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会续写吗:延陵君子季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59:44
延陵君子季札

晓东

  季札是吴王寿梦第四子,贤而有才,故最得父王欢心。寿梦临终之际,欲传王位于季札,无奈季札礼让不受。寿梦遂传位长子诸樊,并遗命兄终弟及,最终让季札受国。

  诸樊元年,待父丧除,即意欲让位季札,诸樊告诉季札:“昔前王未薨之时,尝晨昧不安,吾望其色也,意在于季札。又复三朝悲吟而命我曰‘吾知公子札之贤’。重发言于口。虽然我心已许之。然前王不忍行其私计,以国付我。我敢不从命乎?今国者,子之国也。吾愿达前王之义。”季札谢辞道:“夫嫡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当时吴人欲立季札的呼声甚高,万般无奈之际,季札遂避耕于野,以示其坚不受位之志。待等诸樊临终之际,命大弟余祭道:“必以国及季札。”乃封季札于延陵,自此季札遂号“延陵季子”。

  延陵是季札的采邑,汉改延陵为毗陵县,晋为毗陵郡,又为晋陵郡,即今常州地。

  此后,余祭依次传吴国王位于老三余昧。余昧卒时按制应传位季札,季札却仍然坚不受命:“吾不受位,明矣。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遂逃归延陵。于是吴人便立余昧子为王,即吴王僚也。

  由于季札的清心寡欲淡泊处世,日后却引发了吴国的一场宫延政变,这是宽厚为人的季札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利用吴王僚的几个儿子均在外率军作战,有威望的叔父季札又出使在外时,利用国内空虚之时用计谋杀了吴王僚,夺取王位,号为吴王阖闾。

  季札出使归来,惊悉吴国政权易位,心悲伤之。由于季札在吴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吴人心中季札的威望更是无可匹敌,公子光亦心敬畏之,虽此时已自封为吴王阖闾,但面对这位宽厚仁慈的又颇有威仪的叔父不禁自感底气不足,左思右想不禁使出一着聪明招数,他谦卑地来到叔父季札面前,拱手让出王位,请叔父当政继位。面对眼前这位聪明能干颇具雄才大略,但又薄情寡义心狠手辣的侄子,季札教训道:“苟前君无废,社稷以奉君也。吾谁怨乎?哀死待生,以俟天命。非我所乱,立者从之,是前人之道。”遂命阖闾随众王室成员大小官吏前往吴王僚墓哭祭之,然后复位而待。由于季札的宽容,吴王阖闾总算松了口气保住了王位。

  季札学识渊博,才学过人,而为人处世仁厚慈悲,淡泊处世,多次礼贤让位,被儒家奉为“守节尚义”的君子。季札采邑初封于延陵,继封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地)卒后葬于江阴申浦,其墓在今江阴申港镇西南申港中学内。墓地原有高大封土,四周筑有围墙,墓前有十字碑亭,立有青石墓碑,上镌有篆书十字“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即著名的“十字碑”,字大径尺,气势恢宏,传为孔子所书。现存十字碑为北宋崇宁年间重新摹刻。墓地原有季子祠,祀奉季子像,左右两侧有“松风”和“桂月”两亭,今已不存。另在丹阳行宫乡九里镇亦有“延陵季子碑”,此“十字碑”为大历十四年(779)润州刺史兰陵萧定摹刻。季札其人其事,吴人至今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