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谈家港租房:【戏曲欣赏】京剧经典:015《巴山秀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5:10:50
',1)">
雨中笠翁 欢迎光临
雨中笠翁圖書館更多精彩請您欣賞


 

京剧经典:015《巴山秀才》









剧情简介:
晚清光绪二年,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时期。巴山连年干旱,知县孙雨田吞没赈粮,饥民百姓求赈不得,筹划上告,欲请老秀才孟登科代写状子,孟登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八股书,婉言谢绝饥民。孙雨田为了掩盖贪污罪行,抢先赴省谎报巴山民变。四川总督恒宝不查虚实,下札剿办。记名提督李有恒惟命是从,率兵血洗巴山。孟登科目睹惨案,逐步觉醒,从明哲保身变为仗义鸣冤,但书呆气十足,不识官场奥秘,与虎谋皮,险遭杀害,幸有巴山歌姬霓裳从中斡旋,救出书呆。孟登科痛定思痛,直面惨淡人生,正视淋漓鲜血,毅然抛弃功名,痛改迂阔习气,巧妙利用省试机会,在考卷上书写冤状!主考官张之洞,与川督恒宝积怨已久,趁势借题发挥,回京直奏,震动朝廷,引起两宫内讧,迫使慈禧派遣亲王入川查办冤狱,平息民愤,并赐孟顶戴花翎、御酒三杯,孟登科不识阴谋,喜饮御酒,中毒而亡。
全新移植改编 京剧《巴山秀才》首演秀绝活
改编自著名剧作家魏明伦所创作同名川剧的京剧《巴山秀才》昨晚在梅兰芳大剧院迎来了京城首演。台上咿咿呀呀的京剧,在李宝春手里,变成了华丽炫美的舞台形式,融入京腔韵味的四川民歌、新潮RAP……李宝春用新鲜的视觉享受博得了满堂喝彩。
此部大型清装京剧《巴山秀才》由李少春之子,知名李派京剧传人京剧名角李宝春亲笔改编自川剧鬼才魏明伦的名作,并亲自导演并主演。李宝春在原著特色的基础上,加入时代精神,京剧版本的《巴山秀才》剧情结合当下社会现象,深入挖掘人性、揭发官场百态之艺术手段,使其更能吸引现代观众的共鸣。该剧讲述了清光绪年间,四川巴山县遭遇大旱,民众请愿开仓放粮,县令孙玉田却到总督府谎报民变,总督派兵剿办引发屠城惨案,秀才孟登科死里逃生,借赴成都赶考之机,用试卷上诉冤状的故事。剧情结合当今社会现象,采取挖掘人性、揭发官场百态之艺术手段进行创新呈现。
李宝春在京剧版《巴山秀才》中留长辨、戴瓜帽、穿长袍、唱小调,演活剧中真挚、迂腐、唯我的穷酸秀才;人物鲜明,别具风貌,戏剧性格强烈;所揭发当时官场之腐败形形色色、权力与金钱对人性之腐化、黑金手段之残酷、百姓之无奈,样样醒世寓意深刻;且本剧斗争性、趣味性、与悬疑性兼备,剧情发展到喜悦大团圆、如愿以偿之高潮时,急转直下,令人拍案哑言。李宝春强调:“京剧的最大魅力就是以京剧的程序为框架,在有限中求无限。为人物注入感情与灵魂”。
“不求金榜题名 但求京城觅知音”
此番携《巴山秀才》上京赴考,李宝春邀得老搭档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正阳,特邀知名旦角王艳共同襄助,率領台湾京剧青年小天后黄宇琳及台北新剧团全员倾力演出。李宝春笑说:虽然《巴山秀才》在台北与上海演出成功,受到高度肯定;但被京城的戏迷叫好,更是重要目标。他邀请北京的戏迷来当考官,给京剧《巴山秀才》打个分数。
和目前许多京剧追求的创新概念不同,李宝春的理念是:京剧不能变成话剧加京剧的唱段,还是要以京剧的程式美为框架,但他们的京剧不陈旧,节奏也紧凑,京剧的最大魅力就是在有限中求无限。
《巴山秀才》的制作人辜怀群介绍说,这次的《巴山秀才》还是比较文的戏,而他们在台湾演的大多数戏往往是年轻观众多过老年观众,激动起来,年轻人会吹口哨,站起来大叫演员的名字。一开始,李宝春和一些老演员都不习惯,甚至不知道观众是在喝彩还是喝倒彩,因为京剧的叫好不是这样的,这更像在看演唱会。辜怀群说:“我就鼓励他们,有什么,他们见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就是这样,这说明他们喜欢你。”
李宝春到底是用什么绝活儿吸引了挑剔的年轻人呢?原来,他和制作人辜怀群都爱好广泛,对西方文化也都极为了解。他们曾大胆在京剧中有机地加入HIP POP、魔术等摩登又时尚的元素,同时也保留京剧的传统精华。这种结合可谓神奇,经过他们剧团的推广,京剧在台北已经拥有了大量青年戏迷。辜怀群说得令人信服:“所有的爱好,越年轻开始,才能持续得越久,所以,京剧必须发展年轻观众。”
李宝春自导自演 悲喜剧收场展亲情归依
一顶巨形、镂空的官帽自开演前便挡在台缘,直逼观众的视线;现场的观众被迫要透过这顶官帽去看舞台上的“行动”,仿佛普世的价值都由“功名”的角度产生。《巴山秀才》的演出企图兼蓄古、今之剧艺,融合中、西之表演概念。舞台表现上,是以传统的京剧为出发点,加上现代西方的剧场观念和设计。而在音乐方面,由编曲大师朱绍玉全新编腔,除以京剧既有的文武场为主,更融入民族元素,创造出略带四川风格的配乐。音乐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仅是填空,而是穿针引线的“串场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没有沿用大团圆结局,而是在剧情发展到最高潮,让观众如愿以偿时,急转直下,令人拍案哑言。李宝春对亲情的珍惜也投射在他对《巴山秀才》结局的处理上:在生命尽头的时刻,一辈子逼他“考第一”的老婆不再扮演“妻管严”的角色,而是回归到陪伴他走完人生旅程的“有情人”。李宝春放弃川剧版“死亡逆转”的剧场效果,转而引导观众思考不同的价值观念,提出把成败得失放在“情”字天平上衡量。他塑造夫妻天涯相扶的形象,给升斗小民一个“功名”以外的抉择,在家庭、亲情中寻得安心与幸福。
整出戏充满了对黑金与腐败的描绘,李宝春却视为当然,非但不痛打力击,反将几场贪官污吏的戏处理成“另类歌舞剧”,谈笑之间对社会上道德与良知的沦丧做出评判,而李宝春作为导演,则把这种黑金与沉沦视为见怪不怪的闹剧,对今日世风日下的状况进行强烈的讽喻。
剧终时,主角孟登科把戴在头上的、实际尺寸的、小小的官帽抛在地上——“醒时睡,睡时醒”,展现单纯的、被蒙蔽的秀才终于看清了官场真相;然而人生苦短,秀才觉醒了,却也该带着这份觉醒死亡了。随着红尘的历练,官帽(功名)的重要性由天大地大变为小如敝屣。李宝春说这是潇洒,制作人辜怀群倒觉得这是种无奈。
台北来的“巴山秀才”不迂腐
“虽然《巴山秀才》在台北与上海演出成功,并受到高度肯定,但被京城的戏迷叫好,才是重要目标。”京剧《巴山秀才》演出前,李宝春有些忐忑地邀请北京的戏迷当考官,给他自导自演的这部戏打个分数。12月1日、2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的演出结束后,观众用经久不息的掌声与一阵阵叫好声给了京剧《巴山秀才》一个不错的分数。 李宝春终于安心了。
科班出身不保守
李宝春出身京剧世家,祖父李桂春(小达子)、父亲李少春、母亲侯玉兰,都是戏曲名家。他9岁起由祖父指导练功,10岁进北京戏校,承袭父亲风格,专攻文武老生。坐科8年,曾受校长马连良及王少楼、杨菊芬、徐沅珊、钱元顺、茹元俊、茹少筌、马长礼等老师教导,打下文武技艺的坚实功底。
虽然是正统的科班出身,但李宝春对于京剧的传承态度却不保守。“京剧需要创新,但不能变成话剧加京剧唱段。京剧的最大魅力就是以京剧的程序为框架,在有限中求无限,为人物注入感情与灵魂。”就是这样的创作理念,让他在台湾与辜怀群一拍即合,不仅在创作上有了新的搭档,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京剧《巴山秀才》的制作人辜怀群,7岁起就跟随父母出入各大剧院,“早在三四十年前,台湾就有大大小小30多个京剧团,还有很多上海的名伶来演出,有的索性在那儿定居,而我们的'新剧团’就是我爷爷在那个时候创立的。”
十几年前,人在美国的李宝春应邀赴台演出,台湾的京剧人觉得他“连下台的背影都很讲究,浑身是戏”,于是由辜怀群出面力劝李宝春留下来,并最终促成李宝春留在台湾振兴宝岛的京剧文化。决定留在台湾后,李宝春先是加入了“辜公亮文教基金会”京剧推展小组,后执掌了台北新剧团。而只会听戏、不会唱戏的辜怀群,也从研究英国文学的博士变成京剧制作人,与李宝春成为默契搭档。
从《弄臣》到《巴山秀才》
2009年,李宝春、辜怀群携台北新剧团为北京观众带来了京剧《弄臣》。这部从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同名歌剧改编的剧目,由李宝春自编、自导、自演。虽然剧情没有变,但李宝群将故事的背景设定为中国古代,并大胆运用了很多不同的艺术元素,包括西方的音乐、评剧的曲调以及舞蹈、魔术等。这出戏虽然得到了众多戏迷的支持与赞赏,但对于改编,总有不同的声音。
对于京剧《弄臣》“不像京剧”的质疑,李宝春解释说:“我改编过不少剧目,但移植西方歌剧还是第一次。在两个风格迥异的表演体系中进行探索,难度无疑是很大的,但这种尝试很有必要。”
2010年,李宝春、辜怀群再次携台北新剧团来到北京,这次他们带来了移植自川剧的《巴山秀才》。同样是李宝春自编、自导、自演,也同样加入了不少新鲜的元素。
京剧《巴山秀才》讲述了书呆子孟登科,一辈子埋头书堆希望一朝功成名就,直到最后戴上官帽才发现自己这一辈子过得糊涂,那官帽并不适合良心尚未泯灭的他。李宝春在剧中留长辫、戴瓜帽、穿长袍、唱小调,揭发当时官场腐败之形形色色、权力与金钱对人性之腐化、“黑金”手段之残酷、百姓之无奈,醒世寓意深刻,整个表演十分精彩。
京剧版《巴山秀才》在舞台表现上,以传统京剧为出发点,加入现代西方的剧场观念和设计。传统戏里有些时候,演员(尤其丑角)突然脱离所饰演的角色,以本人的身份对观众或其他角色开开玩笑,说几句俏皮话。李宝春保留并大量运用了这种演员与角色间的特殊关系,还将这种“即兴进出的特权”扩展到生和旦,在传统调度之外,令人耳目一新。
京剧版《巴山秀才》没有沿用川剧的大团圆结局,而是让剧情发展到最高潮处急转直下。李宝春对亲情的珍惜也投射在他对《巴山秀才》结局的处理上:在生命尽头,一辈子逼秀才“考第一”的老婆不再扮演“妻管严”的角色,而是回归到陪伴秀才走完人生旅程的“有情人”。李宝春放弃川剧版“死亡逆转”的剧场效果,转而引导观众思考不同的价值观念,提出把成败得失放在“情”字天平上衡量。他改编的夫妻天涯相扶的情节,给升斗小民一个“功名”以外的抉择,在家庭、亲情中寻得安心与幸福。
2003年,京剧《巴山秀才》在台北首演博得满堂彩,后于2004年第四届中国京剧节中囊括评委会特别奖、最优秀男演员奖、最优秀女演员奖、优秀配角奖5个奖项。
京剧必须发展年轻观众
辜怀群说,虽然《巴山秀才》是“比较文的戏”,但他们在台湾演出时年轻观众往往多过老年观众,“他们激动起来,年轻人会吹口哨,站起来大叫演员的名字”。一开始,李宝春和一些老演员都不习惯,甚至不知道观众是在喝彩还是喝倒彩,因为京剧的叫好不是这样的,这更像在看演唱会。“我就鼓励他们,有什么,他们见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就是这样,这说明他们喜欢你。”辜怀群说。
李宝春到底是用什么绝活儿吸引了挑剔的台湾年轻人?原来,正是那些被人称做“不像京剧”的现代、时尚的元素。“可以说,上海的年轻戏迷都没台北多。”李宝春感叹。辜怀群觉得能让年轻人走进剧场,是件好事,“所有的爱好,越年轻开始,才能持续得越久,所以,京剧必须发展年轻观众。”

新编大型清装京剧《巴山秀才》台北新剧团 李宝春 王艳
',2)">


點擊欣賞京剧:016《赚历城》



 
',3)">
2011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