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岭小学图片:我国风水的另类读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25:51

我国风水的另类读法

田忠国

自某大学开设风水课以来,反对的不少,赞成的也不少。但是,不容讳言,反对的没有反对到点子上,赞成的呢,也离风水的本质意义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到头来还是不了了之。

其实,风水既不是反对者所理解的封建迷信,也不是赞成者所说的科学。因为,风水之科学,是哲学层次的科学思辨,而非实验性质的现代科学,更不是反对者所说的封建迷信。当然,风水中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即便含有封建迷信成分的内容,也具有哲学思辨的性质。

有人可能问,风水到底是什么?

一、风水体现的是物质场的结构不等式制衡和谐原理

人们对风水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在我眼里,所有的解释都有正确的一面,但都失之偏彼,无法洞悉风水的真正奧意。因为,我国真正的风水,只是个数学模式,后来的文字只是不同的人对这个数学模式的不同解读。所以,我们如果真想了解中国风水,就必须放弃文字,面对那个首尾相连,动变莫测的数学模式慢慢思悟,然后你才会发现,所有对风水的解释,包括我现在的解释,都有正确的一面,但都不全面。因为,多变的数学模式的本质,就是一个不可穷尽的思考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由于我国学者的思维退化,死书不是越读越活,而是活书也能越读越死,创新能力退化也就成然了我国的必然现象。

当然,这也与人们崇信西方文化有关,但问题是,崇信西方文化的人,似乎也并没有搞清楚西方文化为何物,比如,在西方科学中,科学实验是建立在哲学思考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对科学的哲学思考,有了哲学逻辑,再根据哲学逻辑一步步搞实验的。在我国,哲学逻辑是通过数学模型表达出来的。有人可能认为,科学是科学哲学是哲学,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其实,科学的最高境界永远都是哲学。也就是说,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哲学思考再先,而不是相反。所以,我一直认为,哲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没有哲学思考,就没有对科学的新发现、新发展。 陈赫 先生曾经这样说:“那我们来听一听国外的学者是怎么说的——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的学生安东尼奥在中国出席一个国际会议时说:‘我们所作的工作,不过就是对你们祖先工作成果的演绎与诠释。’”

从风水的角度说,所有的场,比如说阳宅,都是由不同空间构成的物质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场),而这个系统(场),是由结构不等但又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场。在这个结构不等的物质场中,形成了正负完全相反的变化规律。风水就是排除负规律对人的不利影响,寻找正规律的最佳模式,也就是天地人相融合的最佳模式。

写到此处,我不由得想起人们常常说的“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其实和风水一样,在正负机制的分析对比中,选择出最优,也即正机制,避免形成负机制。这样的理论,无疑为决策者提供了判断问题和决策的依据。但是,不容否认,我国的现实是,“比较优势理论”却成了我国形成负机制的标准文本。或许,这就是我国为什么越发展就越弱的根本原因。因为,在风水中,负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对宅主产生非常有害的效果,而且负机制产生的有害效果是逐渐放大性的。当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负机制带来的恶果就已经病入膏盲,想走出负机制的捆绑,就不那么容易了。

二、风水结构不等式制衡和谐原理对我国政治经济、战略哲学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我一直认为,风水结构不等式制衡和谐原理对我国政治经济、战略哲学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因为,结构不等式制衡和谐原理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动态和谐需要动态制衡,失去制衡也就失去了和谐,这是一。其二,制衡的关键不是均等,而是结构不等式的均衡,因为,均等意味着动态机制的死去,而结构不等式均衡是激活动态均衡机制动力的关键。其三,在制衡机制中,正机制意味着化损为益,负机制则意味着化优为害,风水中的“制不如化”、“化杀为权”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制衡的目的是为了化害为益,如果仅能制衡,也不失为中策。其四,制衡的目的是为了制胜,也就是“化杀为权”,为我所用,并对我有所助益。其五,在一个系统中,正负机制是并存,如何通过比较分析,确保正机制转化负机制,助益正机制,是风水中数学模型重点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知,我国风水是一种物质场的动态变化哲学。更为奇妙的是,这种物质场的动态变化哲学,不是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数学模型表达出来的。由此可见,书是死的(数学模型),人是活的,创新能力就是把死书(数学模型)读活的能力。

但是在我国,越是把死书读死,甚至把活书读死能力越大的人,越能成为大家,或国学大师或经济学大师,就这样弄出来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国创新能力的丧失。

前面说过,“比较优势理论”是优选正机制的一种方法,但美国人把选择负机制的方法教给了我国主流经济学家,再配合自由经济机制,结果就把我国捆绑到美国的船尾,美国的负面效应全砸到我国身上。因此,我认为,我国如果不破解“比较优势理论”的负机制和自由经济机制,建构“比较优势理论”的正机制和均衡式经济发展模式,要想强国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现有的机制模式下,我国只会越来越弱,而不是强大。

令人遗憾的是,构建“比较优势理论”的负机制和自由经济机制成了我国主流精英的思维定势。这就需要重构新的思维方法,破解美国思维方法对我国的制约。

三、人类智慧是个多元并列结构和同一结构多维度、多侧面发散系统闭环思维方法的问题

我国风水和“易经”的数学模式告诉我们,人类的最高智慧是个多元并列结构和同一结构多维度、多侧面发散系统闭环思维方法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逻辑思维问题。但是,现在知道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思维方法的人不多,包括那些国学大师,但认为我国的数学模型是封建迷信的人却大有在。风水和“易经”的数学模型式思维方法,被彼得、圣洁称之为“系统思考”。其实,彼得、圣洁的“系统思考”,虽然未从理论上讲清楚“系统思考”的逻辑关系,却已经迷倒了大批民族虚无主义者。

从风水和“易经”的数学模式上说,“系统思考”的思维方法,是多元并列结构发散系统闭环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可以扩展人类智慧。如果说人类经验是制造智慧的盲区的根本原因的话(智力障碍),多元并列结构发散系统闭环思维方法就是破除智慧盲区的有效途径。因为,多元并列结构发散系统闭环思维方法可以拓展问题的各个层面、各个侧面。比如,我们知道经济发生危机了,人们共同的结论是由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事实上确实与此有关,但如果是单方面的因素,肯定不会如此严重,那么,还有哪些问题与经济危机有关呢?一般情况,发生经济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自由经济机制的必然结果,因为,自由经济机制最容易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占有率膨胀吞噬社会消费能力,使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结构失衡。但是,这是不是最终原因呢?我看也不一定,因为,决定经济机制的是政治机制。

在我国的立国思想中,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制度拥有最高权利,也就是拥有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而人民群众的这个最高权利,却偏偏丧失了,因此,某些自由经济主张的精英,就拥有了最高决定权。也就是说,经济危机是由于人民群众失去对政治经济制度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造成的。但这是不是最终原因呢?我看也未必,因为,如果我们按照价值逻辑,即,多元并列结构发散系统闭环思维方法继续思考,就会发现,这个原因不过是子系统闭环中的一个闭环系统而已。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丧失,与主体价值观的丧失有关,而主体价值观的丧失,又与我国党的宗旨管理有关,而党的宗旨管理呢?又与某些人的美国价值观有关。如此等等,我们可以不断分析。

为什么说与某些人的美国价值观有关呢?因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主体价值观,是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价值判断系统,这个价值判断系统是别人或别国的了,你说对谁有益呢?再比如说,“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错,但“比较优势理论”解决的是正机制化解负机制的问题,而我国学者却拿来“比较优势理论”,用负机制解构正机制了。

结束语

有网友留言,让我谈谈个人的治学经历,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谈的。因为,我没有上过大学,更没读过多少西方政治经济理论方面的书籍。十八九岁之后,成天沉迷于“易经”、“太玄”、“皇极经世”和风水之类的书中,再后来读爱因斯坦、德鲁克、彼得、圣洁、弗里德曼、霍金等,发现他们的思想观点早就被我国古人用数学模型表达出来了,现在世界上的所谓大师,不过是对我国古人的说法用现代语言表达了而已。对于政治经济机制的研究,包括对循环经济和结构不等动态均衡经济发展机制的研究,我也是通过数学模型的正负机制原理,用粉笔在地上不断的画圈画出来的,而后述诸于文字。在不断画圈的过程中,我发现,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演绎思想的过程,或者说是个价值逻辑的演绎过程,所以,在2000年,我在参加一次全国性易学研讨会时宣称,一个人不能通过价值逻辑形成的机制洞悉未来,不知道创造未来的唯一途径就是创造新的、符合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价值逻辑,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同时,我也给我国有关部门写信,谈了国家经济机制可能出现的结果。直到2005年,我读到了一些内部文本后,我才坚定了数学模式,亦即价值逻辑得出的结论,再次致信有关部门,但都石沉大海。

2000年至今,我一直思考制度程序学的问题,也写了不少的东西,投寄出去,却没有表达的机会,直到2006年下半年,海南的一位小女孩(北大毕业生),在网上教会了我开博客,我这才有了表达我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制度机制的另类看法。我没想到会招来一片骂声,更没有想到会招来“大家学者”装猫变狗的恶意咒骂……在此期间,也就是在我孤军奋战,同一些人展开骂仗期间,也曾得到张宏良、陈赫、蒋伏利、刘洋波等等先生的鼓励,给了我继续思考的勇气。因为与“大家学者”的观点不同,所以才另类,因为另类,所以才招骂,因为招骂,所以才证明“大家学者”不过是泼妇的代名词。

不同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一直认为,所谓理论研究,就是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侧面、多维度的分析与思考,为社会提供分析比较,优选发展机制的空间,并在争论中,形成社会的价值目标共识。但事实上,在今天的中国,这种向往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