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童年纪录片:2010年高考历史难点走不出书本的启蒙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17:03

2010年高考历史难点走不出书本的启蒙思想

 

1.坚持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对比中、欧启蒙思想各自的历史条件及内容后,更能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民主启蒙思想“走不出书本”的原因。
2.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中国民主启蒙思想“走不出书本”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自身局限性等主观因素,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中国民主启蒙思想虽未“走出书本”,但在学术和思想领域产生了很多积极作用,如李贽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影响;顾炎武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总结中国民主启蒙思想走不出书本的深刻教训,使认识得到升华,并以此为鉴指导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5.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要充分认识到思想解放的程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正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黄宗羲在论及经济政策时说:“(将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他的主张与我国古代的传统经济政策有何歧异?你是怎样认识传统经济政策的?指出黄宗羲这一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并分析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答案:黄宗羲认为农业和工商业都是“本”,都应该重视和发展,应该“痛绝之”的,只是工商业中有不切民用的有害因素,而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政策则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本抑末。这一传统政策,重视农业是正确的,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把工商业与农业绝对对立起来,予以压制,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黄宗羲不仅在经济上把工商业提到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可贵的是,能把工商业出现的消极因素同工商业本身加以区别对待。这种认识和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

韩非子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结合史实分析他们二人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答案: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长期争霸和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导致国家分裂。(2)韩非子认为分封制已不能来治理当时的百姓,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的贵族,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3)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用韩非子的理论,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巩固了统一。(4)这种政治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
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1)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宦官专权,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日益腐朽,渐趋衰落。(2)同时,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明朝中后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出现了反封建和要求民主的思想。(4)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对于剥削压迫人们的君主应当仇视,不必绝对效忠。(5)黄宗羲的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上分析说明:(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韩非子和黄宗羲的思想,都符合当时历史的发展要求,所以是进步的。(3)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观点的标准。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封建反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五代之国,兴亡以兵(注: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材料2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致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3  “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陆游《枕上》
材料4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说:“夫古昔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且我国畴昔(过去),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原无有也。夫所谓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原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中的“国”是什么?二者对“国”的兴亡有什么共同的看法?
(2)材料3中的“国”又指什么?
(3)陆游“报国”的目的是什么?
(4)梁启超与顾炎武的见解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梁启超对我国古代历史认识的明显错误之处。
(5)顾炎武和梁启超言论反映的共同进步思想倾向是什么?

答案:(1)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权。都认为“易姓改号”是“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即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结果。(2)指南宋。(3)陆游“报国”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统一。
(4)指民族的沦亡和文化传统的沦亡。他们站在中华民族和人民的立场,而不是站在某一个家天下和封建王朝的立场。将“王朝”和“国家”区别开来,认为前者为少数统治者所有,后者为全民公众所有,否认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尧舜时期,我国尚处于氏族公社,称之为朝代是错误的。(5)对君主专制深恶痛绝。

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都产生了民主启蒙思想,但各自的前途命运却大不相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的反封建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的是
A.封建制度的衰落B.西方殖民者东来C.商品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
法国启蒙思想在政治主张上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反对君主专制 ②否定教权主义 ③提倡政治民主 ④主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③ B.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它使文艺复兴运动进一步发展B.它追求政治民主和权利平等
C.它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D.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产阶级的需要
中国民主启蒙思想没有转化成革命行动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B.资本主义萌芽因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发展缓慢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未产生D.缺乏明确而完整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构想
中国和欧洲启蒙思想在内容上的差异有
①后者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②前者注意脚踏实地的学风,在学术界影响很大③前者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④后者提出了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等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政治构想⑤后者注重宣扬科学和理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下列谁的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起了一定的影响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顾宪成
二、问答题
欧洲启蒙思想和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请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并谈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答案:前途命运:(1)产生于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其中法国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另外,启蒙运动还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启蒙思想家许多著作也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的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2)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虽然也对封建君主与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始终没有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行动。
原因:(1)从客观上讲欧洲启蒙运动爆发前,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主观上讲,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如伏尔泰的开君主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都对即将开展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2)从客观上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发展缓慢,中国民主启蒙思想缺少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资产阶级尚未产生,缺乏必要的阶级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封建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从主观上讲,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侧重于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缺乏明确和完整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构想。
启示:先进思想总是要在具有相应的物质和阶级基础以及自身的进步性等前提下才能变成现实。

明清锁国的历史代价

1.首先要科学地理解闭关自守的含义。应当准确认识到:对于对外贸易和西方事物,明清政府并不是“禁绝”和“一概排斥”,而是“严格限制”。
2.用比较方法认识闭关政策的危害性。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乘着工业革命的巨轮,闯荡世界,而清政府却紧闭国门,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逐渐落后于世界而浑然不知。在猝然而至的侵略面前束手无策,落得割地赔款,国破民怨的结局。
3.要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角度认识闭关自守政策。它属于政府对外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决定的。
4.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个国家、民族的对外政策是不断变化的。如,历史上隋唐时期的对外政策就比较开放,在经历了明清长期的闭关锁国之后,当代中国又迎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5.要全面深刻地分析闭关自守政策的原因和背景。除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这一点根本原因之外,还要结合背景认识到,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等客观原因给明清统治者带来的对世界认识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因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澳门矣。”(引自梁廷楠的《粤海关志》)故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
材料2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夷商每年五月到十月,才可到广州贸易,过期就要回国或回澳门。……夷商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夷商不准到街上购买东西,不准探听物价,不准买中国书籍。”(引自柏杨的《中国人史纲》)
材料3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派使团来中国,要求建立“充分地外交关系”。英使所提要求,遭到了拒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训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引自梁廷楠的《粤海关志》)
回答:(1)阅读材料1、2,说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实行什么样的政策?
 (2)根据材料1、3,说明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3)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1)因为(防夷五事)虽从各方面限制外国商人在中国的贸易,故可以说明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政策”。(2)原因有二:一是害怕宁波“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即害怕外国侵略势力乘机深入;二是清政府自傲自大,认为“天朝……无所不有”,无须与外国互通有无。(3)使中国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航海事业开始落后;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在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上开始落后世界。
概述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出什么趋势?为什么呈现出这一趋势?造成的后果如何?

答案: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有:①明朝以前中华文明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隋朝时代完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乃至亚洲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②中外关系,汉、唐、宋、元各朝基本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③中外关系,既有官方的互通使节,也有民间的交往;还有大量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方面呈现的趋势是由开放到闭关自守。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内因是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制度逐渐衰落腐朽。外因是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这一趋势造成的后果:闭关政策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以至进一步受到西方殖民侵略。

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发展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
C.长期与世隔绝,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D.避免西方影响,维持封建君主专制
    材料1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摘自《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2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摘自《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3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摘自《海防纂要》卷七
(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比较两朝海外贸易的目的有何区别。
(3)对上述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评价。

答案:(1)相似政策:明清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2)目的区别:明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清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沿海反清势力联系,威胁其统治。
(3)评价:材料3提到“夷货非衣食所需”,说明当时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对外国商品需求很少;明清禁止海外贸易的政策,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

我国古代对外是比较开放的,只是到了清代才趋于保守,直至实行了闭关政策。唐宋元三代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                   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
C.开放政策,招来外商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2.对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格禁止外商来华贸易B.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C.防范西方殖民入侵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是深层原因
清政府完全放弃闭关政策的标志是
A.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B.外国公使驻京和总理衙门的设立
C.蒲安臣代表中国出访欧美国家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过渡④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对外开放、积极与外国交流,有利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58题。
5.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经历了从陆路贸易到海路贸易的变化。陆路、海路贸易同时繁荣是在
A.东汉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
6.明清时期,政府实行了越来越严厉的闭关政策,其后果有
①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②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③导致中国人闭目塞听、愚昧无知④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使我国的政治制度与国际接轨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民族经济
C.加速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体制改革的进程D.尽快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推行一国两制
8.2002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根据WTO的规则,我国市场将全部对外开放。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也使中国全境对外开放。然而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为

A.“门户开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而加入WTO则是我国长期争取到的权利
B.“门户开放是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而加入WTO则是我国主动对外开放

C.“门户开放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加入WTO扫除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
D.加入WTO全面否定了门户开放政策规定的外国对华贸易的最惠国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有关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材料:
材料1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引自《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引自《论南洋事宜》
材料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引自《论南洋事宜》
依据材料,联系教材,写出一篇评述明清对外政策的短文。要求:包括转变过程,转变的利弊、后果和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等。限300个字内,多者扣分。 答案:明清时期,我国对外关系呈现了由开放到封闭的特征。明中期以前的对外开放外交,不仅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谊,而且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尤其对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秩序的安定、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明朝末年以后,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东南沿海的骚扰和台湾郑氏政权的存在,明清统治者开始推行闭关政策政策。海禁政策推行之初,尽管对维护明清封建统治,安定边防起到了某种作用,但是它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不仅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客观上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乃至近代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重要原因。

 嫁接的晚清近代化1.正确把握近代化概念。近代化不仅指经济问题,它是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内容,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分析、把握晚清政府近代化的背景。晚清政府的近代化根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之上,它的起步和发展是当时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西方近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3.坚持用生产力和实践标准来检验历史事物的方法,正确认识把握晚清政府近代化的局限性和历史作用。
4.近代化从根本上说要解决生产力问题,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问题。事实证明,近代中国不可能首先解决近代化问题,只有首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才能真正谈得上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衄、莫克振救。若是手新法之果无益于国人也!释之曰:前此之言变者,非能真变也,……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集其大成,在于变官制。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治派别的看法和主张?

(2)“三十余年,创行新政”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何时期的何种运动?
(3)结合教材试举出两例史实说明“屡见败衄”。
(4)材料作者论述变法之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评之。答案:(1)指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2)指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3)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的覆没和失败。(4)变法之本的核心是变官制,即维新派主张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启蒙思想
有人认为“戊戌新政的推行者采用了洋务派的路线,清末新政又实践了维新派的主张,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下列对此评价最为准确的是
A.观点正确B.三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本质上也都一样
C.观点错误 D.三者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目的不一,本质上就不相同
就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A.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B.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是
A.学工艺技术——学自然科学理论——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B.学自然科学理论——学工艺技术——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C.学工艺技术——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学自然科学理论
D.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学工艺技术——学自然科学理论
近代中国政治呈现爱国救亡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两大社会主要矛盾相互作用B.列强侵略不断加剧
C.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以五四运动为标志,新世纪的思想启蒙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指
A.爱国救亡成为时代主题B.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
C.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D.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时代主流
二、材料解析题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试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分析促成“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并说明“制度”变革的结局及导致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答案:(1)观点正确,理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名发起了洋务运动,由于洋务派主要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因而这个时期中国只进行了“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君主立宪方案,发动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方案,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起中华民国,因而这个时期的中国进入了“制度”变革时期。
(2)因素:①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说明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进行“器物”变革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②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主要潮流。
(3)结局:戊戌变法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势力的镇压下归于失败;辛亥革命由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而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4)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改良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均行不通。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比日本早,但步伐缓慢,始终没能实现近代化,试比较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方面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进程。

答案:(1)原因:①日本封建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超过中国。②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大,新兴地主、手工工场主、大商人形成了一种政治力量,要求参与政权;封建阶级内部分化,一些大名和中下级武士转变为反封建力量。③国际环境: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亚洲惟一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中国则长期遭受西方侵略,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占居主导地位。(2)进程:①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引进近代技术和设备;创办新式学校,开创教育近代化的先河。②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维新运动兴起,主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③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鼓励兴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⑥外国文化侵入,西学东渐,使传统思想受到冲击。民主自由、平等、进化论等观念逐步传播。西方的法律、社会制度也传到中国。民国初年议会的产生、共和制的建立、约法的制定等,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