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遗宝在线观看:日本以帮辛亥革命为名削弱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2 03:49:14

近日,在一次关于辛亥革命的研讨会上,听到一种论调:“日本帮助了辛亥革命”,不禁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

历史事实表明,中国的辛亥革命与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确实存在过很密切的关系:大批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毅然投身革命,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锋和骨干力量;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于1905年在东京召开;一批热心友好的日本人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例如毕生支持中国革命事业的宫崎滔天;又如长崎的富翁梅屋庄吉等。日本离中国很近,又是一个岛国,那里成为国内革命家躲避镇压、联络同志、建立组织、筹措资金、培养力量的好去处,并从当地引来众多帮助中国革命的热心朋友,这一切可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结果。因此,如果说很多日本友人帮助了辛亥革命,这应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如果说日本帮助了辛亥革命,那就需要做一番分析了。

首先看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什么会在一段时间里容许中国革命志士在日本活动?其背景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于1896年与沙俄签署了以日本为假想敌的《中俄密约》,这使日本政府感到极大恐慌,为了对付中俄同盟,日本感到亟需扶持中国内部的反清势力,先是对维新派极尽快笼络之能事,戊戌变法失败后,日本政府转而动起利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的念头,而孙中山也是从这段时间开始,把活动基地设在了日本。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认为以其国力不足以独霸中国。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同时遏制其他列强在华吞食过多利益,日本改变了对待清政府与革命党的态度,不再支持孙中山革命活动,取消了对孙中山长达十几年的政治庇护,查封了同盟会会刊《民报》。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政府坚定地站在清政府一边。1911年10月中下旬,由陆军省主持、三井物产等三家公司组成的“武器出口组合”出面,日本政府卖给清政府大量武器。

事实上,向中国出口武器的第一主角是作为日本最大财阀三井财阀的核心企业三井物产。该公司不仅向清政府出口武器,而且也通过其职员与革命党的关系,向革命党出售大量武器。三井物产还在革命党感到“财政穷困至极”之际,多次策划向革命党提供借款。那么,日本财阀为什么会在一段时间里向革命党提供武器呢?其背景是: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的武器,特别是枪炮制造技术异常发达,产能过剩,所以政府采取向海外出口武器的方针,委托三井物产销售武器。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各式枪炮产能又扩大了数倍,预计战后生产过剩会愈加严重,“除向海外提供武器外,无其他良策”。然而在1907年以后,由于面临德国克虏伯公司等欧洲武器厂家的竞争,日本对华武器出口急速减少。此外,欧美将武器出口与提供贷款结为一体,而清朝各级衙门虽想购武,却缺乏资金,也使得日本武器商在竞争中处于下风。于是,三井物产也开始采取“贷款给对方,以便对方购武”的方针。

由此可见,三井物产向革命党提供武器主要是为了通过出口赚取高额利润,同时利用革命党缺乏资金的弱点,采取借给对方钱让对方购武的方针,谋取更大利益。例如在“汉冶萍公司借款”协议中,三井物产要求“革命政府将来允许外国人进入中国的矿山、铁路、电气和其他事业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三井”,而在“满洲租借计划”借款协议中,三井物产公司职员甚至奉日本政府旨意向孙中山提出如果(您)有将满洲托付给日本,作为补偿,日本提供“特种援助”的要求,日本方面一定予以满足,对此,孙中山以“现在已经失去了时机”为由表示了坚决拒绝的态度。如果说前一个借款方案是出于为本公司谋利之动机,那么,后一个借款方案已成为以“帮助中国革命”为名,积极配合当时日本政府侵华政策的行为了。

如果不问动机,那么,日本从政府到财界到民间人士,确在一个时期内客观上“帮助”了辛亥革命,特别是三井物产,曾在一个时期内是革命党重要的武器提供者。但是,无论是支持革命党还是清政府,日本统治者在当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削弱中国,与西方列强争夺中国,最后达到吞并中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