依旧坚定地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研究。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亨利居然成功了,他做出了一种名字叫做拍立得的照相机。这种相机和亨利的女儿所希望的相机一样,能够一拍显影。带着这种新的相机,亨利成立了兰德企业。而拍立得相机也正式开始投产。

虽然说这样的相机新鲜有趣,但宣传与推销的方式仍旧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亨利在考虑之后,找到了当时在美国具有很高名望的推销专家——霍拉·布茨。布茨听说是为拍立得做宣传和营销,十分高兴。因为他也很喜欢这样的产品。于是就欣然接受了这个职位并开始了精心的策划。他们经过调查,发现迈阿密海滨一直都是美国的旅游胜地,几乎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国内外旅客到这里度假。精明的布茨对这个信息很感兴趣,他觉得迈阿密海滨是最为理想的推销场所。于是,他找了一些泳技高超并且拥有完美身体线条的妙龄女郎,来到了海滨浴场。他安排那些女郎在游泳时假装不小心掉进了水里,接着再找到救生员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这一幕惊心动魄,并且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就在大家关注整个事情发展过程的时候,布茨手执着拍立得相机对这些画面进行了快速的捕捉,并且在眨眼间就把所有拍摄下来的精彩瞬间都化做了成形的照片。看到这些照片的人都惊讶不已,而且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此时,拍立得的推销员就凑了上来,趁机开始推销相机。通过这个方法,拍立得相机火速走红,并且立刻从迈阿密走向了整个美国。在市场上,到处可以见到人们在购买拍立得,大家都喜欢这种使用方便的照相机,拍立得成了畅销不衰的经典产品。亨利的公司自然是收获颇多,名利双收。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亨利·兰德是一个非常善于创新的人。他在女儿一个愚蠢的想法的启发下,最终发明了同时显影拍立得照相机,这就说明,一个成功者能够突破人们的思维常规,对正常的事情进行逆向思维,巧妙地利用了字,把经营决策做出新意,并且赢得了出奇的效果。

但并非所有愚蠢的想法都能受到人们的重视,事实上多数人身上的问题并不是想不到那个新主意,而是不能做到以正确的态度来重视它。更有甚者,人们还会对一些创新策划嗤之以鼻,因为新的东西往往是常人难以接受的。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我们来看看桑德的遭遇吧。

超市是适应现代化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超市的兴起,是对传统经营模式的一次彻底革命。习惯了在超市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再回到拥挤的传统老店,总会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的你,一定会由衷地赞美超市的创意者。这个人就是来自于美国田纳西州曼菲斯市的克莱伦斯·桑德博士。

桑德那时候是一家杂货店里打工的伙计。有一天,刚刚在杂货店工作了一上午的桑德,愤愤不平地来到一家陕餐店。大概是跟杂货店的顾客们闹了些别扭吧。此时正是午餐时间,新兴的快餐店里,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自选菜饭。自选菜饭!”桑德念念有词,突然之间眼前一亮:该死的杂货店能不能也让那些挑剔的客人们自由选择呢?要是那样,真是该感谢上帝,我可就省心多啦。桑德兴奋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杂货店老板,让杂货店也采取这种自选的经营形式,可是他的老板这样回答他:哦,你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真是异想天开!怎么能让顾客自己选择商品呢?收回你这个愚蠢的想法吧,凡事要动动脑筋!”

 

4.正确对待愚蠢的想法”(2)

 

桑德听了,心里很难过。此时的桑德只不过是个可怜的雇员,尽管如此,他仍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于是,执拗的桑德开始精心地策划起来,一番深思熟虑后,桑德最终决定辞去手边的这份工作,自己开一家小杂货铺,亲自实施他全新的经营方式。很快,桑德的生意越做越大,小店以它独特新颖的经营形式吸引了大批爱好自由的顾客。桑德又在田纳西州开了很多家分店,商家于是纷纷效仿,超市日趋完善,到后来风靡整个美洲大陆,一直到今天遍布了全世界。

现在看来,超市是桑德创新思维下的产物。创新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只需要那么一点点鬼点子和一点点的固执就可以了。同样面对一个好主意,杂货店的老板对之嗤之以鼻,而桑德却因此获得了成功,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不能不引起今天人们的深思。由此可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创新的源泉。这些人的成败由此决定。所以,我们并不缺少客观素材,缺的是有创新意识的头脑,和对这些意识足够的重视。

 

5.传奇式的策划——“拥有一片美国

 

创新策划的产生并不神秘,它不是完全依靠知识得来的,有些时候,创新策划固然有运气的成分存在,但更多的时候,创新要求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它的源泉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当灵感忽然来到你身边时边时,就一定要牢牢把握,哪怕那只是一个梦!

摩格先生的策划就是一个梦想成真的典范。1992年,美国土地公司出其不意地推出了名为拥有一片美国销售活动。这项活动的发起人就是摩格先生,他先在美国每个州分别购买了一荚酉的土地作为私有财产。购买者只需要买一份美国土地证书,就可以在美国50个州都拥有一平方英寸的土地。持有证书的人对土地享有自由进出、赠与、转让、继承等权利,开发建设权除外。

这是一个极富有新意的活动,在历史上这还是空前绝后的第一次。拥有一片美国所出售的土地不能开发利用,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也不能作为赴美签证的依据。他只是一张普通的地契而已。而且五十英寸的土地,合并到一起还容不下买主的一只脚,人们不禁会问这么异想天开的策划能够成功吗?

我们还是先看看这一策划活动在中国的实际情形吧。1992年,就在摩格先生策划的拥有一片美国活动开始一个月后。深圳海王集团总裁张思民敏锐地意识到其中蕴藏着的商机,他立刻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认真考察,很快就买断了这项活动在中国的代理权。同年10月,拥有一片美国活动就在中国上市,这个象征着美国共50平方英寸的土地证书,在中国立刻畅销起来。

美国土地证每份价格刚开始时为1000元出头,很快就直线上升,到后来价格最高时曾上浮到每份证书19万元。拥有一片美国的证书仅仅中国内地就销售了10万多份。毫无疑问,摩格先生的策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一策划成功的根源何在呢?摩格先生把他的创意称作一个典型的美国梦。他在包装自己的产品时说,拥有一片美国赠给一个已经无所不有人士的最佳礼物。它圆了人们心中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未来因为梦想而美丽。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

它的创新就在于它象征着在美国50个州分别拥有一平方英寸的土地,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因为,即使是亿万富翁也很难做到这一点,普通老百姓就更不可能了。

除此之外,摩格先生认为:这证书同拍卖柏林墙一样,有着巨大的文化意义。1992年正好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全世界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庆典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探险家。把这些活动联系在一起,意义重大。人们没有理由不加人拥有一片美国文化活动中来。

再者,摩格的这一活动,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了这样一种效应,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活动,土地证书发行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后一次,而且数量有限,可真是太难得了,好不容易碰上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怎么可以轻易错过?知识层次较高一些的专家、学者们认为:这份美国土地证书经过了中美双方的法隼确认,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具有很珍贵的保藏价值。普通的老百姓则认为现在地价飞涨,购买地产无疑是很可靠的保值手段,即使发生什么变故,也没什么,还有什么比土地更可靠更忠实的朋友呢?

这样一来,天时、地利、人和,摩格的这一创意已经具备了冲锋陷阵的所有条件,所以所向披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6.信息的威力——敏感而可怕的日本人

 

将信息转化为财富,是现代企业必须把握的关键问题。有效而真实的信息是巨大的资源,其中潜在着无限商机,如果运用得好就可以转变成为财富。

一个好的策划要考虑到很多的东西,要进行选择和判断,这就涉及到大量的信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主导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战略资本不是资源,而是信息。

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高科技的信息和通讯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信息网。收集信息不成问题。但是,它同时也造成正面的、反面的、有利的、不利的信息鱼龙混杂,不能够直接拿过来用,如何正确有效地分析和处理信息成为目前最棘手的问题。应该看到,信息既然能指导策划,就能够对策划进行误导。所以,一旦对信息的处理出现失误,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说到捕捉信息,就不得不提到日本人。他们为了占领各国市场,在竞争中打败对手,想尽了方法来获取对方的信息,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得到我国大庆油田的有关情报的。

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开发油田。日本人在《中国画报》上看到了当时的工人代表铁人王进喜的照片,他们由此推断出中国的油Itl就位于东北三省境内,因为画报上的铁人王进喜穿着大皮袄和高帮靴,而且天还下着鹅毛大雪,他们从这些信息得出了以上的结论。

此后不久,《人民日报》上又有一则关于王进喜的新闻报道:说铁人王进喜到了马家窑,并高呼说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日本人又从这则新闻中得到了这样的信息:马家窑就是大庆油田的中心所在地。他们还从《人民日报》上看到报道,说大庆所有的设备完全是肩扛人抬运去的,他们从这则信息得知:马家窑就在车站附近,不然那些设备就不会用肩扛人抬了。

对信息高度敏感的日本人继续关注着中国的情报,他们又看到了王进喜在1966年参加了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敏感的日本人推断出大庆油田一定出油了,当了人大代表,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于是他们更加关注这方面的消息。这时,《人民日报》上又登了一幅钻塔的照片,日本人根据这张照片上钻台手柄的长度和架式所透露的信息,推断出了大庆油田的油井的大小和实际的生产能力。得到这些信息后,日本人想到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产油专用设备的技术,他们认为中国用不了多久就会向国外招标。

于是日本石油化工设备公司根据所得的这些信息,立即开始了策划行动,他们组织了大量的人员进行精心设计。果然,大庆油田出油后,中国开始向各国征求方案,这时,英、美、德三国事先没有一点准备,他们虽然有非常过硬的技术,但是由于信息不足,准备不充分,所以费了很多周折也没有谈成,而日本人由于有准备,最终顺利地承接了这一笔生意。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日本商人对于信息是怎样的敏感。

还有一件事也能体现这一点,1986年,赞比亚的邻国扎伊尔发生了叛乱。许多人关注这场战争,仅仅因为它是一场严重危及世界和平的战争。日本商人却从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从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三菱公司就一直密切关注着战争的动向,并派遣了专门的情报人员到扎伊尔获取情报。他们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原来,位于非洲北部的赞比亚是世界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三菱公司的决策人员直觉到扎伊尔战争一定会波及到赞比亚,到时候交通势必受到影响,由此,必将影响到赞比亚铜矿的输出,从而影响世界市场上铜的价格。

三菱公司凭着对信息的敏感,果断地做出决策,在叛军尚未切断交通前,以原价大批收购市场上的铜,等待时机卖个好价设。争头让明,他明明厌旧乏是对的。后采,扎伊尔叛军入侵赞比亚,并切断了全部的市内交通要道。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铜短缺,铜价猛长,最高时,每吨铜价上涨了60多英镑。三菱公司从中赚了一大笔钱,发了一把战争横财。

 

7.一张废报纸上的数据带来的财富

 

信息是成败的关键。这就像是100接力赛,第一棒很关键。第一棒跑好了,给后来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机会,还有信心和士气。

对信息的敏感与直觉,常常会导致意想不到的效果发生,这样的例子很多。夺田千代就是从一张旧报纸上得到一个不起眼年搬家开支400亿日元,其中大阪市就有150亿日元。凭着女人特有的直觉,夺田千代意识到:帮人搬家,目前这个不引人注目的行业,在未来的几十年,随着现代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将会发展成为一门很赚钱的行业。于是,在直觉的驱使下,两人拿出所有的积蓄办了一个搬家的专业公司。

此时的日本,像这样专门的搬家公司并不多。所以,刚一开始,想要搬家的人们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公司。虽然搬家这一行业的市场非常大,但成千上万想要搬家的顾客很分散,不容易知道他们的公司,去做广告吧,费用又太贵了!

这时夺田千代又开始了新的策划,她很注意研究顾客的心理活动,她敏感地觉察到顾主们在通过电话联系搬运公司的时候,面对电话簿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总是存在一种先人为主的心理。往往选择最先进入视线的公司。于是,她就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阿托搬家中心,使它在同行业中名列首位,查找时很容易发现它,并选了一个又醒目又容易记的号码叫123。这样一来,打电话提前预约的客户也比以前多了许多。这是夺田千代策划的第一步,她很快就推出了新的策划活动。她考虑到了顾客不愿意暴露家财的心理,设计定制了一种搬家的专用车,这种车是封闭的,把家用器具装在其中,安全可靠又不会让外人看见。

另外,日本城市大多数都是高层住宅,夺田千代又订制了搬家专用吊车,这样一来,高层公寓的居民搬家时就非常方便。只要用吊车把集装箱送至顾客家的窗前,就能进行操作了。她的这些搬家技术革新很受顾客的欢迎,夺田千代还考虑到顾客的需要,策划开设了很多搬家的附带服务项目。比方说,日本人搬家时,考虑到会打扰左邻右舍,总要给邻居送一些点心之类的礼物来表达歉意。不过,经常也会因忙乱而忘了这一礼节。夺田千代和阿托搬家中心就可以帮顾客代办此事。还可以进行清扫,处理废弃物品或消毒等服务。

夺田千代的搬家公司成功后,很多人也开始步入了搬家行业,他们也开始模仿夺田千代的经营方式。夺田千代为了赢得市场,又策划了更新的服务项目。她对自己的员工说:在这个信息汹涌的时代,不创新就要落伍!”

夺田千代为了解决搬家行李未到人先到的问题,从欧洲最大的轿车厂定做了一种长12,载重量为7吨的搬家专用车,车前面分为两层,上层是一个豪华客厅,里面装有电视机、立体音响,游戏机等设施,沙发、婴儿摇篮等设备。下面为驾驶室,车的后面就是装运家具的车箱。夺田千代把这辆车命名为世纪之梦,以此让搬家成为人们一生难忘的一次旅行。

等到公司有了一定的实力,夺田千代认为必须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进行宣传,她不惜重金选中了信息影响面最广的电视进行宣传。果然收效很好,阿托搬家中心的收入一时间直线上升。

夺田千代经过精心策划,从细微的地方下手,最终以其优质服务和创新经营,在日本众多的搬家公司中脱颖而出,遥遥领先,成为全日本最有名的搬家公司。而最初帮她打开成功大门的,就是报纸上那一条不起眼的信息。

 

8.运用他人的智慧

 

被称为策划之神的约翰·华那卡在总结策划成功的经验时说:一个成功的策划=他人的头脑+他人的金钱这是一位策划大师的秘诀。他将成功的一半归功于运用他人的智慧。

策划是闪烁着胆略、学识和智慧之光的综合艺术,策划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律,而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里的心指的就是智慧。智慧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一切秘诀的最根本源泉。一群智者的集合,甚至可以颠覆整个世界。

日本丰田汽车在全世界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三十多年前,丰田所属的汽车公司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分销处。三十年后的今天,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丰田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公司第二。纵观丰田的整个发展过程,不得不提到以石田退三和神谷正太郎为核心的丰田智囊团。这个团体的智慧推波助澜,将丰田推上了空前的高度。尤其是神谷正太郎,他是一个销售专家,最初就职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丰田公司老板喜一郎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再三邀请,大有刘备三顾茅庐的意味。被喜一郎的真诚与信赖所感动,神谷正太郎放弃了原先在国外的优厚报酬和宽松的工作条件,在丰田公司担当起重任。在丰田公司,神谷正太郎得心应手,通过调查研究,他提出了顾客第一,经销第二,公司第三需求是创造出来的,需要就能创新等一系列符合公司当时情况和日本国情的高见,并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很快地付诸实施,为丰田车迅速找到了广阔的销路。得人才者得天下。正是经过神谷正太郎的努力。才建立了丰田汽车强大的销售体系。所以说,丰田的今天是和这些仁人志士分不开的。

运用他人的智慧并不一定限于宏观的战略角度,也许人才的一个小的主意就能起到大的效用。看看以下的这个例子。美国芝加哥是举办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作为最有规模的博览会,自然吸引了世界各大厂家的青睐,大家纷纷将自己的产品送去陈列。美国赫赫有名的五十七食品公司的经理汉斯先生,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把公司的罐头和一些食品带到了博览会上。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博览会的会场安排是随机的,汉斯得到的地盘竟然只是一个偏僻的小阁楼。

地势的不利让汉斯十分失望,但还是希望博览会开始后会有一丝转机。博览会按期举行了,前来参观的人也络绎不绝。可是,汉斯的侥幸并没有得逞,每天最多只有几个人走进那间阁楼。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人前来呢?汉斯心急如焚。

这时他手下的一个谋士苦思冥想,为他策划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当时,博览会已经开幕一个多星期了,但人们走进会场之后,都发觉有些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地面上常常会散落着不少小铜牌。当好奇的人们从地上拾起那些小铜牌之后,就会看到铜牌上刻着这样的一行字:凭这块铜牌去阁楼上的汉斯食品公司换取纪念品。汉斯一共撒落了数千块小铜牌,而捡到的人们大多数都去了那个无人问津的小阁楼参观,还造成了水泄不通的局面。到了最后,会场的主持人都担心阁楼能否承受如此多的人参观,还特地重新找木匠对阁楼进行加固。也就是从那天起,汉斯的翻楼俨然变成了博览会中最著名的地方。直到最后汉斯不再撒落铜牌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前往小阁楼,一直到闭幕都是如此。这一策划实在够绝,正是谋士的一个小主意让他绝处逢生.这一次博览会上净赚到了50余万美元的营业额,可谓是精彩一笔。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智囊人物的一个小小的策划,就扭转了不利的局面,远胜于一次大型的公关活动。小小铜牌事件,充分体现了运用他人智慧的重要性。

 

9.寻找人才,组建智慧库

 

一个真正成功的领导人不仅要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要能聚集人才,巧用他人智慧。使人尽其用。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首先拥有一个世界上一流的智慧库,这使得它在智谋、策划、战略等方面都领先于各国,从而称霸世界。

美国有五大著名的智慧库,它们专门负责从事策划、战略,及其调查、预测,被称为五大智囊团,它们能够根据决策机构的需求,对某一专题进行专项的调查研究然后进行策划,并且尽快把策划成果通过市场转化为巨大的力量。这些头脑公司集中了世界各个方面的专家,这些人才思想敏锐,知识渊博。

其中最著名的兰德公司在几十年中做出了1万多种谋略策划,其内容几乎包括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依据兰德公司分析调查后所策划设计的方案,成功地实现了访华,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从而一举震惊全世界。兰德公司的这一方案,被称为是改变了世界的策划。

美国组建智慧库的过程更是令人赞叹。二战结束后,美苏盟军攻占了柏林。这时苏军忙着抢占德国的军事设备,而美国却派一批飞机把大批的德国高科技人员抢着运回了美国,然后对他们高薪任用,这些杰出人才极快地加速了美国战后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

近几十年来,美国搜集人才的战略更是登峰造极。他们继续从全世界连抢带挖集中人才,大约30万世界级的高级人才就这样来到了美国,使美国成为了世界上人才最丰富的国家。

世界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是德国犹太人,在德国遭受迫害,而美国却恭敬地请他人美。当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8个物理学大师,有6位是从欧洲移民到美国的。这些搜集来的人才,在美国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智慧,美国原子弹、雷达、计算机等方面研制成功,都是这些人才的功绩,他们改变了美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美国人的胜利是人才的胜利,是他们所组建的智囊团的胜利。

要想应用他人的智慧,要想组建智囊团,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找人才。不仅国家是如此,企业也是一样。

1923年,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发生了故障,他们请了很多技术人员,可是谁也修不好。这样过去了好几个星期,来了一个名叫斯坦曼斯的技术员,他自称是这方面的行家。他是德国人,迁居到了美国后在一家小工厂工作。他来到福特公司,就呆在电机旁边整整听了三天,三天后他在电机旁立了一架梯子,时而上去,时而又爬下来,最后他拿粉笔在电机的一个地方画了条线,并对福特说:这里多出了16圈的线圈,修改过来就行了。

果然,福特让人把这16个线圈去掉后,电机就能够正常地运转了。

当付给工钱时,斯坦曼斯一开口就要1万美元,福特不解地问你只是在这里划了一条线,为何要这么多,斯坦曼斯说:

我划线只收1美元的钱,其它的9999美元就是找到那条线的钱。

福特意识到这是个真正的人才,不由得对他爱不释手了。于是立刻给他付了工钱,并且再三要请他到福特公司来工作。斯坦曼斯说,他不想离开原来的公司,因为那里待他很好。

福特果断地说:这好说,我将你原来所在的那个公司买过来就行了。

就这样,福特为了一个人才,不惜买下一个公司。当然了,斯坦曼斯充分地发挥了他的才智,给福特公司赚来了大量的钱,福特在这笔交易中得到的钱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