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作文议论文:笔触·笔端·笔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03:39

笔触·笔端·笔法

丁法章


  在《长宁时报》近20年的新闻生涯中,从当记者到做总编辑,从采写新闻报道到创作散文随笔,甘建华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不仅在长宁时报社,而且在上海区县报乃至新闻界,都是小有名气的。最近,他从已经公开发表的大量篇什中,精心遴选了一部分,打算以通讯特写作品集和散文随笔作品集分别出版。我粗略阅读了通讯特写作品集中的大部分篇章,不消说,那一篇篇记述社会故事、描写黎民百姓、抒发人间真情,反映改革年代普通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变化的佳作,深深吸引和打动了我。在新闻界大力倡导“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今天,甘建华用自己的行动和作品,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诠释。

  甘建华的通讯特写作品,其鲜明特色主要在:笔触对准基层;笔端饱蘸感情;笔法亲民老到。

  (一)笔触对准基层。我们说,基层是新闻的富矿,群众是报道的主体,社会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甘建华深谙此道,他采写的新闻特写,几乎都取材于基层一线,以身边事、普通人、人间情作为报道对象。诸如外来务工者、都市下岗者、社区干部、医务人员、退休老人、回沪知青、环卫工、绿化工、摆摊人、种菇人等等,都是他笔下一一描写过的主人公。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和这些普通人接触中,注意向他们学习,拜他们为师,和他们打成一片,并努力运用手中的笔,真实反映他们衣食住行的生存状况,展现他们甜酸苦辣的感情世界,表达他们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通过这样的实地采访,他也不断从基层沃土中汲取营养。

  (二)笔端饱蘸感情。深入基层,绝不能满足于一般“身入”,而在于“心入”、“融入”。马克思曾经指出,报刊应当“真情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正因为甘建华能满怀真情、激情、热情地深入基层,走近平民百姓,走入他们的心中,真正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帮他们之所需,正因为如此,在欢度春节之时,他才会在记叙种菇人江羊标一家艰辛生活的通讯《菇棚人家》的结尾,这样意味深长地写道:“江羊标夫妇和他们的儿女们现在好么?江羊标送两个求学的女儿远行时,会不会给她们买上一件上海的新衣裳?过年时菇棚子里飘出过肉香味吗?我还对朋友和自己的孩子说:那些蜗居在阴暗的棚子里、简屋里或者临时搭建物的异乡‘流浪’者,其实都是与我们同样的人,所不同的只是我们生活在沿海开放城市,比他们幸运罢了。比起吃苦耐劳,比起辛勤与付出,也许我们已远不如他们了。”

  (三)笔法亲民老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内容,决定了亲近民众的表现形式。在这方面,由于甘建华坚持与群众面对面互动、心贴心交流,因而在采访中就能挖掘最感人的故事、捕捉最生动的场景、发现最典型的细节。值得一提的是,甘建华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很老到,力求平实、质朴,为群众说话,让群众说话,说群众的话。

  甘建华的通讯特写何以如此出彩?还是用他自己的话作答:“他乡飘转的曲折经历、长期生活工作在基层,养成了我眼睛向下,关注普通人、同情外来人口和弱势群体的习惯。而且我明白,贴近基层和百姓,也是‘爬格族’的责任和应有的良知。”可以说,他是在深入基层中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与群众同甘共苦中找到了新闻报道的真谛。

  本文为《心海涛声》序(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